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法北上,哪怕将大多数蒙古骑兵拼杀干净也已经足够。

    毕竟对于蒙古骑兵来说,这样的荒原、风雪,已经是最适合蒙古人作战的情况了,之前忽必烈几次南征也都是以这样的环境背景作为依托的,这也更能看出来蒙古人想要消耗两淮军战力的意图。

    一旦让他们达到目的,这一年恐怕叶应武北伐的计划又要打个折扣了,没有两淮军,叶应武自然不敢让天武军孤军深入。

    看着手中的军报,叶应武皱了皱眉,沉声说道:“继续督促天武军向山东进军,必须牵制蒙古鞑子的侧翼,甚至如果可能的话,协助两淮军直接北上进攻郓州、齐州和博州,巩固在山东行省的防线。”

    (作者按:齐州,今山东济南;博州,今山东聊城)

    既然蒙古鞑子不想让某前进,那某就索性彻底步步为营,你们都把肥肉送到某嘴边了,自然没有不咬一口的道理,而且还能趁着蒙古调兵遣将入侵、边境州府空虚的机会,再趁机一口吃下济州府北面的各个州府,从而使得山东行省这个大明北伐的跳板更大,有更多的缓冲地域,从而使得大明在这一带进退更加从容。

    张世杰郑重的应了一声,不过旋即说道:“陛下,那高丽和河西那边?”

    “这两边先不要轻举妄动。”叶应武微微皱眉,“咱们现在的粮草储备和火器储备并不多,很难同时供应三个战场,而且天寒地冻,并不适合大军出动。包括山东行省的战事也是这样,从蒙古鞑子那里讨到些好处也就可以了,如果咱们得寸进尺,恐怕蒙古鞑子也要考量考量是不是继续退让了。”

    “王将军应该可以胜任陛下的托付。”张世杰露出一丝笑容。

    叶应武轻轻叹息了一口气:“朕并不想着在这寒冬腊月动兵啊,毕竟对于蒙古鞑子来说这是最好的时候,但是对于大明的南方将士们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蒙古鞑子在冬天动兵,会是咱们的损伤要比平时增加很多,更主要的是他们只需要在每年冬天想办法挑起事端、大战一场,不管是能否取得成功,都可以使得大明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不敢随意出手,否则一旦失败便是伤筋动骨啊!”

    张世杰苦笑一声:“江南将士,生长于鱼米之乡,日日所见的都是徐徐春风、细细烟雨,北地苦寒大风雪,本来对他们就很是陌生,以至于各主力战军到了冬天,如果不定期进行拉练的话,很容易导致将士士气低落,而且各军驻扎在北方,冻伤的情况要比南方严重很多。再加上水土问题、伙食问题······并且不得不说的是,以后继续北伐,这种情况会愈演愈烈。”

    缓缓站起来,叶应武伸手撑着桌子看向张世杰:“所以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北伐大业,现在也要开始编练另外一支新军了,一支以北地人为主的新军,大量配备河西战马、武装以大明最新式耐寒火器的新军。”

    张世杰赞同的点了点头。只是现在山东、河洛的寒冷,就已经让很多士卒缺少斗志,更不要说以后继续向北。毕竟大明北伐可以选在春秋季节,但是驻扎却是要一直驻扎在那里,总归是要经历冬天的。

    而在冬天打仗现在对于蒙古鞑子来说,甚至已经成了拖延时间、克敌制胜的法宝,如果大明再不采取相对应的反制措施的话,恐怕以后每年春夏大明都能成功北伐,然后秋冬季节又被蒙古鞑子秋风扫落叶一般从北面赶出来,到时候别说是收复失地了,现在的土地都有可能丢失殆尽。

    “锦衣卫最近送回来的消息,更让朕怀疑蒙古鞑子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叶应武从桌子上拿起来一份奏章递给张世杰,“蒙古鞑子正在尝试着仿制咱们的火器,尤其是飞雷炮这种比较简便类型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时间才是最重要的,反倒是尚且还有的壮丁可以拿来大量消耗换取时间。”

    大明有信心在平原甚至草原上战胜蒙古鞑子,凭借的就是先进的火器,一旦这种最大的优势丢掉,甚至双方的差距有所缩小,大明的北伐都会更加困难。毕竟本来大明的对手就是忽必烈、伯颜之流,对于这些成名已久甚至是名传史册的蒙古帝王和将领,叶应武本来就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想象如果他们手中有了火器,还能不能对付得了。

    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叶应武可不想再来一个“永乐草草”。

    张世杰也是急忙接过来奏章,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脸色就已经有所变化,霍然抬头说道:“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大明还不抓紧向北进攻的话,恐怕咱们就只能等着蒙古鞑子的飞雷炮同样落在头上了?”

    叶应武郑重的点了点头:“所以朕现在最牵挂的是,到底有没有一支主力战军能够在关键的时候站出来,高举着大明的赤色龙旗追亡逐北,从而使得大明能够一战平定燕云。”

    “那陛下的意思是?”张世杰看向叶应武,“即刻?”

    “别无退路,别无选择。”叶应武咬牙说道,“就算是两淮军在山东损失惨重,今年之内,也必须要北伐!”

    张世杰轻轻吸了一口气,然后冲着叶应武郑重一拱手:“臣遵旨!只是臣有一事不明,既然组建此等主力战军,自当为北伐之主力,并且以后也将为大明永驻边疆,所以陛下打算以谁为统帅?”

    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叶应武缓缓前倾,看着张世杰:“姊夫,有没有兴趣下去带兵,带着咱们大明的儿郎,杀回去!”

    张世杰微微一怔,不知不觉得泪水已经漫上眼眶。

    他是张柔的手下,当初因为看不惯张柔给女真人还有蒙古人做狗,所以毅然决然南下,和自己的上司分道扬镳。张世杰虽然已经在这江南扎根,但是他的心中一直想着能够带领汉家儿郎杀回去,重新杀回那一片丢失的土地,重新让汉人成为那一片天地的主人。

    现在张世杰步步高升,一直走到兵部尚书的位置,又有皇亲国戚的光环,基本算得上人生顶峰了,如果说还有什么是他遗憾的,那恐怕是没有办法亲自带兵重回北方,实现自己多年来的心愿。

    自己要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南方人,不只是南方的汉人才能够驱除鞑虏,在女真人和蒙古人铁蹄下饱受蹂躏摧残的北地汉儿,照样都是有血性的汉子,说什么也要亲手收回自己祖宗抛弃的土地!

    南方宋人没有孬种,北地汉儿也没有孬种!

    “宋人无法实现的还我山河,就让咱们在继续吧。”看着身体都有些微微颤抖的张世杰,叶应武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姊夫,你还是兵部尚书,以兵部尚书官职领新组建之河洛军。”

    “臣,必当精忠报国,全力以赴!”张世杰躬身下去。

    叶应武轻轻的呼了一口气。

    与公,大明需要一个对北地熟悉的人来统筹北伐,并且起到一战平定燕云、定鼎大局的作用;与私,为了防止大明皇室失去对北方的控制力,也确实需要一个足够分量的皇亲国戚坐镇。

    于公于私,张世杰都是不二人选。

    ————————————————————…

    飞雷炮的炸点几乎是贴着明军士卒的脚步,前面的蒙古骑兵不断被气浪掀翻,而明军士卒冲入落马的蒙古士卒当中,手起刀落,鲜血迸溅。

    济州府,合蔡镇,第一旅奉命防守第四天上午。

    “援军未至,第一旅所部之飞雷炮损失过半,其余正向敌猛烈开火。我部之箭矢、火药已不足,上下将士正全力拼杀,虽青砖朽木,皆可为杀敌报国之依托。职部奉命死守此地,战至一兵一卒亦绝无后退之意!现蒙古人已合围镇子,如无支援,则此处为第一旅全体将士埋骨之地。末将徐晨,于合蔡镇”一字一顿的说着,第一旅旅长徐晨卓然站立在一处平房当中,目光透过漏风的窗户看向不远处激烈的战场,面上只有肃杀之色。

    王翼周放下笔,看着徐晨:“旅长······”

    “某会派遣十名亲卫护送你从东北侧突围杀出去,那是蒙古鞑子包围圈最单薄的地方,因为继续向前就是冰封的梁山泺,正常人不会选择这里突围,但是越不可能的地方就是希望越大的地方,只要你王翼周还有一口气在,带着这封信交给王相公。”徐晨淡淡说道,他的声音有些嘶哑,但是却带着绝对不允许反对的语气。

    看都不看有些发怔的王翼周,徐晨伸手拿起自己的头盔:“另外告诉王相公,第一旅自徐某以降,为国效忠,誓死无悔。”

    “旅长,某不去!”王翼周霍然站起来。

    “王将军只有你一个儿子,王家满门忠烈,已经对得起这个国了,不能再牺牲了。”徐晨戴上头盔,正了正,“你们王家是好汉不假,但是这天下的功勋有数,总不能都让你们王家拿走。现在我姓徐的,也不要告诉你们,徐家也不是孬种!”

    王翼周还想要说什么,而徐晨猛地回头看了他一眼,冷声说道:“告诉某,大明军规第一条是什么?!”

    打了一个机灵,王翼周挺直了腰杆:“大明将士,以效忠大明皇帝和服从军令为天职!”

    “那就执行命令。”徐晨转过头,径直向外面走去。

    房门推开,呼啸的寒风卷带着雪花扑面而来,杀声和爆炸声接连起伏。

    突然间想起来什么,徐晨摆了摆手,一名亲卫拿起花名册交给王翼周。徐晨淡淡说道:“信可以送不到,但是这花名册必须要交给将军。第一旅这么多将士,不能白白战死在这里。他们应该被铭记。”

    沉默了良久,王翼周冲着徐晨离开的背影郑重一拱手。

    实际上第一旅在四天的惨烈激战中已经损失的差不多,整个合蔡镇内外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可以找到交织在一起的大明将士和蒙古人的尸体。好在天气严寒,大雪纷飞,否则恐怕这么多尸体一直不处理早就已经爆发传染疾病,将双方都拖垮了。

    当徐晨走出屋子的那一刻,就在二三十丈远的地方,一面赤色龙旗被硬生生的炸飞上天,紧接着爆炸声随着风声而来。徐晨很清楚,那是一个撤退不及时的飞雷炮阵地,直接和如同草原狼一般凶狠扑上来的蒙古鞑子骑兵同归于尽。

    这一战,打得太惨烈了。

    徐晨不知道按理说昨天就应该到的援军现在在哪里,他只知道,自己拼尽全力、第一旅将士丢尽了性命,恐怕最后什么胜利都换不回来。

    “要结束了。”周围的士卒已经越来越少,伤兵们正在不顾都头和十将们的反对,争夺最后的几枚火蒺藜。与其落到蒙古鞑子手里备受凌辱,还不如拉上几个敌人,死的痛痛快快。

    一名都头大步走到徐晨面前:“旅长,蒙古鞑子快要杀上来了。”

    徐晨知道都头想要问什么。

    援兵,援兵在哪里?!(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九章 百战碎铁衣

    “你去引开那两个蒙古鞑子!”十将低声吩咐两句,然后看向身边的王翼周,“趁着这个机会,咱们快点儿走,只有能够冲过这一片空地,再往前就是树林和梁山泺,哪怕冰面难行,也比被蒙古鞑子缠住来得好。”

    王翼周没有犹豫,点了点头。

    一名明军士卒已经窜出藏身之处,向着斜地里跑去,而哨戒的十多名蒙古骑兵纷纷吼叫着追上去,手中马刀同时扬起。

    “跑!”十将低吼一声,几个人同时跳起来拼命向前。

    蒙古骑兵已经将那名当做诱饵的士卒包围,很快风声中就带来火蒺藜爆炸的声音。不过拼命奔跑的王翼周他们没有一个人回头。回头就会慢下来,而不惜以一个人的性命换来的时间,经不起这一丝一毫的浪费。

    每一个人的牺牲,都必须死有所值!

    蒙古人似乎也已经意识到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纷纷调转马头。只不过他们看到的就只剩下消失在树林中的几道身影。

    冲进树林,断后的弓弩手立刻转身蹲下,端起手中的神臂弩对准在外围徘徊游荡的蒙古骑兵。而十将拍了拍王翼周的肩膀,沉声说道:“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王翼周一怔:“什么意思?旅长不是让你们同某一起返回济州府么?”

    十将沉默了片刻,回头看着激战正酣的小小镇子:“第一旅除了你,自旅长以降,或许都会战死在这里。全旅这么多人,每年清明的时候,有一个人惦记着,帮忙洒点儿酒、念叨两句,上柱香,就已经知足了。”

    话音未落,十将看都不看脸色惨白的王翼周,径直招呼身边士卒向着树林外面走去,哪怕外面蒙古骑兵正心有不甘的来回游弋,翘首以待猎物自己送上门来;哪怕漫天的战火和士卒的咆哮最后都会化为尘土;哪怕他们的抵抗在别人眼中是那样的可笑。

    但是每一个第一旅将士,都没有退缩和置身事外的权力。

    他们需要执行他们奉为铁律的军规,他们需要履行自己作为军人的职责。坚守这一方土地,永不后退!

    “这里依山傍水,倒是一个埋骨的好地方。”十将突然没头没尾的说出来这么一句话。

    周围的士卒们都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生同衾,死同穴。

    王翼周的眼眶已经湿润,十将他们离开,或许自己就成了整个第一旅上上下下数千人唯一的幸存者。刹那间王翼周甚至开始怨恨自己的身份,如果自己不是王安节的儿子,如果自己不是老王家的独苗,或许自己早就已经轰轰烈烈的和杀上来的蒙古鞑子同归于尽。

    临阵逃脱,对于一个士卒来说,还不如战死。

    但是他别无选择,因为整个第一旅拼尽全力抵挡蒙古鞑子、全军尽墨,这样的光荣和壮烈,需要有一个人去证明,还有王翼周身后包裹里面沾血的花名册,那是每一名第一旅将士曾经活生生存在、曾经欢声笑语、曾经浴血奋战的证明,王翼周无论如何也要把这花名册交到自家爹爹那里,否则朝廷没有战死将士的籍贯姓名,也没有办法给他们的家人发放军属补贴。

    缓缓攥紧拳头,就当王翼周准备咬牙离开的时候,前面十将他们突然停下了脚步。王翼周微微一怔,刚想要询问,不远处的声音就已经回答了他的疑问。

    整个大地都在颤抖,很快一丝黑线出现在天边,并且逐渐变大。一面面赤色的旗帜迎风出现。南面、北面、西面,四面八方,不知道有多少明军将士正在拼命向这边冲击。

    援军,援军!

    十将有些难以置信的伸手捂住脸,缓缓的跪倒在地。他身边的士卒互相对视着,甚至连手都在颤抖。

    “杀回去,杀回去!”王翼周一把抽出自己的佩刀,狠狠地推开前面两名士卒,第一个冲出树林。

    十将他们已经反应过来,此时也顾不上什么旅长的命令,手中的刀枪纷纷举起,紧紧追上那一道孤单的身影。但是实际上那一道身影并不孤单,因为在他的左右两侧,千军万马奔流而来。

    树林外面那一支蒙古骑兵已经没有了踪影,甚至就连小镇各个方向的蒙古骑兵也都在拼命收缩,只不过为时晚矣。他们还没有占领小镇中间的几间房屋,剩下只有百余人的第一旅还在顽强抵抗,而小镇当中其余道路在几天的激烈战斗中多数都已经被截断,道路上满满都是各种各样的木头、石块,根本没有办法通行,所以从各个方向进攻的蒙古骑兵,在尝试收缩汇合失败之后,不得不各自为战。

    一面面赤旗飘扬舞动,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明军士卒在拼命的向这里冲来,只能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影,只能看到那一个个黑点逐渐放大、越来越近,也只能看到,风雪之中一支支直冲向天空的枪矛。

    钢铁的浪涛狠狠的拍打在惊慌失措的蒙古骑兵当中,这些草原上的金雕已经折却了双翼,在越来越多的大明军队当中左冲右突,却难以找到合适的突破口,狭小的镇子仿佛扮演了一个地狱的角色,无数的蒙古骑兵被明军长矛手逼着退入镇子当中,又被逼到墙角,最后成为长矛下的牺牲者。

    “弟兄们,援军来了,杀!”徐晨提着他那个骇人的狼牙棒,第一个迎着风雪冲了出去。身边剩余不多的明军士卒,都看到了绝处逢生的机会,更看到了报仇雪恨的机会。

    整个第一旅被蒙古鞑子按在这个小镇当中艰苦的打了足足四天,全旅上下只剩下百人尚在,这是怎样的惨烈,又付出了怎样的牺牲。那些战死的将士,终究没有白白将自己的鲜血抛洒在这一片北国土地上,也没有白白的为了保护这一方土地而付出生命。

    明军骑兵是最后加入战场的,他们绕着八百里梁山泺跑了四天,总算是没有错过这规模宏大的会战。上千名骑兵如同一把锥子,直接凿穿了蒙古骑兵单薄的防线,而蒙古骑兵也随之崩溃,向四面八方躲闪,甚至不愿意和这支来势凶猛犹如凶神恶煞的明军骑兵交手。

    马槊上的白缨已经被鲜血染成红色,明军骑兵们飞快的在街道上飞驰,驱散残余的少量蒙古骑兵,开辟出道路,而后面专门组织的突击队,在集中使用的大量火铳、劲弩的掩护下直接冲入镇子中,大明的赤色龙旗再一次骄傲的在这合蔡镇的每一个角落飘扬。

    王安节一把拽住马缰,翻身下马,身边的亲卫向四下里散开,负责警戒。

    徐晨将狼牙棒直接插在地上,向前走了两步,刚刚想要躬身行礼,一种无力的虚脱感就已经漫上心头,还不等他用手支撑,两眼一黑,已经倒在地上。而王安节惊呼一声,急忙上前搀扶。

    旁边的一名士卒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将军,旅长已经四天没有合过眼了,他让弟兄们轮流休息,但是自己却一直在硬撑着,生怕蒙古鞑子在关键时候发动进攻。”

    王安节环顾四周,第一旅能够好好站在他面前的,实际上就只有二三十个人了,剩余的那些都是还能喘气的伤兵。几乎人人身上都满是鲜血,而小镇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敌我尸体枕藉。

    “是某来晚了,路上风雪甚急,以致耽搁了行程,使第一旅近乎全军覆没。”王安节搀扶着徐晨,喃喃说道,“如果再晚来一个时辰,恐怕蒙古鞑子已经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