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儿,笑声不绝,显然觉着眼前这个打肿脸充胖子的家伙很是有趣儿。

    她是真就没当真,想三妹那么心高气傲的人,又怎么会交这么个朋友?

    爽朗清脆的笑声中,一下就让李破觉着,唐国公李渊家的男人们,真不如女儿爽快,像眼前这个小白脸儿,装腔作势的,可不如李家的二娘子看着顺眼。

    李破就笑,“这么快?早知如此,不如留她在云内多聚些时日了,可惜可惜,以后想要见见朋友,可就绕不过柴大去了……不过,二娘来了也一样……”

    看他越说越来劲,对面的夫妻两个,一个笑的花枝招展,一个脸黑的和张飞似的,李碧终于扯了扯李破的衣袖。

    李破占了便宜,也不为己甚,话锋一转,“天寒地冻的,这里不是说话所在,看二娘也冻的不轻,赶紧赶紧,咱们回城,酒宴已经备好,我给二位接风洗尘。”

    关西人的礼节却是要简单的多,三言两语,便纷纷上马,两边合在一处,往云内城而来。

    路上,窦诞和李破并骑而行。

    这次,窦诞不敢再开什么玩笑了,之前的试探,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喊打喊杀他还真不怕,他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但你去撩拨俺家婆娘,这算什么英雄好汉?

    而且吧,李家的女儿们直爽泼辣之处真的是一言难尽啊,婚后几载,窦诞是深有感触。

    被人直接戳中软肋,窦诞当即就摆正了心态,他和妻子其实差不多,心里都存着疑惑,三娘子跟这人有交情?没听说啊……

    一边乱七八糟的想着,身上的寒意也就散了不少,这一路上,走的确实不很轻松,随即想到能去到城中,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窦诞心情立马好了许多。

    不得不说,这位吧,心肺还真就不是一般的强。

    吃了点亏在他而言根本不算事儿,在马上终于跟李破抱了抱拳道:“故人多年未见,为兄多有失礼,望贤弟见谅则个,早就听闻,恒安镇李定安骁勇善战,英雄了得,今日一见,哈哈,别的不说,只这唇舌,为兄可就要甘拜下风了。”

    必须要承认,这些阀门子弟在谈吐,见识上,都很不一般……

    一句话,就将那隐约产生的隔阂和尴尬都冲散了。

    说实话,李破遇到不少“小白脸”了,但并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小白脸没有好心眼儿,他遇到的这些,就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

    确实,几句话下来,李破对这位的观感立即便有所改观,因为这话听着确实挺顺服啊。

    于是他也立马打蛇随棍上,在马上回礼道,“哥哥这样的故人,小弟最是不愿见到了……要知道,这年头娶妻可是大不易,可得看紧些呢。”

    他这讨好人的本事,并不比门阀中人差了,一句话,就正正搔到窦诞痒处,他家中那位,可也不是省油的灯呢。

    听了这么有趣又贴心的话,窦诞不由哈哈大笑,知己之感油然而生。

    当年那个身上带着淡淡的傲气的门阀公子哥,几年下来,在事故通达上可要比以前强的多了,娶妻的男人,成熟的就是快啊。

    “贤弟说的是啊,娶妻如此……呵呵,不说这个,为兄先要恭喜贤弟一声了,不瞒贤弟,为兄此来,给贤弟带来了印信,唐公有令,晋贤弟为马邑通守,内外之事,悉由贤弟自便……”

    窦诞一高兴,也没再转弯抹角,直接将此行的目的给说了出来,为的呢,也只是想在接风宴上,能安心的吃喝一顿罢了。

    月票月票,昨晚跟人出去唱歌喝酒,今天七点这一章险些没码出来,哈哈,好险好险。(。)

第253章相交() 
马邑郡通守。

    通守这个官职是大业年间特有的一个职务,和郡尉差不多,却又高于郡尉。

    这显然是天下渐乱之后,专为剿除匪患所设立的应急官职,权力最大的时候,甚至要超过一郡太守,与节度使相仿。

    张须陀,王世充,杨义臣,以及战死的郭绚,身上都有着这样的官衔儿,当他们领兵剿除匪患的时候,这个官衔的权力便无限的放大了起来,可以决定地方官吏的升降,甚至是生死。

    是的,通守官一旦设立,后面必定要加一个便宜行事的后缀,也就是说,不利于剿除匪患的突发事件,通守官儿都有权当机立断,进行处置。

    这显然是隋末乱世最为独特的产物之一,它几乎没有其他的作用,只是让天下更乱了几分而已。

    可以说,这样的地方官职已经和大隋立国时定下来并逐步完善的府兵制背道而驰了,因为通守官往往不再受制于卫府,而属于独立的地方领兵官儿。

    后来更是逐步发展到了自行招募兵员,筹备粮草的地步,完全脱离了卫府兵制体系。

    相对于恒安镇将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晋升,窦诞的这一声恭喜也是有着道理的。

    要是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初,李破得到如此晋升,马邑的局势都不会发展成如今的模样,恒安镇军该何去何从,也将有着另外不同的选择。

    但到了这会儿,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姗姗来迟的晋升,却让李破提不起的兴趣了。

    只不过,好处也不是没有,有了这样一个官职,却不用再去管什么马邑太守,郡尉之类的人了。

    恒安镇军的自专之权,也就算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承认。

    当然,晋阳留守任命通守官儿,本身也不太合适。要是东都发下来的诏令,那就又要另当别论了。

    可惜,李破没有那样的通天本事……

    听了这个,李破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嫌马邑不够乱啊,第二个反应才是努力回想,马邑通守是个什么官职。

    这也不怪他孤陋寡闻,他在军中呆的日子已经很长了,对于大隋的军制也理解的很透彻了。

    可对于通守官这样新兴的官职和词汇。却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

    当然了,到了如今大隋的官制军制都已混乱无比,什么样的官职突然出现,都不用有多奇怪。

    更何况,万事不明问老婆啊。

    这回他可想错了,对于通守官,他和李碧其实都不算陌生,可通守官儿到底有着怎样的权力,他说不好,问李碧也是白扯。朝廷仓促间,鼓捣出来的官职,你想让这官职的权利范围有多明晰,也是难为朝廷上焦头烂额的臣子们了。

    而李破也没猜错,马邑有了他这个和马邑郡尉职能大部分重叠的马邑通守,也就更加混乱无序了。

    而且,马邑郡的匪患,还用不着设什么马邑通守。

    于此事上也就看的出来,晋阳方向的野心,不知不觉间。已经膨胀到了一定的程度。

    对于李破来说,客人们来意不善。

    而对于窦诞而言,却有着一些嫉妒和羡慕的成分在里面呢。

    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恒安镇将,已经爬上了一郡通守的职位。手握兵权,名声也已不小,在他眼中,这是个标准的幸运儿。

    娶了前马邑郡丞李靖的女儿,由此起家,升迁之速。他远远不及。

    而他呢,作为窦氏嫡子,娶的还是唐国公李渊的女儿,竟然在官职上落后这么多,你想让他平淡以对,那可真就难为他了。

    所以,见面的时候便试探了一下,除了想看看恒安镇到底谁当家之外,未尝没有稍稍羞辱一下对方的意思。

    在这一点上,门阀子弟的特质也就显现了出来,家世是他们衡量人才的第一标准,然后才会论及其他。

    你家世不成,想让他们高看你一眼,还真不容易。

    好在,窦诞也不是什么尖刻人物,他的攻击性,远远体现不出关西门阀子弟待人接物的强硬和傲慢。

    李破的回应,也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难受的劲头过后,对这人却是好感大增,因为显然,这也是个关西子弟中的另类。

    所谓物以类聚嘛,在一群硬邦邦,却透着深沉南侧的关西子弟中间,能找到个说话不那么费劲儿的人还真就挺难的。

    这一下,宾主之间说话就随意的多了。

    窦诞夫妻两人,本来没打算在云内多呆。

    窦诞请命而来,是在太原留守幕府中,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他和李渊的几个儿子交好,又是李氏的女婿,所以算是窦氏派往晋地的先行官儿。

    来到云内,也没太多其他的意思,他不会过多的猜测李渊的意图,也不会懵然不知,所以,对于他本人来说,来云内的目的也就很单纯了,就是想让李碧还他一个人情。

    别给晋阳出难题,乖乖把马邑通守的职位接下来,也就万事大吉。

    可来到这里一瞧,还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人,最的是,听上去和他处境差不多,娶了个老婆,说起话来不像料想中那么无趣。

    而且吧,还是关西扶风人,老乡啊。

    于是,窦诞一高兴,和李世民兄妹两个差不多,在云内竟然呆了十好几天。

    李破又不得不放下一应公务,陪着这夫妻两个玩耍了开来。

    出去打了两天猎,小白脸跟他埋怨云内猎物虽然膘肥体壮,收获很是不错,就是太冷了些,李破回答,这样的地方才能打到上好的猎物,你要是到了江南,到是山清水秀,天气也暖和。

    可山林中的猎物,吃起来口感不成不说,毛皮也照北边差着呢。

    这就好像南北人物,南人俊秀雅致,北人彪悍善战,一得一失之间,谁也说不清楚好坏,但就这世道啊,南人想要有所作为可不容易,还得看咱们北方豪杰的能耐。

    窦诞一听,就惊讶了一下,没想到这位还有如此见识,立马就问,贤弟见过江南人物?

    李破一撇嘴,那些人之乎者也,拐弯抹角的,可和咱说不到一处,还是咱们关西人,说话做事爽快。

    窦诞当即哈哈大笑,优越感十足的拍着李破的肩膀,就叽歪上了,江南的男儿是文弱了些,也不太好相处,但江南的女子可不一样……

    嗯,这个话题最终也就说到这里,因为李家的二娘子凑了过来,立即就让窦小白脸偃旗息鼓,乖乖做他的妻管严去了。

    李破还陪着窦诞转了转云内城,在北魏宫殿之前,小白脸看着被拆的七零八落的宫殿群落,和自己家被拆了似的,那叫个痛心疾首,还留诗两阕,以做祭奠。

    可见,文化遗产保护上面,你指望军人是真不成,还得让这些悲春伤秋的人物来做,军人扮演的角色,永远都是破坏居多啊。

    小白脸发了点小脾气,却并不影响他的游兴。

    此时,李破也算明白了,这位公子哥是个很随性的人,有一定的野心,却并不太执着,享乐才是人家的人生目标,对打打杀杀的事情,更没多大的兴趣。

    不管怎么说,这确实是李破见到的人物中,比较独特的一位,交之为友,你会感觉很舒服,可你要想指望他成什么大事儿,也是白扯。

    十多天之后,小白脸依依不舍的走了,临行之际,拉着李破的胳膊,眼眶都红了,依依惜别,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没办法,好几年了,自从跟妻子成婚之后,游玩的这么尽兴的也就这一次。

    长辈们的谆谆教诲,兄弟们的明争暗斗,妻子的强势泼辣,都让这位可以说是天生尊贵的窦氏嫡子压力山大。

    不想,在偏僻的云内,却能放松情怀,嬉笑怒骂,几无忌惮,连妻子在这北风凛冽之处,好像都变得温和了起来。

    对他来说,这里几乎就是佛祖的极乐世界啊。

    嗯,和李氏兄妹其实差不多,家里管的太严,出来放放风就觉着外面的世界特美好,特,实际上也不过是缰绳松了些罢了。

    窦诞可怜巴巴的走了。

    至此,李碧对夫君交友的本事,简直是惊为天人。

    要知道,当年在涿郡,她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人请来,办了一件在人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儿。

    现在好嘛,这才几天相处,看那样子,窦家子都快和丈夫要磕头拜个兄弟了。

    而且吧李碧更为确定的是,丈夫在撩拨女儿家上面,独具天赋,你瞅瞅,李家二娘子瞟过去的眼神儿……啊,呸呸呸,你李氏还有没有家教了,养出来的女儿怎么都这个样子嘛。

    实际上,在这个上面,不是李破多有本事,口舌上又有多油滑,而是他对女人的态度上,和这年头的男人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自觉不自觉流露出来的不避不讳,平等相交的姿态,对于这年头的女儿来说,才是最上等的毒药。

    送走了窦诞,夫妻两人对什么马邑郡通守之职,都没怎么在意,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云内的事务终于渐渐少了起来,李碧也开始给夫君上礼仪课程了。

    这厮的缺憾之处还多着呢……(。)

第254章局势() 
回到的晋阳的窦诞跟他的泰山大人说,恒安镇的李定安将云内治理的很好。

    这样平实的说法,其实比他称赞恒安镇军精锐无比,所向无敌还要让李渊诧异。

    晋地的棋盘很大,作为下棋之人,李渊做出的努力,耗费的心血,比他之前几十年都要多的多。

    他无疑是将晋地当做李氏基业来了,而且,他还要时刻着东都,长安的局势。

    实际上,在北边儿,他唯一着重的只有突厥,也只能是突厥。

    强盛的突厥,可以以为盟友,也可以成为最为可怕的敌人。

    他无意向突厥低头,因为他很明白,如今面北而称臣妾的家伙,可得一时之利,将来必定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不到万不得已,或者是紧要关头,他绝对不会迈出这一步。

    用一句直白的话来说,现在李渊很忙,非常忙,他的目光在整个晋地逡巡,慢条斯理,却有有着节奏的梳理着纷乱的局面。

    一支支义军,在这种节奏下,迅速失去了活力,要么被官军扫平,要么归附降顺,在大业十二年的后半段,除了上党,其他地方陆续平静了下来。

    地方大族,在使者的规劝之下,更是纷纷响应,拿出家中积攒的粮食,来安抚流民。

    晋阳的政令,也在一条条的传下,重新分发田土,登记户籍,平抑粮价,严明刑律。

    随着晋阳留守府的官吏,纷纷赶往各地,任职郡府要害,晋南的局势,终于有了安定的迹象。

    这显示出了晋阳留守李渊的治政才能,同样也让这位晋阳留守雄心渐显。

    战乱纷仍的山东河北,乱糟糟的河南两淮,危如累卵的关西诸郡。割据一方,内乱不休的江南蜀中。

    相比之下,刚刚经历过突厥三十万大军南下战事的晋地也就越发的显眼儿了起来。

    饱受战乱之苦的河北,河南的流民。也开始往晋地涌了过来,这给晋地带来了充足的人口之外,也让晋阳留守李渊压力大增。

    没办法,天下战乱频仍,就没有乐土那一说。这本就是自汉末战乱以来,中原大地战祸最为深重的一个时节。

    流民的剧增,在冬天时达到了顶峰,这让晋阳留守李渊不得不停下扩军的脚步,先来妥善安置流民。

    在如今的天下,能有这样的度量的人,实在不多,无论是其他还在大隋治下的地方,或者是义军,谁也不愿意收留过多的人呢下来。一旦收留下来,其实也就是将丁壮充入军中,多数不会让这些流民回去耕种了。

    但李渊不一样,他毫不犹豫的给予了这些绝望的流民以生存的希望,将他们散入各个郡县,分给他们田地,并让各个郡县极力赈济流民,并打开汾阳仓,将粮米运往南边儿,补足各郡所需。务求让晋南百姓,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渐渐的,太原李渊仁义之名,开始传播了出去。

    而与此同时。李渊也表现出了他冷酷的一面,雁门陈孝意,马邑王仁恭请求拨粮的文书,都被他扔在了一边儿。

    晋南晋北,完全是两个世界。

    而到了大业十三年年初,收下了流民的晋地的人口。其实已经居于江北之冠。

    这样的一番布置下来,李渊也是精疲力竭,更是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于是,晋阳留守的一日三餐,都成了粟米饭配腌菜,吃的比军中将士还要不如。

    这样的做作,更是让晋地百姓感激,各郡府,乃至晋阳上下将领官吏,纷纷仿效,大家的日子好像一夜之间便回到了隋文帝中期时候的模样。

    破衣烂衫的官吏,行走在河东地面上,不以为耻皆以为荣,太原留守李渊在民间名声鹊起,也让他初步完成了原始积累。

    有这么多的大事堆积在李渊心头,他还没忘了去用一个马邑通守的职位,去祸害马邑的几个军政人物,这完全得益于他的一双儿女到云内的见闻,不然的话,云内那样一个偏僻所在,就算出了个李定安,又如何能看在他的眼中呢?

    现在,去到云内的女婿,却说那个后生小子将云内治理的很不错,这让他稍微感兴趣了一些。

    不用说了,没有其他的因素,如今,他对能够治平属地的事情都很感兴趣,不得不说的是,陆续赶来他属下效力的关西来人让他有些失望。

    他们都颇为善战,但对治理地方却少有真知灼见……

    于是,李渊到真是认真的问了一下。

    在云内光顾着玩耍的窦诞的回答,注定不会让他感到满意。

    太笼统了,云内很安定,没有冻饿和战乱,云内不缺粮草,云内的百姓过的很不错。

    李渊在心里当即就翻起了白眼儿,这根本说不到点子上嘛,云内为什么那么安定?他们怎么就不缺粮草?恒安镇军为数几何?

    当然,窦诞在云内呆了差不多半个月,到也没白呆。

    有一点他却是问的很清楚了,见岳丈越来越是沉默,脸上就差写上不耐烦和不满几个字了,赶紧将这个拿出来搪塞。

    他之后用了很多话来叙述,其实就是一个,云内的物资管控严格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尤其是平抑粮价的手段,几乎就是一刀切下去,根本没给云内的百姓,仕绅的回旋余地。

    听到这些,李渊才算有了些心动,可很快,他就明白,这样的手段他是用不上的。

    云内才多大点地方,做到外无往来应该也很容易,而河东又是多大的天地,他要是敢来个照猫画虎,不定最终就像了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