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仁恭再次举杯,“多谢将军。”

    李破也不再废话,举杯应道:“郡守不必客气。”

    饮过之后,放下酒盏,王仁恭又道:“将军兵多将广,可能分出一部,驻守于马邑城……”

    李破当即就笑了,这老头儿好像是看他好说话,就开始得寸进尺了。

    “有粮就有兵,只要募集到足够的粮草,我不信郡守募不到兵员……这次来郡城,我可是全军而来,就怕被人挡在城外……嗯,这么说吧,郡守以为云内十几万人的吃食从哪儿来的?”

    “去年的时候,我可是带兵去草原弄了许多牛羊回来,才安稳的过了一个年关,今年又逢大旱,马邑城中还有大户人家可以割肉,云内可没什么大户,我还得回去想办法,您说,这个时候我还怎么会分兵?”

    “再者说了,郡守莫要瞒我,我若真留下一两千人马下来,您也睡不安枕不是?”

    王仁恭也被他说的笑了,这些话听着别扭不假,却很实在。

    两人没什么交谊,好像还有些间隙,无缘无故又是救人又是借兵的,过后他肯定也得好好想想,这位马邑通守到底想做什么呢?

    “将军快人快语,到是老夫有点得陇望蜀了……唉,若是早知将军是如此人物,老夫早前就应该亲赴云内一见才对……”

    这老头接着转了转昏黄的眼珠儿,“将军率兵回去,可是又要率兵北去,与突厥人争锋?”

    这就是还有些不信了,也是,这几年天下纷乱,只听说哪哪儿又造了反,哪哪儿的又向突厥人称臣了,却没听说这个时节还敢跟突厥人伸爪子的。

    李破也跟人自夸过不止一次了,却没一个儿当即就深信不疑,纳头便拜的。

    夸来夸去,李破自己觉着也挺没意思了,有些话,得别人说出来才动听,老是出自自己口中,那就成了自吹自擂了。

    李破抿着酒,意兴阑珊的道:“北上是不可能了,突厥人已有防范……今年啊,哪有粮草我就去哪儿,听说河南的李密有粮草无数,咱们咬咬牙,带兵去跟他要点也说不定呢。”

    这是又开始胡说八道了,却把王仁恭吓了一跳,你这是要去投那叛贼,还是要去帮着朝廷剿匪呢?(。)

第281章秩序() 
这一老一少,性格迥异,也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

    可当大的方向趋于一致之后,交谈起来也就并无多少窒碍了。

    当然,两个人不是在过家家,他们谈论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涉及到马邑郡今后的走向,因为如今的马邑,将是以他们两个为首的局面。

    王仁恭觉着,这样的交谈来的太晚了些,他初到马邑的时候,若是有个手握兵权的人愿意跟他这么坐下来安静理智的谈一谈,局势也不至于走到今日这个地步。

    李破则觉着,王老头儿虽说老眼昏花,也并非想象中那么糊涂倔强。

    这也象征着,他们的交谈进行的很顺利。

    当然了,两个人也不是在谈心交友,不然的话,这样两个人也谈不到一处去,他们的学识,见解等等,都完全不同,也就成为不了什么忘年之交。

    他们之间的交往,更趋向于各取所需,利益所致,结成了一种并不算多牢固的暂时性联盟罢了。

    两个人对这一点其实都很清楚。

    他们在一条根本性条件上,无法达成共识,那就是是不是忠诚于隋室,所以,这一晚的交谈中,他们对此都避而不谈。

    这也属于比较明智的做法,因为他们其实都明白,他们两个人,对天下大势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谈那些除了会产生争执之外,对马邑郡,乃至于天下大势,都没有的意义。

    只能说,这一晚的交谈他们消除了很多的隔阂和疑虑。

    不用太久,第二天,影响也就出来了。

    马邑城这里迅速了完全的军管状态。

    郡府开始召集马邑官吏,开始全力准备恢复行政秩序。

    经此一乱,马邑上上下下的大官小官们,少了差不多一半儿。以马邑刘别驾为首的人,不是逃出了马邑城,就是被人杀死在了城内。

    暴乱一旦爆发,对于官吏们或者说是官场的摧残是无法否认的。因为他们必定是人们心中的怨恨最直接的发泄目标。

    至于李破,则恒安镇诸将,开始找后账了。

    第一个,马邑城之前那些城狐社鼠,一个个的都要翻出来。之前暴乱之中,犯下罪行的那些人,必须予以严惩。

    这是恢复秩序之后,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要让人们看清楚,坐下恶事就要受到惩罚,而非是什么既往不咎。

    同样,这也是官兵和乱军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各处乱军在暴乱之后,尽快的扩大实力。会毫不犹豫的容留那些敢打敢杀的所谓英雄豪杰们。

    所以义军起事之初,或者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中间都是良莠不齐,甚或于,他们中间充斥着市井无赖,私盐贩子,地方恶霸等亡命之徒。

    他们往往比普通人更具有攻击性,也比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更容易爬上乱军的高位,所以,人们才常说。时势造英雄这句话。

    毫无疑问,李破其实就是其中一员,只不过现在他是秩序的维护者而已。

    不管怎么说,马邑城的局势走到今日一步。那么鲜血必定还要流淌下去,不管是威慑,还是铲除后患,一些人要人头落地那是一定的了。

    第二个,还要搜寻马邑郡尉刘武周的下落,务必在回军之前。将这个罪魁祸首明正典刑。

    这是恒安镇军挥兵南下的主要目的之一,没有达成之前,恒安镇军不会离开马邑城。

    第三个,李破命人巡查马邑城库房。

    他和王仁恭已经商量好了,马邑城的衣甲兵器等物,他要一半儿。

    第四个,马邑城在册的各种工匠,他也要拉走一些。

    来马邑城一趟,他可不是来尽义务的,这些零零碎碎的要求说出来王仁恭很肉痛,很为难之外,也确实打消了王仁恭最后一点疑虑。

    若是恒安镇军什么都不要,就走上一圈,杀个刘武周,王仁恭反而要仔细琢磨一下李破的意图所在。

    因为不管什么时候,无私的人总归是要稀少一些,尤其是领兵的将军们,更是凤毛麟角。

    无所求,其实也就意味着有大欲。

    王仁恭可不认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将领,会想着去做什么忠臣烈士,这样的人有吗?肯定是有,但这位恒安镇将看着可一点都不像。

    其实,王仁恭除了怕李破有占据马邑城,称雄边郡的雄心之外,之后怕的就是这位在马邑城中肆意搜刮劫掠,或者干脆就在马邑城招募兵员了。

    这些都是将军们最喜欢做的事情,还好,李破做的很有分寸,显示出了他的诚意所在,提出的一些条件,都在王仁恭接受范围之内。

    其实,和李破交往过的人都不会感觉太难受,嗯,除了李世民之外,这位李家二郎去了云内一趟,一直在担心将妹子丢在云内,在与李破交往过程中,过的很不舒坦。

    其他人嘛,就算是很挑剔的世家公子哥窦诞,他可以说出一大串李破本人所表现出来的缺点,可你要问他与此人相交有什么感觉,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此人值得一交。

    这就是李破的过人之处了,他不会总想着占便宜,而是总能找到让双方都满意,谁也不会太吃亏的方式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然,作为他的敌人,就绝对不会有这种感觉的。

    像在马邑城中流窜的刘武周,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这位马邑城的地头蛇,将自己最大的一个本事发挥到了极限,像地老鼠般,带着无尽的恐惧,不断的向地下深潜下去。

    出城是不用想了,在第一时间,他没能出的了马邑城门,那么,他也就没机会出去了。

    他只能靠着自己在马邑城多年,建立起来的人脉,将自己深深的隐藏起来,他甚至在之后不久,觉得不可能靠着身边的人硬闯出城了,就马上甩脱了那些韩景派在他身边的护卫。

    他将的希望都寄托于,自己隐藏的够深,外面的那些人对他的追稽力度不会一直那么大身上了。

    可惜,他根本不知道,李破恼恨起一个人来,会有着怎样的决心,而且,马邑城也不是晋阳,东都,或者是长安那样的大城。

    控制了整个局面之后,想要找出一个人来,并不会费很多的手脚。

    几个和刘武周也曾称兄道弟的马邑捕快被找到郡府,李破并没有见他们,只是尉迟恭狠狠的威胁了这几个人一通,给他们定下了十日之限。

    找到刘武周的人,在马邑城这里加官进爵,或者选择去云内做官儿都成,找不到,几个人都得人头落地。

    因为他们和马邑城的暴乱都脱不开干系。

    然后,大大小小通缉告示,便贴满了马邑城的大街小巷。

    这样的追查力度,比当初朝廷追缉反贼李密还要大上几分呢。

    随着刘武周的党羽纷纷落网,被一排排押到街市之上,高宣罪名,然后纷纷人头落地之后,刘武周这位暴乱首脑,也就藏不住了。

    他毕竟不是老鼠,能钻到洞里去。

    也只过去了六天,一个姓于的捕头便率人将他挖了出来。

    这位前马邑黑社会头子,后来的马邑郡尉,曾参加了三次北征的“功臣”,却没有刘仁恭那样从容就死的觉悟,还在努力的寻找着那虚无缥缈的一线生机。

    嗯,他的求生**是不用怀疑的,当然,刚烈这样的字眼儿,也与其人没有缘分。

    被人从暗无天日的密室之中拖出来,这位也曾威风一时的马邑刘郡尉,已经被自己的**和野心,以及那无边的恐惧折磨的不成人形了。

    因为求生的**很强烈,所以理智并没有陷入崩溃。

    可以说,这也是一个诸次辽东之战造就出来的怪物,视人命若草籽,胆大包天,浑身上下也充满了野望的家伙。

    他被捉住时的第一句话不是求饶,而是不停的在说,他要见恒安镇将,马邑通守李定安一面,有要事相告。

    实际上,哪有那么多的要事,因为他曾跟随李破一起去辽东,在他印象之中,李破最大的弱点不是别的,就是两个字,心软。

    是的,李破就是给了他这么个印象。

    因为在去辽东的一路上,以及之前在马邑牧场呆的一段时间,虽说吃了不少亏他对李破恨之入骨,可是对李破其人的印象,却停留在了那里。

    李破对手下人不错,也并未使劲儿的把不对头的人往死里整饬,作为领兵将领而言,“见多识广”的刘武周用自己来做例证,也便以为,这人心肠太软了些,换了是他,又该如何如何……

    于是,李破也就被“心软”了。

    这也就成了刘武周最后的一根活命稻草,希望李破再心软一回,放他一条生路,毕竟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这么长时间了嘛。

    连七点这章都差点没准时更,阿草也是晕了,星期六日还真不能放松的太过,一天两更也有点艰难了,只能说阿草不够努力,不断更的记录一定要保持下去,啊啊啊啊。(。)

第282章训责() 
“将主,愿意跟着回去云内的人不少,下官已选一百六十七人,多为铁器制匠三十四人,其余皆专于木工,其中又有善做军器者,二十八人。”

    “依照下官看,都算不得大匠,郡府应有所藏私……再者,边郡善做器物者稀,恐怕此辈难堪大用。”

    衣甲军械的收获讲完了,苏亶便向李破说起了匠工。

    不出意料的,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原因呢,苏亶也说的很明白,一个是郡府的官吏不太配合,应该是得了王仁恭的吩咐。

    而寻到的这一百多人,怕是粗通工艺的占了一大部分。

    反而是你要问他们愿不愿意背井离乡,远去云内安居,那在这个时节,必须是愿意的,马邑城的暴乱,不管参与还是没参与,除了那些恶徒之外,其他人可都被吓坏了。

    说到底,马邑城的人们还没到真的活不下去的地步。

    要是能顺顺当当的放粮,大部分人不会愿意铤而走险,暴乱一起,恶徒横行,祸害的可不止是官府人家,普通百姓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殃及。

    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这种乱事中受益的,可没几个。

    总之,被寻到的手艺人,都很愿意离开这座乱七八糟的城池。

    再有,作为边郡之地,有真本事的匠人还真就不多,这是朝廷防范边军作乱的策略之一,你可以做日常的军械保养,可你要是想自行大规模制作武器,那还是省省吧。

    李破到也没报太大的期望,所以也就谈不上有多失望。

    他也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提出的条件。

    瞅了瞅一本正经的苏亶,李破有点不满意,心说,这还真是个死脑筋。

    其实吧,也不能说苏亶脑筋有多死板,只是李破这厮脑筋太活泛了些而已。

    当然。他一不满意了,那嘴肯定吐出来的每个字眼儿,就都透着不对劲儿了。

    “我说苏司马,你觉着云内光缺铁匠。木工吗?你这么做事可不成,军中的将官们,我下了军令给他们,他们还要想想临战之时要随机应变呢,你读过书的人。若是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做的再好,也不如一个忠心的家奴来的有用吧……”

    这话说的可就重了,苏亶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起来,作为苏氏子,从小到大,他还没受过这样的羞辱呢。

    可也正因为他是苏氏子,也太年轻了些,经历的风雨不多。所以也就有了一个比较致命的缺点,不愿多事。

    换句话说,也就是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做的四平八稳,不落埋怨为主,这样的人吧,若是平常时节,靠着家世,必定能够稳步升迁,李破想要跟人家面前指手画脚,是想也不用想。

    可现在就完全不同了。李破对这个和谁都能说上几句,还有着显赫的家世的门阀子弟,已经有了些不满。

    今日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他摆这么个人在身边。可不是让他谄上媚下的,是要给他时常出点主意的,这么下去,很可能身边多出个吃闲饭的家伙,何必呢?

    苏亶也是个聪明人,李破这话里的意思其实他当即就明白了过来。

    就是因为明白。所以脸上觉着火烧火燎的难受,苏氏子被人比作家奴,这比一刀杀了他也强不到哪儿去。

    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出来,“将主之意,下官明白,下官知错了。”

    显然,理智尚存,聪明的没有辩解什么,不然的话,李破有一大车的话在等着他呢。

    李破笑笑摆了摆手,“知道就好,以后有什么说什么,别唯唯诺诺的,苏家人好大的名气,别到了最后,因你而让人瞧的小了,你瞧瞧云内这些人,哪个跟谁都一团和气的……”

    一句话,又让苏亶心里跳了跳,随后就想,这位御下的手段,可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呢。

    李破聊天模式顺便打开,接着道:“不说那么多,就拿这事儿来说吧,人才我不嫌多,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人有我无就是人才,在我这里,也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好了,把这件事给我办好了,别让我觉着没带王庆出来是错的,好吧?”

    有竞争才有压力,苏亶被这些一波三折的话,也弄的非常上火。

    可人家到底读过很多书,立即垂头拱手道:“将主英明果决,又怎么会错呢?”

    李破呲牙一笑,他不喜欢说话唠叨的人,却喜欢说话有趣的人,遂不为己甚的点头回了一句,“那我可就拭目以待了。”

    苏亶满脑袋的官司的走了出去,出去的时候正碰到尉迟恭。

    看着这个黑大个儿,苏亶平衡了许多,尉迟恭不停将令,擅自入城的事情,李破是这么处置的。

    没谈及功过,只不过是让尉迟恭和尉迟兄弟两个领兵走上了街头,大索全城,捉拿凶徒,然后就让他们当起了刽子手,砍了不少脑袋下来。

    而且告诉尉迟恭,捉不到刘武周,他这个领兵校尉也就不用干了,直接回去做营尉吧。

    罚的着实不轻,可谁都明白,头功算是整个交到尉迟恭手上了。

    刘武周能不能捉到,那还用问吗?现在马邑城中连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捉住刘武周是早晚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妨碍被砸了满头包的苏亶在尉迟身上找找平衡,因为按照这个规律,他只要将事情办好了,那位看上去脾气不太好,实际上心里却是玲珑剔透的将主,应该也就会满意了吧?

    其实,苏亶也想瞧瞧,这位将主是怎么犒赏手下人等的,加官进爵,绫罗绸缎这类赏赐,云内肯定拿不出来。

    那么如何犒赏有功将士?土地牛羊吗?

    不出所料的,刘武周落网了,捉住他的那位捕快,很干脆的提出,他要到云内去****的老本行,刘武周也直接交到了尉迟恭的手上。

    尉迟恭松了一口气之余,也很是欢喜,这次他可是把步群那厮甩开了一步呢。

    到了里面,就剩下跟李破报功了。

    此次恒安镇军南下,未伤一兵一卒,却很完全的达到了战略目的,恒安镇军严明的军纪,也得到了非常直接的体现。

    竟然没有一个人因为擅杀百姓,奸淫掳掠事,而被就此正法。

    这对于一支攻入城池之内的军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秋毫无犯几个字说来容易,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军队,古往今来也没多少。

    显然,这是良好的开端,李破也正在逐步的往这支军旅身上打下属于自己的烙印。

    “杀了吧,传首全城,然后送去给王太守便了。”

    刘武周想错了,而且错的离谱,李破只是稍微想了想,觉着刘武周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要事能告诉他,于是大手一挥,便轻轻松松的决定了刘武周的最终命运。

    而在李破看来,刘武周这样的丧家犬,也没什么必要见了,羞辱对方一顿,听听对方的告饶之语吗?他没那个嗜好啊。

    简单的吩咐了一句,看着站在那里欲言又止的尉迟恭,李破愣了愣。

    这显然是积威已深的表象了,连尉迟恭这样的家伙,在他面前说话都透着小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