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破那双小小的翅膀鼓出来的微风,终于开始显现出了威力,将历史轨迹给吹歪了。

    随即,李渊毫不犹豫的派人去接应自己的儿女们来晋阳。

    身在河东的李建成也没有狼狈出奔,而是从容的率领一支两万人的大军,护着自己几个兄弟姐妹,首先回到了晋阳。

    至于长安的家人,李渊是真顾不上了,只能派遣一些人送出书信自己的一些好友来照看。

    其他地方的李氏族人和友好在接到书信之后,也立即纷纷启程,赶往晋阳听令。

    和其他人可真不一样,李渊还未起事,麾下的文武官员就已多不胜数,这就是顶级门阀的召力,加上占据一地的诸侯光环,效果上,比之当年杨玄感起事之初,一点也不逊色。

    到了三月间,李渊缺的,其实只剩下一个大义名份了,名义其实很好找,此时李渊还未曾真正起兵的原因,于行军的方向,也于将达成怎样的战略目标,更于晋地人心。

    只在于突厥人南下的威胁而已。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李渊的缺点也显露了出来。

    这人每逢大事,便总要瞻前顾后,往好听了说,是稳重,往不好听了说,其实就是不够决断。

    此时,还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两个的言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他人都不成,只有这两个儿子,才能劝得动“稳若泰山”的李渊。

    两兄弟都觉得。突厥人不足为虑,因为突厥人在马邑郡城之下,就能拖延至今,当面临晋阳这样的大城的时候,必定也是无能为力。只要派人谨守城池,只要内里不生叛乱,晋阳必定无忧。

    李世民更是出了个馊主意,派人去云内给马邑通守李定安传令,令他出兵袭扰突厥人后路,必能收取奇效云云。

    两人更是陈说,西北乱事纷纷,若真有人能率兵直进,取了长安,顺势称帝。到了那时,面对长安坚城,可就悔之晚矣了。

    实际上,此时的父子三人,心里都和着了一团火一样,不世之功业就在眼前,李氏也有了登上那个位置的机会,这在几年前,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的。

    面对如此良机,李氏父子谁也不会放过。只是年轻人更愿意冒险罢了。

    三月中,太原留守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率军取西河郡,为大军南下扫清第一道障碍。同时又派刘文静率军赴雁门,和雁门太守陈孝意一起,做好在雁门汾阳宫一线挡住突厥兵锋的准备。

    这个时候,太原留守李渊的想法有了很大的变化。

    因为突厥人两次南下,暴露出了他们的弱点,而且。两次都是始毕可汗率军亲征,一次在雁门城下碰的头破血流,一次却顿足于马邑城下,无有寸进。

    这让李渊再不愿意跟突厥人低头俯首,虚与委蛇。

    其实和隋帝杨广差不多,始毕可汗亲征带来的坏影响,也在持续扩散当中,只要稍有失误,在旁人眼中,怕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可身在局中的南北两国的王者,却总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于是,隋帝杨广如今只能在江都行宫中饮酒作乐。

    而始毕可汗呢,却还走在杨广的老路之上,没有多少察觉。

    轨迹只是稍微偏差了一些,但对于天下大局而言,却一下加快了进程。

    ………………………………

    三月间的长安,刚刚下了一场春雨,几年前的时候,长安城中各家府邸的少年,女眷们,都会出行到长安郊外踏青,而且,这是关西门阀联姻相互的一个的步骤。

    少年男女有意者,会在此时去到长安郊外,少年们会骑马弯弓,相互较量,显示自己的武勇,文弱一些的,也会穿戴整齐,吟哦连声,表现自己的儒雅风采。

    而女儿们,也会打扮的花枝招展,徜徉在绿树花间,展现自己的婀娜,当然,也不乏矫健女儿,纵马飞驰,欲与男儿争锋。

    那个时候,长安的寻常人家,也会去凑凑热闹,门阀世家们也会宽容的允许他们进行观览,于是,长安的繁盛便也在春风中荡漾中显露无余了。

    只是这一切美好的东西,如今都已经消失无踪。

    长安郊外,也有了星星战火,看这样子,别说出去踏青了,今年长安县的春耕,恐怕都不用指望了呢。

    这一晚,春风徐徐,月影朦胧,长安城中,灯火渐消。

    子时方过,唐国公府周围便已人影绰绰,间或便有闷哼和短促的惨叫声响起,数百晋地精兵将这里变成了战场。

    伏在暗处的眼线,探子,在这个时候都遭了灭顶之灾。

    唐国公府的三娘子李秀宁,终于决定在这一晚带着府中亲族逃出长安。

    这不是因为李渊的书信到了,而是因为有人做了一件蠢事,瞬间便把唐国公府推到了悬崖边儿上。

    一日之前,有人联名上书代王代王传召太原留守李渊入京,以安西京人心,平定关西诸地乱事。

    是什么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是在为李渊率兵南来造势,还是欲对李渊不利,对于李渊留在西京长安的亲族来说,其实都已经不了。

    在上书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已经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朝野震动,大隋的重臣们在朝堂之上唇枪舌剑,看上去还是僵持之局,而代王杨侑也确实有意招唐国公李渊入京。

    可当刑部尚书,京兆内史,金子光禄大夫,上柱国御卫大将军卫玄带病上殿之后,就再没人敢说一句话了。

    卫玄以东都门阀子弟的身份,却能震慑关西群臣,这样的威势,如今大隋老臣中间可算是绝无仅有了,即便是另外一位老臣樊子盖,也要膛乎其后才对。

    卫玄满面病容,只对着满殿群臣轻声说了两句,唐国公李渊任太原留守,以备突厥,不可轻动,再有言及其他者,必乃居心叵测之辈,斩之无碍。

    一时间,群臣默然无声,即便是代王杨侑,也是双股战战,不敢言声,过后更是亲自扶着卫玄的胳膊,将老师送回了府中。

    随后,卫玄更令各卫府心腹将军领兵镇守四城,严防有人作乱,唐国公府一下就成了众矢之的。

    卫玄虽未有一词加之,可京中的人事变动却已经开始了,与唐国公李渊交好的一些卫府将军,或被夺职赶回了家中,或被调离京师他去,只短短的一天,情势便已大变。

    这个时候,更令人不安的是,柴绍自请军前效力,在代王那里得到了允准,可在卫府却卡住了。

    更有人传信给柴绍,说有人欲拿他下狱,罪名还不少,柴绍惊惧之下,一边命人传信给唐国公府,一边毫不犹豫的带着几个亲信先就跑出了长安。

    也真应了那么一句老话,父亲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当然,也让人告知妻子,情势紧急,只能先走一步的苦衷,而且,他还在指望着妻子“深明大义”,记得当初跟他说过的那些话呢。

    可能到了李渊面前,也是这些说辞了。

    而李秀宁的心目中,这个丈夫早已形同陌路,最后这一下,不过是让她的心意更坚决了一些而已。

    柴绍跑了,这可不是小事儿,必定祸及唐国公府,人家估计正愁找不到把柄呢。

    李秀宁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当机立断胡大出去召集人马,当晚一道出城。

    黑暗中,的扫清了周围眼线,唐国公府的后门打开,陆续出来十几辆马车,虽说包住了车轮马蹄,动静也绝对不算小。

    可这会儿,没人顾忌那么多了,数百人散了开来,护着马车直驱西城。

    中途碰上了一队巡夜的军兵,还没等他们吆喝,周围便有无数身影浮现,将他们砍倒在地,拖进了道旁的阴影之中。

    到了西城门,另有五十人候在此处,早已连同内应一起,将西城门控制在了手中。

    这个时候,又有两辆马车加入了进来,晕头涨脑的李靖被李五亲自接过来了。

    城门半开,一行人马顺利的逃出了长安城,直到第二日天明,才有人发现,唐国公府早已人去楼空了。

    卫玄得到消息之后,震怒非常,立即令阴世师带兵追之,务必将唐国公李渊的家眷拿回京师。

    其实,谁都知道,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后果便不可挽回了。

    人拿回来又能怎样?以现如今之情势,还能以妇人女子要挟唐国公李渊不成?

    于是,众人又都想起了当初平杨玄感之乱时,卫玄曾经挖了杨氏的祖坟,以让众人与敌死战的旧事。

    于是,长安城中暗流汹涌,当此之时,谁又愿意跟李氏结下这等血仇呢?

    有点晚,先求五月初的月票了,保底月票啊,还是双倍,大家快点投过来吧。(。)

第295章逃亡()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月票月票

    阴世师五十多岁了,他是武威人氏,家世很不错,父亲阴寿是开皇重臣之一,卒后,赠司空。

    阴世师本人的官路很顺畅,而且他还是隋帝杨广的藩邸旧人,从他的为官轨迹上就能看的出来,皇帝对他的信任。

    他曾任张掖太守,正是大隋攻打吐谷浑,平灭党项羌之乱,图谋西域的先锋。

    后又随军北征高句丽,在第一次北征时领兵出襄平道,第二次北征时任职涿郡留守。

    三征高句丽之后,他又转任楼烦郡太守,正好是隋帝杨广北巡的期间,杨广被围雁门之前,他还曾传书给皇帝皇帝幸晋阳,可惜,突厥人来的太快,杨广到底被围在雁门城中。

    而后,卸任楼烦太守之职,拜左翊卫将军,辅佐代王杨侑镇守西京长安。

    从这些官职变动就可以看的出来,这位大将军的才能在将星灿烂的大业年间,并不出众,但却深得皇帝信任,是皇帝杨广正经的心腹臣子。

    而他的忠心也是人尽皆知,朝中有人将他和麦铁杖两人并称为“二犬”,而出身世阀的阴世师必定是头犬无疑。

    他的凶狠在三征高句丽之后,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初在涿郡镇压河北义军,手段之残酷,就已为人侧目,而到了杨玄感之乱后,搜拿杨玄感余党,更是不遗余力,由是名声渐显。

    待到重回长安任职,很快就成了卫玄的左膀右臂,和京兆郡丞骨仪等人一道。维持着大隋京师最后的一点权威。

    当他接到卫玄的军令的时候,根本没多想,立即尽起卫府骠骑出城追拿唐国公李渊眷属。

    因为太过仓促,他带的其实就是二百卫府亲从。

    当然。阴世师也没在意太多,当年在张掖时,他率军驰袭吐谷浑,党项羌匪,身边的人从来都不多。

    没错。这也是个典型的关西世阀子弟,能骑善射,勇猛彪悍。

    只是追出长安不足二十里,阴世师就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的有点离谱。

    路旁有一座稀疏的林地,追着车辙痕迹树林当中,眼前的景象让阴世师大怒。

    十几个他派在前面,精擅追踪的骑卒被五花大绑的扔了一地,在他们身旁还插了一个杆子,上面飘着一截白绢。字迹殷然,显是写就不久。

    拿来一看,上面写着,“阴将军台鉴,素闻将军忠直勇烈,大名传于天下,吾等感佩非常,然以将军有为之躯,当与豪杰争雄于沙场之上,何苦相逼于吾等女流?”

    阴世师扔了白绢。愤怒之余,心中已是有了些犹豫。

    要知道,太原留守李渊镇守一方,反迹未彰。追回李渊的家眷,此时看来,除了逼着李渊尽快起兵之外,确实没多大的用处,该反的人早晚反叛,留下一些女子妇人在手又顶什么用?

    当然。这并不能让阴世师这样的人就此回转京师,他认的从来都是诏令,军令,其他的一概不认。

    无疑,这是个无情而又冷酷的人,却是自古以来忠义之士的典范。

    他和卫玄,王仁恭等其实都一样,在为大厦将倾的大隋尽着为人臣子的本份,你可以不喜欢这样的人,却不得不佩服他们。

    他们和那些满嘴冠冕堂皇,实际行止卑污怯懦的人是不一样的。

    可随后,便有属下报说,随扈于李氏家眷的最少应有一营人马,而且在这林间,藏有战马。

    五百骑兵,阴世师当即就惊了惊。

    不过他咬了咬牙,还是带人传林而过,追了上去。

    直到他见到了前方排列的整整齐齐,身着铠甲,手握长刀,拦住去路的军阵,只对峙了一会儿,阴世师便再无犹豫的率人退走了。

    数百蓄势待发的边军劲旅,便是来上一千人的卫府骁果,怕也讨不了好去。

    京师御林,听上去威风无比,也还堪称精锐,可若真要对上久经沙场的边军精锐,谁优谁劣根本不用思量。

    在京师这地方常年驻守的兵将,再是精锐,也缺乏那种用敌人鲜血磨砺出来的那种百战不挠的杀气。

    阴世师再是凶狠,也不愿在此时此刻,跟这样一群人战于京师郊外,因为那除了会让自己战死在这里之外,没有的意义可言。

    而到了这个时候,他还以为,这些人马都是太原留守李渊派回来接家眷去晋阳的呢,回到京师,便立即回报于卫玄,并马上派人传信于潼关等处守军,令他们拦截过往车马,务必将李渊的家眷解送回京师。

    其实谁都明白,这只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到底有多少人能听令行事,实在是不好说。

    实际上,这一群人根本未出京兆。

    李五率兵吓退了追兵,立即回军追上了前面的车马,一行人转道西行,昼伏夜出,不一日,便赶到了鄠县李氏别业。

    这算是李氏在京兆的私人庄园,差不多就和后来的度假山庄差不多,后面靠着秦岭余脉,北望渭水,风景如画。

    这等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在战乱之中,也无幸免,鄠县百姓,多聚于李氏别业当中,除了依靠着李氏得些吃食勉强维生之外,也要帮助李氏抵御盗匪的侵扰。

    而且吧,如今这周围的义军还不是一支两支,说的义军其实也不对,多数其实都是山贼之属,趁着战乱时节,扩充了队伍,到处进行抢掠烧杀。

    这就是现如今京兆的情势,内忧外患之下,已经快赶上东都那边儿了。

    李秀宁一行人的到来,没引来朝廷的追缉,反而一下稳定住了鄠县的情势。

    到了这里,李秀宁也稍稍松了一口气,这么人能一起逃出长安,看似无惊无险,其实稍有差错,后果就不堪设想。

    这一路上,李秀宁可谓是心力交瘁,而几个月来,辗转难眠的日子也总算是到头儿了,到了地方,勉强支撑着招来别业家仆他们安顿好众人食宿,李秀宁就一头栽倒在榻上,睡了个昏天黑地。

    等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日傍晚了,饿的前心贴后背的她,狼吞虎咽的吃了些东西,便命人找来了李靖。

    李靖这个倒霉蛋算是彻底的老实了。

    女婿女儿派了一队人马进了京师,事前他是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当晚还睡着呢,就被冲进来的李五拽了起来,当时李靖第一个念头就是,完了,被韦节那小子给骗了,明明说是没事儿,这会儿军士却闯入内室之中拿人,这叫没事儿吗?

    好在,李五几声叔父叫下来,才让李靖惊魂稍定。

    简单说了几句,便立即收拾行囊,匆匆忙忙的抹黑出了长安。

    等到出了长安,一路急行,随扈兵卒又都在一处林子里换上了战马,李靖就知道,这次他算是上了贼船了。

    跟他同行的竟然是李渊那厮的家眷,他自然不愿再跟李渊那奸狡之徒扯上关系,即便女婿好像是投了李渊,可那是那个不成器的女婿,却不是他李靖。

    于是他立即就想让李五派人护送他回去家乡。

    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李五只是有点为难,又有点尴尬的支支吾吾了几句。

    李靖总算听明白了,那女婿外加学生早有话说,这些恒安镇军兵,根本不听他的使唤,而且那小子确实是个当将军的材料,连他的侄儿都不敢违抗军令,擅自放了他走。

    李靖的郁闷就不用提了,形同裹挟般被拉到了李氏别业。

    好在,儿子一家也随行而来,不然的话,要是可能的话,他吃了李破的心都有了。

    而到了这个时候,李靖也没了折腾的心思,静下心来想想,又有妻儿劝着,他也想明白了,如此也好,总归不用在长安城中提心吊胆了。

    而且吧,女婿不远万里派了人来,护送李渊家眷来到这里,也算是送给了长安李氏一个天大的人情。

    作为岳丈的他,就算有点身不由己,可也算是万事无忧了,也肯定是要被待为上宾的。

    可见,受多了挫折的人,自我安慰的本事那都是一等一的,根本不用别人太多的开解,自己就能转过弯儿来。

    于是,他先是招来了李五,详细探问了一下女儿女婿的近况。

    这是不得不问的事情,很是有助于他判断自己如今的处境嘛,一听之下,李靖也是默然良久。

    那个女婿果然成了云内的草头王,竟然还有杨义臣家的子弟以及苏氏子孙投之,手握万余精兵劲旅,这……俨然便是初具一方之雄的模样了嘛。

    而在为何派人来接李渊家眷的事情上,李五却是吞吞吐吐李靖不得要领。

    然而,当他见到李秀宁,交谈了两句,李靖总算是明白了过来,他娘的,那个小畜生不是投了李渊,而是……见色起意,连老丈人都卖了给人家……

    五一双倍月票,大家多多啊,五一阿草都没来得及出去耍耍呢,就搁屋里码字了,这本写下来,估计这个世界上就又多了一个宅男,阿草这么努力,还不给点月票啊,打赏啊什么的吗?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下去!】(。)xh。212

第296章猜测()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月票月票

    李靖和李秀宁密谈良久,出来的时候,李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