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他们便接到了李破的夸赞,以及极为严厉的斥责,令他们尽量减少伤亡,探清突厥人的动向云云。
月票月票(。)
第298章血战 二()
月票月票
大业十三年三月间,马邑北部的战事充满了混乱和变数儿,谁也无法控制的了战争的节奏。
在局部上,恒安镇军精锐而又灵活,最的是他们后面有着一座坚城可以驻守他们的出击显得更加犀利。
而进可攻退可守也正是云内地形的优势所在。
可在大的战略前提下,他们无疑又处于极端的劣势当中。
他们的兵马太少,随时可能受到突厥大队骑兵的围剿,而且,他们离着突厥大军主力也不算远,这显然让他们的出击看上去有些鲁莽而又蕴含了极大的风险。
这样的情势,考验着双方领兵之人的战争嗅觉以及他们临机决断的能力。
显然,全身心投入到战事当中来的李破,显得更加的可怕,求胜**也更加的强烈。
所以,他率先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在步群等三人率兵小胜一场之后,李破再也无法安心等在云内城中,静等外面的消息传回来。
他随即便命李碧率军坐镇云内城,自己则率领六千骑兵再次踏上征程。
而这也并非是孤注一掷,他率领大军,很快云内马场地界,并停留在云内马场东北边缘处。
他做好了两种打算。
一种就是敌军势大,无法正面抗衡,便接应外面的数千骑兵回转云内。
一种则是发现了战机,他便可率军直接参战,并对敌人进行最的攻击。
这是基于恒安镇军灵活机动的基础之上,做出的决定,并不鲁莽,却显示出了极为强烈的求战之心。
而且,有步群等人在外间游弋,恒安镇军扩展了自己的作战视野的同时,也顺便蒙上了突厥人的眼睛。
他很确定,突厥人并不晓得。恒安镇军到底有多少兵马。
他唯一担心的是,突厥人将外面的数千骑兵,看成了是恒安镇军的主力,并打算围歼他们。那样一来的话,恒安镇军也就无机可乘了。
所以说,这场战事开始的时候,比拼的是耐心和判断,决出胜负的时候。看的才是两方的作战决心到底有多大。
的过程无疑让人感觉备受,每一刻好像都变得无比漫长。
对于李破来说,更是如此。
他不知道选为目标的那支突厥精骑到底有多少人马,以恒安镇军的兵力和战力,能承受的底线可并不算高。
而以突厥人对恒安镇军的重视程度而言,很可能他现在做的,都是无用功,而且还将自己置于了极为危险的境地。
随着时间过去,李破越发觉得,这次率兵出击有些不靠谱了。
陆续南下的突厥部族战士。以及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便能赶过来的突厥大军主力,都让他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充满了危险的味道。
这个时候他甚至觉得,没有消息好像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李破在春风中长长的叹了口气,颇为焦躁的感叹着,恒安镇军的家底还是太薄了啊。
而在武周山东南山麓的一处峡谷当中,一个突厥贵族也在皱着眉头,听着不断传回来的探报,感到难以抉择。
他叫阿史那思云,是突击西方汗的侄儿。上个冬天,他带兵去王庭为可汗作战之前,他的叔叔颉利汗将他招到面前告诉他。
这一次跟随可汗南下攻打隋人,如果他能砍下两个隋人的人头。并带回去给颉利汗的话,那么他的叔叔便会将最钟爱的女儿阿史那安蓝嫁给他。
想到那张令圣山上洁白神圣的峰顶都失去颜色的面庞,两个隋人的名字便当即刻在了阿史那思云的心里。
李定安,刘武周。
一个统领着隋人的恒安镇军,一个则是马邑郡尉。
这些咬嘴的隋人官职和名字,在他这里都不。的是他率领着西方汗账下最精锐的众多勇士,要像狩猎一样,在与隋人的战争中,杀死这两个人。
这显然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一定会有众多的突厥勇士跟他争抢这个荣耀,所以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或者是勇猛的作战,还需要些幸运。
好在,作为阿史那王族,幸运一直在伴随着他,这是天神在保佑他的宠儿。
所以,他接到了可汗的汗令,令他守候在隐蔽之处,敌人钻进落网,而这个敌人,正是隋人的恒安镇军。
那么,他现在要做的也就非常简单了,等到合适的时机率领着勇士们冲出这座喘不过气儿来的山谷,去砍下那个梦寐以求的脑袋。
当然,烦恼也随之而来,他现在需要判断出,那个脑袋正藏在哪支骑兵里面。
因为传回来的探报是,隋军确实出现在了平原之上,他们有着颇为令人吃惊的凶悍,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杀死了众多的突厥战士。
还有另外一支千人的骑兵,正沿着这座山脉的山脚前行,离着他们也越来越近了,显然,猎物也察觉到了危险,正在搜寻危险的来源。
游骑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多,可狡猾的敌人分散开来,只要出击,很可能会将谨慎的猎物惊走,而非是捉住他们。
显然,阿史那思云也在面临着选择。
是现在分兵出击,还是……再耐心的等一等,等敌人离开巢穴更远一些。
时间在阿史那思云的犹豫中慢慢流逝。
这个时候,决定战事走向的,却是一个偶然。
当尉迟恭率军前行的时候,很偶然的机会,斥候到了一群山民。
在马邑这个地方,所谓的山民其实和盗匪无异,而靠近云内的武周山上的山民,差不多就和云内人口中的西山贼了,和东山贼相得益彰。
不管这些山民平日里做的什么营生儿,暴露在大军之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更何况,此时大军正在敌踪,也是军人们最为焦躁敏感的时候。
一场追逐过后,逮住了几个男女。
双龙沟。
这是山民们为求活命,而说出来的一个地名,离着武周寨不算远的一处绝谷,山民们正在知道了那里有大军,才在向东走,想要避开战乱。
打听了一下那里的地形,尉迟恭随即狂喜。
一处绝谷,一个有脑子的将军,都不会率军驻扎的绝地,而突厥人偏偏漫不经心的选了这么一处地方。
他们在隐藏行迹的时候,恐怕从未想过,有人能在这里攻击他们。
当然,不管是自大轻敌也好,是只有这么一处地方能容纳大军躲藏也罢,反正尉迟恭觉得,要是几个山民所言属实的话,这简直就是老天爷送给恒安镇军的战机。
而此时,一个优秀的将领的素质,也在尉迟恭身上显露无疑。
他并没有就此兴高采烈的带兵去跟大军汇合,也没有急着想要先拔头筹,立下功勋,而是一边命人带着一个山民向李破传讯,一边率军缓慢前行。
这显然迷惑住了阿史那思云的眼睛。
此时,他已经差不多下定了决心,再等上一天这些隋军走的更往东一些,便可以出去围住他们了。
当他有了决断之后,他的心情也随之轻松了下来,在账中和将领们痛饮了一晚,这个时候,他们甚至觉得,可汗让这两万五千精骑守在这里,有些大材小用了。
当然,他们也都明白,围歼数千四处逃窜的骑兵,两万五千人骑兵不算多,想要击败敌人并不难,围歼他们才是最困难的地方。
这其实和隋人围城之战差不多,兵力上的差距,是获得战果的关键,差距越大,战果才会越好,尤其是骑兵作战,更是如此。
显然,阿史那思云并非一个典型意义上的突厥将领,他很有耐心,在战争当中也并不暴躁,其实正是这种稳重的心性,才让他得到颉利汗的赏识,并倚为臂助。
可在这一场战事当中,他的优点却一下变成了缺点,可见,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句话,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一个晚上时间,不算长,可却决定了这支突厥精骑的命运。
战争的偶然性,在这一场战事当中,几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当这种幸运的偶然发生的时候,你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成,不然的话,战机稍纵即逝这句话,才是这些偶然的最终注脚。
在得到尉迟恭传讯的时候,李破的决断却是下的飞快,他立即传信给步群,陈三两部,令陈三率兵,在大军侧翼游走,步群部趁夜向双龙沟进发。
接着便是刘敬升部,李破令其在神武左近游弋,清除突厥游骑,并突厥主力大军有所异动的时候,报知于他。
一待入夜,李破率领六千骑兵,趁夜向前,很快便汇合了步群部,无数的斥候开始在前方哨探,一层层的截断突厥游骑去往双龙沟方向的路途,到了后半夜,大军已经悄然来至双龙沟十余里外。
此时,突厥人还懵然不知,他们想要猎取的猎物,已经来到了他们的眼前。
后继乏力了吧,今天的月票很不给力啊。(。)
第299章血战 三()
“传令,全军下马,分两千人出来,在后面照料马匹。”
“黄友。”
“末将在。”
“带你的人去砍树,越是粗壮越好,时间不多,拔你也得给我给我在半个时辰里把树拔出来。”
“尉迟恭,罗士信。”
“末将在。”
“到了双龙沟,你们两个要带人死死守住谷口,放一个人出来,我唯你们是问。”
“步群,带你的人上山,把的引火之物都带上,能不能把突厥人烤熟在山谷里,就看你的了,天明之后两个时辰,若还不能放火烧他娘的,你这个领兵校尉也不用干了。”
黑沉沉的武周山,像巨兽一样趴伏在黑暗之中。
前面地势渐高,丘陵也多了起来,实际上,已经大军已经了武周山麓的范围。
恒安镇军的准备并不算充足,没有大盾重甲长枪,想要封住谷口,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伤亡。
突厥人被困在谷内,那种困兽犹斗的反抗,一定会非常的激烈。
所以,谷口一战,才是关键。
当然,只要将突厥人堵在了谷内,那么恒安镇军的选择也就多了起来,稍稍遏制一下突厥人的突围攻势,完全可以在谷口放火,阻隔突厥人唯一的生路。
可李破不想那么干,先要在谷口放火,火头烟气一大,会让恒安镇军少上许多的时间,也易生变故。
这一战打下来,还要从容撤回云内,就时间上来说并不宽裕,一天一夜应该就是极限了。
大军准备了一些时候,来到双龙沟出口的时候,天色已经朦胧了起来,眼见就要亮天了。
双龙沟的谷口还真不大,李破瞧了瞧,立即想起了飞狐道上的黑风洞,之前听了山民的描述,李破还在想,数千人马能不能堵住蜂拥向前,想要突围而出的突厥骑兵。
待得看到这个黑洞洞像是张开了一张嘴巴的地方,李破和尉迟恭之前想的差不多,突厥人这简直就是自蹈死地嘛。
双龙沟之所以称之为双龙沟,便是因为这里形成了二龙戏珠一样的格局,龙头在山谷内交汇,据说那里有一汪泉水,正好像颗珠子一样定在龙头下方。
龙尾在谷口收起这个双龙沟看上去更像个葫芦。
一直以来,李破都认为,骑兵是最难被突袭的。
只要斥候散开去,什么山谷啊,沟陇啊之类的地方,除非将领们脑子抽了,才会毫无防备的率兵钻进这样的地方。
演义上从来都是佯败,然后钻进林子,峡谷什么之类的地方,然后就是伏兵大起,一战而胜。
这些显然都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东西,不能深信。
和突厥人打仗打的多了,他觉着突厥人就比较没脑子,可人家行军也是游骑四布,很难偷袭得了他们。
嗯,当然了,没脑子的突厥人确实经常钻进设好的圈套,可像如今这样,自己选了个这样的地方敌人找上门儿来的情景,还是头一次见。
而这个时候,战争的节奏就不用讲究太多了。
横七竖八的树木被扔在了谷口,突厥人想要纵马而出,他先就得挪开树干再说,所以接下来,肯定是步兵的较量。
事实早已证明,两条腿的突厥人,那都是菜。
大军在谷口排开了一层层的阵列,兵卒们左手握着圆盾,右手拿着钢刀,静静的等候在黑暗中。
一群群的弓箭手,混杂在其间,将一根根箭矢插入地面,以便用最快的速度拔取出来。
一队队的恒安镇军兵卒离开队伍,从谷口两侧爬上山脊。
此时,动静已经不算小了,可估计是谷内驻扎的突厥人太靠内了,竟然还是无所察觉,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人是没动静,可谷内有着成群的战马,动物的痛觉要比人灵敏的多,此时已经开始骚动了起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开始在谷内回荡。
惊醒过来的突厥人越来越多,熟悉马性的他们,一边安抚战马,一边打量着周遭,想看看是什么东西惊扰了马群。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依旧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处于牢笼之中了。
当然,这种漫不经心的情形很快就变了。
当领兵的阿史那思云,被卫士叫醒的时候,整个突厥人设下的营地都沸腾了起来,巨大而又杂乱的声音在山谷中爆发了出来,产生出一连串的回音,震的人耳膜生疼。
这还真是一个比较瓷实的闷罐头。
在乱七八糟的叫嚷中,刚刚醒来的阿史那思云终于意识到了当前的危机。
该死的猎物没有他去射取,或者掉头逃窜,而是朝着猎人呲开了牙,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隋人的恒安镇军悄无声息间,已经占据了谷口,将他们完全堵在了谷内。
明白了这一点,阿史那思云带着满心的寒意,像猎豹一样冲出了帐篷。
不用他传令,突厥将领们已经陆续出现在他身边,他们和士卒一样,充满了愤怒,却也带出了恐惧。
他们自然也都明白,被人堵在这样一个地方,后果到底有多可怕。
谷口处的战事,爆发的突然而又激烈。
突厥精骑之所以为突厥精骑,和中原帝国的精兵劲旅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相通之处的,这种相通之处在处境艰难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
他们充满了勇气和搏命厮杀的战斗意志。
当然,中原的精锐表现各不相同,他们在进攻和防守上,都会有自己优劣之处,甚至于主将的性格也会影响一支精锐军旅的表现。
而突厥人大体上却一样,他们的精锐都充满了进攻**。
当他们发现谷口被隋军堵住的时候,根本没用将领们下令,或者进行督促,一些突厥兵卒便自发的冲向了谷口,为大军打开胜利之门做出了牺牲和努力。
他们在低级军官的率领下,放弃了战马,徒步涌向出口,翻过隋人设置的障碍,呼喊着天神的名字,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勇气可嘉,可换句话说,即便是突厥精骑,也缺乏有效的指挥体系,那就更别谈什么森严的军事纪律了。
这种进攻,再是疯狂,也不会放在恒安镇军这样久经战阵的军旅眼中。
在不断传到各部的军令之下,恒安镇军有条不紊的放出了一大群突厥士卒,接着箭雨便从军阵中升起,落向谷口后方,将一排排拥堵在谷口处的突厥人射倒在地,截断了他们的后援。
接战当中,雪亮的环首刀和突厥人的弯刀几乎同时挥舞了起来,喊杀声中,两族战士终于了近身搏杀的阶段。
在太阳露出第一个笑脸的时候鲜血染红了这里的土地。
可笑的是,两支都可以称之为精锐的骑兵劲旅,在这里竟然都放弃了马匹,变成了步兵在相互厮杀。
恒安镇军的军阵岿然不动,后面以及左右两侧的将士对厮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直保持着军阵的完整性。
无数身影在短兵相接中倒下,鲜血渗入土壤中,迅速的滋润着干涸的地面,在春雨未曾到来之前,先让这里的草木解了解渴。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足有半个多时辰,突厥人用无数的生命,验证了堵住谷口的隋人军伍的坚硬程度。
突厥人的尸体从谷口一直蔓延到恒安镇军军阵之前,熏人欲呕的血腥味渐渐浓了起来,厮杀声和惨叫声充斥于山谷上空,来回激荡,震耳欲聋。
当然,这只是开胃菜,两万五千余突厥精骑驻扎在这里,他们拥有着人数上的优势。
而在他们发觉掉入了一个极为危险的境地之后,突厥战士的野性和求生**被完全的激发了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手段也多了起来,进攻显得更加的犀利而有效率。
箭矢顿时成空中的主角,黑压压的好像乌云一般在空中穿梭,连初晨的阳光好像都被遮蔽了。
突厥人的身影,连绵不断的冒出来,他们好像将谷口变成了一个泉眼,永远有泉水从中冒出。
恒安镇军的伤亡也在逐步增加,可突厥人的攻势再是疯狂,再是不遗余力,此时也改变不了地形上的劣势,他们根本无法利用人数上的巨大优势形成致命的攻击。
一个披头散发的大汉灵活的翻过障碍,混杂在进攻的人群当中,撞在军阵上,生猛的连杀数人,第一次突破了前排军阵的阻击突厥人爆发出一阵呼喊声,纷纷随在他身后,想要撕开恒安镇军的军阵。
李破站在一处小丘之上,冷冷的盯着那里,并不担心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勇猛之士能改变这里的战局。
战事刚刚过去一个多时辰,应该还不到决胜负的时候,突厥人应该还能表现的更为优秀一些,而非是靠着什么个人勇力,来打开僵局。
“传令下去,各部箭矢消耗的太多了他们省着些用。”
“砍树的人呢他们再快些。”
“这一阵下来前面的人轮换一下。”
“步群干什么吃的,到现在还没动静,派人去给我问一问。”
有条不紊的传下军令,一个披着铁甲的高大身影出现在了缺口处,怒吼抡起比别人大了一的钢刀,一刀荡飞了突厥大汉的弯刀,第二刀横斩而过,将突厥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