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觉着李碧这婆娘一定吃撑着了,于是,尽早回去云内的愿望也愈加强烈了起来,他得赶紧回去问问,自己这婆娘是不是不想活了?

    再说话的时候,红眼珠儿鼻息细细,没声音了,微微扭头瞧了瞧,红眼珠儿已经在他肩头之上睡了过去。

    李破很不满,可还是将人抱起来,送回了房内。

    费劲儿的将人卸在床上,李破也一头栽倒,现在他觉着,自己身边的女人好像都长的人高马大,难道说他就喜欢这样的女人?

    胡思乱想中,李破也懒得出去再寻宿处,爬上床也眯了过去。

    这一晚,李破做了个噩梦,他在水里不断挣扎,拼了命似的用力划水,就是浮不出睡眠儿,最后一口气没憋住,顿时醒了过来。

    大口的呼吸着空气,却觉着胸口闷的厉害,等他瞧时,才发现红眼珠儿整个趴在他身上,睡的正香。

    李破将人推开,看着依旧没有半点醒转模样的红眼珠儿,心里也是佩服,心思单纯的人,到底是和别人不一样啊,吃得香睡得着的生活美好着呢。

    ………………………………

    这一天,李破精神有点恍惚,他确实的想家了,有牵挂的感觉其实很不错,可牵肠挂肚的,也并不那么舒服。

    此时,薛氏兄弟再次出现在了幽州总管府内,来寻李破说话了。

    说起来,这两兄弟也有些倒霉,父亲病重,他们两个一下失去了主心骨儿罗艺顺利的夺了幽州兵权。

    父亲死后,两人想要护灵回乡,可罗艺不放行,他们也只能寄居幽州,和两个闲人差不多。

    等到李破杀了罗艺入主涿郡,也没什么招贤纳士的意思,而温彦博也许是忙于移民之事,将他们兄弟给忘了,也许是顾及新降之人,不想跟军中将领有所牵扯,所以这两兄弟就更无人问津了。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两兄弟还有些沾沾自喜。

    无论是什么幽州总管罗艺,代州总管李破,他们都没怎么放在眼中,你不理我正好,等有了机会,咱们悄悄的就走了。

    可惜,移民一开始,尤其是温彦博主持移民之事后,各家各户往西边迁移,都先要登记造册,谁也逃不掉。

    他们兄弟想要拖家带口的跑回河东去,那根本不可能,就算出了涿郡地界,他们也走不远。

    南边儿的魏刀儿,窦建德,东边要走飞狐口,过雁门,哪条路都不是给他们兄弟预备的。

    于是乎,这对儿倒霉蛋也只能在家里自怨自艾,可怜父亲一世英雄,临了了给发丧的竟然是个叛将,堂堂的大将军,两个儿子竟然连回送他回乡都不可得,这他娘的是什么世道啊?

    其实,到了这会儿他们反而怀念起了幽州总管罗艺来了,好歹人家罗艺对他们兄弟还算有所看重,只要他们点头,妥妥的就是两位领兵将军。

    可这位代州总管就很不是东西了,放着他们这样的人才竟然不加礼遇,真不是个干大事儿的人。

    不过深想一下,看看如今的情势,不说之前那些战事吧,就说能毫不犹豫的下令移幽州百姓去晋地的人,这心肠之硬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两兄弟惴惴之间,只能放下身段自投罗网来了。

    其实吧,像他们这样的人的心理很好理解,患得患失之间,还是围绕着一个男儿事业在纠结罢了。

    有野心,又有才干的人,你想让他们本本分分的老实呆着,那这世上还有什么争端会出现呢?

    所以说,这是两个自负才干,又不甘寂寞的人。

    这样的人,李破早就见的多了,尤其是军人的想法,更熟的不能再熟。

    而薛氏兄弟两个,无论出身,还是职位,以及经历上其实都和尉迟兄弟很像。

    当然,他们最像的地方还在于,他们都有个名声很大,官职很高的父亲。

    不同之处在于,杨义臣是只闻其名,而对于薛世雄这人,李破的印象要具体一些,毕竟一道走过辽东嘛。

    而当年第一次征辽之战,有几个人给李破的印象最深。

    不说那些印象糟糕透顶的,只说印象好些的吧。

    头一个就是麦铁杖,李破亲眼见到这人战死在辽水之畔,虽然这人有些傻乎乎的领了个送死的任务,可作为军人,对其人的勇猛刚烈,还是心有戚戚焉的。

    再有就是辛世雄和薛世雄两人了。(。)

第325章兄弟() 
辽东之役,三十万大军溃败。

    辛世雄断后全军覆没。

    薛世雄继之,被围白石山,血战突围。

    这两人和麦铁杖等人一道,在辽东之战中,将隋军的刚烈,骁勇演绎了一番。

    其余诸如于仲文,宇文述等,虽称名将,官位显赫,可战败之余逃的比谁都快,丢尽了大隋的脸面。

    所以,李破还是愿意给薛氏兄弟留些脸面的。

    当然,也只是留些脸面罢了,想要得寸进尺,在李破这里也行不通。

    而且,涿郡有哪些人物,他现在很清楚,罗艺的心腹,多数都战死在了良乡西南,而且,说实话,幽州军中人才也不多。

    在幽州军中有些名气的人物儿,除了薛氏兄弟之外,还有个贺兰宜。

    当初和罗艺争来斗去的几个人中,就贺兰宜见机快一些活了下来,逃到渔阳去了,罗艺也还没顾着去收拾他。

    可还是那句老话,后来人编的瓦岗英雄太坑人。

    像秦琼,尉迟恭,程知节,徐茂公这些人的名头太过响亮很多不好好读史的人,很容易掉进坑里。

    比如说李破就是其中之一,连刘武周这样的大反贼的名字,都只是模模糊糊,就更别说是薛万均和薛万彻兄弟了。

    实际上,他们兄弟两个,家世不错,又一生戎马,成就上前面那些人还能跟他们较量一下,可从根基之上看,薛氏门阀绵延长久,就绝非之前那些人所能及了。

    尤其是薛万彻,此人在宣武门之变中充当着一个的角色,差点将大名鼎鼎,将星闪耀的秦王府众将给一锅端了,实在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儿。

    可随着李破聚众而起,他的翅膀煽动的风力也越来越大,这些人的命运轨迹随之也就变得南辕北辙了。

    像薛氏兄弟二人。本应该随着罗艺投靠李渊,可现在,他们的命运现在却扎扎实实的掌握在了李破手中。

    李破跟这两兄弟说的第一句话,其实就显示出了李破对他们并无必得之心。和之前一样,李破觉着麾下能征善战,敢打敢杀的人太多了,对薛氏兄弟这样的人物也就没那么大的兴趣了。

    “听说你们要护灵回乡?是去长安还是去河东?”

    开门见山,他比罗艺直接多了。

    两兄弟默默对视了一眼。都觉着身上有些不自在,外加不服气,因为这话里赶人走的意思太明显了。

    说话的还是薛万均,两兄弟虽说气质不太一样,可身为弟弟的薛万彻却不像尉迟偕那么多话,在外人面前,从来给人唯父兄马首是瞻的感觉。

    实际上嘛……

    “咱们要回河东,还请将军通融。”

    李破看了两兄弟一眼,微微颔首,像聊天一样轻描淡写的道着。“河东可不好走,薛将军一世英雄,故逝之后本当荣归故里……”

    两兄弟听到这里,觉着可能又走不成了,作为兄长的薛万均开始暗自撇嘴,这些人都是一个德性,既忌惮他们兄弟二人,却又不愿放人,打的无非是想让他们兄弟效力麾下的主意罢了。

    想到身为薛氏子孙,竟然落到如此地步。薛万均也是一阵的悲凉。

    他们兄弟都还年轻,本为隋臣,后为罗艺所挟,算是归了罗艺麾下。如今再要转投这个什么代州总管,他已经感觉到,薛氏英名到了他们兄弟这里,可能就要黯淡下来了。

    他到是颇为羡慕他的父亲,一生忠心耿耿,为大隋效力。全始全终,不像他们兄弟这样身不由己。

    看着高高在上的这个年轻人脸上浮现出来的笑容,怎么瞧都带着些讥讽的味道,薛万均真是恨不得能一拳砸过去。

    这他可是错怪李破了,李破只是觉着他们很有意思。

    能来到他的面前,说明他们是没办法了,难道是想让他派人护送他们回河东?这不就是个玩笑吗?

    要是李破自己和他们换个位置,肯定跟着大队先去云内,然后瞅准机会,再去晋阳,这还靠谱一些不是吗?

    而且,现在可是冬天啊……

    李破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咧嘴就笑了,“说起来,我素敬薛将军为人,当初在辽东,也曾跟随薛将军征讨过高句丽,今日看来,果然虎父无犬子,你们这是想趁着冬天里,盗匪绝迹之机,一路回去河东?”

    脸上做赞叹状,可他这说的可够损的,不过谁让他在幽州呆烦了,心情也渐渐不好了呢,调戏一下别人,也就当是娱乐自己了。

    薛万均脸上和开了染坊一样,一阵红一阵白的煞是好看,心头的火苗是一阵阵的往上窜,要知道虽说罗艺在他眼中也挺不是东西的,可却也从来没这么讥讽过他们兄弟二人呢。

    可他不明白眼前这位的心性,很多时候说话都是先抑后扬你根本发作不得。

    就像现在,这位轻轻摆了摆手,打算结束谈话了,“我无强留之意,去留皆由自便,只是看在薛将军份上,我劝你们一句,还是不要冬天行路,你们兄弟两个受得了,你们的家眷可受不住这等风寒,还是等明春再说吧。”

    “当然,要是觉着幽州实在呆不得了,那也随你们,我给你们预备一些粮食,和御寒之物,就当是为薛将军尽些心意,不算什么。”

    薛万均心里砰砰直跳,脑子都有点晕了,说恼恨吧,有点,说欢喜吧,也有点,说佩服吧,他娘的竟然还是有那么一点的。

    而且对方一口一个薛将军,又提到征辽之战,这让他心里也是很舒服的,只是他就是说不清,这是讥讽他们兄弟无能呢,还是真的对他们的父亲有所敬佩。

    几句话之间就能让他产生这样复杂的感觉,薛万均从出生那天算起,就从没有经历过,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物。

    这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

    正在他左思右想,不知该说些什么的时候。

    他的弟弟开口了,“末将愿为将军效力,只是请将军派兵护送灵柩去晋阳,我薛氏一门定然对将军感恩戴德,末将也定为将军效死力。”

    薛万均身躯一震,当即就瞪大了眼珠子,扭头看向弟弟,力气大的差点把脖子给扭了。

    他当然知道,自家这个弟弟主意一直很正,可这么大的事情,商量都不商量一声,就跟人说了,可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李破眼珠儿转着,看向薛万彻,心说,这才是个聪明人嘛,你不给我干活儿,就想舒舒服服的去河东投效李渊,顺便捞取官职,封妻荫子,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那样的话,说不得你们兄弟就得看看自家的运气,能不能平安的走到晋阳了呢。

    李破笑着点了点薛万彻,“好,飞狐口正缺人把守,你明日里持我军令,去营中带五百人,立即赶往飞狐口,把守那里的人换回来,你要在那儿守一个冬天,若有差池,我唯你是问。”

    你到真不客气,薛万彻嘴角抽动了一下,看了一眼哥哥,躬身道:“末将遵令。”

    李破摆手赶人,“去吧,耐心一些,明年随我回云内,从云内去晋阳,我保你们一路坦途。”

    ………………………………

    除了总管府府门,薛万均再也忍不住,一把揪住弟弟的前襟,怒道:“你这是要做什么?”

    薛万彻一把将哥哥推开,回头看了看总管府的大门,这次他却是再也说不出此人不过如此之类的话来了。

    “二哥你恁也老实,人家就等咱们自投罗网呢,进了这门口我就觉着不对劲儿了,见了那人才明白,代州兵马如此之精锐,非是无因啊……”

    “精兵悍卒,一战而定幽州,再战而取蓟城,你想想,这样的人……能将咱们看在眼里?”

    “说是去留自便,那咱们怎么回河东?还真想冬天走啊?我要不留下,难道让父亲的坟茔埋在幽州,等人来挖坟掘墓不成?”

    “你……”薛万均也是无言以对,实际上,两兄弟相处,正和在人前时的表现反过来,拿主意的从来都是薛万彻。

    “那你也应该缓一缓,到时,怕是要被人轻看了去……”

    薛万彻咧嘴就笑了起来,砸了兄长肩膀一拳,道:“二哥难道想将父亲葬在代州?过后二哥尽管扶灵回乡就是,听说唐公那人不错,二哥前去相投,必受重用。”

    薛万均紧紧皱着眉头,他之前脑子就晕了,这会则更加迷糊,根本不知道这个弟弟到底在想什么。

    不由问道:“那你呢?”

    薛万彻捶了捶厚实的胸膛,“我自然去守飞狐口了……”

    说笑一句,看着哥哥不满的眼神儿,薛万彻在长街之上哈哈大笑,“父亲威名赫赫,我为薛门子弟,怎可让父祖蒙羞?我在代州,当戮力杀敌,以求官爵,扬我薛氏武名,嘿嘿,代州啊……”

    “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异日若你我兄弟相逢于沙场之上,各为其主之下,不须手下留情,只一意争锋便是。”

    听了这话,薛万均脸色大变。

    晚了晚了,今天太累了,对不住啊。(。)

第326章书信() 
大业十三年后半段儿,天下各路反贼的势力渐渐清晰了起来。

    实力最强的明显还是李渊,他从太原起兵,席卷晋地,进据长安,自封为大丞相,历数隋帝杨广之罪,立代王杨侑为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转头又招抚蜀中隋臣,众人望风而降,兵不血刃的拥有了巴蜀之地。

    至此,李渊是兵精粮足,又占据了大义名分,隋末叛臣,除杨玄感之外,再无一人能与之相比了。

    在西北,大凉王李轨占据了凉州,经过几年经营,招抚羌族,突厥叛将,安抚百姓,将大半个河西走廊划自家地盘儿。

    若单论兵势,西北李轨,当为众人之翘楚。

    大富翁,西秦霸王薛举,在七月间称帝了,他占据了大半个陇右,地盘渐渐和李轨接壤,于是和李轨打了一仗,被李轨打的丢盔卸甲。

    北连突厥的薛举,在李轨的西凉铁骑面前,毫无优势可言。

    他有突厥相扶,李轨则与西北羌族诸部交好,他家资巨万,从突厥弄了很多马匹,人家李轨直接占据了西凉马场。

    而且西北诸部,和西北突厥内附部族纷纷投于李轨麾下,麾下文武,多有之士,而兵锋之犀利,天下间已经少有人能及了。

    和李轨见了一仗,差点被李轨打翻在地,丢了很多地盘儿,薛举自此再不敢挥兵西向。

    而西北处,还有突厥封的解事天子梁师都盘踞在榆林,这是西北和突厥联结最为紧密的一个家伙。

    其余地方。

    河南王世充和李密相持不下,也让李渊如鲠在喉,因为没有河南,无论的晋地还是关西,交通道路上都不那么顺畅,时刻也都受到河南乱军的威胁。

    再者,没有东都,地盘再大。也少了很的一环,因为那里也是可以成为帝王基业的地方。

    而在两淮,东边是杜伏威,蒲功拓。西边儿是朱粲。

    江南则是萧铣和林士弘。

    山东除了一个徐圆朗还在挣扎,其余都归于了窦建德,到了大业十三年冬,窦建德击破魏刀儿,盘踞于河北南部。他的地盘也不小,只是属他的地盘破烂,一直没人太过看重于他,这也是个很的原因。

    而李破李定安这个名字,也渐渐响亮了起来。

    占据代州三郡,又出兵幽州,杀幽州总管罗艺,可以说是在大业十三年异军突起,威胁到了很多人。

    可说实话,经过大业十三年的一连串征战。李破的日子开始变得舒服起来了。

    幽州北部的威胁,猛然间降低了很多,除非突厥东方汗率军南下,不然的话,契丹人是不敢再窥伺于幽州了。

    南边儿的窦建德得到李密的允诺,对于进攻幽州也不再那么迫切,当然,如果不是恒安镇军有着这么多骑兵的话,窦建德也不会有那个耐心,老老实实呆在南边。

    占据了长安的李渊终于也听到了风声。于是,十月间,皇帝诏书终于重新出现在了马邑。

    拜李破为代州行军总管,掌雁门。楼烦,马邑三郡军政大权。

    李破的官职在这几个月间,像三级跳一般升了上来。

    尤其是代州行军总管这个职位,按照规矩,这是个战时才会设立的职位,如今在李破身上算是破例了。有了常设的味道,这么说来,也就差不多相当于代州总管了。

    一般来说,打仗的时候统军之人暂领总管之职,战后也就要将职位卸下来,和幽州总管的性质差不多,都非人臣所能任之。

    之前罗艺自封为幽州总管,其实也就相当于造反了。

    现在李破授代州行军总管,却没有外敌入寇,显然是带上了浓重的安抚味道,而且,开府,爵位什么的一概没有,像这么光溜溜的代州行军总管,自古以来李破是独一份儿。

    当然,不管怎么说,有了诏书这个环节,李破的代州行军总管也就算是名正言顺了,尤其是李渊还没称帝,李破算是受了大隋的官职。

    这一点非常,在新旧交替之间,占据如此要职,这就是本钱了,之后不管世事怎么变化,他都曾任职过代州行军总管,一路的统帅,在资历上也就领先了旁人一大步。

    消息传到涿郡李破手里,李破瞧了瞧,没太在意,按照他的想法,这年头有兵就是草头王,你不封我这个代州行军总管,回到云内之后,代州三郡它也跑不了。

    尤其是,他小家子气的认为,你封了我这个总管,有个卵用?要粮食没粮食,要援军没援军,就用一个官职将老子打发了,你可真好意思。

    还好,温彦博正在跟他说事儿,看到诏书问了一句。

    听到诏书是长安被李渊一脚踢上皇位的皇帝发来的,任命眼前这位为代州行军总管。

    手一哆嗦,脑袋当即就有点晕了。

    代州行军总管,还是常设?这是要封王吗?

    嘴上却下意识的开始恭喜,“恭喜将军,贺喜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