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补足兵员。

    就怕李破兴之所至,问起马邑城中的这支军旅怎么样了。

    这不,他的谨小慎微也就得到了回报,李破回到郡府,便很是夸赞了他两句,着实是让王禄受宠若惊,沾沾自喜了很久。

    他这人没多大的野心,机缘巧合之下,一步步成了马邑郡守,在这个位置上呆的是老老实实,基本上根本不做他想了。

    随即,李破启程南下雁门。

    雁门则又是另外一番光景,李碧,宇文歆闻讯,率众迎出十数里。

    和马邑郡的“冷清”不一样,作为代州的中心,雁门这里要繁荣的多的多,官吏的数量也非是云内,马邑郡城能够比拟。

    李破在这里就只剩下威名了人敬畏的名声。

    宇文歆明显黑瘦了许多,在晋阳掌兵的位置上,他过的比较悠闲,可到了雁门就不成了。

    那是无比繁重的政务扑面而来,一切都是刚刚开始,千头万绪都要他这个太守来梳理,陈孝意在雁门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摊子。

    如果把王禄放在这个位置上,他肯定给你办的是乱七八糟。

    可宇文歆嘛,他却非常喜欢这个位置,他的目标不是别的,他在等着李破称王,他的前面便摆了代州总管的职位。

    作为一个有野心也有才干的人,他初来雁门便如鱼得水。

    操劳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要的就是一个肩负重任,能够显耀于人前的权势。

    所以,初掌雁门政务,他没有安坐府中,而是在稍稍熟悉了一下政务之后,便四处奔走查各地情形,熟悉属下官吏。

    在李破领兵北上这一段日子里,他几乎是马不停蹄的转遍了雁门各个属地,等到李破回军,他这里也刚回雁门郡城。

    这样的治政态度,同样让李破非常满意。

    可以说,雁门这里的百姓同样是幸福的,在大业十一年的战乱过后,前后两任太守,都是能员。

    北有马邑,南有晋阳,雁门已经开始远离战乱了,吃饱肚子根本不是问题,人口更不是问题,问题是要做到一个安居乐业,迅速的繁荣起来。

    陈孝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宇文歆则要在上面加砖加瓦。

    而此时此刻,他要做的是迎接凯旋而归的主上,并在随后,将自己的所得说予李破知道……

    月票月票(。)

    本书来自  html/32/32806/iml

第386章子嗣() 
来到雁门,什么天下大局,什么权势彪炳,男儿功业,什么黎民百姓,都被李破一股脑抛到了身后。

    那些都赶不上人伦大道。

    一年多了,夫妻两人可谓是聚少离多。

    李碧在云内,他带兵去了幽州,随后又去雁门。

    李碧来到雁门,他又带兵攻晋阳,随后北上草原。

    他娘的一圈转下来,大家经营的不错,小家却眼瞅着不见了踪影,即便是他雄心渐起,也对如今的生活状态十分不满意了。

    于是,回到雁门之后,他根本没想着立即去晋阳,就算晋阳的陈孝意隔三差五就派人来催,他也只当没些杂七杂八的书信。

    这公母两个,在雁门胡天胡地了半个多月,大雪都下了一场,两人还没腻歪够呢。

    **帐暖日高起,总管从此不办事。

    公母两个差不多是恢复了当初在云内新婚之后的状态,隔三差五吵上几句,偶尔再干上一架,弄的很是热闹。

    结果就是,最苦恼的人不是晋阳的陈孝意等人,而是雁门太守宇文歆了。

    有多少事而装在他肚子里,想跟李破说上一说,几年的成绩很不错,可那是陈孝意的功劳,等明年春天,他就准备大展拳脚了。

    这样一个时节,作为并代两州之主,你给我玩消失?

    是的,在他眼里,李破到了雁门之后,就消失了,去代州行军总管府几次,都被李破三言两语给打发了。

    偶尔还找不见人,可不就是消失了吗?

    要是陈孝意或者温彦博在这里,一定会当面跟李破说一下,陈孝意劝人从来很委婉,温彦博说话就比较不好听了。

    可宇文歆这人不会,他不会去触李破的霉头,他找的是李碧。

    这里面的差别可不小,其实他和李破的想法差不多,女人总归要好说话一些,而且李碧手握雁门兵权,掌着并代两州练兵之责,手下的狗腿子不少,头人物就是练兵大使薛万均。

    经常会去到宇文歆面前说事儿,加上家世的缘故,和宇文歆迅速的熟悉了起来。

    再加上和李碧见过几面,商谈了一些事情,对于那位并代两州的主母的心性习惯,宇文歆倒是也知晓了不少。

    这是一个大气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凶悍的女子,身上有着关西世阀女子的诸多特点,代州隐隐流传的李云内惧内之说,在宇文歆是非常靠谱的说法。

    他要是也娶了这么一个手握兵权不撒手的婆娘,这婆娘还善妒了些,那他也是要惧内的。

    既然有这么多的条件,以他的心性为人寻李碧说话其实也是在情理之间的事情。

    他是派人去请李碧到郡府说话。

    听着有些不对劲儿,可对于宇文歆来说,却再正常不过,别忘了,这人权力欲还很强呢。

    登门造访容易碰上李破,他以雁门太守的名义代州总管府司马李碧来郡府商谈要事,这是说的过去的。

    就势,他也想瞅瞅,有李破在雁门,这位并代两州的主母是不是气焰高涨,而心胸气度上也能衡量一下。

    得罪了人,他可以去赔礼,小事一桩,要是真遇到了大事,你不明白旁边站着的是什么样一个人,那亏吃的可就不是赔礼那么简单了。

    如果李碧也和齐王李元吉一样,分不清轻重缓急,那他这个雁门太守当着可就要小心一些了。

    这种小心思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其实当初在晋阳,如果李元吉能稍稍尊重他那么一点,而不是性子那么急,总想着动宇文歆的兵权。

    不然的话,趾高气昂的李元吉和宇文歆这样的人,应该相处的非常不错才对。

    李碧真还就来了。

    李碧来的时候,宇文歆自然是知道的,可李碧见到他的时候,却是在郡府后面的校场上。

    更为有趣儿的是,大冷天儿的宇文歆在削一根木头,刀片翻飞,木屑四溅,纯属的就像一个真正的雕工木匠。

    这不是宇文歆在显示自己的才艺,他是真爱好这个。

    当初少年的时候,关西世阀自己总要每日练武,宇文歆手脚比较笨,总是被父兄揍的鼻青脸肿,偶尔还要挨藤条。

    这显然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他挨了打,就削木头,一边发泄自己的怒火,一边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因为身上太疼了。

    久而久之,他就喜欢上了这个活计,手上也越练越灵活,他本就是聪明的人,一下就找到了乐趣所在。

    当然,现下的情形就属于装腔作势的范畴了。

    李碧同样不笨,隐约能想到一点,可领兵久了,又跟了那么能干的丈夫,头脑偏于简单,不愿想那么多而已。

    她位削的满身木屑,手法纯熟,觉着很惊奇,如果这人不是雁门太守,她说不定要让这位给刻个佛像什么的呢。

    如果让宇文歆知道她的心声,估计立马就得下决心戒掉这个嗜好,起码这个女人面前显示手艺了。

    当然,能让上位者的缺点,或者是怪癖,很多时候其实并非是一件坏事儿。

    良久,李碧才捶了捶胸膛,给宇文歆施了个军礼,笑道:“郡君好兴致,只是天气太冷了些,您还要注意身子才是啊。”

    宇文歆“僵了僵”,转头诧异的,才赶紧放下刀具,扔了木头,拍了拍身上的木屑,站起来给李碧深施一礼。

    这个时候,他心里是满意的不得了,常年领兵的人,大多数盛气凌人,所谓骄兵悍将就是这么来的。

    李碧可以说是“凶名在外”,却能这么尊重于他,不但亲身来他府中,而且并无傲慢之色流露,这就非常难得了。

    至于说的话里面是不是有讥讽之意,他也不会去深究,火候必须拿捏的恰到好处,不然就过火儿了。

    “这些从人,越来越不识好歹了,司马前来,竟然没有通传老夫,实在该死,老夫未曾远迎,还望司马不要见怪。”

    李碧心情现在正好的不得了,自家夫君毫发无损的回到了雁门,声名大振,功绩彪炳,对她又一如既往的……嗯,也没被晋阳王氏的小狐狸勾去魂魄,实在让她欢喜。

    宇文歆这个半老不老的家伙,在她面前自称老夫,又弄了很多小心思,她也不愿去计较了。

    不然的话,他一定要让这个家伙知道,不老的人自称老夫多了,也一定会老的很快的。

    “到也无妨,只是这郡府的门禁确实松了些,哪天我派些亲信卫士来给郡君,那些人都是总管一心操练而出,精锐之处,不下军中将校呢。”

    宇文歆心里哆嗦了一下,马上就笑,“走走走,这里不是说话所在,司马请。”

    李碧也道:“郡君先请。”

    两人并肩而行,往府中厅堂而来。

    宇文歆思量了一下,他不会让这场谈话拖延的太久,毕竟身边的这人是个女人,在郡府中留在太久,可有些不妥当。

    琢磨了一下措辞,宇文歆便道:“近日总管归雁门,日子可不短了啊。”

    李碧随口应着,“嗯,有些时日了,冬雪难行,再者总管带兵征战半载有余,身心俱疲,想在雁门歇一歇。”

    “嗯,总管劳苦功高,不久,声名必定震于南北……确实该歇一歇……可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之势已成,诸人皆在奔忙,谁又能真的歇一歇呢?”

    李碧愣了愣,终于有点明白过味儿来了,这位找她前来,可能不是商谈什么军务,这是要行那劝谏之责?

    “郡君乃总管倚重之人,有话但说无妨,李碧洗耳恭听便是。”

    宇文歆哈哈一笑,放慢了步子,道:“司马果然明晓事理,那下官就多言几句了,还请司马莫怪。”

    “总管归雁门,不闻外事……下官有些忧虑之处,莫非……此战过后,总管威名日盛之际,有了功成名就,安享太平之心?若是那般……”

    根本没容他说下去,李碧已经是彻底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见不得夫君清闲,估计此时这厮心里不定怎么编排她李碧呢。

    她到没怎么着恼,眼前这人新降,却能为自家夫君着想,确实不易,只是寻她来说话,显示出其人胆气不足,有点落了下乘而已。

    她大气的挥了挥手,打断了宇文歆的话语,“绝无此事,总管心雄志高,值此之时,怎会有偷安之心?只不过……”

    她顿了顿,立即接着道:“只不过一直没有子嗣,颇为烦恼罢了,郡君说说,这是不是一件大事呢?”

    说这些话,她连脸都没红一下,爽快的像个男儿,北地巾帼,确实非同凡响。

    许多话,一下都噎在了宇文歆的喉咙里。

    这是不是一件大事,太是了。

    并代两州,这么大一片地盘,继承人的问题很快就会显露出来,这是维持统治的一个环节。

    随着各地英杰来投,他们不但是你的才能和贤明与否,还将传承是否稳定。

    到了那个时候,子嗣将变得越来越。

    宇文歆一下停住脚步,满面羞惭的揖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下官短视至此,实在有负于总管重托啊……”

    要是李破在这里,一定会在心里大骂,我生不出儿子关你屁事儿,然后就会想办法让这厮老的快些了。

    李碧不会,她只是轻笑了一声,抚胸回礼,笑道:“郡君莫要如此,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嘛……只是郡君如今也是孤身一人,很是让人觉得不忍呢。”

    “要我说呢,郡君专心政务是好事儿,可也不能太过,总归要有人服侍身旁才好。”

    这软肋捅的,效果可不比李破亲自出手差了。

    宇文歆嘴巴开始发苦了,他的亲眷都在长安,而他也不是一个太过顾惜妻子的人,可他既不能显得那么凉薄,也无法释疑于人,这是他和其他人比起来,最大的一个弱点。

    唯一能稍稍补救的办法,其实正如李碧所言,在并代两州成家,生个一儿半女出来。

    可他这会儿哪有功夫去做这些?若要随便找上一个,名声不好听之外,也无法得到想要的效果。

    李碧尴尬的样子,心里分外的舒坦,和李破呆久了,这一家的心肠都变坏了。

    “王氏多有佳女,以郡君之才,求之不难,可要总管做媒?只需郡君一言尔……”

    ………

    带着舒心惬意的笑容,李碧悠然走出了太守府。

    可她的心事,其实都是方才的话语之中。

    他和李破成亲可不是一年两年了,至今未曾诞下子嗣,渐渐的也成了她一件心病。

    为夫君多纳几个妾室的念头,起了也不止一次两次了,都被她强行压了下去,差不多属于野生野长的她,妒心和独占欲确实也比一般女子要强烈的多。

    在回去总管府的路上,她捏着拳头用力挥了挥,心里给自己打着气儿,再努力些,不成就跟着他去晋阳,一个冬天,怎么还不能开花结果了?

    听说冬天里怀上的孩儿,最是健壮不过了呢。

    枕边风儿就是男人的致命伤,只过了一天,李破就将宇文歆招到了总管府,主动问起了雁门政务。

    宇文歆是一点劝谏成功的喜悦都欠奉,他是真不知道,那位是怎么吹这个枕边风儿的,因为李破眼神儿很是古怪,好像要找找从哪里下刀一样。

    而雁门的政务,多不胜数。

    此时的雁门,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各处都是重建当中,大业十一年突厥人南下给雁门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正在迅速恢复当中。

    数十万幽州百姓,一大部分都安置在了雁门。

    这让雁门的人口一下便充足了起来,各处城池的修缮,都在加快进度当中。

    陈孝意和温彦博去晋阳之际,雁门的户籍终于算是统计完成,而这个秋天,雁门也有了秋获。

    有幽州之粮作为补充,有今年一战夺取的晋阳粮草和无数的牛羊,雁门这个地方彻底安稳了下来。

    月票月票,阿草出差中……(。)

    本书来自  html/32/32806/iml

第387章卫府() 
说实话,代州三郡再恢复,也是边郡,先天不足,总是比不上并州之优越。

    代州的是军事力量,这里的出精兵的地方,代州军之所以如此精锐,这和代州的民风,战略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一点不管是李破,还是宇文歆其实都明白。

    可反过来说,军事力量又来源于充沛的兵员补充,人口是其最的一个基础。

    还是那句话,李破要的是稳定和秩序,在他眼中,这比什么都。

    而宇文歆提到的是发展和繁荣。

    重点虽说不同,可并不相互违背。

    只是雁门的繁荣,其实只有一条路可走。

    所以,宇文歆试探的提到了行商之事。

    没错,这才是雁门可以和晋阳比拼一下的地方,南北行商,必然要经过代州三郡,商税从来都是代州三郡税赋中一个非常的组成部分。

    大致上来讲,代州三郡,马邑,楼烦在优势在于可以牧养牛羊战马,雁门有一部分农业,有一部分牧业,在这个上面,和马邑楼烦差相仿佛,甚至于要逊色几分。

    其最的地方在于,商道必然要经过雁门,而作为代州总管府所在,他是有权收取商税的。

    而和突厥通商,其间的暴利显而易见。

    南北商路断绝已经有些时候了,现如今也不是什么通商的好时节,这还需要看形势的变化。

    尤其是现在只有并代两州在手,就算通商,也没多大的效果,可以交易的东西太少。

    实际上,从大业十三年到现在,雁门当务之急,还是将幽州移民安置好了,其他都是容后再说的事情。

    宇文歆呢,也只是略微提了提,先打个底子,实际上,他觉着,晋阳即下,李破早晚会率兵南下,到了那时,抚有晋地全境,正好雁门也安稳了下来,万事俱备,通商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几乎是方方面面的事情,送走了宇文歆的时候,李破晃了晃有点晕乎乎的脑袋,矫情的感叹了一句,百废待兴啊。

    唯一让他有些轻松的是,今年的战事算是彻底结束了。

    唐军没来打晋阳,不然他也不会在雁门呆的这么舒服。

    唐军驻于介休,不甘的看着晋阳,却没有不管不顾的攻过来,等到大雪一下,他们要是来攻打晋阳,那就是找死了。

    要打的话,总归要等明年春暖花开再说。

    北边的突厥人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他府中还关着个伽蓝公主呢。

    对于突厥,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一下打的它太疼,而义成公主没有抢到汗位,那就不用说了,新的汗王上任,没有比李破立威对象了。

    这么一想,放松的差不多了的李破,终于开始认真的盘算起了来年的事情。

    所谓未雨绸缪,战争这东西,不能等事到临头,再来想对策,以最糟糕的形势,来做最充分的准备。

    相比处理那些乱七八糟的政务,李破的战争哲学,相比之下显得更加的系统化。

    想到战事,他的脑筋不由自主的便灵活了起来。

    与其腹背受敌,不如先下手为强。

    占据晋阳之后,他对李唐算是彻底失去了最后一点忌惮之意,显然,先下手的话,就只能是离着更近的唐军了。

    想到这些,他反而不那么着急去晋阳了,晋阳那里肯定有一大堆糟烂事儿等着他,静不下心来,所以他留在了雁门,认真的思索着来年的战争。

    而当王庆从楼烦回到雁门,封赏的事情也就放在了李破的面前。

    打了半年的仗,有功将士都在等着封赏,准备过个好年呢。

    这事李破想过,已经有了些主意,李碧的提议和他想的其实不谋而合,是到该建立军府的时候了。

    别看军府制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端,可在封赏有功将士上面,却有着非常大的空间,容纳性相当的不错。

    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