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作为盟会颇为的一个环节,他率人献上了前东方汗阿史那埃利佛的亲族,这在突厥贵族当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其实这也同样是义成公主稳固自己汗位的手段之一。

    对于李破送来的礼物,义成公主表示了欣喜和赞赏,如此这般,宇文歆在大利城中受到的礼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结好突厥,走到这一步上,才算是圆满了起来。

    宇文歆在大利城中‘交’好突厥贵族,探听了一圈儿,给李破带回了一个不错的消息。

    今年突厥人内‘乱’可能已是不可能避免的事情了,一些部族根本没有派人前来参加盟会,就算来了的,也必定有人心存不服。

    一个‘女’人登上突厥汗位,按照突厥人自己的话说,这就好像天神跟阿史那的子孙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叛‘乱’,之后肯定是一连串的叛‘乱’。

    当然,即便登上汗位的是阿史那埃利佛或者阿史那咄苾,在登位之后面对的也会是这个,就像当初始毕可汗铲除反对者那样,先就得对同族挥出弯刀。

    只不过这次突厥人内‘乱’的规模,可能要大上许多而已。

    好消息是好消息,可这些跟李破暂时是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宇文歆也确实带回来了一些牛羊和奴隶,算是突厥人的回礼。

    其他的他办的都不错,只是求娶突厥公主阿史那天香之事,被义成公主一口回绝了,并催促李破赶紧送公主归于王庭。

    这里面的原因估计有很多。

    只是义成公主给出的理由就是因为公主不可能屈于妾室之位,伽蓝公主和西突厥的落魄公主可不是一回事儿呢。

    这事儿宇文歆没敢跟李破说,先在晋阳跟李碧禀报了一下。

    李碧只是冷哼了几声没说什么,至于这位怎么决定,宇文歆是绝对不会去问的。

    别看宇文歆这一趟走的很顺利,听上去也很正常,可李破已经隐约感觉到了那位义成公主的冷淡之意。

    当然,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李破既没有向突厥称臣,又不再以隋臣自居,对于突厥可汗而言,利用价值正在急剧减少。

    这个过程也许很短,也许很长,这并不取决于李破或者是义成公主的想法作为,其实还是取决于突厥汗国政局的稳定与否。

    而利用的关系一旦被威胁所取代,那么战争的到来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这个上面,几乎没有友谊或者其他东西存在的余地。

    到时候义成公主绝对不会因为她隋人的身份,而有半点心慈手软,李破也不会因大家曾经相处的还算不错,就手下留情。

    总的来说,突厥休战一到两年的时间,专心梳理内部应该是不会错了。

    宇文歆还给李破带来了一封义成公主的亲笔书信。

    李破略略看了看,之前的感觉越发强烈,想与突厥大国相‘交’而又不下于人,那就必须有相称的版图和实力。

    如果没有,那么这种‘交’往早晚会变得不平衡起来。

    将宇文歆打发会雁‘门’,新任的西河郡太守张云智也就到了,面对空‘荡’‘荡’的西河郡,他这个太守好当之极,因为属地根本没多少人嘛。

    到了四月初,雨水渐渐丰沛了起来,军人们的忍耐好像也来到了一个节点上战之声不绝于耳。

    李破好像直到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还有战事没有结束呢,军令四出,召集众将至介休议事。

    此时,离攻克介休已经有多半个月了。

    一些将领对不能乘胜南下都颇有怨言,当然,说总管怎样怎样的人肯定是没有,可说到前些时士气正盛的时候,若要挥兵南下会如何如何的声音可着实不少。

    这些对于李破来说,除了意味着军将们求战心切之外,没有的意义。

    他们离联结成党,以下克上还远着呢。

    介休热闹了起来,驻扎于雀鼠谷,以尉迟恭为首的众将,除留下刘敬升和尉迟信掌管马步大军外,其余都赶了回来。

    委委屈屈在隰城剿匪的步群,(。ukansu)也被召了回来。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介休一战的战果已经算是消化的差不多了。

    西河郡也不像太原郡,这里既没有晋阳王这样的‘门’阀大族,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口,本来颇为富庶的西河郡,在战争的摧残之下,已是一片荒芜。

    和雁‘门’等处还不一样,如今天下人口锐减,也没处去移民填充这些空白了,换句话说,天下间荒着的良田多的是,何必再到你西河郡来耕种?

    不管怎么说,西河郡制已经再次生效,倒是隰城有些人家不愿再在吕梁山下受山匪袭扰,选择迁家向汾水东岸。

    当然了,胆子这样大的人可不多,说到底现在平遥到介休一线,还算是战场呢。

    四月间,众将齐集介休,被李破死死按在雀鼠谷和介休的并代大军上下都振奋了起来……

    月票月票,病情依旧,还开始咳嗦了,不说了,全是泪啊,勉强来一更,第二更阿草看看啊。Q

    <;!……fg_79_xs……>;

第四百三十九章思虑() 
“近来诸人纷纷请令,欲要乘胜南下与敌再战,你们是怎么看的?”

    军将们聚集到了介休,可李破先见的,只有尉迟恭和步群两人,建下左右卫府,也就是在众将之上加了一个等级出来,所以也就没必要和以前那般,乱糟糟的听众人说话了。

    这是卫府的好处之一,李破会省事不少,只需跟尉迟恭,步群两人商议一番,然后他们自然便会去跟众将说话,待到下面有事,卫府也可先滤上一层,再送到李破面前让他处置。

    随着军队的膨胀,这种等级制度是早晚要建立起来的,不然的话,就算累死李破,他也不可能事事躬亲。

    当然,现在只建了两个卫府,下面的声音少了些不说,也很容易造成将领专权。

    只是如今李破正在享受卫府带来的益处,对于卫府制度有哪些弊端,这在卫府设立之初,大多还都体现不出来。

    听李破一问,步群和尉迟恭都有着心理准备。

    而他们说话的顺序好像已经固定了似的,总是步群在先,尉迟在后。

    步群说话还是那个味道,只是如今他已开府建牙,为众将领,所以言谈举止间和以往相比到底算是有所收敛。

    “将主英明神武,深谋远虑,启是他们所能测度?只是末将觉着吧,如今确是军心可用,在此顿兵多日,难免挫了些士气……莫非将主另有打算?”

    李破笑着点了点步群,“你现在可是比以前会说话多了啊,搁在以往,定是要说我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现在却也知道为众将请命了,难得。”

    步群禁不得夸,立即就是眉开眼笑,连连拱手道:“末将可没变,还是和当初一样唯将主马是瞻,绝无二话。”

    尉迟恭微微仰着头,鄙视的看着步群,不过他虽看不惯步群的谄媚模样,可他不得不承认步群这次说的很对。

    大军一战而胜,兵力折损不多,士气正旺的时候,却顿兵于此多日,若是旁人领兵也就罢了,将主亲自领兵敌前的话……那肯定就是另有打算了。

    他也没等步群把话都给说绝了,就拱手插话道:“将主领兵向有鬼神莫测之机,今后无所患,军前将士敢死用命,兵甲犀利,粮草充裕,却顿兵而不前,末将等实在猜不出将主心意,还请将主明示。”

    好吧,这回就轮到步群在那边儿翻白眼儿了,心说这厮太过无耻,几乎将他刚才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当然了两个人可不笨,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

    只要是将主亲自领兵,他们有建议参赞之言外,其余都不用多说。

    无论是他们本人的权力,还是卫府的威权,现在根本上都左右不了眼前这位的决定,在如今的大军之中,或者可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情形都不会有所改观。

    李破颔,渐渐收敛起了笑容,沉声道:“从晋阳起兵时,我见军容甚盛,也想着像唐国公李渊当年那般,一鼓作气而下河东,起码以黄河,太行为界,好与诸雄相持。”

    “可从晋阳至介休,情形与我所想并不相同。”

    李破摇着头,眉头也皱了起来,“我等以恒安镇军起于云内,向与突厥为敌,所以战术之上皆以步军为盾,骑军为刃,才得以与突厥相抗而不落下风。”

    “如今南向争锋,情形大不一样,介休一战,看上去只两日间,已陷城池,实际上从起兵到克介休,用了多少时日?”

    “骑军先至,在此等了四天,步军才到,这些虽说之前早已谋算清楚,中间并无差错,可既要重于骑兵之犀利,又要顾及步军之好处,左右摇摆之间,临战时难免有所失算。”

    “于是我就想啊,一旦进兵太,步军为敌所乘,粮草辎重陷于敌手的话,骑军再是精锐,也要军心丧乱,到时难免有一溃千里之忧。”

    听到这里,尉迟恭和步群都是面面相觑。

    若是旁人听了,肯定觉着有理,可听在他们这些惯于征杀的领兵将领耳中,味道可就有点不对了,怎么听都像是怯战之言。

    未虑胜而先虑败可不是这么来考量的,大军近十万,有精锐骑军三万在侧,步军怎会轻易为敌所败?

    两个冤家对头一瞬间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疑,接着就不约而同的移开了目光,步群脑袋连连点着就附和道:“将主深思熟虑,我等所不及也,末将也觉得步军确是累赘了些。”

    尉迟恭这里气的恨不能一脚踩死这个谄媚之徒。

    然而没等他说话,李破已是瞪了一眼步群,道:“此等顾虑皆为臆测,若只因这些在大胜之后便顿兵于此,你道我杞人忧天或是怕了唐军不成?”

    步群一下缩起了脑袋,心里大叹,这位果然不能以常理测度,话都是您说的,怎么就又成俺不对了呢?

    尉迟恭于是在旁边搬起石头来开始往井里扔,“将主所言极是,若无步军相佐,大军至多围介休,怎会在区区两日之间破之?步将军此言若传扬出去,诸将相疑,难免军心动摇,还请步将军慎言。”

    步群不敢跟李破顶撞,却不怕尉迟恭什么,立即反唇相讥道:“在将主面前,我等自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怕传扬出去什么?难道尉迟将军会做那传话之人不成?”

    看着两个竖起毛了就准备先掐上一番的心腹将领,李破都有点怀疑当初选他们两个建下卫府是不是有点草率了,过后可得让他们两个多读点书本了……

    没办法,两个家伙出身不太好,若是换了尉迟信,薛万彻等人,肯定不会在他面前明刀明枪的相互攻讦,当然了,换了罗士信过来,定然又会是另外一番模样,那是说不过别人就要动拳脚的。

    李破拍了拍桌案两个怒目相视的家伙安静下来,才带着些严厉的道:“都给我好好说话,难道想让我因你们之言斩上一位才能安心不成?”

    两个人在李破逼视之下,都不说话了。

    李破也不愿多说什么,两个家伙的恩怨由来已久,也是他有意无意间的纵容所致,这些无论是他本人,还是眼前这两位其实都是心知肚明。

    而时至今日,两个家伙见面若不相互瞪上几眼,呛声上几句,估计连旁人都会觉着不正常了。

    军中派系的形成,有些时候就是这么无奈。

    “除了排兵布阵之上有所顾虑之外,你们觉着,若我兵锋太盛,唐军该如何应对?”

    还是人家步群受的打击多,恢复的也快,只是想了想,立即应道:“若换了是末将,肯定会固守待援……”

    听他说话,尉迟恭也不甘示弱,“出雀鼠谷便是临汾,虽说唐军援军在绛郡,可我大军向前的话,围之应是不难。”

    说到这里,两人终于有点明白李破的意思了,尉迟恭迟疑了一下,顺着自己的话便道:“绛州大城……非是介休,李神通,裴寂皆乃李渊心腹之臣,坐镇于军中的话,非是李仲文,姜宝谊之流可比,将主之意……末将大致明了,若围而不攻,趁河东空虚,分兵四掠,岂不正好?”

    李破满意的看了一眼尉迟恭,从一个城门官到领兵上将,跨度快赶上他李破了呢,历史名人就是不一样啊。

    “我又不是唐国公李渊……”

    李破的语气一下轻松了下来,实际上,经过这些日子,他想的已经极为清楚了,轻易不会再动摇。

    “众人能够争相依附于我?”李破摇了摇头,笑道:“你所说的分兵四掠,也只是在乡野之间游荡,或有人惧我兵威,开城以降,我还能一一分兵守之不成?”

    “如此一来,也不过是和突厥人南下一般,劫掠四境,所获嘛,肯定有些,可与我等初衷相差何其远也?”

    “那样一来,除了让晋地民怨沸腾,惧我如虎之外,好处微乎其微。”

    “异日唐军北上,晋地百姓必然闻风景从,争相与我为敌,如此弊大于利的战事,何必非要去打?而且,有临汾,绛州坚城在,急切之间难以拔取,那么,这一战目的何在?只为围困唐军在绛州临汾等地不成?”

    尉迟恭和步群在这一连串的问话面前,不自觉的都坐直了身躯,眉头也都皱了起来。

    可以说,他们两个人虽已建牙开府,却还没有完全角色,依旧还是领兵沙场,征战为先的心态,和他们的地位其实并不算太相称。

    他们的目光还在盯着两军厮杀,立功受赏上面,和其他军将并无不同,换句话说,他们的权力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可战略眼光却还没有跟上呢。

    李破则不一样,并代两州在握的他,早已完成了心态转变,对战争目理解的更加明确透彻,也就是说,争雄天下的成败并非只是战场上的胜利能够能够完全的了的。

    月票月票,阿草请了一天假在家休息,病情不好不坏,正挺着呢,好在这两天没断更,今天又码了一章出来。(。)8

第四百四十章谋略() 
“当初,李渊从晋地起兵南下长安,人传诸人以为明主,纷纷举城迎之,然数载已过,晋地依旧战‘乱’纷起……不然的话,咱们也不会拥兵如此之多,还能攻下晋阳大城……”

    这个时候,李破徐徐道来,确实是有一些指点江山的味道在里面了。……

    “反观关中之地,如今虽也大敌环伺,内里却是稳固异常,无疑,李氏之根基在关中而非晋地,李渊身边,现在又有几个晋人?”

    “而我等不同,汝等多为晋人,我虽祖籍关西,可现在说起来,也与晋人无异,这么说来,晋地便是我等之家园,哪里有在自己家中打砸外人看笑话的道理?”

    步群这次是真心实意的拱手接话道:“将主说的是,大军一至,生民涂炭,若是那般,我等又与突厥何异?将主仁德,末将拜服。”

    李破摆了摆手,难得谦虚了一句,“我领兵征战多年,杀人无算,这仁德二字可谈不上,再者说了,我心中若常怀慈悲,先要来劝我的,恐怕就是你们两个吧?”

    一句话,那两个都笑了。

    尉迟恭点头着头道:“僧人慈悲还说的过去,领兵之人可不成,但将主有治平之心,此乃大慈悲,普通僧众可比不得……”

    “将主所言皆为至理,这么说来,那就只能等唐军来战了?”

    李破重重拍了拍桌案,“你说的不差,如今介休已下,雀鼠谷险要亦在我手中,大半个河东皆在兵锋之下,我即不去,唐军自然会寻上‘门’儿来……”

    这种可能虽不是百分百,却也得*成的把握,说到这里,

    其中道理尉迟恭和步群两人也就差不多都清楚了。

    即便领兵的李神通,裴寂怯战不出,潼关的李建成,甚或是长安都会催促他们北上来战,这几乎不是统兵将领们可以决定的事情。

    因为另外许多人看的不会是战局,就像李破不愿在大胜之后当即挥兵南下一样,那些人也会看到河东之危局。

    增兵河东是一定的了,而既然增兵,那就会尽战。

    李破这里早已心有定计,此时说的也是不疾不徐。

    “耐心等上一些时候,唐军一旦北来,即便唐军再是谨慎,哪里会成为决战之地,却也由不得他们了,如此一来,唐军来的再多,野战之下,我军胜算也将大增,若能一战而溃河东唐军主力,河东诸地便唾手可得,既有此等战机,如今又何必匆匆南下去到坚城之下徘徊?”

    尉迟恭和步群听的都振奋了起来,也和之前很多次一样,再为李破的谋略所倾倒,而李破也确实再次显示出了他对战争节奏把握上的自如和谙熟。

    这显然也是一种天赋,而在这个上面屡经战事,和强敌往来周旋的他已是越来越自信了,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一直等到这个时候才跟心腹将领们商议。

    因为他有这个自信来说服他们,并将自己的意志再次加诸于大军之上军中将领们来忠实的贯彻他的战略意图。

    步群张嘴就又想夸上几句再说,可瞄了瞄尉迟恭,却把将要出口的话都咽了回去,而是变成了,“将主,若唐军不来……”

    不止尉迟恭,便是李破也忍不住诧异的看了步群一眼,心说,这话怎么听都不像这厮能说的出口的嘛。

    “是啊,若唐军不来该是如何呢?而唐军又为何不来?”

    李破瞄着步群就将问题扔了回去,两个卫府将军刚上任不久,只知道听令行事,没点有建设‘性’的意见,还有情可原,要是日子久了却还是这般模样,除了说明两人才干不成之外,也说明他教导无方。

    可以说,如今的他在这个位置上坐的是稳稳当当,再不是以前那个只想领着一群人吃饱肚皮的家伙了。

    步群噎了噎,他这人除了管不住自己嘴巴,‘侍’上失于谄媚之外,其他没什么‘毛’病,在战阵之事上的才能并不比尉迟恭稍差,不然他也不会一路跟的李破这么紧。

    这并不是资历所能决定的事情。

    只是沉‘吟’了片刻,步群就开口道:“唐军若迟迟未来,定是惧我兵锋,不愿与我‘浪’战于野,以末将之见,若秋收之前,还未见唐军北来,就不能任其收割今年的粮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