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和何稠差不多,都没想着在上党露了行迹,上党自古民风彪悍,不服管的人多了,他信不过这里的守臣。

    而他也自认为身负使命,要将三万大军覆没这样至关的消息带回去,莫要让援军中了贼人奸计。

    这些大事跟张满说不清楚,他只能无奈的再次劝着,“大郎若能将我送到临汾,我必有厚报,山中日子过的艰难,将你家妻儿老小接过来,到时也不过是我一句话的事情,将来跟在我身边,我定保你家世代荣华富贵……”

    张满大口嚼着肉干,还往姜宝谊手里塞着,嘟嘟囔囔的道:“俺阿爹说,山外没甚好处,杀来杀去的,不小心就要丢了性命,而且,山外的人对俺们也不好,小时候老是抢俺们的猎物,还杀过俺们的人呢。”

    “嗯,追蒋公那些人可不好惹,若非俺路熟,还真救不得你,蒋公,你再跟俺说说,外面真那么乱了吗?山里如今就够乱了,多了许多寨子出来,听说死了好多人了。”

    姜宝谊叹了口气,“山里死的那点人算什么?”

    这些天和张满相伴而行,姜宝谊算是已将这个陌路相逢的北地大汉当做了自己的心腹,唠唠叨叨的便说起了北地大势。

    张满也是个好听众,转着眼珠儿不时露出或惊奇或崇拜的神色,也总能让姜宝谊受到重挫的心灵得到很大的满足。

    而他也从来不曾注意到,张满那有异于寻常山民的机警和灵透,当然,他从没见过什么寻常山民,所以也就无从比较。

    世上本就少有奇迹发生,他能在大军重重环绕之下逃出生天,就更不会是什么奇迹了。

    “好不容易”劝住了张满,两人在树林之中歇了一天,直到天色擦黑,两人才再次启程。

    这些天都是这么过来的,两个人彻底成了夜猫子,姜宝谊怕的是遇到并代游骑,雀鼠谷被贼军所据,临汾南北在他看来就都不怎么安稳了。

    两人先向西行,来到汾水岸边,沿着汾水向南,直奔临汾而来。

    走了两日姜宝谊的心终于安稳了下来张满小心的出去探问了一下,并代贼军并未大举南下,一旦得了这样的消息,除了心态上的放松之外,就又故态复萌。

    心里想的是贼人虽说狡诈,却疏于谋略。

    换了是他姜某人定要乘着大胜之机,挥兵南下占据临汾郡,这么多时日过去,说不定绛州都攻下来了呢。

    如此畏缩不前,等援军一到,临汾定是固若金汤,贼军实在愚蠢不堪,这样的对手,竟然一战之下攻破了三万唐军驻守的介休。

    姜宝谊仰天长叹,李仲文,张伦之辈误我啊……

    这个时候,他早忘了介休城中那滚滚的浓烟和那密密麻麻攻上城墙的并代悍卒了。

    不几日临汾在望,城头唐军战旗高高飘扬,姜宝谊从张满背上挣扎下来,踉踉跄跄前行至城下,热泪盈眶的高声呼喊连声。

    好吧,这位千里逃归的唐将,终于算是回家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传奇之路这个时候才算刚刚开始。

    数日之后,姜宝谊被临汾守军护送到了绛州。

    此时的绛州已是军营密布,援军大集。

    有了这一段时间作为间隔,根本不用姜宝谊报说,其实早已得到了介休被破的消息,唐军斥候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来去如风的并代游骑,在山林中神出鬼没,占据了各个要害的并代斥候,和唐军谍探先就狠狠较量了一番。

    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也就不用提了。

    自成军以来,便几乎从没有面对过弱小的敌手的边军精锐,和大部分都只是在晋地南部剿匪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唐军交锋,用以强凌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几经艰难的得到介休失守的消息之后,李神通和裴寂大惊之下,立即收拢了人马,求援书信接二连三的发了出去。

    若非姜宝谊绕了一圈,又太过小心,不然早就能碰到唐军斥候了。(ukansh.)

    后来李神通更是严令各部不得擅自出战,连斥候都缩回了城池之中,不再打探敌前消息了。

    姜宝谊的归来,带回来的其实是一个无用的消息。

    而此时,李神通的底气也和之前有了不同。

    源源不断赶来汇合的各部援军唐军迅速膨胀到了十余万众,也顺便几乎抽空了晋南各郡兵力,而潼关也派来了援军。

    没办法,河南占据变化太快人几乎反应不过来,李密就已经走上了绝路。

    随之而来的局面都不用想,在彻底击败李密之后,王世充下一个对手定然是李唐,几乎不会有第二个选择。

    因为有东都洛阳在握的王世充,若再能攻陷西京长安,那么其余反王如何还能跟占据两京的王世充相比?估计到时多数都会不战而降……

    月票月票(。)<;!……fgqbq520……>;

第四百四十三章相疑() 
这个时候,李唐的战略环境算是加剧恶化了起来。

    晋地一战的性由此也凸显了出来,若能击败李破,稳住晋地诸郡,那么王世充便会有所顾忌,不敢猛攻潼关。

    但如果晋地战事再次失利……

    好吧,李氏在长安还呆不呆得住,那就两说着了。

    所以,潼关才会分兵援李神通。

    来的也不是旁人,正是刚刚降了李唐的徐世勣,加莱国公,武侯卫将军,率军两万,归李神通节制。

    这无疑是全力以赴的一战。

    因为其,所以太子李建成上书议换兵部尚书唐俭领兵,因为他对李神通的领兵才干实在不放心。

    朝臣有人建议屈突通领兵。

    李世民此时则派了鲁国公刘文静回京,意思不言自明。

    这几个人选李渊想来想去没一个能让他满意的。

    唐俭是晋阳人,一些亲族家眷都在晋阳。

    屈突通是降将,他信不过。

    刘文静就更不用提了,和裴寂势同水火不说,李渊也深恶此人持才自傲,不懂收敛,而且,李世民深一层的意思也让李渊很恼火,这是想让刘文静将李神通和裴寂都换回来吗?

    而此时晋地危局的始作俑者,

    齐王李元吉言辞恳切的上书,想要去河东军前效力,一雪前耻。

    没说领兵,只说去效力,要不怎么说李渊几个儿子当中就数李元吉和杨广最像呢,在哄长辈上面,他的两个哥哥都不是他的对手。

    果然,李渊颇为欣慰,虽然没糊涂到真让这个败家子去河东领兵,却是重新将其放了出来,派去潼关李建成麾下了。

    换人领兵的呼声很高,显示出李神通在朝野内外的风评很不好,可最终决定此事的还是李渊这个皇帝。

    于是,李神通和裴寂的位置稳稳当当,李渊以临阵换将乃军中之大忌为由,驳回了众人建言。

    …………………………

    四月末,长安,平阳公主府。

    此时,平阳公主李秀宁因军功而开幕府,所居府邸也规制也与其他公主有别,居处乃当年隋帝杨广幼子赵王杨杲故居。

    府邸占地之广,居宅之多,除了府中军将少了些,与秦王府,齐王府等并无二致。

    而自李渊赐平阳公主居此之后,平阳公主李秀宁归于府邸并不怎么出门儿了,驸马柴绍一直领兵在外,加上李秀宁未再领有兵权,所以平阳公主府也就渐渐清净了下来。

    这显然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巾帼传奇,其诞生的过程也广为内外之人所传颂。

    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人见此想依附于平阳公主门下,皆被李秀宁婉拒,于是心里有数的人便也知道,这位公主殿下不愿理会外事,更无争权夺利之心。

    于是,有心人安了心,不甘心的人也都无奈的移开了目光,另寻靠山去了。

    偌大一个府邸,主人只有一位,连亲族也没收纳半个这处满是尊荣的府邸透了些冷清的意味出来。

    而这一天晌午时分,公主府门前却一改常态,府门大开,平阳公主李秀宁率府中众人迎于府门之外。

    公主府的从属和别的地方也不太一样,男女各半,大多身着军服,显然身上皆有军职,都说公主府冷清,其实不然,公主府中的人口是一点也不少。

    可以说能在府中养兵的,除了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之外,满长安也就平阳公主一人而已。

    一大群人聚在府门之前恭候,又有众多兵甲守卫,随后还赶来了一队队的披甲卫士,不用问了,这是皇帝李渊即将驾幸公主府。

    没等多长时间,皇帝的仪仗便已到了。

    在太监尖细的声音中,李秀宁率众人拜伏迎驾。

    李渊从车辇之上下来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摆了摆手,道了一句,“免礼。”

    便大步来到李秀宁面前,温声笑道:“好长日子未曾见你了,朕出宫一趟不易,你怎的不来宫中相见,是嫌父皇年老唠叨不成?”

    李秀宁顺手扶住父亲的胳膊,搀着他往里面走,一边稍显黯然的道:“父皇瘦了……”

    她哄长辈的本事可不比李元吉差,只区区四个字,便让李渊心头一暖,看了看女儿,“你也清减不少……”

    说到这里,李渊叹息了一声不再言语,女儿嫁了柴绍,可自起兵以来,这夫妻两个总是聚少离多,如今又正在用人之际,不能招驸马回来,这相思之苦……即便他是九五之尊,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李秀宁确实是瘦了很多,眼角眉梢也带了几分郁郁之色,和当初在云内那个稚龄少女已是相去甚远。

    当然,人家个头儿也窜了起来,一双细长的眸子开合之间,神采凝聚,威严流溢,更非当年可比。

    父女两人都沉默了下来。

    走了一段,李渊游目四顾,状似没话找话的笑着道:“怎不见你府中李长史啊?”

    李秀宁早有预料般笑了笑,轻声答道:“李长史偶感风寒,儿臣找了几位大夫,正给他诊治呢。”

    李渊似笑非笑的哦了一声,接着便来了一句,“只要不是心病就成。”

    李秀宁目光闪动,心里跳了跳,暗道,这一府中人得心病的可不止一位呢……若非她细加安抚,人心早就散了,到时这平阳公主府还能剩下几个?

    而时至今日,与那人的书信往来早已断绝多时,也不知……哼,想他作甚?他起兵南向之时可曾想过我这个朋友?

    而这个时候,父皇驾临府中,聪明如她其实已经隐约猜到了一些父亲的来意了……

    可即便猜到了,她也没有半点欢喜,只觉得嘴里分外苦涩,和吃了黄连一样,心里更如一团乱麻,理也理不清。

    这会儿她也只能装糊涂,摇了摇李渊的胳膊,嗔道:“父皇……”

    见女儿这般作态,李渊好像又见到了那个依偎于他膝下,总能逗他高兴的伶俐小丫头儿,不由得哈哈大笑,“好好好,不去说那个李药师,你可备了酒菜,不会让父皇饿着肚囊说话吧?”

    “父皇突至,倒是准备了一些,就怕匆忙之下,不能与宫中相比……”

    至此,那丝若有若无的猜疑以及隔在父女中间的君臣际野终于散去不少。

    他们在众人簇拥之间说着话,来到府中正厅所在。

    在李秀宁吩咐之下,酒菜很快就摆了上来,李渊不耐烦的挥退众人,很快厅中便只剩下了父女两人。

    李渊略略吃了几口,说了几句话,便停了下来。

    目光注视着女儿,带着些疲惫的面容终于严肃了起来,帝王的威严也渐渐驱散了那淡淡的温情。

    “为父耽于国事,对你有所慢待,你不会怪为父吧?”

    李秀宁微微抬头,又迅速低下,恭声道:“儿臣不敢。”

    李渊微微皱了皱眉,当初这个女儿最喜在他面前展露才华,也极愿为他分忧,最是贴心不过,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愿跟他多说话了呢?

    不说之前在宫中相见如何如何,这些时日以来,她入宫次数可是越来越少了,入府到现在,女儿说的话竟还没有他这个做父亲的多……

    想到这里,李渊愧疚之心又起,可只一想到来此的目的,李渊的目光不自觉的便阴沉了下来。

    这一年来,他已经无数次想过,早知今日,当初就该趁着其人羽翼未丰,除之而后快才对。

    当然,今天的局面,几年前又如何能够猜得到?

    那会李定安不会是个初露头角的边镇末将,出身不过六等,才不堪大任,兵只数千,地也寥寥,不想今日却已吞并数州,现虎狼之姿他不得不正而视之了。

    沉吟片刻,李渊的心肠渐渐硬了起来,沉声道:“为父不能在这里久留,有些事也就直说了,以你之聪慧,应不难理解为父一片苦心。”

    “李破已成心腹之患,你与其人交好,为父想……派你前去,说此人来降,你可愿意担此重任,替为父分忧?”

    李秀宁一下抬起头,惊讶的看着父亲,心中有所惊喜之外,更多的还是担忧和震惊。

    电光火石间,她已经想到,这样一个时节,那个人怎么会轻易投顺?再者,他就算降了,难道还会来长安吗?若是来了,还能保得住性命?

    心念电转,她已经不自觉的开始打量让她感觉越来越陌生的父亲,(ww。uukans没有谁能像她一样了解这个男人了。

    只是片刻功夫,她就已经清楚的知道,不论降于不降,父亲都不会容那人活下去的。

    她心里的波涛渐渐归于平静,的情感也都冷却了下来。

    李秀宁轻轻点头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可怕是难当重任,李定安于儿臣虽有救命之恩,可当日其人还为我所用,今日时过境迁,儿臣实是不知其人还记不记得当日订交之情。”

    李渊也在审视着女儿,听了这话心中略略一松……还好……这个女儿应无他事相瞒,不然的话,将那贼子拨皮拆骨,也将难消他心头之恨。

    当然,他心里面也未尝没有一点遗憾,若真有其事,也好借此……只是这等不可告人的心事,他只会藏于心底最深处,绝对不会表露出来。

    父女相疑,帝王之家果然最是无情不过……

    月票月票(。)<;!……fgqbq520……>;

第四百四十四章忧欢() 
李渊来去匆匆。

    本来,他还想见一见李靖,可见女儿颇为对其回护,便不想节外生枝了。

    实际上李靖这个人在他心目中,一直是个可用可不用的人,当然,到了如今,他是不会用李靖来领兵的了。

    至于因李定安事而迁罪于李药师……不到万不得已,李渊绝对不会去做这样的蠢事。

    一来呢,李靖不管怎么说都是有功之人,在长安也呆的很是老实,若还强行加罪于其人,李靖那个女婿不一定怎么样,先损的却是他李氏的名望。

    二来嘛,起兵争雄于天下之人,又有几个会顾及父兄儿女?更何况李靖只是李破之岳丈,那就更差了一层了,而推己及人,李渊自然不会行此无益于事之举。

    就像当初他起兵南下的时候,又何尝顾忌过家眷亲族们的性命?

    其实别说是他李渊,看看这些年兴起风浪的豪杰们,又有哪个不是报了不成功则成仁的心思,去争那一线之机?

    杨玄感,李密,王世充……诸如此类,皆是这般,无有例外。

    而欲行大事者若连这点都做不到,还不如趁早归于田园,不然结果肯定是害人害己,落得个身死族灭罢了。

    当然了,这些人的心肠就算比老天爷还绝情,争不到那个位置,下场一样也是悲惨至极。

    李破和妻子说的一点也不假,这条路是条不归路,走上去就别想回头,薄情寡义只能说是最基本的一个标准而已。

    所以啊,在李渊看来,李药师如今甚至连个人质的份量都欠奉。

    其实,这一点不光李渊明白,李靖同样明白,只要别在人家眼前晃来晃去,居于长安的他是似危实安,只要自家那女婿别真率兵打到长安城下来,他人头落地的可能微乎其微。

    李渊驾临公主府,跟女儿相谈的时候,李靖就在府中一间不小的院落中优哉游哉的饮茶呢。

    倒霉了这么多年,李靖能屈能伸的本事绝对不比韩信差了,托庇于平阳公主府中多时,他过的很不错,而且约束家人不得随意外出生事。

    平日里专心著述,闲来就逛逛府中的花园,偶尔听旁人说起李定安如何如何,他也不以为意,清心寡欲的和个山林隐士差不多了。

    今日李渊来府中,不用李秀宁说什么,他自己先就说要避一避,决不去触李渊的霉头。

    而且李渊的来意,他也能猜到。

    自家那女婿……当日他只是觉得其人天生便有将才,今天看来,却是将人家看的小了。

    数载匆匆而过,世事纷乱,战火遍地,这个女婿却是乘风而起,成了一地诸侯了,他心中滋味儿之复杂根本无法为外人道的。

    再想想自己这一辈子,心血耗了几番,却最终还是一事无成,人家却是年纪轻轻就……相比之下,李靖也是苦笑,只能说是时也命也了。

    开始的时候,他也难免怨愤被女婿给连累了,可后来随着女婿名声越来越响,甚至搅动的长安中许多人心神不宁,如今更是成了李氏大敌……

    李靖这心里担忧之余,未免就有些得意了起来,那李破不但是他李靖是学生,而且还是他李靖的女婿呢。

    他李靖一事无成,寄人篱下不假,可学生却是个不向突厥低头俯首的世之豪杰。

    说起来,这种自己不成,便寄希望于后辈的心态,倒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不过这也说明,人老了,不然绝不会有这种想法。

    李靖这一生,掉坑无数,如今却又掉在了女婿这个坑里。

    而李渊这人在李靖眼中,也就那么回事儿,算不得什么英明的君主,若非天下大乱,他又占了太原留守这么个位置,轮到谁也轮不到他李渊入长安称孤道寡。

    尤其是在用人上,别说文皇帝杨坚了,估计他连杨广都比不上,这人太看重出身,没有容人之量。

    倒是他的几个儿女,看着是要青出于蓝的样子。

    所以说,李渊在这个时候来平阳公主府为的什么,李靖一猜也就猜的**不离十了。

    李渊自持名望,喜合纵连横之术。

    平阳公主与他那女婿不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