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下来,这伙儿沦于流匪的家伙就已让这里生灵涂炭,满目荒芜,造孽实在不轻。
所以说,也没什么人能有那功夫再去追究刘朝宗的罪责,天下这么乱了,跑个县令算什么?
接下来刘朝宗做的事情就比较惊悚了,他将自家刚满周岁的孩儿包吧包吧,直接派人送去给了朱粲品尝,朱粲的婴儿宴上于是多了一位食客。
那画面,李破是想不出来,平民百姓就算饿极了,还有易子而食之说,这位为友报仇的义士却面不改色的吃了……
这样的家伙最有名的好像就是周文王了,只是人家要的是整个天下,他刘朝宗却是为仇恨所驱。
这才是真正的传奇,黄渠夫妇比不得,估计是老天爷很赞赏这种行为,于是刘朝宗之后的谋划也就有了幸运加成。
可最终刺杀朱粲,可不如外间传闻那么神奇。
朱粲一死,乱军直接就炸了窝。
别看朱粲恶名已是遍布天下,可人家也有很多心腹呢,最后一场乱战下来,朱粲乱军烟消云散,刘朝宗等却也被人追成了狗。
抱着必死之心的众人一旦从朱粲乱军中冲出来,求生**立马大增,在荆襄土地上跟死追不放的家伙们捉起了迷藏。
他们人数是越来越少,眼瞅着就要完蛋的时候,李密这个倒霉蛋南下了,王世充随后派兵前来讨伐张善相,张善相败死,萧铣趁机抢占襄樊,来了个趁火打劫。
乱纷纷的一阵折腾下来,却是让刘朝宗等人顺利出逃。
慌不择路之下,本应该逃去襄阳方向的他们却是一路北上过了黄河,估摸着这会儿刘朝宗也已昏头涨脑,更是被饿的眼睛都绿了。
什么去西边投李渊啊,什么去东边儿投王世充啊,什么河南,关西,晋地啊,都已想不到,一心只想摆脱后面的尾巴了。
从这里可以看的出来,这位不是一个心雄志大的家伙,对天下大势估计也不太关心,和时下人们所说的智谋之士差的很远。
可要真论起他做下的事情,当下的人们却很可能要竖起大拇指,赞上一句此人有古豪侠之风的。
李破看着面前这个沉默的中年人,其实很想叫人将其拖出去斩了。
作为一个刚有了子嗣的人,以及他一贯的理念,肯定是不会喜欢刘朝宗这样的人了,你说你自家孩子送给别人食用,自己还上了桌儿,好吧,人和野兽的区别在哪儿,好像还不如禽兽呢吧?
断情绝性到这个地步,你想成仙啊你?
一个故事给李破带来三个很特别的人,故事的真假不用怎么去考量,人却能酌情任用一下。
因为不管李破自己的喜恶如何,到了他这个地位,杀个人不算什么,能收拢人才为己用才是他应该去仔细考量的问题。
刘朝宗是个满脸蜡黄的中年人,一路逃亡,苦头肯定没少吃,比黄渠夫妇看上去还惨几分。
他的传奇故事到了晋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他本人好像也很认同这一点。
进来之后,这人便是微微躬身,默不作声,显然,虽说没有开口告饶,可求生**比起那两位来也差不多少。
李破其实很想看看吃了人肉的人是不是和传闻相仿,眼中会冒出绿光,奈何人家就是不抬头李破很是失望。
当此之际,李破没工夫浪费,只沉吟片刻便道:“平遥县令之职暂缺,你可任之,那里没有食人的魔王,只有嗷嗷待哺的百姓,若再要学那刘玄德行事,我必不相饶。”
刘朝宗拱手躬身相谢,声音很嘶哑,却比顾燕来那把细嗓子听着舒服多了。
“军侯不弃,下官定不负所托。”
抬起头的刘朝宗眼睛中没什么绿光,显然乡野传闻不太可信,可他确实有着一双冷漠中带着点疯狂的眼睛。
这才对嘛,吃过人的家伙,总不会心态健全就是了。
三个人相继离去,李破摸着下巴在想,这样的人物之后不会遇到太多吧?是,可遇的太多,只能说明老天爷不长眼啊。
当然,话说回来,这个刘朝宗当县令的才能不得而知,其实他这里倒是有一个应该适合刘朝宗的职位。
只是按照他的习惯,方来之人都不会太过重用,这样的情形在之后可能会有所改观,可现在嘛,却不会如此。
当然,此时的李破肯定不会想到,今日他简简单单打发了的三个人,日后都非是无名之辈。
一些人的人生轨迹因为他的到来,已在发生剧变,朱粲莫名其妙的早死了几年,而刺杀了朱粲的这些人物也就变得不太一样了呢。
……………………
这一年二月初,天气将暖为暖之际,绛郡大军拔营而起,刀枪林立,人喊马嘶,满上遍野的向南而来,离开绛郡地界,大军顺势就分三部。
左武卫将军李年会同左屯卫将军陈圆率部南进,之后会于黄河北岸驻扎,以防潼关李建成部渡河北上。
左卫府将军尉迟恭,右武卫将军步群率右武卫将军薛万彻等,进驻龙门。
而李破则自统大军七万余众入临河郡……
这一年的开门红是属于李破无疑,在群雄皆都游目四顾,找寻着敌手的时候,他却已起兵攻唐……
第529章妄想()
都说暮春三月,草长莺飞。
那无疑说的是南边儿,就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样,那样的时令跟北地都不沾边儿。
二月初的晋地,冰雪还未消融,连南边儿温润的春风都好像被黄河死死拦住,凛冽的北风依旧在晋地的天空肆虐。
在北方兴兵作战,二月并不是一个适合的天气,大多数战事都要等到三月末尾才会发生,而那个时候又要顾及到春耕。
所以说啊,常年领兵作战的将领们都很清楚,五月到七月间,才算是起兵作战的好时节,因为还有秋收在后面等着呢。
当然了,这说的正是诸侯间相互攻伐的局部战争而言,如果中原帝国处于统一状态,也就没那么严格的限制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如今天下的诸侯们人脑子都快打出狗脑子来了,谁还会管那么多?前几年的战事别说春耕秋收,即便是深冬季节,大家伙也在不停的兵戈相向。
什么天时地利人和,都已被扔在了脑后。
李唐和薛举父子以及南边儿的萧铣不间断的纠缠了两三年,河南的两个草头王更甚一些,围绕着洛阳大仓打的是稀里哗啦。
山东,河北的乱军一边在抵抗官军,一边儿相互吞并,已经闹了将近七八个年头儿……
英雄豪杰们摧毁的可不只是隋朝的统治基础,他们几乎摧毁了一切能摧毁的东西。
实际上,他们可以很自豪的说上一声,楚汉相争算什么,黄巾之乱又算什么,三国鼎立以及之后的晋末战乱也就那么回事儿,咱们干的一点不比他们差了,而且还犹有过之呢。
李破这会儿其实也高尚不起来了,二月间起兵,对于这一年的春耕必定有着影响,而相对于和李唐的战事,春耕之类的东西尽要挪到后边儿。
按照他最完美的设想,那就是一路冲过黄河,去把永丰大仓给抢了,那么什么春耕不春耕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就像当初他率人去河北幽州抢了罗艺,又移幽州之民充代州一般,手段可不比那些英雄豪杰差了半分。
大军毫无阻滞的漫过夏县,中军帅旗之下,李破望着已经化为焦土的夏县县城,和当年一路去到辽东时一样,没有多少悲天悯人的想法,只是觉得这些人吃饱饭没事干,瞎折腾什么呢?
瞎折腾的人其实可不止吕崇茂一个,很快,一个和尚被带到了李破马前。
这位满脸黑灰躲在残垣断壁之中,来见李破的慧圆和尚,带来了另一位瞎折腾的家伙的质问。
“将军与我相谋,共襄大业,本应听我令行事,今擅自起兵相伐,欲置我独孤于何地?再者,二月天寒,不利征战,前有黄河相拦,又无我相应,天时地利人和皆将军,何其不智啊……”
“将军何如引军而还,待得两厢谋划妥当,一举西向,大业成就之时,我家主公必不忘将军之功……”
李破听着听着就笑了,瞧瞧这口气,独孤家的那位还做着黄粱美梦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啊。
几个月的功夫,足够李破向人打听独孤怀恩的底细了。
这是个标准的败家子无疑,身为独孤氏嫡子,跟李渊,杨广都是姻亲,杨广对他不算好,却也没缺了他什么,李渊呢,对他可真不错。
就算这位干啥啥不成,却也一路升官当上了工部尚书,现如今守着永丰大仓的就是他。
怎么说呢,李破觉着自己一路走来,见识过的各色人等也不少了,可独孤怀恩在他眼中,依旧是很独特的一位人物。
因为他根本没办法理解这位是怎么想的,就像之前那个刘朝宗,李破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衡量了一下,最终不得不承认,代入不了啊。
而且,听说独孤家的这位还很贪财,那样的家世,却还能传出贪吝的名声,李破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年头的贵族李破见的多了,才能上有优有劣,野心上有大有小,姿态上有高有低,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可就是没见过几个贪财的。
也许是见李破神思有些不属,也就以为其颇有意动,也许是大军环绕,杀伐之气太盛他觉着非是佛徒久留之地,只想着将话说完了赶紧离开这里……
不管怎么想的,反正没等李破回话呢,他便接着道了一句,“听闻萧后南归,已至晋阳……主公与娘娘有旧,交谊深厚,想请将军送娘娘南来,主公也好趁机拜见一番……”
瞧着和尚吞吞吐吐,贼眉鼠眼的样子,李破只觉着腥臭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贪财之外还有好色的毛病?
你这话让咱怎么接好呢?根本没留什么话缝嘛。
向来自觉为人处世还堪称道的李破,此时竟是有点无言以对了。
于是他习惯性的露出白森森的牙齿笑了起来,和尚黑乎乎的脸上顿时也露出了一道白色的裂缝,看上去有几分滑稽好笑。
大军如洪流般在旷野间漫过,并不因中军帅旗的停顿而有所迟疑,今晚大军前军便能抵达蒲坂城下,并会在那里连夜扎营,中军和后军的到达。
也就是说,明日早间,全军才能汇集一处,先攻蒲坂,再看看能不能过河一战……
而大军一动,又怎会因为区区言语无功而返?很多时候,领兵将领们就算明知道前面有陷阱在等着,也不会轻易发出撤兵的军令,总要试试能不能毁了陷阱,再将猎人揪出来揍一顿。
领兵之人若是连这点心气儿和坚定都没有的话,不如趁早回家歇了。
换句话说,没得着点甜头儿就回去怎么好交代呢?
而且,和尚给出的那些理由,和之前的说辞一般无二,都只顾着自己,到了李破这里,纯属无稽之谈。
“回去告知独孤尚书,下次前来相见,最好提有李氏父子人头,不然的话……”
李破漫不经心的扫了和尚一眼,“你这颗光头,可就要被咱送去给独孤尚书了……嗯,对了,跟独孤尚书说,咱非是独孤门下走狗,又没娶了独孤家的女儿,凭什么与他共襄大业?”
说到这里,李破笑的更欢了,“时日不多了,今日我先取蒲坂,翌日便要兵临长安城下,独孤尚书可要快些呢。”
说罢,李破再不多言,摆了摆手吩咐道:“来人,送这和尚回去,中间若有变故,扔他进黄河喂鱼。”
和尚很惊恐,不可思议的望着李破,这样一个出身可谓低贱,又痴迷于扶龙庭的假和尚,其实同样很难理解世上除了那几个屈指可数的豪门大阀,有谁能高过独孤家门的,又有谁能拒绝独孤氏的招揽。
独孤怀恩本人在这乱世当中,激不起太大的浪花儿,只是有着一片的痴心妄想,而作为奴仆的和尚,其实更是无足轻重。
可他们自己却觉察不到,一猛子就扎进了这乱糟糟的漩涡当中,最后的下场已是可以预见。
和尚被架着走了,李破凝神思索了一下,若说几个月之前他还有心好好利用独孤怀恩一下,说不定在恰当的时候,能带来不少好处的话。
如今嘛,他却觉着独孤家的孩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本事太大,说不定就得被李家二郎给利用了,正好能借势捅上他李破一刀。
换句话说,就是独孤怀恩太糊涂,晕头涨脑的好像根本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在他看来利用的价值已经是越来越低,反而会多出不少的风险。
眼珠乱转之际,李破随手叫过张进,“把那个和尚送去给李世民,做的像样一些,莫要留下首尾。”
李破这里算是转头就把独孤怀恩给卖了……
当然了,这里面除了对太过愚蠢的独孤子的厌恶以及之前的那些考量之外,还有着他固有的恶趣味在作怪。
其实他一直都想瞧瞧广有贤名的李渊的度量到底有多大。
之前放回去的姜玉谊算是牛刀小试,李渊果然不愧“贤主”,比较喜欢赦免败军之将。
这次呢,再送上一个够分量的,看看李渊对这个身份显赫,偏偏十分不老实的表弟又该如何处置?
实际上,在李破看来,赏罚不明的李渊好像比他想象中好对付的多,他更是隐隐觉察到,长安城中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一切,都是李渊挥军占据西京所必然付出的代价。
那里为天下瞩目不假,却也聚集了太多的门阀显贵,李破只要想想自己在晋阳遇到的一些糟心事儿,对李渊的处境也就能感同身受了……
所以,他不介意让李渊更头疼一些,如非是没有合适的借口,其实他很想将晋阳大牢中的李神通等也都放回去,最好呢,还能将老丈人换回来,那可就太美妙不过了呢。
于是乎,他日渐威严深邃的目光重又望向了西边儿,若能把李二给逮住,哈哈……
嗯,他这会儿可能沾了些独孤怀恩的痴气,有点异想天开了。
第530章蒲坂()
“我的丈夫,天神都不愿看到你的笑容呢……”
红眼珠顶盔挂甲,穿的比李破可厚实多了,一看就知道是想当自己丈夫的人肉盾牌来着,可身处中军,大军环绕之下,这个想法有点异想天开,因为他的丈夫早已越过了带兵冲锋陷阵的阶段。
以如今的状态,别说什么刺客了,连他的妻妾想要来到他的身边都得过上几道关卡。
听了这话,李破只是哈哈一笑,不以为意。
若是此言出于旁人之口,他肯定以为是讽刺他不守信用,反复无常,可说这话的是红眼珠儿,那就另说着了。
红眼珠儿向来帮亲不帮理嘛。
“如今这世道,估计天神来了也莫可奈何,能笑出来的恐怕也就是你家夫君我了呢。”
一边开着玩笑,一边带着马缰,率人融入大军当中,前行,时间很赶,大军行进的很快。
大军前后相沿足有二三十里,虽说也见过不少阵仗了,可现在李破麾下这六万余人马,离着军容鼎盛还相去甚远。
因为多增加了几个卫府,大家伙又都不太熟悉卫府上下的章程,所以统辖之上出现了很多的麻烦。
大战在即的原因,许多事情都被的处置或是压了下来,可要形成层次分明的军事团伙,过后还要下大力气。
当然了,这支大军的缺点几乎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连李破自己这会儿都必须承认,去岁以百战之军溃李唐十数万兵马,军中上下都有点飘飘然,李破自己总将胜不骄败不馁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可实际上,和其他人一般无二,得意于自己的杰作之余,也失去了往日的谨慎。
于是,去岁年末问题接踵而至,都让他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了。
所幸的是,这并不会对当下的战事产生太多的影响。
李破麾下的步卒经历的战事还少,可话说回来了,得看跟谁比啊,这是跟并代骑军放在一处类比得出的结论。
别看如今步军来历很杂,可军中将校没有几个是没经历过战阵厮杀的,而军中步卒皆都出自府兵,幽州兵去过辽东的很是不少,代州步卒跟突厥人见过阵仗,并州兵马多为李唐降卒,他们参与了不少剿匪战事之外,有的还跟当年的隋军对峙过。
其中还有一些山东,河北,河南的兵卒,这些家伙最大的缺点不是胆量问题,而是缺少遵守军规戒律的意识。
总而言之,和当世绝大部分步军相比,晋地步军已然颇具规模之外,也堪称精锐了。
而他们最为有力的不是旁的什么,而是这些年来他们的统帅李破建立了一个当下一等一的后勤保障系统。
这个系统并不能说有多先进完善,他们胜出的地方在于,不论将校军卒都能吃饱肚皮,连普通军卒都能常常见到肉食,加上代州一群群的车马,于是便让这个系统看上去分外的强大。
良好的后勤体系一旦建立起来,也就成影响战争走向的关键。
当初和李神通一战,并不能完全体现出这一点,可随着李破大军南下的脚步,这个优点必将逐步主宰大战的胜败,和那些靠着大仓粮草来维持的军队拉开越来越远的距离。
实际上,李破自己也看的清楚,和当年点吃食就带人去拼死拼活不一样,当下晋地的粮食问题已经没有当年那么突出了。
只是战乱还在,粮草依旧有点不够用而已。
说起这个来,其实无论是他还是裴世清等人以及各处郡守官员们都心知肚明,晋地人丁锐减,粮食只要种出一些来,大家也就不会挨饿,这无疑是个充满讽刺意味的事实,所以只要稍微有点廉耻的治政之人便不会宣之于口罢了。
怕的就是你依旧穷兵黩武,根本不顾旁人死活,而天下群雄当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人物……
像据守于蒲坂的王行本,吕崇茂等人便是如此,都可以说是隋末乱世催生出来的怪物儿。
自尧君素苦守孤城至今,内外断绝之下,一城十数万兵民如今已不足五万众,除了历次唐军攻城以及内乱的损伤外,其余大部分都是饿死的。
而如今战在城楼之上,望着城下漫野而来的晋地大军的王行本,吕崇茂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