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晚,营地中人的命运,不再是看他们出身有多高贵,拿没拿着刀子,而是看运气。
堤坝一溃,惊醒的高句丽人,可谓是蜂拥而逃。
大水冲破堤坝,从山谷中肆虐而出,这显然是大水锋头最盛的时候,当然,它的破坏力,还远不如它肆虐而下,速度越来越快的时候。
不过,狭窄的河道,此时已经容纳不下它那粗壮的身躯,高句丽人营地,当时便受到了波及。
当浪头打响高句丽人营地的时候,浪峰竟是高大数丈。
无论是人,还是营帐,在大浪翻滚之下,一触即溃,马匹像玩具般抛向空中,掉落下来,和其他东西一样,消失在水中,无影无踪了。
奔逃的人群,在后面巨兽的追袭下,一批批的被吞下去。
这一刻的景象,壮观而又残酷,能亲眼目睹的人,大多都化鱼鳖。
只有少数人,逃上了山,另外一些足够幸运的人,他们处于营地外围,多数都是守卫这里的高句丽官兵。
大水冲到这里,有些后继乏力了,大水更愿意去的地方,永远是下游。
所以说,高句丽人的营地,只是因为离河岸太近,受到了波及而已。
没到天明,这里的大水其实就退了。
整个营地,一片狼藉,人马的尸体,随处可见,更多的,则是被大水卷着,冲向了下游。
幸存的高句丽人,终于惊魂未定的陆续回到了营地,开始在幸存的,身份比较高的人的带领下,幸存者,翻捡辎重。
实际上,这里的每个人,在劫后余生之余,都只剩下了惶恐。
军令未到,大坝却先溃了,这可是要斩头的。
而他们还不曾想到,真正的危险会来自于隋军的攻击。
不过,经这么一折腾,后来所谓的高句丽战神的金身,却是被搅合了一半。
后来人史载,大都是说,高句丽人本来在萨水上游拦河筑坝,欲水淹隋军,不想,大坝先溃,反倒损兵数千。
不过,脑洞大开的后来人,就说隋军有了察觉,先破坝放水云云,随后争论不休,但却没什么考证依据,载不到正史之中。
不过,终于也有人,在翻阅隋时案卷的时候,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但那都是后来人的事情了,此时此刻,作为始作俑者的李破,已是登上了山头,身边的人,也是越聚越多。
大家开始坐下休息,检查刀枪,准备作战了。
本来阿草想安排打上一仗,后来一想,后患太多,需要查缺补漏,所以,阿草偷了个懒,用计谋代替了,有点想当然的地方,大家就别喷了,阿草努力中……(。)
第141章溃退()
五十月票加更一章,之后看情况,求月票,求订阅,求打赏,有盟主没,盟主必须加更啊,呵呵。
一天一夜没怎么休息,吃的也不算饱,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堪忧。
但这个时候,他们的士气却很高昂,因为这场战事已经不算是真正的战事了,他们要做的,可能就是走下山去,打扫战场而已。
被冲的七零八落的高句丽人营地,还能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不成?
若这样还打不过,那只能说明,大军走到高句丽王城附近,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了。
吃了些东西,喝了些水,林子中又陆续钻出些人来,这些家伙属于晚上走路,自己把自己给弄丢了的路盲。
天色一亮起来,他们终于找准了方向,赶到指定的地点来汇合了。
不过,减员是必须的。
山林中有着虎豹豺狼,肯定不会容你在晚上的山林中,还大摇大摆的单独行走,丢在山林中的几个人,估摸着也走不出来了。
这只能说是太过倒霉,没其他的解释。
比他们还倒霉的人,是山谷看着山谷第一道堤坝的高句丽人,在回去营地的路上,失魂落魄的他们,却是一头扎进了隋军的临时营地。
被提前察觉的隋军,斩瓜切菜般,杀死在山林当中。
这就是马邑隋军,在辽东之战中的第一战。
听上去有点可笑,但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百万大军,来回一趟,没动过刀枪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比如说,皇帝身边的鹰扬府卫士,骠骑,就相当于来辽东游行了一圈,屁事没干,光吃饭了。
漏网之鱼两三只。却让隋军等不得了。
于是,李碧一声令下,隋军开始下山。
到了山脚处,隋军已经摆成了一队队的阵列。
此时。林外营地中的高句丽人,终于开始从迷茫中镇定了下来,聚成一堆堆的,哭泣者有之,哀嚎者有之。呆坐不语的更多。
几个幸存的主事之人,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这个时候,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抑制不住的恐惧。
他们在担心受到责罚,不过随后他们更为恐惧的事情发生了。
一队队隋军,从山林中冒了出来。
他们衣衫破碎,身上肮脏形如乞丐,但他们手里都握着利刃,排着队列。瞪着满是血丝的眼睛,像一群来自蛮荒的野兽般从山林中走出。
稍一整理队形,他们便奔跑了起来。
没有角声,没有战鼓声,也没有军卒冲锋时,狂野的吼叫声。
这是一支沉默的军队,因为他们的体力差不多已经消耗殆尽,没有人再愿意狂呼乱叫,浪费气力。
他们只是迈着步子,跟着大家一起奔跑。并随时着即将到来的杀戮。
没用什么战术,也没悄悄的接近营地,打一场歼灭战什么的。
因为这个时候,没那么多的讲究了。
被饥饿。疲惫折磨了很久的他们,只想着快点结束这场战斗,然后能好好休息一下,当然,最好最好,还是能夺取到足够的食物。让大家能饱饱的吃上一顿。
高句丽人终于注意到了他们,尖叫声四起,有的人调头就跑,有的人却被吓的呆若木鸡,幸存下来的高句丽兵卒,慌张的拿起武器,但多数人却还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隋军从残破的营地中扫过,和他们料想的差不多,抵抗微乎其微,他们只需要,举起刀,狠狠斩下,就一个个高句丽人砍倒在地就行了。
当他们横穿营地,他们的身后,就再没有一个能站着的高句丽人了。
李破喘着粗气挺了下来,回头看了看,比较满意自己的速度,大多数人都被他甩在了后面。
现在的他,对冲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不会冲在最前面,但也绝对不会落后太多,这是属于老兵的经验。
新兵绝对不会体会到这几步的距离,到底有多大的差别。
他抖了抖腿,一脚的泥浆,现在的他,看上去比之当初在流民营地时,也好不到哪儿去了。
隋军的军服,早就被他穿成了布条,不过,其他人的形象,也好不到哪儿去。
李碧这女人的体力非常不错,很快就追了上来。
女人不管有多美,大多数跑起来的姿势都不会太好看,但有一些人除外,她们可以像男人一样跑的迅疾而又矫健,李碧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李破只略微欣赏了一下,就迅速失去了兴趣,因为李碧这个时候的形象,可比当初在山林中初见的时候,差的太远了。
你把她单独挑出来,十个人有九个人,都得认错了公母。
隋军陆续聚集了起来,李破耳边,顿时充满了拉风箱似的喘息声。
看着这些家伙,一个个好像要跑断了气的样子,李破的肚皮不争气的叫了起来,不怪这些家伙中看不中用,太饿了。
没去管四散奔逃的高句丽人,都不用发什么军令,大家不约而同的涌回了营地,四处找了起来。
吃的,还是吃的,这次连马邑隋军,都不管不顾了起来。
因为这两天的消耗,实在太多了,能吃上一段时间的肉干,迅速的都了各人的肚囊。
不管是因为增加了三百多人,还是因为战前要保持充足的体力,反正,这一队人马,也已是处于断粮状态了。
其实不用怎么翻找,李破只是瞅见营地中没被大水冲走的驮马,心里就有底了。
马肉虽然不太好吃,据说吃了也不太健康,但别说马肉了,饿极了,人肉都能啃上两口的。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嘛,说的多好?
更何况,大水一过,岸边地上,到处都是鱼虾,高句丽人没顾得上这个,对于隋军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
当然,只要沿着水源走,其实隋军就饿不着。
淡水,足够军人们取用。
可惜的是,这只是臆想罢了,萨水这地方,肯定不能久留。
营地中,陆续响起了隋军士卒的欢呼声,他们找到了食物,肉干,鱼干,面饼都有,甚至还有很多腌菜。
这在意料之中,**千人的大营,就算被大水冲了一遍,也一定会剩下一些辎重才对。
对于高句丽人的刀枪弓箭,隋军将士都是不屑一顾。
聚集起来的食物,先是让众人大吃了一顿,然后剩余的,都放在驮马的背上,隋军这才心满意足的撤离了营地。
趁着天色还亮,他们又渡过萨水,没有顺着河岸走,他们直接钻进了山林。
山路难行,何况还有驮马,这一路就更慢了。
不过吃饱喝足之后,又扔掉了身上的累赘,军中上下,走的都很安心。
不过,等他们登上一座山头,山脚下,长蛇一般的人群,顿时让他们惊住了。
而在远方,萨水两岸,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那是隋军主力在渡河。
隋军班师了。
李破带着人,赶了回来,跟李碧说的头一句话就是,“大军溃了,以后就是咱们自己做主了。”
实际上,这里的每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大军还没有溃散,应该叫且战且走,或者叫撤军。
但李破说的,也绝对不算错,眼前的大军,已经是极为混乱,争相渡河的时候,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上演了自相残杀的戏码。
形容枯槁的隋军士卒,筋疲力尽的渡过被冲刷一新的萨水,有很多人,直接被淹死在了不算深的水里。
而渡过萨水的隋军将士,也都好不到哪儿去,随着人流的前进,不时有人倒下。
隋军的各色旗帜,消失了大半儿,沿途之上,到处都是隋军将士丢弃的铠甲刀枪,这已经是一支,离溃败只差一线的大军了。
他们和另外那个时空中的大军相比,区别只在于,他们躲过了被高句丽人半渡而击的命运,只是,他们逃不脱溃败的宿命。
站在高处的李破等人并不知道,击溃这支大军的,又是高句丽人的诈降消息。
可笑的是,纵观辽东一战,满篇都是高句丽人的反复无常,更可笑的是,隋军竟然屡屡相信了高句丽人。
这样的事情,史册上也是绝无仅有。
但你不能说这些都是巧合,或者说隋军上下,都是糊涂人。
因为,之前,那是隋帝杨广的独角戏,而之后,却是三十万大军的群演,已经来到极限的大军,在平壤城二十多里处,听到了高句丽人降顺的消息,一下子,弦儿就断了。
实际上,不管高句丽人是不是诈降,想让大军再走二十多里,去到坚城之下攻城,也是不可能了。
于是,在接到高句丽人传来的降书之后,掌军的两位大将军,顺势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其实,他们根本没给高句丽人反复的机会。
可以说,三十万大军,自己击溃了自己。
而当撤军的命令传下,隋军便也走上了充满死亡和绝望的地狱之旅。
这一天,担任大军殿后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在了萨水南岸。
不过,没有经过大水的波及,辛世雄一部,却也重创追逐而来的高句丽大军。
这个时候,隋军已是走入绝境不假,但高句丽人其实也是痛苦难当。(。)
第142章逃人()
均定过五百加更,求月票,订阅,打赏。
萨水南岸十余里处,尸积如山,血腥遍地。
九军之一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部,从辛世雄以下,三万余众,全军覆没于此。
高句丽正在打扫战场,大胜的喜悦,在高句丽人中间渲染传递,无疑,对于高句丽人来说,这是一次至为辉煌而又关键的胜利。
自隋军入侵以来,惶惶不可终日的他们,第一次品尝到了胜利的甘美滋味。
不过,浓重的血腥味,以及造型各式各样的尸体,很快就让很多高句丽人感到了不适,呕吐成了宣泄不适的最佳途径。
老兵们,皱着眉头无奈的看着新兵们的丑态,没办法,和隋军的第一战,输的太惨,最勇猛的武士,都死在了隋军的弓弩之下。
更可耻的是,隋人还攻入了王城……
现在组成的这支十余万的大军,其中差不多有一半,都是王城中的成年男子组成的临时军伍。
虽然,他们追着隋军的脚步,来到这里,并一战而胜。
但战死的人,几乎和隋军等同。
隋人已经累的不行了,他们很多人,还未举起刀枪,就已经栽倒在地,还未拉开弓箭,就已经气绝身亡。
但他们依旧是些可怕的魔鬼,吞噬了的生命。
此时,高句丽人的大军不得不停驻在这里,因为军中的将领们发生了争吵和分歧。
因为伤亡太大了,国相乙支文德受到了王室将领的质疑。
没有乙支文德说的大水,没有唾手可得的胜利,各部在隋军临死反扑之下,齐齐受到了重创。
瘦小猥琐的国相大人,声嘶力竭的辩解着。
高句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比较奇特的政治氛围场面充满了硝烟味儿。
一些高氏王族子弟,对这位手握重权的国相。嫉恨甚深,不少人已经开始叫出了误国奸贼这样的词汇。
最终,乙支文德举起了屠刀,连杀十数人。终于让将领们清醒了过来,随着乙支文德,率军追敌。
不过后遗症是非常明显的,辽东之战过后不久,乙支文德去位。随后便被人杀死在了府中。
不过,这个时候,身为大军统帅的乙支文德,还没有想过他未来悲惨的命运。
当他率领大军,再次追上隋军的尾巴的时候,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隋人溃兵。
三十万隋军,终于崩溃了。
这对于追上来的高句丽人而言,无疑是一场盛宴。
而对于隋军来说,逃亡的路途,死亡始终与他们相依相伴。
这是一条由隋军的尸骨。铺成的逃亡之路。
九军之一的右翊卫将军,薛世雄部,建制还算完整,再次为大军断后,被围于白石山。
粮水断绝,士卒死伤无算。
最终,右翊卫将军薛世雄,亲自带领仅存的五十重骑冲阵,残余步军,拼死向前。终于溃围而出,狼狈北窜。
由此可见,高句丽人其实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境地。
之后,从鸭绿江南岸一直到萨水北岸的崇山峻岭当中。散落的隋军将士,和高句丽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对抗。
一直到这一年的冬末,战事才整个平息下来。
………………………………
高句丽七月的山林,草木渐渐枯黄,秋风萧瑟间,带来了浓浓的寒意。
一个衣衫破碎。浑身是血的人,独自蹒跚的行走在林木之间。
他急促的喘息着,终于停了下来,靠着一颗大树,摇摇欲坠。
而他的手中,握着一把红色的环首刀,从刀柄,到刃尖,都是血,暗红的底面,鲜红的表皮这把刀看上去妖异而又慑人。
追魂一般的脚步声,在他身后不远处响起,他支起身子,麻木的又开始迈动脚步,甚至懒得回头观望一下。
追兵的身影,在他身后,已经是若隐若现。
终于,三个身穿兽皮,强壮彪悍的家伙,从林中猛的冲出来,伴随而来的,还有锐啸的箭矢。
逃命的人,显然已经筋疲力尽,晃着身子,滚倒在地上,正好避开箭矢的攒射。
一个敌人趁机突然加速,冲到他的身边,但手中的长刀刚刚举起,地上的人已经微微支起身子,只是顺势将手中的刀子抬了抬,一刀便刺入了追兵的腹部。
一声痛苦的惨叫声响起,敌人翻滚而出,他顺势拔出钢刀,顺便带出一串的血珠子。
其他两个敌人已经冲到面前,出刀凶狠而又有力。
此时,他已经站起了身子,踉跄的横挪了两步,避开一人的狂斩,妖异的长刀微微举了举,两刀相碰,沉重的力道,顿时压过了力竭的他,但还是被他勉力卸了开去。
然后他的身体神奇的转了一圈,长刀顺势斩下,一刀下去,鲜血喷溅,敌人捂着脖子,打着圈栽了出去。
弓弦再响,血红色的刀子,微微舞动了一下,便精准的挑开了直奔自己胸口的箭矢,另外两支,却是与他擦身而过。
身边的敌人,怒吼一声,举刀直劈而下,他努力举起越来越是沉重的刀子,挺刀直刺。
和之前一样,看上去随意而又惫懒,却精准的吓人,在长刀斩入他额骨之前,一刀便刺入了敌人的咽喉,还有余力挥手打了一下敌人的手腕,将敌人临死前的一刀,避让开来。
瞬间,连杀三人,彷如在表演杀人的技艺,根本未曾浪费一丝一毫的体力,攻击简洁而又致命。
看他握在手中的刀子就知道,这一路上,也不知杀了多少追兵了。
他剧烈的喘息着,一下弯下腰杆,正好避过到来的箭矢,然后勉力紧挪了两步,隐入树后,从另外一边转出来,走上独属于他的逃亡之路。
但他太累了,也太饿了,顽强坚韧到极点的生命力,正在流失而去。
不出一里,就又被人追上,这一次,追上来的有五六个人,他们的箭矢,已经射光了,但他们却没像之前的那些同伴们一样,草率的冲上去。
因为这个可怕的家伙,已经用无数的鲜血告诉他们,死亡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也许是绝望了,这个可怕的人没再前行,而是一坐倒在地上,和他的刀子一样,满是猩红,有如魔鬼的脸上,露出一排的白牙,竟是笑了。
笑的人毛骨悚然,沙哑的声音,头一次响起,“你们这些狗崽子,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