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饿了,弄点吃的去。”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睛瞄着李碧。

    嗖。李春这孩子是真没长心眼儿,一下就没影了,再出现的时候,已经端了个大大的食盒,砰的一声放在矮几上,麻利的端出几大碗热情腾腾的菜肴来。

    噗嗤一声,李碧乐了,见李破满脸的黑线,这才慢慢悠悠的凑过来,帮着李春摆放碗筷。算是小小给了李破个面子。

    这李春还不愿意呢,抢着在动手,还时不时给李破个讨好的笑脸儿。

    唉,李破恨铁不成钢的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孩子被自己养成个狗腿子样了,太窝心了。

    不过,他整个人却轻松了下来,和外间的杀伐之气截然不同的温暖感觉,逐渐包围了他他舒服直想哼哼几声。

    狼吞虎咽的吃了晚饭。还喝了点酒,直到酒足饭饱,摸着鼓涨的肚皮,心说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嘛。

    看着他这没出息的样子,李春再也忍不住,终于笑了起来。

    此时的李春,其实也不能算小孩子了,四年多过去,当初跋涉在山野间如同小兽一般的小家伙,也已堪堪长成。

    身形婀娜矫健,浑身好像都充满了活力,尤其是走路的时候,一弹一弹的好像猫儿一样轻捷无声。

    容貌上也颇为清秀,只是跟着李破吃了不少的苦头,还没缓过来,皮肤有点黑,双手上也都是握刀练剑留下的硬茧,礼仪规范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别说大家闺秀了,便是离小家碧玉都差着老远呢。

    这会儿她就跪坐在李破身后,伸手给李破按着脑袋。

    这是李家不传之秘,********按摩是也,嗯,别想歪了啊,纯绿色无污染的那种。

    李碧羡慕的瞅着,她家里人口不算少,有兄长,有姊妹,但从下到大,却没有一人能和她这么亲近。

    李破这会儿也侨情的差不多了,开口便说起了正事儿。

    “我明天让人去南边探探,过后我带兵出去,你留在这里守城,你看如何?”

    “末将尊令。”李碧一弯腰,还轻轻捶了捶胸膛。

    这怪搞的李破也有点吃不住劲儿了,咳嗦了两声,张嘴就开始习惯性的刺激人了。

    “你这就不对了啊,都说好了的事情……男主外女主内,咱们这可是天作之合,要不……你带兵出去,我来看家?”

    李碧精神头正好,虽说领过大兵的人,控制欲肯定不是什么人都比得了的,一旦权利旁落,不可能没有失落感,但看着别人忙里忙外,自己却能偷得浮生半日闲,那心情也是非常之好。

    总之,非要形容一下的话,那就是既有些怨气,却又感到极为轻松,滋味颇为复杂。

    李破这要是笨点,看不出李碧的心思,或者张嘴哄一哄,那就都是万事大吉,不过这厮还就喜欢当别人肚子里的蛔虫,相熟的人在想什么,他总能猜个**不离十。

    而且这厮还很别扭,你让他温柔细致和情圣似的,那是想也不用想。

    毫无意外,李碧又被气着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大胜之后,又睡了一觉,精神头很是不错,到没着急上火,再跟李破来个全武行什么的。

    反而瘪了瘪嘴巴,轻轻垂下脑袋,露出一段雪白的颈子,配合着已经颇为生疏了的门阀女儿的惯常姿态,虽然没说一句话,但却好像把千言万语都藏在细微的动作当中了。

    当时就把兄妹两个土包子给镇住了。

    李春那是羡慕的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而李破却觉得特惊悚,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画风不对啊这。

    呀,你还想哭一鼻子,考验一下咱的承受能力怎么的?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戏码不是这么来演的好伐?

    狐疑的仔细再瞧瞧,好嘛,就算是这里有点昏暗,但还是能看的清楚,人家脑袋是歪的,小眼神往外嗖嗖的飘着,两只手放的位置也不太对,你不去抹眼泪,你攥着拳头干什么?

    你看那耳朵,竖的都快和兔子一样了。

    这是今天给突厥人演了一场好戏,演的有些上瘾了。

    李破终于再次断定,这女人和自己自己一样,就算想来个伤心欲绝,也找不到情绪开关才对。

    李破噗嗤一声就笑了,顺手拍了拍李春的小手,“她脑子坏掉了,你去给她揉揉脑袋。”

    李碧几乎是一下就恢复了正常,抬头恶狠狠的就盯了过来。

    李春弹了几下,不情不愿的来到她身后,捉住她的脑袋就使劲的按。

    李破又开始喂甜枣,“行了,带兵出去,颇有凶险,不过也费不了多少工夫,总要在突厥大军撤军之前回来,不然的话,你就等着给咱们收尸吧。”

    李碧也没多少火气,他们两个的相处模式好像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是这个样子,你来我往的,都觉颇有趣味。

    而且,这厮每次出征之前,都是死啊,缺胳膊断腿啊的,这次换成收尸了,李碧慢慢已经习惯了他毫无忌讳的胡言乱语,更可气的是,这厮自己说成,别人一说他就炸毛。

    舒服的向后仰了仰脖子,嘴里还嘟囔着,“轻点,轻点,你想把我揉碎了啊?”

    这明显是跟李破学坏了,说话也开始不怎么着调了。

    “我看突厥人确实挺笨的,你只要小心点,应该能安然回来。”

    说完,可能是想到了白日里,突厥人骑马挤在城门口时的景象,还咯咯咯的傻笑了起来。

    李破点了点头,同意这个说法,只是这话怎么听怎么有点不对劲儿,看着笑的和个病人似的李碧。

    李破使劲回想了一下,当日林中碰到的那个满身贵气的突厥少女形象,好像已经有点模糊了,到是月光之下,那个提着人头,笑的诡秘幽深的家伙,印象还十分深刻。

    想了想,道:“要不,我带人去马邑城转转?”

    李碧立即摇头,“都说好了的,别走那么远,灵丘方向若有敌情,怕你回不来。”

    李破再次点头,不过心里却是暗道,计划定的再好,就这年头,说不定碰上什么幺蛾子呢,出去了,看来还得见机行事啊。

    两人又多了几句,李破眼皮子开始打架,瞅着李碧,嘿嘿一笑,“不如安歇了吧?”

    笑的很猥琐,李碧吓了一跳,反应绝对和别人家女儿不一样,一挺身,眼睛也瞪起来了,眉毛也竖起来了。

    却见那边李破已经起身溜溜的走了,不由气的狠狠咬牙,她可还挺精神的呢。

    …………………………

    大业十一年八月,始毕可汗率军蜂拥南下,隋帝杨广被围雁门,突厥大军云集,雁门郡一地狼藉,皇帝和臣子们枯坐于风雨飘摇的雁门孤城之中,欲哭无泪……(。)

第194章成名 一() 
月票月票,哈哈,有护法了,感谢老朋友ncil的打赏。

    雁门城下,烟尘滚滚,铁骑纵横。

    箭矢如同蝗虫一般在天空飞舞,城上城下,喊杀连天,突厥战士如蚁般附于城墙之上。

    守城的隋军将士奋力搏杀,城头之上,刀枪并举,人影如同饺子般从城头跌落。

    鲜血是这里最为廉价的燃料,生命在这里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尊重。

    这俨然又是一个辽东城,又是一个血肉屠场。

    不过突厥可汗比杨广聪明多了,来到雁门郡,立即分兵四处,攻城拔寨,连陷雁门郡城池,邬堡三十余座。

    除了宣示突厥军威之外,也在吓阻大隋各路援军。

    到了八月末尾,雁门郡四十余座城池邬堡,只剩下了雁门坚城以及隋帝杨广次子齐王杨暕所镇守的崞县县城还在坚守。

    其实,和辽东城之战唯一不同的是,突厥人不善攻城,方法太过单一,远不如隋帝杨广率军攻城时那么花样翻新。

    而这也代表着,雁门郡那么多的城池邬堡在短时间内陷落,并非因为突厥人真有那么强大,而是多数城池,在突厥人到来之后,立即便打开了城门,将突厥人迎入其中。

    这一次,很多人都想错了。

    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这样一个数十万突厥大军挥兵南下的时节,开城投降的后果,是极为不明智的。

    突厥人这个时候也放开了手脚,一旦隋地城池,将领即便有心优待降人,其实也不可能了。

    各个部落混杂的突厥大军,根本就不是一个两个将领能够约束的了的。

    于是,不论降于不降,只要被突厥人其中,结果都是一般。突厥人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一座座雁门城池,瞬间便沦为浮屠地狱,烟火四起。血塞城郭。

    等到突厥人像牲畜般赶着一群群的隋人男女离开的时候,留在他们身后的,除了烟气升腾之外,是一片死寂。

    雁门城能坚守到现在,其实还是得益于皇帝在这里。别看被突厥大军四面围攻,一副危在旦夕的样子。

    但谁都明白,坚持,只要坚持住了,援军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雁门城下。

    后来人说,隋帝杨广这会抱着小儿子被吓哭了。

    这个有点像谣言和故意抹黑,反正,不管这位皇帝哭没哭,被吓的不轻那是一定的了。

    从小到大,从来都是大军环绕的他就没经历过这样的危险。虽说他很瞧不起秦皇汉武之类的君王。

    总想着超越他们,但他可万万没想到,还真就有那么一天,他像古之明君一般,被围在北地孤城之中,好像插翅也飞不出去了。

    失魂落魄肯定是有的,估计连放弃反抗,给突厥可汗称臣的想法都有了。

    但他身边的人可不想跟着他被掳去北地,像苏武一样给胡人放羊受苦。

    以裴矩为首的大臣们,纷纷规劝。终于劝的这位帝王挪了挪,开始巡视四城。

    面对着苦战的隋军将士,杨广终于也打起了精神,拿出了消耗的已经差不多了的勇气。

    许下无数承诺。先就是许诺,我不再去打高句丽了,他这个时候好像也明白了,再去打高句丽是多么的不靠谱。

    再有,就是只要守住城池,加官进爵。赏赐多少牛羊布匹,多少田地山林,巴拉巴拉的空头支票不要命的开。

    还别说,效果那真叫个不错。

    看来隋军将士和城中百姓还是很愿意相信皇帝不会骗人的,当然,如果他们了解了皇帝是怎样一种生物,尤其是眼前这位皇帝还是这种生物中的变异品种的话,他们绝对不会那么拼命就是了。

    不过呢,不管怎么说,守住雁门城,不管对于皇帝,大臣,军人还是城中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也就不用苛责那么多了。

    于是,在惊涛拍岸般的迅猛攻击下,在缺兵少粮的情形之下,雁门城中军民,上下一心,协力守城,城池守的是越受越稳。

    这个时候,后来人的描述中,便夹杂了很多向外求援的故事,听上去比较像演义里面的情节,做不得准儿。

    实际上,数十万突厥大军南下,还用雁门这里向外求援?谁又能不知道呢?

    再者说了,突厥大军将雁门城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你想向外求援?真当自己有关公吕布之勇呢。

    …………………………

    更为有意思的是,大隋虽已是气若游丝,杨广正在将它的最后一口气扔在雁门。

    但天下共主这个词还真的有用,尤其是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很能引起各怀心思的人们的同仇敌忾。

    就在雁门郡烽火四起的时候,晋地南部各路援军陆续都在往晋阳汇集,只是突厥人兵锋太盛,大家都是犹豫不前,害怕自己去了,不但于事无补,还将自己的性命丢在雁门。

    这要是皇帝有谱点,大家还愿意拼死去救,但这位皇帝三征辽东,战死了那么多的将士,这位除了一次次的招募府兵,再掀战火之外,好像对其他的都是无动于衷。

    那么多的老臣这几年陆续故去,能享身后之荣者,寥寥无几,其他竟都带着这样那样的罪名郁郁而终。

    这就太可怕了,谁知道自己带兵去雁门,一战败死,会不会落个救援不利的罪名?

    而这个时候,身为河东宣慰使的李渊李大使,还正在优哉游哉的剿匪,一点来晋阳效力的意思也没有。

    不过,他的次子,渐渐长成的李世民不同意了,他跟自己的舅兄长孙言道,至尊被围雁门,父亲故作不知,此事十分不妥。

    不论雁门之战结果如何,此战过后,定遭天下人唾骂,于父亲威名十分不利。

    作为父亲的儿子,我当为父亲排解忧烦。

    于是,这位出身显赫,新婚不久的关西世阀少年,本来想着去父亲麾下效力,此时却改了主意,投在了过路的,北去援救雁门的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麾下。

    当时,他也只有十六岁,虽得云定兴赞许,军职却只是个旅帅,还随在云定兴身边,好像一个闲人一样。

    不过,这确实是李世民成名之始无疑。

    当然,这也是北地李破李定安的成名之战。

    他比悲催的李二可就强的多了,作为渐渐领了恒安镇兵权的他来说,这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突厥大军主力,完全被吸引在了雁门郡,马邑各部突厥兵马,都很悠闲。

    铁勒人的勇士,仆骨吉思兵败云内,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他们是一无所知。

    而且,最为的一点是,各部分散之外,他们的兵力并不多。

    ……………………………………

    云内马场,此时马场中的房屋,都已经被突厥人所占用,牧场,也被突厥人当做了自家的草场。

    几个突厥附属部族的小部落,凑起了几百人,赶着牛羊来为可汗效力。

    他们拖在大军的身后,挺聪明的在云内马场这里留了下来,一来呢,是作为马邑突厥各部的补充,美其名曰,为各部看管牛羊。

    实际上,他们也想尽量多的保全自家的财产不被其他部落的人吃光了。

    因为他们很明白,战利品就不用想了,好一点的话,还能从各个尊贵的将军贵族那里弄上一些,倒霉的话,他会此次随着大军南下,就会一无所获。

    所以,想方设法的保证自己的财产能损失的小一点,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是草原上的小部落的生存之道,不用多说什么。

    但云内马场位置优越,神武那边的人也看上了这里,当然,这次收获颇丰,没必要跟些不起眼的小部落计较。

    所以他们将一部分牛羊马匹也交到了这里,派了些人过来小部落的人帮着看管,而且还许诺了一些奴隶和战利品,要是能一直等到大军撤军北归,这就是很融洽很和谐的一个结局。

    可惜的是,战争当中,皆大欢喜的局面向来很少出现。

    差不多一千突厥人,在这片牧场上,放养了的羊群和战马,丝毫没有身在敌境的自觉。

    不过呢,也不能太过责怪他们的轻敌。

    数十万大军啊,那种风卷残云般的疯狂气势,在草原上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景象。

    这样一支大军,就好像百万大军出现在河北涿郡一样,曾经见过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一支大军会面临失败。

    而大军就在前方,马邑其实已经沦大军后路,又能有什么危险是一千突厥勇士不能应对的呢?

    再说,铁勒的勇士们近在咫尺,神武那边也不远,真还就没多少让不放心的地方。

    在云内马场中,有着牧民和战士混合的责任的突厥人,小日子过的相当不错。

    每天烤羊肉,喝奶酒,还从神武那边弄了些女人回来,这种快乐时光,在草原上半辈子了,也没如此享受过呢。

    如果可能的话,这些家伙真希望战争一直持续下去,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一片任他们予取予求的土地,是天神赐给他们的乐土。

    他们的人数一直增减不定,因为一些家伙还是喜欢神武那边儿,有了机会,就想方设法的往那边跑。(。)

第195章成名 二() 
月票月票

    云内马场东北十余里处,一队队的隋军骑兵驻足于此,遥遥西望。

    这差不多就是恒安镇军的骑兵了,四千人,一支不多,也绝对不少的骑兵大军,也可以说是如今马邑郡中,除了突厥人之外,唯一一支成规模的骑兵军旅。

    他们没有亮出的旗帜,但谁也不会认错,这就是隋军骑兵。

    他们都披着半身铠,腰佩环首刀,背背弓箭,一人双马。

    因为已经冬季,北风呼啸,天气转寒,一张张粗犷的面庞,都被冻的铁青。

    一大群人,聚拢在了李破身边。

    李破让元朗简单的画出了云内马场的地形,沉声道着,“这里是一片树林,在云内马场身后,李五,你带一千人,给我守住这里,不管是神武还是马场,只要有人经过,都给我杀了,不能漏掉一个。”

    “陈二郎,你带两千人绕到东边去,这是通往苍河马场的道路,你都给我堵死了,我告诉你,下一个去处就是苍河马场,要是那边的人得了消息跑光了,我唯你是问。”

    “步将军,你带一千人去北边,同样不要让人察觉。”

    “我呢,带一千人留在此处,我给你们一天的时间,明天晚上,人马,都要向云内马场走,到了天一亮,咱们发起进攻,务求全歼敌人。”

    “我丑话说在前面,到时候若有谁没到,贻误战机,过后定要军法从事,都听明白没有?”

    “末将尊令。”

    将领们陆续捶打着胸膛应道。

    李破挥了挥手,众人立即掉头而去,传令声此起彼伏,四千大军分兵了。

    身为云内马场的马令,元朗可怜巴巴却又羡慕非常的瞅着李破,那意思很明白。我呢我呢,别把我忘了。

    啪的一声,脑袋上挨了一下,李破没好气的道:“冷着干什么?你跟着陈二过去。给他引路,我可告诉你啊,你还没娶妻生子呢,要量力而行,去吧。”

    元朗立即就眉开眼笑。狠狠捶打了一下胸膛,“哥哥放心,俺定不会给你丢脸。”

    李破飞身上马,带着一千多骑兵寻了一处背风的地方驻扎了下来,算是稍微偷了一下懒。

    大军主将嘛,总归是要有点福利的。

    这并不算是一次计划周详的进攻,面对的也只是一千人左右突厥兵马,所以,难的地方在于,做到全歼。

    当然。别看李破说的挺严重,其实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