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将耶耶的印符偷过来,不就能混进去了吗?烟儿,快替某想一个办法,怎么样才不引人注意。”

    得,这又是那一个高官家的小娇女,玩疯了,没得玩了,想混到东宫里长长见识。可真那么容易?东宫虽然不比皇宫,可同样戒备森严,特别是现在李威监国。

    就是有印符,前面一进去,后面就会被人发现。

    但委实很好奇,便问了一句:“你们要到东宫做什么?”

    “为什么要告诉你?”

    “侥幸我与太子相识,如果你们告诉我答案,我说不定能带你们进东宫,也不用这么……”他一指少女身上穿的青色男式儒衫。

    “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警惕蛮高的,看来怪叔叔不容易骗走。

    “你信就信,不信就算了。”李威说完了,扭头要走。

    一把将他拉住,问道:“你是什么人?”

    手刚搭上来,几把横刀就拨了出来,搭上她手臂上了。她是一个弱女子,侍卫估计没有杀伤力,是用了刀背。否则这只手腕就没了。

    “你们要干什么?”少女叫了一声。

    李威挥了挥手说道:“不要吓着她。”不过看到大家视线一起集中过来,立即掉头就走。

    少女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前面排得长长的队伍,刚被塞了一块奶糖,放在口里面软绵绵的,香浓甘饴,味道很好吃,于是过来排队买上一点,家中的父母啊,亲近的姐妹啊,都可以散放一点。

    舍不得,眼睛珠儿转了转,跑到前面,对着一个刚出来的大婶说道:“你将手中的糖果卖给某吧,五文钱一块。”

    大婶开始在犯疑惑,你一个小俏娘子,好好地称某干嘛?但立即反应过来,不就排一个队吗,转眼就赚了三文钱,等于这些奶糖是白送的,还净得了一文钱。立即成交。

    拿着一包奶糖追了上去,在后面喊道:“你与太子是什么关系?你是那家的郎君,为什么我一次没有看到你?”

    本来一只假鸾就很让人怀疑了,一声喊,身份暴露无遗,大街上行走的人,视线一起转过来。

    李威不得不停下脚步,说道:“我刚才说过了,你们只要将到东宫的目的告诉我,我就带你们进入东宫。”

    “那也行,但你要告诉我你是那家的郎君。”

    “这个恕我难以从命。”

    “那我为什么相信你?”

    “那我为什么要带你进去?”

    “小娘子,那就算了,这个人不象是好人,”那个婢女烟儿害怕出事,况且这个青年不算,身后还有好几个粗大的汉子,在后面拽着少女的衣袖,小声地说道。

    这对主仆有意思,李威换了一下,又说道:“或者另外一条件,你刚才说你才高八斗,我出一个对句给你,你对了出来,我就带你进入东宫。”

    “一言为定。”少女雀跃道。

    难道真的“才高八斗”?李威不由狐疑起来,于是说道:“烟沿檐烟燕眼,燕厌烟,烟锁池塘柳。”

    “什么啊?”

    后面的听清楚了,前面一大堆烟。

    李威看了看,找了一根小树棍,在一块泥地上将这一行字写了出来。其实烟锁池塘柳就算是千古绝对了,后世只有一个炮镇海城楼勉强符合,但意境不合,十分生硬。再加上前面的烟沿檐烟燕眼,燕厌烟,就是孔夫子复生,李白提前五十年出世,也未必对得出来。

    偏偏加得十分巧妙,看到这一句,脑海里就能浮现出池塘边一户人家,正在做饭,屋檐下一个燕窝,炊烟让燕子很不舒服,在叽叽喳喳地鸣叫。可是主人偏不领情,炊烟越来越浓,将池塘边的几棵柳树都弥漫了。十分生动,富有韵味情趣。

    少女趴在哪里看,后面的好对,前面九堆烟将她眼睛都薰花了。不对,后面的也不太好对。回过神了,这五个字没有那么简单,偏旁合在一起,正好是金木水火土。

    她趴在哪里逐磨,国人最喜欢看热闹了,一起奇怪,跟着她看,问道:“这是什么啊?”

    “对句。”烟儿答道。

    对句吗,这时候还没有大规模单纯的将对联拿出来对上下联。但开始有文人喜欢口头出一些对子出来,相互考究。而且这时候的文章诗歌,都讲究骈对。

    一听是对句,一起围观看过去。但与少女表情差不多,过了大半天,少女气愤地喊道:“你这不是为难人吗?”

    “是你说你才高八斗的。”

    “那又如何,你出无解之题,我也会,我出上句你对。”

    “好啊,”历史不行,对联的啥,还是我的专长。

    这个家伙太泼赖了,不过没有准备,毕竟吃了亏。别要以为出上句容易,可出的有水平,而且有难度,也是不易。看了看四周,正好看到一个公子哥,背着一张弓,也趴在哪里思考呢。

    眼睛一亮,拍手说道:“有了,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两个月亮,四把弓,而且意境巧妙,众人不由地叫了声好。

    少女在众人喝彩声中,很得意地将羽毛扇直摇。

    李威一笑,答道:“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自古以来,形容鼓声如雷,还没有反过来形容雷声似鼓。这两道雷声,四道鼓声,同样很巧妙。

    众人也是叫好。

    少女不服气了,又象四周看了看,看到一个瘦小的妇人挑着一担货物,正不知送到那家店铺,货物并不重,但妇人太瘦弱了,依然是满头大汗。于是再次说道:“人轻担重轻担重。”

    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不过顺着少女眼睛看去,立即明白这一句含义,再次叫好。

    而且这一句,又比刚才一句难度更大。

    “满招损,谦受益,小娘子,你的才气很不错了,但离才高八斗尚远哪。”

    “你说什么,有本事将我这一句对上。”

    李威用扇子敲了她一下脑袋说道:“言浅寓深浅寓深,这一句你都没有听懂,尚早尚早。”

    说完了,掉头再次要离开,再不离开,这里人越围越多了。早迟会被人认出来。

    “别走,你还没有将我这一句对出来。”小姑娘不服气地说。

    人群中早就有人听出来了,说道:“小娘子,人家刚才已经对完了。”

    “对完了?”一想才知道刚才那一句言浅寓深浅寓深,正好是对她的妙句,又嘲弄了她一顿。

    “唉,别走,我还没有出完呢?”小姑娘不信邪了。

    但李威不敢与她纠缠下去,说道:“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既然敢说用印符进入东宫,肯定是不小的官职。

    “我父亲西台舍人徐齐聃。”小姑娘骄傲地一挺胸膛。

    西台舍人就是前几年的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拟草诏旨,参与机密,本身就是正五品上的官职,有很大的实权,算得上京城大佬之一了。而且徐齐聃官声也不错,小姑娘有骄傲的理由。

    徐齐聃么,不就是去年进谏父亲不让胡人充入东宫的那个大臣么?自己与他还见过几次面的。回过头,说道:“我还是刚才那句话,如果你什么时候对上这句对句,那怕你请人对上,我还是会带你进入东宫。”

    这个行啊,京城聚集了多少才子。但立即醒悟过来:“我对上了,怎么找你?”

    马上他就要走了,不能让烟儿将他捆起来,也捆不起,人家身边几个大汉做护卫,自己俩人不够人家一个喝一壶的。

    “你对上了,对你父亲说一声,我就知道了。”

    “我父亲大人你也认识?”

    “嗯。”

    正说着,江老汉带着两个儿子江文全江文郴以及儿媳妇走了过来。江家弟兄以前李威见过,两个媳妇儿倒是头一次看到,长得倒也清秀,只是十分瘦削。大约以前营养不良造成的。还有一个中年文士,不用说,这是刘群的哥哥。

    走了过去,说道:“麻烦各位了。”

    “太……”江文全将子忍了回去,道:“我们那敢。”

    几个人简单地交谈了几句,江文全兄弟又感谢李威送来的玉佩。虽然玉佩很小,可出自皇家之手,就是不懂,也知道价值不菲。说了一会儿话,李威说道:“各位忙吧,孤还要回宫。”

    几人人恭身相送。

    走在路上,李威又在想,还能弄出什么产业出来。不过有些头痛,现在都是家族管理制度,比如各大名门望族,他们不但有大量田地,同样有各个产业。不过都交给外族弟子管理,不耽搁仕途。反过来这些充足的资金,又能让弟子安心进学游历。看一看满朝的官员,几乎百分九十都来自各个名门家族。只有家族的规模有大小罢了。

    但无论江家或者是刘群的哥哥,家里面人手太少了。就是有好东西,也没有足够的人手经营监督,偏偏自己必须要隐藏在暗处。

    想着心事,横街延喜门就到了,过了这道门,北边就是东宫、太极宫、掖庭宫,南边就是皇城、三省六部九寺等各衙门办公的场所。碧儿忽然拽了一下李威的胳膊,说:“殿下,你看。”

    李威扭头一看,看到徐齐聃的女儿与婢女正在后面鬼鬼崇崇地盯梢。

    PS:一条叫为爱花钱的疯狗拼命地咬我,狂刷读者印象,资料文,当真?又在书评里到处乱咬,气着了。弄得心情恶劣无比。各位,宁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那怕这个小人,你素未谋面,没有过节。切记,切记。

第35章 豪放徐俪 通灵燕子() 
“不用理她,”李威说道,说完了走进延喜门。

    不过心里面也在想,没有想到方正的老徐同志还有这个俏女儿,虽然辣了一点。唐朝好啊,美女众多,想到这里,他又不想跑路了。

    后面徐俪也在奇怪,向烟儿问道:“他们怎么就走进去了,为什么侍卫不拦他们?”

    “小娘子,他说不定也是朝中官员。”

    这是有可能的,各个衙门里也有少量年青官员存在,不过数量很少。特别象李威这个年龄,说起来二十岁,按周岁也不过十八周岁。

    “小娘子,他们都没有穿官服哎。”

    是啊,就算是官员,进去办公,也得穿正式的官服的。

    “不管了,我回去问耶耶去。还有,本娘子得好好想一个绝句,将这个狂妄的家伙难倒。”

    烟儿捂着嘴偷乐,心想到底是谁狂妄,人家可没有说才高八斗,却听到你自夸了。忽然想起来,说道:“莫不成他就是太子吧。”

    “不会吧,”徐俪怀疑地说。但越想越可能,自己到东宫,无非就想看那个太子,是不是有坊中夸得那么好。如果真是太子……想到这里,如丧考妣。

    “不行,我问耶耶去。”但李威能进延喜门,就是杨敏都知道她是太子妃,只是通禀一声,却是能直接进入东宫的,见不见却是李威作主了。她却是不能进去的。

    急得转来转去,烟儿说道:“也许会是弄错了。”

    “不会错的,除了太子,别人还有这么好的才学吗?”

    那你刚才为什么没有想起来?烟儿噘着小嘴心里想道。

    可她脑子很聪明,转了转,立即说道:“我们去杨府。”

    等父亲要到傍晚了,但赶到杨敏家中,将李威的长相描述一下,是不是太子,马上就能弄清楚了。说完了,拦了一辆马车,向杨敏家中赶去。烟儿捂着嘴又偷乐起来。难不成咱家这个美艳才气无双的小娘子,真对太子动了心?

    马车儿轧过一路灰尘,道路两边树木开始形成一片片绿荫,象一朵朵碧烟在一栋栋宅楼前腾起。泥巴下面还是有些潮湿气的。不过到底儿天干了很久了,路上的灰尘便多了起来。

    到了杨府,通报后,杨夫人说道:“你找敏儿啊,她到了东宫了。”

    烟儿问道:“小娘子,怎么办?”

    “回延喜门。”

    “还回去啊,回去我们也进不去。”

    “直接向士兵通报,说我要见太子。”

    烟儿用手捂着张大的嘴巴,过了半天说:“小娘子,是不是唐突了一点。”

    “他写羽扇纶巾,弹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我为什么不能豪放地拜访他?”

    烟儿没有敢吭声,心里想道:“小娘子,你比他写的那首诗余还要豪放。”

    马车行驶了一会儿,徐俪突然又说道:“停。”

    “小娘子,又怎么了?”

    “我们还是回去吧,将那个对句对出来。”说着,心里面盘算着,长安城中那些人有才气。反正那个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太子说过了,允许自己请人帮忙的。倒不相信了。

    但这一回她却是撞到邪了……

    ……………………………………

    “太子,这位徐小娘子,奴婢倒听过一些传闻。”

    “难道她很有名气吗?”

    “是啊,她从小就有天赋,琴棋书画,都略懂一二。是长安城中有名的才女,有人说她很象她的姑母。”

    “她的姑母?”

    “就是太宗的徐充容。”

    碧儿害怕李威遗忘了,又说道:“徐充容才气天资天下女子当中几乎无双。在八岁时,就作了一首诗,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想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十一岁入宫,太宗晚年所有妃嫔中对她十分宠爱。后来太宗驾崩了,她两年后也过世了。陛下曾封她为贤妃,陪葬昭陵。”

    徐惠徐充容,李威隐约知道一点,但知道得不多。这首诗明显是模仿《离骚》写的,但两者不能相比,这首诗虽然模仿得很象,可极象现在唐初大多数诗歌一样,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看似华丽,内里却是很空洞。可出自一个八岁小女孩的手中,性质载然不同了。

    没有想到徐齐聃竟然是这个大名鼎鼎的徐惠的弟弟。

    碧儿又说道:“这位小娘子名字叫徐俪,虽然才气比徐充容略差一筹,可也很了不起。再加上她长相美艳,却是长安有名的闺淑,有许多人家求亲。”

    “才气尚可。”李威没有刻意贬低。即景生情,立即出了两副绝妙的上对,没有底子办不到的。

    “要不央请陛下将她纳为良娣,或者宝林?”

    “为什么产生这个想法?”

    “殿下,你的才华那么好,如果配上这个小娘子,就更完美了。”

    “你这个傻丫头,孤是皇太子,不是去做诗人的。”但心中一点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事儿真的不能急,天涯何处无芳草。相信整个大唐美好的女子还有更多,可得有福享受。

    有没有福气,就要看父母什么时候回长安,再观察父母亲对自己的态度。许彦伯的异常,总让他觉得有些不安儿。

    到了东宫,看到杨敏坐在寝殿前一块石头上,手中拿着一个小纸盒子,纸盒里放了一些不知道从哪里捉来的虫子。寝殿里那两只小燕子,飞来飞去,一会儿飞下来捉了一条到空中吃下。然后观察着,觉得没有危险了,又再次飞下来。

    看到李威回来,将纸盒放在石头上,站起来施礼。然后又看着这两只小燕子,说道:“殿下,宫里宫外都在传扬这对小燕子懂人性,果然如此哎。”说完,看着这两只小燕子想吃又害怕人伤害它们的样子,咯咯笑了起来。

    到底是十四五岁的孩子,李威心再次软下来。问道:“什么时候来东宫的?”

    “来了好一会儿,听说内宫里这对燕子通灵,妾身让下人捉了一些虫子来喂它们。”

    通灵未必,经常让宫里人喂食物,胆子越来越大,形成了条件反射。现在渐渐不害怕人了。就象后世那些广场上饲养的鸽子一样。

    但是李威却在似笑非笑地看着杨敏。

    有些心虚,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妾身是骗殿下的。母亲大人让妾身前来探望,妾身觉得来的次数太频繁了,所以找了这个借口。”

    对她的诚实,李威很满意。也想到了以前她对李弘冷漠的原因,多半是这个岳母嫌李弘的瘵疾,有所不满。虽然现在人们懂事年龄早,毕竟只是一个虚十五岁的孩子,心智并没有完全开化。母亲的举止甚至怂恿,对杨敏产生潜称默化的影响。

    现在看到风向变了,又开始重新掌舵了。再说贺兰敏之虽好,可是有妻子的人,不但有了妻子,还有了多房媵妾。杨敏与他走得近,以后如何自处?想通了此节,对自己那次杨府之行,更加后悔起来。

    李威这样想也不是很对的,他都不想做一个前途不知的太子。作父母的,也不希望女儿嫁给一个痨病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也不同。如果不是他病情好转,不是他威望日重,不是害怕家庭被牵连,杨夫人未必会转变态度。当然,多少有些市侩,可几个妇人能做到不与这两个字不沾边的?

    看到了李威不说话,杨敏害怕起来,说道:“妾身这几夜整天都在做噩梦,梦到太子不要妾身了。”

    说完低声抽泣起来。

    要不要不在于我,我都准备逃路了。要看父母他们对自己到底有什么想法。递了一个手帕,岔开话题,问道:“你的伤势可好些?”

    “结了疤,殿下,你能让妾身看看你的手吗?”

    李威将手递过去,他的伤口深,虽然裹着绢布,依然有一些血迹印在雪白的绢布上。孩子气地在上面吹着气,说道:“殿下,都是妾身不好,害了殿下。”

    说着又要垂泪。

    看着杨敏,长相确实很美丽,瓜子脸儿,眼睛黑亮有神,脸蛋洁白晶莹剔透。不过还有一些幼稚之气。李威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再过几个月,如果是自己胡乱猜疑的话,有可能就要大婚了,难道真要与这个小萝莉,或者更多的小萝莉同床,然后……

    胡思乱想了一下,道:“这点小伤倒无妨,可你想过,自古以来有几个太子妃拨剑刺自己心窝的?”

    “是,妾身错了。”垂头低声地应道。

    “进去说话吧。”

    跟着李威走进寝殿,从怀中拿出一个方帕,前天徐俪她们离开时就开始抢,昨天又抢了很长时间,终于绣好,说道:“这是妾身根据你那天临离开作的那首诗绣的。妾身没有本事作出殿下的诗,只能绣红勉强拿得出手。”

    作出我的那些诗,就是流出的那几首诗当中,最少有三首能排前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