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扭头看了看姚元崇与西门翀,说道:“你们还不给朕滚出去!”
第一次用了朕这个词眼。
小姚与小西门也让老魏吓着了,连忙追了出去。
他们离开了,李治忽然笑起来,对武则天说道:“这个魏元忠,果然胆大。”
武则天也面露微笑,道:“弘儿这一次千错万错,不过挑的这几个人选,倒是好人选。”
李威扑倒,这二人在唱那门子戏?
脑子不够用了,太不够用了!
李治说完了,又吩咐太监道:“将这三人安顿好,朕要重用的。只是那两个青年岁数小了一点。”
“喏!”太监又追了出去。
“弘儿过来,”武则天招了招手。
李威老老实实地走过去,武则天又说道:“刚才有没有学到什么?”
“儿臣愚笨,没有清醒。”
“驭臣之道啊,如果连这个本领都没有?怎么做好一个君王?”说着将李威拉到她怀里,老武丰胸伟岸,触着肩膀软绵绵地。如果算吃豆腐,这一回豆腐吃大了。
所以呢,到现在还没有做儿子的自觉,否则正常一下轻搂,怎么会产生这些不干净的想法。
武则天也没有想到其他,继续说道:“不过两个多月未见,气色是好了许多,娘亲也放心了,唉,天意啊。今天的事到此结束吧,早点回去休息。”
其实呢,李治火气仍然没有下去,但他不是昏君,所以用臣归用臣,对儿子生气归生气,这是两回事的。但让武则天这一搅和,混在了一起,和了稀泥。让李治发作不得。
“儿臣遵旨!”李威立即答道。
………………………………
“原来陛下是假生气?”碧儿道。
“不知道。”
“殿下,如果陛下真生气了,就不会封赏奴婢的家人了。”
“不知道,”踩着青石板,李威心情十分郁闷,不为别的,只为武则天最后几句话,终于明白了,神马的帝王心术,还真有嘀!
第79章 武后杀人 元忠导游(上)()
半圆的月亮爬上了枝头,一泼儿水银无声地倾洒下来。
天地寂寥,宫阙朦胧,洛水将一层层水气儿,又腾了上来,宫城便不似在了人间。
不过无人有心思欣赏这美景,武则天站在一块假山面前,光线不大好,些许皱纹就消失了。身体却是很窈窕,此时,李威如果与她并立而站,倒确实是一对姐弟儿。
“禀皇后,奴婢看得也不大真切,似乎皇太子,对你有些惧怕。”
“哼!这些没用的东西。”
老太监心中很不平,不是没用,是你压制得太狠了。他又嗫嚅道:“还有,还有……”
他服侍了武则天很多年,是武则天最亲信的太监之一。武则天许多事,就是托他去办的。
“还有什么?”
老太监不敢说,他站在后面看得很真切,太子看皇后,眼神儿有些色迷迷的。这个很古怪了。不能说皇太子是一个色狼,以前身体不大好,现在身体将就比以前好了许多,可似乎也不大是色狼,看到那个婢女碧儿没有,眉毛紧拢,走路时两腿也不分开,分明就是一个处子之身。再说了,皇后可是他亲生母亲,太子又是一个饱读礼书的人。
难道是自己看错了,于是改口道:“皇太子对皇后似乎很迷恋。”
迷恋也是未必的,色迷迷的更是不准确。作为一个后世的人,亲眼看到武则天,嗯,还不是很失望,尽管岁数偏大,美貌依存,总有一些失措的念头与想法的。
但老太监这个迷恋用得有学问啊,连武则天都没有听出来,她以为是儿子对母亲那种迷恋,迟疑了一下问:“依你看,太子这一次病后,真的开窍了,还是因为害怕孤,对孤提防着?”
“皇后,奴婢看是前者吧。在他写信给皇后与陛下时,狄仁杰与那个魏元忠,应当没有与太子会面。东宫还是以前那些个人。再说,那个竹子造的纸……”
“此事休提,不知道他从哪里听来的偏方,想来讨好孤与陛下。竹子能造纸吗?这个纸失败了,连孤与陛下都要为他蒙羞。”
“是极,千古以来,造纸的材料有很多种,可从来没有听说过竹子能造纸的。要不要皇后下一道懿旨,将它取缔了?”
此事李威刻意大声说出来,也没有隐瞒,洛阳早得到了消息。李治听了后,闷哼一声不语。不管想什么,对结果都不相信。
“算了,此事,他也是一片孝心,成不成,也不用花费多少,这个心却是值得嘉奖的,倒不打断了他的积极性。如果这是他内心的想法,孤家……”说到这里,苍凉地笑了一声。
心情不大好。
母亲是继室,从小就受到几位同父异母兄长的欺压,甚至连几个堂兄弟都参与进来。然后到了皇宫,为了得到李世民宠幸,讨好徐惠,可是一直却是不冷不热。幸好得到皇上的宠幸,可从宫里到宫外,想打倒她的人不计其数。连皇上都几次产生,想将她黜废的念头。拉拢了姐姐一家上来,可是呢?那个小侄女人小鬼大,居然都想掀翻她。这个贺兰敏之更是丧心病狂。儿子呢,一个个对她畏如毒蛇。特别是长子,一次次打她的脸。
如果真变了一个人,倒好了。
可不,真变了一个人了,但这个人不敢说。想到这里,说道:“待明天,孤劝劝皇上,就依他,将名字改掉,改成李威。”
“唉,这个名字改一改,奴婢也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武则天没有吭声,是不是如此,反正也来到了洛阳,以后与他好好谈一谈。这个儿子,心眼实在,就算现在开了窍,会玩一些小花招,可想逃过自己的眼睛,却不大可能的。
于是又问道:“小公主呢?”
“启禀皇后,小公主看了一会儿书。”
“哦,她主动看的书?”
“正是。”
“嗯,这一回弘儿做得倒不错。”
“是,还……”
“还什么?”
“奴婢刚才看到小公主居然在读《诗经》,奴婢很高兴,不但读,而且向奴婢请教生字,还询问其中的意思。又问了一句,将《诗经》读好了,是不是以后能做出太子写出来的一样诗作?”
“这个不大容易的,”武则天笑了起来。为了贺兰敏之,夫妻俩在角牛,武则天有一天还拿出会当凌绝顶,嘲笑李治,说你不及儿子的胸魄。不过也知道这首诗,让丈夫气着了。
你登了顶,老子怎么办?
因此,还化解过李治的心结。当然,这是暂时的,如果儿子不老实,还象以前一样,左一次右一次,悄悄打她的脸,这些,最后就能成为致命毒药!
不过心中却是知道,这是无心之作,只是说山高的,现在他就要登顶,恐怕没这个胆量。但这首诗写得确实是好,自己喜欢诗文,还拿出来反复诵读过。
“奴婢也想作出那几首诗大不易,但不敢说出来的,只是说以小公主的天份,读好书,以后一定能作出好诗。”
“这样说颇佳。”
“哪里敢当皇后的夸奖,天天跟皇后在一起,多少学到一些学问。”老太监这一句倒是发自内心的,然后又说道:“看了一会儿书,小公主就入睡了。可一会儿做起恶梦,将奴婢吓着了,让宫女哄了好一会儿才睡着。不过奴婢通过交谈,太子影响,是小公主好学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人,让小公主产生了好胜之心,所以才用功读书的。”
“这个人是谁?”
太监迟疑了一下,最后说道:“是一个小宫女。”
“小宫女?”武则天诧异地问。这个小女儿天不怕,地不怕,如果不是长子天天带着她讲故事,恐怕说话也未必管用的。那个小宫女有这能力?
“她是上官仪的孙女,因为母亲是缘故,发配在掖庭宫,做着粗事。不过这个小宫女天赋都很好,听说她能背不少诗赋。太子替义阳两位公主主婚,去掖庭宫无意撞到了,生了爱才的心,将她带到了东宫。却不知道,怎么又带到东都来了。一路上小公主大约比试才华,吃了一些亏,所以苦学了起来。”
苦学未必的,这几天有些激恼,过了后,多半又会忘记了。但怎么办呢,皇后喜欢小公主,顺带着拍拍马屁。
说着,看着武则天的脸色。这事儿刚听到后,觉得有些不安,刚刚上奏折,将义阳宣城公主的事捅出来,现在又带着上官仪的孙女,到了东都,皇后会怎么想?
“上官仪的孙女?”武则天低语道,忽然笑了起来,道:“孤这儿子真开了窍?”
“开窍?”
“一个小宫女罢了,再说那件事时,她才出生,有?什么恩怨,带了东都,就是让孤知道的。如果藏在西京,反而动了心思。”
“原来如此。”
“不过这个小宫女真有些才学?”武则天又沉吟了一句。
“这个奴婢倒不知,只是听小公主说,她会背出好多《诗经》里的诗,还会背许多赋文,象左思的《三都赋》那么长,都能完整地背下来。”
“她才八岁吧?”
上官仪这个案子很轰动的,远胜过贺兰敏之的案子。对这情况,老太监也是十分了解,因此说道:“嗯。”
“孤明天到东宫去看看,”武则天好奇了,如果换作李威或者李贤背出《三都赋》不算奇怪的。但一个八岁的小姑娘,这是现在的说法,后世的说法是七岁,六周岁,是何等的不易。尽管这时候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
如果真有这本领,儿子将她拢在身边,更能理解了。
踱了几步,又问道:“孤让你派人查贺兰敏之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奴婢正要禀报皇后。”
“说。”
“西京动作很快,立即将贺兰敏之押走了。只是路上衙役害怕天家反悔,对贺兰敏之款待殷勤,行得又慢,又请了大夫不停地替他医治伤势。”说到这里,他瞅了一下武则天的脸色,发现武则天脸上立即堆起了一团团乌云,立即又说道:“这些贱役,枉自猜测天家心思。对小公主着实不公平,说起来幸好是太子救得及时啊。作孽,这个周国公简单是一个……”
后面准备说牲畜,可立即忍了,骂贺兰敏之是牲畜,不连带着皇后一起骂了?
“这个孽障,竟然敢对孤的儿子,女儿动手!还想逍遥法外!孤如果置若罔闻,以后天下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认为孤是软弱可欺的!你立即安排人手,路上有大川或者大山,将他们一行人,包括贺兰敏之的仆役、妻妾,一道给孤绞杀。”
“喏!”太监正要下去。武则天叫了一声:“且慢,还是稍远一点吧,过了辰州动手。”
“喏!”
口中称是,可是武则天言语中的森冷之意,让这个老太监莫名的打了一个冷战。
一阵风吹来一团乌云,将月亮吞没。于是天地便陷入了昏暗,夜色深沉,大团的雾气袅袅氤氲,裹在夜风里,同样也吹来了一层莫名的肃杀寒意。
PS:各位兄弟姐妹,再求一下票,推荐榜离首页其实相差不远的,一两百票,今天第四更示票!拜托了。
第80章 武后杀人 元忠向导(下)()
一大早起来,打了一趟太极拳。身体弱啊,只是赶了一些路,大多时间还在马车里,到了洛阳,就困得不行了。
也不是如此,担心、害怕等负面因素,让他心力憔悴,心累了!
身体肯定也是一部分因素,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那么虚弱的身体,那有那么快就能好的?
金内侍说道:“殿下啊,奴婢能不能学习?”
“学什么?”李威停下手脚问。
“学你的拳。”
“行啊,”这也不是什么不传之秘。不过有些奇怪地看着金内侍。这个他不知道了,在长安东宫,天天在见,就少了神奇,可离了八百里路,就算后世网络发达,都能传得面目皆非,况且现在这个年代?
五禽戏大家知道的,八段锦与太极拳传得妖异了。是人,总得怕死的,是人,又必须经过生老病死,这个时代,偏偏很多病都治不好。江内侍是洛阳东宫的老人,可是身体一直不大好儿。
看了看,看出来了,人瘦面黄,李威道:“来,你听好口决,再看我的动作。”
终于醒悟过来,其实孤啊朕的,是正规场合才用的,普通场合,太子也好,或者皇上也好,也用我,也用某,或者吾、予,并且不同于大臣,为了表示亲近之意,称呼却是很乱的。
这个好啊,更合了他口味。
不但他,上官婉儿因为崇拜,早就加入进来。一大一小一老在练拳,其他人也好奇,既然江内侍能练,我们也能练。
加入进来的人多了起来,李威看了看,就差面前摆一个手提录音机,如果有呢,里面再来首: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
那还是很有看头的。不过动作很不标准,比如第二式的右金刚捣碓,先要转体棚捋,然后转身右捋,擦脚平推,举拳提膝,震脚砸拳。且不论它的攻击性,这一套动作如果做得标准,很有看头的。
但现在,那个捋,不象捋,都在花手,花得象小鸡刨食,转身时,一小半人往左转,提膝一大半人象一只佝偻的老虾。更有难度高的动作时,有的人都趴在地上了,扭着了关节。
碧儿在边上笑得前仰后合。
李威性子都很好,说道:“各位不急不急,再听好了,看我做一遍。”
其实原太子性子就好,换作其他太子,李威这种平易近人的性格,马上就要露出大马脚。
穿着一身白袍,借着一层淡淡的晨曦,那个动作做得就有些仙意了。
上官婉儿不由停了下来,看着李威,眼中冒着小星星,太子太帅了,帅呆了,帅毙了。后面两个词现没有,不过意思差不多。当然,看头,还是陈氏太极拳有看头,八段锦与五禽戏稍差一点。
然后晨跑,金内侍看到太子这么做了,那就跑吧。身体嘛,才是革命的本钱嘀。
他是主事太监,他在跑,其他人不知道,一些早上没有当职事做的宫女与太监,跟着跑。
声势浩大,李治也起来了,听到太监的禀报,对武则天说道:“你说,弘儿这样,是不是不成体统?”
“有什么不成体统的?陛下啊,妾只看到弘儿身体变好是真的。”
这倒是事实,难道这小子这一套真管用,要不要朕也来学一学?但想到自己带着一大群人在宫城中跑步,想想还是算了,面子实在抹不开。
晨练完毕,吃了小米粥,还有一块胡饼,两个鸡蛋。早餐就是那么回事,不是象后来电视上拍的那样,无数的菜肴,李治很节约的。就是不节约,也没有那么回事。当然,这是唐朝,后来满朝的啥,李威就不清楚了。
运动嘛,胃口就好了起来,吃东西挺香的。
吃完饭后,读书。
上官小婉的聪慧勤奋,不但刺激了李令月,也刺激了李威,不要说以后了,就是现在,她有时候问的问题,回答得都十分勉强。学吧,不学,难不成十岁的上官婉儿,要做自己的老师?
看了一会儿,上官婉儿走过来,轻声问:“殿下,这是怎么回事?”
小姑娘终是小了,有些规矩还是不懂的,这是李威宠着她,否则以她现在的身份,是不应当打扰太子的。但碧儿呢,也因为喜欢,不点破。其实李威很汗颜的,再成长两年,不是自己教她了,只能说是相互交流。等到她长到碧儿这么大时候,多半是自己向她请教。
中国五千年就出那么四位,果然与众不同的。
李威将书拿过来,是《史记·孝武本纪》,从长安带过来的,上面有两段批注。原来太子批了一行字,汉武穷兵黩武,子长一语中的。李威翻到此节时,不以为然了,虽然汉武帝是有那么穷兵黜武的行动,可生生打出了汉民族的尊严,所以看到原太子片面的话,有些不满意,便加了一句,汉威昌盛。两行字都不多,可意思差了十万八千里。小萝莉疑惑了。
李威说道:“这是我病前病后书写的?”
“这个字?”
“忘记了许多事,字写得也不同,”这一条倒是好忽悠的,落后嘛,容易欺骗。然后又说道:“汉武大帝穷兵黜武是错的,可如果没有汉武大帝,从延州到并州,甚至到河北,屡遭匈奴人侵略,同样也有许多百姓民不聊生。所以说呢,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嗯,胡人与蕃人都不是好东西。”
“咳,咳,”李威连连咳嗽了好几声,前段时间就因为自己这一句话,让父亲大发雷霆。不能提,都没有资格提,说起来鲜卑人对中原文化的戗害,不比匈奴人差多少。真算,真是一笔糊涂账。
立即转移了这个话题,问道:“怎么关心起这个了?”
“殿下,殿下对奴婢很好,奴婢不知如何报答。只好多学一点东西,等到长大后,替殿下多出一点主意。”
碧儿听得有趣,道:“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的。再说了,几个月后,太子就要大婚,如果太子妃不喜欢你,怎么办?”
“奴婢会努力让她喜欢的,我以后也要象碧儿姐姐一样,对待殿下,”上官婉儿挺直了胸脯说道。
李威呵呵乐了,上官婉儿也不错的,对他目前来说,很尊敬。不过以后就难说了,再说,等到她长大了,又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就是没有,也做不到碧儿这一步。碧儿这份心,已经刻入骨头里,骨髓里。
不过小萝莉懂得感恩,不枉善待了她一场。
正说着话,外面禀报,说是魏元忠三人求见。他们三个人都让父亲请到了洛阳,没有必要遮隐,李威说道:“让他们进来。”
魏元忠三人进来,李威问道:“昨天安息可好?”
不知道,只听到父母亲说要善待的。但昨天上演的一场戏,一会儿风,一会儿雨,晚上天知道会不会又有新的变化?
“还行,”魏元忠说到这里,眼中也奇怪。昨天犯了倔了,以为皇上会大发雷霆,甚至都做好流放的准备,结果呢,晚上带到驿馆,宫城太监亲自过来安置他们。
“你们什么时候到东都的?”李威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