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敏声音也弱了,道:“我只是不甘,那天的事,我受了惊吓,却无半点干系的。为什么两位圣上要这样做?”

    裴雨荷不置与否,这件事只是起因,主要是以前你如何对太子的?不过没有这件事,或者就没有了这次变故,又是自己这一行约杨敏前去终南山的。所以心里很歉疚,说道:“敏姐姐,我也没有办法。再说圣旨还没有下呢。你去找太子殿下吧,太子英明,身边还有几个很有本事的幕僚,特别是那个狄仁杰办案子很有本事,一天能审理一两百起案件。或者他们有方法……”

    香儿拽了一下裴雨荷的衣袖,那意思分明是说,小娘子,你傻了不成?

    裴雨荷的温软,越发让杨敏无从发作。她茫然地站起来告辞,就是太子很聪明,幕僚很能干,此事都传扬如此了,他们岂能扭转乾坤?

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欢而散() 
东宫里也有燕子的,在树木间飞来飞去。

    碧儿看着这些燕子,低声说道:“殿下,奴婢有些想大黑小黑了。”

    金内侍立即巴结道:“江小娘子,是啊,西京的燕子跟殿下久了,都通灵了,东都的燕子却是笨拙。”

    “未必,明年燕子归来时,你们也象西京东宫里的那些人,那样照料,这些燕子同样通灵,不过现在不行了,无论你们怎么照料,有了小燕子,燕子警惕性却高了起来,与人不会那么亲近。”

    太子这一话说得甚是无趣,狄仁杰几人却笑了起来。

    碧儿嘟起了小嘴,虽然是太子说的,心中还是有一点小小的不满。

    狄仁杰道:“禽兽如此,况且人乎?可有的人却是连禽兽都不如的。就看明大夫是何等样人?”

    使皇上病情缓解,又会一手法术,又懂经义,于是一跃龙门,一下子破格提拨为正五品的正谏大夫。明崇俨终于发达了!

    对明崇俨很慎重的,特地放在狄仁杰与魏元忠值假时,让李威约他来进东宫,就是好让狄仁杰他们以旁观者的角度,见识一下这个高人,以便想出一个完美的对策。当然,高人识相,也就省事了。至于装神弄鬼,有什么法子,这个时代装神弄鬼的人也不是明崇俨一个人,天下寺观不知凡几。

    坐在凉亭中,一会儿明崇俨被请了过来。

    高人嘛,总是与众不同,大袖飘飘,面如冠玉,神态自若,气度都似比贺兰敏之胜了三分。

    可打一看到明崇俨起,李威心中就不大舒服。其实狄仁杰、魏元忠、姚元崇这几人,英不英俊不提,单论气度,同样个个不同凡响,否则李治与他们会面后,心中也不会又是欣赏又是犯嘀咕。对狄仁杰等人的气度,李威不但没有吃味,反而同样的欣赏。也许一个是敌意一个是友意,所以自己心态如此,李威自嘲地想。

    要行大礼,李威连忙虚扶,道:“明大夫,不必如此客气。说起来孤还要感谢你,这几年你对孤四王弟教导有加,又不惜千里,赶到东都,让父皇病情缓解。孤知道后,十分欣慰,于是在东宫设下小宴,以叙孤的感激之情。”

    “殿下,不敢,这是臣的本份。”

    “即使是本份,也要有能力做到。况且明大夫的法术,让孤十分惊奇。坐。”说完了,让明崇俨坐下来,对金内侍吩咐道:“备酒。”

    没有设在寝宫,只是设在这个临近溪渠边的小凉亭里,也是一种分寸。寝宫不是不能让臣子进去,可进去的人都是太子的亲信,明崇俨现在不是。如果那样的话,反而伪作了。

    不过风景儿倒好,一大片柳树,又有一个荷池,碧绿连天,并且开始有一些荷花妖娆地绽放起来。

    酒菜上来,太监又拿来一个小双耳孔壶,一些小竹箭,也就是行投壶令。

    其实唐朝行酒令的名目很多,比如历日令、罨头令、瞻相令、巢云令、手势令、旗幡令、拆字令、不语令、急口令、四字令、言小字令、千字文令、诗令、经史令、招手令、骰子令、鞍马令、抛打令、花枝令。

    别要小瞧了这些酒令,如果没有真才实料,乖乖喝酒吧。象李威顶着天下诗坛才子的名声,如果行某些酒令,马上就会出洋相。或者行骰子令等粗鄙的酒令,还会出洋相。

    不过行酒令都是三五亲友好朋之举,李威超然的位置,即便是赴宴,往哪里一坐,他不发话行酒令,那个敢提?再说了,行得不好,失了礼仪,还会遭到言官进谏。因此,也相安无事。

    款待明崇俨亦是如此,行诗文令,固然风雅,但变相是决出才华高低了。胜了以才凌臣,输了,脸上不大有光。于是用了投壶令,倒是取了古雅之意。再说输,太子也不是战士,无关紧要。

    高下立决,狄仁杰办案子让人神奇不已,高山仰止,投壶却是很差。魏元忠是文臣,然而却喜欢武艺,不但武艺好,对兵法也很善长。奇人江融撰写的《九州设险图》,魏元忠就深得其术。因此投壶尚可。西门翀来自民间,可是为了有作为,却将心思全部放在书本上,投壶投得惨不忍睹。姚元崇很好,自小喜欢游猎,箭射得很好,当然射箭是射箭,投壶是投壶,不过总有一些共通之处。最好的却是明崇俨。

    李威本人,却是最惨的一个,比西门翀还要惨。

    碧儿急了,在边上看着,忍不住说道:“殿下,换酒令,拆字令、四字令、千字文令、诗令、经史令。”

    看不下去了,那个讨厌的明崇俨不但每次几乎能投中,且能玩出许多花样,特别是不但投进去,小竹箭射进后反弹出来,还能眼疾手快地将它接住,然后再投,有一次一投一接,长达六十多次。但太子呢,十回投有八九回投在壶外,接是别想,更不要说是什么花样。

    李威同样很汗颜,电视上看起来很简单的,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至于史书上的记载,说隋朝时有一个叫薛宵惑的人,能反手每发必中,晋朝石崇家一个婢女能站在屏风中,不看壶,每发必中,简直想都不敢想他们是何做到的?

    碧儿提议是好的,认为李威很有才华,投壶不公平,换作这些文酒令,肯定大赢特赢的,那也未必,明崇俨不知,如果真论起才学,狄仁杰与魏元忠必定在李威之上。

    没有接受,而是说道:“孤喝了不少酒了,酒令停下如何?”

    “喏,”齐声答道。投壶输赢问题不大紧,可真要使太子喝醉了,未免不好。

    酒过了三巡,菜也过了五味。李威对明崇俨说道:“明大夫是四王弟的文学,如此才情,孤却是疏忽了。幸得少师将明大夫发掘出来,看到了明大夫,孤想到了少师,都八十高龄,身体又不大好儿。居然还是在为国家操劳,让人敬仰啊。”

    其实这一句已经开始进入正题,意思很多种的,表面是感谢许敬宗,实际上看明崇俨的反应,也乍似无心地点出了许敬宗年高病重,时日无多。说完了,狄仁杰与魏元忠都会心地看着这位“高人”。

    明崇俨依然是高人风范,脸色秋井无波,正色道:“殿下过奖了。无论是臣,还是少师,为国家操劳,是臣子职责,再说,二位圣上对臣等宠厚,敢不以死相报。”

    居然只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话!

    “明大夫过谦了,又是一番赤诚之心,来人哪,上笔墨来。”

    太监将笔墨拿了过来,李威在纸上写下一行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李威最拿手的就是字,外面许多人都在传扬此事,可是李威写的字流传出去甚少,未必书法最好,可每一次看到李威写字,那种肥腴刚烈的字体,狄仁杰等人还是心旷神怡。

    但这个字是次要的,主要是这首诗,《黍苗》,讲的是周宣王感谢贤臣召伯召虎的。现在用此诗送给明崇俨,却格外有拉拢示好亲近之意。

    从一开始的殷勤相待,到现在赐予这首义味深的《黍苗》,魏元忠心中一叹,想到,如果明崇俨再不识相,此人就不可救药了。

    “谢过殿下,臣不敢与召伯相比,但自当做一个贤臣,让二位圣上王心则宁。”又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话,并且只提了二位圣上,一个殿下,或者太子都没有加上。

    叹!叹!

    李威心中已经愠怒了,就是姚元崇等人,还没有享受过自己伸出那么大的橄榄枝。居然如此。

    明崇俨离开了,李威看着狄仁杰说道:“此人手很巧。”

    “正是,”狄仁杰答道。其实投壶也是狄仁杰安排的,看到没有,我是太子,才华横溢的太子,却没有用文酒令胜你,只用了投壶令,让你赢,如果稍稍有心,凭这一手,就能向太子诚服了!再说幻术首要的一点,就是眼快手快,有可能投壶技艺不会差到哪里。当然,这样解释很勉强,但也可以看出一二。

    “此人是一个崔武子,”姚元崇说道。

    崔武子就是崔杼,齐国大夫,妻子棠姜貌美,齐庄公与之私通。戴了绿帽子,崔武子十分生气,问妻子为什么不反抗,答道他是一国之君,挟国君之势临我,我不敢拒,妾自知有罪,可又不敢对你说。于是原谅妻子,却一怒之下,杀了齐庄公,立庄公弟为国君。

    也就是说此人不是一个忠臣,而且胆子很大,有反意,对太子有恶意有善意无关紧要,可想加害太子,也能说谋反。谋反未必,可对李威敌意已经很明显。

    西门翀却迷茫地问道:“棠姜何在?”

    许敬宗还能理解,几年前,太子隐隐对皇后不满,许敬宗就已经对太子越来越冷淡,又因为保全孙子,于是最后翻目成仇。而且许敬宗也有了这份力量与智谋,明崇俨算个球,就算会法术,也不过是一个新晋的大臣,在朝堂上连个根基都没有。所以很不解。

    狄仁杰摇了一下头说道:“未必啊。棠姜有啊,就是富贵,他根基浅,法术的什么,多半是少师派出人手相助的,不得不倚靠许少师。再说了,又有可能听信许少师某些蛊惑的言论,认为殿下地位终会不保,没有必要与殿下亲近。不过此人有些头痛,不但法术,还有医术,就凭借后面一点,陛下也会对他恩重数年……”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找一些手段高明的幻术士过来,能表演与明崇俨类似的幻术,大家一看,哦,原来这不是法术,只是一种高明的障眼术。然后再找到一个医术很高明的人士,同样能使陛下病情得到缓解。失去了这两样仗持,明崇俨就象一个无根的浮萍,想要怎么捏就怎么捏了。甚至有可能因为欺君之罪,将他立即处斩。

    不过不大好找,幻术不好找,能让陛下的顽症缓解的医术高明人士更难找。想到这里,他说道:“殿下,虽然此人不轨,可殿下不得不相让。”

    李威很无奈地点了一下头,杀他难度很高的,父亲要活命,杀了明崇俨,等于断了一些父亲活命的机会,父亲能同意吗?

    狄仁杰等人也是无奈,至少在这两种人,特别是医术高明人士之前,明崇俨不大好动,想到这里,狄仁杰又说道:“殿下,你娶裴家小娘子为太子妃,对你却是大有帮助,如果殿下不戒意的话,改天去裴府拜访一下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16章 有策可对 春药补身() 
想要找到这两种人,狄仁杰自己力量小了,太子更不行,一个空架子,正常发展下去,再过半个月,狄仁杰能真正调动的人,都会比太子多。因此只有裴家。

    这些顶级门阀很傲气的,别以为皇家有多了不起,公主品行不好,该拒绝还是拒绝,你皇家,俺们卢家、郑家攀不起。甚至太子迎娶太子妃,如果太子不好,都未必会同意。看到没有,皇后杀了王皇后,可敢动太原王家半根汗毛,这就是底蕴。

    但这个太子不同的,名满天下的仁太子,这几天裴居道见到人,那个低调,那个谦卑,那个春风满面,有一次狄仁杰打老远看到,这位裴将军的表情,差一点让老狄呕吐了。

    这是开心的。如果太子不反对,不但裴居道会相助,东眷裴的力量都可以为太子所用。甚至操作得当,西眷裴、洗马裴、南来吴裴、中眷裴其他河东四房的力量甚至从某种意义可以为太子所用。毕竟人家一提,哦,河东裴家,不会仔细地说河东洗马裴家,河东南来吴裴家。

    至少让他们寻找这两种人,不会推辞。

    其实谈话谈到这里,越来越隐秘,连碧儿都让她退了下去。

    李威却道:“不妥。”

    连魏元忠都奇怪了,狄仁杰这个方法很好,为什么太子说不妥。

    不妥也是有原因的,至少狄仁杰有一样知识不知道,那就是心理暗示对疾病的帮助!当真整个两京御医没有一个人有明崇俨医术高明?不是如此的,先来一个大法术,哦,是一个有本事的人,然后再配合得当的药物,父亲的病才会缓解的。不相信,就是将不知有没有活在人间的医圣孙思邈请来,都没有明崇俨医治的效果好。医术好不行,孙老爷子肯定不会明崇俨的法术。

    要么请来幻术高明的人,前来皇宫表演,将明崇俨的法术拆破,这一点比较容易一点。可是李治肯定会想,你这个小子是什么意思,请这些人来拆明大夫的台,是不是不想老子病好?当然了,拆了台,失去了心理暗示作用,父亲想病再缓解,那是不可能了。可让父亲产生了这个想法,也不要等父亲驾崩吧,轻则被废,重则学习汉武帝的那个儿子去!

    为环境所迫,李威终于学会了一些思考。神马的帝王心术,不会遗传,是学来的,逼来的。从太子到皇上,有几个太子不是熬得苦哈哈的?

    后面一句没有说出来,改了口:“父皇误会不说,病情再次复发,孤心中也是不安。”

    狄仁杰四人也不好说,你早点将老子弄死吧,我们同样也熬出头了。如果李威真有这想法,这几位鲠直的大臣,甚至有可能马上拂袖离去。

    “殿下,你是说巫术本身不起作用,是一种心理作用,才使病人康复的?”西门翀疑惑地问。

    “正是,天道幽远,岂是我们凡人所能掌控的。不是孤不信鬼神,也不是孤不信巫术。西门君,你想一想,古今往来,方术让多少帝王荒废了政事?国家因此凋落,百姓因此困窘,难道是这些帝王供养鬼神之心不诚?一年有春夏秋冬,春天来了,燕子回归,开始耕种。秋天来了,燕子走了,开始收获。人呢,有男女之别,也有生老病死,男子作战耕种,女子纺织生育。所以四季替更,万物替更,生生不息。这才是真正的天道。用医术治疗病人,是人类的本领。可用了巫术治病,是使用了鬼神之力,是逆天而行。鬼神会不会借力于你?再说了,就是借力,也会借与窥基法师这样的高人,怎么借给了明崇俨这样的人?难道神灵善恶颠倒了不成?”

    虽然解释得有些勉强,可也让魏元忠等人无言以对。

    神灵不知道有没有,即使有,古今往来,神兵神将不提,真正老百姓嘴中管事的神灵也就那么几千位。就算一个念头千千万,这个宇宙有多少星球,又有多少星球有智慧生命,当真只有地球一个星球才有?能管得过来吗?可这话解释不得。现在百姓认为要么就是天,要么就是地,明明比岭南面积还大的月亮,只有两间破屋子,一株桂花树,肯定没有东宫大。明明与太阳差不多大小的星星,肯定没有母亲武则天凤冠上的红宝石大。如何解释?

    “恭喜陛下省悟此节。”不管李威说得有理没有理,先恭贺了再说。

    亡国的君王这样那样的陋习,比如好美人,不是不能好,可不能象周幽王那样为博美人一笑,来个烽火戏诸候。穷奢极欲,纣王就是典型。或者听信方士谗言,汉武大帝秦始皇就为此做下许多糊涂事。或是过于软弱,被太监外戚把持朝政。或者过于玩乐,不理政务。只要将以上几点去掉了,基本就是一个好皇帝了。好到什么地步,就看皇帝的能力大小。

    李威不算很好,可毕竟后世的理念,要比这时民主得多。因此,狄仁杰几人为李威时时刻刻在绞尽脑汁,可绞得开心。这样的太子,如果做皇帝会如何?这就是这几个人心中时常的假想。

    但这样一来,又将狄仁杰这条方法堵塞住了。不过狄仁杰沉思了一下,说道:“也不是没有办法了。他是法术,臣无可奈何。”

    这玩意儿不知有没有,不过有些人,比如裴行俭,或者李淳风他与他师父袁天罡,都是有大本事的人,遇到真正法术,或者这极个别不可思议的牛人,狄仁杰同样无可奈何。

    可狄仁杰又是傲然地说道:“只要是人为的,臣自可让它水落石出。这一次作罢,他的帮手大约是皇宫,臣没有能力查处。可是他是一个会法术的人,不可能一直只在皇宫表演。又是孤身赴入东都,借用的帮手无非是许少师在东都的亲信。只要他在宫外施法,臣从这两方面插手,肯定能将真相找出来。”

    这不但是找了,比刚才那条办法还要管用,直接从内部瓦解。证据确凿了,欺骗皇上皇后与满朝文武大臣,就是许敬宗铁了心,要保护,也会秋后问斩的。

    “此计甚妙,”姚元崇说道。

    “也不妙,如殿下所说,只要一动明大夫,必招陛下怨恼。看吧,”只有等了,看掰倒了许敬宗,明崇俨孤立无援,会不会改变。如果改就算了,权当陛下养了一条尊贵的神狗。

    但连魏元忠都对狄仁杰开始越来越佩服了。

    大理寺的事开始传扬起来,虽然说积案,可能到大理寺的积案,也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案子。其实有的案子,以狄仁杰这样的智商,也不得不派人手,调查几天才能结案。不过调查时他不是躬身必亲就是。手下在调查证据,自己继续处理其他案子,处理积案速度不变,依然很快。

    当然,也只有高智商,象他才能玩得起来。其他的人,非得出事不可。

    ……

    看着四人离开,李威叹了一口气:“真累啊。”

    穿到太子身上,富贵没有享过多少,几个月下来,倒是心力憔悴。

    ………………………………

    许敬宗静静地听着老仆役的禀报,当听到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