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奇情柳永-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怜的谢美人,并非她的智力不佳,而是坠入情网的女人最弱智,她满意于对方的心情。可以排除所有的信息干扰,包括正确的信息、疑惑的信息和反面信息,甚至可以神奇地掐断有价值的思考信息的产生。此时的谢玉英正是如此。

    在谢玉英眼里,四十七岁的柳永正是成熟稳重的荣誉符号,他才高八斗,正是男子汉立于天地之间的绝对优势,他那堂堂的相貌正是梦寐以求的可心模样,他那温文尔雅的谈吐正是绵绵情话产生的温床和沃土。一切都是完美的,一切均系理想的。

    不懂两个男人之间的哑谜的谢玉英,她绝对不会去纠缠于这种令自己出乖露丑的问题。她只要看到,有姐弟之情的弟弟陪伴就有踏实之感,有柳永映照在眸子里就能有好心情。就有无限的快乐,就会回报以甜蜜的微笑。

    丹青才子的奇招还有呢!他见姐姐并不明白他的用意,是想告诉姐姐,这男人太老,岁数与风华正茂的姐姐不相匹配,两人在一起绝对不合适,绝对!

    既然没明白,好吧,没关系。大和小总该明白吧!于是,水煮沸了。丹青才子为他们俩泡茶,茶当然是浸泡在小铜壶里的。丹青才子从小铜壶中斟茶之时。他灵机一动,拿了一个海碗和一个最小的酒杯摆在桌上,斟满了。

    柳永微笑着,扭头将目光从窗外投射出去,微风习习,吹动着他的头发。

    丹青才子将海碗端将起来,递到柳永手上,柳永扭头回来,向丹青才子微微一笑,并未说话,他将海碗端着,走到谢玉英身边。

    此时,丹青才子将小酒杯道给谢玉英道:“女人不会渴,这就够了!”

    “啊,原来男子喝水可以用海碗,称之为牛饮亦可吧!”柳永向丹青才子神秘地一笑之后道,说着,还将海碗与谢玉英手上的小酒杯碰了一下。

    谢玉英并未理会柳永此举之意,在于告诉美人,汝之弟弟认为我们彼此差异太大,你看看是否真的不合适?而她在意的只是柳大官人并未忘记于她,在乎她,向她表示尊重、亲爱和亲密,这还不够吗?

    丹青才子见此招不能奏效,又心生一计,他借故去倒掉铜盆之中多余的水之时,来了一个摔倒在姐姐谢玉英的身边,将谢玉英的一双绣花鞋变成了被水淹没的两只船。

    丹青才子连忙说着不好意思,急忙跑到谢玉英的床头,把柳永的鞋提过来,放在地上,正想为她换上,谢玉英岂能接受,她自己脱掉鞋,可没有马上去穿柳永的鞋,她犹豫着。

    “汝觉得这鞋不合脚,是吗?”丹青才子谁也没看,他望着窗外,“能将就便将就也行,汝不是这样想的吗?”

    谢玉英终于明白了,她不会责怪丹青才子,这是患难真情的反应,是无价之宝。但同时,她也担心柳永心中会产生不快,便向他报以甜蜜的微笑。

    柳永也以微笑报之,并起身,走到书桌边,提笔写了一首诗,其意完全是对谢玉英的赞美,当然也表达出对她的喜爱之情:

    粉嘟嘟的脸乃福寿绵长的标志,修长的眉毛表明内蕴丰富而聪慧,淡妆更能烘托出优雅的气质而令人百看不厌,高耸的发髻显得高贵而气派令人肃然起敬,活泼可爱的性格特征让人愿意充当她的小宠物或者甘愿化着一枚挂件或饰物,谈吐文静雅致表明内秀深邃知识丰富而让人刮目相看,舞姿翩翩给人以美感和无限遐想,歌声优扬而余音绕梁令人钦佩不已而心悦诚服如同被幸福包裹着。

    正因为汝之大美,才使人欲罢不能,日日想,夜夜盼,有抒发不完的真情,有表达不尽的情意,有没完没了的浓情蜜意需要向汝倾诉,太完美了,太无可挑剔了,我,一个失去自我之人,愿意把整颗爱美之心奉献给你,把我的华丽人生捐赠给你,如果你是上帝,我愿意成为汝之信徒,如果你是神佛,我愿意长跪不起,如果你是广袤的大地,我愿意化为花草树木紧贴在汝的胸膛。

    谢玉英读之,感动得快要流下泪来,她模糊的眸子里装满了憧憬,装满了向往,装满了未来的幸福时光,装满了享受不尽的温馨与愉悦。

    可是,另一副画却与此诗不可调和,也太让谢美人难以容忍,她用目光责备丹青才子,怪他太过分,太多管闲事,居然胆敢破坏她的终生幸福。

    而柳永则不然,他先于谢玉英拿到那副蓄意运用对比手法的画,举过头顶,俏皮地道:“一条癞皮狗始终跟随在一个小美女身边,赶也赶不走,蜜蜂见了赶快飞开,老鼠见了赶紧钻进洞里躲避,蛇见了宁肯将自己挂在树杈上蜕皮蜕得血淋淋的,鸡见之甘愿跳进水塘不惜被淹死也要躲藏起来。”

    谢玉英见柳永极为欣赏这副讽刺辛辣之画,气恼地问道:“不会看不懂吧!”

    “懂了!”柳永并不生气,反而赞扬道,“情乃画之主,情乃画之妙!”(未完待续。)

第八节 柳永大才倾美人() 
柳永与苏州吴天伦叙谈,既为同道中人,又有会人刻骨铭心的合作,其思念之情不能说是十分迫切,用喝过好酒之后不忘其香味来形容倒也贴切。

    彼此回忆着当年在校场上演唱《望海潮》、《踏莎行》、《和平歌》和《南乡子》的气势和情境,令谢玉英眼睛放光,无限羡慕,说到精彩处,她还情不自禁地哼唱着,甚至还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吴娜对谢玉英可谓倾慕不已,不仅为她的容颜,为她的才情所钦服,为她的表现才能所惊叹。每当谢玉英哼唱之时,吴娜总是专注地听,嘴唇小幅度地翕动,在喉咙里跟着唱。

    而谢玉英亦是如此,她紧挨着吴娜坐着,真的太像姐妹俩个,只不过一个长得像父亲,一个像母亲,虽然堪称花男美女的匹配,但仍然是可以看出美的差异来,谢玉英可谓大美,吴娜只算得上是小美。

    两个美女的亲密之举,让男人妒忌,尤其是柳永和吴娜的丈夫。

    吴娜的丈夫算不上美男子,据说之所以能够被吴娜看上,是因为他有一副天赐的好嗓子,高音到低音,低音到高音的流转均十分自如,而且音质清澈,尤其是唱到低音之时,有一种无可抗拒的吸引力,使人真正可以体味到什么叫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说来也怪,缘份来了,真的是挡也挡不住。

    吴娜的兄长吴祖来在延州府表演军歌《和平歌》之时,他的武术表演令观众折服,台下一片声地叫好,动作又快,力道又大,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观众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喝彩。

    正在此时,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纵身跳上舞台。观众们甚为吃惊,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听那年轻人指着吴祖来大声地斥道:“花拳绣腿只能骗骗看热闹之人而已,若有真功夫,可否赐教一二?”他说完还大声地重复着最后一句话,而且是抱拳向着观众。

    此举能不点烧观众那看热闹的意想不到的激情吗?台下几乎形成合声,而且还很有节奏感地高喊着“赐教”二字。

    吴祖来也系年轻人,走南闯北,少得了血性吗?何曾丢个这样的面子,他上前很有礼貌地道:“兄弟想必认定可以胜过我这花拳绣腿了?”

    台下观众吼叫道。比试之后才可知晓,观众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促成满足看热闹的心理需求,借此一饱眼福。

    挑战的年轻人也很懂礼数,抱拳道:“没有把握,只是皮子痒痒,想找人松松而已!”

    台下观众当然能找到煽风点火的语词,他们竭力促成比试的机会。

    两个年轻人表面上均有礼数,也算客气,但都想分出个高下。都想站得上峰,争得面子,虽不能说可以一战成名。扬名立万,起码也能增加人气,混个面熟。

    吴祖来的父亲想出来劝阻,被吴娜抢了先,她一个纵身来到两个年轻人面前,拱手道:“我哥才表演完,已经累了,若不嫌弃,小女子陪你玩玩!”说着拉开架势迎敌。

    那年轻人犹豫了片刻。望着眼前这身材火辣,娇美可人的女子。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从牙缝中崩出话来:“好男不与女斗!”

    此话在吴娜看来。形同下了战书,吴娜一个矮桩欺进,连续数招,直捣下盘而去。

    年轻人不赶怠慢,连连跳跃,躲避着,可他不屑与小娘们动手。

    “舞蹈功底还行!”她掌风凌厉,一招快似一招。

    挑衅的年轻人虽有左躲右闪的余地,但舞台的宽度有限,他也觉得需要谨慎小心,稍有差池,便会被逼得没了退路。

    观众的情绪不断高涨,喝彩之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吴祖来岂能让妹妹为之出头,为其涉险,他一个滚地招式加入进去,然后一个鲤鱼打挺,将吴娜与挑战的年轻人分开。

    挑战的年轻人见如此切换,心中一惊,果然了得,他拉大对阵的距离,扩大对阵的场地,小心招架,集中精力应对。

    两个年轻人的攻防转换之快,看得观众眼花缭乱,击打之声时而清晚,时而钝响,时分时合,两条人影闪得近处的观众眼晕。

    数个回合之后,挑战的年轻人跳下舞台,拱手道:“在下认输,再见!”

    “想走!”吴娜冲向台口,怒气冲冲地指着挑战的年轻人吼道,“有那么好的事吗?”

    挑战的年轻人拱手问道:“我不想拚个鱼死网破,只想玩玩罢了。一个漂亮姑娘,何必为难天当被子地当床的浪子呢?告辞!”

    “休想!”吴娜几个跟斗翻过去,稳稳落地,站在年轻人面前,微笑道,“本姑娘无意刁难于你,见你有些功底,为人也算有礼有节,谈谈总可以吧!”

    趁着看热闹的观众蜂拥而来之势,他们俩一前一后,挤出人群。

    谢玉英听着这个故事,激动不已,连连称奇,赞之为浪漫,并羡慕地叹息道:“若能像妹妹这样活一把,终生无憾矣!”

    吴娜对着谢玉英耳语道:“姐姐与柳相公,嗯!”

    谢玉英面颊突然泛红,不好意思起来,然后还是用手绢遮住脸点了点头。

    吴天伦的夫人则告之谢玉英,延州边关的将士们都很佩服和想念柳三变,常常回忆和赞叹他,说柳三变在延州边关之时,曾经随边防军巡逻,与外敌遭遇,并以范帅教授的速成武功御敌,从外敌的弯刀阵中求生,亦是能文能武的文武全才。

    谢玉英不肯相信,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吴天伦则曰,我们在延州边境和平之时,曾经在外邦的草原上演出过好多好多场,不仅两国的货币相通,人与人的关系亦非常好,外邦之人还念念不忘《和平歌》,特别是曾经参加过边防争夺战的人们,后悔当时与《和平歌》的作者刀锋相对,却忘记了他的模样,而且他们还在打听,询问《和平歌》的作者柳三变是否如传言中所说的,乃文曲星下凡。

    谢玉英在此时,当然相信吴天伦大叔的话,她相信,一个老男人不会在年轻貌美的女子面前当媒婆,有意促成别人的姻缘。

    谢玉英的目光投向柳永,她扭扭捏捏地问道:“汝果然是柳三变,不是柳永?”

    在场之人均为之惊讶!

    吴祖来开起了玩笑:“谢美女,心有所属便明言,柳三变怎的,柳永又怎的?”

    “是,还用说吗?”吴娜代为答之曰,“若是天上的文曲星和边关战将,便以心相许,使之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若是新科进士和官爷,则以身相许,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绝不反悔!”

    此时司马门的老板正受了丹青才子的蛊惑,急急忙忙前来与苏州吴氏谈判合作共赢之事,听到此处,便道:“心许之,身许之,身心皆许之,美满姻缘便成之矣!”(未完待续。)

第九节 大码头人山人海() 
江州司马门老板与吴天伦一家见面之后,趁着谢玉英对柳三变的英雄情节的升华带动出来的喜庆和愉悦,他提出了彼此合作表演新词的要求,获得了应允。

    司马门老板的想法是要将惊天动地的气势再现出来,这样才能激动人心,震撼人的心灵,扩大司马门在江州乃至更远地方的影响。

    计划是不错,可是,你小小的江州司马门不敢奢求供养规模庞大的军队,就连凑够人数众多的观众也绝非易事,退一万步说,即便有众多的观众,你司马门那画舫式的经营方式,别说安排上船,就是在纸上将人画成图片,也没有地方堆叠呀!

    大家正在为难之时,吴娜灵机一动,指着正在品茶的柳三变:“大师便在眼前,这有何难?”

    “吾非柳三变,乃眼下柳永是也!”柳永如此声明,能明白其意之人并不算多。

    谢玉英从柳永手上夺下茶杯,娇嗔道:“均系尔一人,如此说话,究竟何意?”

    吴祖来笑着望向谢玉英,半晌未说话,谢玉英明白他有话要说,便催促说将出来,吴祖来便顺应其意:“若是闲云野鹤之柳三变,则可相助;若是赴任之新科柳永,则爱莫能助。”

    谢玉英终于听明白此意了,便将茶杯续上水,毕恭毕敬地递到柳永手上:“帮帮忙应该不会拒绝吧,唱的可是汝之新词,系为尔树碑立传的啊!”

    吴娜特别能理解柳永的难处,她走将过去,握住谢玉英的手,同坐在一把椅子上,两大美女说是母子也行。说成姐妹亦可,此举引发了大家的一番热议和感叹。

    吴娜则告诉人们,若是新科柳永。是忌讳树碑立传的,此乃为官之人必需警惕的。在大家期望得到下文的请求之时。吴娜说出了两个少为人所知的有关范履霜儒帅的事情。

    一是柳三变到延州边关拜访神交之友范履霜的过程中,与部队军兵密切接触,充分了解,创作了皇上极其重视的《和平歌》,边民们联名呈上奏则,要求为范履霜雕塑巨像,使之戍边之功能够名垂千古,让万民敬仰。

    此奏则本为何幕僚和柯幕僚接收到转交给范儒帅的。时间过了近一个月之后,何幕僚带队巡边,他迫于边民恳请的压力,即在边境之上,两国之边民都准备了丰盛的祭品前来拜渴,乞求边境安宁之时,找不到地方,直接来边防哨所问讯。得之范帅不允,便责之为欺上瞒下,办事无能。不以民心为念。

    何幕僚回营之后,代边民询问此事时,范帅居然一笑置之。此事仿佛从未发生过似的。

    柯幕僚也觉得奇怪,询问何幕僚得知,边民之建议颇费了一番周折,先有风水先生的点拨,认为在边境上塑一尊戍边官员的巨像,可以镇邪,确保千秋万代平安。然后才有能断文识字知书达理之人想到为国建功的范帅。二者合一,便有此奏则。

    柯幕僚将此事遮遮掩掩地告之范帅,范帅则曰:“随民俗可矣。不应是我!”

    后来柯幕僚向边民和边兵解释此事,说成范帅恳求大家饶他不被处以极刑而感激不尽。

    柳永问之曰:“后来塑了谁的巨像?”此问无人能答上来。

    另一件事则是范帅荣升军机处高官。边防军民为之送行时,希望在延州边防重地建造一座功德碑。而且碑文拟好之后,并让雕刻工匠往石碑上刻字之时,柯幕僚不得不禀报范帅,范帅顿时紧张万分,拔腿便跑将出门,径直向建造石碑处而去。

    跑到之后,抓起铁锤,抡起来,拼尽全力向斜躺于地的石碑砸将下去,石碑断为两截,此未完工的石碑至今还立在延州的校场之上。

    柳永感兴趣的是石碑上到底写了什么,吴天伦本来就有浓厚的军旅情节,对此特别有感觉,他背了出来,原来是碑文的开头几句话:“皇恩浩荡,战火不张,边境平静,边民福康,草原辽阔,微风鼓浪,世代友好,两国兴旺,永葆万世,牛羊肥壮……”

    “啊,不错不错,难怪范帅能安享盛世太平!”柳永感慨地道,“若是写出后文,麻烦不少,灾祸速至亦未可知矣!”

    谢玉英对此特别有兴趣,她冲口问曰:“若是柳郎来续,将写些什么?”

    “柳郎”之谓引起了不少议论和谈笑之声,柳永为了结束这种嘲讽的局面,干咳两声,站起身来,在茶杯中用小拇指蘸水,一边说一边写道:“范帅之功,青史流芳,范帅何人,免贵履霜。”

    大家正在称赞之时,柳永坐下道:“倘如此,范帅恐怕已不在人世矣!”

    众人感叹之后,又写到正题上来,吴娜问柳永:“若是汝来布局这种合作演出,又不失老板之要求,该当如之何?”

    “考我呀,我可以应考!”柳永则声明道,“不过,仅此建议而已,吾可没有时间陪你们玩,我要逃之夭夭了。”

    司马门老板可不是一般的聪明,他一口应允,并告之柳永:“只要新科说将出来,让玉英和丹青实施便可,相信他们姐弟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吴天伦等人都不得不称赞老板了不起,有做老板的眼光,是应该做老板。

    柳永道:“其实也不难,花众多时间准备,将要表演的新词公之于众,让大家去记忆,然后根据记忆情况买票,能记住者买半票,记不住的买全票,岂不促进普及效果的提升!”

    “那要多少人来监督背诵呀?”老板患了难,“何处可找这许多人?”

    柳永并无包办代替之意,他等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

    还是刚刚走过来站在窗外听了几句的丹青才子的办法有实施价值,他道:“这不难,来了一群人,三五个一组,十个八个一组,更多亦可,集体背诵,并不会花太多时间的。”

    “果然聪明!”柳永这次是发自内心地夸赞丹青才子,绝不是为了讨好谢玉英,可在谢玉英的心里,已经是巨浪滔天了,她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向柳永和在座之人呈现出一脸的红霞和动人的喜悦之色。

    吴娜母亲刘君彦提出另一个问题,即有节奏的跺脚,要踩准节拍。

    吴天伦别了她一眼:“观众是培养出来的,要求大家按照节拍跺脚或鼓掌,一袋烟的工夫便可完成,不必多虑!”

    合作表演新词可谓是万事具备,只待来日了。司马门的老板当然高兴,他试探柳永离开江州的日期,柳永向老板表示感谢之后,老实告诉他,耽误时间已久,绝对不敢多做停留,他也觉得十分遗憾。

    苏州吴氏家人深表遗憾,吴天伦热情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