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6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公私() 
军情和内情两司对蒙古人来说也是相当可怕的存在,特别是内情司,对监视自己官吏总还有些隐秘和要有一定的流程规矩,甚至很多时候内情司是不出面的,真查到了官吏将士有什么违规之处,只要不是内外勾结之事就一般交给军法司处理了。【。m】就算这样,官吏将士对内情司不可能不顾忌,而好几次蒙古人心怀不轨意图谋反之事也是内情司侦破出来,在鞑子心中也是相当可怕的存在。

    对这些人当然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一群护兵连推带打,将一众犯事鞑子给推走押送走了。

    剩下的也是兔死狐悲,特别是知道这帮家伙是冒犯了张瀚车驾之后,所有北虏都是大惊失色,此事就算是愚蠢的鞑子也知道是相当严重的政治事件,弄不好张瀚就能借此由头肃清城中的蒙古群体,那到时候大家就得一起遭殃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却是要惹出这般麻烦事来,刚刚还同情伙伴被打的一脸血的鞑子们也是怒上心头,口中还在骂骂咧咧,但人却是抓紧时间赶紧溜了。

    张瀚没有在意这一点小事,既然城中这么乱法,出这样的事也是理所应当的。所堪欣慰的就是护卫们的反应速度很快,处置得当,说明蒋义这个护卫首领还是相当尽职,自己的安全保障上头并没有什么大的差池。

    待马车停在一个宅邸门前时,护卫们已经格外小心,不仅成扇形护卫在两边道路上,还有几个身手灵巧的护卫已经上了墙,持铳在山墙上戒备。

    这是吸取刚刚的教训,如果刚刚有护卫提前肃清沿街二楼,就不会发生那样的险情。

    还有护卫已经进了宅院,开始隔绝闲杂人等,等张瀚进了门,一路过去都不会有陌生人的面孔出现,不要说刺杀,就算有心打扰张瀚说些闲话也是办不到的。

    待张瀚下车之后,蒋义上前抱拳请罪:“大人,属下护卫不周,叫大人受惊了。”

    张瀚怀中抱着张彬,小孩子眼滴溜溜的转,打量着四周的情形,虽然才三岁不到的小孩,已经很适应眼前的场面了。

    听到蒋义请罪,张瀚摆手一笑,说道:“事起仓促,你们反应的也很快,我的马车还是改装过的,火铳在稍远些的地方都打不穿,弓箭怕什么。”

    蒋义道:“下次若再出门,属下会派出护卫先肃清街道,隔绝往来人群,高处都要挡住。”

    “你若这样,不是弄的我不敢再出门?”张瀚表情严肃的道:“为上位者,最忌讳的就是被中外隔绝,象大明皇帝那样,弄起高高的宫墙挡住自己,只能靠太监行特务政治,否则食睡不安。我这里绝不搞这一套,该有的护卫要有,但绝不要弄的草木皆兵,要照你这样弄法,我一出门,就成了滋扰地方,上下人等都会不胜其烦的。”

    小张彬被抱在怀中,看看百步之外的一个扁食挑子,嫩白的小手一指,说道:“爹爹的意思是挡住了那个卖扁食的大伯的生意?那我们买他几碗好不好?”

    张瀚闻言看过去,果然一个扁食挑子暂时被挡住了,这也难怪,他没进去之前,护卫们不会放这些小贩过来,就算没有什么风险也是护卫守则里规定的相当清楚的细节,不遵守的话,蒋义都会被政事官叫过去斥责。

    “大哥儿说的很是。”

    张瀚逗弄了一下儿子,转头对蒋义道:“看看他还有多少碗,一并买了给护卫们当宵夜。”

    “是,多谢大人。”

    各人当然不会在意一丁点的扁食钱,不过恩赐就是恩赐,也是说明张瀚对自己身边人的态度,各护卫都是笑起来。

    待张瀚抱着张彬进门后,一个老护卫由衷道:“看来大哥儿和大人是一样的秉性,厚道仁德啊。”

    “二哥也不会差。”蒋义补了一句,看看左右,说道:“事涉大人内宅事,这等话以后都不要说了,更不必无谓外传。”

    “是,属下知道了。”

    众护卫一凛,知道自己等人不该妄言,也是气氛宽松,有些过于胆大妄言。

    说起来张瀚对自己身边得力的人向来严格,特别是侍从官们,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所以最没出息的周瑞其实也是相当得力的人才。

    但对护卫们却向来宽仁,偶有小过的护卫也多半会被原谅,张瀚对侍从官们不假辞色,对护卫们有时还会有说有笑。

    这也导致张瀚身边的护卫们多半处于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内,偶有失言也就不奇怪了。

    炒花所居的庭院是一正两辅的院落群组成,就是一个主院,两个套院,如果是更好一些的就会配给后花园,还有马厩一类的附属设施。

    由于青城内建筑相当的紧张,有一些和记的中层都进不了青城,只能在外围各堡居住,炒花的居处已经算是相当优待了。

    不过炒花居住起来还是相当拥挤的,在青城居住了这么久,有一些旧部和亲属都慢慢找寻了过来,这个院子一共二十来间房,住的人却是有四五十人,相当拥挤。

    张瀚进来时,一群蒙古人已经跪在仪门内甬道两侧等候,张瀚停住了脚步,笑着道:“本人向来不喜欢人跪拜,炒花台吉不记得了吗?”

    为首跪着的正是炒花,六十来岁年纪,头发已经是一片雪白,一点儿乌黑的地方也看不到了,原本红润的圆脸也瘦下去不少,成了干瘪消瘦之状,身形也瘦弱了许多,快要撑不起宽大的蒙古式袍服,看起来就象是一个不久人世的老蒙古人,只有其头顶华贵的饰着东珠的大帽,还有身上纹饰华美的绸制袍服,显示出这是一个曾经相当有地位的蒙古贵族。

    炒花闻言一笑起身,张瀚亲临他的府邸,这是一种难得的恩典,所以要跪迎,以炒花的本心当然也不想下跪,当下站起身来,欣然拱手道:“张大人,我们已经多年未见了。”

    张瀚倒是相当从容,炒花的意思无非是在抱怨,自从他到了青城后就等若被拘管,同时张瀚也没有接见过他,这一次如果不是抱着要死的名义来闹,张瀚怕还是不会到炒花这里来。也是因为要对套部或是鄂尔多斯动手了,张瀚才会有此行,若是往常,就算炒花真要死了,张瀚也绝不会上门的。

    炒花在张瀚心里形象不佳,可称满手血债,张瀚又不是愿意用政治来平衡罪行的人……战犯就是战犯,因为要拉拢更多的人就选择原谅他,死在其手上的汉人会怎么想?难道自己死便死了?

    先是打生打死,一句投降就能在新的政权里居于高位,这未免太蠢了吧?

    张瀚这里,只有寥寥几人是以前的故敌,多半的台吉其实手上并无血债,这样也被严加管制,免得这些蒙古台吉们犯下不该犯的错误,炒花也是阴差阳错才有现在的安闲日子过,要不然的话就算到了青城,怕也躲不了脖颈间的一刀。

    “老台吉曾经犯下累累过恶。”张瀚从容道:“老实说,吾心甚恶之。不过既然阴差阳错,到我和记这里,不妨以此地为乡,安心养老,颐养天年罢。”

    张瀚的话简直太直接了,炒花身侧的人无不色变。

    张瀚又道:“公事如此,私谊来说,当年我路过台吉的部落,承蒙款待,今日此行,算是还当年一个人情。”

    众人闻言才松了口气,果然张瀚是和传言中的一样,公私分明,而且不会因为情境变化而转移自己的意志,是一个坚刚不可夺志的政治上的强人。

    刚刚炒花故意摆出年老体迈的模样,又领着家中老小和故旧部下几十人跪在道边迎接,换了一般的政治人物,既然来了,不妨就做一些抚慰的事情,也不会说过于叫主人难堪的话语。而张瀚却是丝毫不顾忌,有什么便说什么,说完了公事才谈私谊,些许难堪,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炒花在张瀚说第一句话时身形一震,听到第二句话才略有放松神情。

    当下抚胸弯腰,也不说那些没有意义的话了,直接请张瀚进屋。

    这是典型的中式建筑,大门,门房,照壁,仪门,然后就是正堂北屋。

    不同的就是廊檐之下摆着几口大汤锅,汤水煮的雪白,羊肉在汤锅中翻滚着。

    炒花道:“未知大人用过晚饭没有,舍下备了上好羊肉,请大人赏光在这里用一些。”

    张瀚吃是吃过了,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老台吉眼光必是好的,当然要尝一尝味道如何。”

    炒花闻言大喜,刚刚张瀚的话还是叫他紧张了,这一下可是真的放松下来。

    屋中倒还是按汉人习惯,中间是红木所制的长贡桌,摆放着铜制五供,中间悬着一副猛虎下山图,两侧摆着红木制的官帽椅,墙壁上挂着几幅时人名家的字画。

    炒花见张瀚打量,解释道:“此院原本是贵军司一个副局长的住宅,后来让了与我。这里的陈设我都没有动,以防将来要把院子还给人家。”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融入() 
这时一个仆役端来大铜盆,内里放着煮软的羊肉,张瀚这两年吃的羊肉比两辈子加起来的时间都要多的多,怎奈入乡要随俗,这些鞑子就偏爱此味,而且草原上别的东西难得,羊肉却是随手可得,在这种人均温饱尚不能得的时代,经常有肉吃还抱怨,被人听到了可是会影响形象的。【。m】

    当下各人移步到东厅八仙桌上入座,炒花并没有叫别人来陪的打算,只是向张瀚道:“白洪大台吉就在我旁边的院子里住,不知道大人是否允许他过来陪着吃酒说话。”

    张瀚瞟了炒花一眼,这老蒙古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晚还以为是炒花有事要向自己密陈,无非是待遇之类的事,或是有什么异志野心,想着去收拢内喀尔喀五部……前一阵有人放出风声,说是内喀尔喀五部除了一部份被林丹汗弄走,一部份归了女真人外,还有相当多的人马在四周的部落中流散,只要炒花回去竖起大旗,估计半年之内恢复两三万丁口还是极有可能的。

    如果炒花部恢复实力,将会是和记的一大助力,不过被张瀚断然拒绝了。

    张瀚可以用巴尔虎蒙古人当蕃部,也能将沿河和林中百姓中的丁口聚集在一起使用,但绝不会在栽培出一个蒙古部落来。

    在和记治下,只有和记,没有任何独立的势力。

    就算是那些野人女真和巴尔虎蒙古人,在和记势力沿河深入的时候,他们的选择也只能是彻底降服归顺或是被消灭。

    和记绝不用羁縻之法,一切的势力只能被消化融合进来,现在的漠北三汗还保留着一定的独立性,但时间越久,其能自主的事情就越少,面临的结果也将是被彻底融合。

    张瀚不知道当初放的风是不是炒花托人造势,但不管怎样,这个老台吉只能留在青城,并且只能老死在青城之中。

    既然一时不得要领,索性就同意其请,张瀚取了一块羊排,交给抱在怀中的儿子去啃。

    过不多时,三十来岁的白洪大台吉通过护兵的检查,大步走了进来。

    “见过张大人。”

    白洪大台吉倒是和张瀚经常见面,其部民好几万人需要分割安插,牧场驻地什么的也要军司统筹安排,好在喀喇沁人和土默特人原本就是牧场犬牙交错,打交道的时间很长,甚至牧民们彼此都能认识,有些交情,去年一年安置其部,并没有闹出太多的矛盾,很顺利的把几万牧民安排了开来。

    安插时当然也是打乱安插,好在白洪在台吉相当的配合,只在身边留着一百多甲兵,后来进地青城,干脆一百多甲兵也不留了,只留了十来个护卫,还有家人在一起,也和炒花一样,院子里住着四五十人,不过他院子也比炒花大一些,所以还不是太拥挤。

    拱手行礼之后,三人就坐,张瀚对炒花道:“老台吉有事可以直言。”

    炒花道:“此前我不知道大人对蒙古人会如何,在青城看了这半年多,现在已经明白了。”

    张瀚哈哈一笑,说道:“以老台吉的经历和眼光,要看半年才明白?怕是半年之后才明白要替蒙古人找什么出路吧?”

    炒花原本黑红的脸膛也是难得一红。

    白洪大台吉忍不住一笑,对着张瀚道:“其实炒花台吉还是有些顾虑的,此前他确实谋求起复,想回故地收拢部下,当然也需要和记军司的配合和帮助。现在看来,军司并无意在短期内打跨林丹汗,老台吉年纪也大了,腰酸腿疼是常有的事,这心思也就息下来了。今晚求见,倒是真的一心替军司和大人着想,也是为了青城的安稳,在下也是和老台吉一样的想法……”

    得到白洪大台吉背书之后,炒花才又接着道:“城中蒙古人很多,近来风气堕落,常有整夜饮酒不归者。这样下去,就算好男儿也是给毁了。以我们所想,还是无所事事的原故。如果大人真的将来要在草原上立足,必须要视蒙古人为汉人一样,兼爱如一。今和记兵马十几万人,而征蒙古人于其中的,认真来说只有银锭台吉的部下算是和记兵马,我土默特,内喀尔喀,喀喇沁,漠北三部,其中虽然大半是牧民,但也不乏各台吉麾下的甲兵堪称精锐。虽然比起和记的枪骑兵还有猎骑兵相差较远,但征他们入伍比起普通的汉人百姓要强出许多,此情大人不可不察!”

    炒花原本有些卑躬屈膝之态,这番话说完之后,却有昂然之色,显然是把自己深藏于心的话说出来了,心中笃定,不管成或不成,最少努力过了。

    在这一刻,曾经率十万骑兵入侵大明的那个桀骜不驯,在明史上有好大篇幅记录的强悍蒙古贵族的形象,又是出现在了张瀚眼前。

    这才是真正的炒花,也是张瀚头一回路过喀尔喀地界时,那个睥睨万方不可一世的蒙古台吉,五部之主。

    也就是这样的人才敢连续入侵大明,绝不互市,不肯向大明低头,也绝不会向女真人低头。

    相比起来,科尔沁的奥巴台吉和明安台吉等人,猪狗耳。

    强兵临门,甚至还没有到,他们就已经勾结外人谋图本族人的地盘和丁口,而林丹汗不管怎样,也是保持了蒙古末代大汗的尊严,林丹汗一脉是真正的黄金家族传人,炒花也是达延汗的后人,达延汗又称小王子,是成化年间出生的黄金家族的末代传人,传至如今,分为林丹汗等六万户数支,七零八落,被女真人和张瀚分而击之。

    在强敌面前,炒花和林丹汗好歹保住了黄金家族后裔的尊严,特别是炒花的最后一战,在强敌到来,明知不知的情况下还是奋勇抵抗,也不枉这厮骚扰了大明边境三十年,最后要是如老鼠一般躲在地洞里,战都不敢战,汉人的脸也就跟着丢光了。

    张瀚一时并没有回答,他在权衡利弊,怀中的小儿啃起羊排来倒是有滋有味,面对两个蒙古汉子,一点儿怯场的感觉也是没有。

    说起来后宅刚到青城时还是有些害怕的,一路过来都是一望无际叫人感觉无依无靠的草原,真的如在水上行船一样,叫人心生孤独和惶恐之感。

    到了青城之初又是明显的蒙古人的地方,很多细节上明显有蒙古人的过往残留,在刚搬来时,后宅不少妇人觉都睡不安稳。

    后来军司来人越来越多,街面上越来越繁华,直到这方圆五里的小城住了两三万人,到处都是汉人城市的生活气息,城外一直也有第一团的士兵驻扎守卫,这样才使得妇人们安心下来,倒是不懂事的小孩很喜欢这样的地方,一望无际的草地,经常被带出去撒欢淘气,小张彬已经开始学骑马,很多汉人小孩都在城外学骑马,这在内地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城中的蒙古小孩也开始在汉人学堂里上学,并且习惯了吃汉人的早餐。

    供应蒙古小孩饭食,使其入学,学习汉人的文字和书籍,这就是早期的融合。

    如果到他们的下一代或是第三代,估计将会有绝大多数蒙古人不会说本族的语言,更不可能会书写本族的文字,只会说汉话,看汉人的书籍,他们将会和普通的汉人青年一样,在军司之下学习和工作,真正的被融入进来。

    所谓刻意的帮这些人保留本民族的文字和服饰,包括语言,岂不是给自己制造离心力和麻烦吗?

    世界上民族和曾经出现的语言文字不知凡几,消失便消失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统治者刻意的制造出与主体民族离心离德的异族,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要么融入,要么对抗,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用蒙古人为骑兵,这并非没有考虑。

    枪骑兵中也有相当多的蒙古人,不过他们原本就没有太强的部族属性,这年头在草原上游荡的蒙古人没有好人,自己游荡没有部族的帮助,只能沦为马贼,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马贼团伙太多了,和记进入之后不知道扫荡了多少马贼团伙,除了大半被杀死外,少部份降伏的也是被补入枪骑兵的队伍之中,在周耀主持的训练之下又死了不少,现在留在枪骑兵队伍中的也多半是久历战阵了,不仅能力信的过,忠诚上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和记的内查可不是大明能比的,大明的鞑官都忠诚了二百来年,形成了不少武官中的鞑官世家,和记总不会比大明还废物吧?

    现在青城和各处的流散蒙古人不少,原本的各台吉的甲兵多半被遣散了,以前台吉们要保护自己的牧场和地位,有时候也准备着南下打草谷,保留适当的武备是必要的。草原上马贼多,狼多,敌对的势力也不少。就算有大汗在,各个台吉自己的实力也是相当的重要。没有实力就只能任人欺负,当初银锭台吉之所以被派到马市当苦差,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自己手头没有实力,那些大台吉,比如阿成台吉,自己麾下就有好几千丁,甲兵几百上千人,这样的台吉在大汗面前也是挺直腰杆说话的,大汗不仅不能摆架子,反而得用心拉拢……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小刀() 
现在当然不同了,一切都在和记的掌握之下,马贼没了,狼都打了不少,反正现在很少见大股的狼群。

    没办法,和记要练兵啊……除了几处战场还有零星的交战之外,多半地方都是风平浪静,却图汗之后,不开眼的小部落越来越少,练兵的地界也越来越少。

    新兵要获得成长,战场才是最好的地方,没有战场也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