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6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时,就没有任何力量把商团军推回去了。

    卢四身为军士长跑在一个小队的战兵侧身,整条战线上都是如此,一个个小队汇成一个个中队,整条战场上六百多跳荡战兵,他们组成了十几个中队,每个中队对面的战场都有一里多的正面,同时对面都有过千以上的防守者。

    密密麻麻的蒙古人就站在对面,手持骑弓,面露惊愕。

    在普通的战士眼中对面的商团军冲过来的人有些少,当然原本商团军东路军的人数并不多,而且缺乏重型火器,在双方交火的时候,虽然骑弓毫无建树,但对面商团军的火铳也不如传闻中的那样强大。

    这种局面给了不少普通的蒙古人错觉和信心,当他们看到几百人的汉军就胆敢冲过来时,一起发出了愤怒的鼓噪声。

    卢四的战靴踩踏在薄沙和积雪上,在侧前方是黑水河,大河挡住了很宽广的正面,没有办法攻击河水掩护的蒙古人的阵地,也使对面的统帅更易于把原本就优势的兵力摆在更合适的位置上。

    他身边只有十几人,在左手侧和右手侧各有几个小队,整个战线上战兵们都在不停的向前奔跑着,每个人身上都有沉重的战甲,有胸甲也有扎甲,也有少量的鳞甲。

    每个人在战甲之内可能再穿一层绵甲或锁甲,卢四就是穿着一件锁甲。

    光是铠甲的重量就达四十多斤,还有厚实的铁盔和面具,还有护臂,护胫和战靴,每人身上的负重在七十斤左右。

    当卢四和战兵们向前奔跑时,真的感觉大地都在震颤着。

    他们象是一群人形野兽,或是披着铁甲的猛兽,和记商团军的战兵不是一般人都能当的上的,他们的身形和武力,还有耐力都受过重重考验,在整个连同辎兵十几万人的商团军中,战兵的数量已经不足三千人,并且数字还在不断的下调。

    宁愿缺额也要精中选精,这使得战兵们有着一份额外的骄傲。

    哪怕是加入枪骑兵团也没有进入战兵序列这样困难,其实在整个和记的战术体系中,战兵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加强,反而是有所下降。

    正面做战有长枪手和加装了刺刀的火铳手,骚扰游击有猎骑兵,正面催锋有重甲的枪骑兵,战兵越来越只能在合适的地形中发挥作用了,比如在宽甸的山地中,也可以是在台湾的大海之上。

    现在又是到了使用战兵的关键之处,只要能感觉被用的上,或是关键时刻只能用战兵,这些跳荡战兵的士气就会无比的高昂。

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突击() 
跳荡战兵一般是三十左右的年龄,和后金的白甲兵的普通年龄差不多,处于体能和经验的双重巅峰,在距离二百步外发起突进冲击,这一点距离在负重七十多斤的条件下慢慢走也是很疲惫的,但这些战兵还是能保持相当快速的突进,他们脚步如飞,如人形猛兽,脚下黄沙和残雪被撩起很高,在身后飞溅着,每个人都在用力跑着,所有人都发出剧烈的喘息声,这个时候似乎只能听到跑步时的喘气声,还有甲叶的哗哗响声,战靴踩在地上也有沙沙的脚步声,除此之外,战场上其余的声响好象一下子被关上了阀门,人们什么都听不到了。

    卢四也是一样,他知道自己和身边战友的剧烈喘息并没有什么,这是调匀呼吸的办法,事实上只要脚步一停,几个呼吸之后他们就能恢复正常的喘气节奏。

    调匀呼吸,掌握节奏,包括怎么挥动兵器,发力,回力,保存体力以备再战,这都是一整套的办法,在训练时大家掌握的越好,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机会也就越大。

    冷兵器的战场,除非是被分割包围,在混战中能活下来的肯定是最冷静和保存体力最好的那个。

    人们已经冲到壕沟前,并不深,只是相当宽阔,工兵已经放下梯子和做了简单的固定,在对面刚刚被驱散一些的弓手又迎了上来,他们在喝骂和叫嚣声中开始冲上前来,每个弓手都找着了合适的位置,在第一个战兵的足靴踩上梯子的同时,箭矢已经如雨一般覆盖这来。

    真的是如雨一般,每根箭矢几乎都是同时和几十支一起倾泻而下,每个小队战兵的对面都最少有过百弓手,每一段架了云梯的壕沟对面都几乎有上千人,十几万的蒙古人驻守着这十来里长的正面,他们当然可以做到如此厚集的正面防御。

    最关键之处在于商团军失去了对他们正面的威胁,火炮,这个战争利器没有跟过来,炮车哪怕是千斤不到的四磅炮,加上一个基数的炮弹和大车本身的重量,在浮沙满地的沙漠中行走都是太困难了。

    车炮营直接去了西路,在那里原本可能遭遇的是十来万仓惶逃窜的套部主力,结果战局转变,这一次看来车炮营是不太能派的上用场了。

    在箭雨之下,战兵们连抬头观察都做不到,尽管还举着盾牌,护住大半个身体,但盾牌也很快被射满了箭矢,蒙古人的弓力虽然不强,但现在距离很近,而且他们感觉自己有心理优势,所以战术变形很少,几乎每支箭矢都能射中它应该去向的地方。

    如果有人对弓术有兴趣的话就会发现百发百中不是难题,很多后世的弓术爱好者可以在室内轻松的射中每一个被抛向半空的瓶子,箭矢透过瓶子,甚至可以连发数箭将那些水瓶全部射穿。

    在室外射移动靶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一个爱好者用几年时间可以轻松的射中每个出现在眼中的猎物,甚至用特殊的弓箭能轻易的射中人肉眼中的某一个小点。

    在这些从小就操持弓箭,视弓箭为生命,不管是生活还是战争都无法离开的蒙古人手中,弓箭更加灵活,宛如有了生命,他们的箭矢射的又快又密集,准头奇准无比,哪怕是人的眼睛都要小心,真的有不少弓手在瞄准这些铁甲战士的眼珠,还好在铁面具和头盔加上盾牌还有铁甲的多重防护下,这种努力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如果不是弓手过弱的话,蒙古射手还是这个时代的最强射手,他们的射术不象是训练出来的成果,而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是后天的努力把这种天赋点给点亮了。

    可惜他们越来越多的把这些技艺用在生活上,比如打猎而不是作战,否则也就轮不到张瀚和他的商团军出现在草原上了。

    如女真人一般勇敢和善战,并且一样喜欢学习和参与战争的蒙古人仍然十分可怕,在重型火炮和机枪出现之前,骑兵仍然是战争之王。

    所有人都感觉自己身上不停的被箭矢射中,轻箭在近距离也显得有些可怕,盾牌上很快遍及箭矢,如同突然长出来的蓬勃野草,每个战士的身上也到处都插满了箭矢,只是这些箭矢都是歪斜的,很明显都是箭头勾连在战甲上,没有办法透体而入,当然也就做不到伤害战甲之内的战士躯体。

    有的胸甲被箭矢刺穿了小洞,绵软的弓箭没有办法射穿厚实的胸甲。

    扎甲和鳞甲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尽管会有不少甲叶受到损害,但战后修补一下就可以了。

    每个战士的绵甲或锁甲都会挡住更进一步的箭尖,最多使自己受到皮肉伤。

    在蒙古人眼中,已经在梯子上飞速扑过来的铁甲战士变得无比恐怖,这时人们才想起来早就有过的论断,弓箭对这些披着重甲的商团军将士毫无用处,根本射不穿他们的防御。

    弓手开始后撤,其实蒙古人全部都是弓手,只是这时有一些披着甲或是拿着铁矛的蒙古战士开始迎上前来,他们试图在冷兵器的较量上与这些铁甲野兽一较长短。

    第一个战兵跳过了长壕,几支铁矛一起戳刺过来。

    战兵将盾牌往身前一竖,挡住了大半铁矛的袭击,盾牌上发出震响,这个战兵的小腿处被长矛刺中了,那是一个狡猾而身手不错的敌人,矛尖刺穿了护胫,被卸去了大半力量,但还是刺穿了小腿的皮肤和肌肉组织,伤到了骨骼,但也就如此了,被刺伤的战兵努力使自己保持着平衡,并且发出了怒吼声。

    更多的战兵涌了过来,又有两名盾手并肩站在一起,四名枪手开始向前方戳刺,长矛和铁枪在半空交汇,彼此挥打,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镗把手和刀牌手开始挥舞着,把空间扩大。

    一个小队接一个小队跨过了壕沟,并且把立足点的范围扩大。

    精良的武器和强悍的意志加上过人的武艺,当然还有十分娴熟的阵列配合,每个小队都开始杀伤敌人。

    每次戳刺和挥斩都会有蒙古人倒下,每次都有断臂残肢飞向半空。

    长枪拔出,血雨飞溅。

    很快在小队前方就出现一层尸堆,敢于冲上来肉搏的蒙古人纷纷倒在地上死去,就算是披着一层绵甲的也是一样,他们根本就不是这些铁甲战兵的对手。

    蒙古人发觉自己的对手太强,他们的防护太强,他们出手的速度太快,他们的动作迅如疾电,他们的勇气过人,敢于冒险出击,他们的力气也太大,一个小队十来个战兵扛着几百个蒙古人的车轮战,直到另外一个小队踏上战场为止。

    到处都是这样混乱的景像,蒙古人到处都在围攻和记的战兵,战场一个接一个的开辟,一个接一个的战士从壕沟另外一端跳过来,然后就屹立不动,宛如山峦。

    不是没有战兵战死,不慎被长矛刺中要害仍然足以致命,但在这些战士的努力之下,只要他们踏足之处就是一个稳固的立足点,接着就是长枪手和火铳手源源不断的冲了过来。

    在近距离上,火铳手们终于叫这些蒙古弓手理解了什么是武器的代差,火铳手的步兵铳是天启二年定款,从质量和设计上来说和二百年后的滑膛枪几乎一致,没有太大的区别,在零构件和打放火铳的稳定性上已经没有太大的进步空间,现在只能是在膛线和后装子弹上发展了,而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就算有明确的思路,想实现这些最少也得三十年到五十年,仗早就打完了。

    就是现在的火铳也足够用了。

    火铳手们跑到战线之后就是呈中队或连队方阵,然后举枪,开火,装填。

    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最快时间内完成,火铳手们甚至没有时间去看自己的战果。

    只有在军官的观察下,这些铳手们完成装填,转身,前进等各种动作,然后再是开火,装填,再次打放。

    卢四和一个膛把手一直在配合,他手中持着一面盾牌,右手则是精心打制的戚刀,也是明军的制式腰刀的一种,用上等精铁打造,一柄的成本在八两左右,堪称利器。他和膛把手一直在配合,对方扫或戳刺,卢四是真正用出杀招的人。

    两人身上都被疮十余处,身上的外袍和里衬都早就被鲜血浸透,膛把手伤的比卢四重,他的腹部中了一矛,鲜血不停的涌出,全身披甲的铁人已经内外浴血,卢四的盾牌则被弓箭射满,沉重不堪,已经被他丢弃,他的胳膊和大腿等处也多半受创,鲜血淋漓,但好在都没有伤到要害。

    镗把手突然发出怒吼,手中的膛把开始胡乱挥舞,卢四看到一支箭矢插在这个伙伴的喉咙上,已经深入半截。

    镗把手没有就此倒下,而是怒而向前,浴血的铁人持续向前而进,手中镗把还在胡乱挥舞和拍打着,在他当面的蒙古人都是骇然失色,这个曾经以武力立国以屠杀来铸立统治基石的民族的后人已经见不惯这样的场面了。

    在胡乱挥舞了好一会儿之后,镗把手终于停住了脚步,不过他没有倒下,而是把镗把杆撑在自己的胸口,鲜血还在顺着镗把和铠甲边缘不停的流下来,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勇士已经战死了。

    卢四胸中好象有烈火在燃烧。

    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计较兵种分别的时候了,这时再有人来吹嘘什么枪骑兵才是无敌的,卢四会第一时间把那个蠢货给打翻,然后拎着对方的脑袋叫他看一看什么是真正的勇士。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跃过() 
无数个小型战场上这样的一幕在重复上演着,跳荡战兵们如锋锐的长刀切开了敌人厚实的肌里,露出血淋淋的肌肉和内脏,这样的对攻战里他们当然也会有伤亡,他们只是在装备勇气战术训练等各方面碾压敌人,但并没有代差,严格来说双方还是同一层面上的对抗,都是冷兵器对冷兵器,只是一方强一方弱,而蒙古人一方还有精湛的射术,弥补了他们很多的缺点,这也给跳荡战兵们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伤亡。

    但一旦给商团军越过壕沟,蒙古人的退却就不可避免了。

    很快立足点就被扩大,大量的火铳手和长枪手涌过来,不停的扩大地盘和彼此配合,不管是战兵还是火铳手或长枪手配合,形成军阵,剩下的也就是碾压和一边倒的屠杀。

    无数敢于抵抗的套虏倒了下去,鲜血很快凝固在大地上,形成了一滩滩触目惊心的黑红色的地块。

    不知道是谁带头,但大量的弓手先跑,然后那些披甲拿铁矛的也开始跑,他们疯狂的后撤,两边都是步战,加上商团军都是披甲,穿着轻甲或袄子的蒙古人开始逃跑之后,商团军这边当然追不上。

    火落赤的脸阴沉的能滴下水来。

    刚打起来不到半个时辰,濒临黑水河的东边战线就直接被打穿了,西边溃败的更快,由于没有河水的困拢,商团军在那边集结的兵马更多,架起梯子冲过来之后,第一道防线的驻守人员就开始逃跑了。

    看着自己的部下眼睁睁的在自己面前打的这么不争气,败的这样凄惨,身为统帅的感觉当然十分糟糕,但火落赤也知道部下们尽力了,商团军的攻势亲眼看到才知道有多么惊人,那么多的披甲战士不要命的冲过来,然后扛住蒙古人的箭落如雨,并且不停的扩大立足点。

    粗陋而成的防线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是使对方弃骑步战,如果说蒙古人辛苦一趟只是为了步战……火落赤觉得这个笑话并不好笑,相反,他很想哭。

    两翼都不停的有游骑在活动,远到东边的灰城子和红儿山,西南到红柳河一带,大约有两三万人的套部和鄂部骑兵在活动,他们要负责与西边的套部人马保持接触,随时通知那边也逃过来汇合,然后按既定的计划一起打破边墙,最好是多处破口,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所有人都弄进大明边境里去。

    强大的套部一心想在大明境内逃命,边墙成为蒙古人挡住身后追敌的救命稻草,这仍然是一个笑话,当然火落赤还是笑不出来。

    一旁的额麟臣一直在观战,他手中是一个不知道用什么渠道买过来的望远镜,在望远镜的镜头里无比广袤的土地上正上演着一场生死博杀的大戏,额麟臣看到商团军发起了进攻,也看到披甲战士越过第一道长壕,更看到他们怎么顶住攻击,在浑身插满了弓箭的情形下继续向前,最终把第一条防线的守兵全部击败,留下了满地的尸体之后,所有的蒙古人都后撤了。

    “咱们挖了多少条沟?”额麟臣放下望远镜,忍不住询问身边的伴当。

    “十一条沟。”伴当也看到了刚刚的情形,看到了商团军人们刚猛无比的攻击,看到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失去了两里长的纵深和第一条壕沟,看到了溃败和无能为力,他的脸色异常的苍白,回答问题时嗓子都在颤抖着。

    额麟臣身上一颤,对着火落赤道:“这样下去的话,黑水河与我们挖的沟一天之内就得失去一半啊。”

    “不会有这么快。”火落赤道:“明天我们撤下此前的部队,换上生力军,同时加强对左右两翼的骚扰,他们确实是精兵和强兵,但吃亏在人数太少。我们把战场拉开,把正面加厚,用这个血肉磨盘把他们的锐气磨光。”

    额麟臣大加赞同,不过一下子想起来,似乎前几天火落赤的说法是要磨光对方的锐气和血肉,这一次看来是把血肉去掉了。

    这一去十分明智,明显的商团军的战力还是超过了火落赤的想象之外,也超过了额麟臣的想象之外。

    哪怕是明军将领最珍爱的内丁也没有眼前的表现,更不会有这么多华丽到叫人无语的装备。

    那一具具甲胄最少都值几百白银,最少在火落赤等人的心里值这个价。这么多的军队,这么多的优良战马,这么多昂贵的战甲和兵器,毫无疑问这是一支拿银子堆砌出来的军队,强大的令人窒息,也根本叫人不知道怎么抵抗。

    现在所有人都只庆幸一点,还好在短短时间里做出了这样简陋的防御,把蒙古人的优势扩大到了最大,不然的话,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在逃亡途中了。

    商团军很快就冲到了第二条沟,仍然是一样的战术,一样的火花迸射,一样的勇往直接。

    整条壕沟都在沸腾着,到处都是在燃烧和爆裂,到处是砍杀,到处都是死人和沽沽流淌的鲜血。

    这样强度的厮杀蒙古人根本承受不住,这一次他们败退的更快。

    当然商团军还是付出了代价,又有一些人倒在了壕沟内外。

    但在他们身后,辎兵和工兵们已经快填平了第一条沟,枪骑兵的几个营分散开来,缓缓策马向前。

    整个枪骑兵犹如一个整体,象是冷硬的铁块,慢慢向前,给人一种绝望之感。

    任何人都感受到了这支骑兵队伍的强悍与冷酷,只要地形打开,留给蒙古人的时间绝不会太多。

    似乎也是感受到了压力,不少蒙古人都懒得叫唤了,整个战线又被推过来里许,他们的纵深更浅了。

    在几十里外的身后就是他们的白城子和灰城子等城池,也是鄂尔多斯的统治中心,扁平的牧场东西两面都挤满了人,除了精壮的牧民都上了前线外,男子中连老人和孩子也持弓戒备,往西边的防卫多半是套部的人和鄂部的老弱在防守,也就是说,白城子北边的这一大片的防御就是他们最后的防线,一旦失守,整个部落就象是松散的蛋糕,等着被商团军随意的切割。

    正因如此,战斗意志十分薄弱的蒙古人这一次迸发出了罕见的战力,虽然在商团军看来还是十分孱弱,可好歹他们都象样的抵抗之后才会撤退,每一次撤退时都是留下满地的尸首,对一群以牧民为主构成的根本算不上职业的军队来说,已经难能可贵了。

    在第二条深沟被打下之后,商团军的将士们纷纷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