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也是头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连他也有了几分惶恐和害怕。
还好在退兵潮中先遇上了莽古尔泰,看到莽古尔泰没心没肺的脸孔,皇太极突然心安了许多。
“老八,退下来是对的。”莽古尔泰啐了一口唾沫,叫骂道:“明军的火炮怎这么猛,一炮打在我二十多步远的地方,腾起来的草木泥沙喷了我一脸,还进了嘴。几个人当场炸成了一团烂肉!”
不远处代善和两红旗的人也退了下来,皇太极看到他们队列严整,心中更安。
当下对莽古尔泰道:“这火炮我们也要铸。”
“对,要铸!”
莽古尔泰最瞧不上明军的火器,不过此时也道:“这火炮太厉害了,城上摆几十门,这仗还打个吊?”
皇太极道:“是没有办法打,不过还得看父汗的意思。”
提起威严的父汗,一向粗豪的莽古尔泰也是无话,两人也都有些担心,一起往黄伞所在的地方追过去。
一直跑了五六里地才追上黄伞,众人离的老远看到努儿哈赤坐在黄伞下,腰板挺直的样子,顿时都放下心来。
皇太极奔过去,趴跪下来,努儿哈赤不满的道:“怎么突然退后了,你跑回来做什么?”
皇太极垂首道:“汗阿玛伞盖突然退后,儿臣不知道出了何事,所以赶回来看看究竟。”
这时代善等人也都赶过来,伞盖四周聚集了大量的亲贵和高级武将。
努儿哈赤叹道:“明军突然打放那般大威力的火炮,我坐下战马惊了,只得赶紧后撤,不料却惊动了防线,真是天数吗?”
众人都是无语,原来就是这个原因。
努儿哈赤沉吟片刻,又道:“明军火炮威力惊人,宁远不能打了。”
众人都是点头从刚刚火炮展现出来的威力看,根本不可能打的下来。人家只要不断的轰击阵后,根本没有援兵能顺利上来,弓手怎么和火炮的威力对抗?只能被动挨打,时间久了士气低迷是肯定的,城头明军二万多人也不是摆设,这仗真是没有办法打了。
“移师觉华。”努儿哈赤断然道:“武格讷回报,觉华并未凿冰,大军骑兵能冲上岛,这岛只有一道薄墙,守备不到万人,参将姚与贤,游击金冠等人驻守,都是籍籍无名之将,拿下觉华,这仗我们就不亏。”
“谨遵汗命。”
皇太极随众人一起拜礼,然后退下来准备移师觉华的事。
觉华岛离宁远很近,明日就能移师攻打,他对这个结果相当满意,觉华岛上物资很多,据说集中了大量的辽西的军资,是高第在决定内实外需战略时慢慢后撤囤积的,不知道为什么岛上的明军没有及时凿冰,如果凿开海面的话只能望洋兴叹,没有凿冰,这些物资军需已经是八旗的囊中之物了。
一道薄墙而已,皇太极没觉得能挡住自己。
这时两红旗的人经过,皇太极带住战马,见代善策马赶过来。
对这个兄长皇太极表面上还是尊重的,在他还是个少年时代善就已经和褚英等人出战了,现在代善虽然年岁不是很大,可是平时的言行举止已经象个老人一样,自从皇太极和莽古尔泰等人联手摆了代善一道后,代善就几乎是这种样子,老成稳重到衰颓的地步。两红旗由于代善本人的意愿,虽然实力很强,岳托等人是后起之秀,但两红旗的人都完全没有争汗权的意思,他们更愿意静观其变,或是居中调和。
这也算是两红旗的传承了,一直到清末两红旗的人都是差不多的风格。
代善看着皇太极,皇太极先抱拳道:“二哥。”
“老八,”代善点了点头,说道:“你知道今日父汗为何退后?”
“不是说战马受了惊?”
“不是。”代善目光森冷,说道:“是小十五坐在父汗马上一起看攻城,后来明军火炮打过来,声势骇人,父汗还没有什么,小五十吓坏了,在马背上嚎啕大哭,父汗无法,只得带马回撤,使得全旗后撤。”
皇太极心中一震,想了想,说道:“小十五还小,连我被这巨炮一轰也心中慌乱了。”
代善深深看他一眼,说道:“你若这般想也随你。”
说着代善引马而去,皇太极留在他身后,面色也渐渐阴沉下来。
今天这事,换了别的阿哥肯定会被重罚,努儿哈赤也不会后退。可是十五阿哥这样的表现仍然被父汗宠爱有加,甚至不惜为了十五阿哥引发整个战场后退,使得不少人以为大汗被炮打中了而哭泣而回,引发的风潮之大定然还会在日后发酵,原因就为了一个小孩子的哭叫。
再想到父汗要把自己的三十个牛录都给小十五,今日又是如此表现,皇太极的脸色更阴沉了。
建虏隔日没有来攻城,整个宁远城中都是松了口气。
看来大炮的威力是叫建虏给领略到了,他们相当明智的没有继续来试探着攻城。
唯一值得遗憾的就是金启宗昨天太兴奋,距离火药包太近,一炮打响之后火药包在城头爆炸,把这个文官给炸死了。
这也是宁远之战唯一战死的官员,还是个文官!
袁崇焕一早就主持给金启宗入棺,此人异地为官,也没有家属,只有个小妾什么都不懂,哭哭啼啼的吵闹不休,袁崇焕上了柱香后就赶紧出来了。
金启宗的抚恤肯定是朝廷给,应该不会太小气,家属也会来扶棺回家,到时候袁崇焕再送一笔程仪就是了。
原本城中各处欢腾,战死的人少,挫了八旗入辽西以来的锐气,还一炮把努儿哈赤的伞盖给轰走了,城外隐隐传来建虏的哭声,若是真的炸死了努儿哈赤,这一次的战果大到逆天,上头的大员们升官发财,底下的士兵多多少少也会有好处,最少每个将士都会有赏银。
正文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鬼火()
正文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三寨()
觉华岛上不仅驻守的明军被杀光,连岛上的七千平民也被杀的干干净净,由于在宁远城下受挫引发的怒火,迁怒的女真人连包衣也不抓了,岛上平民,不分老弱男女,一律被杀的干干净净。
把这些尸体堆在一起只是为了这些尸体挡住了通道,所以费了点力气把这些尸体搬抬在一起摞起来。
一具接一具的流着血的尸体就那么堆在一起,象是过年时宰好的鸡,也象是被屠的羊。
鲜血不停的流淌着,虽然已经失去了生命,还是有不少人在流血,冷硬的地面上很快就被殷虹的鲜血覆盖了,人们经过时靴子或草鞋踩在鲜血上,发出吧唧吧唧的响声,不过并没有多少人在意。
确实,现在这个时代是最不缺乏铁和血的时代,这样的场面在后世能把一个正常人吓到精神失常,在此时此刻,根本就没有几个人在意。
赵贵沉默下来,开始默默的替塔布囊包扎。
确实是和塔布囊说的一样,不一定哪一天赵贵就会死在战场上,象他这样的包衣,还好是有塔布囊平时照顾着,但一旦被牛录抽用就难说了,叫他们填壕再正常不过了,就算侥幸活下来抬旗开户,真正用起来还是当奴才来用,不会当真正的将士来用。
李明礼就是一个明证,明明是旗下开户人,有一身武艺,有铠甲和兵器,也征战多年,但在这场战事里李明礼就是被当成包衣在用,推小车赶爬犁,一身武艺全然浪费了。
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包衣的死伤率要远远高过旗丁和甲兵,这也是努儿哈赤的一项政策,用战事不停的消耗这些靠不住的汉人,老奴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偏执状态,从早年的大量任用汉将和汉军,到现在已经容不得一个汉人,恨不得汉人全部死光。
所谓老小孩老小孩,就是说老人容易走极端,思维方式不定,很难摸清他们的思绪,几年时间,辽东的汉人十不存一,主要也是和努儿哈赤的态度转变有关。
甚至努儿哈赤也影响了极多的子侄,女真为上,汉人为奴成了一项既定的政策,到了皇太极年间,虽然皇太极丰功伟业无人能及,也对保持女真传承做了相当多的事情,可是在当时人的眼里皇太极对汉人还是太倚重了,背离了努儿哈赤的传统,到了顺治,康熙年间,虽然满洲是第一利益集团,满清皇室真正倚重的就是满八旗,但抱怨皇帝不守祖制,大为任用汉人的声音就没有停过。
根子就是在天命年间,满洲人才是高高在上的主子,汉人是真正的奴才,两者的地位真的是天地之差!
赵贵和李明礼不想往尸堆那边看,但眼光还是忍不住瞟过去。
不知道还要忍多久?
这一次辽西大战没有象样的激动,只是在攻击宁远城的时候他们和所有的包衣一起在箭雨下清除城下的障碍,听着耳边不停的传来惨叫,不断的有包衣被箭矢射中而死,或是在架设云梯时被火油浇中而全身浴火,死的惨不堪言,或是被石块砸死,或是被督战的女真人用顺刀斩杀。
一场战事,女真人死伤不少,但汉人包衣的死伤是他们的十倍以上。
这一次平安无事,下一次呢?
李明礼看到赵贵的眼中有些焦虑,他轻轻摇了摇头。
身为和记的军情人员,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并且尽量想办法保护好自己。这是曹振彦转达的东西,也是曹振彦在十三山上学到的东西,军情司也没有办法保证自己旗下军情人员的安全,能不能活下来还只能看自己。
至于何时能等到和记的商团军反击辽东,这仍然不是李明礼这种层次的军情人员能知道的,连曹振彦乃至赵立德也不可能知道。
李明礼用严厉的眼神警告了赵贵一眼,他们已经得到了太多,他们能在严苛残酷的条件下活下来,并且连同家人都活的很好,这是军情司现阶段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帮助他们这些军情人员,他们并不是建奴用细作那样,不顾待遇和死活,只是拿家人来威胁逼迫,李明礼和赵贵都是自愿的,并且也感受到了军情司对他们的照顾和诚意,这就足够了。
塔布囊误会了两个汉人,等赵贵把他包扎好,塔布囊才不动声色的道:“你们俩放心吧,这一次打完了我估计能当上牛录额真,虽然只是蒙古牛录,但把你们两个汉人弄过来还是可以的,了不起送些银子。到了我的牛录,我一定会照顾你们的。”
塔布囊说到最后,咧嘴一笑,想摆出狰狞模样,不过牵动伤口,一时龇牙咧嘴起来。
赵贵一脸不屑,扭头点烟,很多包衣都被允许休息,蹲在原地发呆,只有少数人有烟草这种奢侈品享受。
“有个鸟用。”李明礼丝毫不客气的道:“要说照顾,我本牛牛录额真不也是在照顾我?平时在牛录里我够舒服了,也没有哪个主子为难我。可上了战场,各旗的包衣各牛录的包衣都集中起来用,赵贵你还护的住?我这个开户人当包衣来用,找谁说理去?别说你一个牛录额真,就算你当了蒙古固山也没个鸟用啊。”
塔布囊被李明礼喷的满脸口水,一脸郁闷,想反驳也是没有办法。
确实是如此,按道理来说汉军还有十六个牛录呢,这是早前投降的明军挑出一部份编成的牛录。
在天命四年之前八旗动辄能出动十余万人,主要就是有七十多个蒙古牛录,编成了左右翼,骑兵几千人,加上汉军牛录和汉将自己直领的部下,六万旗丁战兵加上蒙古兵和汉军,出动十万八万人并非难事。而且在老奴年间,各牛录人数充足,出兵率很高,四百个女真牛录可以动员三四万人,生死大战时则六万丁全部出动,后来加上汉军和蒙古,全部动员能出动十万人以上。
这个数字当然不如后来皇太极经营的成就,但也是当时老奴明智的表现,接纳李永芳,策降孙得功,都是明证。
现在就完全不同了,除了要留下一部份人手防着东江,汉军也几乎全完了,只有佟养性和石廷柱手头还有几千人,相当有限的实力了。
这一次辽西大战,八旗只出动了四万人不到,后来又带来了几万包衣搬东西,十几万明军如果能拒险而守,少量骑兵趁隙突袭,会给这几万女真人带来不小的麻烦,肯定不会搬运的如此舒服,等若进入无人之地。
“好了,”塔布囊笑骂起来:“赵贵你帮我把衣袍穿上啊,要冻死我不成。”
果然是赵贵疏忽了,包扎后没有穿上衣袍,这么大冷的天,塔布囊已经冻的不行了。
三人坐在尸堆和如山般的粮堆之下,忍不住大笑起来。
“轰”
烈火之中一处木栅栏承受不了自身的重量了,在火光之下轰然倒地,发出巨大的声响。
“杀!”
过千东江战兵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往前冲过去。
大约二百人左右的女真射手在烈火的另一侧站定了,开始用步弓平射过来。
“嗡”
箭矢如蝗飞掠而至,发出嗡嗡的破空声响,接着就是接二连三的惨叫声。
第一时间最少就射翻了过百人,东江兵缺乏合格的盾牌,他们的所谓盾牌就是木制的圆盾加一层布,正经的盾牌可没有这么简单,就算是真正的盾牌也没有办法在几十步内挡住女真人的劲射,更何况是拿着破木板就往前冲。
后方的将领不为所动,继续挥舞旗帜,更多的战兵冲了过去。
所谓战兵也只是穿着绵甲,多半只是穿着破旧的军袄,手中的兵器也是以铁枪为主,少量的刀牌手在两侧活动,想尽量早些接近对面的弓手。
在梆子声中,女真射手沿着两侧的密林后撤,并且不断的杀伤接近的东江兵。
在深沟高垒之后是董骨寨,沿着山岭往东北方向是牛毛寨,这里是故董鄂部旧地,也是东江,包括宽甸的十二团与女真人的实际控制的交界地之一。
沿着这些寨子往左侧走也是绵延不断的大山,这里是长白山的山脉,曾经有董鄂部女真在这里活动,这也是个大部,在努儿哈赤刚起家不久董鄂部当时的首领何和礼就选择加入了其中。
由于对西翼的空虚的担心,努儿哈赤在牛毛寨和董骨寨还有阎王寨三寨设立了防线,在这一次西征时留下了相当多的兵马在三寨防御,打破三寨之后才有机会去攻打赫图阿拉。
借助地利之便,三寨的守兵打的有声有色,东江镇出动三万余兵,分做三路,最多的这一路却被困在三寨一侧,成了无法逾越的天堑。
毛承禄一脸郁闷的道:“天启三年我三万大军轻松拔除三寨,怎么过了三年多,反而攻不下来这寨子了?”
陈继盛不动声色的道:“当时三寨空虚,每寨守兵不超过百人,所以我大军轻松破寨。后来老奴率主力返回,我们也没有来的及攻克赫图阿拉就撤兵了。这一次看来”
陈继盛摇了摇头,脸上也满是郁闷之色。
正文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退兵()
东江的三路大军看似规模浩大,打的有声有色,其实战果都相当有限,李茂春一路往威宁营威胁沈阳,结果遇到抵抗就折返了。
往海州一路也是,两红旗也留了充足的兵马,往海州的广鹿岛战兵不敢深入,半途折返。
说起来当年张盘复旅顺和打金州时,一样面对的是两红旗的兵马,但打的有声有色,现在这些将领的能力和麾下战兵的战力,似乎不及当初。
往赫图阿拉的这一路是皮岛和铁山宽甸的主力,但战果也不如人意,困在三寨这里多天,浩大的出兵看来要成了笑话了。
“大帅。”陈继盛抱拳道:“军中粮草有不足之患,不如考虑一下退兵吧。”
毛承禄冷笑道:“寸功未立,只首未斩,现在就谈退兵,早了点吧?”
陈继盛不为所动,不动声色的道:“将士粮草不足,总不能一路啃树皮回去?”
毛承禄转而怒道:“和记的人粮食堆的比山还高,不出兵也罢了,粮食也不肯给,真他娘的混蛋。”
陈继盛内心不以为然,东江与和记早就撕破过脸,双方现在只是勉强的合作关系,和记并不看好这一次出兵,因为努儿哈赤留下来的力量已经很强,在赫图阿拉到太子河一线有过万人,辽南也有好几千人,以东江镇来说真正的战兵也就三万余人,装备具甲都不及女真,不要看对方人少,打起来东江镇完全不是对手。打仗这事,人多肯定占便宜,但有的时候人多就是负担和拖累,并不起太大作用。
比如现在这三万来人,陈继盛宁愿换成和记的三千人,打起来肯定比这三万人更有用,这一次东江出动六万人以上,其中的辅兵也就拿根长枪或棍子,打起来屁用不顶。
现在军中已经开始缺粮,往回程走肯定会很艰难,但不会有太多人饿死。
要是再耽搁下去,只怕会有不少人饿死在半路。就算东江最不缺的就是人,可也不是这么浪费法的,要是每次出兵都饿死几百上千,以后谁还愿踊跃出战?
此次出战,受阻于牛毛寨和董骨寨等三寨,只拔了十几个人都逃了的小村,女真人在密林和大山里生活的也是最穷的那一群,连地都刮下来三尺也没有弄到多少东西,这一次出兵可算是亏大了。
“我们不亏。”毛文龙环视左右诸将,似乎也听到了各人的心声。近花甲之年的老将按剑而立,身后大红披风被山林中的北风吹的猎猎作响。
毛文龙朗声道:“此战出兵三路,深入到威宁营,我们也重新按兵到牛毛寨,也是离赫图阿拉最近的地方,也有辽南一路接近海州,建虏三路受袭,必定大为震动,调兵遣将来应付咱们。你们以为他们的兵是天兵,不要吃喝拉撒,调动驻守不要耗费钱粮?”
四周传来低低的笑声,毛文龙的话打动了他们。
毛文龙接着道:“老奴征辽西,以我对他的了解定然是先想着打着看看,并没有打关门的意思和想头。不过辽西那帮怂货败的太快太凶,老奴必定会想着看看能不能打破关门,根据最新的塘报他们在攻宁远,要是宁远一下,关门就真的危险了。”
毛文龙有话没有直说,这一次的辽西大败明显是辽西将门在玩高第,高第看出了将门不堪战,新兵不堪战,空有防御没有敢战之兵,修那么多堡有屁用?
高第的策略和王在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