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辉上次离开的时候,给了丁雷到外面去招一些搞摩托车技术的人才指标,随后就没有再有时间关注,现在不一样。因为丁雷传来消息,他招募到了一位技术能手。
现在的杨辉就看到这位传奇人物,杨辉完全没有想到。这丁雷居然能把这后世共和国的摩托车大王级别的牛人拉来。
没错这次杨辉要见的就是那位在后世相当牛逼的传奇人物,左宗生。这位在82年到92年期间一直在山城做着摩托车维修,而山城则是紧邻0011基地所在的贵洲。要说丁雷能把这位招募来杨辉还真有些不相信。
需知从82年开始这位就在山城开始搞摩托车维修,而在山城则是有一家著名的摩托车军赚民的工厂嘉玲厂,这个厂就是生产摩托车的。
而左宗生和嘉玲厂的渊源这里就不多说,大家也能猜出来,资本的原始积累嘛,大家都知道的。唯一让杨辉想不通的就是这位颇具野心的企业家,现在为什么屈居到了基地来搞发动机,这就有些令人想不通。
好在这些也不需要杨辉想通,实际上要说这事也简单,现在才85年,距离左开始搞摩托车维修也不过三年时间不到,就算再有野心,恐怕现在连萌芽都还没有。
这些最后成功的企业家的野心都是随着能力而增加的,这才三年时间而已,现在的能力至少还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开始萌芽,只能说种子被播种了。
对摩托车迷恋的左大王,这个时候被丁雷挖过来是正常的,现在左大王也还是一个摩托车发烧友级别,正是各种奇思妙想迸发的时候。不过以这位的技术和实力,恐怕并不能支持他来试验他的奇思妙想。
在八十年代,高端的科研力量高度垄断在国家手中,而国家手中以军工单位最为强大,现在丁雷代表0011基地抛出邀请,这位自然也就来了,说是学艺也好、偷师也罢。
现在,杨辉心里也在想这位左大王,他以后会不会上演像上辈子那样的经历,最后把嘉陵厂换成0011基地,重新走上他的世界级摩托车巨头宝座。
尽管想了很多,但是杨辉依然拜托不了这位后世实际摩托车大王的诱惑,或者说是名人收集的癖好。
“大家好,你们都是丁雷招募到的技术人才。实话说,我本来是没有想到丁雷可以招募到这么多的人才,我们0011基地到底是干什么的,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现在我要说的是,我们基地现在要开始进军民用工业品市场,摩托车发动机就是我们主打产品。”
杨辉首先简单的将大致情况介绍一番,看了看被招募到的九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已经在基地开始干了一个多月时间,而且杨辉看起来也不是那种官威大的人,众人自然没有太拘束。
每个人的第一反映杨辉都看在眼里,各自不同,而当杨辉看到左先生的表情之后,似乎又看到了未来,有的时候历史大势始终是不能改变太多,想来左先生应该就是如此。
既然是这样,那就
“当然了,大家来之前大多都是搞摩托车维修的个体户,各自有各自的理想,这个我绝不干涉,现在我要说的就是,如果以后哪位要辞职不干了,要自己去闯一番事业,我们也绝不阻拦,大家来去自由。”
听到杨辉这话一说,终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来这里搞技术的,在来之前哪位没有一点点的理想。现在杨辉这话一说就算是没有完全断了众人的理想,大家奋斗起来也算是有个奔头。
不过,杨辉也不是圣人,不可能完全让这些家伙们乱来,自然还是要限制一下。
“我们0011基地是搞摩托车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不做摩托车整车,所以以后若是哪位觉得自己有资本,政策明朗了,要出去自己打拼。那么先把话说到这里:五年之内不能在业务中涉及发动机变速器的业务,当然我们0011基地的动力总成永远任大家采购。”
杨辉把这话说出来是为了保证基地的利益,五年的时间技术代差也足以拉开了,这里人离开之后要是再想投入到发动机业务,也就随他们了。
实际上刚开始搞摩托车就搞动力总成,好像还真没有几个厂家有这么生猛,早点帮他们断了这个念想,也算是一个不大不不小的帮助。
说完了该说的,杨辉这才开始看丁雷保证过的750发动机改进,又过了几个月时间,想来成果应该还是有一些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K8的发动机()
“丁组长,你说过的一年时间出成果,我等不了,让你招募技术人员一起做发动机改进。↗,现在技术人员都招募到又过去了两个月,你的进度是不是也该要有些阶段性成果了?”
杨辉这话一说,丁雷早就有了准备,他知道这次杨辉来肯定是要看一下750摩托新动力总成,所以早就有所准备。
经过所有人的努力,第一台发动机样机已经研制成功:“杨秘书长,你快过来看,这是我们的新发动机第一台变速器,一周前才做了第一次使用。”
听到样机都出来了,这是一个好消息,杨辉在丁雷的带领下,来到旁边的一个测试台架上,上面的动力总成已经被固定起来。
摩托车发动机马力倒不是太大,测试台的建设技术含量不是太高,在洪都的时候就拿到了测试台架的设计图纸,现在建设完毕投入使用了好几个月。
一群人围着这套动力总成,最关心的东西还是减速器,这是改动的重点突破口。
丁雷介绍着变速器的改进:“我们现在的变速器改进完全变样,它可以和原型变速器拉开不止一点差距。首先我们的在变速器空气滤清器下方增加了一个曲轴通风管接头口,当然改动的大头还是在档位上的改动。”
不用说杨辉也知道,上次走之前丁雷就是这样给杨辉说的,增加档位这是肯定的,但是当杨辉真正听到介绍之后,还是被这些家伙的强大设计能力给震个不轻。
丁雷拿出设计资料,随后又在一边解释着:“我们的新变速器从四个前进档增加到了五个前进档:一档减速比3。60;二档减速比2。44;三档减速比1。96;四档减速比1。48;五档减速比1。16。这比起原来的四个前进档要多了一个前进档位。只要驾驶员在驾驶时候勤换档,我们的油耗将会有一个很好的控制。”
说话间,已经有人把发动机启动,并且演示着五个前进档的变动,随着不断的变动,杨辉能听到挂挡的声音很清晰,没一丝杂音。看来这次的改进是可行的,就是不在知道是不是和发动机的匹配上会有问题。
杨辉自己也试着亲自去试了一下变速器的五个前进档档位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
“咔咔咔”
档位转化成功时的机械跳动声清脆无杂音,同样换挡所需要的力也并不是太大。现在初步看来这改进是成功的。
“杨秘书长,你在一档的时候,试着继续往后降档位,会有意向不到的惊喜。”
本来杨辉对这次的改进已经相当满意了,第一次的改进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实在是不俗。没有浪费了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基地的750侉子发动机总成设计是成功的,只要不出问题,凭借这五个前进档肯定可以取得不俗的销售成绩。
但是听到还有惊喜,杨辉这就不淡定了,逐步将档位降下来直到一档,然后忐忑的又往下降下去,没想打这还真就有惊喜。
当从一档降下去之后,明显看到输出轴的转动方向改变了,难道这是还增加了一个倒挡不成?若是如此这款变速器就可以算是比较完美了。
如杨辉所想。丁雷继续介绍下去:“没错,我们的新发动机不仅仅是增加了一个前进档,同时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还增加了一个倒挡,倒挡减速比为4。356。挂上倒挡,输出轴实现转向,摩托车可以自动向后行驶。”
果然如此,这个新的发动机已经装上了倒挡,这将赋予750摩托车全新的驾驶感觉,有了这个新的技术杨辉完全相信。可以凭借着这个技术占领750摩托动力总成得半壁江山。
在看技术资料上面的倒挡技术路线:起动齿轮改为双联齿轮,输出轴一二级齿轮结合套改成带外齿的结合套,并在起动双联齿轮的的小齿轮与结合套外齿之间增加一个用来改变输出轴转向的倒挡齿轮。
外行人听起来这段技术路线解释,会感觉看不懂。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但是杨辉能看明白。学航空首先还是要学习机械设计,而齿轮传动则是必须学习的,所以这齿轮传动转向方案,杨辉仔细思量也就明白了。
“没错,按照你们的技术路线来改动。新的变速器的确可以实现增加一个倒挡的设计目标,个人觉得你们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好好完善,争取早日通过验收,实现定型生产。”
民品摩托车发动机设计组这么快就拿出了改进路线,并且拿出了第一台试验用变速器,杨辉对现在的进度表示很满意,只要这样继续下去,那么在85年年底,装配着新发动机的750恐怕就可以出现在市场上。
这年头平民购买750这种大家伙的还不是太多,750的销售主力还是政府部门,在85年的时候,有些先富的地方已经开始学会年底突击消费的招数。
所以在年底,就正是750这种好东西的销售旺季,至少这个时候风靡政府部门的普桑还没有大规模蔓延,750这种高级货在有的政府部门还是首选。
了解民品变速器的进展,杨辉又跑到了气动设计组,杨辉走之前提出的侧板技术,就在这里进行着前期理论探索,按计划这将和0611的十号工程合作。
杨辉就要去看侧板技术的进度之时,却又出现了意外情况,这倒是令杨辉史料未及,但又不得不前往解决。
说来事情也简单,杨辉提出的在基地的洪都联合研制的初中级教练上使用tfe731发动机,这是上辈子k8最早选用的发动机,现在提出使用这款发动机自然是不会有太大的麻烦。
洪都和tfe731发动机的拥有者美国加雷特公司接触之后,加雷特公司也欣然同意将这款发动机出口到新的教练机之上。唯一的问题在于,加雷特方面并不愿意将这款发动机技术出售到共和国。
说来还是因为现在的tfe731发动机还相当的吃香,虽然是一款小推力发动机,但是其优良的性能,依然占据了公务机市场额半壁江山,可谓风光无限。
现在加雷特公司自然没有再将这香馍馍技术出售到共和国的道理,虽然就算出售到了共和国,共和国生产的型号也没有办法和加雷特公司抢市场。
这也就造成了现在加雷特一直对洪都方面提出的要求不冷不热,反正就是你要装我的发动机这个可以,但是你要引进生产发动机,这就要考虑考虑考虑。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半年时间,现在k8都以经开始了初步的设计,还没法把发动机的事完全定下来,这就有些让洪都方面抓狂。
当然也不是加雷特完全一口回绝了洪都方面的提议,反正人家就是拖着,一句话恐怕还是钱的问题,这时候本来和洪都合作的比较好的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厂就不行了。
株洲0331厂本来就没有一个大项目,和洪都差不多都是难兄难弟,国家不重视,0331厂自然是没有资金。
就算是洪都一起搞,依然是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加雷特的胃口拿下这台发动机的技术,自然洪都就又看上了现在相对来说还活的比较滋润的0011基地。(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去美国一趟()
现在洪都负责k8发动机项目的负责人来到了基地,而基地的人手不足,自然又要把杨辉拖出来,至于杨辉本来打算去看看侧板技术的进度这事,肯定又只能是无限制的拖延下去。∽↗∽↗,
前来和杨辉谈发动机问题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杨辉倒是对这位没有什么印象,恐怕又是一位默默无闻搞的中层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
杨辉热情的接待了这位,在食堂吃过了午饭之后,一番交流开始了。
“杨秘书对吧,我来之前听石总师说过你,久仰!我先介绍一下:黄彻,是我们两单位共同合作的新教练机发动机项目洪都厂方面负责人,现在有些事要和你们这边一起商量一下。”
被比自己大上近二十岁的的中年人说久仰,杨辉总觉得哪里不对,不过心里想着这次急迫的发动机问题,杨辉也不管那么多了。
“我叫杨辉,西南航空科工联合公司秘书长,这次我们的初中级教练机合作项目是我们新公司的又一个大项目,所以对这次的发动机引进的问题,我们也非常重视。”
谈话之前,杨辉已经大致看了洪都方面提供的他们和加雷特公司初步接触时的谈话记录,大致分析一下,杨辉得出一个结论,引进的可能不是没有,恐怕这还是加雷特公司在对价格不满意,要引进确实需要一番周折。
当然杨辉对这个项目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若不是为了齿轮传动技术,杨辉才懒得去管这个发动机的问题。
需知仿制小推力发动机这种事还真就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上辈子共和国后来给自己使用的k8就仿制了ai22小推力发动机。
之所以现在杨辉不选择仿制这条路,而是选择成本更加高昂的引进,主要还是因为要得到齿轮传动技术的一手设计资料,毕竟齿轮传动这种技术算是绝对的小众技术。
现在共和国是完全没有任何搞涡扇发动机齿轮传动的经验,若是冒然去仿制,恐怕也不见得玩的动。这也是上辈子国内为什么选择仿制ai22而不是选择仿制k8在设计中就选择的原装tfe731发动机的原因。
所以现在杨辉还是只能继续硬着头皮去搞这个技术,不花钱是不行的。
“黄组长。我看了和加雷特方面谈判的记录,发现没有引进成功最主要还是因为你们给的价格达不到加雷特方面的要求对吧?”
杨辉这话说的几乎是摆明的,洪都和株洲厂哪来的那么多钱,这两厂砸锅卖铁。还向刚成立的国有四大行借贷了一些资金,最终才堪堪凑齐了5000万人民币。
记住是人民币,还不是美元,就这点钱加雷特自然是不愿意出售技术了,虽然这是一台技术含量不算太高的小推力发动机。但是也不可能这么低的价格就出售了。
如杨辉所想,黄彻苦笑着表示赞同,瘪瘪嘴:“没错就是这样的情况,我么也知道这些钱并不够,所以现在我们只能来求助一下你们,要不我们就只能是放弃引进国产化这款发动机的计划,直接购买成品发动机使用。”
听了这话,杨辉怎么能行,好不容易有了一条还算不错的民用发动机技术路线,杨辉绝对不能容许现在放弃。
狠狠心。觉得这事还是得要继续下去,实在不行这次基地就一起参加到这款发动机的引进,反正这次自己运输导弹赚到的1。5亿美元的净利润还在那里放着。
杨辉相信他说明这事之后,基地再投资一些资金将这款发动机拿下也不是问题。
实在不行杨辉就打算退而求其次,只要能把齿轮传动技术拿到就行,不过这样恐怕就有些对不住株洲厂。
不过杨辉相信,只要基地把齿轮传动技术搞到手,那么以后株洲厂就可以着手仿制tfe731发动机,这也算是一个办法,就这这样有些坑了加雷特公司。
想了这么多。杨辉觉得还是好好的将这个项目继续下去为好:
“这不行,我们完全看好我们联合研制的这款新教练机的未来,发动机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绝对不能受制于人。这样。我到时候回去在和基地领导们申请一下。”
杨辉这话算是给给了黄彻希望,发动机受制于人这一点洪都也是知道危险极大,自然有希望就要抓住机会,能自产是最好不过。
这次黄彻来,就是和0011基地一起商量一下这个问题,若是0011基地能支持下去。那么洪都肯定是愿意继续搞。
当然这次来基地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现在加雷特方面的谈判队伍已经离开回了美国,只留下来几位工程师负责和洪都方面沟通飞机的发动机舱设计安装问题。
那么要继续谈下去恐怕就只能是去美国谈:“杨秘书长,还有一个问题,这次的发动机引进要继续谈下去,恐怕就得要我们去美国谈,美国谈判团已经回去了。”
杨辉本来还在思考该如何处理这事,没想到这又有情况:加雷特公司的谈判队伍居然已经离开了,看来这次还得要去美国走一趟,看来咱就是天生满世界跑的命啊。
想想又要去美国,杨辉突然想去好像85年美国有一件什么重要的大事,好像还是和基地的财源相关的,具体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杨辉思考着自己忘了的是什么东西,倒是让黄彻以为杨辉在考虑如何说服基地的领导,黄彻瞬间就觉得这杨辉这么年轻就坐上如此高位,那果然是付出了努力的。
“那好,既然是这样的,那么我就不打扰了,这几天我会继续在这边等消息,还希望你们这边能尽早拿出一个处理结果。”
说完,黄彻就准备离开,杨辉心里有事也不多留,将黄彻送到招待所,杨辉边走边思考问题,一直走到基地的试飞跑道,突然眼前掠过一架航模,这才突然想起问题来。
再看过去,果然杨辉就看到了已经降落的航模,走过去一看果然不出杨辉所料:f14模,这是杨辉提出的变掠翼航模的终极产品,也是杨辉预计中最吸金的一款航模。
先不说航模,在一边的杨月已经把杨辉拍醒,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杨辉,杨月以为这家伙被拉去挖煤去了,现在终于看到了杨辉,这才算是心里踏实。
“杨辉,你最近跑到哪里去了?今天怎么又有心情来这里看我们的航模试飞?”
看到杨辉在这里,杨辉也是这才想起,自己在基地还有一位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女人,说实话,在前几个月忙起来的时候还真就把这给忘记了。
连忙解释一番,也不管奏效与否:“最近不是太忙了吗?我连上次我们二所的新发动机整机试车都没有去参加,事多着在。对了,你们现在把f14的航模制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