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哪个项目有前途。至于这个项目需要多少资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出成果,这需要我们和铝合金研发单位沟通之后,这才能得出结论。”
杨辉说话之后,于总师也点头表示同意,这种材料研制并不是基地该做的,基地还要去找到研制单位,然后才是合作做项目。
“杨辉说的对,这项目我们肯定是需要在和相关单位合计之后,这才能拿出大概的资金需求,什么时候大概能出来成果。”
说到了研制单位,现在需要好好合计一番到底是该和谁合作,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还是先说高温材料研制问题。
白所长接触到的单晶研制单位很多,自然一说就一溜的排出来:“我们国内的单晶材料研制单位很多,帝都的航空材料研究所,中科院,国家钢铁研究所,这些都是第一代单晶研制单位,我们需要好好的合计一下,选一个合适的研制单位。”(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你去美国()
共和国搞金属研究的单位实际上是很多,航空制造业内部的北航材料研究所,这是共和国研制发动机高温涡轮材料的主力,包括现在基地新研发的涡扇10所使用的定向凝固合金,这也是北航材料所的成果。
所以说现在去找北航材料所合作是最为合适的,因为在85年,北航材料研究所已经有了单晶材料的成果:dd3单晶。
甚至在85年的时候,北航材料所都和美国普惠公司打得火热起来了,由普惠投资,正在对dd3单晶进行系统的分析。美国人从来是无力不起早的典型,dd3没有点特殊的东西,普惠可能眼巴巴的把钱拿出来?
敲敲桌子,白所长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北航材料所的事情说出来,是不是加入到北航的战团中,这就要看基地决策层所有人的考虑。
“首先说一下北航材料所,航空系统内的单位,大家肯定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特别是上次我去他们单位的时候,听说他们正在准备和美国普惠公司合作,进一步研究他们的dd3单晶,可以负责人的说dd3单晶肯定是有些独到之处的。”
啥,美国人都在和北航材料所合作,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这dd3很有前途,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单晶合金的合作单位似乎就可以定下来了。
再说回来,北航材料所本来就是航空系统的单位,和基地合作的次数也很多,也算是知根知底,能和熟悉的单位合作自然是最好不过。
毫不犹豫的,马上就有人同意要和北航一起去搞单晶材料:“若是这样,那我们肯定就要和北航材料所合作,这边的材料都做出来了,只差后续的分析试验,我们可以少投资很多资金,节约的时间也会很多。”
这确实是一个好的主意。选择继续dd3单晶的研制,而且这肯定是可以拿出成绩的,就连杨辉都动心。上辈子在2000年之后的太行,直接就用上了第二代单晶。第一代自然就错过了机会,现在听说还有这样的一款单晶,这真是意外之喜。
至于普惠那边,杨辉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管,甚至杨辉觉得基地完全都没有必要参与到北航材料所和普惠的合作中。
这两家合作项目不过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dd3的材料特殊性能而已。而基地需要合作的是和基地更加密切的部分。
“所长,若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完全没有必要去参合到这两家之间的合作,他们愿意研究dd3的材料性能,自然是最好,反正这东西研究的再透彻北航材料所也是参与到了其中,肯定是知道研究的成果。我们因该做的并不和他们一起深入的去研究实验室条件下的东西,我们有自己的需要。”
杨辉后面要说的东西已经被所有人猜出来:基地不参合实验室中的研究,这的确是一个需要避免的大坑,基地现在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和北航材料所一起合作,研究该怎么实现单晶涡轮的工业化生产对吧?”
于总师这话说出了所有人心里要说的意思,实验室里面的东西始终是实验室里面的,有很多的东西在实验室都可以做出来,但是一说要准备进行工业化生产那就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北航材料所在实验室里面研究出来了材料,很好、喜大普奔,但这远远不够。
本来还打算再介绍一下国家钢铁研究所、中科院,这两家单位也在研究的单晶合金,但现在看来好像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
“也好。既然大家都赞同和北航材料所合作,那我们就和北航材料所合作,将dd3单晶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攻克下来。”
不用白所长再拿出民主投票来整个会议室一共十一人,去除白所长。所有人都热烈的鼓掌,看来是所有人都通过了这个方案。
杨辉这个时候已经做好了准备,作为秘书长,这个时候就是该去跑腿,联系合作。磨拳搽掌,杨辉就等着白所长宣布任命。对于北航材料所这个地方杨辉还是有些期待的。
“既然决定了要和北航材料所合作,那我这次就亲自跑一趟,我和材料所的老孙还有点交情,这家伙不好打交道,脾气点古怪,生人不好接触。”
没想到所长要准备亲自出马,既然如此,那就是最好不过,刚才都说了,材料所的那个孙老先生脾气有点古怪,这种事自己还是躲远点。只要最后基地在需要的时候能有符合要求的单晶合金使用,那就行了。
“所长,那我们的铝锂合金这边是直接去找贵羊铝镁设计研究院?”
杨辉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最不用商量的问题,这次铝锂合金研制肯定是去找铝镁设计研究院,这家在58年就成立的老牌铝镁设计研究院比起基地的历时还要悠久,同样在技术上也是相当雄厚。
听名字就知道这家设计研究院是搞铝镁合金的,基地的飞机制造使用铝材都是这家研究所的成果,现在基地要合作一起搞铝锂合金,肯定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云马厂厂长在这里最后发言权,他们用的铝合金材料实在太多了,对于贵羊铝镁设计研究院的能力,他是相当清楚。
“这个是肯定的,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的技术能力是在全国都能排前几名,而且他们刚好也是研究我们飞机使用的蒙皮铝材,和他们合作是我们基地的传统,若是找其它的研制单位合作,第一不熟悉、第二他们还不一定技术过硬、第三离得还太远。”
这样的一家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研究所,能合作自然是最好。对这家研究所在后世的研究成果,杨辉记得还不太清楚。
杨辉只知道后世共和国第三代铝锂合金就是在共和国西南铝业公司生产的,同样处于西南,同样是搞铝合金的,恐怕这家设计研究所还真就和后世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有些渊源。
提出了建议,自然就要议一下,现在看来贵羊铝镁设计研究院是挺不错的一家合作单位,合作起来应该是没有问题。
“其它的研究所也不是没有,不过各方都没有现在提出的好,我看我们就先去和贵羊那边接触一下,看看他们是不是有兴趣做我们这个项目。”
现在没有绝对的理由说服大家直接同意,那么先去打听一下自然是最重要的,等初步接触之后再进一步的探讨该如何合作。
“行,那就按照云马厂的提议先去和贵羊接触一下,具体的就由云马厂先去接触,大家以为如何?”
又不用自己去跑腿,这真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杨辉还有一件大事要做,这刻不容缓。
“对了,这次的齿轮传动技术引进,恐怕需要我们去美国和加雷特公司具体商谈一下,这次基地准备安排几人?”
又说到了齿轮传动,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明显是谁都没有时间,最后还是白所长最光棍。
“大家都没有时间,你自己看着办吧,要不就你代表基地,和洪都、株洲厂的人一起去谈吧。反正一千万资金只有这么多,你不超支就好。”(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逆向工程()
自己一个人去?一个人代表基地踏上那一片皿煮、滋油的沃土。想想杨辉就觉得基地现在真的是人手稀少,以后还需要大力发展。
“那好,我一个人去就一个人去,到时候还有洪都和株洲厂方面,人数上还是不会弱了气势。对了,这次我去美国打算开始开辟美国的航模市场,基地航模生产一定要跟上,美国人民最会玩、最有钱,我感觉肯定大有作为。”
说到航模的事,杨辉是眉飞色舞的表示:在自由的沃土上希望、财富大大的有。
本来航模的事就一直是杨辉和杨月两个在负责,基地的这些经理会的领导们也不多说,既然杨辉觉得有必要开辟美国市场就按他的意思做,只要能正当的赚钱,怎么都合适。
“你放心的去美国,不管你接多少单子,我们都能跟上生产,现在我们厂子对航模生产已经步入了正轨,产能还有一些没有释放。”
负责制造航模的是双阳厂,原本是生产歼七的厂子,现在已经彻底转产航模,虽然听起来没有生产作战飞机好听,不过有生产任务,同时还任务轻松、赚钱快,双阳厂也乐在其中。
同时基地没有了双阳厂和云马厂两家厂子争订单,也和谐了不少,杨辉预计以后双阳厂就做航模和无人机,云马厂做有人机。
分工明确,有利于两家厂子朝自己的专业领域深挖潜力,这样是最好不过。
“那好,我这次去就准备在美国铺开航模销售。到时候我们又能有新的进项,这种细水长流的赚钱方式才是最好。”
时隔两天。住在招待所的洪都黄组长有些不耐烦,甚至心灰意冷的都有些想要回洪都去。在他看来两天时间都还没有把这事给定下来,恐怕发动机引进的事八成就要黄了。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黄组长正要准备找杨辉辞行之际,杨辉又再次来到了招待所,敲开了黄组长的门。
看到放在床上已经收拾好了的行李,杨辉还以为这位之猜到了自己今天会来给他消息。
“哎呀,黄组长还真是神机妙算啊,行李都收拾好了,没错。我们基地这边的决定已经下来了。我们决定出资一千万美元,分担引进te731发动机的齿轮传动部分。这次由我做我们基地的代表前往美国,大家组团一起去和加雷特公司谈判。”
本来都已经对这次引进发动机的事死心了,但这时候突然又峰回路转,这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0011基地愿意投资继续这个项目,那就还有引进到的可能。
不过想到美国人的要价,就是再加上这一千万美元恐怕也还
“你们投资一千万美元,这固然很多。而且是硬通的美元,但是这会不会还是有点少了,上次美国人来的时候,开口要的数字可不小。现在恐怕还是要差一些吧!”
听到现在还在想整体技术引进,杨辉觉得自己有必要给这位乖孩子上一堂关于现代工业中的逆向工程课。
“不,我觉得这一千万美元完全够了。只要我们基地引进到了齿轮传动技术,其他的都好说。小推力涡扇发动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到时候拿到发动机株洲厂进行逆向测绘就好。”
听到杨辉这话说出来。洪都黄组长明白了,原来这厮是在打这个主意,不得不说这是个很不错的计划。
“你说的这也不是不行,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好像没有必要再去给这笔冤枉钱了吧?好几千万的资金我们直接用来做仿制所用不好吗?”
这真是一个会举一反三的家伙,杨辉刚说了逆向测绘,这边马上就要一分钱都不给直接测绘,不过这样明显是不行的,有些核心的东西还是需要花钱。
“不,齿轮传动技术没办法逆向测绘,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需要花钱拿到原始的设计资料,我们基地自己出钱购买齿轮传动机技术。还有株洲厂恐怕也需要花些钱去买一条总装线,有一条总装线在这里,还是可以先学到一些独特的技术,以后逆向测绘也要相对容易一些。”
所谓总装线也就是将零部件装配成成品,而零部件是从美国加雷特方面提供。这比起自己生产零部件,自主程度更高的生产线。、
装配线的价格要低很多,但是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对株洲厂技术会有很大的提高,提高以后测绘仿制成功的几率。
黄组长也不是一个傻子,自然明白杨辉所说的意思,不管怎么样,0011基地自己出钱要直接引进发动机子项目的技术,这就好。
“这样也行,你们基地的一千万美元,洪都和株洲厂凑的五千万人名币,加起来拿下te731的生产组装线和齿轮传动技术因该是没有问题。”
有了一个确定的方案,黄组长也就放下心来,一直悬着的心算是放下来了一些,至少现在的方案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可行性。
在0011基地求援有了进展,黄组长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给株洲厂通知,准备组队前往美国,下加雷特公司副本。
“那好,我们就商量好,今天是三月二十号,就定在二十八号,我们在帝都汇合,一起前往美国去谈发动的问题。相信这次能够有很大的进展,拿下发动机我们的教练机设计也就可以放心的加快进度,这样我们在明年出设计图纸,工厂开始制造样机。”
k8能在86年出图这时间算是不长不短,刚好符合飞机的研制规律,这样在87年就可以试飞,也算是比上辈子提前了三年时间,还是算不错。
送走了洪都方面,杨辉终于又可以有几天时间,抓紧时间去看看侧板技术的进度,本来是好几次都打算去看看,却又不断被打扰,这次总算没有什么问题了。
来到空气动力组,杨辉看到一群年轻人正在激动的收拾东西,资料已经摞上了一大摞,看起来好像是要带着这些资料离开。
拉住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人,杨辉开始问这事怎么回事:“这是咋的啦,你们这事要准备搬家不成?”
被来人莫名其妙的抓住,本来很不爽,不过当认出来是杨辉的时候,马上就换了表情。
“原来是杨秘书长啊,我们这不是准备要去做风洞试验了嘛,就是你上次提出来的侧板技术,我们已经完成了理论分析设计,这东西大有可为,大有可为啊。杨秘书长,我们真心佩服您,技术、管理两手都抓的好。”
嚯,原来这是要搬家,开始去做气动试验,看来这次自己来的刚好,正好可以看看这侧板技术理论数据是什么样子。
杨辉自己也只是在试飞院工作时听说了这个气动技术,知道一些大概,但是具体的数据杨辉还是不知道,现在有机会,当然还是要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和预想的大不相同()
“大体情况就是这样,我们在对侧板气动进行理论探索的时候,和0611的设计人员一起分析了在鸭式气动布局飞机上使用侧板的优缺点,深入的研究了侧板技术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如既往的,杨辉被引到了刘军处,侧板技术现在了解的最多的救数刘军,就连杨辉这个侧板技术的原始提起人都比不上刘军对侧板技术的熟悉。
自然刘军也就当仁不让的给杨辉介绍着侧板技术的大体情况,杨辉拿着项目总体技术纲要,几个月以来气动设计组对侧板技术的探索成功都浓缩在这几十页的报告中。
越看越心惊,杨辉自己都没有想到原来侧板技术并不仅仅只是杨辉想的那么简单,上辈子只是大概听了一下侧板技术的传说,只知道侧板和鸭式气动最合拍,但是为什么合拍的原因这要看手中的理论分析资料。
不多说直接上技术资料片段:
侧板技术的确有利于鸭式气动布局飞机使用,从根本上来分析,我们发现,侧板技术并不是适合所有鸭式气动布局飞机使用。
侧板技术作用基础在于利用鸭翼产生的脱体涡流,并最大化的利用其脱体涡流,使涡流可以在流经主翼后缘时更加平稳,以解决力矩非线性问题。
而鸭式气动布局的飞机只是一个统称,关于鸭翼的布局又有不同的方法,有近距离耦合、中距离耦合、远距离耦合三种布局方案,不同的鸭式气动布局方案,会有不同的侧重。
近距离耦合鸭式气动布局,可以产生最大、最多的有利涡流流经主翼前缘,显著提高升力、机动性,这种情况和侧板技术配合是最为合适,侧板技术基础就是整流流经主翼表面后缘的的涡流,只有在主翼表面后缘有足够的涡流的时候,侧板技术的作用才可以发挥到最大。
远距离耦合鸭式气动布局则是完全不同。远距离耦合鸭翼距离主翼很远,主要作用在于解决无尾三角翼布局的俯仰力矩过短的问题。它并非是产生可以作用在机翼前缘的脱体涡流,远距离耦合鸭翼产生的涡流并不能到达主翼表面,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在主翼表面的涡流并不多。而加装侧板几乎就没有任了何意义。
中距离耦合介于远距离耦合和近距离耦合两者之间,坚固两者的优点,但是两点都不突出,中距离耦合中能到达主翼表面的涡流并不如近距离耦合鸭式布局来的多,所以中距离耦合鸭翼采用侧板之后作用依然是不如近距离耦合鸭翼。
看完侧板和鸭式气动布局技术的的渊源。杨辉算是清楚了侧板技术和鸭式气动布局两者的联系。也算是明白了上辈子采用侧板技术的cy1验证机为什么是在山鹰教练机基础上重新设计的近距离耦合鸭式气动布局。
而不是直接在0611的十号工程飞机上加装侧板来验证侧板技术,无其它原因,还是因为十号工程是采用了中距离耦合鸭式气动布局,不能完全反映出侧板技术的全部优点。
想到这里杨辉对0611是不是愿意在十号工程上使用侧板技术有了一些怀疑,毕竟现在看来侧板技术和中距离耦合鸭式气动布局的十号工程八字并不是最和。
忧心忡忡的杨辉对这次在十号工程上面插一脚的计划开始有些担心,表现在脸上就是杨辉开始不住的砸吧嘴巴,眉头紧锁,有很多要好好重新考虑一下的东西。
刘军是杨辉钦点的侧板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