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还需要建造什么样的高空台,说来听听,没有什么大问题,我就帮你们向上面打报告,找专家做论证,这东西早晚都要做,迟早的。”
看聂帅现在一副就交给我就好的样子,杨辉倒也不多想,直接摆明自己的需要,至于聂帅听到之后会有什么反应,这就不是杨辉能管的。
“我们需要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这是我们研制新核心机所必须的,没有这东西,我们没法保证核心机的研制。”
先不说聂帅的反映,光是白所长听了杨辉的要求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杨辉还真是什么都敢想,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这东西建造起来耗资之巨大,启动之后用气、用电、用水之多。
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现在国内哪个家伙敢开这口恐怕杨辉是第一个,就凭这一句话,白所长就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
第二百八十五章:自主出口权()
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这东西到底有多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比风洞建造还要难上数十倍。
模拟高空试车台早期就是从风洞演化过来,当时还很简单,但经过五六十年代航空发动机大发展时代,就变得比风洞更高级。
高空试车台相当之复杂,有500多个子系统,已经不仅仅是早期风洞型试车台那样,只提供压缩空气。
一台先进的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模拟高空台,要运行起来之后,首先的工作就是压缩气体,最低标准要达到低速风洞的水平。
高空台的压气机、各种降温设备、泵、阀门、抽水等等设备,这都需要电力驱动reads;卿空记。自然耗电量就相当惊人,电老虎已经不能用来形容其耗电量。
这种高空台装机容量不大,一般也就是十多二十万千瓦,一天的用电量算起来,至少可以保障250万人口的中形城市一天的用电。
高空台还要对高压气体加热,从常温到500摄氏度,一天的耗消耗的天然气相当于中小型城市的用气量。
降温装置又要将空气降到零下70摄氏度,制冷效果足够中小型城市在整个夏天中,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空调。
当然有压气系统,同时也就要有排气系统,试车台要时刻保持气流的畅通,于是就需要抽油烟机。这东西效率也不高,若是把鸟巢运动场封闭,抽烟机三分钟能把鸟巢抽成接近真空状态。
这就是最高级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不仅要求有强大的设计制造能力,,光看这东西表现出来的能力。就知道这东不便宜。
造价肯定是用亿为单位计算、使用起来更加恐怖,风洞和这东西一比,完全就完全是小排量。
全世界能造这东西的也就只有四大流氓。共和国现在还没有这东西。这种耗资巨大的项目,在这个时候也只有求助于国家力量。
白所长不想多说什么。现在还是看看聂帅的回应,若是聂帅能答应建造就完美了。基地接手先进中推核心机研制,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至少在器的方面有了绝对的底气。
杨辉提出的试车台研制,聂帅本来是要满口答应的,这东西再复杂能超过风洞建设吗国家大手笔在涪城建设风洞群,拿出钱建设一部试车台也就没有什么问题。
好在聂帅耳朵还算灵敏,听清楚了杨辉说的要求。整个人都反映过来,连续气源高空试车台,这东西能是那么容易就答应的吗
来之前为了了解先进中推核心机预研项目,聂帅刚好看到了624所的发动机试车台项目,无巧不成书,624所的试车台项目就是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聂帅也是大致的看了一下那项目,直到现在心里都还没能接受。
这世界上最耗能最强的设备应该也就这样了,现在杨辉提出要这东西,聂帅肯定没法马上答应。
“这不行。你也是敢想,连续气源试车台你还不如要国家在你这里再建一座中等规模城市,你们是觉得基地位置太偏僻了吧”
原来聂帅也知道这东西有多骚包。杨辉原本还指望能糊弄过去,现在看来是不行了,只有老老实实做人。
“聂帅,你看这话说的,我们基地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我们怎么会有打破这里的宁静,我的意思是国家能不能加快sb101严肃,技术问题一定严肃,不要乱想项目的进度。这都好几十年来了。风洞技术都突破了,sb101也该加快进度吧”
sb101项目。不是别的,就是共和国立项的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模拟高空试车台。该项目立项时绝对不会比国际普遍水平晚。
在1965年624所燃气涡轮研究院建所之时,sb101项目就已经立项,这部高空台陪伴着624所一起成长,现在624所建所已经足有20年,连续气源高空台也经历了20年的研制。
本位面的1985年,模拟高空台设计进入收尾阶段,至于建造,不过才刚刚展开reads;斗灵特工学院。
后世,这东西是在1995年才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前前后后用了30年,若是这东西现在不解决,还按照老进度,杨辉绝对不能忍。
于是就有了杨辉借这次机会,让国家赶快把钱投入进去,赶快抢进度投入建设,争取在两年之内把这东西建设起来。
上辈子速度慢,也是因为国家不太重视,钱投入的少,624所的先进中推核心机研制都投入不到一亿人民币的情况下,能指望国家大手笔投钱,加快建设比核心机见效更慢的配套试验设备
但现在不一样,涡扇10的技术移交到黎明厂、新中推核心机研制、高空试车台都搅合到一起,是最适合提出来理由,加速这个项目的时候。
聂帅听到杨辉只是要求国家加快624所的sb101项目的进度,不是从新在0011基地建造一套试验设备,也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既然你知道sb101项目,那就因该知道这项目现在遇到的困难,一方面是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技术能力不足,建设sb101项目的关键部件膨胀涡轮我们拿不出技术,这些都是现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聂帅看过sb101项目的进度,对里面技术难点也知道,自然在这个时候要给杨辉说一下,安抚杨辉,现在不用急。
但杨辉能不急吗,没有这东西核心机研制要多很多的麻烦,现在必须要拿下。
甚至在这时候基地吃点亏也无所谓,只要能把试车台早些做出来,加快中推核心机进度,这些都不是事。
不
需要和白所长多交流,杨辉现在也有一定的权力,做主让出一点利益也不是不可以,毫不犹豫的拿出解决措施。
“这两点都简单,我们0011基地接下先进中推的研制,不要国家再播发一分钱,我们自己投资,但是我们基地要有先进中推核心机的自由出口权。我们准备在这款核心机上开发出一款大函道比发动机,装上支线喷气式客机,所得盈利归我们基地所有,我们只需要正常交税。”
杨辉提出了前后不着调的解决办法,上一句话说要解决试车台建造的资金问题,下一句就又扯到了新核心机的问题上,看似有些乱,但聂帅这样的人精怎么不明白后面的话。
“若是你们负担新核心机所有研制资金,国家不再出钱,那应该是可以把这笔钱拿出来,再凑一些资金,建设试车台应该是够用。动用工程兵部队建设,可以在两三年时间内建起来,但后面的使用,恐怕就要你们自己给钱。”
解决了资金问题,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技术问题不解决,资金到位了也没有什么用。好在杨辉想到了另外一条渠道。
试车台这东西又不是成批生产,倒是可以采购国外产品,东西装上就用,就算以后美国启动禁运,也没什么好怕的,反正也没打算大量进口。
杨辉知道,上一个位面sb101高空台的部分部件就是进口的美国产品,后来投入使用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就说明这条渠道可行。
诺斯罗普公司上一次说过,会帮助基地完善配套科研设备,进口这些东西完全可以走诺斯罗普公司渠道,妥妥的。
。。。
第二百八十六章:吃亏了?()
杨辉小心翼翼的等着聂帅回答,在高空台这种关键设备上,采用进口美国的部件,杨辉也猜不出来聂帅会不会答应,在没有给出答案之前只有小心翼翼地候着。
一旁的白所长本来是被聂帅说的两个难题给搞的快要放弃,幸好杨辉拿出来了一套还算不错的方案,解决试车台的问题是可以的。
至于杨辉让出去的那点利益,白所长还真就没有什么多想的,有过涡扇10资金一步到位,上亿美元资金可劲儿花的经历,白所长对国家拨款已经没有什么希望。
能用这条件换来基地在中推核心机中的主导权出口权,白所长也乐的舒坦,再也不用上帝都求爷爷告奶奶,咱花自己的钱,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时间过了几分钟了,白所长试探着寻问:“聂帅,你看杨辉提出的这一套方案如何,我们0011基地是支持杨辉的方案的,就是不知道国家愿不愿意这样做?”
把所有需要考虑的都考虑了进去,聂帅是完全想不出高层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否定杨辉这套解决方案。这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嘛,这对共和国哪一方都是有利而无一害的。
心情高兴的聂帅显得和颜悦色,对杨辉提出的方案大加赞赏。
“好,这方案若是不好,他哪位孔明能给出比这更好的方案,我看这方案通过的可能会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唯一的一个问题,你们哪里来的资金投入新核心机的研发?如果这一点不说清楚,高层恐怕很难信你们啊。”
嗨,原来是对基地的资金能力有所怀疑,杨辉想了想,觉得这时候是该要把基地的支线涡扇发动机计划上报。能露个脸也算是不错的。
这种事,杨辉最在行,三下两除二就准备好。将资金的来源一一道来。
“聂帅应该知道德国在和西飞接触新支线客机项目吧?我们0011基地承担这款飞机发动机的研发。德国方面指定由我们和德国mtu公司联合,由德国政府贷款。我们共同研发一款先进的支线客机使用的涡扇发动机。”
杨辉这话一出,聂帅就想起来,最近国内确实有听到mbb要和西飞合作研发一款支线客机的消息,前不久已经在帝都备案,没想到现在连0011基地也搅合了进去。
从心底而言,西飞上马一款支线客机,聂帅是觉得有些步子太小了,不过西飞和德国mbb都说了。经过半年的市场调研得出的结论。
加上国家民航局和政府高层给出了一个:西上支,东上干的政策。聂帅后来也就没有多过问,毕竟这东西和军队关系还是有些远,但现在杨辉他们涉及到客机的发动机,就有关系了。
反映过来的聂帅,发现自己居然被杨辉这家伙筐了进去,明摆着的,就算这次自己不说中推核心机项目,0011基地自己也会搞。现在一整,国家还要多花钱。得在三年之内把高空台建好。
不过对于杨辉的机智,聂帅是挺乐意的,建造高空台又不是什么坏事。能做出一款先进的中推核心机,同时还能要求政府方面拨钱加快试车台的制造,这怎么都是一件好事。
“我明白了,难怪不得,你们一听都中推核心机预研项目就这么激动,原来是你们早就有这计划。不错,有眼光,挺能抓住机会,我这次就成全你们。回帝都之后马上给你们把这事落实。”
听到聂帅已经答应,杨辉和白所长高兴的想要跳脚。这才对嘛,要的就是这种圆满的结局。拿到新中推核心机研制项目才对,至于涡扇10发动机,黎阳想要就拿去,反正他们也只能生产歼八配套的发动机,基地产能本来也没有歼八的份额。
尽管如此,杨辉却还不知足:“聂帅,还有一个事儿,你看我们承担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国家不给资金,这也就不说了,人才资源你总得满足吧,我们现在缺人啊”
杨辉腆着脸,要继续要人才支持,这是必须的,没有足够的人才,你哪里去搞这么大的一个项目,现在是光明正大要人才的时候。
瞪了杨辉两眼,随后又是一脸你明白的表情。
“这事不该我管,你该去问国防科委的人事主任,听说你小子和国防科委的关系很不错的,这种小事儿来麻烦我干什么。”
说完,不耐烦聂帅不再和杨辉多说,转而看着白所长,应该是要再听听这位白所长的意见,一大下午都是杨辉在说,白所长就没有说上几句,这个时候还是要在听听其它人的意见。
本以为白所长比较好糊弄,但令聂帅想不到的是,这两人都是一丘之貉,都不是省油的灯。
白所长学着杨辉的厚脸皮:“聂帅啊,你也看到了,现在我们0011基地的情况:破落不堪,很多基础设施都急需更新。公车都还是卡车吉普,我们接待外国合作商比较频繁,能不能给批些条子,把我们基地车给换一下,只要能有几辆满足接待外商使用就行,我们基地自己都苦惯了,货车侉子卡车也都将就了。”
听到这0011基地说的的确有道理,这么重要的国防基地,还要经常接待外商,是应该更新一下公车,好像上海普桑已经量产,扣出几辆也不是不可以。
“也罢,我就帮你们去打声招呼,给你们要几台车的指标,不过这钱得要你们自己给,你们基地现在可一点也不穷。”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拿到了条子,要知道现在的普桑还是抢手的不能再抢手的货,能有指标就不错了,至于钱,基地忍忍也就给了。
感觉聂帅这人比较好说话啊,是不是还可以再要点好处呢
不满足的白所长再次开口:“聂帅,我们这次和美国诺斯罗普公司合作,他们会派专家到基地来
来手把手教技术,我们打算仿效当年苏联专家楼,也给整个美国专家楼,你看这”
还没等白所长说完,聂帅就怒了,这0011基地都是些什么人,怎么还得寸进尺了,这种事也要来麻烦自己。
“这次你们0011基地和诺斯罗皮合作的事,国家没有阻止你们就不错了,至于什么美国专家楼,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别找我”
再也没有兴趣继续在这里坐,要现在不走,搞不好还要继续被这两刁民提出什么新的要求,自己那就亏大了。
站起来就要往外走:“国家帮你们把欠沙特的贷款搞定,先进中推核心机项目给你们,同时加快sb101项目,以后你们可以优先使用高空台,条件是你们把涡扇10发动机技术交给黎明厂,生产用于歼八使用的发动机。”
说完,聂帅就往外走,边走边吐槽着:哎,总算是把任务完成了,让我这么大的一老头子来占后辈的便宜,真是不过好歹上面给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也算是皆大欢喜。
都走出了办公室,聂帅才留下一句话:“桌子上是xxxx工程兵部队的联系方式,他们造房子能省不少钱,具体还是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ps:看起来像是吃亏了,但是后面会有惊喜。
求几张推荐票啊
。。。
第二百八十七章:不要浆扇()
送走聂帅这些自帝都而来的大佬,基地再次恢复往日的工作状态。只是一想到高空台的建设,再看看现在涡扇10的高强度测试,杨辉就不得不感慨一声:没有高空台这等利器,研制发动机不仅进度慢,还要多花好多的冤枉钱。
也就看这次聂帅回到帝都之后的行动,若是一切顺利,行动快一些,中推核心机研制可以从中受益,甚至以后的支线动力发动机整机测试,都要在共和国进行,谁让德国人二战败了,他们玩不了这么高大上的装备。
说德国人,德国人还真就到了,说好的一个月德国mtu公司人员到位,精准的德国人还真就一个月来到基地。
这次总算不是太寒碜,两架崭新的普桑用来接待德国和西飞高层,其他的随行人员,不好意思,翻新后的大巴也还算不错,将就一下。
刚把mtu和普惠的合作理顺,总裁克劳斯再次带队前来共和国洽谈,德国没有能力自主研发一款先进的喷气式航空发动机,本来以为这款新飞机的发动机会直接采购国外产品,mtu已经不报希望。
但是联邦政府传来的消息,要合作研发新发动机,还能拿下一款发动机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份额,这在mtu对外合作研发发动机中是从来没有过的,mtu当然乐意之至。
所有的行动都显得诚意十足,在车上克劳斯就迫不及待。
“白所长,我们合作研发这款新发动机,不知道贵方有什么好的方案?若是没有,可以先考虑我们mtu公司的方案。”
mtu公司也有自己的方案?这倒是有些令人惊讶,本着东道主的精神,自然要先听取德国方面的方案。
好奇的要探听一下德国人的方案,虽然现在德国人没有研制完整航空发动机的能力,但德国人的思路却可以借鉴一番,搞出一系列末日战争机器的德国。对机械有着发散性的思维。
“德国同行也有方案,那倒要听听,我们对德国同行的能力我们还是信任的。”
不过以现在mtu的实力,又能拿出什么东西来?mtu的计划说起来也是和杨辉的计划有些相似。都是采用新的技术,靠独门绝技取得技术上的领先,就像当年罗罗靠着三转子技术奠定霸主地位一样。
德国人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方案是研制款浆扇发动机,依靠浆扇发动机的低油耗优势,降低发动机的运营成本。这样的发动机才是支线客机市场需求。”
浆扇发动机
东西倒是红火过一段时间,在石油危机期间,这种比涡扇发动机更加节油的新型发动机,那也是当时的主流前途无量。
但后来又因为石油危机过去,浆扇发动机的优势就变得不太明显,反而是它的劣势噪音大大突出,使得这东西又怎么受待见。
现在德国人居然还在打这东西的主意,白所长也有些搞不懂德国人的意思,民航飞机的噪音一直都是要严格控制的,德国人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吧?
所谓百思不得其解。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