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项目都要最后出图了,而钟建设重新优化选择的叶轮方案送到铸造厂今明两天也要出做出新的试件了,这些无一不是值得高兴的事。
谢连发的轴和轴承支座项目,昨天就已经向杨辉申请核查过,今天就要去找人做试件了,现在谢连发正在往黎阳厂走,这个轴承整个基地就只有黎阳厂能做。
轴承这个东西好设计,看起来好加工,大部分都是车削加工而以,但是实际上一点也不好做。轴承都不简单了,特别是用在涡喷上的轴承,环境极其恶劣,要承受高转速,高温。最主要的是其他的零件都是允许有一点加工损伤,但是涡喷的轴承绝对要求不能有一丁点损伤。原因还是轴承工作环境决定的,在这样严苛的环境下一丁点的问题都会无限放大,最后机毁人亡不再少数。
所以这些严苛的条件下最终就造就了涡喷轴承制造要求的超高技术,首先就是做涡喷轴承需要高级的合金材料,要耐高温,耐磨损,材料自然就是相当难以加工的。就材料的一个耐磨损特性就注定了一般的机械厂是做不了的。不过光这一点也不过就是要求高级的刀具和转的快一些的机床而以,想想办法也许还是可以达到的,但是轴承制造可不仅仅只是你加工出来形状就可以了。
轴承的耐高温就又要求必须要有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所以就算前面车削加工完成了,后面的热处理还摆在那里。这热处理就不是硬件设施可以弥补的了,这需要多年的热处理经验,和大量资金打水漂才能一步步试出来的。
所以这一切的原因就决定了共和国能做出这轴承的机械厂是没几家的,在011基地也就只有黎阳能做了,谁让人家就是这么牛逼呢。
这时候刘旺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了办公室,把图纸放到杨辉桌上,有气无力的说到“组长,我把最后的图纸做出来了,你看看吧。”
话说完就闭上了沉重的眼皮,耷拉这脑袋,像是站着都能睡着了。
这是什么情况,怎么最近流行熬夜了不成,怎么这下刘旺也熬上夜了,杨辉不解问道“你熬夜了?怎么回事。”
这次刘旺好不容易抬起头来,废了老大的劲才把眼睛睁开一条缝。
“组长啊,我看到你和钟建设两都把项目早早的做完了,我怕拖后腿,于是做完就学你们熬了一个晚上,才发现这个真的不好受啊。”
该怎么说这位可爱又不甘落后的刘旺同志,没事学着别人熬夜干什么,他剩下的工作就今天一个白天就能搞定的,哪里会拖后腿,这下好了,非要去熬个通宵,真是活受罪。搞技术的有时候就是这么可爱,这么让人哭笑不得。
“好好,精神可嘉,不过这种事以后少干,你这就是一个白天就能做完的工作,非要熬个通宵来受罪。得了,今天中午我批准你在办公室睡觉,到那后面的角落去睡吧,那里安静些。”
听到这话,简直犹如天籁,刘旺眯着眼睛,脚步虚浮的往后面角落走。杨辉怎么看都觉得这家伙挺可爱的。
看到刘旺趴在桌子上已经睡着,看样子还有要流哈喇子的趋势,杨辉目不忍视,赶紧埋头审核潘文的设计。
刘旺的设计什么大的突破,中规中举,对于航模微型涡喷来说还是比较简洁的,算是可以接受,看了一下主要的数据,然后就是杨辉的手工审核时间。开始验算一些计算的答案有没有问题,图画的有没有错误,数据有没有标示错误等等,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刘旺的设计审核完成了,居然没有一个错误,看来刘旺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这是很好的的习惯。
再看其他的人都陆陆续续回办公室在作图了,看起来今天下午这是要一起出图了的节奏了,看起来还是挺快的,二十多天就能第一次出图,虽然后续还要更改,但是这些还是不容易啊,第一次出图耗费时间最多,后面一般也就是小范围的修改了,除非整个设计出了大问题,不然的话是不会轻易推翻一个大的单元体,也就是一个大的部件。
“组长,这是我的设计,你看看又没有问题。”潘文终于在中午下班之前把图纸做出来了,看了没问题后,就转而交给杨辉做审核。
果然不出杨辉所料,今天是要全部出图的节奏,潘文的涡轮和导流器设计也是交到了杨辉这里审核,下午应该还有龙德荣的发动机启动系统也会交过来审核。
算了一下时间“好了,下班时间到了,大家下班去吃饭吧。对了你们帮我带几个馒头回来就好了,我这里还有潘文图纸要审核,下于恐怕龙龙的启动系统也是要出来了,我的抓紧时间。”
时间紧迫,能抓紧还是抓紧些好。今天能把审核做完的话,明天就可以去做试件了,这事是得要抓紧。
在基地是肯定有馒头的,都是来自北方的人,没有面食是不可能的,所以装上两个馒头带回来是最简单的。不过要想吃白面馒头是不可能,怎么也都是要加上些粗粮在里面的,现在国家的粮食依然还是不太够的,君不见在蜀中的同行们几年后都还是吃的馒头咸菜吗?虽然有些其他的原因但是事实就是那样的。
办公室就剩下杨辉一个人了,拿起潘文的涡轮设计图纸,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就是好丑。一个高大上的涡轮被设计的穷矮矬,这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
好了,我们不以外观来衡量这个涡轮的设计好坏,杨辉把图纸放在一边,看起其他的设计资料有设计思路,还有设计指标。不看不知道到,一看才发现就这个穷矮矬涡轮的身躯中,居然是蕴含了强大的能量。
只看最后写着的统计数据就明白无误的写着:经计算该涡轮效率高出发动机设计要求指标6。4%,不能小看这6。4,就这6。4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了,杨辉忙拿出草稿纸来重新看看有没有问题,连着计算了好几次居然都是一样的。
这真的有事一个大大的惊喜,看来项目组的都是些人才啊,就光是钟建设的离心叶轮,加上这里潘文的涡轮设计,这个小涡喷简直要逆天了。
赶紧平复下激动的心情,继续审核剩下的设计,越看越是有意思。审核完潘文的设计,杨辉就只有一句话了:“此人深的共和国工业设计之精髓”,除了这句话没有那句话可以形容杨辉的意思了,这个潘文太有意思了。
快速的把馒头啃了,继续审核设计,还没审核完成,龙德荣的设计也是出炉了,送到杨辉这里审核,一下子所有的设计都算是初步成了。忙的不可开交,但是在下午五点之前还是把最后的启动系统审核完成。
“好了,龙龙你是最后一个,前面他们几个都已经去了,现在还有一个小时才下班,赶快交到所里的审核,看看能不能今天做好审核工作,明天就可以都去进行试制了。”
把最后一份龙德荣的设计交给龙德荣,杨辉今天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明天就坐在办公室等好消息就可以了。
安排了测试杨辉这次是第一次按时按点,准时下班,真的有点不适应。
第五十四章:我回来了()
“杨组,快跟我来,铸件回来了。保证让你大吃一惊。”
杨辉坐在办公室今天什么也没做,就在那里默默的看书,也没有去机体项目组,就是为了在这里等着几个方面的捷报。算起来虽然是各个部件的工艺周期不一样,但是周期长的正好都提前去开工试制了,因此差不多不管好坏都是今天回来。
第一个回来报捷报的是第二次去试制的离心叶轮,看到钟建设这么高兴,杨辉总算是把心降下来了一些,至少回来了一个了。
放下看了半天都没有看进去的书,杨辉跟上钟建设往下面走,脚步轻快灵敏。
“建设,看你的样子是这次试件很好对吧。”知道马上就能看见叶轮了,但是杨辉还是忍不住先问钟建设。
“杨组,我给你说也不好说,现在我的心情没法描述,待会儿你看了就知道了。”
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钟建设现在就是属于这种情况的,这是他设计的第一个可能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所以他是很激动的。
既然这个时候没法描述了,那就再忍忍把,到了下面看到了就知道了,现在杨辉一个心里极度成熟的老男人,居然也是像这些个年轻人一样的激动了,看来年轻是会传染的。
来到了放叶轮的箱子前面,杨辉算是见识了,居然是装了半箱子,虽然是用稻草隔开的,但是这一箱子好歹也是有十五六个了吧。
“这么多?你们是做了多少个?”
听到在问数量问题了,钟建设咧着嘴笑道“杨组长啊,这个一共是有十七个成品叶轮,一共是二十个,这次各种原因,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之后就剩下了十七个。”
显然这次的成功率是相当高的,各方面看来这次的叶轮是真的比较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拿起一个叶轮上下观摩,粗糙度这个就不用说了,铸造件不要想什么粗糙度了,其它的方面看着还不错,经过了后续处理的叶轮,看起来是很不错的,砂眼,气孔这些是绝对没有的,初加工后的轴孔内部看起来相当不错,光洁度这些是看不出来的,但是给人的第一眼就不错,铸件内部问题这个就看不出来了,不过有出厂检验单,上面是写的合格品,这就是说没什么问题的。
“怎么样,这些个零件,还是上一次的那位高工帮我们做的,他对这次的成果也是赞不绝口的,说是这是他做各种试件中成品率最高的。”
能不高吗,这个叶轮现在简化成这样,要是不高就有问题了。
仔细放下叶轮,还用稻草隔开来避免和其他的叶轮有磕碰。点点头随后又笑着缓缓拍手“不错,不错,这次的叶轮是挺不错,还是你设计的好啊。”
活动了手脚,看着这附近也是没有什么交通工具的。从研究所大门到测试中心说元不远,说近不近。最后心一横。
“走吧,这附近也没有推车一类的东西,我们是要体力劳动了。”说着试了试箱子结不结实,结果当然是很不错的,这年头做东西用料都是很足的。
看到组长都要准备甩开膀子劳动了,钟建设怎么敢不动于衷,忙着也是和杨辉两人一左一右抬起箱子就往测试中心走,一路上博得众人眼球不少,螃蟹一样的姿势,看起有一种莫名的霸气在里面。
往测试中心的一路上,不时的有人来帮着搭把手,就这样靠着人力,愣是把一箱子沉重的铸件抬到了测试中心。
满头大汗的杨辉和钟建设相视一笑,总还算是抬过来了。这一路上就是靠的是坚持,而在之后的军工企业的寒冬中,只有靠着这坚持来渡过了。
拍拍结实的箱子,笑着往测试中心里面去找人,上次是武科长带自己来认识的李科长。这次自己和钟建设来,现在就是该自己去找人了。
“你是谁,来找谁啊。”
李科长显然对只见过一面的杨辉是不太熟悉的,再次看到杨辉已经是不记得了。
现在是自己来别人的地盘了,该要小心仔细些,虽然武科长说过这位李科长比较好说话。
“我是上次来过的杨辉,就是那次做燃烧室测试的。”要办事先得要亮出身份,这才是最可靠的。
“知道了,和武科长一起来的吧!这次有新的部件出来了?”一提起那个小燃烧室,李科长就算是记起来了。
“嗯,对我们的叶轮是做出来了,送这边来检测。”
既然是来送检的,李科长拿起桌上的记录板,就和杨辉一起往外面去看新来的部件。
看到杨辉叫来了一个明显看起来像是一个负责人的,钟建设忙从箱子上坐起来,拍拍屁股就要打开箱子。
不用,先往里面抬吧!边说还边放下记录板,抬了一下箱子,很明显没有抬起来,感觉箱子还有点沉。
“挺沉的啊,装了多少东西?”试了试东西挺沉的,按常理推断,航空发动机不可能太重,而箱子这么重,就一种可能了,里面东西很多。
“这个东西啊,不多就只有一批叶轮的铸造试件。”
既然李科长问起来了,杨辉就如实回答到,这个反正是没什么需要保密的。
不过这话就让这位李科长纳闷半天了,什么时候叶轮有这么沉了?还要用箱子装?
纳闷的看着杨辉和今一个年轻人吧箱子往里面抬,这时候李科长突然有些期待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叶轮,这么违反常理。一个发动机部件这么沉。
放下箱子后,又像上次一样引来一大堆科研人员,纷纷是打量着这个沉重的大箱子。
“来,开箱吧。”
箱子已经被杨辉他们打开过一次了,现在很容易就把箱子打开来。
里面整整齐齐摆着的铸件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本以为这么大,这么沉的箱子能有个大家伙过来,没想到是一堆小叶轮在充数。
“你确定这是来测试的,不是你们拿的成品?”
李科长看到箱子里这么多码放整齐的小叶轮,感觉有些太多了,明显不像是测试用的试件,测试哪里用的了这么多。
拿出一个叶轮,指着这个叶轮“就是这个,这次的试件,设计的很简洁容易制造,所以这一次二十个一共就成了十七个。”
听到这个叶轮这么简单,第一次就有这么高的成功率,这下算是提起李科长的兴趣了,这么简单的设计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涡喷发动机为了一个好的压气效率,哪个不是做的复杂无比?可不要真的看到叶轮很简洁就以为叶轮简单了,简洁和简单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拿起一个叶轮,拍点叶片中间的草灰,仔细观察这个叶轮,感觉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要说这叶轮哪里特别的话,就只能说是特别简单。
“真奇怪了,你计算出来这样真的能行。”这话就问道节点上了。
“李科长啊,这个计算也是根据经验来的,最后能不能行还是要看你们的测试结果了。”光计算怎么可能就能算出准确的数值来,像叶轮效率这东西都是根据经验来算,但是经验公式往往是不太靠谱的,最终还是要靠测试数据。
“那好,我们就测试吧,我也想看看这个叶轮到底是个什么效率,这个特别普通的家伙。”
边说边清点叶轮个数,开始计算到底需要多少个叶轮投入测试。不可能全部都投入测试,这样太浪费。
“建设,测试项目清单,给李科长做记录。”听到李科长要准备开始干活了,杨辉连忙让钟建设吧清单拿出来。
“行了给我吧!跟我来签名就好了。”看了清单上的检测项目,李科长带着杨辉和钟建设两人往办公室里面走。
第五十五章:一起送过去吧()
第三更以到,熬到这大半夜也不容易,各位推荐票来几张吧
钟建设留在了测试中心,但是杨辉签了字就走了,整个动力系统项目组今天回来的试件可不止是离心叶轮而已,其他的部件也都是要回来了。
又回到办公室坐上,再次拿起一中午都没翻过一页的书,杨辉看得还是那么的“津津有味,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直到有脚步声不断的靠近办公室。
杨辉放下手中的书,往外一看,果不其然,谢连发也回来了。
“回来了,试件怎么样了。”
谢连发负责的那根主轴是个关键的子项目,重要性相当高,必需要马上知道情况。
不过看谢连发一脸黑线的样子,杨辉心又悬的更高了,这是出问题了不成。
“别说了,黎阳的人还真的是挺忙的,到处找人,最后才给做了三根,有一根还报废了。不知道两根能不能够用。”
谢连发把这事说的很轻松,但他自己心里是一点也不松,两根轴不好做测试啊。
这黎阳厂的人还真的是,上次的事还没把他们打醒,现在居然还不配合这边的设计所做零件测试,这真的是叫什么队友来的。
“轴在哪里?我看看。”
这时谢连发才把他手上拿着报纸裹着的轴拿给杨辉。
展开报纸,躺在中间的就是一根还上了油的主轴,摸起来比较油腻。
“就这两根也不知道行不行,我们送到测试中心去吧。实在不行就让所长再打电话说一下,然后再亲自去现场,一定要黎阳做上个五根以上才行。”
对于黎阳现在的态度杨辉也只能先忍着了,等以后自己的航模项目赚到钱后,所里办事就好说了,到底还是有钱才是大爷啊。
厂所之间的问题,实在是由来已久了,按道理,机械厂是要配合研究所试制任务的,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机械厂配合研究所试制部件的报酬简直可以说是无偿的。还有为了配合试制工作,还得抽调精兵强将,这对于机械厂来说就是很不爽的了。
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但这算是厂所之间的公开矛盾。在各个机械厂中也是有技术部门的,机械厂其实自己也是在搞技术的,这时候厂所之间的矛盾就真的来了,同行是冤家了嘛。
典型的就可以说到巴蜀那边的0132厂和0611所,这两个在还没有合并成一个公司的时候,那叫一个惨烈,当时0132是自己搞的歼七系列飞机,而不是0611做的设计。想想一个机械厂的内部设计科室就把飞机玩转了,那个设计所肯定关系就不咋的了。
而这双方的矛盾就爆发在了一款歼七的改型上,0132要求直接搞测绘,这样技术简单,可以以我厂为主。但是这时歼九下马的0611面临无米下炊的问题,所以就要求以0611为主搞自主研发升级,这样才能保证所里有项目。就这样到最后研究所的所长,使了点手段,做了自我牺牲,拿到了主导权,为此0132的屠老爷子是对0611的王x寿恨的是牙痒痒。
(ps:这个不是黑陈飞,只是说点轶事而已,各位笑笑就好了。)扯远了……
来到了办公大楼下面迎面又遇到了,刘旺回来了,这家伙来的倒是挺快的,机匣和导流锥比较简单,来的比较快。
“杨组长,我回来了,机匣和导流锥也做好了,一共做了五套。”
很明显这家伙做侉子的时候不仅是有点快,恐怕还逆风了,现在头发吹得狂乱不以,看起倒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