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我们下去看看,好像现在这个时段还有吃的,大家走吧。”

    几小时前吃的东西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杨辉也跟上去吃点东西去,晚上虽然不用做其他的事,但是躺下来肯定要有好多的气动设计方案要考虑,不想到大半夜肯定是没法入睡的。

    一大早就起床准备开始各自忙各自的项目去,有跑部任务的起的更早,现在白所长都已经走了,希望那帮官僚能够还有点节操吧。

    该去跑部的都离开了,剩下的五人又都再次集聚在于总师的房间里,现在还只是口头上商量一下,把方案说出来大家听听,若是没有大的问题,下于就要找个大的地方准备画点纸面的东西来了。

    关上门,确认安全这就再次准备开会,五个人比昨天人少多了,坐下来也感觉轻松多了。

    于总师首先介绍教练机的大概定位。

    “这次教练机的要求相比我们现在做的歼教七会有相当大的一个提高,一个是要求能够训练部分三代及飞行员的训练科目,一个就是沙特方面要求的座舱、环控系统与西方接轨,现在先说这个训练部分三代机飞行科目。”

    杨辉当时是亲自接触巴基斯坦方面得自然就有很大的发言权了。

    “这个训练三代机飞行员方面,巴基斯坦方面希望能够在新教练机上面实现百分之五十的基础训练科目。”

    百分之五十的三代机训练科目这个简单吗?一点也不简单,歼七作为一款典型的二代机,要实现三代机的训练科目那光是气动布局就要做一次大修改,才能模拟出三代机的部分飞行性能。

    于总师是飞机设计师对于歼教七的可谓是了如指掌,现在的歼教七到底是什么情况,自然是门清。

    “我们的歼教七现在的气动布局明显是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机头进气道没办法模仿出机腹、两侧进气的的飞行特点;单纯的薄翼三角翼更是没法飞出三代机那样优秀的低空性能,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对这款现在的教练机进行重新推到设计。”

    听到重新推到设计大家的表情不是对这个大胆方案的反对,反而是跃跃欲试的感觉。现在的歼教七始终还是跳不出歼七的框架来,若是按照现在说的重新设计,那么很多地方就可以有新的设计了。

    听到这里跃跃欲试的人们不能淡定了,兴奋的说到。

    “这个重新设计是应该的,不然这么将近最多六亿美元的资金怎么花掉,现在就要称这个机会好好练手,同时还能升级整个基地的技术能力,何乐而不为啊。”

    “对,何乐而不为啊,就要重新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需要的好教练机。”

    都同意这个教练机重新设计,那就好。于总师不想多说什么,接着说下去这个重新设计到底该怎么设计才合适。

    “首先这个现在的机头进气必须改了,不仅如此恐怕整个机头部分都要做大手术,进气道改为两侧进气,飞机头部空出来可以安装雷达装置,座舱抬高,扩大飞行员视野,特别是后座的教练座位必须要抬的比前座高,现在歼教七在这方面就是相当不合适的。”

    说了1进气道的修改,现在就又要说机翼选型了,要实现较好的低空性能有很多种翼型,但是最适合的翼型却是只有一个。

    “我们要实现良好的低空性能就必须要在机翼上下功夫,首先机翼的厚度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但是这远远不够,为了达到指标我们必须要改翼型。现在有很多方案都可以实现这个要求,但是我认为在三角翼的基础上使用双三角翼是改动最小的一个方案。”

    双三角翼在七八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流行的设计,几乎好多经典的飞机都有过这种设计方案。

    阵风战机早期提出方案设计的时候就有了双三角翼的设计,南斯拉夫的新型战斗机方案也是采用了双三角翼布局,不过在最后却都改用了鸭式布局、或者就是直接整个项目下马了。

    唯一实际制造出来采用双三角翼的战机只有萨博公司的萨博35龙式战机、以及后世共和国成飞公司的歼七后续战机歼七e。

    现在于总师提出的双三角翼布局,在83年正是国际上对双三角翼最狂热的时候,双三角翼的采用自然也就无人反对了。而且从技术继承上来说这个是最合适,也是最简单的。

    说完这些,对于气动的修改也就说的差不多了,大概说的就是杨辉上次画出来的山鹰教练机的气动外形,这个是于总师对杨辉提出来的气动布局的肯定。

    “好了,我个人对于气动外形的修改就谈到这里,其它的地方我觉得为了降低研发风险还是不用做大的改动好了。大家若是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可以提出来,一起参考一下。”

    于总师说完了他的想法自然还有其他的人有自己的想法,这次来帝都的不仅有设计所的,还有制造厂的。

    双阳厂的厂长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于总师这个采用两侧进气的话改动是不是太大了,我们可不可以采用下颌进气的方式,这样飞机的修改将会更加简单。”

第九十八章:也许会更好() 
下颔进气。。。。。。。。。

    这个新提出的进去道布局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把进气道的布置采用类是机腹进气,不同点在于进气道的进气口从机腹前移,到了雷达罩下方靠后的位置。后世大名鼎鼎的f16机腹进气道,实际上早期方案论证的时候也是采用保守的下颔进气道的设计,机腹进气道就是下颔进气道的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关于下颔进气道具体的参考,可以看一下美制a7攻击机a8战斗机,以及国内的歼七新世纪大改方案歼7fs)

    下颔进气道的运用相当之早,要算的话二战中的一些活塞是战斗机气冷进气口就是最早的下颔进气道原型,真正开始在喷气式战机上将下颔式进气道运用起来的,还要算是1957年开始服役的美国海军舰载机战斗机f8十字军战士。

    八十年达下颔进气已经不再受到人们的追捧了,但是现在要采用这个下颔式进气道在新教练机上其实也是很合适的。

    为何要这样说呢,下颔式进气道的气流可以向机头进气那样一直从头到尾比较顺溜的进入到发动机,在采用了两侧进气的方案中,要保证训练歼七飞行员,必然就要保证较为优秀的超音速性能,这就要考虑到超音速面积率,而蜂腰式机身就是必须的。

    由此就带来了一个麻烦,蜂腰式机身的考虑,使得采用两侧进气的进气道在吸取了气流后,会马上有一个急剧的向机体内收拢。这样是的很不利于气流的平稳流通的,会有较大的折弯的情况下,气流有有很大的可能会产生小的涡流,空气来流中带有涡流是绝对不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有兴趣的可以去找到歼教9山鹰的图来看一下,从下面看看山鹰的进气道就明白了)

    杨辉知道后世的歼教九采用两侧进气的原因:第一:国内在对歼七的改型中,对两侧进气研究比较深入;第二:来流中有小的涡流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采用一些特殊办法梳理一下就好了;第三点就在于山鹰使用的涡喷13发动机有较为优秀的喘振裕度,发动机抗畸变能力比较强。

    但是现在83年的时候两侧进气道、下颔进气的歼七改进型都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自然就不存的在后世中的第一个优点了;飞机设计尽可能要求减重,后世的歼教9采用了些特殊方法是要付出重量的代价;最后一点:对于发动机来说当然是气流越平稳越好,谁愿意吸进去一些紊乱的气流,这不是找难受吗。

    以上分析的总总原因使得在现在看来,下颔进气道相对于两侧进气道来说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不过在杨辉看来,下颔进气道在新机上虽然在技术上的确是优于两侧进气道,但是看起来不太好看,听起也不是那么时髦,这对于追求时髦的沙特土豪来说恐怕会有一点难以接受。

    不管性能如何,一个好的外表对于一架追求大量外销的教练机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了,有的国家就是这么逗比,买飞机不看性能就知道追求时髦。对于这些国家,实际上这才是最受飞机生产厂商喜爱的。

    思量一番杨辉把自己这个不太靠谱的缺点说出来:“我个人觉得下颔进气道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设计,运用到我们的新机型上的确是很好的选择,但是我们的新机型要考虑到沙特这个追求时髦的国家,人家会提供一半的资金,他们的不满意我们就要好好考虑到。而且像沙特这样的国家其实并不少,所以说在外形上来看,下颔进气道是唯一一个缺点。”

    杨辉这观点一出,整个房间里都是眼镜碎了一地,这。。。。。。。

    就连一向比较看好杨辉的于总师都被杨辉这话给惊得不知道说什好了:“沙特还有这嗜好?这样的国家的空军有战斗力?”

    于总师这话还真就说到点子了,沙特的军队战斗力还真的就是战斗五,而这唯一五点战斗力还是出于皿煮的装备的加成才有的。

    提出下颔进气道方案的双阳厂厂长对杨辉这个说法感到最不可思议,这杨辉该不是在吹牛逼吧,这样的军队装备采购人员若是在共和国,那绝对是要拉出去枪毙,若是在在金家王朝是妥妥的要拉去高炮决。

    虽然下颔进气道有着技术上优点,但是这个杨辉是唯一接触了沙特方面的几人之一,若是沙特真的就这么有意思那就不好办了。

    双阳厂厂长不知到怎么才好了,于是就将这个问题交给于总师。看看搞飞机设计的于总师的意见。

    “于总师现在这样子,你看是该怎么办才好,你是基地教练机的总设计师,现在你得要拿个主意啊。”

    这时候于总师从心里来说,现在已经是偏向了这个下颔进气道的方案,但是杨辉的意见也不能不考虑到。

    “这样吧,我们听听杨辉的意见是倾向哪一个,两个项目都各自有自己的优点,杨辉你就再说一下你的想法。”

    这个问题跑来抛去,最后居然有抛到自己手里来了,这算是什么。但是相现在杨辉又没法抛到别人手里,只有说说自己的处理办法了。

    “这个问题吧,我觉得这个两种方案的选择权不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大不了就把两种方案都做出来。到时候汇报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案,这显示出我们是有着充分准备的,更有利于我们最后拿下这个项目。而两个方案的选择就留给到时候的上面军队、沙特、巴基斯坦几个方面慢慢头去痛吧。”

    于总师一大把年纪了,但是听了杨辉这个办法还是忍不住拍腿叫好,深呼吸一口气,缓缓的说着。

    “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不好下决定,那就把两个方案都报上去,好话歹话都说出来,到时候就看上面选哪一个方案。”

    这个办法也就是现在可行的一个办法了,双阳厂的厂长也表示同意这样做。说上两句表示自己同意这样做。

    “这样是最好的了,我们就先把气动修改方案大致确定了。具体的数据只有等项目定下来了之后看几位设计师的吹风功底了,现在我们讨论其他的方面吧。”

    新机的改动很大,各个方面都是要动手术的,不是只修改气动布局就可以的,外表有了,还得要有内涵,只有各方面都达到了设计要求,那这款新机在技术上面才算是成功了。

    其它方面的修改那就多了去了,这个时候需要杨辉把沙土豪的要求具体的说一下了。

    “沙特方面要和西方接轨,座舱不能像我们现在的军机一样满是仪表盘,要求座舱布置向西设计靠拢,减轻飞行员的飞行压力,注重人机工程,在环控系统上更是要求严格,反正各个方面的要求对我们来说,现在要实现还是有些困难的。”

    早就料到了最高三亿美元不是那么好拿的,现在这些就是国内的技术短板来了,若是这个处理不好,这个项目恐怕就危险了。于总师对这个项目的难度一直就没有一点小视,现在的座舱、环控两方面就是大问题了。

    “这个环控系统国内咬咬牙,使劲的研发,资金投进去可能还能够达到标准,但是这个座舱上面要求的使用显示屏方面。。。。。。。。。。。。”

    停顿了一下,仔细想想继续说“就算是西方早期的crt显示器,国内目前情况也还很难做到的。”

    这就是现在的国内电子工业现状导致的问题,就连crt显示器在这个时候都是高端货。君不见八十年代最火的就是出国后能从国外买回来一台彩色电视机,想一想这时候crt显示器在国外都大规模运用到民用领域了,但是共和**用方面在这上面都没有什么建树。

第九十九章:现成方案() 
不管现在国内是不是有能力可以上这个部分玻璃化的座舱,但是新项目是肯定要上这个玻璃化的座舱,这个是沙特方面硬性规定的。

    而训练西方三代机飞行员,没有玻璃化的座舱肯定是不会被巴基斯坦方面所认同的。

    那么要实现这个方案就只有看到国外,想想其他的办法了。现在要想引进国外的一些技术设备还是比较容易的,加上又是外销产品引进西方技术就更不难了。

    与西方的公司在航空制造业上进行合作在八十年代是相当时髦的一个话题,就说83年之前的时候都有那些合作项目。

    典型的就有0132厂出口到约旦的一批歼七战机,这批歼七战机改了多少东西?不多正好也是修改的航电设备,其中包括雷达,无线电,平视显示器等等航空电子设备。

    其次还有0603所的飞豹项目,这个项目几上几下,期间还曾由0603发文咨询过西德的mbb宇航,询问是不是有兴趣一起做,那时候的mbb也是高兴地不得了。

    二战之后德国的航空工业几乎就算是废了,完全没有了整机制造的经验,现在有机会一起搞一架先进的战斗轰炸机高兴的嗷嗷叫。连前期的咨询费都没有要就忙着给设计了好几种方案,最后将方案发给中方的时候,整个飞豹项目又要下马了,于是mbb就败兴而归。

    但是后来飞豹有再次上马了,这再次上马的原因其中有一点就是0603所的人把mbb的项目方案拿出来往上面一放:看我们的飞机技术先进,就连德国人做的气动外形都和我们是几乎一模一样。

    就这样飞豹再次上马,虽然说整个飞豹的研制过程中没有了德国人的参与,但是早期0603所咨询过mbb的方案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说明这个时候国内航空工业和国外合作,那就是时髦,就是高大上。

    想了这么多杨辉要说点什么了:“于总师这个座舱的问题,我觉得吧,我们还是应该寻找西方的帮助,我们现在办不到这个,再说了我们采用西方的航电设备现在还有很大的一个便利。”

    不用杨辉说引进西方的航电,到最后大家还是会想到这里,唯一还有点疑惑的就是在于杨辉所说的便利是什么?

    沉默一阵还是专业的设计师最先想到了杨辉说的是什么便利,同是搞歼七的,0011基地和0132方面还是有很多联系的,远的不说,现在基地所生产的歼七还有着0132的功劳。

    当年0132厂、011基地、还有奉天那边都是一起对歼七进行制造的,在七十年代早期0011就试制出来了歼。但是因为上面命令大规模生产歼六,于是基地的歼七就不了了之了,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在0132的帮助下又才重新捡起歼七。

    所以对于0132的动作还是知道很多的,就80年开始谈判引进的英国马可尼公司航电系统,这个于总师是知道的很清楚。现在杨辉说的应该就是这个项目了,于总师把这个新歼七航电项目慢慢道出来。

    “我想杨辉说的便利之处应该就是指的是,0132那边引进的马可尼公司的航电系统了,现在0132那边应该还在进行着这个项目。若是不出问题的话,现在0132已经是对这个新的歼七改型的座舱方面有了成果了,我们应该是可以把这套航电试着搬到我们的新机上面,这就是最大的便利之处了,对吧?”

    没想到还有这好事那真的是喜从天降啊,若是有了这样的好东西,一个比较大的一个拦路虎几乎就可以说是解决了,这样一来对整个新机的项目进度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速。到时候最多不过三年时间就可以对这个新机定型,对于一架新机来说,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时间。

    现实中有很多新飞机就是因为技术攻关,时间拖得太久了,一不小心就把整个项目给拖垮了,这前车之鉴不得不好好吸取教训。

    “对,我说的就是这个,到时候,甚至我们可以请0132的科研人员一起来参加新机的研制,他们的经验说实话现在肯定是比我们丰富的多,我们找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完全是有可能的。他们的新歼七的整个座舱是他们自己做的,马可尼只是提供了系统部件而已。”

    要说在这个时候请来0132的研发人员前来一起对新机进行研发,这点并不是不可能,虽然说同行是冤家。但是在83年后面这一段世间里,出口约旦的新机已经研发完成了,整个0132厂的研发部门其实是处于没有项目的真空期。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歼七3的研发被隔壁的0611所抢走了,自然0132厂就没有什么事了,就算是一起叫上去攻关的话,0132会和一个抢了自己项目的研究所一起开心的玩耍?笑话,怎么可能。

    如果这个时候0011基地来把钱往那里一放,0132厂的研发人员人自然就会跟着0011基地的做项目了。同样是改进歼七,人家可以大把给钱,你0611能给什么?再加之夺项目之仇,能和0611一起干的话,那才是邪了门了。

    听了杨辉的这个建议后,大家对这个建议还是相当有兴趣的,倒不是说这些基地来的厂所头目们能想到杨辉这么多,而是他们对于0132是报有很大的好感的。你看我们现在正在生产的歼七不就是人家支援的技术嘛,现在在把‘老师’请来做个项目那不是正常的吗,再说了,咱们这个新项目有钱有油水,我们还是会给小钱钱的不是。

    “对,我们如是能得到那边的技术支持的话,我们的项目肯定会更加的容易一些,把这个项目分这么一点出去,这样下来就不算是我们在吃独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