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好,我是于西明。”

    听到于总师的话,杨辉开始将这边的情况简单的说一下:“我是杨辉,刺头这就已经冒出来了,现在就等着你来处理。”

    电话另一面的于总师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眉目了,心里高兴的同时还有些悲伤,这些家伙还真是不省心,原以为他们能夹着尾巴做人,没想到‘将军’始终是‘将军’,用狗改不了吃屎来形容应该是最合适的。

    “好,我马上就来处理这几个家伙,早就想把这些人清理一遍了。”

    说完话于总师就挂掉电话,连房间都没回,直接就奔着北航而去。

    旁边全程听了杨辉的电话过程,朱教授有些惊讶了:“你们这事早就商量好了对吧,这几个人是早就被你们盯上了?”

    杨辉对于朱教授的话一点也不反对,这说的算是实话了。

    “对,于总师在来之前就准备要整顿一下这个气动组的问题了,基地气动组的人大多都是当年走特殊渠道出来的大学生,没有什么能力,作怪倒是一绝,到现在于总师不打算在容忍他们了。”

    朱教授自然是知道那个特殊年代的教育情况,能把养猪的、看大门的弄去当大学老师这不算什么,那些学生来源才是最有意思的。下面造·反最凶、最活跃的‘积极分子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可以直接写推荐信去读大学,至于有没有基础这个再说了。高考?那时候怎么会有这种不平等制度。

    朱教授听了杨辉的话,突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这个气动组就是属于那种只有存在感的组了对吧?我们后面的项目怎么做,你们把这些人踢出去倒是没什么。那以前你们是怎么维持气动组的基本能力?”

    掉坑里来了,就等着朱教授问这句话了。

    “唉,这不也是没办法吗,你知道以前我们0011都是用兄弟单位提供的图纸做飞机,气动设计这个真的是不需要操心。至于您说的后面我们基地的气动组对人手的需要,这就要看您朱老愿不愿意帮我们一把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继续做试验() 
听了杨辉这话,朱教授心里“咯噔”一声,想明白了其中缘由,朱教授苦笑不已。

    “哎,你们可真是会打主意,我的这些学生可都是早就被安排好了的,现在你们要来抢走几个,这可不是一般的问题啊。”

    大学生八十年代包分配,特别是这个时候,大学生更是稀缺人才,更不要说比大学生更加牛逼的研究生了。现在若是按计划来,这些朱教授手下的研究生也不过就是最多比杨辉大上两届,这已经是算到了第一次恢复高考的时候。

    稀缺人才自然是好多早就被盯上了,但是杨辉现在有优势啊,这是绝对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等到这个新机项目一做完,那就算是培养出感情了,到时候只要这些人愿意到基地那个‘穷山沟’去。杨辉自然有办法将这批人截胡了。

    杨辉现在用脚都能想到这些研究生以后的分配单位,离帝都最近的是奉天设计所,奉天所,资格老、底蕴深厚,最重要奉天那边还是大都市。

    凭借奉天所现在的歼八项目,要人这不是简单加愉快的事么。所以杨辉要在这批研究生分配上动心思,无疑就是杨辉要截胡了。这就是一报还一报,奉天所才截胡了杨辉他们,现在杨辉也要截胡奉天所了,就是不知道奉天所能不能守住这批宝贝疙瘩了。

    “这个朱教授你不用担心,我们会有办法的,只要您同意我们的动作就好,你放心我们不强求,只有愿意去我们基地的我才安排,充分尊重这些宝贝疙瘩们的个人意见。”

    都说到这份上了,朱教授也无话可说了,若是有人愿意去三线基地,朱教授也是不会反对,反正都是去搞航空事业。

    “那行,只要你说到做到充分尊重个人意见,那我就没有说的了。”

    呵呵,尊重各人意见,杨辉当然是尊重各人意见了,但是也不代表不能用点手段嘛,有的时候阳某用起来是最好的。

    “朱老啊,你看这个到时候把这几个人踢出去了,后面的理论分析是不是可以你这边再找些学生啊,就是快毕业的飞行器设计专业本科生也行啊了,到时候让研究生带着去做理论分析这些都是可行的。”

    空气动力学这东西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在本科阶段是没有这专业的,本科都是飞行器设计,近一步考研究生,才会细分到空气动力学这个专业。但是要像杨辉那样在大学中那么卖命的学习,提前研究一下动力学也是可以的,在本科的时候也有专门课程是研究气动的,算是入门级别。

    听了杨辉的建议,朱教授也觉得这个可行,提前从本科专业找人来试一试,到时候自己这边再次招研究生的时候,大概也能有几个看好的人了,算是有个底。

    “可以这样来,现在赶时间,这些办法都可以考虑到用上。”

    说话间,旁边的房间传来吵架声,仔细一听,这就是周建设那厮。杨辉年轻跑得快,先一步撒丫子往旁边事发现场跑。

    声音越来越清晰,最后完全听清楚的时候,杨辉已经来到了现场,周建设正在和那位刚才差点和周建设‘开片’的学生推攘着。

    “周建设,你要造反了吗,于总师马上就到了,你等着看吧。”

    杨辉这话成功化解了一场快要开始了的战斗,盖因为周建设听到杨辉说的话,这简直不敢相信,于总师不是昨天的车吗,怎么。。。。。。。。。。

    “你乱说什么。于西明那老家伙昨天的车票,你当我不知道吗,想拿这来吓唬我,你也不用脑袋仔细想想。”

    杨辉用脑袋想没想这个不是什么问题,现在问题是于总师却实没有离开,而且已经到了杨辉他们这间房的外面,和朱教授正好遇到一起。

    “我这个老家伙还真的就没有离开,我就知道你要作怪,周建设你这回就不要在有侥幸心里了,这事已经没法商量了,你和你的小团体都必须离开了。”

    听到于总师的话,周建设整个人都焉了,这下是真的撞上枪口了,看来是在劫难逃了。同样其他的几位‘小将军’一样是一副天塌下来了的感觉。

    转过来,周建设恶狠狠的看着杨辉:“你这斯居然告我们黑状,怎么在基地有你这种人,这个狗屁猪教授偏袒他的学生,你不帮着我们就不说了,现在反而来拖后腿。”

    黑心事做多了也是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气场,当年的小将们做的黑心事、‘揭发’的反动派之多,简直数不甚数。

    杨辉感觉自己现在就像是被恶狼盯着,浑身起鸡皮疙瘩。慢慢的调整过来,走到一边看于总师怎么处理这事。

    “好了,你的事我也听说了,今天就给你再说一下问题吧,风洞不是电风扇,不是你可以去吹风的地方。高速气流可以直接把你吹到墙上下不来。所以风洞试验并不是一个好差事,再说你理论知识本来也不过关。”

    已经知道后面要说什么了,周建设自己抢先一句:“好,那我就不做这个了,我辞退好了,你就不要多说那么多了。”

    于总师继续看向旁边的四个小将,这四人也是不能留下来的,这些都是基地的惹祸精。

    看着于总师坚定的眼神,也算是明白了,这次是来真的了,当即有人哭着表示自己只是被迷惑的;也有人说是自己错了,希望给个机会云云。

    “不要多说,你们都退了吧,到基地劳保公司去。”

    劳保公司这是什么性质,说白了就是做一些配发给工人的护具,比如:劳保手套,工装服,口罩之类的。这些都是边缘人物,大多都是没有编制的,所以这几人以后自然也是相当艰苦卓绝。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这还是算留下了一个工作,这算是从犯的优待吧。

    事情总算解决了,于总师看着几人摇摇头,将杨辉和朱教授叫出去。

    “朱教授,现在我把这五个刺头都带走了,后面的试验还得要靠你这边多出些力了,以后大家合作愉快。新机做出来也当有你的功劳,希望你要对这个项目多上心。”

    “那是自然的后面的试验只要没人捣乱,我们就可以做下去,测试的人手这位杨辉都计算好了,按照他预计的来看,应该还会提前做出来,不出问题三个月是可以拿出测试数据,我看这个方案挺简洁的。”

    白所长说完了气动试验,于总师又对杨辉说着另外一件事。

    “杨辉,马上再过上几天资金就到了,到时候还有航电谈判,沙特的苏尔坦亲王会亲自过来,参加对英国谈判,亲王点名要你到时候陪同,所以到时候你要抽出几天时间参加对马可尼的谈判。”

    于所长不明白苏尔坦亲王的意图,但是杨辉知道,这就是苏尔坦亲王迫不及待想要进行下一个项目谈判了。

    杨辉觉得再这样拖下去也不好了,于是就答应于总师的要求,心里却是在想对于后面的沙特要的大家伙要怎么帮沙特牵线。

    想起航天工业,杨辉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个老熟人,这可是当年专门负责两弹的元帅了,而且联系起来也是比较简单。

第一百二十六章:测试开始() 
虽然一直重视着和沙特方面谈的大家伙,但是现在杨辉要做的是马上准备开始风洞试验。模型制作和理论分析已经迅速的完成,这些对于北航这些老司机来说都是轻车熟路的事,杨辉现在站在一边看着安装模型。

    对于新机的模型安装,采用了背支方式,实际上说的更形象一些叫做背部吊挂式来的好,风洞模型安装的方式大概有三种:尾支、背支、腹支三种。

    采用各种方式都可以,只要符合两点条件就可以了:第一模型不能伸出试验段的模型区;第二保证测试段始终在核心气流中。

    再安装上进行测试的专用工具就可以了,不同的测试项目,在细微处的需求又不同,这个时候就需要专门的工具来进行控制风洞的流量。

    风洞测试是由杨辉和朱教授主持,实际上的真的做风洞测试的时候,控制风洞的是专业人士来进行的。细微的操作所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使得普通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人员操作不了风洞,只能是在测试的时候说一下要马上变到那个流量区间,然后控制人员来操作。

    “好,你们都离远一些,现在我要准备启动风洞了,这家伙可一点也不好说话。”

    闲杂人等到达安全区,风洞开始启动。随着巨大的风扇转动起来并不断加速,气流的速度不断飙升,达到最高速度后,风扇转动开始趋于平稳,狂暴的气流似乎也得到了控制。这个时候,就时候就能够进行观察了。

    设定好精确的气流流动速度,往气流中通入便于观察气流的颗粒物,如果直接就进行测试,是看不到气流的流动状况的。

    而通过添加特定的微小均一性地颗粒物之后,是可以观察到气流的流动状况。当然要实际获得数据还是要用上专用的照像机,将气流的流动情况拍摄下来,最后再来进行后面的试验数据分析。

    在八十年代正是信息技术起步的时候,风洞测试还没有向后世一样和计算机相结合,从而简化测试,所以现在就需要多投入人工。

    随着第一部分的试验数据收集完成,朱教授满意的点点头,打手势示意旁边测控室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测试。

    风洞测试算是有很大的危险系数的,不仅有狂暴的风最主要的还有噪音。有风扇转动的身音,也有风快速流动的声音,尽管风洞在设计建造的时候尽可能的要降噪,但是有的时候为了性能,噪音就只有忍了。

    放到实际的测试中,就是现场人员都要带上耳塞。通过事先沟通,在试验中就用最简单有效的手势来交流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明白了朱教授的意思,里面的操作人员开始再次进行风速调整。风扇是不会在进行调整了,要调整是有专门的风力调整装置。

    简单的一番计算后,将电源接通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推动节流锥移动,这样就实现了气流的精确控制。要是通过控制风扇来精确改变气流的大小,这种办法几乎是不可能的,风扇是大多数的风洞气流发生器,直接产生巨大的气流,要控制只能是大概的控制一下而已。

    节流锥的移动,气流开始进一步增加,当达到节点后,又再次开始测试,风洞测试就是这样的,一步一步的来,容不得马虎,也容不得偷工减料。

    也许就是没有测试到的一个节点,就有着一个特殊的气流现象,那么在实际的飞行中就会存在这样的隐患,可能在哪一天就会由这个特殊的细节导致巨大的事故。

    一步一步的测试,直到最后测试到风洞的最大风力,在这之后要想继续测试下去,那么就要换个更加强力的风洞,比如说:超音速风洞。

    附面层的测试要一步一步来,亚音速风洞不能满足测试需求了,那就先放下来,测试其它的项目,还未测试项目多了去了,亚音速风洞的测试项目是最多,同样也是最繁琐的。

    按照测试安排来看,最先做的的进气道试验,附面层隔板过后就是进气道的唇口、截面、喉道,以及进气道向机体内收拢段的气流流动变化,当然还要测试左右两进气道的气流在机体内部合流时的流动状况,等等还有其它的都是不一而足,所以新的进气道改动大不仅仅只是嘴上说的而已。

    杨辉现在继续和一帮做理论分析的研究生一起做理论分析,虽然杨辉现在学历是本科毕业的,但是后世杨辉是读了研究生的,加上不断在工作上的学习。以及后来在机缘之下,杨辉又被单位推荐去北航继续深造过。这些理论分析还真的是难不倒他。

    现在杨辉所在的小组就正在进行进气道出口(即:发动机进气口)流量测试的前期分析,不过在分析中杨辉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按照现在的旧版气动测试规定大纲来,杨辉就怎么看这个规定怎么不合适。

    进气道和发动机属于两个不同的单位,这就要共同商定一个测量界面,两边都用这个界面测的的数据来进行计算。

    杨辉看着旧版的测试大纲,思绪良多,现在是不是要将这些问题提出来?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若是提出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只要有益肯定就是要进行修改,而修改试验规范这是相当大得一件事,这就是在改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定。

    一改动牵扯的面就太多了,不仅改动阻力大,同样还会耗时很久。这对于杨辉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想想还是先暂时按照这个规范进行测试好了,旧版规范尽管有各种小的缺陷,但是用还是能用的。

    等这个项目完成之后,杨辉再打算把他所知道的后世改动了的规范统计一下,在上报,争取通过这些能够让上面注意到这个问题,最好能进行全面的修订。这个就是最好的办法了,杨辉一个人是不可呢个把后世的试验规范记下来,这个还是要集合多人一起修订才行。

    同时杨辉还想到了其他的设计试验规范大纲,比若说发动机设计规范大纲这个也许也要反映一下。

    想了太多已经搞的杨辉思绪混乱了,强制要求自己不要想太多,就按照旧版的来。慢慢的杨辉就适应了旧版的规范,同时在杨辉做分析的时候,把自己能想到的都給加上去,尽量能完善一些就完善一些吧。

    随后几人的分析结果汇总的时候,差距就出来了,这些东西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看着汇总后的分析数据,那位最受朱教授看好的刘军看了杨辉的分析结果,惊讶不已。

    “杨组长,你的这个分析好像比我们分析的要详细的多,特别是你后面注明得这个测试注意事项很有意思啊。”

    刘军的话引来了同样做这理论分析的其人的关注,皆是放下笔近距离强势围观,看来这个来自0011基地的这位有些绝活啊,还是瞧瞧看好了。

    对于会有人惊讶自己的可分析结果,杨辉一点也不怀疑,自己的这东西好坏自然是能一眼就看出来的,现在有人问出来了,杨辉也不会吝啬解答一下问题。

    “哦,哪里不一样,你说说说看,我会为你解释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屠吉达() 
听了杨辉的口气,像是很有耐心的样子,刘军指着杨辉写在分析数据后面的备注上,表示他对杨辉写在备注里面的几点东西不解。

    “是这样的,我看你这里的a;b两点和国内的规范都是一样的,但是多出来的两点又是什么意思?这个:‘气动界面的测压耙、测量仪表等不影响性能测量’我能想通,的确这是有必要注意的。”

    随后问出刘军自己最为疑惑的一点:“但是这个‘气动界面定在靠近发动机一侧,应位于前支板、工作叶片排的前缘’这一点我就不明白你的意思了,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听了问道了这个问题,杨辉倒是笑了,实际这四个规定并不是共和国原产的,这是美国的国家标准。

    上辈子这个东西还是0132和格鲁曼合作的时候看到的,当时的超级七项目是装上了f20虎鲨的机头,进气道是重新设计的,、。而在从新设计进行风洞试验时0132方面人员在美国看到的这东西,当时的反映和现在的刘军是一模一样,不过那时候的格鲁曼自然是不会说出这些原因的。

    直到后来89年之后,0132回到国内重新再来时,才在实际中经过对比发现里面的门道,当时还用了很多的试验数据才搞明白,而现在杨辉自然是给不出来这些数据,只能把大概的原因说一下,等到后面的实际数据出来了,具体的的自然就会明白。

    “这个东西现在我给你解释我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这是上次我到法国去办事,在国际航空期刊上面看到的,那上面倒是写的很详尽,但是现在我只能说一下大概的原因:发动机和进气道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进气道是为了发动机而存在的,所以在选定界面的时候就要以发动机为重靠近发动机理所应当。等到以后有机会可以具体多找一些数据具体验证一下就明白了。”

    听了这解释,刘军表示虽然听起来没有具体的试验数据证明,但也像是那么回事,到时候给导师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