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番模样落在董昭眼中,董昭怎会不明白曹操的意思,当即说道:“如今即将兵临城下,明公大可上书奏明,无力抵抗,请求迁都,等我归去,自会在天子身边谏言,迁都之事,即可成之。”
“天子身旁,能有公仁兄,当是幸事。”
曹操起身躬身一拜,“此事就拜托公仁兄了。”
“自当尽力。”
董昭应了下来,随后就同曹操告辞,回去上报天子去了。
待董昭离去,荀彧和程昱联袂而至,刚才两人在帐外,曹操和董昭的对话,已经听得一清二楚。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不日将迁都许昌,一展手脚的时候终于快要到来。”
荀彧面带喜色,率先抱拳恭贺道。
“这都是小事。”
曹操并未因此太多欣喜,毕竟这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过是提前了一些,现在还有另外的事情值得担忧,继而曹操面色忧虑的问道:“先前吕布拿下广陵,已经没有了追击之意,如今为何又突然袭来,其中定有蹊跷。”
“主公是说。”
程昱眼神一暗,继续说道:“这其中有许子晟在作梗。”
“十有八九。”
曹操眉头微皱,虽然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也不至于否认。
“如果真的是这样,恐怕许子晟另有阴谋。”荀彧脸色不安的说道。
“其志,恐怕意图天下。”
曹操突然说出此话,把荀彧和程昱吓了一跳,但仔细想去,还真有这个意思。
“如今情况不明,权且迁都许昌,抽身事外,观望一番,再做对策。”曹操沉声说道。
“也只能这样了。”
荀彧和程昱也没有办法,只能早日离去,再论其它。
当日,曹操就呈上了文书,按照约定,言明大军将至,情况危急,无力抵抗,请求即刻启程,迁都许昌。
很快天子刘协就下诏,应允了此事,曹操自然知道,这是董昭的功劳,以及那些大臣面临生命威胁,再也不敢阻拦此事,毕竟什么事情,也没有自己的性命重要。
宫城之内,天子刘协站在殿外,俯视着整个洛阳,心中却是无比的落寞,董昭立于天子身后,也没有多说什么。
“公仁,这样顺从曹孟德,迟早会让他成为下一个董卓,你就没有丝毫担心嘛?”天子刘协问道。
“汉室天下,已经如履簿冰,需要有曹孟德此等枭雄撑起局面。”
董昭生怕刘协会误会自己,连忙解释了一番。
“真是这般?”
刘协眼眯成线,盯着董昭的双眼看去,董昭也不躲闪,就这样直视刘协,眼神略微带着恭敬。
“我身边已经无可信之人,公仁,希望你诚不负我。”
天子刘协眼神灰暗,仰天说道:“汉室将倾,我刘协不愿做倾覆之人,只能在乱世中,寻忠义之人,助我再兴汉室。”
“公仁了然。”
董昭退后一步,深深的朝刘协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退下吧,准备好迁都的事宜。”
“诺。”
董昭退去,天子刘协望着无边的天际微微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等到午后,整装言毕的大军集结城外,曹操带着部下,去了宫城,将天子刘协及大臣们请上了马车。
随后,曹操策马上前,带着部将谋士,来到了大军最前端,大手一挥,朗声喝道:“启程,迁都许昌。”
第212章 说服王允()
天子圣驾,迁徙许昌之事,很快就被许子晟所获知,得到消息的许子晟非但没有担忧,反而有些窃喜。
“传令吕奉先,令其率大军,拦截曹操。”
“诺。”
侍卫接令,迅速离去。
许子晟嘴角上扬,一副智囊在握的样子,曹操提前迁都,本就在意料之中。
驱狼逐虎,驱走的是曹操,逐来的却是吕奉先,虎狼之争,就是许子晟的本意。
眼睑微低,许子晟看向殿台下站立着的官服男子,嘴角微动,眼眸闪动。
“王司徒,别来无恙。”
官服男子正是司徒王允,早先就吩咐过林州多加监管王允,致使长安城破,天子大臣被马腾和韩遂带走,王允也没能离开长安。
“许先生唤我前来,有何交代?如今天子在野,众臣离位,我似乎已经被架空了吧。”王允沉声答道。
“看来王司徒对我误会颇深。”
许子晟身体一松,随意的依靠在椅背上,眼眸却如同黑夜般的夜明珠一般明亮,继而郑重地说道:“汉室将倾,无论天子坐归何处,也不可能光复汉室天下。”
“此言子师难以苟同。”
王允眼眯成线,愤愤不平地盯着许子晟说道:“明公曹孟德,皇叔刘玄德,还有那马寿成(马腾),韩文约(韩遂)之流,满腔热血,一心光复,汉室何愁不兴!”
说完这番话,王允面红耳赤,本以为许子晟会有少许动容,却不料许子晟的神色淡然无比,还略微带有些嘲弄的意味。
“权势这东西,可是会让人着迷的。”
许子晟提笔在纸上写了起来,头也不抬的继续说道:“没有拿到那份权势之时,自然可以大义凛然,心无杂念,但若是拥有了那份权势,渐渐的就不愿放开,这只不过是人的贪婪本性。”
身体顿了一下,许子晟微微抬起头来,盯着王允沉声问道:“纵使你王司徒,可曾愿意放下手中权势?”
“我”
王允闻言,瞬间哑口无言,鬓角溢出汗珠,眼神开始迷茫起来。
“区区一司徒,尚且让你这自诩正义忠臣放不下,天子权势,试问又有几人放得下?”许子晟朗声说道。
“无人可放下,无人”
王允眼眸中的坚定瞬间涣散开来,整个人像泄了气一般,萎靡不振,但始终神色中还保留着一丝清明,仿佛自言自语的问道:“他们就不会顾及民心相背嘛?”
“民心?”
许子晟稍稍一愣,随后就直接开口打破了王允的幻想,“若是惧怕民心,那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那许先生和他们又有何区别?”王允死盯着许子晟问道。
“区别当然是有。”
许子晟停下笔来,只见纸上骇然写着天下一统四个大字,“我与他们的区别就是,民心相背,我丝毫不惧,敢倾覆的天下,就应该顺其自然,彻底倾覆!”
“你要改朝换代!”
王允惊呼出声,双眼瞪大,脸色涨红,丝毫不敢相信如同许子晟这般的聪慧之士,会有这么大逆不道的想法。
看着王允的神情,许子晟心里不由得有些鄙夷,古代的文臣,思想还真有些迂腐,轻易接受不了改朝换代的事实,不过王允对许子晟还算有用之人,劝诫一番,也属值得。
“当一个朝代的制度已经不合时宜,甚至威胁皇权之时,就已经到了改朝换代之时,如同汉朝的分封制,原先是为了制约王侯将相的权势,如今却让诸侯各自为战,就算让天子重掌朝政,也无法动摇分封制一丝一毫,天下大乱,终将有时。”
许子晟脸上露出一丝叹惋之色,“汉室天数已尽,不破不立,望王司徒能助我一臂之力,共建新的天下制度。”
闻言,王允虽然想反驳,但却丝毫说不出话来,似乎说什么,都非常无力,只不过是在强行解释,许子晟这番话,给他的震撼,简直是由里到外,席卷了他的认知,若是果真如此,许子晟不但不属于叛逆,反而是汉室的功臣,给汉室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子师愿意为许先生出一份力。”王司徒抱拳一辑,朗声说道。
“好。”
许子晟嘴角浮现一抹笑意,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王允终究在家国和自身的权势抉择中,自私了一会,也许是看到了未来的好处,有些蠢蠢欲动。
“既然王司徒有意助我,我自当许诺,有朝一日,江山复兴,将会让你登上宰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空头支票,许子晟丝毫不吝啬的给了王允,以后的事情,谁又说得定,但如今的王允就吃这一套。
“多谢许先生。”王允面带喜色,再次拜服说道。
“还叫许先生?”
“多谢主公。”
闻言,许子晟点了点头,继而话音一转,询问道:“子师家中,有义女任红昌,早先我就有意送其赠予吕奉先,还做出了约定,如今子师可愿劝其助我等成就大业?”
“此乃红昌大幸,我自当回府劝服。”
王允也算是人精,自然看出这是许子晟想要试探他的忠心,无论如何也要做好此事。
“那就拜托了,越快越好,吕奉先已经有些不好驱使了。”
许子晟提醒了一遍,转而又吩咐道:“近来我要离开长安一段时日,我不在的日子,还望子师帮我主持大局,切记隐瞒我不在长安的消息。”
“诺。”
能够主掌权势,王允自然不会拒绝,不过在这个关头,许子晟的行踪,倒是让王允有些好奇,随即王允笑道:“不知主公此行所为何事?”
“应当算不得公事,只是为了去见一个人,想要看看那家伙是不是真的命硬。”许子晟淡然的回道。
“难道主公要去收服贤才将士?”王允不解的问道。
“若是能收服,那自然是最好。”
许子晟起身,望着殿外明朗的天空,叹息道:“希望不要让我再杀一次就好。”
摞下这句令王允不明不白的话,许子晟直接往内堂行去,不再多言。
随后王允也只能告退,匆匆往府中赶去。
第213章 面见三都督()
东平,茶座雅间。
逢纪坐在前席,陌书彦和张郃分坐左右,对面则端坐则三位男子,虽然三人都是便装出行,但其中的一名男子颇有威势,眼神中有着凌冽气息,举止间都充满着力量感。
“这三位曾是袁本初帐下三都督,沮授、郭文则(郭图)、淳仲简(淳于琼)。”
逢纪侧过头给陌书彦一一介绍对面的三人。
出于礼节,陌书彦朝三人行了一个礼,那两名文士模样的男子也回了一礼,倒是那健硕男子不以为意。
“哼。”
冷哼声在雅间内响起,淳于琼鄙夷的看了陌书彦一眼,然后看着逢纪不满地说道:“这些时日,你俩莫不是在哪穷山僻壤之中呆傻了,竟然让我们三人大老远跑来东平见一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
听闻此言,沮授和郭图都没有出言阻止,显然也不能理解逢纪的做法。
陌书彦倒是没有什么气愤的,毕竟人家说的也是实话,于是乎,陌书彦就自顾自的喝起身前的茶水。
如此一来,却让沮授和郭图高看了一眼,不过作用不大。
“如果是一个臭小子,当然没必要。”
逢纪笑脸相迎,并没有同这三人置气,转而平淡的说道:“但此人乃是云逸先生,不知可否入眼?”
“云逸先生?”
三人瞳孔微缩,神情顿时正色起来,眼神交流了一阵,还是沮授沉声说道:“若是云逸先生,那自当值得我等前来,不过云逸先生服毒坠崖之事,世人皆知,难道死人还能复生不成?”
“死人当然不能复生,但先生又没死,只不过失去记忆罢了。”张郃抢先答道。
顿时,逢纪责怪的看了张郃一眼,真不知道张郃在想什么,竟然说出了实情。
果然沮授三人一听这话,看向陌书彦的眼神就失去了兴趣。
“没了记忆,难道还能凭借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淳于琼冷声发问,敲打着桌子继续说道:“说到底,还是没用的人,若是让袁公路发现我们的行踪,怕又要多心了。”
瞬间逢纪的脸色难看了许多,继而沉声说道:“不曾雪中送炭,却指望他人锦上添花,真有这种好事的话,仲简别忘了带上我。”
“你。。。。。。”
淳于琼闻言就欲动手,张郃也大有接招的样子,然而沮授却拦下了淳于琼,双眸眼神晦暗不明的看着逢纪。
“元图,不必拐弯抹角,说出你的目的。”沮授问道。
“自当如此。”
逢纪应了下来,深深呼了一口气,郑重地说道:“你等暗中集结袁本初旧部,待过些时日,先生恢复了记忆,再兴大事,就从袁公路开刀!”
“野心不小。”
郭图点了点头,显然认可了逢纪的做法,当初若不是袁术没有来援幽州,袁绍也不至于兵败,说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
“但这里面,最大的弊端就是,先生什么时候恢复记忆,还有,恢复了记忆的先生怕是会回到曹孟德身旁吧?”沮授冷静的说道。
“哼,你不会是打算让我们投靠曹操吧?说到底,云逸先生也算是我们的仇敌。”
淳于琼乘机又开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陌书彦,他并没有多少期待。
“这。。。。。”
逢纪转头看向陌书彦,也不好为陌书彦做出保证,毕竟恢复记忆前后的想法,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变。
顿时雅间内众人的目光都集聚于陌书彦身上,每个人都神色都有些不一样。
内心依旧是毫无波动的陌书彦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也不好再自顾自的品茶下去,将茶杯放下,陌书彦嘴角突然有些不以为意的笑容。
“其实不必说恢复记忆后,就现在,我对和你们一起共事都没什么兴趣。”
“先生。。。。。。”
闻言,逢纪生怕引起沮授三人的不快,就欲劝止陌书彦,却被陌书彦挥手阻止。
“没什么好顾及的。”
陌书彦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你们说,元图他们躲避于穷山僻壤之中苟且偷生,但至少他们不像你们,可以安分的投靠在连兄弟都可以放弃的袁公路帐下享受荣华富贵。”
“纵使生得艰苦,元图他们也没有一天放弃过征讨袁公路的信念。”
“尔等身处富贵,糜烂其中,早已经将自身放在了第一位,忠义之心一朝丧无。”
“对,你们也许会说,我不是也没有回去相助曹孟德嘛,那是因为我现在还没有恢复记忆,我不能做出决定,若是日后我恢复了记忆,我也会随着心走,生死无悔。”
“所以你们要是真心投靠袁公路,就应当把我们歼灭,不留隐患,若是还对袁本初有忠义之心,就应当尽力相助,里应外合,铲除袁公路,无论你们做前者还是后者,我都会敬重你们,但如果你们身在袁公路帐下,却不思忠义,不为公路尽忠,不为本初尽义,我等不愿与你们为伍,不愿同流合污。”
瞬间,雅座之内寂静无声,空气仿佛在刹那间凝结起来,众人皆是震惊地望着陌书彦,似乎不敢相信陌书彦竟然这么直白的说出这番话来,简直就是将沮授三人的所有想法都放到面前来,一一点明。
“先生此言,着实让元图心里过意不去,今日之事,就当作罢,我等定当护送先生归返徐州。”逢纪朝陌书彦稽首说道。
闻言,张郃也虎视眈眈的看着淳于琼,以防淳于琼动手留下他们,虽然张郃知道陌书彦说的有理,但如今若是真动起手来,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陌书彦无言,只是选择了默然起身,准备离去。
“慢着。”
沮授突然发声,张郃顿时如同进攻前的猛虎,汗毛竖起,警惕至极。
“先生此言,倒是点醒了我等,此番回去,定当暗中联络众人,翘首以待,等候先生恢复记忆,能够不计前嫌带领我等成就大业。”
沮授说完,跪立起身,率先朝陌书彦躬身行了一礼,郭图和淳于琼也紧随其后,跪立行礼。
第214章 强行带走()
“先生,你看。”
逢纪见到沮授三人态度转变,心头一喜,却不忘询问陌书彦的态度。
“唉,现在的我,还没有资格接下此事,待日后再说吧。”陌书彦叹息着说道,目光中有些无奈。
这些袁本初的旧部,需要的是云逸先生,而不是现在的医者华枫,到时候陌书彦自己也说不定想法如何,怎么敢轻易接受。
“无妨。”
沮授看出了陌书彦的顾虑,态度诚恳地说道:“先生现在不必给我们一个答复,但请先生日后无处可去之时,能够率先想到我等就好。”
“承蒙厚爱,自当深虑。”
话说到这份上,再拒绝就显得自己小气了,只能先应下来,日后有变动再谈也不迟。
“好,来,以茶代酒,敬先生一杯。”
沮授率先举杯,郭图和淳于琼紧随其后,陌书彦自然也是接了下来。
后面的时间,众人其乐融融,倒是难得开心一会,大家都放开了一些,交谈颇为热烈。
等烈日高挂之时,沮授三人终是因为担忧被袁术发现,向陌书彦等人告辞,匆匆地赶回冀州去了。
将沮授三人送走后,站在茶楼门口的陌书彦、逢纪和张郃,也失去了再进入茶楼的兴趣,张郃被逢纪派遣出去,寻找酒楼入住,而逢纪则打算和陌书彦在东平逛逛。
陌书彦和逢纪并列行走在街道上,同行的百姓基本没有几个,时至正午,街道两旁的店铺冷清了很多,百姓也大多已经归家,摊贩也有些无精打采起来,不再吆喝,静静的坐在阴凉处,等有人停在摊子前,这些摊贩才会热情起身,招呼起来。
对这些各式各样的物品,陌书彦倒是有不小的兴趣,但也没有打算要买,索性就不去打扰这些摊贩休息了。
“此次会面,还好带了先生前来,不然真不知道沮授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到时候自投罗网就有些丢人现眼了。”逢纪轻笑着说道。
“元图兄有些夸张了。”
陌书彦回之一笑,不会傻乎乎的拦下这个功劳,“就算我不来,他们也不至于会出卖你们,顶多是不搭理你们罢了。”
“先生倒是看得开。”
“也许吧,没有过去,也就没有那么多顾虑。”陌书彦惆怅地说道。
还没等逢纪接话,身后突然涌出七名大汉,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丝丝杀气,再观他们嗜血的眼神,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这人,实非普通老百姓。
而且这些人丝毫没有掩饰,径直走到了陌书彦和逢纪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