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有
九日
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红萸佩、空对酒。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
潘希白,字怀古,号渔庄,永嘉人。理宗宝祐中进士。干办临安府节制司公事。恭宗德祐中,起史馆检校,不赴。周密《绝妙好词》,收有此词。
上片,首句“戏马台”,有三处:一,在河南临漳县西,又称阅马台。后赵石虎所筑。石虎于台上放鸣镝,为军骑出入之节;二,在江苏铜山县南,晋义熙中,刘裕大会宾僚,赋诗于此。三,扬州亦有戏马台。从词的内容看,应指赋诗所在铜山戏马台。开头四句是说,在戏马台前赋诗,东篱采菊,问起时间,又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了。这四句点明了“九日”题意。“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潘希白,永嘉人。这两句是说,正巧这时我回到永嘉,江山依旧,而人的感情已大不一样了,引起了下面四句的深沉的感慨。窗外昨夜的风雨,已不像是登高的时候了。潘希白处在南宋灭亡的前夕,国势岌岌可危,哪里有心情去登高游览。“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宋玉,屈原的学生,曾入仕楚顷襄王。他期望对国家有所作为,受到黑暗势力的排挤而失职穷困,在他的作品《九辩》中,表示叹老嗟卑的伤感与哀愁。“卫郎”,古有卫玠、卫协、卫恒诸人,协与恒为书法家,且年老,不合“卫郎”身份。卫玠似颇合词意。玠卫恒之子,风神秀异,官太子洗马,后移家建业,观者如堵,终身无喜愠之色,年二十七而卒。这两句是说,他内心里充满了宋玉般伤时感事的情怀和卫玠般的愁瘦。这两句反映了宋代末世知识分子的苦恼情绪。
下片,主要抒发词人在重阳这一天内心的痛苦。“红萸佩、空对酒。”重九是插茱萸、饮酒赋诗的时节。“空对酒”用一个“空”字,表现了他深沉的痛苦,意思是说,在这个国家遭到异族的侵略,濒于灭亡的前夕,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德祐中(1275至1276),起用他任史馆检校,他不肯赴任,三年后,宋朝灭亡。这个“空”是包括了他无限的忧愁与苦闷。“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这是写秋景,说秋风已吹入了他襟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这个“秋”不是单纯地指秋天,也暗寓了赵宋王朝灭亡在即的意思。“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勉强整顿了一下歪斜了的帽子,因为我曾经搔首问天。“天涯搔首”在无言中又吐露了他无穷的苦恨。“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江南秋天的鲈鱼是很美的,这些也只成为对往事的回忆了。在淳祐年间(1241─1252),京城临安附近,经济彻底崩溃,物价猛涨,“殍馑相望,中外凛凛”高斯得作诗说:“人生衣食为大命,今已剿绝无余遗”。老百姓连饭都没有吃,“莼鲈”美味,自然只是回忆中的事了。词的末尾,是这个时代背景的写照。(何林天)
贺新郎
游西湖有感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这首《贺新郎》,以文为词,讥嘲时政,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殷忧。词的风格酣畅恣肆,显示了议论风生、壮怀激烈的豪放特色。在表现手法上,为了振聋发聩,多用正论警俗的写法。
上片劈头三句,即作当头棒喝,揭露了宋室南渡后统治阶级在西子湖上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据《古杭杂记》载,文及翁是蜀人,及第后与同年在西湖游集,别人问他:“西蜀有此景否?”这就引起他无穷感触,赋此词作答。西湖面积并不小,作者为什么说只是“一勺”呢?或以为这是作者登高俯瞰时的一种视觉,其实不然。西湖代指临安,临安又隐寓东南半壁。南宋统治者耽乐于狭小的河山范围之内,全然将恢复中原、统一全国的大业置之度外,作者有愤于此,故云“一勺”,亦犹昔人讽刺蜗角触蛮,井底之蛙,眼界狭窄,心志低下,明眼人不难看出选择这两个字中所寓托的讥讽愤激之意,接以“渡江来”两句,作者的用心更觉显豁。“回首”两句,由眼前所见遥想早已沦亡的中原故土。“洛阳”,借指北宋故都汴京,亦借以泛指中原。当年宋徽宗曾派人到南方大肆搜括民间花石,在汴京造艮(g︷n)岳,这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北宋已矣,花石尽矣,如今只剩下了渺渺荒烟,离离禾黍。历史的教训是如此惨痛,然而如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连在新亭哀叹河山变色而一洒忧国忧时之泪的人也找不到了。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说:“过江诸人(指晋室南迁后的统治阶级上层人物),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三国吴时所建,在今南京市南),藉卉(坐在草地上)饮宴。周侯(周)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皆相视流泪。惟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这里就是用的这个事典。“更不复、新亭堕泪”,语极沉郁。东晋士人南渡后,周等人尚因西晋灭亡,山河破碎而流泪,现在就是这样的人也没有,他们只知一味“簇乐红妆摇画舫”,携带着艳妆的歌妓,荡漾着华丽的游船,纵情声色于水光山色之中,还有谁人能像晋代的祖逖一样,击楫中流,誓图恢复呢?“千古恨,几时洗?”故意用诘问语气出之,其实则是断言当权者如此耽于佚乐,堪称千古恨事的靖康国耻便永无洗雪之日了。悲愤之情,跃然纸上,几于目眦尽裂。
换头三句转写自己和其他人才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 ,既与上片歌舞酣醉,不管兴亡、毫无心肝的官僚士大夫作鲜明的对比,又同上片“问中流、击楫何人是”一句相呼应。“余生”句用《后汉书·范滂传》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作者在这里自比范滂。“更有谁”两句,用姜子牙、傅说两人的事典。相传姜子牙隐居磻(pán)溪(今陕西宝鸡东南)垂钓,周文王发现他是人材,便用为辅佐之臣,后终于佐武王消灭了商朝。相传傅说在傅岩(今山西平陆)筑墙,殷高宗用为大臣,天下大治。姜、傅两人,在这里代表当代“未遇”、“未起”的人材。三句意为当今人材多的是,问题在于统治者没有发现、没有起用而已。国势危殆,人材不用,统治阶层凭借什么来抵御强大的元蒙军队呢?“国事”两句,自问又复自答:只是倚仗“衣带一江”罢了。朝廷不依靠人材,徒然凭借长江天险,甚至还可笑地说是“江神堪恃”!这里再一次对当权者进行了无情的冷嘲热讽。朝廷重臣颟顸昏聩,像北宋初期“梅妻鹤子”、隐居孤山的林逋那样自命清高的士大夫们又如何呢?“但掉头、笑指梅花蕊!”问他们救亡之事,他们却顾左右而笑道:“你看,梅花已经含苞待放了!”作者对这些人深表不满之意,与有澄清天下之志,有姜、傅之才具的爱国志士又是一个对比。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揭露、对比,最后逼出“天下事,可知矣”六字收束全篇,在极端悲愤之中,又发出了无可奈何的浩叹,读之令人扼腕,使人发指。
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对国事的深刻的危机感,揭示了南宋小朝廷岌岌可危的现状,批判、讽刺了酣歌醉舞的南宋执政者和逃避现实的士大夫。这些揭露和鞭笞,是通过近乎议论散文的笔法,一系列的设问、发问,以及纵、横两个方面的反复对比,一层递进一层、一环扣住一环地表现出来的。明末张岱《西湖梦寻》康熙刻本王雨谦批语说:“宋室君臣不以精神注燕汴,而注之一湖。”南宋小朝廷的最终覆亡,其主要原因盖在于此。而词人处在宋亡之前,即已逆料到这一历史悲剧的不可避免,可见他在政治上还是很有预见的。(顾复生)
三姝媚
薛梦桂
蔷薇花谢去。更无情、连夜送春风雨。燕子呢喃,似念人憔悴,往来朱户。涨绿烟深,早零落、点池萍絮。暗忆年华,罗帐分钗,又惊春暮。 芳草凄迷征路。待去也,还将画轮留住。纵使重来,怕粉容销腻,却羞郎觑。细数盟言犹在,怅青楼何处。绾尽垂杨,争似相思寸缕。
这是一首惜别的恋情词。上片写暮春风景。词的开头,用“蔷薇花谢”,点明春末。为了突出离人的忧郁心情,他说:连夜的春风春雨,是多么无情呵!就是那呢喃的燕子,在豪门朱户之间飞来飞去,也似乎在怀念情人的憔悴。接着说,春池水涨,烟雨茫茫,把池塘里的点点浮萍,早已打散了。这里也暗寓着人生的离别。下面直接点明暮春惜别。时当易逝,在这恼人的暮春,正是我们分别的时候。“罗帐分钗”,金钗两股各分一股,作为定情之物。在闺房中分钗惜别,点明主题。
下片,写离别时的情景。芳草遮住了凄迷的征程。“凄迷征路”,是说在离人的眼中,前路是那样凄凉迷惘。“待去也,还将画轮留住。”临走了,是那么难舍难分,还想把我的车轮留住。接着他又叙述了女方内心深处的感情,她说:“纵使重来,怕粉容销腻,却羞郎觑。”对女方刻划细致,说即使你能够再来,那时恐怕我已香消容减,我很害怕你见了我那个难堪的模样。“细数盟言犹在,怅青楼何处。”这是写男方的思想活动,我们的海誓山盟,还是永远存在的,可是你呵!你在何方?“青楼”,指女子所居的地方,末二句用垂杨系不住车轮,那折断的柳条,很像我们一寸一寸的相思的情怀。
整首词,没有用典,写得如此柔情婉转。上片写景,对蔷薇花、春风、春雨、燕子、浮萍,都赋予了生命,用我们常说的话来说,叫做寓情于景。下片写别离,生动地写出了女方的羞惧和男方的深深怀念之情。词中点明了女方是青楼中的妓女。我们现在读这首词,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古代的某些妓女。每个妓女都有她的辛酸史,许多人也都有从良的愿望,可又无法脱离苦海,柳永一生就为这些有深情的妓女而歌唱,死后又是妓女们集资把他安葬的。所以不能把这首词当作黄色作品来读,作者不是西门庆,他对这个女人是含有深切的真情的。(何林天)
步蟾宫
锺过
东风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鬓。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归来沈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词。“东风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鬓。”“酴釄”,《辇下岁时记》:“长安每岁清明赐宰臣以下酴釄酒,”夏初开白色花。“潘鬓”,潘岳《秋思赋》云:“斑鬓发以承弁兮”,“弁”帽子,即是说,帽子戴在斑白的头鬓上。后人以“潘鬓”作为鬓发斑白的代称。这两句是说,东风又给酴釄花报信了,苦恼的是我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这两句是全词警句。看来很平淡,可是意味深长。花同十年前一样,可是人已不如十年前俊美了。这是接承上句“愁成潘鬓”中“愁”的原因所在。词的开头很重要,词家所说的“发端要工”,像花园的大门,一推开便能发现佳境的一角,但又不能一览无余。这首词以“造境”发端,先造出一个切合主题的环境,然后依景生情,带出词的主体部分。这是由酴釄花带出了他的愁,年华消逝,他已不是十年前的旧人了。
下片“水边珠翠香成阵”,张炎认为“过片不可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要接得紧密、自然。下片的首句写水边花香成阵,与上片“又送酴釄信”恰相承接。“也消得、燕窥莺认”。写他享受了莺飞燕舞的自然风光。“燕窥莺认”是这首词的“词眼”。“归来沈醉月朦胧,觉花气,满襟犹润。”说他春游归来时,人已半醉,而月色朦胧,襟袖间仍然是一缕缕余香,令人陶醉。这个下片,不仅紧接上片,而且能出新意。特别是结尾:“觉花气,满襟犹润。”他作到了“意尽而词不尽”,余味无穷。从词的章法上来说,这是一首妙词;但从词的内容上来说,显得有些单薄。(何林天)
意难忘
何梦桂
避暑林塘。数元戎小队,一簇红妆。旌旗云影动,帘幕水沈香。金缕彻,玉肌凉,慢拍舞轻飏。更一般,轻弦细管,孤竹空桑。 风姨昨夜痴狂。向华峰吹落,云锦天裳。波神藏不得,散作满池芳。移彩鹢,柳阴傍。拚一醉淋浪。向晚来、歌阑饮散,月在纱窗。
这是一首描写贵族的避暑生活的词。他当过宫廷侍臣,他是有这方面的生活的。词的上片,一开头就点明主题。“避暑林塘”,开门见山,点出主旨。笔锋一转,就描写了这支不平常的避暑队伍。一支红妆小队,旌旗遮天,云随影动。帘幕之外的水面,也带来了浓郁的香味。“金缕彻,玉肌凉,慢拍舞飏。”“金缕”,“金缕衣”,曲调名,宋人借此有“金缕曲”词牌。这里泛指词曲。这三句说,金缕曲唱得高入云霄,美人的肌肤都感到凉意了,轻歌曼舞,飘飘欲仙。“更一般,轻弦细管,孤竹空桑。”“桑”,《诗经》有桑中篇,属于爱情诗。“桑林”,是殷代天子之乐。这里似乎泛指乐名。这三句是说:再加上轻弦细管,管乐奏起了爱情之曲。
下片,写水上之游。“风姨昨夜痴狂、向华峰吹落,云锦天裳。波神藏不得,散作满池芳。”下片的首句叫过片,词人以拟人的手法,称风为姨。他发挥了想象的翅膀说,华山顶上美丽的云彩,被风吹落了,水里的波神又不敢隐瞒,使满池都变得芬芳。这种神奇的想象,为全词增添异彩。“移彩鹢,柳阴旁,拚一醉淋浪。”把船儿移动到柳阴之下,于是尽情地喝酒吧!“移彩鹢”既照应了首句“避暑林塘。”上下片必须衔接贯穿,是不能割断词意的。下片中的“波神”、“彩鹢”,显示了在水上消暑之乐。词的结尾也很美:“向晚来,歌阑饮散,月在纱窗。”整天避暑生活该结束了,晚来歌尽酒残,月亮已照到纱窗之上。这里没有明说要回去了,在字里行间却点明了这层意思。全词虽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但也反映了贵族生活的一个画面。(何林天)
法曲献仙音
赵闻礼
花匣么弦,象奁双陆,旧日留欢情意。梦别银屏,恨裁兰烛,香篝夜闲鸳被。料燕子重来地,桐阴琐窗绮。 倦梳洗。晕芳钿、自羞鸳镜。罗袖冷,烟柳画阑半倚。浅雨压荼蘼,指东风、芳事馀几。院落黄昏,怕春莺、惊笑憔悴。倩柔红约定,唤取玉箫同醉。
这是一首恋情词,写恋人别后深闺独处的相思之情。词牌又名《越女镜心》、《献仙音》。
上片首三句“花匣么弦,象奁双陆,旧日留欢情意。”“么弦”,小弦。“奁”,同匳,用象牙制的奁。“双陆”,古代的一种赌博器具。这是说用花匣子装着小弦琴,用象牙制品收藏着赌博的器具。这是写他们生活的华贵。人已经走了,只留下这些东西勾引起对往日生活的留恋。“梦别银屏,恨裁兰烛,香篝夜闲鸳被。”“篝”,这里作灯解。别后空对银屏,我不愿意再银烛高烧了,这是两人相欢时的情意,点着灯光,照耀着孤独的被子。“料燕子重来地,桐阴琐窗绮。”我想当飞燕再来时,那时梧桐的阴影会紧遮窗帘了。
下片写别后的憔悴。“倦梳洗。晕芳钿、自羞鸳镜。”写恋人别后,百无聊赖,梳妆打扮也没有心情了,钗钿之类的东西,也失去了光彩,简直不敢对镜自照了。“女为悦己者容”,既然恋人走了,还有什么心情打扮呢!“罗袖冷,烟柳画阑半倚。”词人刻划出了一个痴情的少女,斜靠画阑,面对多情的烟柳,由于站立太久,连手臂都冻凉了。接着描写这个女人所处的环境,突出她的惜春的情怀。“浅雨压荼蘼,指东风、芳事馀几。”细雨正吹打着荼蘼花,东风呀!你到了春残花尽的时候了。这是写物,也是借物自况。“院落黄昏,怕春莺,惊笑憔悴。”这两句还是写自然环境。已经到了黄昏的时候,我又担心黄莺儿惊讶地笑我为什么如此憔悴。这两句纤秾而典雅。司空图用过形象的语言解释什么是纤秾说:“柳阴路曲,流莺比邻。”在曲折的柳阴路上,并列的黄莺在歌唱。这就是纤秾的意境。他解释什么是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琴眠于绿阴之上,没有人去弹奏,然而好像听到了声音,像来是高山上瀑布。这两句刻划出了黄昏时的寂寥环境,并没黄莺鸣叫,而她又怕黄莺嘲笑她的相思之情,所以又是非常典雅的。末二句结尾,“倩柔红约定,唤取玉箫同醉。”这个结尾很奇妙,请落花为我约定,吹起玉箫,让我们陶醉在箫声中吧!用拟人的手法,把落花当作有情的伴侣,而且能与她“同醉”,表现了词人奇特的想象力。赵闻礼可以说是一个抒情的能手。 (何林天)
贺新郎
萤
赵闻礼
池馆收新雨。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碎影落、仙盘秋露。漏断长门空照泪,袖衫寒、映竹无心顾。孤枕掩,残灯炷。 练囊不照诗人苦。夜沈沈、拍手相亲,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竞戏踏、金钗双股。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同磷火,遍秋圃。
这是一首咏物词。从词的内容上看,他在游扬州隋故苑时,见到了萤火虫,而引起了他的吊古伤今之情。
词的上片,“池馆收新雨。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新雨后的池馆,萤光照亮了幽暗的草丛,点点萤火,从门隙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