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市井贵女-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浩宁那样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不被人盯着是不可能的。不怕被人盯上,就怕被人盯上还自以为是地轻敌。

书瑶暗自想着,赵侧妃对齐浩宁的口蜜腹剑倒是给他的一个刻骨教训,让他再不会轻易小看所谓“柔弱、弱小”之人。

再往下看,除了珍珠的来历描述的比较详尽之外,其它都写的比较简单。

但是有这样一封“日记”信,书瑶几乎就能“看”到齐浩宁每日的生活轨迹,还有一些趣事。齐浩宁说,为了保险起见,他无法经常给书瑶寄信,但是有什么事想告诉书瑶的,他就会随手写下来,有折子之类送到京城的的时候会顺便带上这封信。

考虑到女子的笔迹不能随便外传,而现在粤城盯着齐浩宁的人不会少,他没有让书瑶写信给她,但是要书瑶每个月月圆的时候要对着月亮跟他说几句话,他会同样在月亮下面等着,会“听”到的。

书瑶不由地又暗自啐了一口,她记得前世听那些贵夫人玩笑说什么文官是读书人,更温柔,对妻子也更诗情画意,而武将都是大老粗,不懂风月,不知道她们看到宁世子这几句话会不会都想争着将女儿嫁给武官了。

红着脸继续看着,齐浩宁说的意见趣事让书瑶也跟着笑了。

有一日齐浩宁难得清闲,跟海勇将军六岁的小孙子海儿“聊天”,海儿神神秘秘地告诉他一件“大毛哥哥的糗事”。

那日海儿去找大毛玩,无意中遇上大毛一个人对着一张帕子哭,嘴里还仿佛嘟囔着什么“傻哭啦”,见到海儿,大毛慌慌张张地把帕子藏了起来,却被眼尖的海儿瞧见,是一丛粉色的花儿,很漂亮,但海儿没见过。

海儿问大毛为什么一个人哭,是不是他祖母打骂他了?大毛直摇头,说是他想家了,想念跟父母一起在家乡时的情景。

海儿虽然才刚刚过了六岁生辰,但是已经启蒙三年了,先生教了不少道理,其中就有不能戳别人的伤心之处。见大毛伤心,海儿也不敢再问他为什么对着那条帕子哭?还要说自己是“傻哭”?

海儿问齐浩宁:“宁哥哥,你说那条帕子是不是大毛哥哥的妈妈留给他的?嗯,肯定是的,那好看的花肯定是他妈妈绣的,所以他才对着帕子‘傻哭’。”

海儿毕竟还是个孩子,一方面同情他的大毛哥哥,另一方面又一直惦记着“傻哭啦”三个字,他觉得太好玩了,那有人说自己“傻哭啦”的,还一直说,边哭边说?

书瑶“噗哧”笑了,她笑的是齐浩宁这么大了,还跟个六岁孩子一样把这“傻哭啦”当作趣事讲给她听。小孩子哭的时候可不就是胡言乱语?这有什么好笑的?

……

边看边嗔,边看边笑,一封信看了好长时间。她感觉齐浩宁就在面前跟她讲故事呢,还是声情并茂的。

看完了信,书瑶细心地折好了,专门找了一个之前装书画的锦盒放置,还上了锁。

收好了锦盒,她又拿出给齐浩宁做的一条腰带,继续绣上面的蝙蝠图案。一边绣着,脑袋里还不由自主地回味着信里的内容。

突然,她放下针线,愣起神来:傻哭啦……花……花……傻哭啦……她为什么觉得有点耳熟?她似乎听过,或者看过……

正文 第309章 傻哭啦(下)

书瑶想了很久,每次觉得答案就要豁然而出的时候,又被什么卡住了。怎么会这样?明明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确实听过、或者见过那几个字眼,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渐渐地,书瑶有些烦躁了,决定暂时先放下这个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她越想,越感觉那几个字眼带起了不愉快的情绪。

喝了小炭炉上温着的半杯红枣茶,书瑶再次拿起针线开始专心绣腰带。

一直绣到过了午时一刻,紫锦进来说该去用晌午饭啦,书瑶才放下针线,带着柳妈妈和四个大丫鬟去了老夫人院子。

南宫淼正在同金老夫人一起看料子呢,见书瑶进来,高兴地招呼道:“瑶儿来,姑姑姑父送的年礼到了,我们正在看面料呢,姑姑礼单上说这几匹布是姑父从云月坊抢购来的最新花色,正适合给祖母做袄子、袄裙呢。”

金老夫人一脸开心的笑容:“若云这孩子就是有心,老是惦记着我一个老婆子,我老都老了,哪里需要那么多衣裳?不过若云挑的这几个花色可真好看。”

书瑶看着老夫人面前几匹暗红色、褐色、青色、和浅金色的布料,都是暗花的,花色虽然简单但大方高贵,确实非常适合上了年纪的老夫人。笑道:“祖母哪里老了?您穿上这几匹料子做的衣裳,下次去参加宴会,不认识的人肯定以为您是大嫂和我的姑姑、婶婶辈呢。

南宫淼拍手应和道:“可不是?上次那几位夫人就跟我说,祖母越发年轻了,让她们都不好意思跟祖母站近了,生怕自己被人发现比我们祖母看着还年纪大一些。”

金老夫人啐道:“这俩小泼猴儿越发顽皮了,连祖母都敢打趣。”脸上的愉悦和声音里的兴致却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点“被打趣”的恼意。

书瑶忙道:“我们可没打趣,自豪着呢。祖母,不信您瞧着。瑶儿让人拿这匹暗红色的,嗯,再加上这金色菊纹的布料。给祖母您裁一身富贵如意袄裙。正月里您穿上去参加那些个宴请,保证震惊四座。”

“去。”金老夫人呵呵乐道,“我都老婆子了,要震惊来做什么?又不是老妖精。”

……

祖孙三人玩笑着,让丫鬟婆子们收拾好了东西,准备用饭。一般情况下,晌午饭只有她们三人加上柳妈妈、南宫昱珍一起用。除非碰到那爷而仨中其中一个沐休。

丫鬟们在上菜,书瑶则跟老夫人和南宫淼她们说了那六颗珍珠的故事。当然。至于什么“傻哭啦”之类的就没说了。

老夫人几人不断感慨,为梁家人难过,尤其是那位梁老婆子。一夜间同时失去了老伴和儿子、儿媳,只留下一个年幼的孙子相依为命。如今甚至卖身为奴。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不过还好,宁世子是个好主子,又有那赠珠之情,总不会亏待他们祖孙俩就是了。

“对了瑶儿。”南宫淼突然想到一件事,“念儿妹妹是不是一会儿过来?你上次不是说她也喜欢酸奶疙瘩吗?正好我爹又让商队带回来好些,我让人装了一袋给她的,你记得让她带回去。”

“好啊,”书瑶高兴地应了。这个嫂子跟大哥一样。看她和书文很重,对他们的一切、包括朋友都很关注,真正是“长兄如父、长嫂如母”。

未时中的时候,徐念儿到了,一身绿色的、衣襟和裙摆处密密绣着黄色小花朵的小袄加长袄裙,外罩一袭白色貂毛披风,个头虽然然没有书瑶高挑修长,却另是一番较小玲珑的南方女子的味道。

念儿生产的时候,徐老夫人特意挑了两个妈妈送过去,一个善于侍候月子,一个善于照顾刚出身的孩子。

所以念儿的双月子坐的很好,孩子又没有闹腾她,母子两个都养得“长势喜人”。当然,标准不同。小宝宝是白白胖胖的喜人,而念儿是丰润不失苗条,身材恢复得很成功,皮肤甚至越发好了。

加上念儿心宽、又有相公爱重,也不跟严重偏心眼的婆婆和脑残、还自己以为是的小姑计较,倒是越活越滋润,越来越漂亮了。

当然,没有人知道的是,书瑶两次去看望念儿,带给她的补身药材、食材都是增过灵、增过效的……量不多,刚好够念儿月子里头用。

念儿得知这些食材、药材都是书瑶用吴震子的秘方熏蒸过、或浸泡过的,也分外珍惜这片心意。即使婆婆各种暗示,她也没有分些出去,最多是让张妈妈悄悄去外面买了相同的送去给小姑。

她知道,婆婆这样无理的要求,一是因为小气,又觉得两侯府的东西都是好的,就想匀一些去给她自己女儿用,或者留着以后做嫁妆也好;二来,则是想让陈月莹沾些书瑶的福气。婆婆不可能知道这些药材的“过人之处”。

看着儿媳妇越长越倒回去,看起来比陈月莹还更有灵动娇俏少女味道的模样,陈夫人也不知是该骄傲还是郁闷。儿媳妇怀孕时明明长了不少斑,腰身也粗了不少,怎么夏书瑶来了两次,用了些她送的好药材好食材,人就变样了?而自己厚着脸皮向儿媳匀了一些来给女儿用,想让女儿也沾沾光,却一点效果都没有?看来女儿跟夏书瑶还真是没有缘分啊。

柳妈妈消息灵通,问道:“听说陈三姑娘同马府的八爷定亲了?”

念儿叹了一口气,点点头,面上有点窘,毕竟她现在是陈家的少夫人,

书瑶一愣,马府的八爷,虽然是嫡子,马贵妃的幺弟,但今年有二十五六了吧,还是娶过妻的。陈月莹一个清贵书香门第的嫡女,竟然嫁给一个比自己大十岁的人做续弦?陈伯爷怎么会同意?

正想开口问,见到柳妈妈脸上的不屑和念儿的尴尬,有些明白了,想必是有了私相授受之类的事。

书瑶暗叹,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陈月莹的事她并不关心,何必白白让念儿不好看?

书瑶笑道:“念儿姐姐,听说徐伯父上次在南方水灾防治中立了大功,提升到了正二品,真是恭喜啦。”

念儿果然转了心思,化解了囧态:“是呢,我祖母年后又要带着我小弟回玉林去祭祖了。说前一次父亲连升两级还是十年前的事呢,那次是因为抓到了潜入中原搞离间的倭人。那时候……”

突然,书瑶的脑袋像被什么敲开了混沌之处,对啊,倭人、傻哭啦、樱花……她想起来了!日记,娘的日记里提到的……

念儿一走,书瑶迫不及待地回到卧房,取出了娘的日记,其中一张纸上果然看到了那几个字眼。

原话是:小日本竟然也来到了大周,真是他妹的!怎么哪片大陆都有这些倭寇的影子啊?擦,还装模作样,什么西南商人?姑奶奶我一看他家婆娘裙子上绣的樱花就知道是倭寇了。傻哭啦?樱花?这国花花名还真如小日本本性,小日本自古就是最会傻哭嚎叫,装疯卖傻,趁你一不注意,就巧取豪夺,恨不得灭了人种族。

书瑶的心一沉,如果那个大毛真的是看着帕子上的花哭念“傻哭啦”,是不是正是怀念他们家乡的樱花?那个大毛祖孙俩根本不是东北商人,而是倭人?倭人刻意地到齐浩宁身边,为什么?

不行,她要找大哥说这件事。可是,该怎么说呢?

娘的日记里有重生痕迹的,都被她撕下来另外放了,包括这页骂什么小日本,呃,也就是倭寇的。

正文 第310章 爹说的

重生、灵魂附体、呃,或者娘所说的“穿越”,这样的事太离奇,是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的,包括他最敬爱、信赖的大哥和义父。

这……太匪夷所思了,不是简单的信任不信任的问题。

书瑶一个人愣神了很久,她应该从哪里听到、或者看到“傻哭啦”同倭人的关系呢?必须能让义父和大哥相信,还最好是无法查证的……

突然,书瑶的眼睛一亮,抿着嘴笑了。

蹙了好半天的眉头终于打开,剩下的事急不得,再着急也没用,总要等大哥和义父回来不是?

书瑶走过去将门后的栓子拉开,开了门,回到榻上,拿了一本游记看。前世,从6岁到14岁,她一直被关在慕容府里,足不出户,又从不看书,所接收的信息就是慕容府安排给她的“教养妈妈”反复对她训示:三从四德,孝为天,女子无才便是德,身为长女必须以家族、慕容府的利益为重,能够为慕容府牺牲自己是她的荣幸和荣光……

书瑶自己的小书房里除了有四书五经、女四书、诗词、名家字帖,还有不少传记、游记等,都是金喜达和书杰给她买的。他们认为男子可以游学、可以四处历练,而女子一生人都没有什么出远门的机会,少了许多乐趣和见识,只有从书上弥补了。

见内室的门开了,柳妈妈端了一碟切好的水果进来。一般情况下,书瑶关了卧房的门,都是在打坐练内力(当然,实际上是进红木箱练气了),身边的人都知道不能打扰,还会轮流在门口守着。

书瑶这会儿有心情八卦了:“妈妈,陈月莹的事你知道的吧?陈伯爷真的由着陈夫人折腾?”

柳妈妈讽笑一声:“不由着又能怎样?那陈月莹在马府落了水塘。被八爷给救了,湿漉漉地抱着,还能再找到别家愿意娶她?话说那陈三姑娘可是很羡慕马家的富贵呢。也许这还是‘正中下怀’。”

书瑶摇摇头:“又是落水塘?这些人就没点别的花样?”

“内宅不就那么些事,旁边看着的人谁不是心知肚明?”柳妈妈不屑地笑道。“不过他们也算是郎情妾意了,落水只是弄出来堵陈伯爷的嘴罢了。陈伯爷也是倒霉,娶了那么个不着调的夫人,结果教出一个更不着调的女儿。”

这就是人常说的“娶妻娶贤”、“妻贤夫祸少”了。

“不过,最惨的还是慕容尚书啦,”柳妈妈兴奋的口气实在是*裸的幸灾乐祸,“听说现在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丽妃求了圣恩出宫探视,慕容尚书拉着她的手,却只能说出‘看着’两个字,然后一直流眼泪。”

“哦?”书瑶奇道。“他是想说‘看着慕容家’‘看着慕容大爷’吧?”

柳妈妈赞许地点头,这个孩子自小就灵慧,真正是反应敏捷,一点就透。更难得的是还低调、不喜张扬。

现在外面传扬的都是两侯府姑娘夏书瑶是个有福运、有佛缘的好命人,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说酸话。譬如“可惜出生于市井,底蕴难免差些”、“根不正、苗不贵”、“从没听说过她的琴棋书画咋样,也不知有没有拿得出手的?”“幸好有个宫嬷在身边,否则做了世子妃,也不知道会不会把雍亲王府管成一团乱……

这些话传到书瑶这里。她只是淡淡一笑:“嘴长在人家脸上,还能不许人家说话?还得一个个去她们面前证明一番不成?你越在意,人家就越喜欢说,你不搭理,她们说着说着自己就没趣了。”

这就是气度了,就是所谓“一桶水摇不响,半桶水响叮当。”真正有才的人从来不去想要怎么样证明自己,那些只是追名逐利罢了。

书瑶不知道柳妈妈心里把她抬得如此之高,夸得像夺牡丹花似的,她正在感慨:“慕容府最厉害的就是慕容尚书和丽妃,如今慕容尚书奄奄一息,想来能托付的也只有丽妃了。”

柳妈妈“嗤”道:“现在的丽妃可不是从前那个宠妃,她自己还在想方设法巴着别人呢。再说了,后宫嫔妃几年也出不了一次宫,她就是有心也无力不是?还能天天召慕容紫烨进宫?现在慕容尚书还没闭眼呢,慕容家已经开始乱成一团,有人在争权,有人在转移产业,都在比谁手快。看来,那个家族里看好慕容紫烨的人可没几个。也就是丽妃还在,且还有个九皇子,否则……真难说了。”

书瑶二人聊了一会儿,蓝锦一脸喜气地走了进来:“姑娘,南宫家的年礼也到了,不少稀奇玩意呢,听说都是从西洋带回来的。大奶奶挑了好些送过来,说让您挑喜欢的收起,不怎么喜欢的就留着以后送礼什么的。姑娘,您这会儿要看不?”

书瑶放下手中的书,笑道:“好啊,就怕我哪样都舍不得拿去送人了。”每次有什么新奇东西,大嫂多是紧着她和书文,大嫂挑选、送过来的的,肯定无不是好东西,而且必是适合她的。

蓝锦忙道:“呵呵,大奶奶还说了,喜欢就都收着。送过来的只是纯粹女子的用物,还有不少摆件之类,等老夫人、老爷、二爷挑过之后,姑娘再挑些做礼物用。

蓝锦向外面招呼了一声,四个小丫鬟抬着两个大托盘进来了,一个托盘中是珠花、首饰之类,不过多数亮晶晶的,跟大周的不是很相同。大周的名贵首饰多是金、银、以及玉、珊瑚之类的各种宝石,还有一些稀有木料做的。而西洋首饰多是用琉璃、水晶石、还有特别闪亮的金刚钻制成。

据南宫淼透露,这些琉璃、水晶、金刚钻什么的在西洋并不是非常贵,但因为海运风险,加上带回来的数量毕竟有限,价格自然定的奇高,还不是轻易能买到的。

有一次书瑶去诚意伯府看望念儿,送了一只镶着繁繁点点金刚钻的牡丹花簪给念儿。就看见陈夫人和陈月莹的眼睛比金刚钻还要亮,一副恨不得伸手抢的阵势。

当时书瑶玩心忽起,故意对念儿说道:“念儿姐姐。这簪子是一对的,两只一模一样。我自己留着一支呢。你可不能将这支送人噢,否则我会生气的。”

瞬时,她眼尾的余光就看见陈夫人和陈月莹二人变了脸色,陈月莹还不甘地瞪了念儿一眼。

那俩母女走后,书瑶和念儿两人笑成了一团。书瑶就是想不通,陈夫人好歹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又是伯爵府的当家主母。怎么就那么眼皮子浅?恨不得把念儿的东西都直接抢过去给陈月莹作嫁妆。

每次书瑶过去,她们没看到书瑶带的礼物,就不舍得离开似的。幸好念儿虽然心宽,但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否则书瑶真担心是不是她一离开,那些东西就全被陈月莹抢去了。

……

蓝锦指着托盘里一个装饰着干花和银色薄纱的帽子说道:“红俏姐姐说这是西洋人的帷帽,亲家夫人知道大奶奶和您都不喜欢太张扬的,特意挑了两顶最淡雅的送来。

书瑶的这顶,帽子主体和帷纱都是粉蓝色的。虽然帽沿上花俏些,但范围不大,整体看起来还是不会那么打眼,书瑶很喜欢。正好平日里她头上的饰品也不多,不是特别的场合。多是一根簪子或一朵珠花解决。否则满头珠翠,再加上这帽沿上的干花银纱,就太过热闹了。

另一个托盘里,是一大三小四面镜子。大的那面镜子是椭圆形的,跟书瑶梳妆台上的铜镜一样大,照人非常清晰,镜子后面还有架子可以拉开让镜子斜立着。

小的三面镜子圆圆的,只有半个巴掌大,跟书瑶以前得的那些小镜子都不同的是这三面镜子都有盖子,盖子上还点缀着几粒金刚钻,非常漂亮。

书瑶爱不释手,决定自己留一面,另外两面,下次进宫的时候带给四公主和玥郡主。

看完那些西洋物件,时间倒是好过,一下子就过去。听到紫锦来回话说大爷回来了,在书房等着,书瑶赶紧带了紫锦和蓝锦二人去了大哥的书房。

书杰一回府就听见红俏说书瑶有事找他,紧张得连外袍都没有换,就在书房焦急地等待。他了解自家妹子,没有什么急事是不会如此特意交代丫鬟的。

只要他没有随皇上离京、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