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市井贵女-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164章 原来如此

太后身后的司马妍已经快控制不住自己的嫉恨了,毕竟也才十一二岁,能克制到现在已经非同龄人能比。司马妍的教养妈妈花妈妈悄悄地握住了司马妍颤抖的粉拳,温和地看了她一眼。

司马妍深吸了一口气,慢慢松开紧握的拳头,她司马妍无父无母无嫡亲兄弟姐妹,只能靠自己争气。从四岁起,花妈妈就是这么教导她的。

四公主齐思涵是皇上皇后最宠爱的女儿,玥郡主齐悦凌是太后最疼爱的孙女,司马妍一直在努力跟她俩交好,总是表现出一副亲亲姐姐的模样。

开始的时候还好,俩人还挺黏她的,可是不到一年,不知道是年龄相差太大(司马妍比四公主二人大了四岁),还是她不能日日呆在宫里的原因,两个小丫头总是对她不冷不热的。谁想到,今日她们第一次见书瑶,竟然如此“投缘………

偏偏这时侯太后想起了身后的司马妍:“妍丫头,你也跟她们仨玩去,陪着我们这些人多无趣。”

“不要不要啦,人太多不好玩。”四公主马上囔起来,被皇后瞪了一眼,嘟起嘴,“妍姐姐不是要陪着皇祖母嘛?”玥郡主也赶紧对着太后撒娇支援四公主:“就是就是,我们都去玩了,谁陪皇祖母?”

司马妍心里恨死了,面上却赶紧拉着太后的衣袖笑道:“让三位妹妹去玩吧,妍儿好长时间没有进宫了,就想陪着老佛爷呢。”

太后闲聊时听刘嬷嬷说过两个小孙女不喜欢司马妍的事,也没多想,小孩子总是喜欢同龄人:“好好好,没想到俩小泼猴儿还都知道心疼哀家这个皇祖母!既然妍丫头不想去,你们仨去吧!四丫头、玥丫头,你们可别欺负瑶丫头哦。”

“是,皇祖母,我们去了。”四公主和妍郡主一人一边牵着书瑶的手,高兴地拉着她走了。

书瑶想不明白两位小贵人为什么不喜欢司马妍,不是说妍郡主人缘好,在宫里从上到下都喜欢她么?不过这也与自己无关,书瑶自然不会多嘴去问。

至于齐思涵二人跟自己亲热,有小五在前,书瑶一下子就能想到是因为小乖和火火的关系,小孩子心思单纯,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

书瑶三人离开没一会儿,一溜诰命品级高的外命妇就来给太后请安了,除了皇后和两位贵妃留下来陪着,其他妃嫔则只能告退。

姚雪兰一进大殿就悄悄地四处看,她听说书瑶三人被太后召来了,这么快就离开啦?

正好太后娘娘刚才提起姚雪兰,这会儿一见众人进来,首先就看向了她:“红辣椒你找什么呢?担心哀家把你的宝贝外甥外甥女们藏起来了?”

姚雪兰诞着脸:“哪能呢?兰儿这是担心那俩小的不懂事,冲撞了老佛爷您不是?”

太后指着皇后哈哈笑道:“皇后,听到没?红辣椒在打你的脸呢,你的得力嬷嬷给她外甥女当教养妈妈,她还这么不放心,你赶紧收回来好了。”

姚雪兰赶紧“抱屈”:“啊呀老佛爷,您这可是冤死兰儿了。皇后娘娘,您可千万别中了老佛爷的离间之计,她老人家就是喜欢看臣妾着急。别说我们家瑶儿离不开柳嬷嬷,就是柳嬷嬷也是把那仨孩子当亲生子侄教养了,娘娘也不忍心拆开他们不是?”

皇后“噗哧”一笑:“你呀,得了便宜还卖乖。就是我想拆,母后也不肯啊,她可是被你那三个宝贝外甥迷倒了,你待会儿瞧瞧,那最后一支八宝翡翠如意钗都戴在你家瑶丫头头上了。”

皇后的话让众位夫人暗自心惊,在座不少人都有女儿或者夫家姐妹在后宫,知道太后娘娘上个月看到一款簪子的设计很喜欢,遂拿出压箱十多年的极品翡翠,让宫匠打成了一套八支八宝如意钗,分给了孙女、侄孙女们。

据说,八支簪子已经送出七支,除了其中一支给了太后娘家一位最得太后喜欢的侄孙女,其他六支分别给了三位公主、两位郡主、一位县主(太后的外孙女)。

虽然太后说了她只是随手送,可是这个“随手”得多“随心”啊?要知道,太后亲生儿女有五个,娘家那些侄孙女和一大堆喊她皇祖母的庶孙女、庶外孙女先不计,嫡亲的孙女、外孙女就有三十来个。随手送?别说王爷、公主、众妃嫔信不信,至少在座的夫人们都是不信的。

那几位得到簪子的小贵人平日里可就都是老佛爷面前的小红人,当然,有一个例外,就是丽妃生的六公主。太后不喜丽妃很多有心人都知道,但目前对六公主的喜恶还没怎么表现出来,那孩子才四岁不是?

据说簪子做好送回慈宁宫那日,正巧是六公主的生辰。太后娘娘才赏出三只簪子,六公主就去向太后请安了,太后一想,也给了六公主一支。

无论是不是“随手”,慕容家这次可都得意了一把,又将之归功于丽妃得了一株“赤丹”,还是在冬日里都盛开的赤丹。虽然那株赤丹让慕容府没有了一个旺铺,但慕容大人还是大呼“值了!”,并又让慕容紫烨去“云轩”排队再订一株“赤丹”以防万一。

众人纷纷议论六公主那支“意外得到的”簪子之外,更加关注最后一只簪子的去向,好几日了,都没消息传来。不少人,包括安国公府的人都暗自猜测会不会是留给司马妍的。毕竟,太后娘娘一直看重司马妍,还经常把她接到慈宁宫去。说起来太后对司马妍,可比那对些不受宠的孙女、外孙女们亲近多了。

没想到的是,刚刚才听说太后召见了夏家三兄妹,不用排队直接进宫,这会儿就被这更震撼的消息镇住了,太后也太给甄子柔面子了吧?甄子柔的药膳方子虽然有助于遏制太后娘娘的消渴症,但毕竟没有治好不是?这恩赏也太多、太长时间了吧?

安国公夫人的面色很不好看,因为司马妍一家,安国公府这些年一直颇受皇宠,没想到如今全被自己最看重的儿媳妇夏若雪给毁了,甚至波及一向受太后喜爱的小侄女司马妍。

司马妍可是安国公府品阶最为高贵的姑娘,是安国公府与皇宫、与太后娘娘紧密联系的“桥梁”,是安国公府的“镇宅之宝………

若不是为了一双孙儿孙女,安国公夫人真恨不得让儿子休了夏若雪,反正叶菱薇就快进门了,叶菱薇和叶家不知要比那夏若雪和倒霉催的夏府强多少倍?

不管众人私底下什么心态,这会儿在太后面前自是欢乐、热闹、热忱,有拍太后凤屁的,有夸夏家三兄妹、谈论米雪豆腐坊的,还有夸柳嬷嬷、奉承皇后娘娘的……

气氛正热,一位嬷嬷匆匆赶来,在皇后耳边悄声说了几句,皇后顿时变了脸色,紧张又为难地向太后那边看了一眼,略一思苻,正准备起身告退,太后身边的刘嬷嬷已经开始招呼众位夫人去宫宴场地。

这些夫人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思九转十八弯的主,从那位嬷嬷脸上的着急、皇后的脸色变化,就可以知道一定是后宫哪位娘娘或者皇子公主又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不过这可不是他们能打听的,至少不能在明面上八卦不是?众人面上没有丝毫异色,恭恭敬敬地向太后、皇后行礼告退,井然有序地退出了慈宁宫。

当然,内心火热的八卦**是压不下去的,还有一些人在担心会不会跟自家的女儿或姐妹有关。走在路上虽然不敢讨论,但一个个边走,眼珠子边骨碌碌转,小心地四处看,似乎想碰巧看到、或听到蛛丝马迹,虽然希望很小。

不得不说她们今日的“八卦“运气真的很好,不远处,几个太医、医女正背着药箱子紧张地快步走,差点没奔跑起来。走在他们前面的一个小宫女正着急地求道:“快,快,娘娘已经见红了,求你们快些。”

娘娘?见红?最近没听说哪位妃嫔有身孕啊?慢着,那些太医奔走的方向好像是雎鸠宫诶,丽妃住的宫殿。

……

慈宁宫里,太后和皇后正一脸凝重地在听雎鸠宫里发生的事。

丽妃刚回到雎鸠宫,丁氏、小丁氏就带着三小姐慕容晴去拜见。小丁氏之前一直在禁足,但今日是除夕宫宴,慕容府有收到帖子,作为慕容府大夫人,定是要出席的,否则又要引起别人的八卦。

谁知母女、姑嫂几个没聊一会儿,丽妃突然肚子疼,额上冒汗,很快下裙就见了血,庆嬷嬷赶紧大叫请太医……

这可是事关皇上子嗣的大事,尤其在几年前皇上对子嗣被害之事大发雷霆之后,宫里众人对此类迹象更加敏感了。

事情自然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后宫之主皇后娘娘的耳边,这可是她的职责范围,有什么不当,连皇后也要招皇上和太后指责的,因为管理后宫不力。

正文 第165章 落定

小丁氏吓坏了,无意识地嘟囔着:“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那‘赤丹’里有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那东西会跟七葛花相克,我更不知道丽妃娘娘有身孕了。我不是有心的,我没有谋害龙胎。”

皇后顺着她的话问:“难道你不知道七葛花是禁花?”

小丁氏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是,是,我不知道七葛花是禁花。”

整个大厅里一片寂静……除了七岁的慕容晴茫然地看着大家,她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她知道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在这里,她不能哭闹,不能随便说话,她只好低着头,紧紧抓着身边奶娘的手,才觉得没有那么冷。

小丁氏却是突然反应过来,她中了皇后的圈套,急忙喊道:“不,我不知道那是七葛花,我不知道什么七葛花。”

在殿外站了好一会儿的皇上对吓得跪在一旁的慕容尚书父子冷哼一声:“二位卿家怎么看?”

慕容紫烨赶紧回道:“七葛花乃禁忌之物,丁氏话语前后矛盾,显然是明知故犯,臣不敢庇之。臣没有管教好家眷,连她什么时候从哪里得到那七葛花香包都不知道,臣有罪。”

“哼,那我们就去听听她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得到的吧。”皇上一甩袖子,进了大厅。慕容尚书瞪了慕容紫烨一眼,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赶紧跟了进去。

慕容紫烨只能苦着脸起身跟上,如果现在手里有一把刀。他真想直接砍了那个胆大包天又愚蠢不堪的小丁氏。他真想不通,自己当初怎么就坏了脑子,听了娘的话要贬妻为妾、把那扫把星抬为正妻,还因此逼走了甄子柔。从那以后。他的生活就再没有平顺过。

皇上坐在主位上,眯起眼睛看着地上跪着的那个一脸邋遢的女子,那个害他失去一对双胞胎孩子的罪魁祸首!

听到丽妃怀了双胞胎,皇上高兴的不行,一众文武大臣也不断地说好话拍龙屁,都说这是吉利的好兆头,预示着大周朝将越发地顺遂和兴旺。

可是还不等他想象出一双粉妆玉琢的小皇子或者小公主、甚至一男一女龙凤呈祥的小模样,雎鸠宫的消息再次传来,却是龙胎没了的消息,熙和殿(皇上与大臣非正式议事的宫殿)里顿时一片寂静……

就是这个蠢妇。害他不仅仅失去了一双孩子。还失去了鼓舞民众士气的“吉兆”。现在内忧(北齐王一直不安分)外患(西南边境的乌里苏部族和西北边境的窝可汗部落都开始对经济复苏的大周朝虎视眈眈),他最需要的就是士气,是民众都能一心支持朝廷。

皇上端起一杯茶。闲闲地说道:“丁氏,一会儿宫宴就要开始,朕没有闲心跟你耗时间,如果你不说出那七葛花香包是哪来的,朕也算给足了丽妃和慕容家面子,只能直接把你送去刑部,他们自会有方法让你开口,也会让人抄了丁府,一个个审问,总有人会说出来的。犯七葛花的避忌只是一个人的死罪。窝藏包庇可就是全族的大罪了。”

小丁氏生生打了个寒颤,面对至高无上的皇上冷冰冰的口气,她倒是突然冷静了下来,脑袋也瞬间清醒了,今天自己无论如何是躲不过去了,可是她还有三个孩子,她私藏七葛花的事一定不能再连累到慕容家了。

不过,呵呵,小丁氏的唇角泛起一丝苦笑,皇上刚才那态度根本已经认定慕容家与此事无关了。

至于娘家丁府,如果她断然承担下一切,爹娘和兄弟也许还会念她一份情,以后多少会看顾一下慕容晙三兄妹。慕容紫烨续弦也好,慕容晙三人以后的亲事也好,丁府总会看着些,毕竟,如果有什么不好,也是打了他们的脸。

想透了,小丁氏反而坦然了,给皇上磕了一个头,将那日丁三爷的番邦朋友送他一套七葛花制品的事情说了一遍,只不过有一点点小改动,说是丁三爷送走朋友回到院子后就要烧毁那些东西,正好她去找丁三爷说事情,很喜欢那香味,向弟弟索要不成,就耍了个小计谋把弟弟骗开,承诺自己帮他烧,然后偷偷藏起昧下了。

小丁氏一脸懊悔地磕头:“皇上,罪妇不是存心犯避忌,只是想着,再生下一个儿子就把这些东西烧了。皇上,臣妇死不足惜,只是恳求皇上放过晴儿,她才七岁,什么都不懂,她身上的香包是罪妇帮她挂上去的,只是想让自己多闻一些那香气。”

皇上听完小丁氏的话倒是没有什么怀疑,时间、地点、人、事情经过都说的很清楚,在自己的威逼下,要临时编一个这么具体的谎言也难不是?

再则,皇上也不想把这事闹大,尤其今日还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宫宴。

皇上挥了挥手,大福子公公立马让两个公公过来拖起小丁氏就走。不知道是不是皇上太威严了,还是看到祖父和父亲的脸色太难看,慕容晴死死咬着下唇,不敢哭出声,也不敢扑上去要娘。

皇上冷声吩咐大福子:“跟刑部说,等正月过后再行刑,还有,可以让丁家人见一次。”

虽然小丁氏害死了皇嗣,但是他这个皇上还是仁义的,嗯,丁家人应该看到这一点。

大福子领命而去。

大福子一行没走出多远,就碰上了正要去宫宴场地的四公主、玥郡主、还有被两人拥在中间的书瑶。这三人刚从四公主的菡筱宫出来。

见到被两个太监押着的小丁氏,书瑶眉间一颤,这么快?

四公主也看到了小丁氏,小大人似地皱了皱眉:“大福子,你怎么在这?我父皇呢?”

大福子笑道:“皇上这会儿还在雎鸠宫呢,很快就会去宫宴那边了,四公主,你们赶紧先过去,占个看礼炮、看表演的好位置哈。

四公主一想,可不是?拉起书瑶的手就走:“瑶儿姐姐我们快去,晚了,好位置都让皇兄、皇弟们给占了。”未成年的皇子、公主、世子、郡主们都是在一个看台的。

小丁氏的眼眸暗了暗,充满不甘和绝望,甄子柔的三个孩子眼看越来越好,而她还没想出办法来对付他们,就……自己的三个孩子以后会怎么样?

芷儿,她的芷儿,毁了容,坏了名声,又被退了亲,唯一会为她筹划的自己又只有一个月好活了,还是关在刑部大牢里,芷儿还有什么好的“以后”吗?小丁氏的心生生地被揪起,她只能求弟弟丁三爷帮忙给芷儿寻药祛疤痕了。

死鱼般被太监拖着走,小丁氏双眼呆滞地仰望着天空:甄子柔,我此生注定斗不过你吗?老天爷,你对我太不公平了!不,我没错,我也不会输,即使到了阴间,我也不会放过甄子柔那个贱人!

书瑶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被拖走的小丁氏,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事情发生的经过,但是,呵呵,她看到了小丁氏眼中的绝望,而且,宫宴马上开始了,皇上这时却去了雎鸠宫……书瑶知道,她成功了,向慕容府、向小丁氏、向丽妃先讨回了一点利息。

呵呵,其实丁家还真是要感谢她,以后他们丁家的罪行中应该会少了一条“买卖七葛花”。

前世,小丁氏用七葛花没有带来任何危险,还成功生了次子慕容浩,胆子越来越大,竟然怂恿丁三爷从番邦进了大量七葛花制品卖,还起名“迷蝶香”,很是大赚了一笔。最后,也是因为与那番邦商人分配不均闹开才被捅出来。书瑶闻过那“迷蝶香”,才知道九岁那年慕容芷跟人炫耀的新得的香包就是那“迷蝶香”,也就是七葛花。

正文 第166章 滚出去

除夕宫宴自然不会因为这么一个乍喜乍悲的插曲受到影响,甚至还有不少人更添了想欢庆的兴致。

皇家的吉兆还是吉兆,只不过丽妃没有哪个福气罢了,说不定很快这个福气就会到了另外哪个妃嫔的肚子里,这个火热的念头立时点燃了一众妃嫔和各自娘家人的热情。

一帮年轻公子得到消息是最晚的,书杰当时正在跟沐咏麒、南宫逸等同龄人在一起聊往年会试的考题类型和考官偏好。

其实书杰对这些所谓“分析”不感兴趣,之前他就不想浪费时间在此类谈话上。

直到有一次,书杰正在独自欣赏“十八学士”,书瑶拿了一本书进了他的书房,状似无意地问了一连串问题:“大哥,什么是‘过犹不及’?”、“大哥,‘清高’是好还是不好?”、“大哥,为什么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书瑶离开很久后,书杰还坐在那里发愣,妹妹这几个问题真的是随口问的吗?转念之间又心领神会地笑了,妹妹虽然未满十岁,但自小就聪慧过人,加上柳妈妈的教导,岂是一般女童能比?而他这个做大哥的,又怎能输给幼妹?

书杰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意识到“合群”也是一种技能,过于清高只能让自己陷于孤立。义父是个特殊案例,他为皇上做的都是机密、特别的事情,人缘“太好”反而是个祸端。即便如此。义父也不是传言的那样孤傲,相反,他只是对那些高官权贵“孤傲”,真正结交的朋友反而多是王喜那样的市井商人、江湖人士。比如当年走镖的夏霖轩。

自那以后,书杰开始有意让自己融合于那些他本来不屑的讨论,慢慢地反倒悟出自己之前有些太“矫情”了,分析主考官的喜好只是注意一下答题、做文章的方式、风格罢了。有的考官喜欢含蓄内敛的表达,而另一些可能喜欢直白,但是最主要还是要看文章的内容。大周重视科考,尤其当今圣上求财若渴,对科考舞弊案的惩治不比对那些贪污案子的处理手软。

几位公子都是来年春试很有希望的人选,正谈论得兴致高昂,其中一个姐姐今年年初才进宫的林公子的小厮匆匆赶来在他耳边说了些话。

这位林公子子的姐姐住在雎鸠宫的偏殿。因为气质与丽妃相近。又更加青春活泼。素日里总是受到丽妃的压制和欺负。现在丽妃不但失去了双胞胎,娘家还出了一个犯大忌的嫂子,以后还横得起来吗?而且听说刚才皇后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