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这个引得北方石破天惊的消息迅速在北方区域扩散开,仇池严氏、督亢程氏、广武东方氏、昌邑林氏等各大世家高层在得知这个消息都是一愣,随后也跟着对外界宣布向云逸臣服尊云逸为主。
王氏和慕容氏都臣服了,他们这些实力更弱的世家怎么可能还会继续坚持下去,天塌了个子高的先顶着。
实际上各大世家在接到这个消息远没有之前云逸入主新平城这个消息惊讶。
其实,仅仅用了不到半天时间,王朔就已经说服自己的父亲和岳父,王朔将云氏的实力一项一项列出来,在实力面前,王璟和慕容轩不得不认清现实,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一旦走错一部,两大世家将会面临截然不同的处境。
再之后,云逸自新平城向关内各大世家发出一个邀请,邀请各大世家家主来年五月新平城参加云逸登基大典,在云逸登基之后,云逸也需要对各大世家做出一个安排。
各大世家收到邀请后,家主们纷纷决定明年带着重礼前往新平城参加云逸的登基大典。
在王朔回到袁州城的第二天,上官玉玲、沈梦心、云元恺、云哲瀚等人也来到新平城中,上官玉玲、沈梦心等五女还有云逸的儿子云天佑住进帝宫中,云元恺、云哲瀚等人则住在云逸提前命人在新平城中准备好的府邸。
上官玉玲、沈梦心等五女的到来让云逸非常高兴,之前帝宫中也是有各种女人的,不过云逸有洁癖,不喜欢有夫之妇,也不想与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女人“交流”。
在云逸入住帝宫的第二天,云逸就将方旭还有他的妃子们都送到新平城中一座府邸中软禁起来,云逸没有杀死方旭的想法,不过短时间内方旭也不可能有自由行动的权力。
第351章 体系()
政随着云逸的主要臣子都来到新平城,云逸也在构建着新的属于云逸的政权体系。
关于政权体系,云逸脑海中有不少与这方面有关的知识,前世现代的政权体系暂时不要想,倒是古代的例如三省六部制等制度可以考虑部分采用。
首先是设立内阁。
云逸是不会像“前辈们”学习,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处理政务,帝君位置还没有坐几年,就因为劳累而英年早逝。
内阁就是为云逸处理政务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全国各地大小事物都要由内阁处理,只要重要的事情内阁无法决定才能上交云逸来处理。
内阁设左右丞相,皆为正一品左右丞相负责统管内阁,左右丞相要为云逸负责。
另外官员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有内阁在,云逸就不需要处理各种繁杂的事物,最终云逸只需要处理那些数量不多的重要事情即可,可以为云逸节省大量时间。
不过要想内阁达到云逸的目的,左右丞相必须是云逸非常信任的人,左右丞相的权力不小,若是由别有用心的人担任,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
在内阁之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设尚书一人,正二品;侍郎二人,正三品上;郎中二人,正四品上;员外郎二人,从五品上。
最重要的是,六部尚书皆是内阁成员,参与决定国家事物。
吏部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
下设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
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户部
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
另外云氏钱庄也会归于户部管辖,今后云氏钱庄的规模会继续扩大,关内每一座县城必须有云氏钱庄分号。
礼部
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六部之一,长官为礼部尚书。
礼部下设四司: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兵部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六部之一,长官为兵部尚书。
兵部暂时下设三司:陆军司、海军司、城防军司。
刑部
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六部之一,长官为刑部尚书。
刑部按照中央、州、郡、县分级,刑事由专人负责,各地主政官员不负责处理刑事案件。
工部
工部,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工部是六部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工部除了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外,还要负责工业,光是工业各项目,就难以计数。
内阁以及内阁之下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就是即将诞生的国家的主要政权体系。
地方上还有州、郡、县、镇(乡)、村,这有些地方会按照前朝旧治,有些就要做出改变,比如各地主政官员不会负责处理刑事案件也不会负责各地军务等等。
云逸也只是将这个政权体系大概写出来,然后就由云元恺带着其他大臣负责填充,云元恺也是左丞相人选,这是毫无疑问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新平城的消息已经传遍关内各地,除了偏远山村,其他人基本上都获知大黎帝国已经不存在,一个新的帝国即将在关内诞生。
那些老人们或许还在乎大黎帝国,其他人倒是对大黎帝国的生死存亡没有多少感受,关内多年战乱,人们对大黎帝国已经失望透顶,特别是那些亲人死在战乱中的人们,对现在的生活近乎麻木,他们对外界的变化也不会有多少关注,他们心中想的是自己该如何活下去。
在云逸的命令下,泽州境内储藏的粮食在远远不断从泽州运出来,运往关内各地。
饿死人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云逸只能尽可能减少被饿死的人。
各大世家看到云逸的动作,似乎是想要讨好云逸,纷纷跟着拿出大笔粮食赈济灾民,如此下来,被饿死的人大大减少,关内在变得更好,这正是云逸想要看到的。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这还是云逸第一次在云华郡之外的区域过年,好在一家人都在一起,无论在什么地方过新年都无所谓。
新平城的人们之前也是万分恐惧,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他们心中的恐惧已经渐渐消失,似乎一切都和平了,战乱不会继续,新平城的人们也在考虑该如何过这个新年。
新年,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年是人们向往美好一年的时候,人们都在为新年庆祝,笑容重新归来。
轰!轰!轰!
新平城的天空中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烟花绽放开,在屋子中吃团圆饭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向美丽的夜空望去,虽然那爆炸声让一些人感觉不适,不过很快恢复过来,一些孩童在美丽的夜空下跑闹着。
帝宫中,云逸和上官玉玲等五女站在一起,上官玉玲还抱着小天佑,一家七口人一起望着美丽的夜空。
新的一年到来!
第352章 大秦帝国()
国农历一九二八年,云逸在新平城建国称帝,国号“秦”,谓之大秦帝国,年号“开元”,意开始新的纪元。
这一年也可以称之为秦历元年或者开元元年。
大秦帝国疆域不但将关内三百五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在内,还有大秦帝国开拓出来的海域,大秦帝国的海域面积甚至要比陆地面积还要大,而且大秦帝国的疆域无时无刻不在快速增加中。
云逸登基称帝,关内各大世家家主皆亲自带着重礼来到新平城,他们心中也是有一些惊慌,不知道这位关内新的统治者会如何处理他们这些世家,关内是各大世家根基之地,若是没到危急时刻,哪个家族也不愿意离开关内。
在云逸登基称帝后,云逸也对麾下臣子大肆封赏。
左丞相云元恺,封一等公,赏十万金,神兵一柄,千年人参三株……
右丞相周树,封一等公,赏十万金,神兵一柄,千年人参三株……(大黎帝国末期,六十多岁的周树已经告老还乡,云逸请周树出山,因为云逸给方曜报仇还有方璇是云逸的女人以及云逸的治国理念,周树愿意出山,担任大秦帝国右丞相,与云元恺共同执掌朝政)
吏部尚书云浩,封一等侯,赏万金,神兵一柄,千年人参一株……
户部尚书云朗,封一等侯,赏万金,神兵一柄,千年人参一株……
礼部尚书云哲瀚,封一等侯,赏万金,神兵一柄,千年人参一株……
兵部尚书石敏才,封一等侯,赏万金,神兵一柄,千年人参一株……
刑部尚书胡和安,封一等侯,赏万金,神兵一柄,千年人参一株……(法家大师,之前担任云华学府法学院院长,主导大秦帝国律例制定)
工部尚书云暮,封一等侯,赏万金,神兵一柄,千年人参一株……
大将军王朔,封一等公,赏十万金,神兵一柄,千年人参三株……
骠骑将军林哲、车骑将军云豪、卫将军云魁,封一等侯,赏万金,神兵一柄,千年人参一株……
前将军云卓、后将军常继春、左将军云景、右将军云青,封一等伯,赏千金,神兵一柄五百年人参一株……
之下高低爵位赏赐不等,除了少部分原王朔体系官员收到云逸赏赐外,剩下受到赏赐的皆是云逸体系官员,尤以云氏族人和云华系各个家族的族人最多。
这也是正常的事情,云逸从起家到统一关内建国称帝,对云逸帮助最大的就是云氏和云华系各个家族,各大家族的族人是云逸麾下的主要文臣武将,即使云逸有招收外人,只是他们成为云逸的臣子的时间太晚,还没多少功劳,官位也不会太高,自然他们获得不了多少赏赐。
不过现在云逸已经统一关内登基称帝,之前在泽州境内各郡的郡守,现在已经成为大秦帝国各州的州牧,比如年近三十岁的夏夜,已经成为宿州州牧。
只要是有才华的人,同时也是忠诚于云逸的人,都会受到云逸重要,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从云逸登基称帝那一刻开始,云逸几乎已经独。立于云氏之外,或者说现在的云氏一族已经“四分五裂”,云氏已经成为关内第一世家,云逸和云逸的子孙后代是云氏的主家,其他的都是云氏的分家,以前相对弱小的云氏还能聚集在一起,如今云氏一族也要分散开,虽说他们还是云氏一族,不过今后云氏一族的各个分支可能就要在大秦帝国各个地方定居,主要的还是在大秦帝国都城。
云逸麾下臣子们的赏赐非常厚重,不说金钱,就是那神兵利器也可以成为一个家族的传家宝,云逸赏赐的神兵利器可不是批量生产出来的,而是由大师级别的铁匠花费一定时间打造出来的,不但外饰华丽,内在也是神兵中最顶级的存在。
至于云逸赏赐下来的贵族爵位,一等爵位多,二等爵位、三等爵位更多,和大黎帝国时期的贵族爵位相比,大秦帝国的贵族爵位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大秦帝国的一等贵族不再拥有封地,更不能拥有私兵。
与此同时,云逸封赏出来的每一个爵位,今后每年都能领取到高低不等的薪俸以及年份不等的药材,光是一等公,每年就能获得一株千年人参,千年灵药可是无价之宝,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随着火器的出现,强如向先天宗师也能以抵挡住火器的威力,不过武者的地位依旧没有丝毫降低。
武者的寿命本就比普通人长,而且武者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比普通人强,若是晋升先天境界,寿命更是增加一大截,谁不想要多活几十年?若不是药材渐渐稀少,人工种植的药材也供应不足,或许就会出现全民练武的场景。
对于那些被云逸封赐爵位的人来说,就算他们武道天赋低无法练武,但是他们还有子孙后代,若是子孙后代有一定的习武天赋,那自己手中的药材就有用武之地了,即使这些药材自己不用,也可以卖出去,外界会有许多人重金收购。
另外武者也不是完全抵抗不了火器的,就比如王朔,在云氏大军的枪林弹雨下,身披重甲的王朔只受了点轻伤。
当然,这也和王朔的实力和王朔距离云氏大军的距离有关,要是王朔那时距离云氏大军再近一些,说不定王朔也会死掉。
云逸对自己的臣子进行封赏,也没有忘记对自己的五个女人进行封赏,上官玉玲成为帝后,方璇为贵妃,沈梦心为淑妃、上官希莹德妃、袁欣为贤妃。
年幼的帝子云天佑暂时没有任何封赏。
在云逸称帝后,有不少臣子上谏,请云逸多多纳妃子,一国之君,后宫中即使没有几百也有几十妃子,哪有云逸这般加上帝后才五个女人。
对此云逸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女人太多了也不好,云逸可不想自己的后宫中上演各种“大戏”。
第353章 两张地图()
第354章 变革()
p十七位世家家主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有决定到底选择那条路。
若是能够不离开关内,自然还是不离开关内好,而云逸的第二条路,虽然是让各大世家搬到海外“仙岛”去,不过却不是完全将各大世家赶出关内,只是各大世家主体放在海外“仙岛”,各大世家依旧可以在关内活动。
按照云逸的说法,海上的岛屿堪称是人间仙境,武者在这种环境中,武道进境会更快,而且在岛屿上更容易种植药材,各大世家搬到这样的海外“仙岛”上自无不可,不过海外“仙岛”的真实情况各位家主还没有亲眼见过,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最终十七位家主向云逸请求到海外“仙岛”看一看,云逸无所谓的答应众位家主的请求。
云逸感觉,一旦他们去过海岛上待一段时间,就能体会到居住在海岛上的好处,世家中的普通族人或许没有太多感觉,但是那些习武的世家族人一定都向往在海岛上居住,特别是各大世家的先天宗师,而且大海中还有巨兽,实力强大的先天宗师可以猎杀海中巨兽,获得高能量的巨兽肉。
自云逸正式在关内建国登基称帝以来,云逸的一道道命令通过内阁下达到全国各地,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命令就是大秦帝国统一性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大秦帝国内,无论男女,凡十五岁之上者可得十亩耕地,十五岁之下者减半,剩下耕地均划为官田,百姓可以进行租种,租金为三分之一产出,允许自由买卖耕地,也允许开垦出新的耕地,但是一个人名下最多只能有一百亩耕地。”
想当初,云逸刚刚带领云氏一族掌控泽州,在那之前,泽州境内的上层社会几乎已经被光明军全部破坏,在云氏掌控整个泽州后,以云逸为主导进行土地改革。
如今云逸成为关内的新任统治者,云逸想要将土地改革在大黎帝国内进行到底,若是云逸的土地改革能够完全推行下去,云逸将会受到底层老百姓的狂热拥戴。
不过想将土地改革在大秦帝国国内完全推行也是一件难事,当初云逸在泽州进行土地改革,受到的阻力非常小,因为泽州的上层社会几乎被光明军消灭掉,而现在,特别是大黎帝国北方地区,依旧有大量土地在世家和地主手中,他们几乎都是阻力。
云逸心中也没有想要一步就在大秦帝国内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最少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在大秦帝国内彻底完成。
完成土地改革最需要的就是地方官员基础,实际上能够这么快就统一关内建国登基称帝已经超出云逸的预料,按照云逸的想法,登基称帝应该还要晚上二到三年,有二到三年时间,云逸手中就有足够的官员进行调用,而不是现在这种官员比较缺少的状态。
云逸为了快速掌控关内各个区域,只能将原泽州、莱州、贺州三州的官员向其他各州调任,甚至云逸还在泽州每座中学堂中还未毕业的学生中挑选大量人员充斥到大秦帝国各地。
随着忠于云逸的官员与城防军来到大秦帝国各地,云逸对大秦帝国各地的掌控力度加大,在云逸的命令下,土地改革也由这些忠诚于云逸的官员们在当地开始实施。
土地改革的实施,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普通老百姓,一直以来土地都是一个家族的根基所在,无论手中钱再多,都不如用钱购买大量土地放在手中划算,以至于众多大小地主的形成,还有无数老百姓因为各种事情失去土地成为佃户,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然而大秦帝国的诞生将这一切都改变了,老百姓们可以重新拥有土地,在帝国的律例下,已经不允许地主出现。
不过也因为云逸的土地改革,各地强制没收地主手中多余土地,使得一些视土地为生命的地主带着族人反抗官府。
好在大秦帝国内阁提前做好准备,已经预测出来在土地改革推行出来的时候会受到抵抗,驻扎在各地的军队将各地微弱的抵抗全部镇压下来,凡是敢反抗帝国的统治,只有死路一条。
大秦帝国内以保德王氏、高昌慕容氏为首的各大世家倒是安分的很,其一是各地世家明白他们已经无法抵挡大秦帝国,其二则是各大世家的家主已经启程前往云华郡,准备出海,要是此行顺利,各大世家日后也会转移到海外“仙岛”。
只要各大世家不带头反对,大秦帝国的土地改革虽然进展速度一般,但是却坚定不移的继续下去,各地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