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拖累。
上官玉玲心中对云逸的思念非常的深,但是上官玉玲不会轻易将这些心思说出来,而是深深的隐藏在心中,不能让自己拖累云逸。
如此的上官玉玲,更是让云逸喜欢的紧,屡屡对上官玉玲许下诺言,一辈子都不会辜负上官玉玲。
和上官玉玲温存一天多时间,云逸回到家的第二天,才开始处理各种事物。
云府书房中,寻风首领高复天目首领王鸣恭敬的站在云逸面前,将这三个月大黎帝国发生的大事汇报给云逸。
目前因为云氏和沈氏合作,云氏酒楼走出大黎帝国,寻风和天目也跟着走出大黎帝国,在神州大地其他国家构建情报网络。
高复和王鸣汇报的事情不少,不过云逸重视的只有三件事,一个是新平局势变化,一个是大黎帝国各地局势变化,最后一个是光明教的情况。
新平的局势依旧是平静中带着紧张,六龙夺嫡,内中争斗无比激烈。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大黎帝国帝君之位应该由嫡长孙方济继承,只是方济妻子娘家和方济母亲娘家实力都比较弱,导致方济在六龙中一直排在后三位,甚至一度处于末位,最近一段期间,投靠方济的人却慢慢多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方济的实力已经提升到第四位,和第三位的差距在快速拉近。
方济实力增加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其他人猜测是有一实力雄厚的势力秘密投入方济的阵营中,使得方济阵营实力快速增加,云逸的看法也差不多。
大黎帝国各地局势也有很多变化,其一是因为六龙夺嫡,六大阵营在新平之外也有各种争斗,有不少官员因为六龙夺嫡而罢职或晋升;其二则是因为今年粮食收成骤减,在官府强压下,各地小规模动乱不断,但是都被快速剿灭,不过随着老百姓手中剩余存粮吃完后,那就不会再是小规模动乱了。
无论是新平还是新平之外的局势变化,在云逸眼中,都没有光明教重要,云逸不知道光明教究竟有多少实力,但是刚知道光明教一点消息后,云逸内心深处就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恐惧。
是什么东西让云逸恐惧,云逸也不知道,不过自此以后,云逸命令天目和寻风重点收集光明教的情报。
天灾降世可谓是光明教发展的最好时机,事情也正如云逸想的那般,光明教的确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之前的光明教还只是在偏远地区发展信众,现在却逐渐显露在世人眼前,打着帮助灾民的名义传教,大黎帝国境内的势力基本上都已经知道光明教的存在,但是大部分势力都没有重视光明教,当光明教只是一个普通的宗教组织。
大黎帝国乃至神州大地其他区域都有着宗教组织存在,其中最出名规模最大的就是诸子百家中的道家,五年前的云华郡境内就有一座小道观,其他富裕地区,道观数量就更多了。
宗教中仅次于道家则是诸子百家中的释家,释家也作佛家或佛门,虽然释家规模仅次于道家,但是因为入释家需要剃发,这个时代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释家的规模来道家三分之一都赶不上。
至于其他小的宗教就更多了,其他人多以为光明教就是这样一个宗教,完全没有往其他地方去想。
孰不知光明教是一个隐藏于民间的超级势力,其内先天武者都不知道有多少个。
少有人阻止光明教传教,光明教快速发展起来,光泽州一地,短短一个月时间,信仰光明教的老百姓就增加好几万,这对云逸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甚至还有几波光明教信徒想要进入云华郡传教,却因为之前云逸的命令,直接将这些光明教信徒赶出云华郡,杀死他们倒是不至于,云逸也不知道光明教的具体实力,云逸虽然不想让光明教在云华郡境内传教,但是更不想招惹到一个不知深浅的势力。
虽说是将传教的信徒赶走,云逸也不敢确定云华郡境内是否有隐藏着的光明教信徒,云氏隐藏的东西太多了,可不能让外人知道,随后云逸就命令高复和王鸣对云华郡境内进行密切关注,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不能让光明教势力进入云华郡。
第143章 扩军()
将文件夹放下,云逸陷入沉思中。
大黎帝国境内的大部分中小势力都局限在一定区域内,但是那些大型势力眼线遍布全国各地,很容易发现全国各地都有光明教的身影,由此便可想象到光明教的规模,虽然还不及根深蒂固的道家(教),却已经超过释家的规模,而且信仰光明教的人多是底层以种地为生的农民。
一群泥腿子聚集在一起,这是要搞事情呀!
当光明教逐渐显露在世人眼前后,大黎帝国境内一部分大型势力对光明教警惕起来,积极搜集光明教的情报,想要看看光明教目的何在。
不过光明教隐藏的太深了,几十年的发展,光明教已经成为一个隐藏在大黎帝国角落里的超级势力,云逸凭借寻风和天目也没有收集到光明教更深层次的情报,最多只是了解到光明教的规模非常大,全国各地都有光明教传教士和信徒的身影,另外也知道光明教中有武者存在,却难以发现光明教中有先天武者,还不止一个两个,那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关于光明教中先天武者的问题,以后会给出解释)
寻风和天目在云逸大笔资金支持下,算是中型的情报组织,就算二者合二为一,也不及那些大型情报组织,不过那些大型情报组织手中有关光明教的情报并不见得比云逸还多,毕竟他们关注光明教没多久,而云逸早就注意到光明教,命令寻风和天目积极收集光明教的情报。
就算是各大势力难以搜集到太多光明教的情报,但是现在光明教已经浮出水面,即使现在大多数看来光明教只是一个普通的宗教组织,就是规模大了一些,然而光明教无声无息就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没有一个大势力敢不将光明教重视起来。
这恰恰是云逸疑惑的地方,光明教一直在暗地里慢慢发展巩固自己的实力,等到积攒到足够多的实力,再席卷天下,这不是很好吗,云逸对己身发展的策略就是如此。
怎么光明教却突然显露在世人眼前,大张旗鼓的招收信徒?
针对这个疑惑,云逸心中慢慢想到三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光明教并不是云逸所想的类似前世汉末太平道这般要造反的组织,只是一个普通的宗教组织。
第二个答案:趁着灾年,光明教想要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了。
第三个答案:光明教暗中积蓄的实力已经足够多了,不需要再隐藏着,正好趁着灾年吸收更多的信徒,然后举起大旗,席卷天下。
随后云逸又将第一个答案排除了,光明教隐藏的太深了,云逸也无法得知光明教真正的实力,这样一个超级势力出现在时间,显然目的不会那么简单,在云逸看来,光明教除了造反一条路剩下的还是造反。
无论是第二个答案还是第三个答案,云逸对光明教的警惕级别不断提升,已经提升到最高级别。
第二个答案和第三个答案的区别很简单,前者是日后再造反,后者是快要造反了,无论光明教是早还是晚造反,凭借云逸得到的情报,光明教已经有让大黎帝国天下大乱的实力了。
武者虽强,却难以抵挡人民战争的汪洋,更何况现在大黎帝国内部也是四分五裂。
大黎帝国危险了,身为大黎帝国一百单三郡之一的云华郡也危险了。
无数想法在云逸脑海中流转,最后只剩下一个两个字——扩军。
只有扩充军队,云氏才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挡可能到来的乱世。
目前云氏表面上的实力,有云家军三千余人,各个城池中捕快衙役加在一起也有几百人,先天武者有云逸,后天九阶两人,其他阶位武者数量若干。
云氏这样的实力真可谓是弱小的可怜,不需要多,只需要五万农夫组成的军队,就可以将云华郡各个城池攻下。
好在云氏还有隐藏的力量,虎贲军两千三百余人,神机营一千两百余人,地网武者一百六十余人,外加四个先天武者,云元忠等五个后天八阶武者也已经晋升到后天九阶,开始自己的积累之路。
不过有大量千年灵药在,他们五人随时可以晋升先天,只是这样快速晋升,会造成根基不稳,对日后修炼非常不好,所以云逸将云元忠五人晋升先天的时间推迟到两年后,那时云氏就有十名先天武者坐镇,在整个神州大地,云氏先天武者的数量也能排在前十,只是数量有了,质量却差了,老牌先天武者可不是新晋先天武者能比的。
云氏所有的实力加在一起,足以保住云华郡,但是光保住云华郡不是云逸想要的,若是天下真的大乱了,那才是云氏的机会,凭借现在的实力,云氏只能被动防御,不能主动攻城略地。
扩军,必须要扩军。
云氏有足够的财力进行大规模扩军,虽然明面上云氏只能保有三千人规模的军队,但是云氏还拥有海外的瀛州,那里可不是大黎帝国能够管辖到的,云氏可以随意在瀛州建立一支人数足够多的军队。
正好因为天灾,云华郡周边郡县一些老百姓正在向云华郡迁移,能够为云氏开发瀛州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也让云逸能够大规模扩军。
这一次扩军,云逸打算将虎贲军和神机营都扩充到三千人,日后虎贲军和神机营一比一搭配,能够最好发挥两支军队的实力,另外地网也要招收人员。
不过扩军也不是云逸动动嘴就能完成,金钱云氏是不缺的,但是粮食却是一个大问题,在番薯没有大规模种植前,往云华郡迁移人口持续增加,云逸又要大规模扩军,目前云氏手中的粮食也难以支持到番薯大规模收获的时候。
那就只能从外界买了,外界粮价已经上涨到一个比较高的地步,不过云氏不差钱,若是真的天下大乱,金钱远远比不上粮食,就算粮食再贵,云氏也要收购到足够多的粮食。
云逸不相信,云氏拿出大笔金钱,还能收购不到粮食?
注1:主角的“理所当然”都是前世的记忆在影响
第144章 漩涡中新平()
新平城,神州大地上名气最大的几座城池之一,从千年前建成后,一直都是作为该地区统治者的都城,圣武皇朝也曾将新平当作自己的都城,如今新平却是大黎帝国的都城。
云华郡一郡之地总人口才二十余万,而新平城的居住人口已经高达五十六万余人,是云华郡两倍多的,但是不要忘记,前者是面积广阔的郡,后者只是一座城池,即便这座城池比较大。
新平城可以称之为大黎帝国境内权贵、富豪、武者聚集之地,大黎帝国其他地方还有无数人梦想居住在新平城,在那些人看来,新平城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完美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压迫的世界。
孰不知,屹立在宽广平原之上的新平城,已经处于漩涡之中。
帝宫中,老帝君方曜躺在病榻上,时而昏迷,时而清醒,若不是御医各种珍贵药材给方曜补充元气,恐怕方曜早已经逝去。
方曜一直在坚持着,他不想让自己就这么死去,若是自己就这么死去了,他还有什么颜面去见黄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大黎帝国这片(三百五十余万平方公里的)江山是方氏祖先亲身打下来的,大黎帝国是方氏的大黎帝国,可是随着大黎帝国开创者黎高祖逝去,帝位又传承几次,方氏的实力和威望在降低,特别是到了方曜父亲那一任帝君,大黎帝国境内的世家大族已经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他们正在快速蚕食方氏的大黎帝国。
到了方曜这一代,方曜就是世家大族扶持上来的,到了如今,这大黎帝国已经世家大族的大黎帝国,而不是方氏的大黎帝国。
躺在病榻上的方曜,非常后悔自己优柔寡断,导致方氏在大黎帝国越来越失势,他方曜活的够久,在大黎帝国还能有一些威望,一旦他逝去了,他的子孙后代在世家大族的扶持下斩杀一切竞争对手,登上帝位,那时候和傀儡还有什么区别。
方曜不想看到这一幕,所以他在坚持着,不愿意离开世间。
方曜优柔寡断,没有早早立下储君,方曜害怕,他害怕自己立下的储君不被世家大族认同,最后被世家大族暗害,方曜的父亲英年早逝就是一个例子,世家大族的力量已经渗透到帝宫中。
优柔寡断是方曜最大的缺点,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么拖下去,一旦他逝去,大黎帝国内部立刻就会陷入到混乱中,除非有一位帝子帝孙能够获得大半世家大族的支持登上帝位。
不过想想这就是很难发生的事情,世家大族本身就划分成多个阵营,互相之间有各种仇怨,不斗个筋疲力竭,他们是不会谈和的。
下任大黎帝国帝君之位主要有六个人选,分别是第三帝子方玄、第七帝子方岳、第十一帝子方瑞、嫡长孙方济还有帝孙方知和方达,这六位就是下任帝君的有力人选,每个人身后都有大量势力在支持着。
外界看待这六位帝子帝孙争夺帝位,统称为六龙夺嫡,不过除了这六位外,还有诸如第八帝子方蔚之类的其他帝子帝孙也想要参与到帝位争夺中,可惜他们的实力太弱小,又没有多少势力愿意扶持他们,在新平,这些帝子帝孙快要仿若隐身人一般。
方曜一直躺在病榻上,无法处理政务,不过大黎帝国并没有乱起来。
大黎帝国中枢官职是三公九卿制,虽说这十二人也都是出身世家大族,不过其中也有深得方曜信任的,方曜在位五十多年,总能提拔一些忠诚于自己的大臣,只是其中许多大臣都会被世家大族收买。
方曜这帝君当的也是够悲催的。
而大黎帝国内部并没有乱起来的根本原因是方曜提拨了一位忠诚于自己并有足够能力的丞相,这位丞相名叫周树,年近六十,小家族出身,本是儒家弟子,后来在新平一书院教书,前半生培养出无数学生,现在他的学生中有很多都在大黎帝国各处担任要职,在大黎帝国官场周树和他的学生们自成一派,也作忠君派,只效忠于大黎帝国的帝君。
大黎帝国朝政在周树的主持下,才没有真正乱起来,六龙和他们身后的势力都是在一定规则内进行竞争,一旦谁敢违规,周树就会出手,忠君派的实力不可小觑,六龙可都不敢得罪周树,一旦周树倒向一龙,就算是排名最末,有忠君派的加入,其成为下一任帝君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不过近段时间,原本排名靠后的嫡长孙方济实力快速增加,在六龙夺嫡中屡屡挫败其他几人的计谋,参与到六龙夺嫡中各大世家却是看出来了,只有周树这忠君派倒向方济,才会出现这般结果,其他五龙背后的大势力郁闷了,方济背后的中小势力高兴的差点蹦起来。
谁都知道周树是方曜的人,周树倒向方曜,很明显就是在放出声音,他方曜准备立方济为储君,方曜好不容易坚定决心一次。
在方曜和周树看不到的角落里,世家们频频接头,他们都不愿意方济继承帝位,就算是有忠君派倒向方济,不过这天下终究是世家的天下,只要超过一半世家(指参与到六龙夺嫡之中的世家)联起手来,帝君之位还不是让谁上就谁上吗?
周树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忠诚于方曜,方曜对他下达命令,周树接受,这是他们最后一拼,胜利了,大黎帝国还是方氏的大黎帝国,失败了,以后大黎帝国就是世家的大黎帝国,帝君只是世家的傀儡。
在世家们接头的时候,周树也在联合所有忠于帝君的势力。
……
新平城隶属于沈氏商行的某座宅院,沈煜无奈的看着眼前的景象,这一幕从他回到新平城后已经看到不知道多少次了。
在沈煜前方不远处,沈梦心右手拿着清霜剑,左手抚摸着剑身,双眼却已经失去焦距。
“唉,早知道就不带小妹去云华郡了。”
【貌似这章水了一点】
第145章 注定会被历史铭记的一年()
农历一九二零年,黎历二百二十三年,隆兴五十七年,不同的历法,却都指向同一年,这一年注定会被历史铭记,他代表着一直偏居一隅的云华云氏正式崛起,每一日每一夜,云华云氏的力量都在快速增加,将日后云华云氏的对手追赶上并远远的甩在身后。
多年的准备,望海镇造船厂终于建造出能够在大海上安全航行的轮船——探字级轮船,探字级轮船区别于传统的桨船和帆船,它使用蒸汽动力,即便是在逆风的情况下,也能以一个较快的速度航行,很快望海镇造船厂便依次下水三艘探字级轮船。
正月二十,云氏船队离开望海镇码头,驶向深海,云氏船队的目标是探索大海,寻找海外适合开发的岛屿或者大陆,若是有所发现,云华云氏就不需要再屈居于云华郡一地,整个大海都将是云氏的后花园。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月初二,云氏船队意外发现一个长大约十四、五里宽大约八、九里面积大约七百顷的云永岛。
云永岛的发现让云氏高层万分激动,云永岛不大,却也能够容下千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若是云华云氏面临危机,云永岛就能成为云氏的后路,让云氏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二月十四,云氏船队休整完毕,再一次出海,这一次,云华云氏现任族长云逸也出现在船上,云逸要亲自登上云永岛看一看。
二月十六,云氏船队登陆云永岛,就是这次登陆云永岛,成就了云逸史上最年轻先天之名。
谁也无法想象到,与世隔绝的云永岛上各种珍贵的野生草原遍地丛生,云逸依靠一株千年人参,以未到二十岁之龄,成功晋升先天之境,堪称史上最年轻先天。
这还不止,当云氏船队回航的时候,云逸还将一些高年份药材带走,到了三月初五,云氏先天的数量已经多达五名,如此数量的先天武者,在大黎帝国也属前二十之列,云氏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型势力,一个几乎堪比七姓十二氏的大型势力。
七姓十二氏中哪一个家族不是传承数百年,甚至有超过一千年的,而云华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