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万石番薯几乎满足云氏治下三地的所有人的粮食需求。
这也太多了,瀛州家家户户都在为家中爆满的番薯而欢笑,他们巴不得每年都是这般丰收。
在瀛州番薯收获的时候,云氏也开始行动,第一步就是以一定的价格从瀛州的老百姓手中收购番薯,最后这个价格被确定为粟市价的三分之一。
第二步,云氏会将收购的番薯通过云氏船队运回到云华郡去,然后以粟市价的二分之一的价格向整个泽州及云华郡出售。
与此同时,云氏也会从泽州及云华郡以七成市价收购五谷,然后将一部分五谷运到瀛州以市价出售,一部分储存起来,最后一部分却是用来酿酒。
武者、文人雅士喜欢喝酒,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喝酒,粮食少酒价则高,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还怎么喝酒,现在云氏治下三地粮食这么多,能够酿出更多酒水,普通酒水的价格也就降了下来,连普通老百姓都能喝得起。
不管怎么样,云氏都不会做亏本买卖,反而云氏治下三地的老百姓都慢慢变得富裕起来。
第262章 云氏钱庄与纸券(上)()
【第二更十二点前会发出来】
在王二小一家将田地里的番薯收回来的第三天早上,饱饱吃了一顿煮番薯的王二小帮助母亲将房屋中一半多大概有三千七百多斤的番薯搬到自家院子门口。
等到两人忙忙碌碌将这三千七百多斤番薯搬出来后,农妇稍微洗漱一下便离开家门朝村头赶去。
大概半个时辰后,农妇领着几个男人来到自己大门口,他们的后面还跟着两辆马车。
“大人,小人要卖的番薯都在这里了。”农妇转身用恭敬的语气对最前面的那个身材稍显瘦弱的男人说道。
这男人名叫董鑫,是云氏商行的下面的一个小管事,他现在的任务是在瀛州的一些村子中收购番薯。
“好,那我们先称一下重量吧。”董鑫看了面前的几十筐番薯后说道。
随后董鑫带来的几个伙计开始忙碌起来,将地面上王二小家的几十筐番薯一一称重,称重完后直接放到后面的马车上,董鑫则拿出纸笔将称量出的每一筐番薯都用墨笔记在纸上,等将所有的番薯都都称重完毕后,董鑫拿出一个算盘将所有的数字合在一起,总计三千七百五十二斤,董鑫又重复计算两次,依旧是这个数字。
之后董鑫才对农妇淡淡的说道:“这里一共是三千七百五十二斤番薯,番薯的收购价你也知道,三铜币一斤,三千七百五十二斤番薯合起来是一万一千二百五十六铜,也就是一金十二银五十六铜,你家这些番薯,我用一金十三银全部收购下,你可愿意?”
“一金十三银,一金十三银,一金十三银……”农妇在听到自家这些番薯能够卖出一金十三银这个“天价”后,已经惊讶到极点,口中不停的喃喃着“一金十三银”,连董鑫说的最后一句话都没有听到。
要知道一户普通人家一个月有十五银就能过得不错,贫困人家一个月生活费用基本上低于十银,王二小一家人的生活介于普通人家和贫困人家之间,农妇可从来没有见过一金以上的金钱,一金币对农妇来说就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一笔巨大数字,现在她只是将家中一半多的番薯卖出去就能得到一金十三银,而她家中还剩下最少两千斤番薯,农妇的脑海中好像是在下金币雨。
看着有些呆滞的农妇,董鑫提高一些音量又重复说道:“你可愿意。”
这是农妇才清醒过来,不好意思的向董鑫回道:“小人愿意,小人愿意。”
董鑫又道:“那好,一金十三银,你是要一张一金券、十三银券还是十一张十银券、三张一银券?”
农妇稍微思考一下才回到:“大人,小人要十一张十银券、三张一银券。”
普通人家都是按铜币花钱,何曾直接用过金币。
“嗯,好,你在这张收购单上摁个手指印,这一百一十三银券就是你的了。”说着,董鑫给农妇开出一张云氏商行收购她手中三千七百五十二斤番薯的单据,只要农妇在这上面摁个手指印董鑫再将一百一十三银券给农妇,这宗交易就正式成立,而且因为收购方是云氏商行,农妇不需要缴纳一点商税。
农妇按照董鑫的话在收购单上摁下一个手指印,董鑫则数出十一张十银券、三张一银券,递给农妇,这项交易正式完成。
农妇捧着这价值一金十三银的银券,泪水控制不住的流出。
这样类似的场景,在瀛州还有许多,光是董鑫就看到过好几次。
交易完成后,董鑫带着两车番薯离开了,等到这个村子中的番薯收购到几十马车后,车队就会将番薯运到瀛州城去,或是直接在瀛州城的粮仓储存,或是通过云氏船队运回云华郡去。
……
在今年的夏天,云逸主导创建云氏钱庄,由曾负责造纸厂、印刷厂的云朗担任云氏钱庄的大管事,二管事和三管事则是云逸从云氏商行中选择两个有些经验的老人担任。
云氏钱庄刚刚创建时,就在云氏治下三地同时开设超过一百家分号,泽州的每一县都有一家云氏钱庄分号。
云逸创建的云氏钱庄和这个时代的钱庄有许多不同之处,按照云逸给云氏钱庄的规划,云氏钱庄会向着云逸前世中的银行发展,存款、贷款、发行纸币等等。
云氏钱庄建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发行代币券。
代币券,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替换等值金币、银币、铜币的纸券,其他大型钱庄也有自己的金票,可以持金票在这家大型钱庄的分号兑换金币,却没有银票和铜票这些东西,以金币的价值,大型钱庄的金票流通性比较小,基本上只有达官显贵才会使用金票。
神州大地上各个国家的金币、银币、铜币的规格都相同,虽然金币、银币、铜币三种金属币体积不同,但是三者的重量是相同的,一枚金属币重量都是二钱(十克),那五十枚金属币就是一斤,想一下,若是一个人拿一银币去买价格为一铜币的东西,不但卖家找钱麻烦,买家得到找回的九十九枚铜币后携带更麻烦,要知道这可是近两斤的重量,谁愿意拿着两斤重的东西在大街上闲逛?
这个问题谁都能看得懂,但是各大钱庄却不会弄出银票或者铜票这种东西,毕竟印制银票和铜票的成本在那里,而银票和铜票却不能取代银币和铜币的地位,成为货币。
不过云氏钱庄不一样,云氏已经拥有初步的工业能力,造纸和印刷代币券的成本大大下降,而且在印刷代币券的同时,云逸已经在考虑未来用纸币取代金属币,要知道铜也是工业生产中用到较多的金属,但是现在却将铜作为货币,这就让人非常无语。
所以云逸在云氏钱庄建立之前,就亲自设计出代币券这种东西,在未来,等到未来人们使用代币券多过使用金属币的时候,云逸就会正式发行纸币。
注1:实际上现在的铅笔都不含铅,主材料是石墨,且墨笔和算盘都是云逸‘发明’的
第263章 云氏钱庄与纸券(下)()
云氏钱庄的代币券分为三种,分别是金券、银券和铜券,同时三种纸券又分成不同的面额。
铜券面额有:一、五、十、五十共四种;银券面额有:一、五、十、五十共四种;金券面额有:一、五、十、五十、一百共五种,总计共十三种面额的代币券。
印刷代币券的纸张是一种特殊研制出来的纸,这种特殊纸比云华纸稍厚,更耐磨。
十三种面额的代币券,其长宽比例都是二比一,从最小面额的一铜劵长三寸宽一寸半到最大面额的一百金券长五寸快二寸半,按照面额的递增,代币券的长宽也相应增加。
铜券的主体是青铜色,银券的主体是银色,金券的主体当然是金色,在代表券正面中间部分写着大大的“某(数字)某(金银铜)券”,正面最上方的中间部分写着“云氏钱庄发行”六个小字,在右下角写着代金券的印制年份,正面的其他部分就用各种花纹来填充。
而代币券的背面则是各种动物的图画,铜券是各种鹤、鹰等四种飞禽,银券是各种虎、熊等四种走兽,金券却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五大传说中的神兽。
完成品的十三种面额的代币券在云逸眼中只是一些残次品而已,但是在云朗眼中,代币券仿佛是一幅幅精致的画作,堪称是艺术品,其他钱庄用白纸和蓝墨水印刷出来的金票在代币券面前就像是一堆垃圾,要是让达官显贵们来选择,他们肯定会将金票扔的远远的,不想让这些金票污了自己的眼睛。
六月下旬的择一吉日,云氏钱庄总部在云华郡城最热闹拍卖会、决斗场区域正式开业,“泽州王”云逸亲临现场,引起整个云华郡城民众的关注。
随后在云氏钱庄大掌柜云朗的亲自解说下,围观的众人们了解云氏钱庄暂时的三种业务:存款、贷款、代币券。
存款,即将自己手中的金钱存到云氏钱庄中,其他钱庄也有这种业务,只不过他们的这种业务相当于为客户保管金钱,还要收取一定的保管费,而在云氏钱庄存款不但没有保管费,反而给存钱的人一定利息,相当于钱生钱,只是这个利息非常低,一年也只有百分之一,也就是在云氏钱庄存一个金币,一年后能取出一个金币外加一个银币。
贷款,即借贷,贷款,就是把钱庄的钱借给需要的人,然后获得较高的回报,是钱庄主要盈利的方式,别人来云氏钱庄贷款,云氏钱庄要仔细审核贷款的人的资格,贷款的人可以使用地产店铺、古董、宝剑、药材等作为抵押物借出一笔钱,要是没有这些东西也可以寻找一个担保人来贷款,要是贷款人是云氏钱庄的老客户就可以凭借其信用等级(颜氏钱庄自己划分)直接贷款,不需要那些麻烦事,而且贷款的利息会有一定的降低。
代币券,可以在云氏钱庄与金币、银币、铜币三种金属币随意进行兑换,其他钱庄也有金票这种代币券,只是金票只能兑换金币,而代币券范围扩大到金币、银币、铜币三种金属币。
云朗对云氏钱庄的三个业务简单讲解一下,围观的人们很快就了解到云氏钱庄这三个业务的大致情况。
围观人群中的普通人对存款这种业务比较感兴趣,将钱存在云氏钱庄中,就能够钱生钱,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那些有钱人对存款的兴趣不大,这利息太少,他们随便用自己手中的钱做点生意赚到的钱都比利息高。
贷款只引起一部分急需用钱的人的注意,因为之前光明军对泽州的破坏,再加上战乱导致道路不通,在云氏钱庄之前,云氏治下三地已经没有一家钱庄,需要用钱的人自然无法找到钱庄去贷款,只能找高利贷借钱,现在云氏钱庄这个正规的钱庄注意,急需用钱的人就可以到云氏钱庄贷款。
倒是代币券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关注,一是因为代币券的精美,仿佛一幅幅精致的画作,这样的代币券都可以当成收藏品;二是代币券可以在云氏钱庄与金币、银币、铜币三种金属币随意进行兑换的功用,这种功用可以是人与人交易直接付等值代币券就可以,这是大部分人一直期待的东西。
不是什么人都像一部分武者那样豪爽,买个几十银的东西,可以说一句“不用找了”直接扔下一金,大部分人都是精打细算的。
然而因为没有零钱时用一金买几银或者十几银的东西、用一银买几铜或十几铜的东西,找回来的金钱可是相当沉重,他们就在想什么时候出来一种轻便的货币或者银票、铜票什么的。
没想到云氏钱庄达成了他们的愿望。
在云氏钱庄开业后,一大批人涌进钱庄中,将自己身上带着的金属币换成代币券,却很少有人会生出自己的钱会不会被云氏吞了的想法。
几乎所有有见识的人都知道,云氏很有钱,非常有钱,云氏手中的财富是一笔难以想象的数字。
当初泽州光明军席卷整个泽州,光明军也将整个泽州的财富收集到一起,这财富主要非为金钱、粮食、古董、田地等。
其中光是粮食就足够泽州剩余人口吃个两、三年,古董和田地的价值还无法完全统计,而金钱中金币的数量就超过一千万枚,云氏相当于将整个泽州的财富收拢到手中。
这样的云氏怎么可能将别人存到云氏钱庄的钱夺走。
要知道金钱多到一定时候只是一个数字罢了,就像现在云氏手中掌控大量金钱,可惜这些金钱又有什么用?因为战乱,大黎帝国各个州的交通基本上已经封锁,商贸往来大大减少,云氏想用手中的金钱从其他州买东西都比较难,云氏又掌控整个泽州,泽州地界的东西都是云氏的,云氏也不需要花大价钱去买,甚至大部分都是免费的,顶多需要花费少量金钱雇佣青壮开采。
手中海量的金钱,云氏根本就用不到,反而云氏自己本身还在创造巨量财富。
赚钱已经不是云氏的目标,云氏的目标是让自身变得更加强大。
第264章 沈煜的想法()
云氏钱庄建立后,引得众多人的关注,已经对云氏信服的人们,纷纷走进云氏钱庄。
一部分普通老百姓办理存款业务,将自己家中珍藏的钱财找出来,存进云氏钱庄中,然后获得一本精致的存款本。
少部分急需用钱的人来到云氏钱庄,将自己手中各种有价值的物品抵押出去,换得金钱。
进入云氏钱庄的人更多的却是将手中的金银铜三种金属币换成代币券,沉甸甸的金属币换成轻薄、精致而完美的代币券,心中的压力全部消散,甚至有人在拿到这精致的代币券后有将代币券好好珍藏起来的想法。
很快,云氏钱庄以及云氏钱庄发行的代币券就得到云氏治下三地的人们的认可,几个月后,在人们交易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不使用沉甸甸的金属币,而是代币券,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谁都不会将代币券换成金属币,带着沉甸甸金属币到处走,除非有的人准备离开泽州前往大黎帝国其他州郡,这才会将手中的代币券换成金属币。
就比如云氏商行在瀛州收购番薯时,付给农民的就是代币券,连瀛州的农民对代币券都非常认可,愿意使用代币券。
有不少人向云氏钱庄提出意见,让云氏钱庄到大黎帝国其他地方开设分号,对此云朗当然不会答应,现在大黎帝国的局势多变,谁也不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状况,云逸是不可能允许将云氏钱庄开设到云氏掌控不到的地方。
虽然有代币券出现,但也不是完全将金属币淘汰,一部分人仍旧喜欢使用沉甸甸金属币的感觉,不过他们平时在身上带着的金属币也不会太多,金银铜三种金属币的数量都在五枚以下,不过在需要花费更多钱的时候,他们还是会使用代币券。
一直待在云华郡城已经晋升先天境界的沈煜对云氏钱庄发行的这种代币券非常感兴趣,原因无它,沈氏通商天下(指神州大地),钱庄是沈氏的主要产业之一,基本上神州大大每一个州都拥有一家沈氏钱庄的分号,一些重要特殊的郡县也有可能开设分号,在光明教起事前,泽州就有两个沈氏钱庄的分号,一家在泽州城,一家在云华郡城,只可惜因为战乱,泽州城的分号被光明军封掉,而云华郡城的沈氏分号也因为孤身难支,只能停业。
沈煜对钱庄事物比较比较多,自然看出来看出来代币券方便性,从云氏钱庄大规模发行这种精致的代币券来看,这种代币券的成本应该非常低廉。
要是云氏钱庄有向整个神州大地扩展想法,仅仅凭借精致的代币券,云氏钱庄就能快速打败沈氏钱庄、大通钱庄、天下钱庄三大钱庄,成为神州大地上最大的钱庄,而且云氏不缺钱,已经掌控整个泽州的云氏,手中的财富恐怕已经不比沈氏少多少。
云氏唯一欠缺的就是神州大地上其他国家的关系网络,每个地区各种势力关系复杂,云氏在远离自己掌控区域的地方建立云氏钱庄,说不准就会发生意外,除非云氏在每一家云氏钱庄分号都派驻一名先天宗师,不过想想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国家能够统合全国势力一下子拿出超过一百名先天,还还能做到?反正天下、大通、沈氏三大顶级世家也无法做到,更不用说其他势力。
云氏所缺的东西沈氏有,这似乎是沈氏的机会。
“若是我能够从云逸手中得到制造代币券的技术,我沈氏钱庄成为天下第一钱庄指日可待。”沈煜脑海中闪过这个一个念头,若是真的能够成功,他在沈氏一族中的地位也会大增,甚至他晋升先天后最大修炼资源族中也会供给。
沈煜感觉,有着自己妹妹这层关系,他从云逸手中得到制造代币券技术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过也要考虑到其他情况,若是云逸不愿意,沈煜也可以换一个思路,比如沈氏和云氏联合在神州大地开设钱庄,或者云氏直接用代币券技术入股沈氏钱庄,这种事情有利于沈氏,沈煜还是有权力先和云逸沟通,最后再由他的父亲沈彬决定。
之前沈氏和云氏就已经达成合作,要将云氏酒楼开到其他国家去,只可惜因为光明教起事,这件事停滞下来。
等到大黎帝国战乱结束,正好可以将钱庄和酒楼这两个合作项目一起来办。
将事情整理通顺后,沈煜信心满满的来到云府拜访云逸。
云逸得知沈煜到访,心中猜出一点沈煜为何而来。
事情正如云逸所想,两人见面,沈煜和云逸客套几句话后,就谈起云氏钱庄的事情,接着又从云氏钱庄谈到代币券。
“云兄,这代币券的成本一定非常低廉吧?”
“正如沈兄所想。”
话至此,沈煜就将他希望从云逸手中获得代币券制造技术说出来,云逸没有任何迟疑直接婉拒。
云逸拒绝沈煜的原因有两点,一点是造纸厂和印刷厂是采用大量机械才能降低代币券的制造成本,另一点却是云逸不想将这种技术给沈氏,沈氏得到代币券技术后,就能让沈氏钱庄力压其两大钱庄,进一步增加沈氏的实力,沈氏也会想到用代币券取代金属币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