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游认真说道:“书我早就背熟了,但里面差不多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连起来之后,意思我就一点都不明白了。”
祁教授又一声“朽木不可雕也”,然后说道:“知行合一,才能够真正学到东西,书里不懂的东西,平时须多加揣摩学习,还要不断结合见闻理解,这样才能够有所增益。”
说给李游说了一通大道理之后,祁教授让李游走过来,说道:“之前就跟你说过,这一带是一个古战场,对吧?”
李游点了点头。他对这一点早已经深信不疑,古战场上拣到的残矛还在他的背包里面呢。沿路所看到的残余骸骨也足以证明,在这一带,在古代曾经爆发过一次或者多次惨烈的战争,以至于至今仍有这么多的骨骸暴露于野外。
“阴气过重,就会滋生妖物,祸害一方。这座青牛观,建造最初的时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的就是镇压这一带的阴气。”
“为什么会是魏晋南北朝的建筑?”李游有些不解。他是学土建出身的,对古代建筑史也是有所理解。青牛观残破不堪,想从细节上了解它是哪个时代的风格不怎么可能。但从总体看,这座道观虽然有些残破,但光从背后的山崖石桥这一工程看,就知道是个大手笔。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道教是相对衰弱的,想营造这么一座道观可不容易。
但李唐就不一样了。李唐崇道抑佛不说,大唐盛世,建筑大气磅礴,所以道观建造的风格更偏向盛唐时期。
“所以说你不留意细节。”听了李游的的疑问和自己的观点之后,祁教授又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出去门口看看,那里有一座石碑,上面可是有着道观建造的年份。”
闻言,李游一呆。
第三十七章 阴气浓郁
尽管相信祁教授的话,但李游还是跑到了道观外面,寻找到了被青苔覆盖了大半的石碑。
石碑的内容佐证了祁教授的话。石碑记载,这一座道观是西晋太康二年所修建,曾经一度被雷电所毁,于是在东晋太元七年重修了一次。
太康这个年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是灭东吴,统一中原之后所取的。石碑的内容和时间都经得起推敲。以此为证的话,这座道观最早的建造时间,确为西晋无疑。
但李游最的的迷惑却是,太康二年,也就是三国纷乱刚刚平息,那时候道教虽然兴起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道观的建造,大抵是在名山大川或者繁华都市建造,怎么会有人跑来这个山旮旯建造这么一座道观呢?
把问题和祁教授一说,李游却遭到了祁教授满满的鄙夷。祁教授说道:“你好好想想,这道观叫什么名字?”
“不就是青牛观嘛,有什么特殊的?”李游依旧不解。
祁教授已经对李游无语,说道:“拜托你用点心思读书行不行,就是因为它叫青牛观,所以它才会在这里啊!”
祁教授咬重了语气,李游这才忽然想起了一个典故,如醍醐灌顶般,呼出一口气,恍然说道:“我明白了。”
青牛观这个名字,肯定不是纪念一头牛的。据说道家老祖李耳,也就是世人所说的老子,当年看到了周王室的破败,便离开了王畿,周游到了崤山悟道,终于修成了正果,便点化了坐骑青牛,出关化胡为佛去了。
当李耳到达函谷关的时候,却被守关的小吏所求,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五千言传世,这便是世传玄之又玄的《道德经》。
“难道老子还在这里修道过?”李游一脸的狐疑。他可是清楚,这世上牵强附会的人和事实在太多,就像《赤壁赋》里的赤壁,跟历史上赤壁之战里发生的赤壁并不是同样一个地方的道理。都是世人牵强附会的结果,李游更加相信,如果李耳是真的在这个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修道,很可能没机会能写得出《道德经》这样的深邃博大的奇书。
“这只是其次。”祁教授摆了摆手,说道:“重点完全不在这里。”祁教授说道:“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座道观是用来镇压阴气的。”
祁教授此时来了兴致,站到了庙门口,指着远处逶迤的群山说道:“你看这青牛观周边的群山,基本都是断块山,山高危耸,如枪如剑,如戈如矛,而且你再看清楚一点,这些山势不管往哪个方位延伸,但站在青牛观这个位置,都能够感觉得到,它是指向青牛观周遭一带的。”
李游点了点头。此时雨势已经很大,加上天色稍晚,李游也就只看得到远山一片青黑的朦胧。不过白天一整天的赶路和观察,他知道祁教授所言不虚。
“从风水的角度看,则意味着这周遭是一片兵戈之地,也叫死绝之地。而历史上也证明了这一点,石碑上就记载过,从先秦到东晋,此地便发生了不少于十次的血战,败者无一逃生,胜者十不存一,战况之惨烈,是寻常战场上根本看不到的。”祁教授吸了一口气,慢慢说道。
李游屏住呼吸,继续倾听祁教往下说,他没有注意到,玲珑和秦弋都已经走到了身边,悄然站立着听祁教授讲古。
祁教授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此地冤魂太多,杀孽太重,以至于阴气浓郁,阴气浓郁到一定程度,就会从中诞生妖孽,为祸一方。当初建造青牛观之人,应该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在这里建造了青牛观,试图镇压这一股阴气。但是看来,效果不佳。”
“这又如何看得出来?”李游不解问道。
祁教授却是翻了个大白眼,指了指头顶上的歪倒一边的牌匾说道:“道观虽然镇邪,可实际上,阴气浓郁的地方,活物都不容易生存,生活在道观里的道士,身体肯定很快就会垮掉,甚至很快就会死掉,所以用不了多长时间,道观就会荒废掉。而少了香火人烟的道观,也根本镇不住阴气,所以这里的阴气,虽然千年以来,消散的却并不算多。”
李游摇了摇头,说道:“那按照你的说法,这些阴气聚的地方容易滋生妖邪之物,又说这里的阴气没散去,那这里这么多年以来,岂不是已经生长出了许多妖怪才对?”
祁教授眯着丹凤眼,说道:“不错,理论上是这样的。但也得益于这座道观的存在,虽然无法彻底镇压和消解此地的阴气,但也相当程度的克制着,才让这个地方这么多年以来还没形成真正的大凶之物。但此消彼长,道观愈发地破落,迟早有一天会无法抑制,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不是我们现在可以预测的了。”
听完祁教授这一番话,道观里队员们已经把火堆生了起来,不少队员还仔细地搜寻清理的道观里可能存在的危险,可是奇怪的是,按道理,这座破败许久的道观,里面必然会被不少蛇虫寄住,可实际情况却是,别说蛇虫,就连蜈蚣蟑螂,蜘蛛蚂蚁这类无处不在的虫子都没有找到一只。
如果是在别的地方,伍叔肯定会很高兴,但在这里,伍叔却是笑不起来,反而如临大敌。一个连虫子都不敢寄生的地方,自己却带着一群活人住了进来,万一出了什么状况,可不是自己能够应付得了的。伍叔甚至已经隐隐有些后悔,就不应该选择这里当落脚地啊。
伍叔对于昨晚在蛇君庙的遭遇还留下不少阴影,如今来到道观里,他总感觉危险无比。而祁教授的提醒,更让他如临大敌,草木皆兵。
“轰隆隆……”雷声一阵阵响起,闪电掠过群山,照亮苍莽的原始森林。大雨根本就没有要停歇的迹象,反而越来越大。道观上方陡崖的石桥上此时汇聚了大量的雨水,倾泻而下,在道观面前形成了一道瀑布,端是壮观无比,看着便让人心神激荡,听着飞瀑的声音,李游呆坐在道观门口,神游天外,不知在想些什么。听着听着,李游似乎发现,周围除了轰隆的瀑布声外,隐约还传来了其他的声音。
第三十八章 意外发现
这声音将李游从神游的状态之中给拉了回来。他不由侧耳倾听,想听清楚这声音究竟从何而来。
但声音若有若无,而且旁人也自古忙碌着,就连一直不离身的秦弋也不知去干什么去了,根本没人注意到这额外的声音从何而来。
李游站了起来,想凝神倾听,但那声音却消失不见了。
忽然,李游感觉有人拉了拉他的衣袖,回头便看到了秦弋那一双明澈的双眼。
李游正要说话,秦弋却眨了眨眼睛,示意李游跟她过去。
李游心里不由一阵好奇,便跟着秦弋走了过去。秦弋拉着李游的衣袖,走到了神台的旁边。
神台上倒落的神像已经被人搬回了原处,而且还仔细地拭去了灰尘。看到秦弋衣袖有些脏兮兮的感觉,李游便问道:“是你把神像放回去的?”
秦弋点了点头,张开嘴巴“呀呀”了两声,爬上了神台,还伸手要把李游给拉上去。
李游心中有些好奇,看样子秦弋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爬上神台之后,李游却看到秦弋慢慢地把神像的背面转了过来,指着给李游看。
李游这才发现,三个神像的背面,竟然都被刻上了字迹!
“百年一梦,至今乃醒,时至今日,方知吾之为吾也!咸宁五年,余有所感,为奸人所祸,于魏王墓得《冢书》三卷,初解符经七句,得周之凤起之地有……因而往,至此地,阴兵至……感慨涕零,遂记往事已矣……”
这是一篇自述,或者说是一篇自传。上面的字刻用的是小篆,十分工整圆润,已然有大家风范。
作者虽然没有留下名字,但这不代表李游不知道此人的身份。因为一开始此人就已经把自己的身份个暴露了出来。他说自己在咸宁五年的时候从魏王的墓地里盗出了《冢书》!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样一条信息或许会摸不着头绪,但对李游来说却是足够了。
因为《竹书纪年》这一部编年体史书,就是在晋武帝咸宁五年的时候,被一个叫不准(读音其实是叫 fou biao;fou读第三声,)的人从魏的墓穴里给盗出来的。两年后,因为晋武帝灭吴成功,便把年号改为了太康,眼下李游所在的道观,便是太康二年所建造的。
两者一对比之下,李游哪还猜不出这在神像后面刻字的人,就是盗发《竹书纪年》的不准?
不准这一篇字述,记载了他盗发竹书纪年的始末,还从中得到解答一本叫《符经》的部分秘密,知道了周王朝龙兴的地方,因而前往探险,然后到了这里,却遭遇了阴兵受到了刺激,想起了以前失去的记忆,然后和那些祸害他们的人进行的火拼,双方两败俱伤,但却逃出生天,最后发现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独特,便在此地建造了一座道观,做他下一步计划的桥头堡。
内容不止如此,但许多内容却被刮去,看样子,还是不准自己刮掉的,显然是不想被其他人知道他的秘密。
李游却眉头暗皱,觉得不准的行为实在是多此一举。如果他真的不想别人知道他的秘密,为何要留下这些文字,干脆不刻或者全部毁去便好,留着这么扑朔迷离,让人读了不但没用处反而增加许多谜团的玩意,真的好么?
“祁教授,你过来一下。”李游呼出一口浊气,便叫祁教授过来。祁教授在这方面的造诣可比他深厚太多。或许祁教授能够从中发现什么。
“你看,这应该是盗了《竹书纪年》的不准留下来的记载。”李游指着三座神像后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说道。
“哦?!”祁教授脸上的肌肉却是抽搐了一下,眼神都呆滞了片刻,好一会才回味过来,声音都有些哆嗦了:“怎么可能?!”一手把李游推到了一边,沉着脸,迫不及待地盯着神像后面的字迹,仔细研究了起来。
“时间对得上……”祁教授粗读了一遍之后,手指曲起来算了一下,点了点头,喃喃自语了一句,重复研读起来。他的脸色也慢慢有阴沉变得得丰富起来,时而脸上堆起了笑容,时而却是满满迷惑。不时还会捶胸顿脚,大呼可惜。
大概过了差不多半小时后,祁教授才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应该是那个盗墓贼留下的记载。可惜里面真正有用的信息已经被毁掉了。不然更有价值。”
李游连连点头,深以为然。迟疑了一下,说道:“好像他也是在找九凤朝龙墓?而且还有人胁迫他去的?”
祁教授点了点头。不准留下的记载,他没必要去否认。说道:“不错,而且他好像头部受过伤,失去了记忆一段时间才被人胁迫的。”祁教授的这句话说得很小心。想了想说道:“这座道观是他建造的,也就说明他后来得到了自由,而且他所提到的下一步计划,应该是九凤朝龙墓地,他对那里也有所图。甚至可能已经去过了那里。”
李游嗯了一声,但不置可否地说道:“不是说九凤朝龙墓有很牛的墓卫和厉害机关么,说不定不准去了也是肉包子打狗。”
祁教授却是上下打量着李游,冷笑着说道:“你才是肉包子。”
李游恚怒道:“好一个老祁,我好歹是你学生兼酒友了,怎么这样咒我,那不准又没给你什么好处,又还是一个死了不知多少年的古人,你怎么胳膊就往他那里歪?”
“他说他盗发了三卷《竹书纪年》可是世上流传的,这只有一部残篇。”祁教授慢悠悠地说道:“我倒是希望,他把完整的《竹书纪年》留在这里,这可是比那《拾遗》有价值多了,你觉得你这一百多斤,能够比得上这一部书有价值?”
李游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轰隆……”
这时候,外面忽然一道明晃晃的闪电掠过,然后一声急雷便在众人耳边响起。声音十分响亮,冷不防之下,众人都吓了一跳。
而祁教授却脸色一变,变色道:“这一道雷,肯定是劈中了什么东西!”
“这还有讲究?”李游心跳也骤然加速了一下,摸了摸胸口,他不解问道。
第三十九章 阴兵厮杀
“这是不是废话吗!”祁教授应道:“拳头落空和砸中人都不一样,击中物体的雷声总是又响又沉的!”
李游“哦”了一声。他还真不知道响个雷都有这么多的学问。
走出道观门口,借助天边的闪电光芒,李游很快就发现,距离道观不远处的一棵杉木已经被劈成了两半。一半落在地上,已经变成了一块黑炭,另外一半却依旧耸立着,迎着风雨燃烧,火焰呈现诡异的绿色。
看到那绿色的火焰,祁教授的脸色大变,拉住李游便往道观里走,一边走还一边对着伍叔吼了起来:“快,快找东西把大门给封死,女人靠近火堆里,不要说话!”
“怎么回事?”李游看着祁教授一脸焦虑的样子,忍不住问了起来。
“鬼将点火,阴兵厮杀!”祁教授咬牙说道:“大雨引发了阴气激荡,战死的英魂不灭,便出来互相厮杀了!遇到这种情况准没好事,也就只比阴兵抬棺稍好一点而已,也好不了多少!”
看到祁教那双丹凤眼已经杀气凛凛,伍叔一颗心也忐忑起来。道观的大门早不知道被谁给拆去当柴火烧了,一时半会的怎么找得到东西把大门给堵上。
好在玲珑有急智,当即示意队员把帐篷拆开,挂在了大门之中,然后又从道观里拆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木材,胡乱地把大门给堵住。当然,这只是一个花架子,表面看起来是封闭的,实际上是豆腐渣工程,风力稍大一些,就可以把它给摧垮。
“快到火堆旁边。”李游见秦弋一脸茫然地看着周围的人在瞎忙活,不知所措。李游忙把她拉过来,安置在火堆旁边。祁教授让女人靠近火堆的用意他大概明白,女人都是阴气比较重,在这种阴气重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个标靶,容易被所谓的阴兵所发现。只有靠近火焰的地方,依靠纯正的热量遮掩身体的阴气。
“呜呜……”一声声尖锐的牛角军号声在周围的山峦回荡着,随着这些军号声的响起,战鼓的轰鸣,马嘶人叫的声音也如潮水般出现。
李游眉头一皱,刚才太坐在道观门口的时候,那时候就隐约听到了类似的声音,只不过那一会还没有像现在这般清晰。难道这玩意还是从远处到近而来,不是骤然出现的?
伍叔如临大敌,手里握着一把闪着古朴气息的短剑,此时他和几名队员守在了门口的位置,似乎防止有东西冲进来一般。不仅伍叔,其他的队员都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只有莫连城和石广生两人手拿工兵铲,有些不知所措地站在篝火旁边,守护着玲珑和秦弋。玲珑脸色依旧平静如常,手里还拿起一本泛黄的书册在仔细翻看着。秦弋则是抱膝蹲着,眼神就没离开过李游,至于外面的声音,似乎没听到一般。
“祁教授,我们该做点什么?”伍叔看到祁教授不住地迈着步子不说话,心里更加焦虑了。
“外面的事情与我们无关。”祁教授似乎想出了对策,说道:“这里的阴兵本身就是战死阴灵所变,它们出现的时候,都是在互相攻杀,只要我们不主动去招惹它们,应该没有大碍。不过还是要做点防御措施,多生几个火堆出来,把阴气多驱散一些。”
伍叔眉头一松。如果事情真如祁教授所言那般那就好了。烧火不是一件难事,且不说这座道观本身就是木质的,可以劈砍部分地方下来当柴火烧,队伍所携带的固体燃料就不少,生几堆火焰烧几天几夜都没问题。
“都没听到祁教授的话吗!”赶紧烧火,多烧几堆!”这种事情轮不到伍叔亲自处理,他低吼了几声,当即有几个负责后勤的队员拿出了燃料烧火,很快道观里又烧起了四五堆的篝火,一时间整个空间温暖无比,只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消耗得厉害,让人感觉呼吸都有些困难。
此时,外面的马嘶人叫的声音愈发喧哗,李游再也按捺不住性子,扑到了一个窗户旁边,透过镂空的窗花往外看。
这一看不要紧,险些让他的下巴都掉了下来。
道观外面依旧风雨大作,而且天色阴沉。但是被雷电所劈中的杉木,树顶仍然燃烧着绿色的焰火,焰火随风飘忽,不但没有被吹灭,反而有越来越旺盛的感觉,焰火的光芒迅速往外延伸,凡是被它笼罩的地方,黑夜便没了踪影,而是出现了淡绿色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