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阴阳符-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怒天,你疯了吗!杀了老子,谁告诉你阴符下落,谁能帮你破了天凤族终生不能出山的诅咒?!”李游终于看出来,秦怒天这厮不能以常理去揣度的二货,再不抛点干货出来,马上就得劈成一堆肉块了。

    秦怒天握住巨刀的手微微一抖,随即平静了下来,动作虽小,依旧落在了李游眼里。发现秦怒天的波动,李游心中暗松一口气。看来自己这一番话,对方还是听得进去了。实际上,李游心里也清楚,自己托秦雯转话,如果对方不相信,或者自己的话里没有足以打动对方的地方,天凤族绝对不会冒险下山和他接头,毕竟十年前李博今可是血洗了人家的山头,可谓是苦大恨深,自己又总是被误会为李博今,谈判之辞,会令对方以为是个圈套,不会轻易过来。

    然而对方既然已经来到,而且还是派出秦怒天——虽然李游不清楚对方的身份,但从对方的表现和言辞看,李博今似乎也对秦怒天颇为忌惮,当年也是趁着秦怒天无法出关才去欺负天凤族之人。

    趁热打铁,李游又说道:“秦怒天,我知道你对我有深刻恨意,但对于天凤族的未来来说,这些仇恨都可以算是微不足道的!”

    “说得容易!”秦怒天怒目圆睁,声音陡然拔高:“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一个族群没了未来,什么血海深仇都是个屁!”李游连声反驳,声势似乎比起秦怒天更加理直气壮。然而实际上,只有他自己清楚自己在死撑着气势,要是气势稍微弱一点,秦怒天可能就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对着他大肆劈砍,他纵使能够躲得开初一,也躲不开十五啊,这刀风凛冽,挨上一点就皮开肉绽,碰上一点就含恨黄泉,压力山大啊!

    李游不等秦怒天接话,朗声说道:“自凤鸣岐山,文王以降,汝天凤族人与世隔绝,于此穷山瘴岭幽居,所为何者?!”说到这里,李游语气稍稍低沉:“筚路蓝缕,与兽为伴,不得远离深山,祖辈生于斯,死于死,就为了一座王墓!可周王朝都已经灭亡一千多年了,社稷不存,尔等却还得死守枯冢,这是为什么?尔等难等真的心甘情愿,就死在这地方,秦怒天,难道你就不想知道,真山外面有什么?你难道也希望,你的子子孙孙,都成井底之蛙,致死都无法离开这地方半步?”

    秦怒天怒声叫了起来:“放肆!我天凤族受命于天,镇守神陵,自然甘心情愿于此!”

    “狗屁的天命!”李游一脸不屑:“哪来的天命!夏商周三代已将,春秋战国数百年,秦国二世二斩,西汉极强而亡,东汉奋战不休,诸侯逐鹿,三国鼎立,如今天下又落在了司马家族之手,谁看到了天命,不过实力为尊,这便是自然规律!”

    秦怒天久居山野,鲜有出山的机会,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他所知道的世界,不过是清楚周王朝东迁之后,王室式微,无力维系对文王墓的祭祀和修葺,最终整座山陵都托付于天凤族之手,往后周王室便没了声息,天下礼崩乐坏,天凤族因此更是关闭了进山的道路,彻底封死了与外界的联系,成为了世外桃源,也绝了外人觊觎的心思。直到李博今横空出世,才打破了天凤族与世隔绝的境况,当天凤族试图了解外面世界的时候,却不知道人间早已经数经王朝更替,面目全非。

    天凤族当中,也不乏心思活络之人,想打破文王墓对他们的束缚,走出深山,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除了被主流的保守派所阻碍打压外,更多一点便是,他们受到文王墓的干扰极大,脱离了九凤朝龙一定的距离,身上的种种能力便消失,如果彻底离开崤山地区,更会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甚至更像病人,无法存活太久。因而才会死守一隅,无法离开。

    千百年来,心里对外界怀有向往心思的人,却是越来越多,至少每一个人心里都有过这样的愿望,能够离开山林,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第一百七十章 山是一座牢 下

    所以对天凤族之人来说,这一片山林,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牢房,困住他们对外界向往的心思。每几乎每一个人都想过山外面的世界,可是对于他们来说,横亘周围的山梁,便是巨大的枷锁,封锁住他们所有的希望。

    作为一个现代人,李游很能够理解这些人的想法,当然他也更加清楚,在如今的时代,外面的世界战乱不休,天凤族或许还存有避世避难的想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族人心中对外界的向往会越来越浓烈。而到了这时候,这部分想离开此地的天凤族人会把想法付诸实行。有些人会偷偷摸摸想办法试图自己离开,而有些则会选择和外界合作,比如古族这类人或者,试图彻底毁掉文王墓,然后摆脱守陵的宿命,彻底地远离这个地方。

    李博今当年能够知道秦怒天闭生死的消息,便是那少部分走极端的人物透露出来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将来会越来越多,甚至到了李游所在的时代,天凤族之人,基本都在谋求离开九凤朝龙这一块死地,只有极少一部分甘于传统守旧,不愿改变,但这类人不管什么时代都是存在的。

    李游等秦怒天把话消化得差不多了,继续说道:“如果说真是什么天命,这天命对你们天凤族绝对不什么什么奖赏,而的一种惩罚,甚至说,是一种诅咒。”

    闻言,秦怒天再次怒目圆睁,盯着李游就要拔刀,李游见状,心中的惧意却不像之前那么浓郁,而是把手往前一压,说道:“能不能别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真的要打,就等我把话都说完了,不然把我砍死了,再觉得我说的话很有道理,发现唯一可以帮助到你们族群的人已经被你劈死了,哭晕在厕所都没用。”

    李游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马上说道:“隐居千载,与山间猛兽毒蛇为邻,时刻担心遭受外界的攻击,缺衣少食,一旦生病,又无名医治病……真可以说是老无所终,壮无所用,幼无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难有养,男无分,女无归……还终生无法迈出这群山一步,这样的人生,难道真不是诅咒,而是天命的宠儿?”

    说到后面,李游的语气之中也带有一丝的悲天悯人色彩,这倒不是装出来的,只是想到天凤族为了守护九凤朝龙千百年的艰酸,心里颇为不值,他第一次看到秦一刀的时候,心中隐约便有着一种难言的酸楚,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出到外面的世界,怎么也能够打出一片天下,然而就这样籍籍无名于世间,黯然化为一堆白骨,千百年来,天凤族不知曾出现多少植物的英雄人物,却最终如此窝囊地老死去,不知道他们死前是何种感想,是安静恬详,还是愤懑不服?老子生于天地之间,最终却死得如此悄无声息?

    “我们山里何曾如此凄惨过!”闻言,秦怒天却是大声反驳着,随即大声辩解着关于天凤族人的基本生活。

    天凤族人虽然地处穷山辟野,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一些,但总体人人习武,又受到九凤朝龙的庇护,族人倒是极少病痛,而族人也因为武力高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狩猎好手,光是靠打猎捕鱼,便足以养活全族人,而族人更会拿兽皮和药材托付与山里的一些人家,拿到外面去兑换必须的布帛盐巴一类的物资,实际上,天凤族人隐居在深山之中,过的日子比起外界的普通民众还要还一些,外面连年征战,人口已经削减到一个恐怖的数据,如果天凤族人生活在外界,恐怖,一样会受到战争的牵连,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见秦怒天出言反驳,李游心中反而暗喜,这意味着秦怒天还是可以交流的,而且对方的也有他所希望的那种心思。既然这样,这战恐怕是打不起来了,李游暗松一口气,打起来那是必死无疑的。哪怕司马空出现,恐怕都无法将他从秦怒天锁定的刀锋里救下来。

    李游顺着秦怒天的话往下说,这一回他并不着重说山里的清苦,而是说希望,前辈们的希望和下一代人的希望,包袱和放下报复,关于天命、信仰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在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秦怒天显然不是李游的对手,李游虽然学的是土木系,但马哲可是必修课,除此之外,还处于一个信息量充沛的年代,图书馆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思想名家,历史名著都可以随手拿到翻阅,秦怒天在天凤族乃至整个晋王朝都算是博学之士,但对上李游,便只能算是个土鳖,根本无法进入正常的答辩,很快就一败涂地,被李游牵着鼻子走,当然,李游也不完全歪曲事实,而是更加详细地指出了天凤族很多人内心深处对自己环境的认知,那便是,这一座山,那一座坟,是天凤族人的囚牢。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凤族的来历

    对李游的说法,秦怒天表面不以为然,可内心却十分赞同。可尽管如此,面对着这么一座囚牢,他却无力打破。

    天凤族之人离开九凤朝龙会丧失超强的武力,这一点最为关键,除此之外,天凤族的等级森严,就算有朝一日加诸族人的诅咒消失,族里顽固守旧的长老依旧会阻挠那些试图下山的人。对于这一类已经腐朽且拒绝一切外面世界又强大无比的长老来说,族人离开九凤朝龙,背弃祖辈守护的圣地,那是不可思议,也不允许发生的。他们会用尽一切手段打击这类生出异心之人,哪怕这些人只是对外面的世界表示好奇而已。

    秦怒天在族群里实力超然,但以前也不过是长老会里面一个有资格旁听的小辈,那些活了一两百年的老不死们,才是真正掌握了发言权的。但如今时代却是不同,十年前李博今攻破山门,这类抱残守缺的长老不是战死便是落得一身残疾,对天凤族的影响力已经降到了最低,而秦怒天却因为闭生死关的原因,避开了当年的耻辱一战,出关后隐约便成了族群之中的第一人,因而才拥有一定的决断力,想做点什么,才变得方便了一些。

    如今长老们的阻碍已经消失,那么对天风族人来说,便是李游口中所说的诅咒了。他们无法离开这个地方,哪怕秦怒天真心下了决断,带领族人迁出山外,也绝无可能做得到。

    李游虽然剖析地头头似道,但对秦怒天来说,他所说的话大部分都是废话,因为并没有提及秦怒天最为关心的问题。

    如何解决族人身上的诅咒。

    当秦怒天把这个问题抛向李游的时候,李游心里彻底放松了下来,对方既然已经抛开血仇,问到这个问题,那意味着,他的谋划已经开始有用了。

    “阴符”李游咬音很重,说道:“虽天凤族人世代死守此地只能死守此地的具体原因我虽然不清楚,但必然与阴符有着莫大的关系,只有收集足够的阴符,利用阴符的力量,才可能打破你们身上的诅咒。”

    “并非如此!”秦怒天却摇头,声音低沉而沧桑:“不过大致也差不多了,还是和你所说的阴符有一定的关系。”说到这里,秦怒天欲言又止。在他看来,眼前此人是族人不共戴天的仇人,把族人守护的巨大秘密告诉他,似乎大大的不妥。

    “那是九鼎的缘故?”李游不等秦怒天答话,却已经说了出来。秦怒天却虎躯一震,悚然望向李游,声音显得有些低沉,急声说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游却是挥了挥手,对这个问题却懒得解释了。之前和秦一刀相处的时间不算多,但却发现他对九鼎下落消息更为关注,而李博今当年托付天凤族的阴符,他们却依诺言让李游去拿回,孰轻孰重,这显而易见。

    “果然我族人之中有汝奸细!”秦怒天恨恨说道,但却无话可说,和李游私下相见,仇人相见不是第一时间把对头的脑袋劈落下来而是和对方讨论逃离文王陵的方法,此举比那些往外界透露消息的族人来,更加不堪,又有何面目去指责他人?

    秦怒天喟然长叹,李游见状,又乘虚问了下去,果然从秦怒天口中套出了一些不曾从秦一刀口中听说过的秘密。

    这个秘密的古老程度,足以追溯到夏王朝之时。那时周人尚未兴起,可世上便已经有了天凤族。天凤族人起源不可考,但在大禹时代分成了三个分支,其一在远走昆仑,其一退居巴蜀,其南下荆楚。

    大禹收九州金铸造九鼎,打造九鼎之人,便是天凤族的能工巧匠。九鼎上面的铭文,尽是天凤族所破译出来的。天凤族因而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三个大匠人却在铸成九鼎之后,发生了决裂,族群也因而消散无踪。

    远走昆仑的族人不知所终,退居巴蜀的天凤族人却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但在商王朝的时候被武丁所伐,灭国, 天凤族人因而也被俘回朝歌,成为了殷商的奴隶,但因为天凤族人有破译九鼎的能力,因而逐渐成为王朝倚重的力量,但可惜的是,天凤族人对灭国之恨无法忘怀,最终选择投靠了周邦,协助周文王伐纣,灭了殷商。而远走荆楚蛮荒的天凤族人,实际上,便是徐偃王所在的族群,实际上,这一个族群,才是最正统的天凤族。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凤族的来历 下

    这一支天凤族,在夏朝之时便在淮、泗地区建起了徐国,自立国后便便对周边东夷势力发起了蚕食攻击,降服诸多邦国,在夏商时期,根本不鸟中原王朝,直到西周穆王时代,当时的徐偃王被穆天子所击败被俘,徐国最终才臣服了西周,然而国祚未灭,直到春秋时期被楚国击败,继而才被吴国所灭。从立国到灭国,足有一千六百年之久。

    秦怒天一番话把李游雷得外焦里脆。虽然心里有些难以相信,但秦怒天的话基本都能够从历史上找到一些印证的地方,加上秦怒天的身份,无疑中又增加了许多的可信程度。

    李游对徐国的历史并不感兴趣。但秦怒天所述说的话里,许多连秦一刀都不曾经讲述或者知道的历史内幕,突兀地在他面前展现出来。

    秦怒天所属的天凤族,在巴蜀所建立的灿烂文明,李游十分清楚,几年前他就曾在报纸上看过那些巨大的青铜像,巴蜀神秘的三星堆文化古遗址被发现,深深撼动了他的心灵。

    在巴蜀的天凤族人,最擅长的事情是占卜和冶金。除此之外,他们也是解读九鼎铭文的最权威人士,因而国家虽然灭掉,但作为被灭国的王族天凤族,却得以存活下来,被圈养起来。

    虽然大难不死,但天凤族却无法忘记仇恨,仇恨世代流传了下来。后来到了纣王帝辛的时候,天凤族迎来了一个复仇的机会,族群里的大巫师占卜窥得天机,被囚禁周侯姬昌,有机会消灭殷人。因而设法与之相近,最终还把九鼎铭文里的部分内容泄露给他,这些内容,便是《周易》的原经。

    《周易》原经按照不同的方法解读,能够从中获得不同的力量,天凤族人当天铸造九鼎之时,便获得了这种力量,同样也是在这样的力量作用下,天凤族人崩分离析,最终成了三派,再无合并的可能。

    姬昌天赋过人,获得易经之后,还推演出了自己的版本,后来他弟弟姬旦,在他的基础上再度推演,形成了后世凡人可依稀辨读《周易》真义的世传版本。但这个版本却无法拥有像原经那样种种神秘的力量了。

    在天凤族帮助下,周王朝迅速完成崛然而推翻商王朝之后,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却对天凤族采取了极端的处理手段。原来约定,推翻殷商后,天凤族便获得自由。姬发却是担心,拥有强大力量的天凤族,一旦有朝一日滋长野心之后,会对周王朝不利。表面为了表示对天凤族的尊敬,把天凤族奉为王室守护之族,另一方面,却利用九鼎的力量,将天凤族人封印在了九凤朝龙之地,终生难以踏出山门一步。

    吃了这么大的亏,当时天凤族的首领却也不甚愤怒。这一支天凤族人恐有一身本领,但生性恬淡,对争权夺利不甚感兴趣,虽然形同流放囚禁,但周王室每年却也供奉给养充足,日子并不难过,因而族人也得以休养生息。加上九凤朝龙里面有藏有需要天凤族人警惕看守的东西,因而最终还是安顿下来,时居至此。

    这事情原本到此便告一段落。但当时南方的徐国,闻周人背盟却引为奇耻大辱。巴蜀天凤族被殷商灭国之时,徐国王室便已经勃然变色。虽说天凤族一分为三,但终究同源,血脉相连。因而愤然发兵攻打商王朝,只是武丁时代,商人武力正值巅峰,徐国最终大败而归,国力大损。周围东夷小国蠢蠢欲动,徐国为了镇压这些小邦,耗尽心力,无法商王朝发动攻击。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徐国已经重新崛起。但愤怒归于愤怒,周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殷商,徐国终究还是不敢发兵,暂且作罢,只得再次把仇恨埋在心底,到了徐偃王之时,徐国国力已经到达了从没有过的强大之后,才率三十六诸侯,开启了伐周之战。

    然而周王室此时却处在穆天子时期,国力实际上也是处于巅峰就要往下走的时期,周王朝最后的锋利一刀,砍在了徐偃王的身上。

    徐偃王不但大败,而且还被穆天子悄然俘虏,最终关在了九凤朝龙陵墓旁边,也就是李游所知道的鬼王墓。

    听到这些,李游心中十分郁闷。看秦怒天的神色都有些古怪。明摆着徐偃王是在给他们这一支反复被坑的天凤族人出头,但最终,这些家伙竟然成了看守徐偃王的牢头,这人生,真的是有些讽刺啊。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是秘密的秘密

    天凤族最终负有看守徐偃王的使命,看起来颇为讽刺,可里面定然还存有猫腻的地方,秦怒天虽不细表,李游也能揣摩一二。

    当年天凤族一分为三,如果不是天凤族内部商议好的计谋,最大的可能便是彼此之间有着无法妥协的分歧,最终才选择翻脸决裂,从此各自远行,各安天命,血脉情谊,恐怕早已不存;不当场反目成仇,兄弟阋墙血拼已经不错了。

    东夷天凤族怎么可能会真心为巴蜀天凤族出力,终究原因,应该是想从中得到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师理由,又或者巴蜀天凤族手中,有着东夷天凤族所需要的东西,所以东夷天凤族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对控制了巴蜀天凤族的中原王朝展现武力。但最终却是志大才疏,几番对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