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抽个时间往那些人家里走一趟,看看大家的生活,若是有困难,你也应该想法子帮大家改善生活。”
红叶琢磨着,先让贾赦走一趟,看看他能否想出办法再说。
贾赦自然无不答应,回去之后,又召了老周询问,老周一五一十地讲述了一遍,贾赦摸着下巴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办。
娶不上媳妇儿,难道他直接把府中的丫鬟赐给人家就行吗?这肯定不行啊,丫鬟是奴籍,那些人就算贫困,也是良民,良贱不婚,不过他可以消了丫鬟的奴籍。
老周给了贾赦一个名单,这一下午,贾赦就在书房里呆着,拿着父亲给的名单,一一对照,发现家中有老辈在的人家,并未出现任何异动,也就那些祖辈父辈不在的人家,小辈受不住诱惑,这才被齐帧和别蛊惑了。
“大姐夫有能耐啊,忽悠了这么多人,他咋不上天呢?”贾赦嘀咕着,被剔除去的那些人,有一半是被大姐夫齐帧给蛊惑了,另外的人才是被其他势力的人接收的。
贾代善当年带的兵不只是绿营十一营,他出征打仗时,作为统领麾下是五个军,士兵人数在五万左右。后来不打仗回京之后,他便把最开始带出来的兵统一分在十营和十一营,当时数量是一千来人,后来士兵们年老退伍,只有一个营的数量,集中分布在十一营。
一直到他去世之前都是这个数量,不过十一营的士兵多是他带出来的嫡系部队的后代。人心思变,贾代善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其实他根本不奢望儿子能代他接收十一营,只求荣府能平稳延续下去。
贾赦对照着名单,头都大了,这事他不能询问妻子,母亲又让他先自己思考,然而他毫无办法。其实他觉得若是能甩脱这些旧部才好呢,但是这个明显是不可能的,毕竟情分在那里,而且外人不见得会相信,所以这麻烦还得他背着。
72。天经地义()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
红叶这会正听着贾赦和贾政的讨论,兄弟俩动脑子的时候多了,已经会主动思考,脑子经常用,才会越来越灵活。
“你们的想法很好,先还上一半,其后每年还一部分,直到还完。”红叶点头赞扬,“那么接下来就该你们准备了。这五十万两也不能现在就还,得缓上几个月,到七月中旬左右还吧。”
兄弟俩互相瞅着对方,很是疑惑,就算现在立时还上五十万两,因为抄家得来的十万两,荣府也不会陷入财务危机,母亲为何要缓上几个月呢?
不懂!
不过兄弟俩还是点头,红叶又道:“这到七月份还有五个月左右,这半年你们要塑造一个全力筹款的样子,让外人看来,荣府就算还了大笔欠账,虽未伤筋动骨,但是家财也缩水了。这样就算京中其他人看不过眼,也没有那么打眼。”
红叶心里琢磨着,荣府还需开源才行,否则没有银子,心不安。而且孩子长得其实很快,贾瑚已经七岁,待十年后,就该说亲,聘礼总不能十年后再准备。这婚嫁,不论男女都得提前准备。十年的时间其实过得很快,又贾珠和贾琏转眼都会长成,荣府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多,银子总不会嫌少。
兄弟俩琢磨着母亲这话,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贾赦立时问道:“那母亲我要清理库房,拿一些不重要的老物件卖了可行?”库房里有好些老物件,放着也是放着,谁知道以后还值不值钱。
红叶没反对,“你们自己拿主意,反正这个家是你们兄弟的。有些御赐的物件不能卖,分辨清楚。”
自从儿子回来之后,红叶就当上甩手掌柜,每次只动动嘴,往哪个方向提醒一下,就能让两个儿子忙得团团转。
红叶看着两个儿子急匆匆的背影,耸耸肩,三年孝期满之后,荣府想必也不需要她时时刻刻地盯着,她该自由许多,然后可以与艾草组队旅行啦。
从荣禧堂离开,红叶随意在园子里转悠,来到芳草院附近,就见两个孙子和余先生在大树底下写生。
余母也在芳草院门口,她手里正打着络子,不仅可以打发时间,还可以存点小钱,这个又不费力,余母做得来。余秋见不会累着母亲,便也同意了。
下午贾瑚只有一堂课,其后便可以自由安排,看先生正在画画,他不免也有兴趣,虽然画得有些难看,但是先生没有嫌弃,还说初学者都这个样
子,不能要求太高。而且他自己的画作也只是勉强看过眼,经不起推敲。
贾瑚画画中规中矩,倒是贾珠非常具有想象力,而且贾珠虽然是胡乱画的,色彩运用上非常鲜艳,但是不刺眼,从画中可以看出作画者明媚阳光的内心。
贾珠的胡乱涂鸦又完成了,乐不可支地摊在手上递给先生,让先生给他点评。
余秋唇角洋溢着一沫笑,以往因为生计,他虽然乐观,但是其实心中每天都带着几丝焦虑,不过自从来到荣府教书之后,这种情况便缓解了,尤其是与孩子在一起,快乐也是能传染的。
“小公子画得很好,你能告诉先生,这些是代表什么吗?”贾珠也是对着他们面前花坛里那株开得正艳的月季花画的,不过月季花是红色的,贾珠涂了好几种颜色,给变成金色的了。花的轮廓像花又不像花,而且花枝好像还在晃动,仿佛有风在吹。
贾珠嘴里嚯嚯有声,“太阳。。。花,跳舞。”然后又伸手在红色颜料上摸了一把,整个右手变成红彤彤的,又胡乱地在画上画了几个圈,歪着头想了许久,又在那几个圈上添了几笔。
“爹爹、娘,哥哥,祖母,大伯,伯娘。”所以小孩子还是对父母最亲近的,尤其是刚跟着父亲出去了一趟,父亲还给他买了糖葫芦,一瞬间父亲在贾珠心里头就有着无比高大的形象了。
余秋眼里含笑:“小公子真厉害,惦记着家人。”虽然那几个圈,他实在无法认出是人的样子,但是孩子本就懂得不多,全凭自己的想象,能画出来已经很不错了。
贾珠很是高兴,贾瑚看了一眼弟弟的画作,忍不住紧紧闭上嘴,生怕笑出声。
红叶并未露面,免得打搅师生的和谐相处,这段时间观察下来,这个余秋确实不错,对小孩很有耐心,能对小孩有耐心的成年人足以可见他的品行。
而贾赦和贾政这会正钻库房,看着库房琳琅满目的东西,吩咐下人把最外面常用的挪出去,开始检查里面的东西。
那些老物件都积了好几层灰,兄弟俩吃了满嘴灰,贾赦很喜欢研究古董,不过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摸这些东西了。
“老二,这个你估价多少?”在古董这方面,贾赦自诩比贾政厉害,这会不显摆何时显摆。
库房也有一些字画,以前贾政不知道,这会看见,眼前一亮,“大哥,这些字画不能卖!留给瑚儿和珠儿他们。”
贾赦看了一眼,点头:“自然,我们只挑一些老物件,那种笨重的,不好看的。”
张氏和王氏闻讯而来,两人并未进入库房,只是见下人听里面两位老爷的吩咐,不停地往外搬东西。
####
户部尚书何大人是长平帝的心腹,作为掌管天下库银的大总管,必须得是皇上的人才是。何大人可谓备受几位皇子尊敬,一心想拉拢何大人,不能拉拢,那也要给何大人留下好印象才是。
何大人吩咐下属别走漏了消息,是以并未有其他人知道贾赦贾政到户部的来意,不
过不妨碍大家讨论。
林海也是在同僚议论之下知道两位舅兄下午走了一趟户部,林海边收拾着桌子,便想着舅兄的事情,不知是何事劳动舅兄到户部?
现在临近春闱,各部门的官员都蠢蠢欲动,尤其是官职越低的人,心思越多。
罗瑾已经攀上钱峰,就不知他是否已经知晓钱峰是太子的人,不过从昨日开始,罗瑾就面若春风,走路都带花,显然是达成了某种目的。
林海最近晚上都在抄书,翰林院有的书籍,林家没有,林海发现一本都会抄写一份,然后归至林家藏书室。
街上学子很多,林海掀开车帘看到,心中满是感慨,三年前他的心情和这些学子一样,充满忐忑和朝气、自信。
人果然是要成长的,在翰林院三年,林海心性成熟不少。
不过林海没有耽搁,让车夫径直驭马回林家。
皇宫,御书房。
长平帝在御花园转悠了一圈,挑逗了几个漂亮的年轻妃子,这才回转御书房。
王卫就来禀报时期了,自从上次长平帝提到上届科举的前三名,王卫也吩咐下面的人重点观察这三人。
现在长平帝已经知晓周夙和罗瑾各自的打算,对周夙走了恩师的路子,打算外放为百姓做实事,他是保持欣赏态度的,但是官场上多得是前期清明,后来被腐朽的人,且看周夙以后吧。
至于罗瑾,长平帝并未做任何评价,这家伙只是投靠了太子而已,并未作出任何违反律法的事情。他对这种行为不置可否,但是若是罗瑾能干实事,哪怕他只是善于钻营了点,他也会重用他。
林海这个人,他有新的想法,打算调到身边来用。林侯也去世十多年了,他儿子就算只学到他五分,也是一个可用的人才。
王卫走到长平帝身边,这才回道:“皇上,户部传来消息。今日有人去户部询问欠银一事,似乎打算还国库的欠账。”
长平帝很是诧异,这些官员恨不得从国库多借一些钱,可从未想过还,谁这么大胆,敢开这个先河?
“谁?”
王卫动了动嘴角,带着三分笑意,“是荣国府贾赦和其弟二人。听那意思似乎是今日刚从贾老夫人那里得知府上还差着国库欠账。”
长平帝挑了挑眉:“然后呢?”
王卫腆着笑:“并未说何时还钱,不过何大人听两位贾公子的意思,应当会分批还钱才是。”那么大一笔钱,得卖了荣国府才能还上吧。不能一次性还清,分批还也算是难得。
长平帝手里转着两颗文玩核桃,忍不住一笑:“你说贾代善这俩儿子是不是傻子?”
王卫琢磨着皇上这话的意思,明显皇上话中有话,他就算揣测圣意,也不是百分百准确。
“欠债还钱,自古以来天经地义!”
长平帝又是轻叹一声:“是啊,多少人忘了天经地义。”
夕阳映照整个皇宫,灿烂了半边天。
71。欠债还钱()
贾赦是个行动派,决定午休之后就往户部走一趟,张氏听他碎碎念,特意提醒:“老爷,你可得叫上小叔一起才是。br /》
贾政可能不会多想,但是张氏与王氏做了几年妯娌,最是知道王氏对金钱的看重程度,有贾政参与,免得王氏找借口说三道四。否则数额太多,王氏肯定会质疑是不是虚报了数额。
贾赦也没有反对,点头:“当然,母亲吩咐过府上的大事要我和二弟一起参加。”还钱也是一项大事,就跟整顿家业,是整个府上的大事。
贾赦来西院时,贾政在书房看书,让小厮通知了一声,贾政就出来了。
“大哥可是要去户部?”贾政衣冠整洁,显然也是有准备的。与自家大哥在金陵一起行动,贾政似乎比以前二十多年都要了解大哥,知道大哥是个急性子,自家现在家业和睦,欠钱简直是如鲠在喉。
贾赦点头:“自然,先去户部,然后去宁府。”
转身兄弟俩就一起离开,贾珠在后面大声道:“爹爹!”
贾政只得停住脚步,自从母亲特意提过孩子的教育方面,贾政对自己儿子现在几乎是有求必应,当然贾珠现在也没别的要求,整日吃吃喝喝玩玩耍耍,只是这孩子一直想往外跑,想跟大伯爹爹走出荣府。
贾珠现在小腿矫健,跑得快,贾政很快就感觉到自己又被抱大腿了。
“爹爹,我要一起。”
贾政低头皱眉:“胡闹,爹爹和大伯是出去办正事的,可不是出去玩。”
贾赦却一把抱起贾珠,“珠儿没和哥哥一起上课?”又与贾政说道,“算了,反正也不是什么急事,珠儿想去就去吧。”
贾珠一听大伯这话,顿时笑开了花,吧唧一口亲在大伯脸上,也不管自己爹那黑沉的脸。
贾赦心里可高兴了,虽然现在和弟弟关系和缓了,但是能看弟弟吃瘪,他一直都会很高兴,当即抱着贾珠走在前面。
贾政只得默默地跟在后面,走了几步,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下人,“你们去回禀太太,珠儿我带着出去了。”
下人自然不会不从,等王氏知晓时,他们已经走出荣府了。
上了马车,贾珠乖乖地坐着,生怕爹爹反悔,直到马车前行,他才恢复活泼,自动爬上爹爹的大腿,然后掀开帘子,往外看,还特别不安分,动来动去,嘴上嚯嚯有声。
贾政没法,只得好好抱着儿子,拍拍儿子的小屁股,“别乱动。”
贾赦心里很是喜欢贾珠这样活泼的孩子,贾瑚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乖巧听话,那时候心疼得不得了,多希望他身体好起来,哪怕是上房揭瓦,他也挺高兴的,至少孩子健康。 /》
当然贾赦这个希望很快就会实现,这第二个孩子以后可不得让他头疼死吗?
这个时间段街上很是热闹,行人无数,商铺林立,小贩吆喝声不断,一簇糖葫芦树从马车旁边走过,贾珠眼睛瞬亮,指着糖葫芦大声道:“糖葫芦!”
那小贩耳尖,立即返了回来,“
小公子可要来一串?”
马车在闹市区走得很慢,小贩能跟上马车的速度,贾珠渴望地望着贾政,贾政无语,从衣袖里拿了两文钱。
“来一串。”把钱递给小贩,小贩立即乐开了花:“好叻!”
贾珠笑眯眯地接过糖葫芦,咬了一个,还嘀咕:“爹爹,我还可以要一串吗?”
贾政摇头:“不行,你娘是不是告诉你不能吃太多糖?否则与牙齿不好。”
还以为还能卖出去一串呢,小贩心里嘀咕,笑着看着马车离开,然后继续叫卖。
贾珠听了也嘟嘴,倒是没有再与爹爹唱反调。
说话间,马车很快到了户部衙门,吩咐车夫在外等着,兄弟俩往户部而去,贾赦走在前面,贾政抱着儿子走在后面。
衙门里官员都挺忙的,而且谁也不是万人迷,皇帝还不能让全天下人认识,何况小小的无名之卒。
至于抱着孩子的男人,世道是有一个说法,叫抱孙不抱子,但是谁也没规定老子不能抱儿子啊,这些大人就算很少抱儿子,也不代表从未抱过。
来到户部,贾赦直接找户部尚书何大人,户部尚书挺奇怪贾赦跑来户部的缘由,不过贾赦没有拐弯抹角,很快就说明自己的来意。
国库不论什么时候都缺钱,只是多少的问题,有人来送银子,何大人面上淡定,心里可谓激动非常,当即吩咐下属去找账本。
何大人与贾赦周旋,“贾大公子何以会突然想起还国库的欠银?”
贾赦搔搔头:“其实我之前不知道荣府还欠国库银子,今日突然听母亲提起,这才想知道到底欠了多少,好安排一个还钱的计划。”
谁知道欠银有多少,自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还上,贾赦再傻也知道这个道理。
贾政抱着儿子当背景板,看着大哥与户部尚书相谈甚欢,贾政心里琢磨着,大哥若是真能做官,其实挺适合他的,没看他尽管好些不懂,但是他可以忽悠。
户部尚书吩咐的下属很快就把账本找来,翻开账本一页,还贴着一张纸条,先是户部尚书看了,顿时也被欠条上的数字惊住了。
一百万两,有荣国府的大印和第一任荣国公的签名,这个做不了假。
下属把账本推到贾赦面前,贾赦仔细看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字,眨了眨眼,顿时心里都快骂天了,一百万两合荣府之力还是能还上,但是接下来大家都要吃糠咽菜了。
他面色黑沉了一下,把账本推至贾政面前,贾政拍了拍儿子,让儿子别捣乱,也认真看了,贾政顿时想着,数额巨大,卖了荣府所有家财自然能还上,但是自家还要生活,明显不可能,所以这到底该怎么办呢?
贾赦再把账本拿过来,“请问宁国府那边是否也有欠账?”
何大人捋了捋胡须,下属翻了一页,这页是有关宁府的,“贾大公子,二公子,这里是宁国府的。”
贾赦立即转过账册面向自己,片刻后他倒吸一口气,宁府欠银一百二十万两,眼角抽了抽,然后淡定地推到贾政面前。
贾政在看到自家欠银后,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好歹宁府欠银没到两百万以上,否则他该怀疑宁府祖爷爷是整日睡在银票上的。
何大人欣赏够了贾家这两兄弟的表情,心里也有些感慨,贾代善这对儿子确实没有为官做宰的能力,但是接触下来,发现人品还不算有差,兄弟俩没有能力,不代表下一辈也没有能力,这个小孩子待在父亲身边,不吵不闹,眼珠子灵活,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小孩,荣府也算是后继有人。
贾赦兄弟俩起身朝何大人拱手一礼,“今日多谢何大人,待我们兄弟与
母亲商量一番,会尽快安排还钱计划。”
何大人含笑:“行。”
离开户部,兄弟俩沉默地走了一路,登上马车之后,又是相看两无言,贾珠可没有烦恼,贾赦叹道:“还吧,谁叫荣府也真是因为从国库借了钱才发家的。”
这话说完,贾赦狐疑地看着贾政,“老二,你可别临阵脱逃?”
贾政幽幽地看了一眼贾赦,有些黑线道:“在大哥心里,我就是这样的人?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贾赦顿时讪讪地,摆手:“是大哥小人之心了。”
贾赦捏了捏贾珠的脸颊,逗着他道:“珠儿啊,还了钱,你爹爹就没有银两了,以后就没钱给你买糖葫芦了。”
贾珠拍打大伯的手,朝大伯做鬼脸,“大伯坏蛋!”至于贾赦后面那话,能指望一个两岁大点的孩子明白吗?
贾赦和贾政热烈地交流着,这次整顿家业,从下人那里抄家得来了十万意外财产,又荣府的公账上倒是有五十万两,这样算下来,离欠账还差一半,该怎么办呢?难道真要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