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账还差一半,该怎么办呢?难道真要贱卖家产?

    马车回到荣宁大街,贾赦直接吩咐车夫停在宁府门前,贾珠对这环境熟悉啊,小短腿蹬蹬地跑上台阶,跑去敲门。

    门房打开一扇门,看到贾珠,顿时满脸堆笑,又看到后面荣府的两位老爷,贾赦问道:“你们老太爷现在是清醒的吗?”

    门房摇头,又点头,见两位老爷神情不好,“大老爷,二老爷进来便是,老奴也不知老太爷是否清醒,马上让人去问一下。”

    这会是下午申时左右,贾代化是醒着的,贾珍正在他面前服侍着,小厮急匆匆地跑来,确定问询之后,又跑回去向门房那里通知。

    贾代化很奇怪两个侄子这个时候到来,上午荣府的动静,他这才刚刚听孙子提起,贾代化不免想到宁府的情况,正打算晚上儿子回来,让儿子和儿媳妇整顿宁府呢。

    “侄儿见过大伯,大伯今日神色看起来不错?”在急切的事情,首先也是遵礼的。

    贾政拍了拍贾珠,“珠儿,给伯祖父请安。”

    贾珠咯咯笑着,给伯祖父行礼之后,立即缠着贾珍去了,他记得贾珍的。

    很快兄弟俩就把来意告知,贾代化神情有些恍惚,顿时懊恼道:“我是知晓欠账这个事情的,只是忘了。”

    “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趁着宁府还有些存银,我会安排陆续还上这比欠银。”

    贾赦和贾政也是点头,一人说道:“我和二弟刚才在户部看了欠条,宁府欠银一百二十万两,荣府欠银一百万两。”

    “我和大哥回去与母亲商量一下,这笔钱总得还上。”

    贾代化点头,却又带着叹息:“欠国库银两不只是我们两家,京中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有欠账,有些官员现在还在从国库借钱,这本是皇上体恤大臣,然而大臣似乎有恃无恐起来,只借不还,迟早皇上会清算的。”

    这事,贾赦兄弟深有体会,对府中中饱私囊和贪婪的下人最是深恶痛绝,换位思考,皇帝就算现在不算账,总有那么一天,然而那时候可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也罢,之前我不想成为众矢之的,这才没有还钱,近来因为生病这事,每天昏睡的时间多,清醒时间少,把这件事倒是忘了个干净,亏得侄儿提醒。”

    从宁府离开,贾赦兄弟俩这才返回自家,进了家门,贾政把贾珠往地上一放,这孩子挺容易满足的,下了地之后,朝大伯和父亲挥手,蹬蹬地跑去找哥哥了。

70。累死累活() 
余秋很尽责,第二日就正式开始给贾瑚上课。离着余秋住的芳草元不远,极大的避免余秋这个成年男人与府上年轻女眷无端端地撞上。虽然有小捣蛋鬼贾珠,余秋和贾瑚之间的师生关系倒是渐入佳境,不几天贾瑚这个学生适应了每天规律的上课、下课生活,余秋也适应了在教书之余,更好的兼顾自己的学业。

    荣府的藏书对余秋开放,余秋对此最是喜欢,几乎除了吃喝拉撒睡,书本不离手。

    而其中贾政也有收获,不知不觉间与余秋有了交往,两人下一场秋试都是在长平二十一年九月,那时候贾政刚出孝,赶得上秋试,秋试早个几天贾政又得苦哈哈地等上三年。不知是贾代善死的日期不好,还是刚好凑巧?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院子里花朵开得鲜艳、草木青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贾瑚和贾珠正跟着余秋认真上课,突然外面传来喧闹声,从远及近,由近及远,贾瑚一心诵读文章,余秋作为外人,只是府上的先生,府上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与他有干系,他也没有那么多好奇心,只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就好。

    不过这两人有自制力,贾珠没有啊,这小子从来就是三分钟热情,当然三分钟热情的程度,贾珠这段时间也认识了好些字,余秋见贾珠聪明,颇为欣喜,倒也不拘束他。

    以往贾珠往外跑,贾瑚和余秋都不会管他,不过昨晚贾赦交代了贾瑚,今日上午好好地看着弟弟,别让他跑出教室。

    “珠儿,回来,不然哥哥拿先生的戒尺打你手心。”

    余秋忍不住一笑,他那戒尺自然是做样子的,贾瑚这个学生很省心,他也用不上戒尺。

    贾瑚把弟弟按在旁边坐下,继续诵读文章,又是半刻钟的样子,教室里响起了贾瑚背诵文章的声音。

    然而这会前厅,荣府所有下人济济一堂,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知老太太和大老爷二老爷招大伙来是做什么。

    红叶、贾赦、王氏在,张氏因为怀孕的关系,没让她来,贾政稍后再来。

    下人们个个交头接耳,年前时,老太太也是如此这般召见大家,然后打赏了好些人,难道今日还有打赏么?

    当然下人们却是猜错了,这会贾政正带着老周等一干忠心耿耿的下人抄家,从名单上的排名一个一个地来,按照家庭住址,由远及近。

    这样大家在前院等待了半个时辰左右,老周等人陆陆续续送了好些箱子进来,每个箱子还贴着条子,某某家的。

    下人们好奇至极,个个伸长了脖子瞧着,可惜什么也瞧不出来。

    又是一

    会,贾政和老周等人全都回来了,贾赦立即又吩咐老周等人把之前关押的管事们押了进来。

    一干人等这才察觉不对,不在府里的下人为了知晓府里的动静,那也是互相有联系的,每一次庄子上的管事进府一趟,都会给府上攀交的下人送礼,这些人谁不认识谁。

    贾赦颇有气势地看了一眼黑压压的人群,发现府上主子只有几个人,服侍的下人竟然有八百多人,着实用不着这么多,难怪这么多只拿钱不干活的人。

    先清理中饱私囊的下人,这最是让贾赦痛恨的。

    一时间院子里求饶痛哭声不断,个个哭得凄惨无比,可惜贾赦是铁了心要收拾这群刁奴。

    红叶老神在在,不干涉贾赦兄弟俩如何行事,她只是露脸给儿子撑腰的,对于哭天喊地向她求情的人置之不理。

    早在之前,她就已经给过他们机会,可惜他们依旧抱着侥幸心理,不知悔改。

    这场清理蛀虫的行为持续了一上午,其中属于贾母、贾家原本的下人最多,倒是张氏和王氏的陪房没有被牵连。

    张氏是本分人,她是荣府当家太太,但是府上下人盘根错节,她的陪房是插不进去的。

    王氏更是从未摸上荣府的掌家大权,陪房只限于在西院做事,像是大厨房、采买处更是沾不上边,如此这般倒是幸运逃过一劫。

    贾母的陪房当中,红楼中第一大蛀虫赖嬷嬷一家因为小心谨慎的缘故,这次得以逃过一劫,然而赖坚赖嬷嬷和他们儿子儿媳妇已经后背发凉,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这场清理行动至此圆满解决,原本府上八百多人,现在裁剪下来,只留下一百来人,也就是只有十来口人,每个人都有事情做,不会再有以前那样只拿钱不干活的人。

    贾赦看着院子里留下的人,非常满意,“好了,听我说。既然你们留了下来,那就代表以前的事情老爷我不追究了,现在下去吧,好好做事,否则今日那些被卖的人就是你们下场。过几天府上会重新出一个管理条例,以后按照条例执行,做得好有奖,做得不好自然有罚。”

    如释重负,被留下的下人三两下离开前厅,生怕走慢了被老爷逮住,不一会整个院子就空了出来。

    抄家得来的财产,就是一笔意外之财,贾赦正脑海里盘算着要如何分配这比财务,红叶慢腾腾地道:“老大,老二。”

    兄弟俩一同看向母亲,目光含着疑问。

    “母亲有何事?请吩咐!”

    红叶扬眉:“我记得荣府还欠着外债哦!那是一笔不菲的欠账!”

    贾赦想也不想,“不可能!”

    贾政也是看向母亲,荣府怎么可能欠钱?近来整顿家业,他们二人可是把荣府上上下下的账册都看过,虽不说倒背如流,但是也不至于有欠账会不记得。

    这会前厅不吵闹了,张氏才在丫鬟的搀扶下前来,看到厅里摆了这么多箱子,尽管事先已经知晓,但是亲眼所见还是让人吃惊。

    张氏不免怀疑张家是否也有这样的刁奴,该与母亲通个信才是。

    她走进前厅时,恰好看到贾赦贾政正附耳在婆婆面前,母子三人咬耳朵呢。

    红叶只是说道:“老大,找个时间去户部,查查我们荣府

    欠国库多少银两。老二也该知晓,这是祖上遗留下来的欠账,一直没还,但是欠条却是老祖宗亲笔签名,还有荣国府的大印。”

    贾政呆愣,贾赦眨了眨眼,尤其是贾赦,看向满厅的箱子,眼里是浓浓的委屈,特么的我费心费力这么久,一个子都得不到,全给皇上他老人家挣了。

    贾政倒是没贾赦这么大逆不道的思想,只是在想着真是欠国库的钱的话,一定要极力还上。他突然从自家想到大凤这个大家,皇帝就是这个大家的当家人,而他们就是犹如刚刚被清理的下人,道理是一样的,若是这群下人欠了他的钱,他就算再端方,也会想着法要回来。

    红叶见状,心里不免幸灾乐祸,又说道:“欠国库钱的不只是我们一家,你们兄弟俩好好商量一下,什么时候还,是打算你们不还,留给瑚儿吗?”

    “对了,宁府也有欠账,你们可以去找你们大伯和堂哥商量,有结果了告诉我一声。”红叶说完这话,简直就是拍拍屁股走人。回到荣禧堂,翡翠和琉璃就迎了出来,这两个丫鬟的干娘一家已经被发卖出荣府了,红叶没让跟着,就是不想让两个丫鬟为难。

    贾赦和贾政相视一眼,再默默地看了一眼摆满前厅的箱子,二人不约而同和各自的妻子回院子了。

    王氏跟在贾政身后,夫妻俩快到西院了,王氏才弱弱地问道:“老爷,府上真有国库欠账吗?”

    贾政停了下来,看了一眼王氏,叹道:“母亲不会无的放矢,只怕欠账还不少,这个欠账必须还,否则以后就是瑚儿和珠儿他们的责任了,想到要遗留这样的问题给儿子,发现自己死了都没脸。”

    幸好红叶不在这,否则红叶会吐槽,贾政这话说得太对了,虽说荣国府是靠借国库钱发家的,但是发达了明显没有还,责任却落在子孙头上,不知道这会魂归地府的两任荣国公脸上是否有荣光?

    王氏顿时垮了脸,想说什么,见是外面,便没说出口,直到回到院子里,王氏才靠近贾政小声道:“反正我们是二房,国库的欠账。。。。。。”

    贾政瞪着王氏,王氏顿时表情讪讪的,贾政没好气地道:“你这是典型的只能享福不能共苦,换了谁,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都会对你寒心。你好好想想,是不是想让珠儿以后众叛亲离,谁都不敢与他亲近?”

    王氏表情虽然像是受教了,但是贾政知道她并未过心,顿时叹了口气,任重道远啊!

    东院里,贾赦正向张氏哭诉,“静姝,我咋这么命苦,累死累活忙上忙下,我一分钱都分不到。”

    张氏这会已经知道前因后果了,她对钱财并不看重,反正贾家不会缺了吃穿,也不会缺了孩子上课的束脩,这不就行了吗?

    而且,婆婆特意提出来,只怕不会那么简单。

    “好啦好啦,还是你想装聋作哑,等以后瑚儿来还?”

    贾赦立即闭嘴,磨牙:“不行,那样丢给儿子一个烂摊子,我就算死后当上神仙都没有脸。”

    张氏抿着嘴,忍不住偷笑,这不是讽刺祖父或者公公没做到一个父亲应当做的吗?还留给儿子一大笔欠账!

69。落定落定() 
红叶是听到小厮的通报之后,是撇下女儿前来前厅与余秋见面的。初初见面,凭第一印象,确实感觉到这个年轻人不错。

    这个年轻人周身温和的气质与林海很相似,只是林海若是浑身发光那种,这个年轻人就是内敛于心那种。

    贾敏回娘家,自然是带着任务的,婆婆年前说的那事,现在已经年过快一个月了,当有个结果才是。

    红叶自然是没忘记给丫鬟做媒这事,只是贾赦贾政已经忙不过来了,她暂时不想再给儿子任务,想等着这段时间府里整顿好,再让贾赦与昔日旧部联系。

    “余秋有礼,见过老夫人。”看到老太太,余秋立马就站起来,他现在虽然有功名在身,但是老夫人可是超品诰命夫人,余秋面对老太太比面对贾赦还要有礼节一些。

    红叶笑道:“余公子不用客气,我儿不在家,他已告知我所有,不知余公子的答复是什么?”

    话音刚落,就听到小孩子的声音,余秋难免被跑进来的小孩吸引了注意力,不过这小孩才两三岁,应当不是他要教的学生。

    贾珠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头上梳着冲天辫,走起路来摇晃得厉害,差点跌倒在地上,猛地一下子抱住了余秋的大腿。

    “祖母,我也要读书!”

    红叶倒是不生气贾珠的行为,她好不容易才把孙子板过来,才不想一板一眼的小书呆子。

    “余公子不用管他,且问余公子的回复。”

    余秋看了一眼小不点,含笑道:“只是先承禀老夫人一声,我从十二岁之后,就没有再进书院跟随先生上学,一直都是我在私底下学习的,府上若是不介意,我就答应教小公子启蒙。”

    红叶点头,“这个无妨,能考中秀才,就说明余先生的才华,而且只是启蒙而已。我这大孙子身体一直很差,调养了这么些年,最近才好了大半,上课不能太劳累,余先生不用担心教不了他,以你秀才之才当是绰绰有余。待一年后,咱们双方考证一下,再做后续安排,这样如何?”

    听到这话余秋还松了一口气,拱手向老太太一礼,“如此,就如老夫人所说,我会尽我之力好好教导小公子。”

    贾瑚这才姗姗来迟,红叶招手:“瑚儿过来,这以后就是你的启蒙先生。”

    贾瑚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余秋,动作有模有样的,“学生贾瑚拜见先生。”

    既然是当人先生,最基本的礼节余秋受了,温和含笑道:“小公子不用多礼。了一下贾瑚,确实身子有些单薄,脸色有些白皙,这种白皙不像娇生惯养的公子哥那种健康的白,久病成医,因为母亲的身体,余秋与大夫打交道的时候也很多,自己也翻过一些医书,多少懂一点,反正就是确实身体不如常人。

    被忽视的贾珠,转而可怜兮兮地拉着哥哥的手,“哥哥,我也要读书。”

    红叶笑道:“我这小孙子整天与大孙子在一起,到时候余先生一并教他,不过他还小,才两岁大点,余先生不用太正经对他

    ,能认识几个字就认识几个字。”

    余秋点头,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余秋答应明日就可以正式授课,红叶叫了大管家林业进来安排人去帮助余秋搬东西。

    因着还有余秋的母亲,红叶拨了一个临街的小院子给母子俩居住,对余秋母子来说出入也方便许多。

    待余秋离开,贾敏才从后面出来,她是与两个侄子一同过来的,只是余先生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她是一个年轻的妇人,不便出现在余先生面前。

    又张氏和张老夫人从东院缓缓而来,张老夫人是打算离开,她隔几天来探望女儿一次,每次在东院呆上一个时辰左右,便会告辞离开。

    张氏自然是来送母亲的,张老夫人不论来去都会与红叶打个招呼,这对亲家母彼此之间亲亲热热的,不过是张老夫人对红叶更是客气一些,没办法女儿是嫁出来的,为了不让婆家为难女儿,张老夫人觉得适当的示弱若是能让红叶对女儿好一些,那也值得了。

    贾敏也没在娘家呆多久,惦记着林家的事情,下午很早就返家,尤其是婆婆今日要见媒婆,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呢。

    红叶不拦着女儿的去留,又知道艾草现在没事干,竟然整日惦记着做媒那事,有些哭笑不得。

    今日,艾草可就在与媒婆打交道。果然媒婆的打扮都是相差无几,几乎一身花裙子,嘴唇涂着嫣红的口脂,头上扎着一朵大红花。

    一个字,俗!

    两个字,俗气!

    艾草与这位媒婆相谈甚欢,艾草也讲述了她的条件,她只是为侄子找媳妇儿,从媒婆这得来的人选,若是最后喜结连理,当给媒婆封一个大红封,若是运气霉得一个不成,最后她也会给辛苦费的。

    媒婆这的人选,艾草自然是要让自己人打听清楚的,不会媒婆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这是第一个媒婆,在这位宋媒婆离开之后,林嬷嬷又带了一个媒婆过来,这次这个媒婆管辖的地方就稍微远一些。

    艾草这才知道,京中这些媒婆都是划分了区域的,再从这位王媒婆手里得知一些人选,艾草仔细看了下,果真没有与那位宋媒婆提供的人选重复。

    贾敏从娘家回来,刚在林家门口下了马车,就看到林嬷嬷送一位头上扎着大红花,穿着花裙子的妇人离开,林嬷嬷立即停住脚步,“老罗,这是我家太太。”

    “太太,这是东南街的罗媒婆。”

    罗媒婆笑得脸上跟开了花似的,“妾身见过林太太。”

    贾敏温和含笑点了点头:“罗媒婆不用多礼,林嬷嬷你们忙吧,我先进去了。”

    待贾敏走远,林嬷嬷和罗媒婆这才往后街走去,罗媒婆笑道:“林太太果真长得天香国色,就跟天上的九天仙女似的,不愧是国公府出身的大家千金。”

    林嬷嬷笑骂:“你这老货倒是会拍马屁,可惜太太听不到。”

    艾草上午见了两个媒婆,下午见了一个,贾敏刚碰见的是最后一个,她回来简单地洗漱了一下,便直接来到慧芳院。

    艾草正对着三张单子仔细琢磨着呢,贾敏见状,难怪老爷整天心里酸溜溜的,婆婆对娄护卫等人太好了点。

    艾草看见贾敏,招手道:“敏儿过来,我这一上午,收获可不小。”这三张单子不禁有适龄女子,还有适龄男子哟。

    抛开乱七八糟的想法,贾敏很快就跟着艾草讨论起来,话题偏到几重天,什么性格互补的人在一起好,还是性格相似的人在一起好?咱们从多方面分析分析。

    翰林院

    这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