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文坛霸主-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萧宏达这么着急找郑龙,确实是因为郑龙书的成绩,真的大大超越了他的想象。

    要说萧宏达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而且本来对郑龙的书也有很高的期待,但没有想到的是,郑龙书的销量根本太逆天了!

    从弯北到弯南,再到弯中,所有的铺货几乎都是瞬间销售一空。而且,这是在根本就没有什么宣传的情况之下取得的成果。

    当自己图书公司的市场调查人员过来报告成绩之后,萧宏达看着递交上来的报表,真是呆住了。

    “这些数据是真的?”

    数据调查人员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头家(老板的意思),我一开始也不相信这些数据,可是我下去每一个书店问了,特别是大安区的书店,每一个老板都在问我们什么时候再加印这本书,看起来应该是真的火了。”

    “哦?刚上市三天就售罄了,这个应该创造我们弯弯的图书销售记录了吧?”

    数据调查人员是个清瘦的小伙子,这时候也在脑海里努力搜索着各种数据,然后正色说到:

    “嗯,虽然说以前的三毛啊琼瑶啊也创造过各种销售奇迹,但那些都是上古时代的记录了。这十年间,三天售完十万册应该是个记录了,恐怕也应该是近些年后无来者的吧。”

    萧宏达把二郎腿翘在办公椅上,点了一根雪茄,欣喜若狂地说:

    “哈哈,看来我这招棋真的赌对了!下次去杭城市,又得被张大师敲诈一瓶上好的竹叶青了哈哈哈哈”

    说着,萧宏达仰天长笑地走出了办公室,只留下一脸愕然的数据调查人员

    弯北。

    阳明国中是一所在弯北市久负盛名的国中,升学率一直在弯北、新北两市颇负盛名,而且学风也是非常盛的。

    跟2001年的华夏大陆不太一样,弯弯的国中(也就是高中)生们一般穿着统一的制服,显得非常精神,好像无时不刻不在拍偶像剧一样。可以说,那时候的弯弯,还是比华夏大陆领先许多的。

    林茂宇是阳明国中一个普通的男生,就读国中二年级。他的成绩不上不下,就是那种上去不了班级前十名,下也下不到后二十名的,用足球界的说法,是没可能争冠却也没机会保级,无欲无求的类型。

    因此,他每天的乐趣,就是到学校门口的租书店,看一看自己喜欢的小说。

    一般而言,他都会在租书店把书看得七七八八再回家,第二天再来看完,这样就可以剩下租书的钱。虽然书店老板也非常厌恶这些只看不租不买书的学生,但是毕竟还是要做学生的生意,也不好意思把这些人都赶出去。

    毕竟他们有时候,还是会把书租走的。

    只要这本书特别吸引他们。

    林茂宇已经好多天没有看到什么自己特别喜欢的书了。这段时间弯北进入了梅雨季,整天下雨,下得他心情也不好了。再加上校花竹毓婷老是不理睬他,跟他最讨厌的苏秉宪走得很近,这就让他更加不爽了。

    这一天,他一下课就又一次习惯性地走到书店门口,问老板说:

    “老板,今天有没有什么新书啊,比较给力的那种?”

    老板一听声音就知道又是林茂宇了,这些老书虫,一下课就跑到这里来看书。毕竟2001年的时候,就算是弯弯那里,娱乐业也没有特别发达,学生们的基本娱乐活动基本上还是限制在看电视跟看小说两种。

    老板笑了笑就说:

    “哎,最近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书不过有一个华夏大陆人写的书,你要不要看看”

    林茂宇一听就没什么兴趣,心想华夏大陆人,那边不还是阿g仔的地盘吗,书上不天天宣传什么那边生活没有弯弯好,水深火热什么的,那种地方能有什么好作者好书呢

    似乎是看出了林茂宇的犹豫,老板又加了一句:

    “这几天似乎挺多人来看这本书的,喏,叫幻城”

    说着,老板就把书递给了他。

第六十六章 惊为天人() 
林茂宇并没有报什么希望。

    说实话,现在就算是弯弯的作者写的小说都没有几个看得入眼的,何况是文化产业并不发达的华夏大陆了。

    虽说华夏大陆是华夏文化的正统发源地,但那也是历史上的事了,对于弯弯人民来说,华夏大陆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在历史课本上才会接触到的一片土地。

    2001年代的弯弯人对于华夏大陆,至少在文化上还是有相当的优越感的。

    不过,反正今天也来了,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书,就随便翻翻好了。

    林茂宇接过老板递过来的书,随意地翻了起来。

    这一翻不要紧,林茂宇突然间就陷入其中,再也无法自拔了。

    等他再一次抬起头来,才发现夜幕已经低沉;而刚刚他才来的时候,天空还是晚霞万里的。

    “老板,我看了多久?”

    林茂宇问老板。

    老板想了想才说:

    “呃看了怎么也得有两三个小时了吧你刚刚就一直这么站着诶,我都奇怪你怎么不会累”

    “是哦真的好久哦”

    林茂宇也很奇怪,说真的,虽然他也很喜欢看小说,但看小说这么入迷,还真算得上是头一遭。

    书里人物的爱恨情仇,包括那些奇异的名字,亦真亦幻的场景和剧情,都让他难以自拔。

    虽然,这书里的很多用词跟弯弯的用词并不一样,甚至初看有些突兀,但一旦读进去,却真是感觉到有一种弯弯作者无法企及的深度在其中。

    而且,平时看书奇快的他,今天居然两三个小时只看了三十多页而已。

    而平时,他在两三个小时里至少能看完两本书!

    他几乎是要把每一个字都啃进脑袋里一样,已经深深地被幻城吸引了。

    “老板,这本书我想租回去看”

    老板也是被他的一惊一乍吓了一跳

    “奇怪哦,你可是好久都没有租书了哦,我还以为你已经忘记我这边是租书店,以为我这边是图书馆了哦”

    听着老板的调侃,林茂宇也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每次看书都不花钱,若是大家都像他这样,老板的生意还真是没法继续了。

    他只好挠了挠脑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好啦老板,你就别调侃我了,我以后多光顾你的生意就是啦,这本书太有意思了,我今晚一定要看完!”

    说完,他赶紧把押金放下,写好租书登记表,就骑起自行车,飞快地朝自己家里奔去。

    这么做的原因,是生怕这本书被别人租走,那林茂宇就至少要忍受一个晚上无法看完书的煎熬。

    “嘿嘿,就你猴急”

    老板笑嘻嘻地给他包好了书皮,心想这铁公鸡今天居然也破费一回,看来今天的运气不错,是不是打烊了该去彩票站买几株彩票来玩玩

    正当他哼着流星花园的电视剧主题曲,一边轻快地骑着车回家的时候,从后面赶过来一个人,追上了他。

    “茂宇,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说话人是林茂宇的死党杨玉琳,也是阳明国中的国中二年级生,因为平时成绩跟林茂宇差不多,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种,再加上志趣相投,因为两人经常一起喝茶聊天吐槽。

    而且,杨玉琳跟林茂宇一样,也是个超级的小说发烧友。

    “哈哈,我今天找到一本好书,赶紧租了回去,今晚可以看个痛快了!”

    “哈哈,那太好了!”杨玉琳又说:

    “我今天就倒霉了,本来早上看好了一本书,准备等放学了去租回来今晚看完,没想到刚才就被人租走了!哎,这租书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火爆了?”

    话一说完,两个人就四目相对,在路边都把车停了下来

    “难道?”

    “难道?”

    “茂宇,你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哈哈,你不会说,你想要租的那本书名字叫做幻城吧?那样的话也太巧了吧!”

    “真的!”

    杨玉琳大喊起来。路边卖槟榔的槟榔西施原本正在搔首弄姿,这时候也停下来看了他一眼,害得他赶紧示意没发生什么事。

    “我也是想租这本书诶!超好看的!”

    “嗯嗯没想到,华夏大陆现在居然也有人能写得出这样的作品了!”

    “什么?”

    杨玉琳显得非常惊讶的样子:

    “你说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弯弯人?”

    林茂宇很无语地看着他说:

    “对啊,你没有看书背后的作者介绍吗?对方不仅是华夏大陆人,而且还是个初中生,比我们都小馁”

    “真的吗”

    杨玉琳一脸难以置信。

    的确,2001年的时候,在弯弯那边人的心目中,华夏大陆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存在,所以杨玉琳有这样的反应,其实算是很正常的

    “好吧我是不相信他是初中生啦,肯定是出版社想要有点噱头,硬拗(瞎掰)的!”

    “嗯可能吧,不过反正写得很好啊,我看比现在那些弯弯的小说都好看蛮多的”

    “嗯我要推荐给我的女神竹毓婷看哈哈哈,她一定会喜欢上这本书,继而爱上我!”

    “喂喂别这样好不好”

    林茂宇飞速地骑开车,一骑绝尘,让后面的杨玉琳再也难以追上

    租书店里。

    老板正嚼着槟榔,一边看着手头的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图书公司的数据人员整理出来的。因为弯弯的图书市场比较繁荣也比较规范了,所以各种图书调查公司都应运而生,而其中萧宏达的宏达书业,虽说并不是最大的,不过也算是位列第一档次的图书公司之中。

    宏达书业的市场主要在弯南地区,在弯北地区虽然也有一些网点,但是并没有新月文化、奇酷文化这些大的图书公司来得强势。因为弯北是弯弯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图书市场的一级战区,因此即使是萧宏达凭借着自己强大的人脉关系,也是难以完全占据市场份额。

    “老板,看来这个月的情况不错嘛”

    宏达书业的数据调查员跟老板搭腔道。由于经常来访,两人甚至成了朋友,经常在书店打样后小喝几杯。

    “嗯这个月有一本书租的人特别多,我都已经买了十本了,还是每天都租出去,而且每天几乎都有人要买回去的好像叫什么幻城哦,还是个阿g仔写的”

    数据调查人员莞尔一笑

第六十七章 对岸记者要来() 
郑龙的小说幻城,自从登陆宝岛弯弯以来,已经造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轰动。

    岛内各大书店均已脱销,让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作者,几乎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

    当然,这也仅仅限于学生群体之中,毕竟买书的主体是岛内的国中生。

    在这些人的口口相传之中,一个来自华夏大陆的天才少年,写就了这本神奇的小说。

    毕竟,在2001年的时候,即使是在弯弯,幻城这样的作品也算得上是划时代的。

    至少原作郭明明的语言,并不逊色于同时代的弯弯通俗小说作家,而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其实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就是玄幻言情

    虽然披着玄幻的外衣,实际上却写的是言情的故事,各种感情,亲情,爱情,友情等等

    以往的小说,要么是纯言情,要么是纯玄幻,男生女生读者的界限非常明显,但像这样将玄幻和言情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作品,的确也是头一遭。

    所以,虽然幻城在弯弯的读者里,也有林茂宇这样的男生,但实际上却以女生居多。

    毕竟女孩子是读书的主体,而且她们也更喜欢这样着重感情描写的作品。

    女人天生就是感性的。

    弯弯岛内最大的报纸香蕉日报的女记者月应如,就敏锐地关注到这个问题。

    她发现这件事虽然已经造成了一定反响,但在岛内居然还没有什么大的媒体报道过,至于深度报道,那更是闻所未闻了。

    原因就在于,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华夏大陆人,如果作者是弯弯本地人,估计早就被邀请上综艺节目当嘉宾了。

    毕竟这本书现在红成这样,是个人都想知道写书的作者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人。

    于是,当书在岛内铺货第三天的时候,月应如果断地拨打了宏达书业的电话。

    “您好,这里是宏达书业,请问您有什么指教?”

    “您好,我这边是香蕉日报的,我听闻最近你们公司有一本书在岛内非常走红,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获取书作者的联系方式,想对他进行一次深度报道。”

    对方一听来意,便笑了起来:

    “您是为了幻城而来的吧?”

    月应如有点意外,便问:

    “你怎么知道的?”

    对方却是很淡定地说:

    “不瞒您说,我们这边已经接到了许多邀请,希望能够采访该书的作者。但因为作者人在华夏大陆,而且还是个初中生,因此基于保护当事人学业的态度,我们觉得还是要先跟作者先沟通之后再决定是否能安排您前去采访。至于作者的身份信息,我们暂时是不会告诉您的”

    “喂”

    月应如还在等待对方的进一步回答,没想到对方就这样把电话挂掉了

    “喂”

    是真的已经挂掉了

    “”

    作为一个资深美女,再加上是一个大报社的记者,月应如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待遇,这简直要将她气炸了

    她狠狠地将电话摔在地上,犀利的眼神似乎要穿透远方一样

    “这什么公司啊就这样就想难住老娘?”

    月应如还真是个不服输的人,越是不让她采访,她就偏偏要去找到作者出来。

    但是,整个岛内都没有办法拿到这个作者的任何信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想到了网络

    月应如先是检索了华夏大陆最大的搜索网站百度,在里面敲下了“郑龙”二字。

    令她意外的是,居然有不少检索结果。

    按理说,郑龙这个名字也应该不算特别常见,所以检索结果很可能会跟真实的作者有点关系。

    果不其然,一些关于郑龙的报道即刻映入月应如的眼帘。

    “聚会斗诗,郑龙一夜名动海上市”

    “奇才少年要同悬疑大师斗法,狂称对方下本书卖不到五万”

    月应如一共看了几十条,后面的检索结果跟前面的新闻相重复了,或者是前面内容的转载。月应如这才关掉了浏览器。

    “看来就是这家伙了”

    她的脑海里有了关于郑龙的基本资料——莆城市人,初中生,男生

    而莆城市,恰好离弯弯并不远。应该说是相当近,其实就是正好对着弯弯的一个城市。

    而2001年的时候,华夏大陆和弯弯已经开放了小三通,已经陆陆续续有了许多人、财、物之间的交流。

    两岸的交流一旦密切起来,血缘上的关联就变得浓厚起来,大家还是发现始终是一家人,血浓于水,亲情是如何也割断不掉的。

    所以,从弯北到莆城市,如果通过小三通的话,可以经过厦城市,一共也用不了半天时间。

    月应如沉思起来,觉得自己应该去一趟对岸,这是个挖掘独家新闻的好机会。

    而且这个郑龙看起来,也是个相当有意思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可是他为什么不先出版简体版,而却要舍近求远来弯弯出版繁体版呢?这一连串的问题拷问着月应如的心,让她内心那颗已经熄灭的记者八卦之魂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于是,她很快就打通了报社主编的电话。

    “喂,是司马主编吗?我想请假两天,去一趟华夏大陆”

    “哦?你要去华夏大陆?那边有什么新闻吗?政治的?经济的?”

    司马主编很诧异,毕竟这位月应如小姐的工作能力是相当强的,几乎算得上在香蕉日报里独当一面的人物,经常能有一些很特别的独家报道,让报社的销量短时间内突飞猛进。所以这一次她说要去华夏大陆采访,就让司马主编非常奇怪。

    毕竟在2001年的时候,对于弯弯人来说,华夏大陆的崛起还是比较模糊的印象,有一点迹象但并不明显。而且相对于经济上、政治上的强势,华夏大陆当时在文化上的劣势,还是相对而言比较明显的。因此司马主编根本就没有想过月应如会去华夏大陆做一个关于文化方面的采访。

    “我去找一个华夏大陆的作家。而且,他只有十几岁哦还在读初中”

    “等等”

    司马主编有点hold不住地说:

    “你再说一遍??”

    。。。

第六十八章 有一个想法。。。() 
郑龙看着萧宏达给自己传来的短信,这才知道自己已经在弯弯火了。

    要说这命运也真是造化弄人,原先自己是想要在华夏大陆闯出一片天地的,没想到居然先在弯弯走红了。

    而且这一下子的销量就是十万册,再加上后面的加印,很可能会超过二十万册。

    虽然不知道张雪下一本书的销量,但自己这第一本书的销量能达到这个数量,还是很客观的。

    而且不要忘记了,弯弯的市场比起华夏大陆来,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的,弯弯的人口一共才两千多万,而华夏大陆则是十几亿,虽说消费能力不尽相同,但华夏大陆明显还是在总的消费能力上占据碾压优势。

    因此,能在弯弯这样狭小的图书市场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已经是相当出类拔萃的了。

    郑龙一夜无眠了。

    他想着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就给萧宏达打一个电话,聊一聊书的销售情况,以及接下来的一些安排。

    毕竟当初郭明明能够持续走红甚至走到最后的成功阶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不间断的努力以及宣传。

    因为一个作者走红的时间是有保质期的,就好像演艺圈“明星红两年”一样,一旦这个作者的新鲜期过了之后,再想保持热度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两世为人的郑龙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也明白张爱玲奶奶所谓的“出名要趁早”话里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郑龙已经想好了下一本书的写作方向,正想要跟萧宏达讨论一下。

    于是,第二天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