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晓笑了笑,表示不妨事,开口问他们为何遭受忍者的袭击。

这人也毫不隐瞒,将事情原委说出,对方原来是三河菅沼家野田城城主菅沼定盈的嫡子菅沼定仍。

在永禄三年,即川中岛合战前一年,今川家在桶狭间之战中败给织田家后,家主今川义元身死,其儿子今川氏真继位。由于桶狭间之战中,今川家国人众中多位重将战死,加上对其在三河统治不满,国人众纷纷暴动。

例如西三河的松平家康(即后来的德川家康),就率先占据了家族中旧领冈崎城自立,而随后这股叛乱风潮又从西三河刮到了东三河。

这场被称三洲之乱,东三河的众豪族纷纷起兵反抗今川家的统治。

而野田城城主菅沼定盈乘此机会也起兵自立,不过他却没有松平家康的智慧和运气,他刚自立不久所在的野田城就被今川家大军团团包围,最后不得不再次降服今川家。

后来菅沼定盈又怕遭到暗害,逃出野田城外出避难。而作为嫡子的菅沼定仍也跟随逃了出来,却不想遭遇追兵与父亲失散。在路上菅沼定仍幸亏碰见旧友岛胜猛,在他的相助下才躲过了追杀,并决定先不直接前往西三河,而是绕道逃亡武田家的领地,在从这里借路返回西三河投奔松平家康。

待李晓听说岛胜猛并非菅沼定盈的下属,只是尽朋友之义,就肯冒死救他并护送去三河,当下露出无比钦佩和拜服之请,并委婉地说出自己如果能够这样一名忠心耿耿的下属那该有多好啊。

岛胜猛听了一愣,没有半分犹豫地拜下言道:“李晓大人,你的武艺令胜猛十分钦佩,对我又有救命之恩,我常听有句汉话说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你不嫌弃,我愿意在你的麾下,为大人建功立业。”

李晓听了大喜,然后双手将他搀扶起来,许诺了一番同富贵,共患难的话。

李晓现在将岛胜猛延揽为自己下属,他的俸禄必须从自己俸禄里给。

还好眼前的岛胜猛也不是日后那个石田三成肯给一万五千石知行招揽的那个岛胜猛,他也不过是个浪人,刚刚在外面闯荡过几年罢了,现在能作为一名正式的武士也算不错的选择。

更何况李晓并非无名之辈击,曾击退过上杉谦信,并且个人武艺又十分高强,这点令岛胜猛所钦佩,再加上救命之恩这重重的筹码。最后他多年走南闯北的经历,所以岛胜猛也没有见识上的阻碍,来出仕一名异国人。

所以岛胜猛就成为李晓来到日本后,招纳的第一位直属部下。

第三十九章 城主伟业

一般而论一名武士从主君那领取的俸禄,有两种(以年薪计算)。

第一种是知行。所谓知行即领主对所领有一切支配权,知行的高低,以石高来计算。

比如之前石田三成招揽岛胜猛,就给了一万五千石的知行。

不过这一万五千石并不是实际到手的俸禄,当时征税一般是二公一民或者三公二民。拿三公二民来说,一万五千石里,事实上农民要拿走六千石,而岛胜猛到手的有九千石。

当然九千石这只是指粮食年贡收入,岛胜猛还可以在领地,征点过路税,商业税等等。

如现在的尾张之常滑烧,为织田家提供,大量商业贸易。

当年织田信秀以尾张半国之力,与松平清康,斋藤道三,今川义元等强邻征战,获得了尾张之虎的威名。

常滑烧之贸易,对织田信秀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援。

当然武田家之崛起,亦与武田信玄当初大力开采本家黑川金山,而获得大量财力,密切相关。

不过这个时期,大名主要收入,还是以庄园的年贡收入为主。

在平安时代,可以说早期的大名,就是田地庄园主,而武士则是庄园主下的打手。第二种就是贯钱+扶持米的发放方式,这是中低级武士,常备足轻的工资支付方式。扶持米就是直接用现大米的形式发给武士们。

当时一石米(150公斤)。而扶持米一人一日份是五合,换算成一年相当于1。75石。李晓现在是足轻大将在武田胜赖那里直接领取的工资,是一年一百贯加三人份的扶持米。

在当时以一贯钱购买两石米来算,差不多也有二百石多一点。按照现代人的算法,假如一个现代人年薪30000(月工资2500)RMB来计算,米价两块五一斤,也就是说一个现代人年工资可以购买12000斤大米,也就是6000公斤。

换算成日本战国工资就是年薪40石这样,不过这个换算并不标准,但也可以客观反应一点问题。李晓的现在200石的工资差不多可以抵得上北上广白领的收入水平了。

眼下李晓收了岛胜猛作部下,给他开出的待遇是一年50贯,加一人份的扶持米。这个待遇在当时是偏高水平,普通而论足轻组头的年薪一般是在30贯到50贯之间(比如猴子出仕织田家足轻组头时,织田信长给他拿得也是一年50贯啊)。

岛胜猛目前对这个待遇还是相对满意的,毕竟这工资对他这个无牵无挂的单身汉来说,是很有闲钱天天去泡泡吧喝喝酒把把妹的。石田三成不是把俸禄里的四成给岛胜猛吗,李晓可是实打实的年俸里的一半。这样李晓就很不开心了,多了岛胜猛以后他的工资一下少了一半,所有的用度一下变得捉襟见肘。

那匹之前武田信玄赏赐给他的栗色大马一直都是自己掏钱供养,不知是不是块头比其他战马大许多的缘故,栗色大马特别能吃,这头孽畜每个月都要吃掉他一大笔的钱,这还不算专门雇佣来照顾战马仆役的费用。

扣掉养马的费用,李晓也常常有去居酒屋买醉的情况发生,如此一来花钱更大。

排在足轻组头下面,最末一流的常备足轻待遇就更低一个档次了,差不多在20-30石这个档次,他们还有一大家人要养。

救下岛胜猛和菅沼定仍之后,李晓决定先将菅沼定仍带到当地一家农户养伤,而自己与岛胜猛回到高远城里。

这时候募兵工作已经完成,高远城已经编组成了七百人的军势,而负责军粮统筹的山本勘助给与招募来的农兵浪人待遇,统一是每人是每日两人份扶持米。

就如何训练一事上,武田胜赖和山本勘助一起征询了李晓的意见。出乎意料的是,李晓就带兵一事上表现出一无所知,十分茫然。

事实上关于练兵带兵,作为现代人又是业余军事迷的李晓是有一套自己的见解,更何况高中大学参加过军训大概流程也知道怎么一回事,再怎么不行看了起点无数YY军事文,一知半解的一点也会吧。

但是李晓就是不想让武田家的人知道他有这个本事,主要不想让这个方法这么早的就流传出去。

就另外而言,李晓在武田信玄,武田信繁,山本勘助面前表现的是一名勇力盖世,并颇为智谋,时常有着奇思妙想的将才。若是再让他们知道李晓,有带兵练兵的本事,那就锋芒太露了。

一个人再勇武也不过十人敌,了不起百人敌,李晓出些点鬼点子,玩玩计谋,在厚黑学,阴谋学大师武田信玄眼底也是可以克制的。但是如果真让李晓练出一支可以以弱胜强,以一挡十的强兵,那么武田家从原来对李晓的重视,就要改成深深提防了。

至少若将来立下大功,武田信玄要赐予李晓封地,外放让他当一个城主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毕竟当了城主就有自治权了,财权兵权一把手抓,如此大的权力,若那天时机一到,城主自己造反叛乱,或者易旗,也是经常有的事。

若李晓能力太强,万一造反就糟糕,与其如此还不如放在身边当一个直臣,放在眼皮子底下好控制。

在李晓还是个普通武士时,所有的一切都是武田家给的,包括武士的身份,俸禄等等,同样的武田家也可以一句话将所有一切收回去。

所以李晓现在走的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并且小心翼翼看着别人脸色行事,并且不能将自己真实实力暴露出去,最好让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一名空有肌肉的武将而已。

若李晓万一当上城主,就拥有一块数万石的封地,如此就可以在家种田养兵,若练出一支震惊战国的强兵来。李晓凭借此就能摆脱看人脸色,事事顾及的局面。

总结几千年来中国内斗的历史,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高中历史老师说,李晓一直牢牢记得。

手里有兵腰杆就硬,放到将来,即便武田义信继位自己也丝毫不惧。

事实上,如果将武田胜赖上位的希望,全数寄托在四年后武田义信起兵谋反,然后事情败落,从而失去嫡位上。

这样的想法纯粹是听天由命,靠运气吃饭。其实李晓穿越后,已经证实历史是真的可以更改的,比如本该在川中岛合战中阵亡的,武田信繁和山本勘助,不因为李晓的努力,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吗。

若以后的发展没有按历史走下去,武田义信谋反的事情没有发生,那么等待李晓只能是在武田胜赖手下碌碌无为一辈子,当个米虫混吃等死,大不了在将来川中岛合战的史书上给你记录上一笔这样。

所以李晓现在必须着手改变,增强武田胜赖的实力是一方面,事实上有山本勘助,真田昌幸的左右辅佐,武田胜赖的家臣团班底已在慢慢组建之中。天下没有白掉的馅饼,武田胜赖想不劳而获得到武田家家督是不可能,他也需要时间来向武田信玄来证明自己。

同样李晓自己也必须自强,招揽岛胜猛,也是刚刚好跨出了第一步而已。但李晓最终目的还是当上城主,有钱有粮有兵,手底就有筹码,说话有底气,否则一切都只是浮云。

到时候若真有一天,即使武田义信上位了,决定对李晓不利,李晓也有底气改头换面依附另外一个大势力,甚至敢扯面大旗,起兵造反,与武田义信掰掰手腕,打一场对台。

而眼下武田家领地内封地已经饱和,想要在武田家现有境内,获得领地和石高基本无望,而且就是有,也轮不上自己。武田家的一门众,谱代家臣还有一票人等在那边。

所以如果李晓要获得城主的位置,就要必须借助武田家对外的领土扩张,眼下唯一的期望莫过于接下来对上野国的攻伐。

如果真按武田信繁所说的,武田信玄有意让李晓返回他身边担任直臣,如此就最理想了,因为直臣立功的机会大,并且容易被主君看在眼里而受到提拔。

李晓再在上野国攻略中,立下赫赫战功,就有机会让武田信玄出于巩固上野国领地的目的,封一块领地,让骁勇善战的李晓担任城主,驻守在那里,巩固武田家的统治,同时北面防范上杉家,南面也可以监视北条家。

如此李晓的城主大计就可以达成了。

当然李晓也必须未雨绸缪,若武田信玄没打算召李晓回去。李晓就必须在武田胜赖身边努力表现,一面帮武田胜赖攒集军功,提升在武田信玄眼底的价值,另一方面,陪臣也不是没有一点机会,被主公直接封外城主的。有机会就必须努力的。

第四十章 山本勘助的剑术

永禄五年,新年过了已有数日。

由于在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高远城从上到下仍未从那懒洋洋的气氛中舒缓回来。除了正常守备的武士和足轻外,其余大部分武士和足轻们都回到位于城下町的家中和老婆孩子一起过节。

所以高远城中一下冷清了许多,昨夜堆积的新雪迟迟未有足轻前去去清扫,而担任值夜的士兵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还是在那个小院落里,刚刚练完一趟枪法的李晓,现在则是浑身大汗。

坚持不懈地锻炼枪术,已经是他每日必修的功课了,李晓每天早上五点钟准时从温暖地被窝里爬起床,练习一个时辰的枪术后,才回到本丸里吃早饭,如此才开始一天的生活。

吃完早饭后,如果接着没有,练兵或者是要教导武田胜赖枪术的任务,李晓就会骑着马到高远城城下町找岛胜猛。其实除了李晓和山本勘助,还有少数高级武士外,绝大部分武士和足轻的家都是在城下町。

当初武田胜赖在得知李晓收了一名下属后,很是好奇。了解对方勇武过人后之后,武田胜赖起了爱才之心,曾提出要李晓让出岛胜猛给他作的侧近众。

侧近众与小姓一样都是主君的身边人,整天随侍陪同主君。小姓的任务主要是照顾主君的生活起居,绝大部分还需要出卖菊花。侧近众则要负责起保护主君的任务,类似于护卫。

因为小姓和侧近众能够时常接近主君,所以受提拔的机会最高。以武田家为例,如著名奥近习六人众,土屋昌次,三枝守友,甘利昌忠,曾根昌世和长坂源五郎,都是武田信玄身边的侧近众出身,并且后来都成为武田家的大将。

土屋昌次,三枝守友更是名列武田二十四将之中。

至于小姓出身的,无外就是武田四名臣中,大名鼎鼎的高坂昌信。武田信玄和高坂昌信之间基友的情谊,更因为两人间彼此情书的流传,到了今天仍为广大的基友们津津乐道,并传为佳话。

不过武田胜赖招揽岛胜猛时,李晓还未开口,岛胜猛就已经出口拒绝了。在岛胜猛眼中,他效力的对象是李晓,而并非武田胜赖本人,或者武田家。这并不奇怪,岛胜猛的想法也是这个时代大多数武士的想法。

尽管如此不过李晓对岛胜猛如此忠义,也很是喜欢。李晓找岛胜猛时,两人也时常在一起聊天交谈,交流武艺。

岛胜猛之前走南闯北,也曾在大名手下担任过足轻或者武士,参加过数次合战。不过后来主家灭亡后,他才再度成为浪人周游列国,加上他也常常好打抱不平,出手打架更是家常便饭。

所以岛胜猛的比武经验还是相当丰富的。李晓在他身上也获益良多,当然岛胜猛对李晓的枪法同样也十分佩服。

两人时常就是聊了一半,兴致一起,就各自拿起木枪和木剑,之间相互比试切磋起来。如此这一个月来岛胜猛和李晓两人各地的武艺,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进步。事实上岛胜猛都没有名师教导,他大部分武艺都是靠自学成才,还有在战阵比武中经验得来的。

一个好的剑客也可以在与人的生死搏斗中积累经验,如果能经历过数十场生死搏杀后还活着下来,自然而然也会成为一方剑豪。

如后来的宫本武藏本人,一生也没有拜过师,学习过任何流派的剑术,然后在十三岁开始,到二十九岁为止与其他流派比武六十多次,从未被打败过一次,自创出二刀流的剑道,并且在后来击败了天下闻名的剑客佐佐木小次郎。

而如此,这样半日的比试之后,两人常常会觉得意犹未尽,经常会去居酒屋买点小菜,饭食,然后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听着居酒屋里的琵琶僧,弹唱平家物语。

呼!

李晓的口鼻之间重重地喷了一口长气,待呼吸平缓后,单手柱着枪然后双腿弯曲,直接盘膝坐在雪地里闭目静思。思索一天来,自己枪法所得和不足,之所以坐卧于雪中,同时也是一种磨练自己的忍耐,毅力的方法。

而三天之后,正是李晓与师冈一羽决斗之日!

李晓也不知坐了多久,突然听闻身后传来一轻一重沙沙的踩雪声,不用想,也能猜得出,能发出这种奇怪脚步声的,除山本勘助本人以外还能有谁。

“信浓山间的雪景如何?李晓大人。”山本勘助的感叹声从李晓身后发出。

李晓双目一睁,柱着枪站起,因为山本勘助打扰了他的静思,面色微微有些不快。不过这样懊恼的心情,只是在李晓心底一晃而过。

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积雪,抬头远眺,在远处的群山,山顶的积雪和山腰之间灰白分明,犹如白雾一般的云海缓缓地蒸腾而上,好像人在爬山翻越一般,真是难得一见的美景。

李晓顿时一下感觉心旷神怡,转过身看向山本勘助。李晓暗暗奇怪,对方怎么会突然来找自己来问雪景如何。李晓记得除了公事上的事情外,山本勘助还从未有一次来主动找自己攀谈过呢。

李晓心底也揣测着山本勘助的来意,然后笑了笑言道:“很美的景色。”

山本勘助点点头言道:“信浓山间雪景是很美,但比之不死山的雪景却更有不如了,李晓大人听说过不死山吗?”

不死山,就是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后明治时代因‘不死山’名字不雅,故而改名为音相近的富士山。富士山也是日本境内唯一一座四季山顶有雪的高山。因为其山间白雪皑皑,像是一把倒悬空中的玉扇,因而也有‘玉扇之称。’

就跟中国人常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在日本若一生不能见一次富士山也一种遗憾。所以日本地名中大量有富士见之间的名词。并不是因为可以看见富士山,只是因为附近有一座与富士山相似的山而已。

李晓言道:“听说过但无缘得见,只晓得是一座极高的山,并且一年四季山顶都有积雪。”山本勘助点了点头,走近两步,然后站定脚步将刀鞘握在手中,沉声言道:“我武田家兵法精要在于风林火山这四个字,而我山本勘助的剑道,亦在于不动如山,李晓大人,你可知道什么是剑道中的居合吗?”

第四十一章 居合剑道

山本勘助的剑道在于不动如山?

李晓听完山本勘助这么说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下意识的看一下对方瘸掉的右腿。是啊,身残志坚的山本同学,估计‘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这三点都做不到吧,唯一剩下能够做到也只有‘不动如山’了。

陡然李晓想起之前保科正俊曾经提过,山本勘助在塚原卜伝下学习过剑术,被这位当今日本剑术第一高手,赞誉为武田家剑术第一。李晓知道塚原卜伝所说山本勘助剑术第一,并非指得是他的实战能力有多强,而是他对剑道的领悟与应用。

在日语中,兵法一词有两意,一是指得是军配之道,也就是军略,二也亦指的就是剑道。

军配之道与剑道,两者是相通的,一名出色剑术大师同样也是一位兵法家,二者是合二为一的。

在宫本武藏写的《五轮书》曾有这么句话,击败一个人的技法和击败十万人时没什么不同,兵法家可以小中见大,就如同按照一寸高的木俑可以雕刻出极大的佛像一样。

所以一名只懂击剑而不懂兵法的只能成为剑客,而不能称为宗师。正好比日本三大剑术流派念流、神道流、阴流,同时也称作兵法三大源流。

如塚原卜伝,宫本武藏他们,正是从剑术入道而成为兵法家,而上泉信纲的弟子,柳生新阴流的鼻祖柳生宗严,以及他的子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