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织田长益沉默不语。

而另一面,李晓攻克北之庄城,柴田胜家,织田市于天守阁中,放火自焚之事,如风一般地传入关东。

出羽的黑川城。

最上义光看到来自北陆的战报之后,沉默许久之后,长叹一声言道:“近卫少将真乃武田家之猛虎矣,居然一日攻陷北之庄城,有此人在,武田何愁不能上洛,夺取天下。”

一旁家臣言道:“主公,战机未定矣,织田军主力,仍和越中飞驒军团主力,在对峙之中。”

最上义光摆了摆手,言道:“我并非没有给过织田,北条之机会,但武田家有李晓在,夺取天下已成定居。此乃天下大势不可逆转,夫英雄应顺势而为,方能乘时而上。”

“所以听从我的命令,去与伊达家媾和吧,并且我们还要加入武田一方,为其前驱。”

而另一面,小田原城之中。

一身僧袍的北条幻庵垂着两道白眉,一手拄着拐杖,一边手里拿着一封信,静静地看着庭院之中的樱树,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

另一边地黄八幡北条纲成,在家仆的指引下,急匆匆地进入庭院之中。

北条纲成来到北条环庵的身后正要开口。

北条幻庵却缓缓摇了摇头,佝偻着身子,笑着言道:“当年父亲大人尚未夺取伊豆时,曾在三岛神社,对辅佐于他的六名武士言道。”

“昔年源平二氏共立朝廷,经保元,平治之乱。源氏衰弱,平氏掌权。治承,养和年间,源氏重新抬头。源氏三代而亡,出自平氏的北条代之治理天下,传之九代而灭。而出自源氏的足利氏又夺取了天下。由此可见武家的天命是由源氏平氏两家轮流而掌的。”

“故而我伊势出自先北条执政一族,自是也继承了这天命,代替平氏从源氏手中夺回天下,再掌这武家之权。”

听北条幻庵这么说,北条纲成垂下了头,低声言道:“看来大人已经知道,李晓已在北之庄城取得大胜的消息了。”

北条幻庵缓缓点点头,将手中之信一丢,并用手中的拐杖轻轻顿地,看向北条纲成言道:“你说当年早云殿在三岛神社所言,是否有错呢?”

北条纲成想了想,言道:“当年信长公领‘上总介’之官职,而上总介乃是当年平氏初代长者平高望的官职,显然要借助平氏执掌武家的,并非我们北条一家之愿。”

听了北条纲成的话,北条幻庵呵呵地长笑,两道寿眉更是长长垂了下来。

笑毕北条幻庵,肃然正色言道:“一直向上看,并不要做超过自己限度的事,这句三河殿的名言,亦足以告诫御本城殿了。也是时候,让本家之中所有家臣,认清自身的实力,准备好与武田媾和之事了。”

北条纲成闻言一顿,言道:“战事还在僵持,我北条家仍然未败,现在议和……”

北条幻庵转过头,看向北条纲成,言道:“难道真要等事情到了一败涂地,无可收拾的时候,才作出决定吗?”

北条纲成闻言沉吟不语。

北条幻庵上前,语重心长地言道:“你我二人皆老了,再过数年就要故去了,若是你我一死,本家之中可有能与武田信繁,李晓对抗之能人?能有与明智光秀,羽柴秀吉匹敌之名将?”

听到北条幻庵的最后一言,北条纲成终于长叹一声,言道:“好吧,我就听从大人,你的意见。”

“未料到应仁之乱后百年,天下仍是要归于源氏之手,如此叫我等如何甘心啊!”

说到这里,北条纲成不由想起,当年在武藏松山城城下,那场与李晓之比武,他至今仍未想到。

当年那位枪术过人的明国武士,今日居然将北条四代家督的争霸之梦,彻底扼杀。

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航海之梦

“进虽不能争霸天下,退亦可保北条百年之基业。”

小田原城之中,北条氏政听着北条纲成之言,微微一笑,言道:“你与幻庵大师,皆是本家最杰出的人物,既然你们皆作了这样的决定,那么我鼎立支持就是。”

“御本城殿,”北条纲成垂下头,言道,“主辱则臣辱,是臣下等无能,不能击败武田,振作本家。”

北条氏政摇了摇头,言道:“当初是我优柔寡断才是,若早你们之言,从小田原出阵与武田信繁决战,即便不胜,亦是将命数把握自己手中。我没有父亲当年的勇略,决断,只想凭借坚城之侥幸。”

“御本城殿。”北条纲成当下噗通一声坐倒在地,双目泪流,言道,“臣下愧对先主公。”

北条氏政决然言道:“我这么说,没有责怪任何人的意思。我性情优柔,既比不上父亲大人,亦远远不如武田巢月,织田信长这样的雄主。是该到了本家认清现实的时候了。”

“我已决定退隐,将家督之位让给新九郎,武藏一国都可以割让给武田,但是箱根山天险必须掌握在本家之手,就以这个条件与武田家谈判吧。”

“还有最重要一件事,我北条家是向公方殿表示降伏,而并非武田,这一点一定要让武田巢月明白。”

“喔!”

北条纲成回答言道。

新九郎,就是北条氏政与武田信玄之女黄梅院所生的儿子北条氏直。

北条氏直继承家督,意味着北条对武田的亲善之意。

在相模国,武田军本阵。

军帐之中,一系白色僧袍的武田信繁,正看着面前的巨幅关东地图。

在武田信繁单手负后,另一手垂于胸前,将念珠剥得吧嗒吧嗒直响。

武田信廉,小山田信茂,一条信龙,大熊朝秀,武田信丰,三枝守友,望月信永等大将皆是站在其身后。

许久之后,武田信繁终而将手一掌重重地盖在,关东地图武藏国的位置之上,沉声言道:“关东就到此为止吧。”

武田信廉缓缓点头,对三枝守友言道:“你去回复板部冈江雪斋,就说本家可以答允氏政公之条件,两家就以此媾和,永为和睦吧。”

三枝守友喔地一声,正待转身。

武田信繁却言道:“慢着。”

三枝守友当下转过身来,言道:“巢月公有何指示?”

武田信繁转过身来,言道:“既然北条氏政言,降伏幕府,而并本家,就让北条氏政亲自来甲斐一趟,参见公方殿下,以作为诚意。”

“另外命令各路大军,包括伊达,最上,佐竹各部的联军,继续进军,除非北条氏政答允,否则绝不停止攻击!”

说完这一切后,众将脸上皆露出喜色。

武田信丰向前一步,大声言道:“如此孩儿,就提前一步恭贺父亲大人,平定关东!”

武田信繁双眼一眯,将手一止,言道:“等到北条氏政答允参见公方殿再说吧。”

一条信龙一旁,言道:“巢月公,北条家虽失了武藏国,以及之前夺取地盘,但还是有近两百万之石高,仍是后患。”

小山田信茂等人,亦是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武田信繁听此脸色一沉,言道:“以我的能力,亦只能做到这个限度了,此次若非近卫少将攻克北之庄城,本家绝不可能如此顺利,就逼迫北条媾和,反而有覆灭之危。”

“若非近卫少将,本家焉能有统合关东的今日,他才是雄才,我自叹不如。”

听武田信繁之言,众将皆是默然点头。

接着武田信繁言道:“再进一步,灭亡北条,并非不可,但是变数太多了,我却是不敢行此一赌,所以关东就到这里为止吧,下面还有更重要的事。”

听武田信繁之言,军帐之内,武田家众将皆是喔地一声。

天正七年,四月。

随着李晓指挥飞驒越中军团,在北陆道的大胜。

关东犹如乱麻一般的局势,终于明朗而清晰。

在武田信繁统合伊达,最上,佐竹,宇都宫,结城关东群雄,多达十几万关东联军的围攻之下。

北条家终于支撑不住,北条氏政终于接受了向武田家议和的条件。

北条氏政将家督之位,让给了北条氏直之后,亲自来到甲斐积翠寺城参拜公方殿足利义昭,以表示对室町幕府的臣服之意。

不仅是北条氏政,关东管领上杉宪重。

伊达家家督伊达政辉。

最上家家督最上义光。

佐竹家家督佐竹义重。

结城家家督结城晴朝。

宇都宫家家督宇都宫广纲,皆来到积翠寺,一起向足利义昭拜见,并进献了太刀,战马,金钱等。

对于这些关东群雄,足利义昭表示一番安抚之意,并表示近畿仍在织田家之手中,众大名需助他上洛,拨乱反正,重开幕府。

武田信繁,北条氏政等人皆轰然表示答允。

而在另一方面,在北陆道方面。

织田信忠率领织田军主力,与李晓飞驒越中军团对峙。

两军各自试探性的交战了数战,而织田信忠率领织田家主力,虽兵力要远胜过李晓,但是北之庄城失陷后,织田军士气低落,国人豪族亦不肯尽力,反观飞驒越中军团气势正盛,所以织田军并没有占据太多优势。

不过同样在明智光秀,羽柴秀吉两员织田家名将面前,李晓亦未占据到上风。

两边皆不敢投入主力,进行大兵团决战,而待北条与武田家媾和消息一出。

织田信忠与李晓继续在北之庄城,对峙下去也无意义,只是碍于颜面,不肯退兵。

而李晓亦猜出织田信忠的心思,他亦不想将主力在此与织田家空耗,自损实力。

当下李晓一把火烧毁了北之庄城后,先一步退兵。

而织田信忠见此,亦觉得面子找回,当下率领织田军主力在焚毁的北之庄城下装模作样的走一圈后,返回安土城,于城下解散军势。

织田信忠却阻止不了,越前之地渐渐为李晓所掌控。

现在率军凯旋返回加贺的李晓,正在尾山御坊的天守阁之中。

新的尾山御坊,已经接近落城。

李晓站在天守阁之中,看着这座属于自己新居城,而站在他身后的大藏长安,却是一头愁眉苦脸。

大藏长安向李晓将这半年来的开支用度说了一遍。

因为围困北之庄城来,这半年的消耗,以及这座新居城的建筑,还有贯通加贺,越中,能登,越前四国的街道修建,将李晓从佐渡金山,神冈银山,以及与朝鲜贸易所积攒下的所有金银,皆是消耗一空。

反而因此,李晓还欠了一屁股的外债。

这笔外债,有向明国海商借的,也有向佛朗机人借的,虽然利率都并不高,但是数字也是足为可观。

当然以目前李晓如今,坐拥天下七国的实力地位,加上李晓一贯的信誉,明国海商,佛朗机人还是乐意借钱给李晓的。

特别是李旦,财大气组,听闻李晓在攻击北之庄城,又批量给了李晓价值两万贯的火药。

在日本硝石十分稀缺,故而火药配比并非容易,多是依赖进口。

故而李旦亦是十分会做人情,‘顺路’从明国捎来了一船的火药,给与李晓支持。

李晓不由摇了摇头,这位在历史上雄霸马六甲的中国‘海贼王’,被西方人敬畏视为‘中国船长’的男子,正在一口接着一口,在李晓面前喝着龙井茶。

李旦的武装商船实力,要比历史上更加强大。

尽管在明国朝廷的打压下,在本土之地,生存日益困难,但是李旦在日本,却获得了李晓的强大支持,并开辟了根据地。

李旦现在经过,佐渡金山,神冈银山的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依靠于此李旦,不断拉拢分化,明国武装海商中的势力。

现在的李旦已隐隐有了几分,取代当年的五峰船长,成为新一代的海商领袖,联系日本明国之代言人。

不过对于李晓而言,通过李旦进行明日,日朝之间海上贸易,却并非是他本意。

李晓希望是李旦,能成为明国,甚至亚洲弗朗西斯,德雷克。

众所周知,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重用德雷克这样的海贼,在十年之后,于海面上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创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

德雷克这一代的海贼,带领不仅仅是英国,还是一整个欧洲,步入了宏伟的大航海时代,之后西方力量一日千里,进入了蒸汽,工业时代,将原先领先的东方亚洲,远远地抛在身后。

那么为什么李旦,不可以成为中国的德雷克。

现在的明国海商,拥有的海上力量,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任何一国的势力,为什么不能有属于亚洲的大航海时代。

是的,李旦没有德雷克的运气,他缺乏政府的支持。

以集权为主明廷,剿灭李旦这等人还不及,如此会支持。

故而李旦为明国不容的情况下,试图支持德川家康,对其进行大量金钱援助,以获得在日本立足之地。

只是可惜后来德川幕府,抛弃了他们。

明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所以在李晓的念头中,明国,德川幕府给不了他们的,就由李晓来给。

第五百六十四章 浅井三姐妹

李旦一面喝着茶,一面亦是看着李晓,心底亦是在换算着李晓今时今日之地位。

越中,能登,飞驒,加贺,佐渡,若狭,还有丹波半国,一共七国之地,治下人口接近百万,营兵近万(值得是常备),能战的军户四万。

能以一介明国之人,在这自来被称为扶桑的藩外之国,奋斗至今日。

这样人物之雄才,实在乃是朝廷之中的武将,亦难以寻出。

听闻现在朝廷四方未宁,若是李晓身在其中,必然亦能安邦定国,建立一番功绩。

李旦将龙井茶重新放下,看向李晓言道:“李大人,听闻往昔倭国曾有意向东窥视,结果为唐时高宗皇帝于白村江大破。眼下经过数百年治乱,我听闻倭国将有能主,重新归于一统。”

“到时候,得陇望蜀,若倭国之主,若想再进一步,有意染指朝鲜,甚至大明,李大人何去何从呢?”

李晓见李旦目光笔直看向自己,眼神如刀。

对于这样直指本心之言,李晓一贯不予正面回答的。

但是他现在要收拢这位未来,七海霸主之心,当下毫不犹豫地回答,言道:“我虽在倭国,但是无一日忘记自己是明国人的身份,并且我子子孙孙亦不会忘记,若是有一日,倭国有人意欲对明国不轨,无论是谁,吾当击之!”

“说得好!”李旦大声击掌言道,当先袖袍一拂,向李晓作揖言道:“李大人高风亮节,请受我一拜。”

李晓点点头,言道:“李兄台,我才佩服你才是,阁下受到朝廷缉捕,却忠诚之心不改,令在下佩服才是。”

李旦点点头,言道:“惭愧,惭愧。海上谋生之道,多赖弟兄们协力,故而不可抛之,走上与朝廷敌对之路,但是我自小也是读过书的,华夷之辨是绝不敢忘的。”

李晓听了点点头,言道:“正是如此。”

接着李旦突然言道:“李大人,请恕在下冒昧,听闻阁下乃福宁卫百户,是否可想在福建,寻访一下家人,在下可以……”

李晓听李旦这么说,面色微微一变。

到了此时此刻,以他现在的地位,自是不担心对方揭穿自己的身份。

当下李晓直接打断对方之言,言道:“在下并非福宁卫百户出身。”

李旦闻言微微一愣,当下低下头去,不再言语了。

李晓当然亦不会解释什么,或者编其他的谎话来圆,以他现在的地位,亦没必要和李旦多说什么,但无论如何自己乃明国人的身份,李旦是不会怀疑。

当下李晓与李旦,又言了几句,突然微微笑着,神秘地对李旦,言道:“我有一样重宝,给与兄台。”

见李晓郑重其事,李旦不由微微讶异,但想李晓既如此说,绝对是有什么别样之物,给与自己一见。

当下李晓命人,取过一个圆筒来。

李晓亲自打开圆筒的盖子,从筒中取出一张厚厚的纸来。

李晓缓缓将纸打开,而李旦亦是瞪大了眼睛,待李晓将纸张全貌,展示给李旦看后。

李旦表情微微一错愕,但是随即恢复常色,言道:“李大人,这莫非是全天下的海图么?不过与我之前所见,似乎不大一样。”

这会轮到李晓惊异了。

不错,他手中之地图,正是‘世界地图’,乃是李晓凭借记忆所绘的大致,虽不可能太详细,但是亦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于真相的世界地图。

据李晓所知,这个时代,拜托于传教士,倭国人反而较明国人,先一步见到这幅世界地图。

而明国在四年之后,当时是由传教士利马窦向万历皇帝献上《坤舆万国全图》的才是第一幅史料可载的世界地图。

李旦笑道:“我们海上跑的兄弟,没少与那些红夷鬼打交道,他们什么海图,我早就见识过了不少。我想红夷鬼虽是粗俗,但也是有本事,就将这样的图买了几幅,闲时就看看。”

李旦口中的红夷,就是这个时代的荷兰,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亦是马六甲海之上,一大强大海上势力。

真正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此时尚未成立,但是其先驱者已早早在此跟随着葡萄牙人在马六甲活动。

李晓明白了缘由后,向李旦言道:“我此图与红夷人手中之图不同,你看向此角。”

李晓将手一划,指向了地图上澳洲大陆的地方,言道:“距离马六甲上千里之处,尚有一处大陆,其地之大方圆数千里,足可容纳千百万人在上居住。”

李旦听闻,讶然言道:“竟有此地,那么为何天下竟无人知晓,甚至连红夷,佛朗机人都不知道。”

李晓笑道:“这自然是我从一个传教士手中秘密购来的,兄台可想朝此一试,此地之肥沃富饶更甚倭国十倍。”

李旦犹豫了一下,面色凝重。

李晓明白中国人的固定观念,是不肯离开故土的,要他们远离重洋,到澳洲之地开垦生活,确实有几分难了。

若他们没有此勇气,以及信念,李晓亦不可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们的身上。

不过李晓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做到,给了李旦他们开了一扇大门,但是愿意不愿意,从这大门中迈出,走向一个新天地就看李旦他们的意愿了。

李旦最后言道:“李大人之盛情厚意,在下十分感谢,此事尚不能立即答复,需和兄弟们商议一二,再做决定。”

李晓笑了笑,言道:“如此甚好,来喝茶。”

李晓和李旦又是一杯茶下肚,之后李旦就告辞退下。

李晓看对方似乎魂不守舍,不知会做出什么决定。

正待李晓喝茶时,天守阁下,侧近禀报言道:“屋形殿,前田大人携妻子阿松,以及织田家市公主的三个女儿,前来求见。”

李晓听这几个人的名字,当下将情由猜到几分,言道:“让他们来见。”

不久前田利家,阿松,还有那浅井三姐妹,一起向李晓跪伏行礼。

行礼之中,李晓看见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