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三年-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子问律法,下官如实奏报而已!”李完脸色平静,好像他的族人并没有牵扯到其中一般。按照大明株连之法,他的堂兄弟一层也会被该死的李乾义牵连,但家人主动出首的不论。

    “江东土暴子,裹挟之百姓甚多。如此大开杀戒,是逼民与我死战也!”朱平槿用现实问题敲醒三人。

    没等他们回话,朱平槿转向他正在做记录的大秘程翔凤:“护商队出征川北土暴子,本世子曾有令旨,程先生不妨给他们说说。”

    程翔凤停下了奋笔疾书的手,站起来对三人道:“世子曾有令旨:首恶必究,胁从不问。对那些被土暴子裹挟作乱的百姓,应该给他们改邪归正之机会;但对那些丧尽天良、罪恶滔天的匪首,唯有斩尽杀绝!绝不姑息!”

    “土暴子尚且如此,况夫莘莘学子哉!”朱平槿道。

    难道杀官据城这样严重的罪行,世子也要网开一面?江鼎镇揣测着朱平槿的帝王心术,心中疑惑了。好在他及时看到了不动声色的李四贤,赶忙收敛面容,不让自己的疑惑露于行色。

    “轻纵恶贼,是为亡国之兆也!世子之仁,非仁也,乃妇人之仁!”李完怒发冲冠,勃然大怒。他往地上重重一拜,转身便要拂袖而去。

    “李大人暂请留步!”朱平槿略一摆颌,随侍的曹三保便快步过去将李完拦住,“世子讲完,大人再走不迟!”

    “下官失礼,请世子速速讲来!”李完怒气未消。

    “汉儒董仲舒以《春秋》决狱,先生曾纠弹奸恶,可知其意?”

    李完无礼,世子要收拾这个李完了,江鼎镇心想。只是这李完也是学富五车之人,世子逞口舌之利,弄不好要吃亏!

    “论心定罪!”李完回道。他当过巡按,对刑名之术亦颇有研究。

    “董仲舒云: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可知何意?”朱平槿又问。

    “就其心之正邪以定罪!”李完回答完,立即反向朱平槿发难:“下官请问世子,误杀之罪与谋反未成,罪孰与重?”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朱平槿笑着回答。主观之外还有客观,犯罪情节之外,还有犯罪后果。李完之问,考点于此。

    “谋反未成,其心殊恶。故本世子曰:二罪皆重!只是……”朱平槿再答。

    “只是什么,还请世子明示!”李完咄咄逼人。

    “谋反之罪,以‘反’为心,以‘谋’为实。既想‘反’,又已‘谋’,则谋反已成,何曰未成?”朱平槿开始反击,“误杀之罪,以‘误’为心;以‘杀’为实。既为‘误’,则本‘无’。无犯意而伤人命,如死者家愿受金银劳役之偿,可宽宥也!如此既不伤天和,亦可为死者家补偿,何乐而不为之?”

    现代犯罪构成分析,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朱平槿不仅学过,还考过。这些知识和方法,从古到今,从外国到中国,都没有什么变化。区别最大的反而是习惯法与刑罚思想。比如日耳曼习惯法,对于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只是轻松地宣布你“从此不受法律保护(注一)”。这位被宣布不受法律保护的人,望着周围那些充满各种着强烈欲望的男人们女人们,心中大惧,仿佛见到了外星异形,只好一言不发捂住菊花,转身逃进无边无尽的日耳曼黑森林,从此再也不会在人类社会出现。

    “想不到世子也精通刑名!”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李完看着这个十五岁的天家少年,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世子天纵英才之名,早已传遍顺庆,李完早先不信,现在却不得不服。

    “以下官之意,世道不宁,还是要杀人立威!”李完虽然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语气已经明显缓和了,“不立威,无以镇宵小!”

    “李大人老成谋国,本世子也有此意。”夜深了,朱平槿也不给他们打谜语了,“只是要少杀,慎杀,绝不可滥杀!既要杀得他们心服口服,还要杀得他们从此不敢作乱!罪刑相当,罪责自负,一人做事一人当,株连之事,诸位休要再提!”

    随即,朱平槿叫住江鼎镇,让他立即与李完前往西充县,将擒获之人的罪行一一审明。放火杀官之人,务要证据确凿,然后以首恶之名报到顺庆府。当杀则杀,不可放过一人,传首四野,震慑宵小。其田产全部没入王庄,以抵出兵之费,其余家财全部没入官府。其余胁从之犯,视其罪行大小与悔罪态度,夺其功名,处以罚金,并判以长短不一之劳役,让他们在劳役中赎罪。如果无明显犯罪后果,且真诚地认罪悔罪,可以放归其家,自我反省。

    交代完这些事,朱平槿立即话头一转,严厉斥责官府在税收中的贪污与不公,是这次西充事变的主要原因。要顺利推行顺庆府的税收包揽,必须正视这些痼疾,真正做到“一刀切”。但只是征税还不行,还要帮助百姓恢复生产,让他们安居乐业。

    世子所讲,江鼎镇诺诺应了,李完却有些失望。因为人杀的太少,他李家不可能在这次事变中获得多少利益。相反,因为被世子强行推上了与中下层士绅对抗的前台,为了李家将来的利益稳固,他还得主动地靠拢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他正想着如何溜之大吉,置身于事外,却被朱平槿最后的一个安排惊住了:

    “程先生,明日知会廖抚同意,尽快把今晚本世子与江先生、李大人之对话发表在《复兴报》上。刑名者,公器也,不可私决。当使民尽知之,如子产铸刑鼎尔。然依朝廷制度,藩王本不治民。是故请将本世子之名更易为廖抚、刘按或按察司,以明示我蜀地官府对民乱之策。以后对付土暴子,亦如是。清剿土暴子,得先从报纸上做起!总而言之,我们的政策就是:首恶必究,胁从不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这下,一省之人都知道了李家在西充事变中的角色和态度,李家已经不可能全身而退,连同他在京师的弟弟户部侍郎李兆,也被这位蜀地世子一并绑架了。

    注一:事例出自《古代法》。作者:梅因(英)

第三百二十二章一个时点() 
第二日清晨,朱平槿与廖大亨没有急着出发,先到了涪江码头以南两里远的地方,去查看正在紧张施工的涪江大桥。

    这座大桥是石墩木拱桥结构。冬天涪江水枯,把江中几个浅滩沙丘都露了出来。工匠们及时利用了这些浅滩,在上面挖沙掏土建基坑,修建了三个大型的石头桥墩。

    桥墩比桥面宽两倍,迎水面修成了流线型,俯视呈筏形,用红砂岩条石垒砌,又用掺了糯米浆的熟石灰浆勾缝,据说粘合之后非常坚固。红砂岩虽然软于青石,但是石质更细,加工性更好,接缝处的錾纹(注一)可以做得非常平整。

    桥墩之上,飞架了四座叠梁拱结构(注二)的木制拱桥。大拱间隔之上再建小拱。大、小拱的拱梁上竖立长短不一的木柱,牢牢将最上面一层平坦的木制桥面托住。

    因为朱平槿高度重视,建设资金充裕,所以这座桥的建设进度极快。石头是当地采的,大木是上游绵潼王庄提供的。为节约时间,大木没有改成受力更为均匀的方木,只是刨掉树皮,稍加錾削,直接就上了桥。目前三个桥墩全部建好,四座大拱建好了两座,其余两座正在安装。几百名来自潼川、射洪的桥工像永不停歇的工蚁一样,在往桥上吊木头。

    “百丈大江,竟以一虹飞渡!”廖大亨感叹道,“世子真是大手笔,老夫不如也!”

    这倒是真心话。廖大亨走南闯北,也没有见过这么长的多孔大拱桥。开封以北的孟津渡黄河桥和保宁府的南津关嘉陵江桥,都是百舟联成的浮桥。浮桥成本低,架设速度快,但有两个致命缺点:影响航运和害怕洪水。孟津渡黄河桥和南津关嘉陵江桥,只能枯水则建,丰水则拆,不能保证全年通行。

    朱平槿看见廖大亨抚须晃脑,眼睛半眯,知道他诗兴大作,连忙开口道:“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正好一条破渔船摇着橹从远处经过,天上还有一只觅食的白鹳划过。钱师爷连忙赞道:“世子好诗!触景生情,入景入画!”

    “本世子哪敢在廖公面前班门弄斧?”朱平槿哑然失笑,“此乃香山居士(白居易)大作尔!”

    钱师爷顿时脸红了。只是多年的公门生涯,他的脸皮早已练就了刀枪不入的硬功夫:“古来吟桥之诗何止百万,世子信手拈来两句,便能契情合景,亦非大家功夫哉?”

    原来偷诗贼也分三六九等!朱平槿和廖大亨两两相顾,顿时大笑。笑声一起,廖大亨的诗兴也就烟消云散。廖大亨知道,朱平槿这小子急着赶往顺庆府,刚才是故意捣乱,于是笑了一回,抄着手干看着朱平槿让手下太监掏银子给桥工发点纪念品,然后挥手上了他的马车。

    回马古渡码头,数十艘大渡船已经准备妥当。三个波次,便能将朱平槿一行数百人马全部运过涪江。射洪知县和蓬溪知县正领着县里士绅贤达在渡口码头跪送。这两位知县还要在此坚守几日,直到将东去的大队步兵渡完为止。魏干、李用敬率领的独立第一辎重营,将军资运送到顺庆府后,其中两个辎重连按照计划也会于近期通过渡口返回怀口镇,承担火器火药等重要物资的远距武装运送任务。

    ……

    崇祯十四年十二月初三日晚,蜀世子和四川巡抚廖大亨顺利到达嘉陵江右岸的顺庆府。

    这里已经是抗击土暴子的前线了。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顺庆府多了许多从渠县、岳池县、西充、蓬州等地逃来的难民。朱平槿一到顺庆府,再次将热切求见的杜知府扔给了廖大亨。从成都到怀口,又从怀口到南充,三日骑行超过六百里,他已经累得撑不住了。

    就在这一日,廖大亨、刘之勃、陈其赤苦心准备了一个多月的巴州攻势,终于以大明官军特有的节奏慢吞吞地发动了。

    川北道龙文光和老将总兵甘良臣坐镇广元、朝天关,守住川陕通道。

    北路副将刘镇藩一路,自率奇兵营数千人为中军,以游击杨展的千余精锐为前锋,参将王祥一千五百人为偏师,前四川总兵侯良柱之次子、游击侯天锡的家丁募勇七百为后援,从百丈关出发,直拊巴州侧背,截断南江、通江南下增援巴州的道路,并视战况转攻巴州。

    中路副将张奏凯被四川官府逼得无奈,只好拿出了全部家底正兵辅兵四千余人马,从渔溪场出发直攻巴州。

    从甘良臣手下调来的老将王朝阳部一千五百人,接防张奏凯的防区,戍卫保宁府阆中、南部两县。

    保宁守御千户所百户陶永祚所部守备阆中以北之苍溪县,保证保宁府与广元、剑州之间的联系。

    驻守新政坝的护商队第四团第三营已经紧急调往蓬州、营山,南路的进攻任务只好由战役的总预备队——楚军贾登联部六千人接替。楚军以王省吾占据的仪陇县为进攻出发基地,向巴州合击。

    新任署四川兵备副使马乾坐镇中路张奏凯营中,统一指挥三路大军;川北道龙文光坐镇广元,紧紧盯着北面从陕西入川的路;而老将川北总兵甘良臣坐镇百丈关,指挥北路进攻。其正兵营一部分兵力,由中营参将王祥率领,实际上在一开始便投入了进攻。

    达州莫崇文弃守达州,檄调荆楚。少了莫崇文在西面的配合,这次巴州攻势的目标保留了一个,减少了一个,又增加了一个。

    攻占巴州城这个战役总目标必须保留。因为巴州是皇帝在圣旨中点名要收复的目标。是否顺利收复巴州,对于廖大亨等人的仕途极为重要。

    在巴州城下合围并聚歼土暴子的打算被放弃了。因为莫崇文弃守达州,让土暴子在巴山东翼来去自如、畅通无阻。太平营守将谭弘那千余人马,据城自保且是一日三惊,哪里还敢出城迎敌?

    至于增加的目标,当然是希望土暴子能被官军的巴州攻势所吸引,将大队主力从蓬州、广安、合州三州北撤自巴州,减少护国军收复这三州所遭遇的军事阻力。然而,土暴子是否会轻易放弃已经到手的肥肉,而北撤到巴州去与官军死磕,廖大亨和朱平槿两人都没有把握。

    官军的情报工作也十分差劲。他们只知道留在巴州对抗官军的土暴子有整齐王、顺虎混天星、杨三和一个不知真实姓名的闯食王,至于肆虐蓬州、广安、合州这三州的土暴子首领是谁,留在巴州的土暴子有多少,没人说得清。

    官军就像一群蒙住眼睛的蛮牛,向着黑暗中一头撞去。

    ……

    就在这一日,久出未归的罗雨虹终于淌着清鼻涕被马车拉回了成都,因为她感冒了。

    回到成都的当夜,疲病交加的罗雨虹突然情绪失控。先是在房间里扔了东西,砸坏了一件两尺高的红珊瑚,然后又钻进被子痛哭了一场。

    罗姑娘情绪突然失控,立即吓坏了许多人。留守王府的太监秦裔,连夜出府敲了右长史郑安民的家门。但当第二日罗姑娘宣郑安民觐见时,除了病容与倦容之外,郑安民没能在罗姑娘脸上看出任何反常的东西。相反,罗姑娘还信心满满地向他宣布:两年之内,四川盐税包揽,至少能为蜀王府增添岁入一百万两白银;而各县的税收包揽,也能为蜀王府增添岁入一百万石粮食!

    当郑安民小心提及世子命令将广赡仓长存米发了五万石到重庆府时,罗姑娘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立即下令郑安民,联系重庆府的邱家,如果还有仓容,可以再发五万石粮食过去。

    罗姑娘道,这场对土暴子的战争,不是世子一个人的战争。她作为全蜀皆知的未来世子妃,要与世子同生共死。世子一日征战未回,王府下属的所有人员,都要振奋精神,用战时的速度和效率来处理各种事情。

    最后,罗姑娘还明白提醒郑安民,既然世子出征前有旨意,他不在成都期间,王府内外之事悉听罗姑娘吩咐,而且尚未参战的商、庄两队,也由她全权指挥。那么战区以外的所有后方地区,凡应送给世子审阅的奏报,无论军政和民事,都应该同时报送她,这就是所谓的“双头报送”。

    世子与她之间的书信,要采取特别手段,建立一条安全快捷的线路。一封信从成都到达顺庆府,人马百里一换,路上的时间绝不能超过两天,这叫“八百里加急”。凡是轻慢于她的,政务司都要记录存档,报送世子并交警察部贾审理,以失君臣之礼罪之!

    ……

    就在这一日,一队百人左右的精悍队伍,背着沉重行囊,趁着夜色,从新津县南一个名叫邓双的王庄出发,沿着总岗山脉的东南山脚,悄悄地隐蔽前行。

    他们的目标,是邛州下属蒲江县北面的一座大山。或许因为山顶凉风袭人,这座大山被当地人称为凉风顶。凉风顶的半山腰,两侧突出的山崖半抱着一个世外桃源。这个世外桃源既不是什么王庄,也不是什么别业,而据称是嘉靖年一个姓孟的土匪老巢。孟家寨虽然破旧,好歹遮风避雨;寨中一口古井,人员无断水之虞。

    作为情通局行动队布局邛眉的一个重要措施,孟家寨被队长魏申选做了行动队的特别屯兵基地。他之所以看重这里,是其地形隐蔽、所处位置好。从凉风顶向北出去,三十里开外便是邛州到眉州的道路。年初世子率军从雅州到仁寿县,走的便是此道。

    占据了凉风顶,可以随时威胁邛、眉两州间最快捷的交通线。

    ……

    还是在这一日,来自湖广某个村庄的三个家族共两百余人卖掉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换成了可以吃的粮食,然后从荆州踏上了到四川的漫漫旅程。这三族人姓王、姓文、姓蒲,原来同住于襄阳附近的一个村子里。献贼入了襄阳,三姓不愿从贼,便举族南逃,经过荆门到达了富庶的荆州。

    谁知经过了千辛万苦,荆州却并非安身立命之所。他们辗转飘零,四处流浪,靠打短工和乞讨为生。这时,有族人从一位仁义大方的蜀藩宗室口中亲耳听到,蜀地有个爱民如子的世子,他会让百姓有饭吃,有田耕,重享太平盛世。走投无路的三姓族长一合计,决定赌一把,继续西行,到四川去!

    仅从荆州到重庆,便有两千多里地,路上要走三个月。在这条路上,有长江三峡的千山万壑,有吃人不吐骨头的虎豹豺狼、有斩首冒级的官军、有残忍凶狠的土匪。

    这些他们都知道,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

    注一:条石接缝,接缝面不能太光滑,必须用细密整齐的錾纹对接,否则桥墩会在强大的水力冲击下滑开。

    注二:参见《清明上河图》那座拱桥的结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火柴棍或筷子试试。

第三百二十三章金角银边(一)() 
顺庆府衙和其近旁临江依丘而起的都尉楼,分别被蜀世子廖大亨和朱平槿征用了。朱平槿征用都尉楼这座高大的五层酒楼,而不是居住条件更舒适、保卫条件更优越的城隍庙等寺观,明里的理由是不愿惊扰神明,暗地的理由是他喜欢站在楼顶凭江远眺,这能勾起他对前世家的感觉,所以他毫不犹豫,独占了最高的一层楼。

    凭栏处,一支细长的黄铜壳单筒望远镜,被罗景云瞄在右眼上对着大江两岸来回晃悠。

    冬寒草黄,江岸一片萧索。大江水枯,寥寥几艘行船。

    “姐夫,这东西好用!只要视野开阔,多远都能看得清!只是久了头晕眼胀!”罗景云在他姐夫面前,又从坐镇一方的大员恢复成了童心未泯的少年。

    他揉揉眼睛,借着手掌的遮掩,先给笔直站在厅堂正中的陈有福使个眼色,然后向朱平槿露出了一张嬉皮笑脸:“姐夫,发给我们用吧!战场指挥用得上!”

    小舅子的鬼机灵瞒不过朱平槿。他笑道:“东西总是要用的,早晚都会配给你们!”

    但他的话头马上转折:“只是现在不行!以后要拆开测量,进行大规模仿制。你们看,商人的价值不仅是货物的互通有无,还有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的互通有无!看看你们手上的东西,泰西那边已经做得很好了,泱泱中华反倒要仿制。这说明什么?说明大明已经在很多领域落后了。固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