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天灭日-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怜封天那家伙费了不少心思鼓捣出这一份情报,木有吊用,被人丢弃一边。

    站在封天的角度看,这份情报似乎很重要,想要把日倭高层的注意力吸引到北极熊那边,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番努力付之东流。(。)

第一百七十一章士气() 
♂,

    关东军大兵压境,战争即将来临。

    为了迎接大战,北地一改往日的平静,变的繁忙起来了。

    军队在集结,有些军队向东集结,也有的军队向北方集结,更多的军队进入了热河。

    虽然没有广泛宣传,但是,北地人民已经知道了,侵略者又要进攻北地,战争即将爆发。

    北地人民没有惊慌失措,除了战争年代已经习惯了战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北地人民坚信,有封天在,北地是安全的。

    为了家园,为了战争的胜利,每一个北地人民知道,他们应该奉献,应该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支援前线战争。

    所以,整个北地防区看不出有任何战乱的迹象,一切都井井有序。

    而能够看出与以往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感觉更忙了,各行各业都在忙。

    最繁忙的当属北地的列车,东西往来穿梭不断。

    距离最远的西部的三个旅守备部队,却是最先抵达前线,他们是乘火车迅速转移到了热河境内。

    至此,广阔的西部,只剩下三个营的兵力。

    呵呵,甘、宁两大省的地盘,三个营的兵力,就跟没有军队差不多。

    这算什么?

    尼玛,顾头不顾屁股的节奏啊。

    是的,封天真是豁上去了,一切都不管不顾了。

    这时候,真要有点胆量的军事力量,随手就会把这两大省份拿到手里。

    问题是,有没有人敢伸手?

    西面的盛世才有没有胆量啊?

    估计够呛。

    杨虎城估计也不会做这种事,阎锡山与封天关系好的很,自然不会做这种事情。

    反正人家封天很光棍,三个营的兵力放在哪儿,也就是象征性地表达一下,这是我的地盘。

    其实,封天心中很有数,我就是放在哪儿,也没有人敢伸手,除非此战北地失败了,被人打得如丧家之犬,否则,给他们胆量也不敢伸手。

    封天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北地的列车往来穿梭,主要是运载战备物资,粮食、弹药等战争必备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正规军早已经有建制,根据作战命令,向指定位置开拔便是。

    最壮观的当属农垦部队,这些人放下锄头等农具,迅速集结起来,配发武器弹药。

    二十万农垦军,数量相当可观。

    这还不算什么,北地有五十万农垦大军,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迅速转化为军队。

    这些半军事化的农垦大军,平日里一边干活,一边训练,虽不如正规军的战斗力,可也比普通人强多了,到了战场能够打仗的。

    这还不是全部,北地还有数量庞大的建设大军——工程兵部队。

    如果战争打到了北地的腹地,那就不需要搞什么建设了,这些工程兵随时可以转化成军队。

    仅从这一点看,封天绝对有远见,早已经未雨绸缪。

    表面上北地仅有十个师的主战力量,但是,封天如果高兴,不要说这二十万军队,四十万、六十万军队,说拉起来也是很快。

    九一八之后,封天从东北撤出来,先干的一件事情,就是组建建设大军。

    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五年,整整四年的时间,这一支建设大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年的时间,足以让这一支后备军的战争素质得到提高。

    由此可见,封天并不是盲目的冲动,也是有点底蕴。

    可以说,这一次战争规模相当庞大,北地的军事力量,除了警备师没有动,警察部队没有战斗任务,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有战斗任务。

    这是拼命的架势啊,事关北地的生死存亡,不拼能行吗?

    北地动员的军队看起来很多,可是,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两个国家军队,这一战后果如何,现在还真不好说。

    也不知道封天为什么发飙,说什么国土不能丢。

    其实,前面不是丢了很多嘛。

    何必呀,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你一个地方武装力量,操那么多心干嘛?

    这一战,怎么看都有点找死的节奏啊。

    不要说对阵两个国家,只要其中一个国家与北地义勇军较真,北地义勇军也扛不住劲,不被人家撕碎了都不可能。

    这说明什么呢?

    大概是封天在以前走得太顺了,连续的胜利让这家伙狂妄自大。

    一个小小的地方武装力量,自不量力,想要与两个国家的军队较真,封天有点魔怔了。

    不管怎么,战争已经临近了,北地义勇军总参谋部、总政务部以及总后勤部,全部开动,为战争做最后的准备。

    参谋部按照封天的意图,制定出了南北线战场的作战计划,并下达到战区指挥部。

    各主战部队按照作战命令,迅速开赴指定地点。

    北线战场,三个主力师分左中右三路,他们身后是守备旅、骑兵师,再往后就是农垦部队了。

    而在南线的热河战区就有点意思了,主战部队并没有靠前布置,倒是守备旅盯在了最前线。

    显然,这是为了应对战争出现意外险情所布置的后手。

    东线战区的军队最少,二个守备旅开赴前线,担当起阻挡关东军前进步伐主力部队,他们身后只有两个主战师远远布置在赤峰东部到通辽以西之间。

    二个旅,才一万多人,在辽阔的平原展开,就跟撒芝麻差不多,看不见人啊。

    显然,东部战区的战术,是以弱旅对抗强军。

    而这种布局,一看就明白,封天还是要采取诱敌深入的老把戏。

    与北地高层担忧形成鲜明对比,北地义勇军士兵情绪高涨,满怀杀敌的愿望开赴前线。

    总政务部的战争动员已经开展起来了,战前的各种会议从上到下一个接着一个,基层官兵纷纷表决心,奋勇杀敌立功,坚决挫败小鬼子的进攻。

    北地义勇军士兵,并不惧怕小鬼子。

    因为,他们总是胜利的一方。

    失败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耻辱。

    一支彪悍的军队,正在成长,一改千年以来中华懦弱的历史,中**队的脊梁挺直了。

    是的,这一只军队真的有些不一样了,先不说眼前这一场战争能不能胜,就看他们的精神面貌,高昂的士气,完全有别于其他军队。

    伴随着军队的行进,歌曲不断地在军列中响起,这个连队唱义勇军进行曲,别的连队也不示弱,紧跟着唱了起来。

    最近有一只歌刚刚唱起来,我们的军队像太阳。

    此时,一个连队刚刚唱起这首歌曲,他们踏着歌曲的节奏,迈步前进。

    有一种勇敢叫力量

    有一种选择叫坚强

    有一种声音叫雄壮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跨过艰难困苦雨雪风霜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有一种思想叫光芒

    有一种引导叫方向

    有一种跟随叫前进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跨过艰难困苦雨雪风霜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跨过艰难困苦雨雪风霜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这首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铿锵的节奏,正迎合了士兵的士气,其他连队迅速跟进,很快,漫长的队伍响起嘹亮的歌声,响彻茫茫荒原。

    有士气的军队,才会有战斗力。

    北地义勇军的士气,不是凭空说出来的,而是战争锤炼出来的。

    从九一八之夜走出来的这一支军队,逢战必胜,越战越凶猛,成长为一支虎狼之师。

    是的,有一种勇敢叫力量,有一种选择叫坚强,有一种声音叫雄壮,这支军队就像早晨的太阳冉冉升起,他们是北地未来的希望。

    士兵无所畏惧,是能战之师的必备条件,这是义勇军成军的第五个年头,封天精心打造的军队,成效初见。

    尽管这一支军队还在成长期,可以预见,他们必将成长为一支雄壮之师,钢铁之师。

    当初,封天想利用德王造反事件,收复领土,虽然也考虑到关东军会有所动作,却没有估计到关东军会出动如此之多的军队。

    因为,这一时期日军的总兵力本来就不多,又经历过数次打击,一定会对北地义勇军慎重用兵。

    即便是这样,封天也不怕。

    封天相信,只要北地义勇军在作战中凶猛,重创关东军的攻势,造成大量地伤亡,关东军必然会有所收敛。

    而北地其他高层的顾虑,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北地义勇军将要面临两个国家的军事力量。

    是的,眼前的局势的确有点吓人。

    但是,封天不会退缩,哪怕是鱼死网破也要完成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封天不惧怕,除了本身的胆气,手中也不是没有一点底牌。

    真要是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封天相信,北地义勇军绝对会让对方付出代价。

    封天不再是刚从奉天走出来,北地义勇军非常弱小的时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绝对有一战的能力。

    原本封天不想过早地流露出真实力量,甚至,北地义勇军连新装备都没有换,时机不对,北地义勇军换新式武器还需要再拖几年。

    但是,今天被逼到了墙角,这才是封天纠结的所在。(。)

第二百七十二章会盟() 
♂,

    七月十二日上午,德王一行抵达大草原深处的一处蒙古包,也就是他们选择的会盟地点。

    此次会盟,草原各部势力复杂,涉及到大大小小数十个旗,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要解决权力分配。

    当然,最大的权力分配,在德王与姚思之间。

    毕竟,德王是此次行动的发起者。

    而姚思喇嘛却是人心所向,在北部草原有众多的拥护者。

    德王的人马差不多已经到齐了,大概有两千人左右,至于北部草原的人,正在陆续抵达,他们的人要多一些。

    中午之前,日倭顾问腾信也到了,德王亲自迎接腾信。

    “腾信先生,就等你了,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本王需要大日倭帝国的支持。”无疑,德王关心的是日倭方面答应的武器装备,没有枪械,仅靠牧民手中的猎枪,恐怕战斗力必将大打折扣。

    腾信微微一笑,说:“德王,大日倭帝国答应的事情,就一定会办到的,我们信奉的是诚信。尽管北地义勇军管卡严密,但是,关东军还是尽力输送过来二千五百条步枪。

    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为了吸引北地义勇军的注意力,关东军决定,提前一天发动攻势。哈哈哈,到时候北地义勇军都被吸引到了南部战线,这边高枕无虞了。”

    这则消息令德王欣喜万分,有了武器,草原骑兵如虎添翼。

    同时,关东军准备提前一天发动南部攻势,确实起到了掩护北方行动的作用,看来,自己所梦想的大蒙古愿望就要实现了。

    “来人,去把武器分发下去,告诉他们,一定要牢记大日倭帝国的恩情。”

    “遵命,我立刻分发武器。”

    德王很狡猾,现在姚思等人还没有来,先把武器发下去,免得到时候为了这些武器产生纷争。

    下午三时许,巴音格勒、董汉鲍等一些喇嘛陆续抵达。

    此时,周边遍布大大小小的帐篷,一望无际。

    这一些帐篷都是先期到达此地牧民临时搭建的,以青壮年居多,也不排除拖家带口,甚至一个部族都来了。这些忠实信徒们乡音喇嘛的号召,从远远地地方聚集在这里。

    这些喇嘛一路走来,大草原上的牧民一片欢呼,可见威望值高。

    这一些都看在德王的眼里,北部草原参与的人数比预想的要多。

    与北部草原相比,德王着急的人数要少得多。

    德王压低姿态,走出老远热情迎接:“各位住持,本王在此等候多时了,诸位一路辛苦。”

    “呵呵,不辛苦,倒是让德王久等了。”巴音格勒与德王最熟悉,走前一步与德王寒暄。

    见董汉鲍等喇嘛的眼睛扫过腾信,德王急忙介绍说:“嗯,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大日倭帝国派来的代表腾信,此次行动的首席顾问。

    此次行动,获得了大日倭帝国的鼎力支持,并支援了大批枪支弹药。

    腾信顾问刚才还告诉我,问了策应此次行动,大日倭帝国的军队,将在南部提前发动攻势,吸引南部武装的注意力,为我们的统一之战提供帮助。腾信先生,这位是乌兰寺院的住持董汉鲍,巴音格勒你已经认识了。好了,大家进账吧。”

    巴音格勒高新地说:“这太好了,大日倭帝**队南部吸引北地义勇军的注意力,这样的话只考虑北部乔巴山就行了。请,大家进去细谈。”

    乌兰寺院住持姚思、董汉鲍等人的势力很大,早已经联络了大草原48座大寺院住持,形成一股秘密的喇嘛组织,该组织拥有二千多名上层喇嘛。

    甚至,他们还与所谓的议会头目根登、德米德等人都有联络。

    而这一次行动,或许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姚思之所以还没有来,正是因为要与根登密谈,大概会晚一点到达。

    众人走进大帐,依次落座。

    董汉鲍心中暗想,德王有日倭人的支持,占了先机,看来有必要在人数上做文章,压一压对方的气焰。

    “德王,据初步估算,这一次北部大草原能聚集一万多人,此时正在陆续赶过来,明天上午大部分人就会到齐。不知道此次德王能聚集多少人马?”

    德王一听,心中暗喜,人数要比原来设想的要多啊。

    当然,他也知道董汉鲍说这话的含义,对于这种小伎俩,德王心中不屑,当然,德王的胸怀还是蛮大,不会计较这点小事。

    “好,甚好,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不怕人多,就怕人不够。诸位也应该清楚,南部草原有封天这股匪帮控制,为了不惊动他,本王只招收了两千多人。”

    董汉鲍也不想与德王扯皮,开门见山地说:“德王,草原的羊群有领头羊,不知道德王对此有何高见啊?”

    德王皱皱眉头,这个董汉鲍有点咄咄逼人,逼着他德王表明态度。

    这一问题德王早已考虑过了,为了顺利地实现目标,有些利益总要牺牲,只要自己抓住兵权,其他的都可以放弃。

    “呵呵,住持说得对,此次会盟,是需要先确定盟主。我想,姚思住持声名远播,众望所归,是个不错的人选,至于我嘛,也就喜欢舞刀弄枪,盟主之位还差一些,哈哈。不知董汉鲍住持感觉如何?”

    德王如此识相,到让董汉鲍有些意外。

    临行前,他与姚思喇嘛探讨过,德王是此次会盟的召集者,心中不可能没有想法。

    但是,自己一方必须把盟主掌握在手,否则,还不如自己单干。

    德王如此识相,这事情就好办了。

    人家敬你一尺,董汉鲍心中有数,说:“既然德王喜欢舞枪弄棒,那是再好不过了,德王负责军事,巴音格勒作为副手,辅助德王建立军队。至于盟主,由德高望重的姚思大喇嘛住持担任,我在边上打打下手。剩下的各旗,看看来的人数多少,按照参加人数的多寡情况再定吧。”

    德王松了一口气,他就怕董汉鲍在军事上不让步,真若是连这一点都不给他,这一次的合作也就没有必要了。

    至于让巴音格勒当副手,无非是牵制他而已,这都是意料中的事情。

    这些喇嘛注重名声,盟主之位肯定当仁不让,那就如你所愿。

    德王想得更远,只有兵权才是根本。

    “董汉鲍大喇嘛的意见,本王很赞成,此时先告一段落,至于下层职位,等到明天各旗都到齐了,再做决定。眼下要做的事情,是首先草拟独立宣言,我建议,在七月十五日起事的当天,在重要媒体上同时发布,为此次会盟造势,不知诸位一下如何?”

    巴音格勒说:“造势有必要,草拟独立宣言也不过大半天的时间。不过,这里的条件很差,即便我们想发布,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送出去呀?”

    德王心中冷笑,都什么年代了,连这点事都不懂,一群土包子。

    虽然德王心中是这样想的,脸上却挂满着微笑,说:“呵呵,巴音格勒想要骑快马往外送,当然不行了。可你忘了,我身边不是有大日倭帝国代表,我们的顾问腾信先生嘛,他会想办法将文稿发出去的。当然,文稿不需要太长,只要说明问题即可。”

    董汉鲍也不是不知道,现在有一种叫做电报的玩意儿,能千里传音,只是刚才一时没有想起来罢了。

    看了看腾信一眼,董汉鲍说:“如此甚好,那就要麻烦顾问先生了。”

    “吆西,大****帝国与诸位精诚合作,自然全力以赴办好此事,请诸位尽管放心。再说了,鄙人既然担当顾问,也应该出点力,都是分内的事情。我想,当北地义勇军在南线奋力作战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一篇独立宣言,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哈哈哈。”

    “哈哈哈。。。。。。”

    帐篷内的人突然明白了腾信所说的含义,禁不住放声大笑。

    一番得意之后,德王说:“不错,封天正忙着与大日倭帝**队作战,根本想不到他的身后会出现一支军队,可以想象,到时候北地立马变成一片混乱的状态。即便他们想要抽调兵力回防身后,恐怕也来不及了,我们的骑兵会横扫整个北地。再说了,他要抽调军队回防,大日倭帝**队奋力一击,他们的南部防线恐怕也会崩溃的。”

    董汉鲍虽然不懂军事,意思还是能听明白的。

    显然,这个结果是令人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