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天灭日-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读过书的百姓,他们知道的少,不会发表这些言论。而正是那些一知半解的文人,借助他们的知名度散播一些荒谬的言论,似乎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为祸不轻啊。

    所以说,越有知识越反动,一点不假。这个知识就是指那些半瓶子醋的文人,不求甚解,以为自己知道的多,妖言惑众。

    外国的东西有好的,也有不足之处,西医虽然不治本,对于急症却能暂时控制,这是优点,所以,北地的医学利用这一点控制病情的发展,而后,慢慢用中医调理,根治疾病。

    外国的优点我们要吸收,但是,不能因为外国的优点,而抛弃本民族的精华。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西医才多少年啊,他们没有那种底蕴。”

    封天说这话,表面上似乎有些偏激,但是,细细想来还真有道理。

    读书人光读书不思考,的确是把书复制一遍而已。

    书都摆在那儿,还需要你来复制吗?

    所以说,这些人说是人才,的确不合适。

    当然,说人家都是蠢材,打击面也太大了。

    阎锡山此行可不是来听封天讲这些大道理,他是有所为而来。

    于是,阎锡山中断了这个话题,转移到他所关心的话题:“封老弟啊,眼见着你这北地的人越来越稀薄,是不是有什么打算呀?”

    阎锡山心里想什么,封天大概知道一点,无非是关心封天下一步的打算。

    封天笑了笑,说:“呵呵,两位老哥来得巧啊,再过几天我可要南下了,今后要待在汉省。”

    “汉省?哪有汉省这地方呀?”不怪阎锡山不知道,封天可从来没有对外说这种话。

    “呵呵,就是那个半岛啊。如今北地义勇军的地盘越来越大了,重心也要向外发展,不能老待在北地这片土地上。如今国内抗战形势越来越有利于我方,北地义勇军彻底切断了日倭北方的威胁,战争只会在沿海地带,不会向北方发展,老哥也应该放心了。”封天一边说着,眼睛看着眼前的老狐狸,心想,你丫的大概可以睡安稳觉了。

    不错,阎锡山的确可以睡安稳觉了,日倭军队再也不会威胁到他。

    不过,阎锡山深知封天的预判能力,最希望了解有关内陆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得知封天要离开此地,此时不问更待何时啊。

    于是,阎锡山继续说:“老弟这一走,远离了中原,岂不非常可惜吗?以老弟的能力,逐鹿中原还真不费力气,为什么要放弃这等机会呢?”

    阎锡山这个话题,连刘湘都瞪大了双眼,他也想知道封天的想法。

    “哈哈,阎老哥这是想套我的底细的,不错,按照北地义勇军的实力,统一中原不成问题。

    但是,有没有能力做是一回事,可不可以做,又是另一回事。

    比如刘老哥,改变他的命数,大概不算大事,可是,如果改变天数,逆了天道,问题就严重了。”封天一番说辞,明显又摆出一个神棍的样子糊弄人。

    果然,阎锡山大声嚷道:“古人都说天下有德者居之,老弟这观点有些迂腐了。”

    对阎锡山的话,封天不置可否,继续装神棍,说:“一个人有命理,这天下也有命数。天下已经是有主之人,我若有非分之想,逆了天道,恐有不妙。”

    尼玛,越说越玄,说的眼前二人晕乎乎的。

    突然,阎锡山有点明白了,反问道:“你的意思是老蒋是真命天子,运数已定?”

    封天无奈地摇摇头,说:“我不是说他,老蒋没有那个命数,他也不过是中间的过度而已。就算论个人能力,老蒋也没有那个本事。”

    还别说,封天装神棍,眼前这二位还真信。

    自从认识封天之后,阎锡山一次次地见识了封天的预测能力,断定封天一定擅长命理那一套。

    这玩意儿一次可能是巧合,但是,每一次预测成功,阎锡山不信都不行。

    而刘湘本人原本就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尤其是此次躲过了一劫,对封天更是深信不疑。

    阎锡山自不会放过,继续追问道:“不是老蒋,那会是谁呀?”

    摇摇头,封天说:“此事不能说啊,诸位拭目以待不就行了。”

    封天越是不说,阎锡山越想知道,说:“哪怕提示一下也好,你可不能这样吊人胃口,急死老汉了。”

    封天有些无可奈何,这个阎锡山穷追不舍,不达目的不摆休,看来不说点什么是不行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如今这天下各方,谁的经历最艰辛,我不说,二位老哥也会知道吧。”封天摇头晃脑地说,十足一个神棍的模样。

    闻听此话,无论是阎锡山还是刘湘,二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尼玛,怎么会是他呀?

    阎锡山的心情很沉重,刘湘也差不多。

    这二人可不太喜欢那种制度,如果是这种结果,这二人还真不知道如何应对。

    阎锡山哭丧着脸,说:“老弟呀,你不是在吓唬我吧?”

    “绝无儿戏之意,以后二位老哥可不要逆势而动,哪怕不认可,也不要轻易招惹是非,毕竟为了以后好相处。哪怕不是为了自己,也要为后代留点富荫。”封天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历史上阎锡山的确逆势而动,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封天这一席话在阎锡山和刘湘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在这之前他二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会是这种结局。

    阎锡山和刘湘二人脸上阴晴不定,内心在做挣扎。

    他们不再关心眼前的局势,而是想着未来怎么办?

    尽管阎锡山正在与之合作,但这是两码事,如果让阎锡山受他们的管制,这恐怕难以接受。

    而刘湘与之交过手,更不想走到那一步。

    刘湘哭丧着脸,说:“老弟啊,难道真的不能更改吗?你手里的军队如此强大,直接统一全国得了,何必非要搞成那种结局呀?”

    封天一挥手,坚定地说:“不行,这绝对不行,天命难违,我不是神仙只是一个凡人而已,只能顺应天道。再说了,我早已经承诺过,不会插手国内事务,内战也不是我本人所愿。所以,我早已经规划好了下一步的去向,何必掺和这些事。”

    开什么玩笑,河蟹大神正举着大铡刀,一不小心粉身碎骨。

    得,封天直接拒绝,不插手这件事。

    也就是说,谁也改变不了这种趋势。

    想想也是,当年老蒋兵强马壮,大军围困之下,在外界怎么看都是绝境的情况下硬是消灭不了他们。

    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不用气运来解释,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

    刘湘和阎锡山心中都明白,现在有封天在背后大力支持,河之北已经掌握在手、山之东早晚也会落入其中,军事力量更是发展迅猛,这种趋势已经无可改变。

    思绪万千,这二位大概都意识到自己不留一条后路是不行了。

    此时,阎锡山和刘湘都抬起头来,一起看向了封天。

    “封老弟,你这是打算在汉省另开炉灶了,是吧?不过,那地盘实在是太小了,恐怕难以容纳你这个大神啊。”有些事情必须问明白,阎锡山老奸巨猾,不探一探封天的底细也不会轻易做最后的决定。

    阎锡山的问话,也是刘湘所关心的问题,两个人都在焦急地等待封天的回答。

    封天抬手指了指阎锡山,笑着说:“你老哥这是在为难我,这绿省也是当年我拿下来之后,才告诉我的战友们实情。我是先做事后说话,在没有做之前不会轻易说出来的。

    既然你们非要问,不说点恐怕过不了关。

    这么说吧,你看绿省已经在我的掌握之下,将来的话,绿省向北的大片土地,大概都有可能掌握在手。如今喜马拉雅山南麓大片土地都是我的,我会缺地盘吗?

    我说过,外面的世界很大,有足够大的舞台让我去施展,说不定再创造一个比中原还大的国家。当然,今天这种话题,不能再让第三者听到,切记。”(。)

第三百九十五章一亿总人口() 


    封天勾画出的未来,不得不令阎锡山和刘湘紧张万分,他们俩现在如果不考虑后路的话,也就辜负了老奸巨猾的称号了。

    不论是阎锡山还是刘湘,必须未雨绸缪。

    那么,他们的后路在哪里呢?

    这天下还有比封天这边还好的去处吗?

    这一点阎锡山和刘湘二人想到了一块,如果未来不可抗拒,真走那条路的话,不如加入到封天阵营。

    为什么不考虑老蒋,他的势力最大呀。

    艹,哪里还敢往他那里靠啊,按照封天的意思,老蒋早晚完蛋,在跟着他还不是一块儿完蛋嘛。

    这年头爹死娘嫁人,各奔前程吧。

    经过再三思绪,阎锡山终于开口说话:“封老弟,我打算把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交给你整编,不知道意下如何呀?”

    阎锡山没有说投靠封天,却把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交给北地义勇军整编,这其中大有门道。

    一个军也就是阎锡山不到三分之一兵力,暂时不影响他的安全,对于今后的走向,阎锡山还需要观察,不能仅凭封天一句话盖棺定论。

    即便是最终结果不可改变,阎锡山今天的所作所为已经表明了态度,封天能不认账吗?

    封天笑了笑,说:“你老哥若是真决定这样做,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让傅作义先整编一下,尽量保留青壮,而后再向北移动,给外界留下一个是他个人行为。”

    封天的意思,阎锡山当然明白,那是不希望惊动天下,确切滴说不想惊动老蒋。

    试想,如果阎锡山投奔了封天,大概老蒋会吓得掉裤子。

    阎锡山伸出大拇指比划了一下,说:“高,实在是高,封老弟心思细腻老汉我佩服。”

    刘湘这里一看,人家阎锡山几句话搞定了自己的后路,自己也不能落在后面。于是,刘湘问道:“那么,我这边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虽然没有明说,刘湘的意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

    封天说:“山城早已经确定为陪都,你不让也得让,所以,老哥的嫡系部队要往西面驻扎,与北地义勇军接壤,非常方便。

    当然,军队要悄悄滴整编一下,军队不在多少而在于精锐,年轻体壮,无不良嗜好是必然选择。

    三八年还需要再征调五十万青壮去南疆,那里可以安置很多人口。可以给他们一个政策,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如果找到媳妇,可以一并带走,北地义勇军负责安置。”

    的确,从四川进入南疆真的很方便,而且,四川是人口大省,从哪里抽调人口的确是不二之选。

    而且,封天给的政策绝对吸引人。

    现在天下谁不知北地富得流油,对于贫困的百姓来说,那可是天堂。

    而这个差距就是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不在一个等级上。

    大概凡是被选中的年轻人,找女人完全可以挑挑拣拣,本地的美女大概都要跟着走了。

    刘湘立刻明白了封天的意思,说:“好,就这么办。老弟的眼光看的就是远,早早把南疆这地方控制在手,还让大英帝国乖乖的承认,嘿嘿,换个人试试,大英帝国是那么好招惹的吗?”

    这件事不光是刘湘这样看,哪怕是老蒋都没有搞明白,大英帝国怎么就阳痿了呢?

    是啊,一个世界强国竟然认怂,公开承认喜马拉雅山南麓归北地义勇军所有,这其中没道理呀!

    有没有道理不去说,反正事实就是如此。

    大英帝国碍于脸面当然不会把内情往外泄露,封天也不会闲着没事到处嚷嚷,所以,印度次大陆这一次事件给外界留下一个谜团。

    当然,封天向外扩张,也间接地证明了封天以前的承诺,不会插手国内事务,让老蒋越来越放心。

    只要在抗战期间不打内战,封天没有理由反悔。

    至于抗战之后的事,那就与封天无关了。

    对此,目前国内几大势力大多都心中清楚,封天的企图,那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当然,对于南方那些不明就里的各派系,对未来的认识越发明朗,围绕在老蒋身边的凝聚力也就更高。

    是啊,只要将日军赶出去,国内还是老蒋的天下,除了封天没有能够挑战老蒋的权威。

    不过,若是他们知道阎锡山和刘湘都已经开始抽腿了,大概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阎锡山正在心里琢磨,是不是也给山之西的娃子创造点条件啊。

    在山之西经营了若干年,将来自己抽腿走路,不管自己治下的老百姓似乎也说不过去。

    阎锡山越想越觉着有道理,说道:“四川能移民五十万,这种事不能拉下山之西,老汉也要为家乡的百姓争取五十万名额。

    尽管山西临近北地,相对于四川富裕一些,但是,与北地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道理是一样的。封老弟,不能忘了山西的弟子,应该一视同仁。”

    “哈哈,阎老哥什么也不想漏掉,这也要攀比。好在北地将来还会想歪扩充,否则,还真难以安置如此巨大的人流。行啊,北地义勇军继续招收农垦部队和工程兵部队,为安置这些人提供保障。”封天当然不能顾此失彼,满足刘湘,阎锡山这边的要求就必须答应下来。

    刘湘和阎锡山对望一下,问道:“听你这话的意思,不会仅限于目前所掌控的地盘,还要继续想歪扩张吗?”

    封天苦笑一声,说:“不扩张能容纳下后来人吗?先有地盘才能继续吸收更多的人,否则,人口密度太大,大家吃什么呀?”

    封天这话说的看似有道理,其实也没有说实话。

    阎锡山和刘湘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爆发。

    封天要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趁世界混乱之际,疯狂扩张地盘。

    地盘大了,总要有足够的人口填充,否则,无法真正占领那些土地。

    所以,话应该反过来说,封天要先有人而后才会有地盘。

    在封天的计划中,北地义勇军的总人口需要达到一亿人。

    如果加上一九三八年的转移人口,北地义勇军的总人口非常接近一亿,基本上满足了封天的要求。

    (。)

第三百九十六章封天出国() 


    北地义勇军最新的扩编计划出笼,封天发布命令:成立特别集团军,原警卫军升格为特别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主要职责就是守卫核心区域,并作为北地义勇军的机动部队,随时支援战场作战。

    而且,这个集团军还装备某些最先进的武器。

    加上整编后的傅作义第三十五军,北地义勇军将整编成为十个集团军,当然,第三十五军全部拆散整编,而后与北地义勇军整合在一起,傅作义担任第十集团军军长。

    至于守备军,当然也要升格,顺利抵转化为十个军的建制。

    其中,南云省和西云省各有两个军的建制和一个山地部队。

    山地师虽然没有升格,却从两个山地师,变成了六个山地师,以适应战区不断扩大的需要。

    陆军这次大扩编造成农垦部队大幅度减员,这当然不行,倒逼着农垦军继续招兵,原来计划保持二百万的规模,却得到封天的命令,农垦军扩充到三百万,并逐步过渡到四百万规模。

    封天命令农垦部队继续扩编是有道理的,地面越来越大,耕种的面积也要扩大,需要的农垦军必然多,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农垦部队除了为正规军提供兵员以及辅助正规军作战之外,最大的任务就是要保障北地义勇军的粮食供应,一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全靠农垦部队支撑,人少了能行吗?

    工程兵部队也需要扩军,计划扩充到二百万规模。

    虽然地盘大了,工程量也在增加,工程兵部队却可以少一些。

    因为,北地义勇军掌握着数百万俘虏,都是劳动力呀。

    除此之外,陆军的其他兵种都在扩军,比如火力支援部队,名称没有变化,却增加了导弹打击能力。

    边防军作为一个兵种,需要巡防的边界加长,军队必然也需要扩军。

    最倒霉的是装甲集群部队,这一次不仅没有扩编部队,而且还被拆散了,充斥到各个集团军。

    这一步封天必须做,因为一个集团军的编制足够大,完全能够容纳装甲部队。而装甲部队也不可能无限的膨胀,维持师一级甚至是旅以及,编制刚好合适。

    除了陆军整编,其他兵种也需要整编。

    这一次整编,航空兵部队没有扩编,而且还被缩编了,飞行员抽调出去不少。

    因为,海军要组建海航,除了两艘航母上原有的飞行员,需要补充大量有实战经验的飞行员。

    飞行员光有战斗经验还不行,海航不同于陆航,需要在航母甲板上起降,除了丰富的飞机驾驶经验之外,还需要飞行员具备超一般人的心理素质。

    所以,这些飞行员就必须从航空兵部队抽调飞行员进行选拔,合格的飞行员才能够加入海航。

    这一番折腾,让陆航失去了大量的优秀飞行员。

    这样的话,航空兵部队想扩军也不可能。

    陆航的飞行员严重缺员,培养飞行员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完成的。

    飞行员只能慢慢滴培养,想急都急不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此次北地义勇军航空兵部队更换了装备,全部都采用新式飞机,的确不需要从数量上保持优势,而是占据技术上的制高点。

    高志航被任命为海航司令员,其他两名军长也升格为陆航副司令员。

    海军正式成军,海军司令陈磊,海航司令员高志航兼任海军副司令,政委初晓言。

    海军由这一次抵达仁港的双航母编队为基础,两艘航母,十艘驱逐舰以及十艘潜艇为主干,这是明面上的海军舰只。

    这一次跟随双航母编队一起回来的大型运输船队中,有一些船舶几乎是空壳,能自由航行,但是,没有武器装备,没有人发现这是军舰。

    其实,这是在欧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