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的是另有其人,当然,这话是我俩私下里说,不要以讹传讹,造成双方不必要的矛盾。”
封天在那儿神侃,人家戴笠心里有数,一阵冷笑,这个国家有谁能够与蒋委员长争锋?
江西哪位?
这是不可能滴!
数十万的大军正在围剿,估计难以挺过去。
虽说眼前这位已经说了,他不争江山。
可话虽然说得好听,谁知道是不是真心的。
应该说,封天打过几场漂亮的歼灭战,确实有些本事。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这位刚刚冒出头的人,根基太浅,尤其是占据北方不毛之地,没什么发展前途啊!
戴笠也不在这个问题上与封天争辩,应付道:“既然封将军不想在国内有争锋的意思,戴某还真想不出,这天下还有谁有这个能力?
我也承认,国内派系林立,甚至一些地方的军事力量还比较强大,但是,国民政府毕竟是正统,一些地方势力难以有所作为。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里,国家力量整合的速度加快了许多。
我想,国内几乎无人能挑战蒋委员长的地位。
当然,这也是私下里谈,我也不会说出去的,封将军可否告知你心中的人选。”
“呵呵。。。。。。”封天笑了,他当然不会胡乱开口,话题一转说道:“天道难测,不说也罢。倒是你戴雨农大器晚成,有点小小的说道。”
封天自不会把真实的历史告诉戴雨农,摆出一副神棍的架势,不说正题却转到了戴笠身上。
是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前程,戴笠也不例外,好奇地问:“嗷,封将军对鄙人了解有多少呀?戴某很感兴趣,说出来听一听嘛。”
戴雨农看看眼前的封天,年龄才二十几岁,出道没有多长时间,就算此人调查自己,恐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了解不了多少情报。
当然,好奇心驱使下,戴笠还是想听一听封天怎样说自己。
哪怕他是当神棍,听两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多,鄙人对戴老板多少还是知道一点,不对的地方你可以纠正。
雨农出身于江南殷实家庭,原名戴春风,字雨农。大概小时候,蓝太夫人招人算命,说戴老板的宿命不错,但是,八字中缺水,在名字上加以弥补所缺。
所以,戴老板的化名当中多有水字旁,比如,常用的花名中带水字旁的最多,沈沛霖、洪森等,都是用以弥补命中之缺。
或许,戴老板偶然看见相书上写:观君之相如马,此主大贵,君之前程无量。
从那以后,雨农就常常以马自居,在其数十个化名中,常有“马行”之类的假名。
我观雨农实为旷世奇才、时代英豪,此时正值雨农事业上升期,还有十年多的好时光,此生可升至少将。
最后规劝一句话,政党之间终归是国内矛盾,暗杀太多终归有伤天和。”
历史上,戴雨农的特务机构的确有过很多暗杀活动,以此打击对手,消灭异己,为蒋委员长立下汗马功劳。
封天再一次强调,不要采取暗杀手段,除了避免损失一些精英之外,也是为了戴笠好。
阴暗手段,毕竟遭人恨,少做甚至不做最好。
规劝,再规劝,不知道人家戴雨农会不会买账。
戴雨农知道封天在劝他,尽量少做那些有伤天和的事情。事关政权,有些事情,他戴笠也是身不由己。
就连民党内部的斗争,暗杀也由来已久。
斗争的残酷性决定了,暗杀这种手段不可避免。
当然,有些人和事也不是不可避免,少做一些还是可以的。
但是,戴雨农现在的心思不在这方面。
戴雨农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身上,特务头子也是人,这是人性的弱点,不可能摆脱掉。没有人会提前知道,明天能发生什么事,戴雨农也关心自己将来的命运。
而封天一个刚认识的人,他却掌握了自己许多隐秘。
不错,有些事情可以通过调查获得。
但是,戴笠很清楚,一些事情,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够知道,这才是惊动戴笠的地方。
而封天前面说的都对,他既然能说出外人无法知道的事情,这不能不令戴笠大为震惊。
封天最令戴笠失望的一句话,是说他这一生竟然只升到少将之职。这一点戴笠绝很不认同,自己正值上升期,少将之职似乎唾手可得,自己怎么可能到少将一职便戛然而止。
这不可能的,戴笠对此观点绝不认同。
这一阶段正是戴笠深得蒋委员长器重,自己也没有辜负委员长的信任,这几年多有业绩,展望未来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前程似锦。
再说了,自己离少将仅相差一级,对戴笠来说简直是唾手可得,怎么可能走到少将的位置到头了呐?
对此,戴笠能相信吗?
说实话,这似乎有点可笑。
当然,戴笠也只是在心中暗自诽谤,这些话是绝不会在说出来的,戴笠脸上的表情似乎还算正常,姑且听他说呗。
另外,戴笠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透明人一般,充分暴露在封天的面前,再也没有秘密可言。
这家伙是如何获取这些隐秘的?
戴笠对此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他能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吗?
无形中,戴雨农内心竟然生出一种畏惧之感。
心想,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呀?
算命先生也不可能算的这么准确,难道是神仙?
艹,这世上哪有神仙?
戴笠迷惘了,看着封天越发神秘。
此时,更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戴笠猛然发现,封天眯着双眼对着门外,嘴中正在喃喃自语:“戴机撞戴山,雨农死雨中。”
听到此话,戴雨农浑身一个激灵,汗毛都竖了起来。。。。。。(。)
第一百五十三章这尼玛太坑了()
♂,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的纪念日,希望我们都记住这一天。
今天的更新爆发一次,也希望书友们支持一下,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说实话,此书的成绩越来越不如意了,没有氛围,此书必将萎缩下去。我只能定义,这本书不符合众读者的口味,情节设计不好。能更多少,看反响情况吧。
写书数个情绪活,没有氛围很难有激情,也吸引不到新读者加盟,其结果不言自明。看不到灿烂的结局,读者遗憾,我也很遗憾,但是,这就是现状。成绩说明一切。
有读者说,上架了,你还一更?问题是我更新给谁看?即便是硬着头皮更新,无论从质量上,以及写作速度都不可能如意。
前一段时间,因为屏~~~蔽事件,少了一半的订阅,上架一个月的时间,编~~~辑没有给一次推荐位,此书有现在这个局面已经很不容易了。编辑就看成绩,看名次。
此次爆更,如果还是冷冷清清,恐怕情况真的不妙了。
。。。。。。
封天呈现出一副痴呆状,嘴里喃喃自语:“戴机撞戴山,雨农死雨中”
戴雨农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顿感毛孔悚然。
显然,自己死于飞机失事,而且是在雨天。
封天一番表演,可把戴雨农吓坏了。
这尼玛是在太坑了,这是说我要死了。
戴机撞戴山这句话的意思,里面有个黛山,这个地名在哪里?现在暂时先不去想,可后面的那句话再明白不过了,雨农死雨中。
雨农不就是自己嘛,自己会死在雨中。
戴笠还真没有考虑过死的问题,按理说,自己作为一个革命者,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也根本无暇考虑,也无需考虑死亡的问题。
对戴笠来说,这事情太遥远。
但是,有了前面的铺垫,戴笠还真不敢轻视封天的话,这家伙连自己的隐秘都知道。
人都有弱点,也没有谁是真正的无神论者。
人都会改变的,只是要看时机罢了。
即便是暂时不相信命运一说,也会保持在某一个阶段。一个人一旦到了事业不顺利的时候,一些从没有过的想法,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
就像后世的一些家伙,无论在台上讲的如何冠冕堂皇,私底下还不是迷信的一塌糊涂嘛。
尤其是一些想不透的事情,解决不了的或者解释不通的问题,最后都归结到这一点。
戴笠也不过是个特务头子而已,他也有常人的一面。
封天这句话说的很笼统,只是说死,也没有具体时间,更没有具体的地点,这让戴笠根本无法把握。
丫的,你就不会把话说明白嘛,还非得装神弄鬼,摆出一副神棍的架势。
不行,事关自己生死大事,这件事情必须问明白,正像封天所说,自己正值上升期,而且深的委员长的器重,大好前途才刚起步。
“封将军,你能再说一遍刚才的话吗?”
戴笠说完了话,这才发现对方竟然没有反应,还坐在那儿发呆。
“封将军。。。。。。”戴笠见封天依然处在呆滞的状态,半天没有回音,只好再一次发声。
封天好像刚刚醒悟过来,睁开双眼恢复了原状,缓慢地转过头,看着戴笠脸上又表现出一脸的迷茫。
“戴老板,你这样看着我干嘛,有事吗?”
窝巢,说了半天都白说了呀,这位大梦初醒。
“封将军,你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就是那个。。。。。。”
封天听的有些迷糊,说道:“我刚才说话了吗?好像。。。。。。没有说话吧。”
有木有搞错哎,不带这样折腾人的。
丫的,是不是装的啊,糊弄谁呀?
戴笠也是阅人无数,压根就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可人家不承认,他戴笠也没辙。
戴笠只好把话重复一遍:“刚才你说戴机撞戴山,雨农死雨中,就这话,能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吗?”
封天使劲地摇摇头,否认道:“木有,我刚才的确木有说话的。戴老板,我这人有个毛病,经常陷入痴呆状,刚才大概就是这个状态。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感觉到,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进入忘我的状态。”
一听这话,戴笠也傻眼了,感情这位根本不知道自己说过的话。
丫的,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要么,这位是在装聋作哑故作神秘状,糊弄我,不想承认自己说过刚才的话。要么就是。。。。。。
还别说,真有这个可能啊。
戴笠联想到今天的谈话内容,自己心里有些把握不住了,一切皆有可能啊。
这家伙很神,竟然连我的一些隐秘都知道,想到此,戴笠不淡定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这可是事关自己的生死大事,戴笠能不着急吗?
既然是飞机失事,只要知道具体的时间段,自己尽量不去坐飞机,就可避免发生意外。
是不是真实,那倒是没有多大关系,费不了多少事嘛。
戴笠也是个明白人,一下子想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戴笠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四处奔跑,谁知道下一步他要去那个地方啊?
距离近还好说,坐火车,坐汽车都可以,只要时间允许就行。
可是,有一些事情,连戴笠本人都决定不了。
好吧,时间是关键,必须问明白。
“封将军,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事关戴某的生死大事,戴某不得不关切。不管怎样,我还是想知道大概的时间。还请封将军告知一二。”戴笠手抱双拳,算是恳求封天了。
戴笠的态度很诚恳,封天也知道他很关切,但是,不能说。
封天摇摇头,苦笑一声,说道:“那个,戴老板,实在不好意思,我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哪里会知道所谓的时间啊?不好意思啊,戴老板,让你失望了。”
尼玛,太坑人了,竟然不说,戴老板差一点没被这句话噎死。
这是何等的折磨人啊!
既然让我知道要死掉,却又不告诉我具体的时间。
天!
没有这样坑的!
戴笠大失所望,情绪沮丧极了。
这怎么整,看刚才的样子,他是在发呆的时候说出来的话。
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说过什么话。
戴笠知道,自己就是再问,恐怕也问不出个所以然。
封天刚才是真处于宕机状态,还是故意所为,戴笠把握不住。
如果是无意识地说出来的话,这事情也只能这样了,全在于戴笠的命运如何。该死的总会死,不该死的,那算是戴笠的命大。
换个说法,如果封天确实知道具体内容,故意不说,他戴笠也没辙。
我知道,可就是不告诉你,能把我怎样?
还别说,戴笠也不能把封天怎样。
人家封天可是北地的一方大员,不是戴笠手下的喽啰,戴笠只能干瞪眼。
丫的,可真不是一般的折腾人啊。
的确,这一幕封天是在演戏。
如果封天直接跟戴笠说,戴笠呀,你就要死了,或者,直接告诉戴笠是个怎样的死法。
你觉着戴笠会相信吗?
人家戴笠有可能真不相信,典型的诅咒人嘛。
因为地位的关系,戴笠可能无法翻脸,若是一般的人这样说,那还不被戴笠骂死呀。
即便封天身为一方大佬,戴笠不能明着怎么样,恐怕在戴笠的心里,一定会把封天的母系都照顾到了。
可今天这一番表演就有意思了,信不信是你自己的事,****屁事呀?
什么飞机失事?
这都是些什么乌七八糟的事,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说过什么话,你问我,我问谁呀?
所以,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戴笠真是没法子往下问了。
就算赖着脸皮问,一点用也没有。
得,心里一大堆的问号,戴笠连问的人都没有。
你猜戴笠会怎样?
戴笠大概会憋死!
更重要的是,今后这一问题会在戴笠心里种下阴影,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这一问题的缠绕。
生死大事,谁能放得下?
尼玛,身边跟这个勾命的小鬼,随时都会把自己勾到阴间去。
此时,信与不信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确定性。
无疑,封天送给戴笠一桌子心理大餐,吃也得吃,不想吃也得吃,此事没得商量。
戴笠纠缠了几次,始终得不到结果,封天打死也不说,弄得戴笠很是无奈。
戴笠走了,带着那些特务们走了。
临走时,戴笠给封天留下了自己联络方式,来这一趟,留下个尾巴攥在封天的手里,纠结啊。
“戴机撞戴山,雨农死雨中”
这句话一直缭绕在戴笠的脑海中,阴魂不散。
尼玛,太折腾人了。。。。。。
任谁遇到这种事情,大概都不会无动于衷。
问题是,这几乎是一种精神折磨。
好好的一个大活人,而且活得很滋润,突然有一天知道自己要死了,这尼玛的太坑人了,我好想再活五百年。。。。。。
经过此番交涉,本来双方极少再有什么纠葛的,戴笠也不敢轻易往这里派特工人员。
可经过这一番折腾,戴笠自己都不想中断与封天的联络,他心里还有个谜底没有解开。
戴笠对老蒋的忠诚度绝对没有问题,自始至终死心塌地为老蒋鞍前马后奔波,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问题是,今天的谈话流露出许多内容,比如自己仕途有十多年的奔头,正处在上升期,这话不用封天说,戴笠自己心里也清楚。
戴笠自己也感觉到了,目前自己越来越得宠,蒋委员长对自己信任有加。
可是,十年出头什么意思呀?
也就是说,自己的仕途,也就在那时候戛然而止,再联系到雨农死雨中这句话,意思不是一目了然嘛。
少将啊,自己到死,竟然才混到少将这个位置,戴笠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
这里面的含义可就大了,戴笠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戴笠已经是三十五岁的人了,又是专门搞阴暗事务的人,揣摩人的本事自不必说。
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见惯了政治上的丑恶,戴笠随便一想便明了其中的含义。
看来,自己应该听从封天的劝导,少一些杀戮,政党之间毕竟是国内事务。
汉奸可以多杀,又可以为中华多做贡献,并提升自己的功勋,何乐而不为呢?
戴笠一路南行,心里却想了很多。(。)
第一百五十四章奸商()
♂,
转眼进入夏季时节,北地抗日义勇军辖区的面貌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封天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业建设设方面,随着天气渐暖,北方地区大批量的房屋拔地而起,人们从简陋的帐篷住进了房屋,一切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这里建设的房屋基本都是平房,没有必要建设高楼。
当然,一些专家、科研人员的居住条件高级一些,厂房坚固一些,至于民房就比较简陋,甚至一些地方还是土坯建造的屋子。
面对高句丽王城,张愚的战术的确是围而不打,虽说江南军手下的辅兵数量庞大,要想攻下高句丽王城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平壤毕竟是高句丽的王城所在,城墙相对来说坚固的多,急切间想攻下来很困难,不死个三万两万人恐怕难以攻克。
不是担心辅兵伤亡大的原因,辅军的生命在江南军眼里不是件重要的问题。
再说了,虽然包围了高句丽的王城,可还有大片的区域没有来得及清理,急于攻城并不是上策。
虽说现在已经不担心高句丽还有大股军队,可即便是小股军队骚扰也不是件好对付的事情。
必须趁高句丽王城被围困这段时间,利用高句丽境内得不到号令一片散沙之时,彻底或者是大部分铲平高句丽国的基础,使得高句丽王城孤立无援,剩下只有等死的份。
所以,对高句丽王城围而不攻,清理周边才是上策
目前,高句丽王城已经孤立无援,高句丽城内有多少粮食不知道,可城外地供应已经切断了,粮食再多早晚也会吃完的。
十万辅兵数量十分庞大,构筑坚固的营寨真不是件难事。为了防止高句丽突围或者偷袭,张愚采取双层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