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汴京春深-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太初拍了拍赵栩:“看来你说的不错。太后娘娘恐怕是那个打算。”

    两个少年郎低声说着话,缓步上了堤岸。

    ***

    汴水秋雨相交映,小船悠悠荡荡,伴着星河缓行。

    “此曲只应天上有,好曲!好笛!好琵琶。”船内一人喟叹。他背着光,带着竹笠,蓑衣未解。

    莺素放下琵琶,对他拜了一拜:“多谢郎君谬赞。”

    阮玉郎随手将笛子抛入河中,懒懒道:“好些年没吹了,今夜倒也尽兴。想不到这汴京城里还有两个少年倒是知音人。对了,陈青可是回京了?”

    “在路上了,官家连发了六道金字牌急召他回京。”那人抬起手腕,喝了一碗酒:“汴京的新酒,还是蔡相家的酒好。好酒!”

    莺素奉上两个小坛子:“我家郎君给您准备了两坛子带回去慢慢喝。”

    “多谢。”

    “多谢你才是,”阮玉郎仰头就着酒坛喝了一大口:“西夏既然已两路夹击渭州,不如让夏乾帝写封信向大赵求和,就说想少进贡些夏马和骆驼,只要官家把《大藏经》赐给他,即刻退兵。以赵璟的性子,肯定求之不得,只要大赵不出援兵,渭州唾手可得。”

    “为何今年六月西夏献了五百匹?加上三月献了五百匹,今年已经献了超过一千两百匹马了,难道是起兵?”那人低声问道。

    “哈哈哈。”阮玉郎大笑起来:“那都是我的马啊,以帮助大赵修皇陵为名敬献的,都在巩义好好养着呢,真得好好谢谢赵璟啊。”

    那人一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阮玉郎笑问:“女真几时出兵宁江州?”

    “下个月动手。天再冷一点才好,完颜家已经在涞流河集结了两千五百人,才好打萧达野一个措手不及。”那人朝阮玉郎遥遥举起酒盏。

    “是该动手了,我已经等了整整三十五年,不能再等下去了。”阮玉郎叹道:“你也等了二十年了吧?”

    那人沉默了许久,仰头饮尽:“二十四年。”

    “仇人如果都善终了,我可不甘心啊。不等了!”阮玉郎笑了笑:“你我携手,必然翻天覆地。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一个也逃不了。”

    “那几个孩子正盯着你,你还是要小心一些。”

    “我放在百家巷苏家的还有孟家外院里的几个人,连同程之才身边的人,都准备交给他们玩他们开心开心。程家用处也不大了,随便他们盯着就是。不过小孩子要是这样还不知足的话,就要给他们吃点苦头了。”阮玉郎闲闲地说。

    “不要动那两个孩子。”那人的竹笠抬了起来,一双眼精光闪闪,利芒四射。

    阮玉郎一怔,哈哈大笑起来:“郎君还真是多情又长情啊。那我更要多谢你当年的不杀之恩了。”

    那人站起身,几乎顶到了船舱上头:“你我各取所需而已,日后你若心太大,我认得你,手中的家伙可认不得你。靠岸吧。”

    小船轻轻靠近了岸边,莺素将木板搭上了岸。那人一步跨了上去:“你不要小看那些孩子。孟家的小九说得不错,你这人过于自大自傲,又爱操弄人心,难免漏洞百出。别玩过火了坏了大事!”

    “这排行第九的女子是不是都聪慧过人,过目不忘?”阮玉郎淡笑道。

    那人身形一僵,转瞬没入岸边的杨柳暗影之中。

    莺素笑着收回木板,刚一抬起,那木板却从中断裂开来。阮玉郎走近了看,那裂口处齐如刀砍,不由得呵呵笑了两声,摇摇头回到船舷边,湿着衣衫躺了下去。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男男女女之事,最是可恶。

第二百一十三章() 
高定黄胖防盗。

    那箱子中整整齐齐;放着十二个黄胖,不同于普通黄胖;这些全都绘制上了颜色;五颜六色,惟妙惟肖,几乎不能叫黄胖得叫彩胖才是。

    六个小郎君;穿着不同布料裁剪出的合体的衣裳;分别在读书、射箭、蹴鞠、捶丸、吹笛、舞剑,个个神情生动;动作趣致。九娘碰一碰那鞠球;真是皮做的;戳一下小弓箭的箭头,还真有点疼。

    六个小娘子;也分别穿了各色裙衫褙子或半臂;读书、弹琴、绣花、看灯、赏花、品茶,就连那手中的灯笼和花朵;都彩绘得一丝不苟,发髻上的发钗也都是精细无比,伸手碰一下那蝴蝶钗,触角还微微颤动起来。

    九娘看傻了眼。这哪里是玩儿的,供着都舍不得碰吧。

    孟彦弼捧着个小匣子过来,一脸讨好地告诉九娘:“九妹;你可千万千万记得咱们的约定啊。”他看看慈姑和玉簪:“慈姑;玉簪姐姐;你们先去外边喝碗茶,我有事和九妹妹说。”

    慈姑和玉簪笑着只看九娘。九娘抿唇笑着点头,她们这才出去了。

    孟彦弼笑嘻嘻地说:“我告诉你吧,这些好玩意儿,还真多亏了六郎。那天我也在,太初拿了一个黄胖,说就按那个样子,打算去请文思院下界的楚院司做上几个讨好你。你知道六郎他干了什么?”

    九娘摇摇头。

    孟彦弼搁下匣子,抬起一腿,踩在箱子角上,一手装作拿起一样东西左看看右看看,忽地往地上一摔:“砰!他把太初拿去的那个黄胖砸了个粉碎!”

    九娘被他一声大喝吓得缩了一下身子,心道这模样,倒是挺像赵栩的。还有咱这二哥,不知道是不是瓦舍勾栏去多了,说唱俱佳。陈太初拍拍她的背,笑着看孟彦弼演。

    孟彦弼鼻孔朝天冷冷地瞥了陈太初一眼,头一扭:“这天下间最拔尖的匠人,最顶尖的造作坊,最好的材料,竟然要给你做这种丑东西?不如不做!索性你去街市买几个,骗骗那——”演到这里,孟彦弼尴尬地咳嗽了一声接道“小孩子。”

    其实赵栩原话说的是矮胖冬瓜。这可不能给九娘知道。可他看看九娘笑盈盈的双眼,又觉得这鬼灵精似乎什么都知道。

    孟彦弼努力学着那天赵栩的口气,又狂又傲地仰着下巴,斜睨着陈太初:“你要是因为我去讨好人,要做这种东西,还是省省吧!求你千万别拿出手去丢了我的脸!哼!算了,你且等着,明日我陪你去找楚院司,叫你看看我的本事!”

    九娘笑盈盈地打断了他:“二哥,那个坏蛋,他为什么也能进皇宫?那个院司为什么要听他的话呢?”

    孟彦弼一噎:“哦——我——他——是和我一样,在宫里干活呢。咱们总在一起玩耍。他不是坏蛋,九妹,你可要记住了啊。以后别这么说他。”

    陈太初笑着也来解围:“因为六郎从小就才华出众,他什么都会,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拳脚弓马也不错,蹴鞠捶丸也很厉害。所以宫里的几位院司都很喜欢他。”

    九娘心里暗笑,长得好,光靠脸也讨人喜欢,别说他那身份了。脸上却装作恍然大悟地逗他们:“哦,原来是个纨绔子弟,那二哥,太初表哥,你们可要远离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万一你们被他染黑了,只知道玩耍,婆婆肯定不高兴。”

    孟彦弼这说书的兴趣被打击得厉害,草草收了尾:“哦——反正第二天六郎就拿了十二幅画儿,带着我们去找楚院司。”他气呼呼地说:“楚院司那老不修,以前我求他,把他做的竹箭送些次品送我,他都不肯。一看六郎那些画儿,求翁翁告婆婆地,哭着喊着说从未见过,极其好玩,一定要做了试试。呸!看我以后还替不替他射鸟!”

    九娘笑得不行,原来孟彦弼这神箭手竟然还能派这个用处!

    陈太初也笑道:“不枉六郎画了一天一夜呢。”他担心这两个小祖宗下次遇上又是针尖对麦芒,就想好好替赵栩说几句好话,谁让他头一次对这小人儿又踹又绑又吓唬的,小孩子都记仇呢。

    “六郎他从小就是那个性子,容不得半点丑的物事。要么不做,一做,非要做到顶顶好不可。他那性子拗起来,谁也没办法。”他指指一个小娘子手上的灯笼:“你看这个,还是六郎自己用极细极细的竹丝编的。原来用泥捏出来的,他嫌弃太死板。现在这个小灯笼还能拿出来玩。这上头画儿也是他画的。”陈太初小心地将那灯笼取了出来,放到她手心里。

    他可不能露了赵栩的底。那爱折腾的赵六郎绫锦院准备面料,裁造院裁造服饰,就连这些小娘子褙子上的绣花,都是文绣院连夜照着他画的花样子绣出来的,前几天整个外诸司都被他翻了个底朝天,可那几位院司哪用得着逼或求?一个个两眼发光走路生风,亲自上阵,反倒求着六郎再多画几幅,他和孟彦弼反正完全想不明白。

    九娘捧着小灯笼仔细看,竟然只比樱桃略大些,上头还画着一幅蝶戏花,笔触写意,怎么也看不出是个十岁左右的孩童所作。看不出赵六郎竟然这么有才气,好像比起阿昉要厉害那么一点点或者两点点,不过他这宁可亲力亲为,也要尽善尽美的脾气倒像她前世,眼里容不得一粒沙。

    好吧,既然你们都这么卖力给他说情,看在这些彩胖的面子上,下次就不记恨他不收拾他了。其实自己本来也不敢再收拾他了。

    宫里的赵栩忽然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忍不住钦佩自己,一觉得鼻子痒,就把笔挪开了,不然临了一遍的帖子白临了。

    九娘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看了又看,赞叹不已,又小心翼翼地放回去。阿昉从小就喜欢动手做这些黄胖啊傀儡儿啊,甚至还做过一套七巧板。怎样她才能想办法送给阿昉几个呢,起码送给他这个吹笛子的,多像他啊,他又那么喜欢吹笛子。

    孟彦弼弯了腰,笑眯眯地说:“九妹——”

    九娘也抬起头笑眯眯地说:“二哥?”

    孟彦弼看看箱子里那个射箭小郎君,心里痒得不行,又实在不好意思,自己都十四岁了,还想要九妹的黄胖,真开不了口。

    九娘大喜,这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她笑着问陈太初:“太初哥哥,你给我这许多漂亮黄胖,我高兴得很,可是要拿回我屋里,只我一个人有的话,恐怕我姐姐们会不高兴了。”

    陈太初点头称赞她:“你真是聪明又懂事。我做十几个,原也是这个意思。正好上次婆婆送了我家许多礼,要不,你先选你最,剩下的,就当是我给各房的回礼。”

    九娘拿起那射箭的小郎君,歪着头问陈太初:“唉,我喜欢好几个呢,真是舍不得啊。那要是有人对我特别好,我能送一个给他吗?”

    陈太初看看孟彦弼,憋着笑点头:“既然我是送给你的,自然就都是你的了。你的东西,怎么处置当然你说了算。”

    孟彦弼看着九娘已经拿起那个射箭的小郎君递给他:“二哥,我想把这个送给你,你要不要呢?”

    孟彦弼喜出望外,赶紧接过来,揉一揉九娘的脸颊:“啊呀!知我者九妹也!我的好九妹!来来,到我里面去,我好几箱宝贝随你挑!”妹妹这么懂事又贴心,好想亲妹妹一口啊!

    陈太初揉揉九娘的包子头,叹道:“你二哥对你哪里特别好了?”

    九娘笑:“二哥明天要带我去相国寺玩呢。还有我六姐也对我特别好。”还有阿昉呢。她转头对孟彦弼说:“二哥,你里头的那些我不要,你上次送我的入学礼,有特别好的,我也能像这样一般,送给对我好的人吗?”

    孟彦弼大眼一瞪:“已经送给你的,自然就是你的了,随便你怎么处置。不过我告诉你啊,你六姐其实最不喜欢写字了。”

    九娘捂住没门牙的小嘴笑得开心,赶紧把那吹笛的小郎君和看灯的那个小娘子玉簪进来收好。

    孟彦弼唤人进来将剩下的黄胖分别装了匣子。陈太初写了自己的帖子人送去翠微堂。

    这时孟彦弼才这才想起自己搁在边上那个小匣子,赶紧取过来:“这个是六郎送给你的。今日早上我在宫——外面的大街上,呵呵,遇到他,他和我说了那天的事。吓死哥哥了。你以后可千万别那么傻了啊,要遇到坏人怎么办?六郎说这个好东西给你压惊,快,打开来看看是什么。他都说是好东西,肯定好得不得了。”

    九娘苦忍着笑,要孟彦弼这样的快嘴守得住秘密,肯定难受死他了。

    打开这个小匣子,里面却放了一个扁扁胖胖的文竹冬瓜式盒,打开一看,果然是金漆里的。

    胖冬瓜,压惊金。

    九娘黑着小脸看看孟彦弼,又看看陈太初。

    陈太初觉得自己刚才说了半天好话都白搭了。孟彦弼装作什么也没看见,默默捧着自己一眼就看中的射箭黄胖,进去里间摆放宝贝了。里间传出他模仿瓦子里说唱人的“叫声”:“呀——吼——我家的黄胖——那个好——啊——”。

    陈太初摸了摸鼻子。表弟,不是哥哥们不替你消灾解难,你这损人专为坑害自己的本事,比你画画做灯笼的本事,大多了。

    在临帖的赵栩又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这次没来得及挪笔,一抖。毁了。赵栩搁了笔,皱皱眉,将纸揉成一团,拿起帖子,细细看起来。

    九娘觉得,是可忍,这胖冬瓜不可忍。

    ***

    夜里,林氏又偷偷摸摸地进了九娘房里。

    一见九娘,林氏就松了口气:“今天一天可吓死姨娘了。”

    慈姑瞪她一眼:“这死字好挂在嘴边吗?”

    林氏被她一瞪,立刻收了声。慈姑叹了口气叫了玉簪出去,也不知道阿林发什么毛病,夜夜要来听香阁唠叨半天,就算要躲郎君也没这么个躲法的,总要等宝相来找才肯回,这像什么话!哪有这样做人侍妾的!

    九娘也很紧张:“姨娘,信送到了吗?”

    林氏皱起眉:“燕婶子同我说,她家大郎昨日肯定把你那信放在你爹爹的信里一起送进了国子监。”

    九娘松了一口气,阿昉应该能看到。

    林氏也大大地送了一口气:“你胆子也太大了,吓得我都吃不下饭。”

    九娘心道也没见你少吃。自从老夫人知道九娘爱辣翠微堂的厨房给她送了许多辛辣蘸料。林氏夜里就总要来听香阁服侍九娘用饭,结果就是她吃得比九娘还多。

    林氏又高兴起来:“你爹爹还夸我变聪明了,说多亏我想到提醒他,把族学和过云阁的那些规矩什么的,先写信告诉你表哥,还说以后你苏家的表哥肯定愿意亲近他。我看他才是真的不聪明的那个人,你说说看,我像能提醒他的人吗?”

    九娘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百一十四章() 
孙先生离去后。四娘默默起身收拾自己的物事,她六岁就进了女学,四年来第一次被先生责打,被同窗折辱,还要一直忍着眼泪。

    张蕊珠叹了口气,过来将七娘扶了起来,仔细用帕子替她擦着脸:“阿姗,姐姐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轻信他人的话,别冲动行事。九娘得到夸赞,也是你孟家小娘子的荣耀。你心里反而不高兴,岂不显得自己心胸狭窄?你们毕竟是亲姐妹。你竟然朝她的饭中倒墨,以大欺小,这样损人不利己的点子,粗俗失仪之至,和市井无赖无异。什么错都是你的,你自己落了什么好?反而更被别人轻视啊。倘若你是自己想出这种行径,以后别和我交好了,不知道哪一天你是不是会朝我饭中泼墨。”

    七娘抽着鼻子解释:“张姐姐!我不会朝你饭中泼墨的,你不知道这个家伙多么可气。”她觉得张蕊珠说得有些道理,可又觉得四娘一直对自己言听计从,肯定也是气得糊涂才出了那个主意的。但总而言之,都是九娘的错!

    四娘的脸烧得通红,她过来替七娘理好书袋:“七妹,回家吧。”两人看看九娘的桌子,空无一人。

    张蕊珠说:“我看她出门朝右转了,恐怕是去如厕。你们在这里等她一等。九娘年纪小,万一她走丢了,你们还要回来找她。阿姗,你回去好好想想姐姐的话吧。对了,我家里有御药的玉容膏,消肿止痛特别好用。回去我就让人送到你家来。”她看也不看四娘一眼,自行出了课舍。

    四娘咬着下唇,泫然欲泣。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入学开始,张蕊珠虽然看起来友善,可她就是能感觉到那种对自己不屑一顾,高高在上的那种优越。

    七娘却恨恨地跺了跺脚:“她聪明,她懂事,她什么都厉害,我们为什么要等她?我才不想等她!”

    四娘犹豫了一下,从这里穿过内花园,是人最多的丙班课舍,再出去是外二门,到南角门也就一盏茶的功夫。这会儿她也确实不想看见九娘的小脸。

    孟家的牛车在南角门足足等了一刻钟,四娘和七娘也不见九娘出来。倒看见连翘捧着九娘的书袋匆匆跑出来问:“九娘子在车上吗?”

    四娘摇头:“你不是在庑廊下等着的吗?”

    连翘说:“我看九娘子如厕了许久还不出来,就忍不住去找她了,结果也没看到人。”

    “你们会不会正好走岔了呢?”

    七娘气得拍着车里的小案喊道:“就算她要掉进恭桶里!那么胖也会卡住的!不等了。我们先回去。连翘你在这里守着吧。回头再让燕伯来接你们。我饿死了!!”她和四娘都没用上午饭,又被打被罚站,早就饥肠辘辘了。

    这时四娘看到张蕊珠正带着女使出来了,赶紧远远地招手问:“张家姐姐,看到我家九娘了吗?”

    张蕊珠皱起眉摇摇头,旁边经过的一位小娘子却答道:“是一个胖胖矮矮的小娘子吗?我好像看到她早就朝那边去了啊。”她手朝第一甜水巷路口一指。

    连翘赶紧问四娘:“四娘子我们怎么办?”

    七娘没好气地说:“扫把星!还能怎么办!快点去追呗。”

    孟家的牛车和随行的女使侍女们渐渐去得远了。张蕊珠纳闷地问那个小娘子:“你是丙班的吧?”

    她在学里很有盛名,那位小娘子一脸仰慕地点着头:“是啊。”

    女使一惊:“啊呀,那你怎么会见过孟家的九娘呢!”

    “孟家的?不是啊,我们班那个小娘子明明姓钱啊。”小娘子一脸茫然:“你们刚才说的九娘,矮矮胖胖的,不是她吗?”

    张蕊珠叹了口气,摇摇头。唉,这事!

    九娘回课舍的半路上遇到了李先生。李先生蹲下身笑着问她:“小九娘饿不饿?”

    真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