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对。”赵桓反应过来,赶紧命人准备仪仗朝水门而去。郑居中说的有道理,不管赵佶会不会留下,他都要做一个姿态,向天下人做一个姿态。

    水门之下,乱糟糟的一片,大家不是傻子,赵佶这边一动,蔡京、杨戬等亲信大臣带着家眷也跟随赵佶一起,朝江南而去,大队人马护卫左右,船只就有数百艘,浩浩荡荡,拥挤在水门之下,不过盏茶时间,道君皇帝即将离开汴京巡视江南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汴京城,汴京城一阵大乱,一些家财万贯的人就知道事情有些不妙,也都有纷纷收拾行装,带着家人朝水门而来,准备跟随赵佶离开汴京。

    “荒唐,荒唐。”李纲掌管禁军,望着水门乱糟糟的情况,老脸上一片阴沉,这一切都是道君皇帝鼓捣出来的,否则的话,岂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皇帝陛下驾到。”身边的禁军大声呐喊,声震如雷,在夜空中响起,刀枪林立,寒光闪烁,这才将码头上的混乱给制止了,那些如狼似虎的禁军勉强开出了一条道路来,让赵桓的銮驾朝水中的龙舟行来。

    龙舟之上,赵佶看见远处的銮驾,脸上顿时露出复杂之色,他并不想离开汴京,但是面对如狼似虎的兵马,他没有任何办法,最起码,也要保证大宋江山的传承,若是汴京城破,还需要他在江南建立新的朝廷,当下对身边的内侍招了招手,轻声说了两句。内侍连连点头,出了龙舟。

    “陛下,太上皇说了,他到江南游玩两天之后就会回来,您现在已经是天子,天下的大事就依靠您来决断了。太上皇已经是闲云野鹤,江山对于太上皇来说,已经是昨日之事。”内侍来到赵桓面前,将赵佶的话赶紧说了一遍。

第七百三十章 同心协力() 
“金人大军压境,汴京城需要太上皇坐镇,这个时候,太上皇离开京师,京师必定动荡,满朝文武又如何能抵御强敌?”赵桓双目中闪烁着一丝恼怒之色,死死的盯着不远处的龙舟,恨不得现在就走上去质问对方。

    “陛下已经是大宋之主,有陛下在汴京,汴京城自然是稳若泰山,太上皇在与不在实际上都没有任何关系,陛下,还是请回吧!”远处梁师成走了过来,脸上露出一丝怜悯之色。他知道这个时候赵佶离开汴京,对刚刚即位的皇帝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但是遭遇这种情况,梁师成也没有任何办法。

    “太傅,你看这码头上?”李纲忍不住怒目而视,大声说到:“太上皇离开京师,大张旗鼓,京师之中的百姓,拖家带口,这个时候都想着离开京师,在他们眼中,连太上皇都对汴京防御没有任何把握,更不要是其他人了,新皇刚刚登基,尚无威仪,如何能服天下苍生,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太上皇坐镇的时候,太上皇却远离京师,如何了得?”

    赵桓听了点点头,心中虽然对李纲有些不满,但在这个时候,对李纲的印象好了许多。只是望着远处的龙舟,心中一阵愤懑,却没有任何办法。

    “龙舟已经启程了。”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呐喊声,却见硕大的龙舟正在缓缓而行,逐渐驶出码头,朝水门而去,不久之后,就能顺着运河缓缓而行,直接朝江南而去。

    “父皇。”赵桓看着远处的龙舟,心中一阵冰冷,自己的父皇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大宋江山,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能逃的性命,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是朝廷,就算是汴京出了事情,为金人所灭,赵佶也能在遥远的江南建立新的朝廷,至于赵桓的生死,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就算是将皇位让给赵桓,也是让赵桓当做替死鬼的。

    “陛下,大敌当前,这个时候还是早日回去商议如何退敌才是正理。”李纲在一边劝说道:“太上皇虽然已经离开,但是满朝文武和汴京城中的军民还在,金人轻骑杀来,后备不足,想来也不会持久,只要抵挡一段时间,等到了大雪覆盖的时候,金人粮草周转困难,肯定会离开汴京城的。”李纲还是很冷静的,就算赵佶离开之后,也只是短暂的慌乱之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不错,陛下,太上皇既然已经离开,这汴京城中就再也没有掣肘之人,陛下主宰江山,小小的金人又算什么?”郑居中老当益壮,大声说道:“只要我们君臣一心,上下团结,小小的金人必定会在汴京碰得头破血流。”

    “金人残暴,若是被其攻破城池,我等所有人都会为金人所杀,既然如此,我等还不如奋起反抗,凭借汴京坚固的城防,在皇帝陛下指挥下,必定能够消灭金人。壮我声威!”梁师成的声音在人群之中响起。

    “对,对,那金人不就是一个肩膀顶着一个脑袋吗?我们宋人还怕了他们不成?”人群之中,忽然有人大声怒吼道。梁师成的一番话在这个时候还是引起了众人的共鸣。汴京城被攻破没关系,但若是因为此事,连一家老小的性命都受到了影响,这些老百姓心中就不爽了,一些豪侠激起了心中的血性,也紧随其后,发出了心中的怒吼。

    “好,好。”赵桓心中激动,忍不住挥舞着袍袖,忍不住大声喊道:“大宋必胜,大宋必胜。”

    “大宋必胜!”郑居中、李纲等人也紧随其后,很快码头上就响起了一阵阵山呼之声,整个汴京城的军民士气一下子调动起来,山呼之声传遍了整个汴京城。

    水门之外,龙舟缓缓而行,赵佶坐在椅子上,望着外面的漆黑的夜空,猛然之间又听见背后传来的山呼之声,面色顿时变了变。他从里面听出了不屈的怒吼声。

    “官家,新皇这是在鼓舞士气,臣看汴京城未必不能击败金人。”王黼有些迟疑的说道,他是赵佶的亲信,这个时候赵佶也让王黼跟随自己身边,南下至江南,这对于王黼来说是一件相当荣幸的事情,但到底是离开自己的老巢所在,王黼心中还是有些不愿意。

    “江山社稷是何等重要,不能存在侥幸的心里,万一汴京城被攻破,大宋就等于灭亡了,无论是朕或者是新皇都没有面目去面对列祖列宗。”赵佶摇摇头,叹息道:“朕也不想这样,只是为了赵宋江山,也只能是如此了。”

    汴京城,垂拱殿内,赵桓君臣聚集在一起,虽然天气比较冷,但是大殿之中,气温比较高,这是一群被赵佶抛弃的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带着心中的一丝愤怒,无论阵营如何如何,也不论往日有什么仇怨,这个时候都已经忘记了一切,想的都是要将金人击退。

    “金人浩浩荡荡,但是粮草缺乏,大名府还在朝廷手中,金人周转粮草,也不敢肆意妄为,只要时间长一些,就能将金人抵挡在汴京城下。”李纲大声说道:“现在京中有禁军二十三万人,还有游侠近五万人,陛下可以发出勤王诏书,相信还有更多的勤王之师前来。臣估算了一下,十天之内,我汴京城最起码能聚集可战之兵三十五万人。”

    “有三十五万大军,我们凭借坚固的城墙,足以抵挡金人的进攻。”郑居中冷森森的说道。

    “臣唯一担心的就是粮草。”李纲迟疑了片刻,才说道:“粮草最为重要,汴京城沟通南北,虽然粮草充足,但是人口众多,战争期间,消耗的粮草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臣以为,城中的富户也要支援朝廷粮草。”

    “不错,城中的富户甚多,家中也有不少的存粮,可以征收。不过,眼下还没有到民间征收粮食的时候,臣认为暂时可以不用征收。”郑居中扫了李纲一眼,赶紧出言说道。城中富户,实际上不就是指这些家伙的吗?

第七百三十一章 和谈 (一)() 
“你就是秦桧?倒是生的一副好相貌,不知道你来我这里所谓何事?莫非是来归顺我大金的?”完颜宗翰望着眼前的秦桧,目光中闪烁着一丝奇异之色,沿途杀来,他曾经见过不少的中原读书人,这些读书人见到自己之后,或是破口大骂,或是胆小懦弱,跪地求饶,但是没有见过这样的读书人,面对自己,却是面色平静,好像面对的并不是掌握数万雄兵的敌人一样。

    “外臣是奉陛下之命,来见将军,商讨双方罢兵休战的。”秦桧面带微笑,说道:“大金和大宋本身就是盟友,当初双方合作击败了契丹人,这才有了今日大金的辉煌,既然是盟友,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商谈的。”

    “盟友?”完颜宗翰听了之后,顿时哈哈大笑,说道:“盟友也是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时候,才会有盟友之说,若是你们大宋太差了,那就不是盟友了,而是为大金的附庸,哪里有什么盟友之说?秦大人,莫要自欺欺人了。眼下大金的军队已经杀到了汴京城下,宋帝若是识相的话,就出城投降,本朝皇帝还能留其性命,给予富贵也不是不可能的,若是负隅顽抗,恐怕全城性命都会被葬送。”

    “完颜将军,大宋若是如此好灭,恐怕第一个能灭大宋的不是金人,而是李璟,李璟兵强马壮,更是汉人,他若是想灭大宋,大宋肯定早就灭了,但实际上又能如何呢?现在的李璟还不敢对赵宋动手,莫非完颜将军认为你的数万大军能比得过李璟的几十万大军不成?”秦桧并不害怕,而是摇摇头说道:“我大宋养士百余年,天下的民心在我大宋,将军若是此刻进攻汴京城,就知道汴京城的百姓早就是视死如归,面对强敌,也是死战不退。金人想要夺取汴京,恐怕是难于上青天。”

    完颜宗翰面色阴沉,他早就得到消息,汴京城极为坚固,就冲着他的骑兵,恐怕很难攻下汴京城,但让他就这样回去见完颜宗弼,他心中也是不愿意,当下冷笑道:“就算攻不下汴京城,本将军会将整个汴京城团团围住,只要过个一年半载,汴京城中没有粮草,本将军倒要看看,你们如何能防守汴京城。”

    “将军真是说笑了。天下哪里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且不说将军能不能围困汴京城一年半载,就算是这样,但是本朝已经下勤王诏书,相信很快就有勤王兵马前来救援汴京;更不要说,官家已经让人去见李璟,以河北千里之地相让,请李璟出兵,或是骚扰将军背后,或是直接杀上汴京,和将军决战于汴京城下,不知道将军可有把握击败李璟的铁骑。”

    完颜宗翰面色微微一变,强笑道:“世人谁不知道李璟是你们口中的乱臣贼子,怎么,你们会向他求救?也不怕李璟趁机灭了你们大宋?”

    “中原王朝屡有更替,但这些都是中原汉人的事情,与将军不一样,将军乃是金人,崛起于塞外,与中原汉人乃是天生的仇人,中原汉家江山岂能交给外族,外臣相信李璟也是这样想的。”秦桧毫不在意的说道。李璟会不会答应,秦桧并不知道,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不会乱说,主要能忽悠住完颜宗翰就可以了。

    “李璟会来吗?”完颜宗翰面色一怔,顿时说道:“若是本将军灭了大宋,他正好出兵,夺取天下,天下人都不会说什么的?秦大人认为呢?”他之所以亲自领军南下,就是想着李璟应该会坐视自己灭了大宋,然后他再出兵,趁机夺取天下。

    “李璟不是短视之人,若是和金人合作夺取天下,天下人会不服的,也只有击败了金人之后,才会为天下汉人所接受,成为天下之主,将军若是不相信,可以派兵打听一下,相信河北之地、乃至洛阳一代,都已经出现李璟的军队。一旦将军进攻汴京,李璟的兵马立刻就会变成勤王大军,会合汴京城内的驻军,内外夹击,一举击败将军。”秦桧面不改色的忽悠着完颜宗翰,他并不知道李璟会不会出兵,但是他却知道李璟已经出兵洛阳。

    天下即将群龙无首,李璟这个时候若是还在长安城,那他就不是李璟,这个时候,李璟只能是抢占洛阳,坐镇洛阳,一旦天下有变,立刻就夺取中原。不管怎么样,完颜宗翰并不知道这一切,他只会知道李璟已经出兵,准备进京勤王。

    “完颜将军,你是异族,金人生活在东北之地,与中原人不一样,就算是进入中原,也是水土不服,中原的百姓是不会听从你们的吩咐,到时候,全国各地的义士都会揭竿而起,你们将会陷入战争的泥潭,最后为李璟和大宋所灭,成为第二个契丹人。按照下官的意思,金国不如掌控塞外,我中原与当年契丹一样,每年送与岁币,以我大宋之富有,供给天下。”秦桧笑呵呵的说道:“这样还能让天下太平,全你我两家盟友之情,如何?”

    完颜宗翰听了之后,顿时摸了摸胡须,不管秦桧所说的有没有道理,有一点是肯定的,凭借自己手中的这点兵马绝对不可能攻下汴京城的,若秦桧所说的是真的,李璟和各地的勤王之兵肯定会给自己致命一击,或者是将自己留在汴京之下。

    “李璟与我大金有仇,我想灭了李璟,秦大人以为如何?”完颜宗翰望着秦桧说道。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将军尽管动手,我大宋绝对不会支援对方一兵一卒。”秦桧想也不想的说道。他已经听出来完颜宗翰已经不准备进攻汴京,心中一喜,赶紧说道。

    “大军前来,劳师远征,缺少钱粮,不知道盟友可能支援一二?”完颜宗翰又出言说道。

    “粮万石,钱十万贯,蜀锦千匹,南海珍珠百颗。”秦桧又说道。

    “还是秦大人痛快,等到钱粮一来,本将军立刻撤军。”完颜宗翰大喜,拍着大腿说道。

    “如此甚好。”秦桧脸上顿时露出兴奋之色,没想到一场兵灾就这样被自己轻松化解,等回到京师,恐怕就是自己升官发财的时机了。

第七百三十二章 和谈 (二)() 
双方聊的很痛快,直到最后,完颜宗翰还亲自将秦桧送出了大营,并且赠送了一匹上等的战马,让秦桧心中十分高兴。

    “将军,难道我们真的不打中原的都城了?”完颜宗翰身边的亲兵,见自己的主将居然将秦桧送出了大营,忍不住说道:“那倒是可惜了,现在宋人的都城就在我们的眼前,若是不进攻,那大家都是白来了一趟。”

    “你知道什么什么东西,若是不这样说,宋人必定会下令天下兵马来勤王,那个时候,我们要面对的肯定是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大军,我大金岂是他们的对手,也只有迷惑他们,让他们不会下令天下兵马来勤王,我们就有机会。”完颜宗翰不屑的说道:“敌人的京师就在眼前,岂能会因为一点钱财,就放弃了如此大的功劳?这宋人还真是愚蠢。这次能送来一些粮草,正好补充我们大军,这样我们就能在汴京城下多呆一段时间。”

    “宋人若是不愚蠢的话,我大金也不可能能打到汴京城下来,中原汉人恐怕都是无能之人,如此江山,应该为我大金所有。”完颜宗雄不在意的说道,沿途杀来,他十分鄙视中原的汉人,现在大军已经杀到了汴京城下,似乎更加能断定中原汉人的无能。

    “不,中原汉人中也是有厉害人物,比如李璟。”完颜宗翰摇摇头说道:“按照秦桧所说的,李璟的兵马恐怕已经出现在洛阳一带,随时都会对我们发起进攻。他手下的兵马都是骑兵,长途奔袭,能让我们防不胜防。”完颜宗翰摇摇头说道。他很重视李璟。

    “李璟?他是赵宋的乱臣贼子,还会来救援汴京?”完颜宗雄摇摇头。

    “中原汉人文化博大精深,这里面有许多的东西都是我们不知道的,不明白的,但是我相信李璟肯定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想要夺取中原没那么简单。”完颜宗翰摇摇头,他潜意识中感觉到李璟肯定会出现的,但什么时候出现就不知道了。

    “剩下就看宇文虚中的了。”出了大营的秦桧望着洛阳方向,自以为得计的秦桧,并不金人的贪婪并不是一点金银财宝就能满足的,如何得到更多,甚至攻破汴京才是完颜宗翰所希望的。

    在洛阳的宇文虚中也不知道这一切,他的人刚到洛阳,李璟的大军就攻陷了洛阳,甚至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洛阳就已经落入手中。李璟是在洛阳宫接见宇文虚中的。

    “宇文,没想到本王会在这里见到你。”李璟沐浴了一番之后,笑呵呵的说道:“上阳宫虽然残破,但是这里面能看到当年大唐盛世的余晖啊!”

    “大唐已经远去,留下来的也只是史书上的传说而已。看看这些宫殿,当年也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最后又能如何?”宇文虚中有所指的说道。

    “是啊!这些宫殿都是民脂民膏,可是宫殿是如此,道观难道不如此吗?”李璟讥笑道。唐朝皇帝喜欢建造宫殿,在洛阳,就有洛阳宫、万安宫、紫桂宫等五个行宫,但是宋朝皇帝也好不了多少,不兴建宫殿,就兴建道观,尤其是赵佶,兴建的道观规模丝毫不下于宫殿。

    “王上,你?”宇文虚中听了一声苦笑,顿时摇头说道:“王上不在华清宫纳福,为何来到洛阳了,直接攻占了洛阳,恐怕有些不妥吧!”

    “哼,若不是宋室无能,本王会在冬天出兵?我的骑兵还没有休整,就急急忙忙的杀过来了。这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赵宋的无能,让金人打到中原了。”李璟冷哼道:“赵佶让你来做什么呢?难道是要求和?”

    “并非官家让下官来的,而是太子殿下让下官来的,请王上看在汉家苗裔的份上,出兵河北,牵制金人。”宇文虚中感觉到一阵耻辱,但想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也只能是忍了下来。

    “赵桓,他登基称帝了?”李璟面色一愣,顿时露出怪异之色,说道:“前段时间,有人说赵佶准备内禅,想来赵桓已经开始准备了吧!也是,内忧外患,就算登基了也不见得能做好皇帝,提前准备一番,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王上,赵佶内禅了,赵桓登基称帝。”

    陈龙急急忙忙的闯了进来,脸上露出笑容,说道:“听说赵佶退位之后没有一个时辰,就领着蔡京等人沿着运河,巡视江南去了。”

    “逃命?宇文虚中这就是你效忠的皇帝,刚刚禅位,就逃之夭夭,本王记得金人的兵马快要到汴京城下了吧!汴京城正需要他这样的人坐镇,就算没有什么用处,但好歹也能稳定军心吧!他这一走,汴京可就危险了。”李璟哑然失笑,连连摇头。

    宇文虚中先是一阵高兴,自己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