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4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飞很忠心啊,他也只能是跟着赵桓走,嘿嘿!”李璟看着一边巨大的地图,说道:“襄阳虽然重要,但没有赵桓更加重要,没有赵桓,一切都没有用,但有了赵桓又如何?让王寅回去,我们要将岳飞堵在临安,小小的赵桓,想逃都没门。”

    众人听了一阵沉默,很快就变的斗志昂扬,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情更加激动人心的,在他们眼中,天下实际上就是江南、中原、华北、巴蜀或者加上西域一带,现在除掉江南,其他的地方都落入大唐之手,李璟又准备亲自收复江南,天下即将一统,这些人也将名垂青史,自然是心中极为高兴。

    “李乔领军十万东进荆州,种师道领军十万进攻襄阳,朕领军三十万,会合韩世忠、吴玠进攻建康,直取岳飞。”李璟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策略,而是直接率领大军,如同泰山压顶一样,将岳飞狠狠的压在江南,好一举消灭岳飞。李璟出兵五十万,兵分三路,但加上王寅的数万大军,对付岳飞的岳家军就将近四十万之众,李璟相信,岳飞绝对难以抵挡。更不要说,李乔进攻荆州必定能抢先获得胜利,到时候,大军东进,围猎岳飞,更加轻松。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天策府() 
“陛下,这次南征,不知道何人留守京师?”王穆眼珠转动,忽然询问道。

    众人面色一动,心中一阵好奇,这个时候这件事情根本不算什么,但很快就明白过来,王穆所说的留守京师不是指众人,而是指监国,只是这还有什么变化吗?

    “这次秦王跟随朕南下,征讨南宋。以皇子李定谌坐镇京师。”李璟想了想,又说道:“传旨宗人府,册封诸子为郡王,皇二子李定谌为雍郡王,皇三子李定边为诚郡王,皇四子李定国为信郡王、皇五子李定江为勇郡王、皇六子李定萧为仁郡王、皇七子李定边为廉郡王。”

    “臣等遵旨。”众人心中一动,李璟现在生子有十几位诸多,除掉现在的七个皇子册封为郡王,还有西夏公主、契丹公主等都册封了郡王,有九位皇子都加了郡王衔,虽然不如皇长子秦王李定北,但这个时候册封诸子,恐怕也是另有意图,尤其是现在让皇二子雍郡王监国。这里面隐藏着什么,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但不管怎么样,众人也只有遵命听旨的份,不敢反抗,这就是帝王的风范。

    “想要治理天下,只知道坐在家里可不行,还需要懂的军事方面的知识,而且懂的书面上的东西也不行,只有经过实战才能精通。”李璟装作不知道众人心中所想,只是径自说道:“诸位臣工家中都有幼子、幼孙,凡是和定北年纪相仿,都可以加入这次南征序列之中,朕准备以秦王为首组建天策府,诸位臣工的幼子、幼孙皆可入天策府。”

    众人先是一愣,猛然之间却是面色大变,双目中闪烁着一丝欢喜之色,所谓的天策府,乃是前朝秦王李世民所有,可以说是一个小朝廷,为李世民后来击败李建成,夺取天下服务的,现在洪武天子为秦王李定北组建天策府,这个里面的意义就不用说了,分明是为李定北组建小朝廷所用的,可既然如此,为何又要让李定谌做监国呢!

    “臣等谢陛下。”众人不知道这里面的含义,但并不妨碍众人拜谢李璟,最起码从这方面来看,基本上可以确定李定北是太子的事实,让自己的儿子、孙子去跟随李定北身边,就是为了以后所准备的,以后秦王李定北登基,这些人就是从龙之臣。

    当然,有些人未必会见自己的儿子、孙子送进来,李定北年纪还小,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或许最后的太子并不是他,那个时候,这些自小的从龙之臣可就悲催了。这些家伙虽然忠于李璟,但未必会忠于李定北,甚至各自都有自己效忠的对象,岂会让自己的儿子跟随一个幼子。

    “定北,你说这些人会有多少让自己的儿子、孙子来陪你的?”等众人走了之后,李璟拉着自己儿子的小手询问道。

    “儿臣不知。”李定北露出一丝为难来,这些事情他还真的不知道,虽然听政到现在,但偶尔能发表一些意见就已经很不错了,若是说能牵扯到最深的地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人效忠你父皇,是因为你父皇有威信。这些人不知道你的将来如何,不知道你可有威信,你若是有威信,这些人就不敢小觑你。”李璟一边走,一边说道:“想要拥有威信,不仅仅是善于治国,同样也要善于治军。没有一个皇帝,仅仅靠文治就能让世人敬仰,文治武功都是不可缺少的。你是朕的儿子,这天下是朕打下来的,日后你也只是一个守成之君,做的也只是文治皇帝,不能为万人所称颂,想要与朕一样,就需要在武功方面取得成就,前朝赵光义本事没什么本事,却喜欢指挥大军作战,欺负一下江南的弱小还可以,对付契丹人却差了许多。父皇不希望你与这个赵光义一样。”

    这也是李璟带着李定北南下的原因,李定北已经知道一些事情,想要做皇帝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起码每个方面都应该知道一些,都要懂一些。

    “儿臣明白了。”李定北顿时松了一口气,眉宇之间的一些担心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帝王家的孩子都是早熟的,虽然李璟多次让他监国,世人都认为李定北已经是太子,但李定北知道,在没有登基之前,一切都不是,就像刚刚,李璟甚至下旨让李定谌监国,让自己随军而行,难免就让人有些担心。不过,现在李璟解释一番之后,才明白自己老子的良苦用心,小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不过,只要是跟随在你身边的臣子,都要认真对待,不管是文臣也好,还是武将也好,甚至有是才俊之士也好,更或者是那种奸佞小人也好,这些人都是有用处的,记住了,要用其长,不能用其短。”李璟教育道:“这次随军而行,你们都可以进入中军大帐学习。”

    “谢父皇。”李定北更加高兴,虽然在京师监国是权力的象征,但跟随李璟身边,又何尝不是一种圣眷呢!

    “陛下。”远处两个丽人走了过来,见李璟父子两人,赶紧盈盈下拜。

    “母后,姨娘。”李定北小跑了过去。

    “起来吧!”李璟摆了摆手,将兰蔻和柴二娘搀扶了起来,说道:“朕已经让皇二子监国,定北随朕出征,让他见识一下行军打仗的模样,免得日后当一个文弱之君。”

    “小小年纪就要行军千里,是不是太早了一些?”柴二娘有些担心的说道。

    “早,不早了。也不是让他冲锋陷阵,而是让他在身边学习一下,免得成为一个文弱之君。”李璟摇摇头,说道:“再说,跟在朕身边有什么关系?还有,你们的那些孩子,日后都是要放出去的,所以现在都要监国,都要学会怎么治理天下。”李璟相信自己让李定谌监国的事情肯定是传遍了汴京城,柴二娘等人必定也知道,索性现在就说出来,免得这些女人胡思乱想的。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彷徨() 
兰蔻和柴二娘两人并没有说话,李璟有什么样的打算,别人不知道,但作为枕边人,兰蔻和柴二娘两人还是知道一些,这也是两人不争的缘故。

    但这也是仅仅两人不争,其他的人就不知道了,这次让李定谌监国,在后宅之中,未必不会出现其他的想法。两人相互望了一眼,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李璟即将南征,这个时候说这些事情,只能是让他生气。

    “招呼一下宫里面的人,一家人在一起吃吃饭,好久都没有聚过了。”李璟笑呵呵的说道。常年征战在外,这种天伦之乐还真的没有享受过。

    “那感情好,臣妾也好久都没有和各位姐妹聚一聚了。”兰蔻喜道。

    建康城的城墙在江南民夫的辛苦劳作下,总算是在李璟大军进攻之前建成了,虽然耗费了不少钱财,但总算是给了南宋朝廷一丝安全感。岳飞和贾存洲两人上了建康城,查看城墙上的一切。

    “看样子江南百姓都是不欢迎李璟的,不然短短数月之内,不可能将城墙建好,难得,难得啊!有此民心帮助,我们必定能能够击败李璟,光复中原。”贾存洲领着十几个文官走在城墙上,只有岳飞身披盔甲看着远方,一副不在意的模样。

    贾存洲见状脸色不好看,忍不住说道:“鹏举,莫非这城墙有什么问题?”若不是眼下需要岳飞,贾存洲岂会和一个武将如此说话的。

    最近一段时间,朝中的文官们对岳飞是十分的不满,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岳飞对朝中事务干涉太多,甚至还反对赵桓迁都。这就让众人开始有些不悦了。

    在岳飞看来,这个时候赵桓迁都不仅仅是浪费钱财,更重要的是,会动摇前线军心,有赵桓坐镇襄阳,凭借襄阳的坚固城防,足以抵挡李璟半年甚至更久的进攻,将李璟的目光都聚集在襄阳,而进攻其他地方的军队,不一定都是精兵。这样作为大宋的兵马大元帅,就能率领大军慢慢消灭其他的军队。虽然有些危险,但岳飞相信,大唐军队中,除掉李璟之外,其他的人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

    但是文官们不是这么想的,皇帝在哪里,这些大臣们就在哪里,跟随皇帝坐镇襄阳,随时都会遭到敌人的进攻,有生命危险,还不如迁都临安,这样可以逃避危险。更不要说,能够保证朝廷的正常运转之类的优点了。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李璟的主要进攻目标将会是建康。”岳飞拍了一下面前的城墙,瞬间就将面前的城墙拍出一堆的碎屑来,这些并非青砖所建造的,除掉少量的青砖外,还有泥巴、草皮之类的,混合在一起,使得粘性更强大一些。但是在岳飞强大力量下,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挡。

    “主要进攻目标是建康?”贾存洲嘴角抽动,对那些碎屑视而不见,而是笑道:“若是建康方向的话,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江南纵深很多,水网密集,李璟就算是突破了建康防御,还有杭州防御,还有独松关,李璟想要轻松到达临安城下,很难。”贾存洲听了之后,不但没有任何惊讶,反而哈哈大笑道:“比较一下襄阳,还是临安好啊!”

    岳飞听了更是心中一冷,他并没有说什么,这不仅仅是贾似道自己的建议,也是朝中的文武大臣,甚至赵桓心中所想,没有谁愿意将自己放置在危险之下,赵桓也是如此,只是若不如此,如何能解决李璟的精锐大军。岳飞似乎已经想到李璟将会率领大军,浩浩荡荡而来,江南兵马不能抵挡的模样。

    “鹏举,朝中的压力很大,江山社稷尽数压在陛下身上,让陛下坐镇襄阳,朝中的文武大臣是不会愿意的。”贾存洲看的出来岳飞心中的不满,忍不住上前安慰道:“天下之大,能抵挡李璟的唯独你岳鹏举,大唐之所以厉害,也只有一个李璟,只要挡住了李璟,则天下大定。”

    “贾相的意思,岳某明白了,请转告陛下,岳飞纵死也不会让李璟踏入临安半步。”岳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最后冷静的拱手说道。岳飞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了。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贾存洲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领着众人又视察了一遍建康的城墙,一路笑着走了下去,只有岳飞自己站在城墙上,望着北方,眉宇紧皱,面有复杂之色。

    “大哥。”牛皋、傅选等人走了过来。

    “城墙如何?可能抵挡敌人的进攻?”岳飞恢复成原来的模样,笑呵呵的询问道。

    “能抵挡李璟的常规进攻,但敌人的回回炮、霹雳炮恐怕是不能抵挡的。能抵挡这样的炮弹,唯独只有襄阳城的城墙或许可以。”傅选摇摇头说道。虽然知道火炮的威力,甚至大宋自己也曾经想着建造这样的火炮,可惜的是,最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恐怕我们在这里很难碰到李璟的霹雳火炮了,李璟将这些火炮都已经运到南阳去了,相信是用来进攻襄阳的,这火炮周转困难,从南阳到建康,数千里路,应该不会来进攻建康的。”岳飞安慰道。这或许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大哥,听说李璟去汤阴了?”牛皋忽然低声说道。

    岳飞一阵沉默,李璟前往汤阴祭祀周侗的消息,早就传遍天下。世人在夸赞李璟的同时,对岳飞多有贬斥。岳飞更是没有办法辩解,也不想辩解。他和李璟已经是生死仇敌,现在李璟已经雄踞中原,说对方是逆贼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胜者王侯败者贼,自古都是如此。

    “算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不要说了,我们现在还是想办法抵挡李璟的进攻吧!建康只能是延迟,不能抵挡,我们抵挡的主要地点还是在杭州。傅选,你领军两万,坐镇建康,迟滞李璟的军队,记住了,一旦不能抵挡,可以撤退。”岳飞叮嘱傅选说道。傅选是大将,不能死在这里。

    “是,大将军。”虽然有些危险,但傅选还是认真的应了下来。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出征之前()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也是李璟进入这个世上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战争,关系到江山的稳定,关系到大唐江山的气数,天下的目光都聚集在汴京。

    九月初三,洪武皇帝李璟亲自在宣德门检阅三军,汴京城满城空巷,无数汴京人聚集在宣德门前,观看着雄壮威武的大唐近卫军,与前朝的军队不一样,大唐的近卫军乃是精锐中的精锐,非赵宋时期的样子货,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

    一队队,一列列,无数士兵从宣德门前经过,人群之中,有南宋的六扇门,有金人的金狼卫,这些人看着面前的近卫军,面色苍白,双目中闪烁着惊骇之色,这不是当年北宋时期的样子货,禁军不够,就用汴京市面上的游侠、泼皮来凑数的,这些都是正规军,或者是职业军队才是,不用种田,只知道行军打仗,他们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都耗费在打仗上,凭借手中的战功,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获得金钱,获得功名利禄,在的大唐皇帝的率领下,向敌人张开锋利的獠牙。气势汹汹,让人心惊胆战,不敢与之争锋。

    与前朝不一样的是,大唐拥有强大的骑兵,无论是河西的战马也好,或者是蒙古的战马也好,远比前朝战马来的威武,骑兵手执长矛或者是大刀,看上去极为威猛。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宣德楼下,无论是内行人也好,或者是外行也好,都被眼前的军队给震惊了,大军井然有序,行走之时,杀气冲天,黑色的盔甲或者皮甲,看上去极为威武,更是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让人见了不寒而栗。

    宣德楼上,李璟和秦王李定北与朝中文武大臣分列其上,望着面前走过的一队队一列列军队,脸上都露出笑容,段正严​也受邀来观看眼前的检阅,比照一下当年大理的军队,猛然之间,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比不上大唐军队,想到还在大理境内肆意叛乱的高量成和自杞国的叛军,段正严嘴角露出一丝不屑,虽然自己现在成了一个和尚,手上也没有什么权力,但自己好歹是保住了性命,享受平静的生活。而高量成等人,等到大唐抽出手来,恐怕就是两人的死期。想到这里,段正严心中还是有些得意的。

    “如此雄兵在手,天下何人能够抵挡?”李璟笑呵呵的说道。

    “陛下,若是岳飞见到我朝的军队,不知道可会吓得不敢抵抗。”赵鼎脸上露出笑容,他感到一阵欣慰,想自己跟随李璟多年,从当年的一个小小的监军,现在成了宰辅之臣,并且自己的女儿还成为皇妃,赵家日后必定会飞黄腾达。赵鼎心中还是十分高兴的。

    “岳飞是不会投降的,但南宋的大臣们就不知道了,只要给他们来一场狠的就可以了。”李璟笑呵呵的说道:“十天的时间,朕就要出兵江南,宗正跟随朕前往,朝中大事就依靠各位了。尤其关注一下草原上的情况。”

    “陛下放心,臣等一定竭尽全力让陛下无后顾之忧。”赵鼎赶紧说道。一般的李璟出征都会带着李甫,毕竟李甫做过首辅大臣,做过宗正的。跟随李璟身边,可以帮助李璟处理国事,京中有赵鼎等人,处理一些杂事。李璟还是很放心的。

    “暗卫来报,岳飞将主要的兵力都放在杭州一带,看样子,是准备利用杭州的城防和朕决战,早知道如此,火炮就不应该弄到南阳去。”李璟想到早上接到的情报,微微有些郁闷的说道。

    “陛下,谁也不知道赵桓如此胆小,居然在这个时候迁都。”耶律大石在一边劝说道:“不过,就算是在南阳,若是用水师将火炮运到江南,江南的城墙襄阳不同,或许能击败岳飞。”

    襄阳城墙坚固不说,关键是三面环水,就算是用火炮,短时间内,也很难摧毁襄阳城墙,但建康、杭州等地的城墙就不一样,火炮进攻下,很快就能摧毁城墙。

    李璟想了想,还是摇头说道:“驻守襄阳的是刘锜,是一个老将,他是赵宋的铁杆,最为忠心的人,他肯定会死守襄阳的。想要夺取襄阳,我们恐怕是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将那些火炮运到建康,虽然走的是水路,但还是很麻烦,大战一旦发生,敌人不管是在陆地上也好,或者是在水路也好,都会对我们发起进攻的,一旦火炮落入江中,一切就等于废了。所以还是留在南阳为好。”

    虽然用火炮,或许能减少很多时间,但运送火炮极为困难,在江南水网众多的地方更是如此,若是从南阳运来,沿途危险太大,耗费的时间更多,还不如留在襄阳,猛攻襄阳,这样还能尽快解决襄阳问题。

    “南阳的火炮暂时不用调动,但京中刚刚生产出来的火炮可以随军而行,虽然行动的速度比较慢,但总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耶律大石想了想说道。

    “恩,京中现在有多少火炮?”李璟想了想询问道。能用火炮的地方就用火炮,钱财是小事,这玩意儿不仅仅杀伤力不小,更重要的是能震慑军心,能够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江南的问题。虽然产能有所限制,但李璟相信,解决一个小小的南宋还是可以的。

    “十门以内还是可以的,真的不行,可以将汴京城墙上的火炮都给撤走,凑足十门还是没有问题的。”赵鼎仔细盘算了一下。一开始以为进攻的主力会在襄阳,大部分火炮都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