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宦
潘楼,几个清瘦的读书人聚在一起,若是赵鼎人在这里,必定会认得这几个人都是御史台的言官,甚至里面还有一个汤思退,平日里来到潘楼酒楼,指点江山,倒是快活的很。
“汤兄,这次我们可是得罪了秦王,若是回头秦王找我们麻烦,当如何是好?”中间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读书人询问道。他脸色苍白,双目无神,叫做范宗尹,和汤思退是同一届的进士。
“什么叫得罪了秦王,我们是规劝秦王,请陛下将其召回来,秦王主持政事很不错,但打仗这件事情还是交给其他人做的好,吴王、晋王等王都可以,秦王必定是要继承皇位的,应该主持政事。”汤思退摇摇头,说道:“我等也是一片好心,秦王又怎么会找我们的麻烦呢?”
“秦王亲卫军叫做羽林卫,这就说明其中的问题,陛下已经定下了太子之位了。”范宗尹皱了皱眉头,言语之中多有后悔之意。
谁让这个消息来太晚了呢?众人呈上去的奏折不过一日,政事堂就有消息传来,大唐皇帝在高丽传来旨意,诸皇子遴选亲卫,三千到五千不等,这个五千也只有李定北有拥有,而且亲自授予称号“羽林卫”,一下子震动了朝野,这些人心中顿时生出无限后悔。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景侯()
众人表面上若无其事,实际上心中却是生出无限烦恼,索性的是,众人在奏折上并不是弹劾和参奏,只是建议,请大唐皇帝召回李定北,加以教化,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否则的话,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秦王允文允武,和众将之间的关系很不错,听说这次西征,不仅仅有勋贵子弟,还有武学的学子,这可是送功劳啊!”汤思退忍不住叹息道:“实际上,我们文官就不行吗?文官也是可以的。”
“文官?虞允文算是秦王殿下的亲信吧,可是到现在还在长安,为殿下周转粮草,收集棉衣等物,哪里能上战场?”一个言官忍不住摇头说道:“当初秦王出征的时候,可是说了虞允文是充当参军的,现在好了,仅仅只是一个周转粮草的。秦王殿下恐怕和陛下一样,也是不重视文官的。本来在洪武一朝,文官的地位低了许多,等到了殿下一朝,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到时候,让那些莽夫们骑在我们头上,想来心中就不痛快。”
汤思退等人听了脸色不好看,不管其他的,对付秦王并不是他们想的,他们想做的就是以后的事情,大唐皇帝不能永远如此强势下去,他们想到了前朝,前朝皇帝多是垂拱而治,前朝读书人地位是何等之高,一个七品县令都能斩杀一个大将,哪里像现在,这些文官仅仅只是管钱粮的,虽然也会治理民生,但这一切都是为战争准备的,这些文官们心里怎么可能愿意呢?
秦王并不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人物,甚至他们认为秦王又会一个新的洪武天子,为了全天下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认为自己应该挑选一个合格的天子,比如说晋王李定国。
晋王李定国的身份地位并不比秦王差到哪里去,甚至出身来历远超秦王,秦王身后是皇后兰蔻,晋王的身后是皇贵妃柴二娘,那兰蔻不过是一个秀才之女,更是李璟兄长之妻,再嫁之妇有何资格成为皇后,成为太后,想柴二娘乃是前朝皇帝之后,后周虽然只是两世而亡,但毕竟是皇帝之后,身份尊贵,若是晋王能成为皇太子,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可惜,一切都已经定下来了,陛下已经授予秦王卫队羽林卫的称号,这足以说明陛下之心了。”范宗尹苦笑道,他面色苍白,这个时候脸上一阵苦笑,更加显得对方虚弱。众人一阵迟疑,这也是让众人心凉的地方,皇帝陛下,已经不是在一个场合,表示对秦王的喜爱了。
“可惜了晋王。”一个言官长叹道:“陛下开创江山,晋王治理江山,也必定是一段佳话,可惜了。”
“慎言!”汤思退好像看到什么,望着街道上,说道:“看,景侯,啧啧,一父所出,一个为王,一个为侯,可惜了。”景侯柴玉京乃是张茜所出,名义上是柴皇城的遗腹子,但世人都知道,这是李璟的儿子。因为各种原因,最后只能封了一个景侯,让人唏嘘不已。
柴玉京并不知道,在自己的头顶之上,还有几个言官在看着自己,他同样是有自己的事情,下了骏马,上了潘楼,很快就进了一个单独的房间。
“晋王兄让你来的?”柴玉京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中年人,相貌儒雅,就算是大冬天,也是手执折扇,这让柴玉京不怎么喜欢,所以连说话的语气都差了许多。
“景侯和晋王虽然不是一母所出,但关系不凡,晋王出身柴氏,景侯也续了柴氏的血脉,双方都应该多加联系才是啊!”读书人并没有因为柴玉京的不满而感到愤怒,眼前的年轻人,相貌俊秀,酷似李璟,眼下虽然是景侯,但谁知道日后会怎么样呢?
柴玉京看着对方,笑了笑,不在意的说道:“你也不必说的如此文雅,本侯是陛下外室所生,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本侯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父皇对本侯很好。我与晋王也是同父异母而已,他也不见得比本侯好到哪里去?你们晋王找我到底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吧!看在有些渊源的份上,能帮就帮,不能帮的,他也不能怪我。”
“侯爷说的敞亮,侯爷也是陛下所出,其他的皇子都已经封王,难道侯爷仅仅只是想当一个侯爷不成?”读书人低声说道:“就算侯爷风轻云淡,难道就没有为后世子孙想过了吗?”
柴玉京摇摇头,笑道:“难道他还能封我为王不成?世人都明白,父皇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这太子之位就是秦王的,晋王还是差了一些。”
“陛下虽然高瞻远瞩,但毕竟有的时候受到情感的影响,但景侯难道看不出眼下的形势吗?那些文官们都反对秦王即位,因为秦王酷似天子,想这些读书人经历了两朝,前朝的文人是多自由,哪里像现在,被一群武将压在头顶?秦王的施政和当今相同,故而许多人反对,晋王礼贤下士,文采出众,仁德爱民,这才是储君的最佳人选。”读书人解释道。
“晋王想要什么,本侯知道的很清楚,不就是我柴家的钱财吗?”柴玉京并没有回答,而且喝了一口酒,说道:“此事本侯回去还要和母亲商议,等商议之后,再来告诉你。”柴家有钱,有商铺,不仅仅是因为柴家的门面不适合让李定国来继承,更重要的是李璟的赏赐,这些年在张茜的主持下,柴家的富裕在京师很有名的。李定国让人来找柴玉京,还有如此多的许诺,归根结底,还是冲着柴家的钱来的。
“如此甚好。”读书人听了之后,心中虽然有些不愿意,但也无话可说,柴家的确是张茜说的算,柴家的钱财以及遍及天下的商铺,都是张茜打出来的。柴玉京并没有什么功劳。
“既然如此,告辞了。”柴玉京并没有继续呆下去,京师眼线甚多,自己身份本身就很尴尬,谁知道会不会被人发现。
看着柴玉京离开的身影,读书人摇摇头,嘴角浮现出一丝得意。
“王位可是一件有吸引力的东西,谁也不想得到它。不过,还是晋王高明啊!”
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情深()
柴玉京回到自己的景侯府,他并没有进入大门,而是望着门头上的牌匾,馆阁字体,这是李璟亲自手书,柴玉京端详了一番,摇摇头,就进了大门。
“母亲呢?”柴玉京望着迎面而来的老者,询问道。
“夫人正在后院。”老苍头赶紧说道。
柴玉京点点头,径自朝后院而去,他知道后院有一个道观,自己的母亲这个时候去了后院,也只能去后院祭拜三清。果然,绕过几个回廊,就看见一个贵妇人正在两个侍女的陪同下,从一个小道观内走了出来。虽然岁月流逝,但在对方的身上并没有看见多少岁月的痕迹。不是张卿又是谁?
“母亲。”柴玉京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不管外面的人如何议论自己的木母亲,但柴玉京对张卿十分尊敬,晨昏定省这是必然。
“玉京回来了?”张卿望着自己儿子一眼,脸上露出一丝满意来,虽然没有入宫,但自己上天能赐给自己这么一个好儿子已经很幸运的事情了。
“是。”柴玉京扫了周围一眼,说道:“怎么不见妹妹?”柴玉秀是柴玉京的妹妹,一个古灵精怪的少女,在京中名声不显,但不妨碍柴玉京对自己妹妹的疼爱。
“小猴子还能去哪里,在练武场练武呢!”张卿摇摇头,说道:“也不知道日后还能不能嫁的出去,一个女孩子练武,真是的。”
“有父皇在,玉秀想嫁一个人还很简单吗?母亲多虑了。”柴玉京挥手将身边的两个侍女赶走,亲自上前搀扶着张卿,低声说道:“刚才是晋王身边的人去找孩儿。”
“晋王李定国?”张卿面色一变,看了自己儿子一眼,说道:“李定国这个人表面上仁义,但实际上待人太过宽仁,他处处学你的父皇,但又学不像,他找你去,大概是告诉你,让你支援他,事后封你为王?”
“母亲所言甚是,他正是如此许诺的,孩儿看来,实际上,不过是看中了我们家钱财来的,皇贵妃手中虽然有些钱财,但比不过我们家,而且,皇贵妃是不可能将钱财交给他的,也只有我们家,才能支援他,嘿嘿,这次那些清流们一起弹劾秦王,不就是晋王的手笔吗?收买这么多的人,也是需要不少钱财,所以才会打我们的主意,平日里,孩儿看他也没有对母亲如何?”柴玉京心中一阵冰冷。
实际上,他年纪大了,也隐隐的知道自己的母亲为什么没有入宫,不是李璟不允许,而是柴二娘的反对,所以张卿才没有入宫,没有入宫,就代表着没有封号,甚至连张卿的儿子女儿都没有封号,自己身为男儿,也只是被封为侯爵。莫说是那些皇子们,就算是朝中的一些勋贵也不如,这一切,都是柴二娘造成的。
更为可笑的是,李定国居然还想让自己支持他,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心,难道不知道背后的事情吗?封王?这王爵本来就是我的。
“宫中的事情还是少插手的好。”张卿轻笑道:“这些年,我甚至还很庆幸当初没有入宫,否则的话,你现在被吃的连渣都不剩了。你的那些兄弟们都不是什么好人物,为了那个位置,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别看你的父皇现在高高在上,掌控四方,但现在怎么样呢?不也是想分封,将自己的那些儿子们封到海外去,免得发生萧墙之祸。”
李璟近年很少来张卿这里,张卿并不怪他,朝中事务繁多不说,关键是心累,张卿看的很清楚,每次睡着之后李璟的眉宇都是紧皱的,朝政不用李璟操心,让李璟操心的是自己的那些儿子们,看上去各个都是有才之人,但这些人多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是,母亲,孩儿只是说说而已。”柴玉京忽然说道:“母亲,父皇不是说朝廷勋贵都可以在海外获得一块土地吗?”
“你想离开中原?”张卿面色一变,望着柴玉京,没想到柴玉京居然想离开中原。
“母亲,这个时候不离开,难道还要等到以后吗?不仅孩儿离开,母亲也要跟孩儿离开。孩儿的那些兄弟们现在各个都在积蓄力量,甚至部下还有数千兵马,父皇日后肯定会让他们离开中原的,孩儿,孩儿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孩儿的子孙考虑。”柴玉京低着头,说道:“孩儿明明是皇帝之后,为何只能是一个侯,孩儿的子孙日后连侯爵都不是,孩儿,孩儿不服。”
张卿娇躯颤抖,看着自己的儿子,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也有这种念头,或许这才是人的本性,都是一个父亲所生,凭什么别的兄弟都是封王,可是自己只是封侯呢?
“去将我房间内箱笼内的一件虎皮大氅拿来。”张卿转过身来,对不远处的两个侍女说道。
“母亲。”柴玉京忍不住望着自己的母亲。
“去年你去西山打猎,给娘猎了一只老虎,虎皮我留了下来,做了一件大氅,现在天冷了,东北那边更冷,你带着大氅,走水路去高丽见你的父皇,你的父皇会安排的。”张卿看着他说道:“至于离开中原,你离开就可以了,为娘在这里习惯了,就不离开了。”
“母亲难道是在等父皇吗?”柴玉京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母亲,父皇这些年来府上的次数屈指可数,母亲,宫中娘娘也不知道有多少,母亲为何?”
“母亲已经离不开他了。”张卿望着北方,粉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娘从小到大,也只有这几年才幸福,这些你不懂,等你成家了,你就懂了。”
“母亲。”柴玉京还待说什么,远处两个侍女捧着一件虎皮大氅走了过来。
“带着吧!去见你的父皇。”张卿脸上露出一丝幸福的笑容,说道:“让他在那边注意龙体。家里你不用担心,你妹妹在家里会照顾我的。宫中的皇后仁慈,也会照顾我的。”
“是,母亲。”柴玉京听了心中一阵迟疑,但还是应了下来,双手接过虎皮大氅,缓缓的退了下去。他相信自己母亲说的话,柴玉秀虽然不靠谱,但皇后兰蔻还是很不错的。
“
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儿子()
行在,李璟手中对了几本奏章,虽然是寒冬腊月,但每天都有军情从前线送来,重要政事也会快马送到行在,虽然不是让李璟批阅的,但还是要让李璟知道,至于军中情况就更为重要了,前线的一举一动李璟都需要知晓,更不要说最近诸皇子组建亲卫军更是如此了。
“陛下,几位皇子的亲卫军大多都已经组建完毕,除掉京中的一些皇子还没有之外,其余的皇子亲卫名号都已经写成奏折,等候陛下的许可。”杜兴手上捧着一叠奏折。
“是吗?都是三千人?”李璟看着杜兴手中的奏折,随手取了过来,打开看了看,笑道:“魏武卒?魏王这是想重现战国时期,魏武卒的威风吗?”
杜兴脸上顿时露出尴尬之色,魏武卒的名字他当然听过,只是李璟这句话可不好接,战国?难道几位皇子想分封中原,然后来个诸侯争霸不成?或许几位皇子是有这个想法,但作为李璟身边的人,这种想法是绝对不能有的。
“诸位皇子雄心勃勃,都想训练出一只强大的军队。听说一些勋贵之后,将门之子,乃至武学中部分学子都加入其中,现在是冬天,战事减少,王爷们都在加紧训练大军呢!”杜兴笑呵呵的说道。
“是嘛?”李璟笑道:“是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干干,免得到了冬天养了一声的膘,等到明年大战的时候,这些人都懒惰了。”
杜兴一声强笑,忽然低声说道:“陛下,景侯出了燕京,乘船来觐见陛下,恐怕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到行在了。”
“糊涂。这个寒冬腊月,他来这里做什么?”李璟忍不住站起身来,面色微微有些变了起来,猛然之间他好像想到了什么,望着杜兴说道:“你说朕是不是太过偏心了,诸皇子封王的封王,建立亲卫的建立亲卫,可是景侯也仅仅只是封了一个侯而已,莫说亲卫,就是一个王爵也没有。
“陛下,这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陛下这么做也是为了景侯好。”杜兴低声劝说道。李璟是皇帝,有些话不是他能说的,尤其是在这件事情上,景侯柴玉京再怎么样也是皇子,若是真的封王了,恐怕其他的皇子们心中不好办了。
“景侯,泰侯!”李璟并没有回答,而是望着远方。景侯柴玉京,泰侯阎云鼎分别是张卿和阎婆惜所出,两人都是封了一个侯而已,李璟虽然给予两人荣华富贵,但也仅仅是封了侯而已,并没有封王,甚至还是养在宫外,与其他的皇子都不一样。
“陛下,景侯和泰侯都是至孝之人,必定会理解陛下的心思。”杜兴赶紧劝说道。他生怕李璟会有其他的心思,现在朝堂之上,可不是当年的朝堂,诸位皇子都已经成年,若还有皇子加入其中,事情可就大发了。
“地图带来了吗?”李璟招了招手,杜兴不敢怠慢,赶紧让人上了一个硕大的地图,随着地图缓缓铺开,地图上的一些情况逐渐展示出来,地图和后世的全球地图相似,只是一些地方都是空白,连颜色都没有,这说明大唐的商人还没有到达这里,有些地方密密麻麻的标注着,尤其是东南方向,从中南半岛向西,有些岛屿上标注着各种颜色,或为红色,或为黑色,或为白色,或为绿色,这说明大唐的商人已经涉足这里了。有些地方可以住人,有些地方上面有危险等等,都一一标注了出来。
为了这幅地图,大唐也不知道死了多少暗卫,死了多少商人,才会大洋中的岛屿标注了出来,李璟看着眼前的地图微微叹了口气。
“韩世忠在扶桑怎么样?”李璟又询问道。
“已经离开了九州,现在已经开始进攻第二座岛屿,也就是陛下命名的四国,敌人不是我大唐军队的对手在,正在缓缓后撤,若是进展顺利的话,明年春天就能拿下四国岛,然后就是本州,本州是扶桑人的主岛,兵马比较多,韩世忠想要攻下本州岛屿的话,恐怕需要一定的时间。”杜兴在地图上标了起来。
“恩,不错。”李璟点点头,指着扶桑说道:“分封就从这里开始,一南一北,北边从西域之后,等攻下塞尔柱帝国之后开始。郡王、国公、侯爵开始,按照当初定下来的大小来分封,然后是王,诸皇子都要分封,不过,想要分封多大地方,就要为朝廷打下多少地方。他们不是组建亲卫了吗?就依靠这些亲卫之力吧!数千人的亲卫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战斗力了。”
杜兴点点头,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李璟为什么要让诸位皇子组建亲卫,不是为了扩大他们的权力的,而是为了日后征战天下,获得自己的地盘。
“派人关注一下皇子们练兵的情况,然后,然后来禀报朕吧!”李璟望着远处,叹息道:“还有等景侯来了,就让他来见朕,让马屠夫去见他,看看他的能耐。”
“是。”杜兴听了之后心中叹了口气,李璟的布置很随意,但跟随李璟很久的杜兴知道,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