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英雄-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攻上城头的第六旅战士们有些不适应的是精心的火力准备和准备迎接对方弹石箭雨的心理准备像是一下打在了空处。登上城头才发现除了几名畏缩在城垛内侧的伤员外,大部守军早就已经在火力准备的时候就一哄而散。

    虽然没有多少准备好的城头堡垒,但朝鲜王京的城头并不像不少中原北方城墙那样平直,有不少凹凸起伏的地方可以做为城头防守的屏障。

    可当逐渐攻上城头的战士们沿着城墙稳步的展开进攻作战的时候,却根本没有在城头遇到任何抵抗。那些城头上值班的残兵往往只有退到城门楼附近的时候才会时不时从楼内射出箭雨做象征性的抵抗。

    第六旅没有急于攻城,当配属给各队的炮兵也搬上城头的时候,就展开了对这些城门楼的轰击。

    原以为真正的抵抗在这里,可是直到从城头上到城头下的四十八门各队长炮发射的上千发炮弹彻底将整个城门楼打的残破不全的时候也没有多猛烈的火力从城门楼上射出。反而不少城门楼内顽抗的守军在猛烈的火力威胁下最终选择投降。

    整个对王京城头的进攻行动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攻城的队伍就基本控制了整个城墙。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只有五人负伤而已,却没有一个人战死。这五个负伤的人还有两个是在登城的时候被己方的掩护火力所误伤。

    “是不是这城头上早已埋好了炸药或抛石雷?”见到敌人的抵抗意志竟然这样薄弱,这是不少官兵们的反应。

    可是当负责侦察的战士们检查了整个城头乃至城墙内侧,并对不少的俘虏进行了临时讯问之后才最终确定:朝鲜王京上的守军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强敌的时候,还真就是这样脆弱。累计城内各三万的大军实际只有数千人左右在广阔的城头上值班,而其他的不是在城内打杂帮工或者在外面的田地里出活,就是权贵们的护卫去了。

第670章 朝鲜王宫() 
在江户攻略的全军战报中,也提到过城头被轻易的拿下,而敌人的抵抗主要集中在宫城附近乃至市区之内。这使得占领了朝鲜王京的第六旅官兵们也不敢大意。

    同江户城比起来,此时的朝鲜王京面积只是稍小而已,并不足以让哪怕八千人的加强步兵旅从容的展开进攻,杨波只得留下三千左右的兵力负责朝鲜王京城头的防御,迅速率领五千骨干主力官兵沿着朝鲜的主要街道从三个方向直逼敌城的中枢地带。

    有过不少战事经验的杨波乃至新军部队中的军官骨干都清楚:这种重要城池的突袭作战,讲究的是惟快不破。拖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让守军反应过来组成象样的抵抗。

    朝鲜王城之内的王宫规模还是超过了不少战士们的想象,如果不论故宫内有很多运输相当困难的巨石巨木,建造成本远非一般,仅仅以外在的建筑规模来看:仅仅一座汉城王京内的宫殿总面积就丝毫不比像北京或南京那样的大城逊色。其建造的规格也要超过明时一般的王7。

    不过曾经经过张海不少时日的教育,在逻辑思维上并非外行的杨波很快也就想明白了:朝鲜虽然是一个人口顶多只有数百万最多不会超过千万的国家,但政权的财政组织能力却并非一般中原王朝十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可以并论。再加上它没有战备上的高负担,用于皇宫开销的规模就不会比中原王朝那样的大国逊色多少,远超一般王府了。

    朝鲜王宫的正宫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景福宫,面积相当于故宫的三分之二,不过因为几十年前倭乱的缘故这里却已经萧条了,主要的建筑群不少毁于战火,比张海刚刚抵达南京时已经荒废近二百年的南京宫城还要萧条。

    而另一座建筑群昌德宫从城头上用望远镜望去却还算完成并且气势恢弘,面积至少相当于故宫的一半,虽然也是二百多年前修建,却在几十年前的倭乱中保持相对完好。除此之外,城内还有很多王府规模的宫殿大宅。

    见到这种情况,杨波也多多少少感觉到一丝欣慰:这个人口不会超过中国十分之一的大明藩属竟然有财力修建这么多宫殿,那么整个京城的地浮财就决非泛泛。说不定不会比在江户城的所获少。

    面对规模庞大的宫殿群,杨波依然采取了分兵进攻以最快的速度力求将对方的权贵控制起来的做法。

    整个朝鲜王京之战,第六旅在发起进攻后的一刻种内就控制了完全没有抵抗的城头,而在不到半个时辰之内以最快速度突袭入城的大军就已经将城内的重要宫殿枢纽保卫起来。按照杨波的估计,在第一营群以一千五百人左右的兵力进攻最为重要的昌德宫,那里多多少少应该有些抵抗才是,就给进攻昌德宫的第一营群配备了较强的十六门九斤弹加农长炮。

    刚刚停下来就展开火力的九斤弹加农炮仅仅在三分钟之内展开了六七轮开火就以百余发侧射的炮弹在宫城的三处轰开了缺口。

    面对那些时不时探出头来似乎还打算抵抗的宫城内守军,猛烈的枪铳火力瞬间就席卷了那些向外露头的人。而从不知明的方向上抛射过来的弓箭则迅速遭到了配属给第一营群的铜鼎炮和加农长炮以霰弹的覆盖性还击。

    仅仅因为宫内守军短暂的抵抗付出了两人重伤,七八人伤亡的代价,第六旅第一营群的队伍就迅速的控制了整个宫城。而朝鲜王京内的其他各宫也几乎都被进攻的队伍在很短的时间内无血占领。

    不出所料的是:尽管第六旅进攻的部队异常快速而迅猛的控制了整个城内的要地,李倧等少数朝鲜皇族要员在仓促之下还是有了躲藏起来的时间。但是在各个连都配备了翻译的情况下经过一个时辰左右的甄别及现场审讯朝鲜王国的仁祖李倧乃至不少的人都被从寝宫之内的柜子里捉了出来。仅仅不到一刻中的警戒时间没有让这些人有后世崇祯那种从容自杀的运气,而是在仓皇之间就成了阶下囚。

    旧历腊月初二清晨朝鲜王京的惊变几乎让朝鲜王宫内的数千人直到被俘的时候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少人甚至猜测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宫廷政变。因为如果是外敌入侵,怎么也不可能来的这样突然。

    可是哪怕对兵事稍微有一点儿了解的人们心却都沉了下去:最坏的情况,似乎发生了。这些全身都似乎用钢铁铠甲包裹起来,身背手持多管枪铳的强敌怎么感觉都更像是西边那个传闻中凶厉异常的帝国,这些人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几乎让整个日本列岛沦陷,能做到这样如宫廷政变一半的突然袭击也就不难想象了。

    朝鲜王京的市区内似乎并没有像江户城那样的激烈抵抗,因此新朝大军也用不着在整个城内都点起熊熊大火。

    整个进攻朝鲜王京的作战行动,只有一名叫做侯佳的第一营战士在战斗中被重型火绳枪击中了头部导致战亡,全部减员性的轻伤仅仅只有十五人。在短暂而仓促的战斗中:整个朝鲜王京动员起来的七千余守军乃至三四千皇宫附近没有溃散的武装力量也仅仅是死伤了一千余人其余就如那些宫女太监们一样成了俘虏。到了旧历腊月中午的时候,俘虏的两京官员的消息也都传了过来。

    仓促之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朝鲜京官们混水摸鱼的逃出了府宅或者躲藏起来,大半也都被在家中或朝上轻易的俘虏了。

    杨波没有犹豫,将从城内各宫殿府宅内的要人集中到昌德宫并展开了毫无顾及的展开了“公讯”

    在让那些人得知是新朝大军清楚自己的处境之后,杨波并没有如有些人预想的那样宣布这次出征的原因,也没有历数朝鲜政权的“罪状”,而是直接而****的像个匪盗一般的询问宫内城内金银铜等通货财物的所在,乃至粮库以及帐本。

第671章 宫城拷掠() 
杨波当年随同张海一起起事,从乡野到府城也吃过不少的大户,不论是民间的土财还是京城的高官贵族都见过。一般来说对于这些人只要摆出一副“自己是蛮不讲理的土匪,绝非可以沟通的善类”那么就根本不会有多少人面对威胁摆谱。

    很显然:要是面对少数民族正规大军或者什么大型政权的兵祸威胁坚贞不屈,那还有名垂青史的可能。而如果是被一股难以在历史上浓重留名的山贼海寇灭了,或者被不讲旧礼的人灭了,那连名垂青史也做不到。而且到了明朝后期,整个官绅阶层就总体来说已经逐渐失去了身居庙堂的社会责任,不再有哪怕两宋时代的意识了。

    可是在新朝大军如匪徒般**裸的威胁面前,虽然被俘虏并且集中起来的朝鲜武官员大部分面有惧色沉默不语,但听到新军第六旅翻译官如强盗般的话语后,还是有一名朝鲜臣用不卑不亢的态度质问起来:“西面的新朝好歹也算是天朝大国,你们自称是新朝大军,可真不知道我国究竟有那一点得罪了天朝?今年的朝贡我们送了,两国边疆海疆也相安无事,难道身为上国,竟然还如同强盗一般的劫掠周边不觉得有失体面么?”

    杨波并不予以理睬,不过却示意一个新朝大军中的一个全身贯甲的小兵摸样的来和这位重臣讲讲特殊的“道理”

    政治学习是新军主力部队里的必备功课,因此这位有三年军龄的新军主力部队中的步兵分队班长亲自来到这位臣面前笑道:“去年北征时候的你们貌似就是站在明朝的一边曾经出兵过?虽然没起到什么作用?这些事儿不用提,我们来也不是因为这些事。我们新军主力部队收拾你们这些人是因为你们都是剥削阶级,是官僚地主阶层?,我们是来解救贵国人民来了。我们新军当年自称‘义军’,现在仍然是‘义军’,我们的旗帜永远不会变色。自然是要清算你们这些朝鲜人民头上的大山,为实现大同世界扫清障碍了。”

    “‘剥削阶级’‘官僚地主阶层’?”新军队伍里看似很平常的新名词搞的这位臣莫名其妙,不过凭借着造诣不算差的汉学功底,他很快的就想明白了这些话大概是山贼们劫富济贫一类的话语,并不畏惧的回道:“士农工商,都是世间所不可缺少的职业,难道贵国就没有官员?难道贵国就没有富人?鄙人家中的财富除了朝廷的俸禄就是父母的遗泽。”

    那位班长的口才和脑筋不如这些“人中龙凤”,不过政治功底却也不算差,冷冷的笑道:“官员当然也算是劳动者,工商业的经营管理者们也一样勉强可以算是劳动者,但这些职业都是有高度异化危险的劳动者,时刻有变成剥削阶级的可能。你究竟是劳动者还是剥削阶级就让我来试一试!”

    说着,这名班长用全身甲的钢皮尖刀鞋猛然间扫了过去,将这名臣彻底扫倒在地。之后准确的一脚踩在了起手指上。随后,身体外加铠甲上百公斤的力量都猛然间集中于一点,迫使对方再也忍受不住疼痛伴随着指关节的破裂声发出了痛苦的**。

    这个动作似乎就像一个信号一样,周围的军兵们对那些武官员毫不客气的动起手来。这些人都是新军主力部队中挑选过的精干,很多人都有在过去平日里吃大户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拷掠经验”在能够给对手以最大痛苦的同时避免死亡或者难以再用刑的重度残废。

    修罗场一般的恐怖瞬间就让不少意志不坚的人不但向新朝大军当场做了“坦白”,还相互检举揭发起来。

    也有不少坚强而顽固的人,在长达两个时辰的痛苦折磨与惨叫中死去。

    不过,杨波似乎没有命令新军主力部队的人对李倧等君主乃至有一些等级的嫔妃和皇族动手。

    “是老老实实的服从我们,并按我们说的做,还是想让我们花些时间让你们比这些人悲惨十倍或几十倍?”杨波毫不客气的向被带来的李倧等人冷冷的问道。按照出发前张海同杨波的商议:此时日本的天皇乃至德川等人本身价值并不算大。因为日本是一个类似春秋西周机制的典型封建国家。“胁天子”并不足以号令诸侯。同时日本的财富也往往是分散于各大名

    做为领导过宫变的篡位成功者,李倧可不是一个长在深宫之中不懂世事软弱之人,但也是个懂得妥协和求全的人。他没有摆出一副颇有风骨的样子,而是恭敬的回道:“身为藩属之君,一切听凭安排。天朝有什么要求,我都会尽力的帮助,国库和内库财务的情况我会命人准备出来的,当然鄙国还有很多书资料,这些也都没有什么可保的了。”

    “好!还算是个聪明而爽快的人。我们的要求前面提了,也并不复杂。第一是钱粮:靖康之时的大金向宋开口一千万两黄金,两千万两白银乃至一千万两锦。我们也不多要,看你们着不逊色于中原王朝旧京的宫殿,四百万两财富你们不拿出来我们也取的出来,但若有你的手书,总还是和气一些。”杨波继续说道:“我们新朝另外的要求就是:除了王京以及全国各地要交纳五百万两银钱及二百万石粮以外,每年还要交纳这个规模的税款。并且为了免除百姓的负担,解散全国大部分的军队,取缔一切两班特权和旧的制度。平安道、咸镜道、黄海道、还有江原道与经济道的北面大半府地,都要重新彻底归我新朝管辖。”

    李倧听到这些话也不由的有些皱眉,恭敬的对杨波等人说道:“这些条件我都可以答应,我也可以按照要求写一些传给各地的旨意和书来协助新朝做这些事情。不过我担心这些条件却是我国的臣民根本不能接受,反而有可能激起各地的大军来勤王。”说道这里的时候李倧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有些愕然的沉默起来。

第672章 十路突袭() 
李倧当然清楚朝鲜北部各道边境以及临近日本的南部各道沿海有不少战备程度稍好一些的军队,整个朝鲜的军力在几十年前经历过倭乱又获得明朝不少帮助后提高了很多。但也深知:以这新朝主力部队强悍的战力,只要来袭的军队超过五千能够形成基本的战阵,那些勤王大军若要前来也绝对是以卵击石,不过是方便了来敌更轻易的消灭朝鲜抵抗力量罢了。

    或许是平日里对抗演练或推演的时候杨波养成了一种以最坏的情况来考虑问题的习惯,对于朝鲜各地的勤王大军会不会前来受死实是没有任何把握。

    详细的历史不是新军日常军政教育的重点,杨波也不知道当年靖康时期的宋军勤王大军有没有同来敌拼命,因此在如何吸引敌军来攻的问题上杨波也决定采用战前商讨出的冒险备选方案了。

    攻略和抄掠朝鲜王京的作战行动成功后,旧历腊月初三,第六旅就迅速展开了向整个朝鲜中东部的十座城池的进攻作战行动。

    目标分别是宁边大都护府、平壤府、黄州牧、海州牧、开城府、原州牧、忠州牧、清州牧全州牧、罗州牧;

    进攻每一处要地的军队,只有经过加强后由步兵连升级后临时编组的五六百人左右的步兵营规模的单位。每个步兵营临时形成四个百人规模的作战连,而连以下则由班扩充而成的分队做为主要的作战单位,另配炮兵连及必要的军官勤务单位。

    按照这个时代的一般军事经验,三千人以上的步兵或者一千人以上的骑兵是形成最基本战术单位的最少人数,这样的兵力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兵力众多一方箭矢投射火力从四面八方形成包夹带来的威胁。如果少于这个兵力,就算是再怎么精锐的强兵面对规模庞大的大军很容易被夹攻吞没。

    这个道理适合于冷兵器时代的部队,不过却并不适合于如今的新军主力部队。自从几年前之前开始,密集的单兵火力和足够的支援火器能够使新军主力部队以看似单薄的单排迎敌作战,作战队型的正面人数密度仅为一般冷兵器部队的十分之一或者较强冷兵器部队的五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五六百人的“小营”就能成为迎敌的最基本作战单位了。

    也只有给朝鲜各道大军“新军主力部队兵力严重不足”且“用兵十分托大”的印象,才有可能吸引敌军重兵集结起来同新朝主力部队决战,尽量减少控制整个朝鲜半岛的时间和麻烦。

    过于深入朝鲜半岛东部山地的咸兴府,江陵大都护府则因为冬季冰期的原因暂时不成为第一波的进攻目标,也让残敌有集结兵力的地带。而沿海的庆尚道庆州府等地则属于利用水路机动或是调动驻日新军部队随时可以支援的地区了。

    而这样托大的分兵进攻战略自提出后杨波本人也多少有些疑问,觉得风险太大了,尤其是平安道乃是整个朝鲜北方的军事重地,再加上咸镜道的镜城都护府、北清都护府,北路部队将面临太多的敌人。总共一千几百人的两个营步兵部队就显得过于势单力孤了。因为对朝鲜军队的战斗力并不能真实了解,所以杨波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为此:北上抢攻平安道的部队配备了全军相当比例的辎重马匹,让不到一千二百人的平安道北路攻击部队通过携带和缴获配备了两千余匹马,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兵部队。这当中精锐骨干以及原前正规步兵比例也较一般队伍更高些,才使得杨波稍稍安心了些。

    这一波“十路分兵抢攻”按照计划是同朝鲜王京宫城传檄各地的使者一起行动,在各地武官员最多刚刚受到王京变故的消息的时候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给予敌军致命的一击,彻底打垮整个朝鲜原有的军事体系,每一路的步兵营也都配备了懂得朝鲜语的专职翻译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

    新朝四年旧历腊月的朝鲜半岛多平川丘陵与树林的东部,虽然没有盖马高原那样的严寒,却仍然有着中国北方冬季般的寒冷。

    北上进攻平安道的部队尽可能的轻装前进,为了减轻负担甚至没有携带过重的火炮,而仅仅是携带了更多的超轻臼铳而已,平均每名官兵包括给养在内的全部负重不超过四十千克。但即便是这样,那些并不算怎样强壮的轻型马在这样的天气与负重下展开强行军的时候仅仅在一昼夜之后就出现了大量累、病损耗。死亡的马匹多到几乎可以让骑兵们以马肉做为主粮充饥。

    经过三天的陆路行军,以在这三天的时间内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马匹为代价从朝鲜王京出发的北上四百里,进攻队伍终于逼近了朝鲜古都平壤。

    平壤府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