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英雄-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随秦涛上岸的也有一名懂西班牙语的翻译和一名在国内专门募集而来懂得用手语或其他方式进行简单沟通的人,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而已,因为谁也不知道如今的美洲,西班牙语是不是这里的居民都广泛了解的一种语言。

    见到这里的土人如此客气,同亚洲一带的少数民族反差也太大,更是暂时加剧了上岸官兵们的不安。

    秦涛身边的一名精于沟通的“手语翻译”见到这里的人们热情的送来食物和水,也笑了笑从身上的随身背包里拿出了一些东西:那是密封在似是罐头摸样东西里的一些埝糕。在精良的保存之下经过三个月的海上航行也没有发生变质,并做了推辞的表态。

    “在外不吃陌生人的东西。除非已经经过必要的确信并自己征集加工出来。”这是队伍早在远征之前就明白的一个注意事项了。

    在亚洲遍远地方,如果对当地人的好客有这样公开而直接的拒绝是无礼的表现,可这里的土人却不觉得是什么。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上岸的队伍加强了警戒,整个步兵营按照野外行军值勤的标准在整个黑夜里一半的人负责休息或与大家一起娱乐,一半的人负责警戒。

    值得欣慰的是篝火聚会在哪里都不希奇,再为落后的地方在这荒野之中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甚至可以说相比中国的传统农耕社会,部落状态下的人们的生活因为更为沉闷对于娱乐生活的需求更高,人际关系顾虑更少,音乐上要比几乎一片空白的汉族传统社会多多少少强不少。可对于接触过不少现代旋律并看过不少新朝戏剧的新军内官兵来说,这些土人的唱歌跳舞就没有什么值得希奇的了。

    虽然语言不通,但在能够以行为暗示的情况下新朝还是赠送了不少礼物。包括不少富余的衣被、质不错的盐、铁锅和几种炒菜的方法。甚至还包括制作精良的几十套传统索子甲。而对于土人的任何礼物及便宜,秦涛只是象征性的接收而已。

    新军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不主张什么朝贡贸易的那种回赐物比进贡更为优厚的赔本赚吆喝。但见这些当地的土人同亚洲地区的那些南北野蛮民族完全不同,也觉得对于这些看起来还算是良民的“可造之才”必要的笼络也是应该。

    但也因为语言不通,除了一般的物物交易,一起吃吃饭唱唱歌表演表演节目外也就难以做太过复杂的交流了。

    除了展示新朝带来的礼物,秦涛也不介意在土人面前示示威。因为西班牙人来新大陆已经百年的时间了,秦涛不确定这些人是否已经对马匹和火炮比较熟悉,就在众人的面前展示了新朝为了新大陆攻掠所携带的一些铠甲及其效能。

    不用怎样的语言,轮到新朝一方表演节目的时候,那队伍中那名善于沟通的人就示意在做的土人随意从几百名新军官兵中挑选三名战士。

    很快,一名看起来很普通位于人群前面的矮个战士就被挑选出来,两侧各一名战士也被挑选出来。

    秦涛又让战士从车上拿来二十多张弓箭,并让这里的土人中的几名青壮年试了试拉力。队伍又准备出了十多支类似这时代西方常见的一种的火枪。

    三十名战士前后左右在三名战士大概十到十五米左右的距离包围起来举起了武器。十几支火枪先后展开了火力。十几发已填装好的弹药准确的打在三个人的身上和大腿上乃至胳膊上,倒是没有一发失的。

    在这样近的距离上,这些此时代的火枪似乎丝毫没有让这三名战士丧失战斗力。铠甲也没有打穿。

    之后秦涛又让这三个战士脱下精钢制成的全身甲,露出里面的柔软的嵌有甲片的梭子甲。这种内衬软甲当地人中的不少核心人物都见过也掂量过。这甲的重量并不比冬季的皮衣重多少,还有丝绸内衬;十分轻便且透气。

    二十多张似乎涂着什么颜料的五斗猎弓向这几人在近距离展开了射箭。三名战士身前身后上身和四肢甚至脖颈都中箭过,却似乎依然若无其事的样子。

    最后三个人脱了身上的衣服,全身上下除了不少红肿淤青的地方外,一处见血的伤口也没有。那似是涂着毒药的箭矢在穿过了精钢制成的板链甲缝后也没有能量再穿透丝绸内衬。

    新军没有像最先来到美洲的西班牙人那样向当地人展示火炮的声势,但这些土人也都见过的装备给这里的居民们带来的震撼却毫不亚于那些从来未见过的枪炮马匹。

    这时候,负责在这附近侦察的战士们也逐步会来像秦涛报告着一些事情。秦涛觉得即便语言不通,也应该是进行一些更高层次交流的时候了。

第689章 友善部落(二)() 
“这不过是一个略小点儿的聚居乡,人口估计能有两千上下,青壮估计六百到八百左右。居民点很松散,分布在海岸北面方圆数里的范围内根本没有围墙没有壕沟,也没有什么人警卫。整个庄子内没有发现任何持有武器的人。甚至我们派出了几名战士光明正大的闯入庄内,里面的人们似乎依然不把我们当外人似的。”回来的战士对秦涛报告说。

    这些情况让秦涛大感诧异,秦涛身为营长在一年多以前远征的时候去也对蒙古草原乃至西南的少民多少有些了解。那些相对温顺一点儿的部族也见过,可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几乎没有任何武装冲突与威胁概念完全如同坦胸露怀一般的乡村。

    “连武装都没有?这不可能。难道这些人不怕山林里的野兽么?”营部的警卫战士也有些诧异了。

    “不清楚,按理说这种荒山野岭野兽应该很多才对。可我们在附近的山林里值班警戒的战士们都没有听到哪怕隐隐的狼声。”负责通报的战士回道。

    这时候,队伍里负责交往联络的人终于拿出了一些早就准备的画册,还有多张刚刚完成的素描画作,试着在存在语言障碍的情况下搞清楚一些情况。

    画册是一副很大的纸卷,方圆足有一丈五左右;画有中有茫茫的大海,有海岸。海岸上有被新军刚刚测绘出来的这个部落的几个标志性的房屋,还有刚刚画出的几名头目的简单画像,还有新军队伍同众人篝火联欢的情况。而在这周边,只有一些模糊的村落示意,新军中负责联络的人用手指点了很久,并表现出一副疑问的态度。

    部落里负责出来联络的人也是个头脑灵活的人,知道新军是在询问周边还有没有人烟。可是回答却不是很好回答,这两千人规模大小的部落里竟然没有一个通晓任何外语。

    秦涛无奈之下只能将船队准备好的一些为幼儿开蒙扫盲的自学教材读物拿来出来,可是要让没有任何汉语基础的人掌握能够沟通的语言,即便是选出的最有天份的人,也需要花费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把一种语言掌握到能够沟通的地步。

    不过秦涛想想也就释然了,西方对美洲的开拓已经多达上百年的时间,看样子依旧没有影响到整个新大陆。新军在美洲的经营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这样,秦涛也就放弃了与这里的部落做更复杂沟通的期望,开始布置起在这里修建一些简单的仓库式堡垒并准备对方圆百里之内的地区进行为时数天的简单探险。自己直接侦察试探得来的实际情况怎样都要比道听途说要强不少。

    按照新华书局不少书刊上的说法:西南的蛮夷部落至少也有一千个战士和数千规模的人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部落才能维持正常的繁衍,就像满州每个牛录至少对应三四千人口一样。不足三四千人口的部落孤立存在的可能性很低。必定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或者多个部落群。

    就在秦涛在临时营帐内同营里的一些骨干筹备着在这陌生大陆上一些新的行动的时候。部落里的几位长老们也有些忧心憧憧起来。

    虽然这处美洲西北海岸的印第安部落同内陆以及别处的其他部落大不一样,因为沿海发现的一个渔场而几百年以来都不愁生计来源,但内陆上的不少事情,在这里却并非一无所知。几十年前的时候,也曾经有过海外来的黄毛白人的船支到达过这里。那些黄毛白人虽然没有像传闻中的那样凶神恶煞,却也传给部落里的很多人以一种可怕的疾病,直到这些年来这几百里范围内的平静部落才逐渐得已恢复原气。

    “这些身着铁甲并拥有马匹的人就是几十年前曾经来过的那些人么?他们看起来不像是白人,倒像是白人手下的那些外族部落仆从?”一名长老向部落里的轮流负责主事的人询问道。

    “他们不像是我曾经见过的任何外族人。那些外族人虽然都是自高自大的人,但根本不会像我们这样友善。不但拒绝礼物,还白送给我们很多贵重的礼,我看他们迟早会像我们提出一些我们未必能够接受的要求和条件。”另一名部落里也有些威望的人有些质疑的问道。

    “看看天神是怎样说的!”部落里轮流负责主事的人最后决定道。

    北美的印第安部落人口密度比中南美的很多地方稀疏的多,明也比玛亚之类更加落后。当那些中美洲的明进入到大型社会与国家时代的时候,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还处于原始时代,没有丝毫的明或阶级与国家诞生的气息。

    而在北美相对隔绝的西海岸不少靠打渔为生兼职采集的部落就是整个北美印第安人中最为温顺、最没有野心、同时也是相互之间的关系最为平静友善的部落群了。当然,即便是这样的平静而祥和之地,虽然没有诞生出拥有特权的祭祀阶层,却但也有朴素的占卜习俗。而且在欧洲人开拓新大陆上百年时间以后也多少对其有一些影响。

    负责占卜的人,通常才是长老以上思维最敏捷也最有社会传承之人,不然也就难以让整个部落拥有最起码的凝聚力。

    “天神的旨意告诉说:这些从东方而来的外族人或将会整个部落带来灾祸,也或将给整个部落带来巨大的机运。需要那些能够进行语言沟通的人真正的了解他们的意思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

    “这么说需要乘船去南边儿了?”部落里的不少人也终于明白了长老们的意思。

    整个沿海靠打鱼和采集为生的丘马什族人当然不止一个乡村级别大小的部落,在最有威信并负责与外族人用贝壳进行交易的地方,是有一些精通各族语言甚至是黄毛白热语言的人的。说不定那里能够找到可以能够同这些从乘船而来的“同种人”进行沟通的人。

第690章 南方部落() 
秦涛率领的第九旅步兵营群在这片陌生新大陆的岸上足足进行了十天左右的行军和勘探,队伍抽出近两个连四百名战士大概一半的兵力分成二十支分队向岸上不同的方向展开行军与勘探,并在每个分队都配备了在地图绘制与测距方面多少有些经验的战士。按照约定,队伍出发之后最长向内行军五天时间,到第五天的时候如果还没有重大的发现就原路返回。考虑到路途中的一些意外,这也是新军步兵营轻步兵状态下自身携带给养的一个极限了。

    在中原,方圆百里荒芜人烟的地方就是十分荒僻的地方了。而在这陌生的大陆上,早春时节里阴冷有一丝秋意的森林连续四天接近三百里的行军仍然看不到尽头,直到第五天的时候才有个别的分队了望到了那远处似乎是气势磅礴的高山。在这方圆五百里左右的范围内,除了五六处在沿海附近类似村落群之外就再也没有发现其他地方的人烟了。

    秦涛在队伍出发勘探后第十一天外出的探险队伍基本归来并了解到这一带情况的时候才知道船队所遇到的这群当地人是整个大陆上相当孤立的一群,总人数最多不会超过两万。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不到三百里范围内。

    在外出的分队执行探险勘察任务的这十余天的时间里,秦涛与留守的战士们虽然还是不能与这里的村落中的居民进行太过复杂的沟通,但也大致了解了这些土著居民中的一些情况。相对聚居在一起的一两千人左右部落实际上更合适的称呼是聚落,在聚落中十到二十个左右的一百至一百五十人左右的小型单位才是真正意义上更有独立实体地位的基本单位。对新朝白话比较精通一些的战士们对此取名为部族。

    在中原,族长的身份地位几千年以来一般都是按照血缘中的辈份来确定,族长拥有相当的权威且不会轻易的变更。有的偏远些的少数民族地方,族长们甚至是如日本列岛那些封建主们一样是世袭的。而在这新大陆上的土人,族长的权威比相对宽松的汉地还有所不如。族内所有的事务通常有大部分成年男女一起来商讨决定。随时选出全族的负责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且似乎人们对于承担这种身份和职务也没有过多的期许和竞争。

    包括秦涛在内远征新大陆的官兵们在内部的教育与学习中都听说过西方人当年仅仅靠几百人就征服一个几百万人口国家的故事,起初觉得不可思议但想象也能够理解:不过是协天子以令诸侯而已。可了解到这些北方新大陆上一些土人的内部组织情况后,秦涛就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同这种几乎没有一个统一权力核心的族群打交道,要想对这些人完全的实现同化和控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至少不可能通过控制和利用少数上层就控制整个人群。

    土人中打算乘船去更远南方的事情并没有隐瞒秦涛等人,由于担心这些土人的小船进行远航太慢也太过于危险。队伍里抽出了几艘船组成的船队搭送这一带族群的“使者”前去遥远的南方。

    秦涛让船队以及三百余名战士跟随出行的另一原因也在于担心这处荒僻而孤立环境下的友善土人在那些能够“沟通世界”的大族群面前没有足够的威信。

    船上的土人惊叹于这些船只的庞大和快速,但经过一天的航行后也逐渐平静下来。虽然没有能够进行复杂的交流,但是花了不少时间随行的土人与南下的船员们还是最终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

    船队向南航行了三天左右的时间,至少大约千里之远的时候,船上的土人才示意要小船。船上的战士们派遣了二百名战士就跟随船上的“土著使者”一起在一处似乎有不少人烟的地方下了船。

    这新大陆靠南一带的当地人看起来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不在像北方那些世外桃源中的土人一样看起来对于自身的安全毫无顾虑。至少,船队在经过海岸的时候用望远镜看见一些似是手持长兵器的人在比试着什么。

    队伍上船之后岸上的居民们见到全副武装的新军船队与官兵,也不再是北面千里之外的土人那样毫无防备与好奇的心态,而是似乎是有人躲了开去。

    “他们应该见过其他从海上来的人,期望这里的人也像北面那样好客。这样就不需要我们多花时间了。”

    在全副武装的二百余名第九旅官兵带着几十匹马上岸大概不过半日左右的时间里,就有数以千计的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不少人携带着弓箭和棍棒一类的兵器。

    对此,先锋连的第九旅管兵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压力,这些连铠甲盾牌乃至象样的金属兵器都没有的人就算战技再为高超,又能超过东方的敌人多少?第九旅虽然是新建的连队,但也有不少其他各旅抽出的骨干,知道新军的待发火器与铠甲有着怎样的威力和效能。对方男女老少的总数看起来也不过自身兵力十多倍的情况下自然没有什么人感觉到压力。

    “要不要开火?”先锋连的副连长看到这一带的土人似乎有些不怎么友善,却没有多少压力且有些兴奋的问道。

    毕竟拥有不少新兵的第九旅第一次战斗是同这样弱的敌人交战,那对于整个队伍的信心树立是有不少的好处的。

    “我们试探下,看看这些人的反应!”说着先锋连连部中的十名战士早有准备的举起十多支有些粗短的火枪并立起枪上的标尺瞄向了对手。这些火枪是新军在出发前早有准备的“威慑性防暴枪”用质量偏低的小装药量把五十克的弹丸以弓箭级别的初速像大号弹弓一样发射出去。在七十米外让弹丸入肉的概率不大,但却能给大多数人带来不轻的钝伤。

    当远处的土人逼近到距离队伍大概七十步左右的时候枪声便迅速响了起来。

第691章 比武游戏() 
这种如弓箭初速一般的“弹弓枪”在七十步以内的精度和命中能力都比寻常的枪铳逊色了很多,不过第九旅先锋连连部的人大多是都是在臼铳运用方面十分突出的老兵骨干。在没有对面弓箭威胁也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当场就把对面七八个人打倒在地,引起了对面人群中的一阵骚动。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对面的人群见到倒下的七八个人并没有留出鲜血,有的甚至能勉强的站起来、其余的也不像身受重伤的样子后并没有在远处就用投标和弓箭展开还击。

    双方的对峙仅仅是持续了片刻,土人的人群中就有其中大约三十余名左右的青壮拿着似乎没有尖头的棍棒站了出来摆开了阵势。

    仅仅经过片刻的思考,先锋连的连长就大致搞清了这些当地人的意思:是要与队伍里抽出大致类似规模的人进行一场不带利器的比武决斗。先锋连的连长见到这种架势就有些犹豫起来。

    要是不受限制展开战斗,恐怕远处的这看似十多倍人数的男女老少不会超过一分钟时间就会在新军主力部队猛烈的枪铳火力下损失过半的人,敢于上前的青壮几乎会被全灭。而对面射出的弓箭和标枪有多大威力虽然没有具体的了解,但是用望远镜仔细看过以后却并不觉得这些印第安人有当初后金军队的那种水平。

    可要是进行这种对方熟悉套路的“游戏式战斗”还是从对面的人中挑选出来的人,可就没有什么把握了。

    “他们的棍棒没有我们的套管长矛长,而且也不够坚固。更被说我不认为从那些人的‘队形’来看他们懂得任何有效的近战协同。就算这些人都是挑选出来的人,我想我们的把握还是不小的。”

    先锋连几名排长对于这种比武士的决斗并不担心,而且在悬殊的战力对比面前抽出几十人进行决斗也无需担心对方耍什么花招,特别是因为对方的气势汹汹交战场地似乎距离己方更近的情况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