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军营即便有考核和选拔,有头等部队和非主力部队,也不会像后世教育普及时期那样有明显的重点,非重点之分。更没有专门收拢垃圾兵源的“工读学校”
第二:旧式的军营很少进行跨区域的统一考试,而且那些类似体育一般的。项目在此时的交通通信条件下也很少
第三:也就是走读与寄宿的区别了。军队一旦“走读”几乎可以断定就会丧失很大程度上军队的性质。
这些制度能够保证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有反馈的渠道,而且通过筛选把那些挨闹事儿的人及差生归类在一起,其实也有利于对这些学生的教育。
张海思索了良久,还是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些过于严苛和想当然了。学校毕竟不能成为旧式军营,如果真成了那样,也就丧失了改造价值观的意义。
“你的意思是说,明年起进行三年升四年级的高小按府城所分的统考?“张海询问道。
“我仔细算过,我们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统一考试,安排在县里会有种种弊端,所以集中在府里,东南几省可以集中在省城。主要是从交通条件出发。用于省级监考的人才资源新朝暂时具备。不过这样大规模的统考如果安排在新朝七年就有些过紧了。我的看法是新朝七年在各地试行走读,尤其是那些民风不是很好的地方。这样我们也可以从学生及其家长那里得到很多更直接的反馈。新朝八年依据七年的试行与调查再全面进行教育革新。
张海思索了片刻后回道:“新朝没有所谓的未成年人罪犯保护法教育领域在新朝七年要进行一次震慑式的清理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张海发现自己这次远行恐怕还要多一个任务,那就是调查内陆边缘地方县学府学的状况极其具体严重程度。了解这些事情不一定需要张海亲临,但张海觉得应该这样做,也只有必要时公开身份的“出巡“才能最大限度的给某些人以真正的震慑。
第850章 新年临别()
“经过去年的威慑,从现有的奏报来看,已经没有多少人敢于以身试法了。但是我们过去的不少年轻人这三年时间以来也普遍都开始成家里业。我担心新朝七年过年的时候虽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我走之后,很多人可能会蠢蠢欲动起来。这方面的事情李千兰等孩子们虽然也能察觉和知道,但是在外面总揽处理还是要靠香儿了。我出去的这段时间,香儿可要代太子监国了。前几次我出宫的时候,没有人有什么非议吧?“
柳香曾经是一个心思简单的女人,不过跟着张海起事以来经过不少时间的锻炼,如今也明事理起来:“虽说我们新朝不讲旧礼,但一些事情名义上完全交给我这样一个女子就显得有些不太好了。而且遇到什么事情也不能做大的决定。海儿如果一定要走,你看这样行不行?父亲母亲和我组成一个临时的团体,再加上刘洪涛与宋子悦,五个人共同负责辅政。如果有了什么疑难事情,父亲负责做决断你看如何?”
张海思索了片刻,觉得宋子悦这人未必能承担这样的重任,就说道:“留在宫城中的亲卫连与近卫部队还是由父亲负责吧,香儿也负责一部分。宋子悦随我一起出行。另外我觉得李千兰也是可以信任的,她了解的事情也不少。有了什么事情需要决断,父亲可以拿注意。
传统的帝王之家亲情淡薄,在这方面做的好的往往也不过是出于政治法统上的需求而已。不过张海对此却并不担心,不说别的,张海觉得自己欠父亲**的人情太大了。就算是父亲要收回自己的权力做临时的太上皇,张海甚至都觉得只要父亲不违背新朝的理想和基本的目标,那也无妨。
提到李千兰,即便是柳香也不由的想起了杨思,一时之间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但是心志已不再是当年懵懂少女的柳香最终还是问道:“思儿也跟着一起去么?“
张海思考了片刻:“杨思这女孩不是可以承担重任的人,还是跟着我一起去吧。把她留在宫里,我不放心。“
听到这话,柳香也沉默了下来,心中忐忑不安。难道海儿是害怕我生了妒忌之心做出对思儿不利的事情来?
张海当然是相信柳香的,可是却不能保证身边的孩子们也都是十分豁达的人,对此张海也并没有多少隐瞒:“包括我身边的孩子们和父母,我并不知道西院很多人的看法。也并不清楚杨思本身的想法,不想看到哪怕有一丝破坏我们新朝历史难得的如幸福人家一般和睦的宫内关系。”
听到张海这样说,柳香也没有辩解或是询问什么,她也不想给张海太大的压力。
当杨思在地道里同张海私会的时候得知张海出宫的时候又可以带着自己一起去的时候,兴奋的再也抑制不住,有些感动的拥进了张海的怀里。
张海不是一个善于哄人或者善于同女人相处的人,或许到了张海这个地位,即便是擅长情场之道的男人也不再有那个需求了。张海还是打算对杨思坦诚的实言想告,苦笑道:“思儿,不要误会,我并没有感觉到爱你。我只是不忍心拒绝一个对我如此追求的人。幸好我是新朝的圣主。要是换做其他朝代的帝王,我恐怕会是一个被后宫的嫔妃们如同新华书局里那些女人市场向的架空中的女主们一般玩弄与股掌之间的人吧。不过我已想好了:我身为新朝之主,不能总是抱着回避一些问题的态度去面对事情。我不再会害怕一些事情。这次出行可能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要委屈你一阵了,不过等过了广元出了四川。那个时候我就可以有限的公开自己的身份,这样你也可以更公开的现身了。”
张海继续对杨思解释道:“在西南之地的日子里,你可能要带着面甲做为我身边的亲兵半隐藏起来了。虽然队伍里都是自己人,不过我希望在西南之地的时候思儿于外人面前最好能做到不吭气或不发言。晚上在一起的时候也不要闹出太大的动静你看如何?”
“圣主放心吧。思儿当年也是经历过阵仗的人,不是不能吃苦的大户人家女孩。”杨思颇有信心的回答道。
新朝七年的春节很快就到来了,这个新年来临的时候张海倒是没有像上一次那样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而是与小慧兰,柳香以及父母一起像寻常小康之家一样过了一个宽松而热闹的节日。
近一年半的时间以来,前年新来的孩子们也都进入到了心智还算比较成熟的年纪,并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虽然还不能决断一些重要的事情,但是也可以帮忙简单讲述奏报中的大致内容,筛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情。这也让李千兰等早一批孩子们的工作压力减轻了不少。
“这次远行能不能带着我一起去?”小慧兰不知道从那里也听到了张海将要远行的消息。虽然没有信心让父亲能够答应自己,但还是试探着询问道。
“不行。以前我还有一些这样的想法。但是颖儿的事儿提醒了我。再说了,我这次远行在一段时间内也有押运官银的公开身份。你说一个押运官银的人带着夫人女儿一起出行在地方上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张海只是稍加思索就否决了女儿的提议。
为了安慰小慧兰张海想了想后坦诚而郑重的说道:“今年秋天的时候我会带着你出海还有到南京城内外以及南直隶与浙北等地转一转。有这一年左右的时间,我想南京周边的隐患应当被削弱大半了。至于想去西南那种地方?我看还是等你真正长大了比较好。七年后的西征我的把握恐怕都比解决那里的问题要大些。”
小慧兰已经不是那个刚刚脱离襁褓没多久不怎么懂事儿的孩子了。也听到了张海没有带自己远行的意思,就不再纠缠了。只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显得有些忧愁起来。
第851章 新年出海()
新年初五刚过,张海向父母道别之后就匆匆踏上了征程。
为了让父母还有柳香等人能够安心,这次张海几乎携带了整个亲卫连多一半大概一百多人的人手。独立近卫部队也有六百名左右的官兵跟着出动。又从独立近卫率及外情部精选了几百人,形成近千人的队伍。
张海为了进一步加强这近千部队的战斗力,所准备携带的货物中几乎以金币与银元券为主。这样整个队伍的大部分后勤空间都能用于携带枪铳火力了。这一千人的队伍中的八成左右的官兵开始装备了新的轻型板甲。因为材质上的突破,在防护力不变的情况下把铠甲与内趁的重量减轻到了十五公斤左右也能形成全面而有效的防护。携带的枪铳则基本上以一斤重左右超轻燧发枪左右为主。为了保证火力的全面型也携带了十余门轻炮和必要的炮射霰弹以应付某些特殊方式的作战需求。这样一来,这支千把人的队伍在滑膛火力配备上几乎都接近过去亲卫连的水平了。
不仅如此,这千把人的队伍还配备了二百支左右的线膛枪及万余发线膛枪弹。使得队伍的火力甚至超越了上次最后一次远征西南时亲卫连的火力配备。
了解到这些之后本来新中有些不安的张海杨秋下等人才心安了不少。这样强大的力量几乎可以堪比旧时的十万大军重兵集团了。而且因为小型队伍的灵活性,在西南那样的地方要想面临十万大军的伏击和围攻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为了保证在海上的安全,队伍在夜间分批从南京东北处后山秘密出门后在江边登上了十二艘千料左右的大船组成的船队踏上了由水路南下的历程。
新朝以来沿着大海航行不再成为一种禁忌后,全国的交通体系都有很大的改善了。并不连同的珠江与长江两大流域可以方便的通过海运联络。而人力螺旋桨的广泛普及使得海上距离阻挠也比过去小的多了。只要风向不是特别的不利而且人力足够。拥有人力螺旋桨的船队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可以航行三千公里左右的距离,可以从江南由海陆直接抵达广西水路腹地,甚至从辽东直抵南方。
冬季还没有完全过去的早春,船队在出了长江口以后的南下航行大部分道路是顺风,因此船上的水手与官兵们操作人力螺旋桨的压力并不大。只是以分队进行全天候的轮班,每班总计不过两个时辰而已。
张海所在的大船更是显得比较宽松,这使得张海和杨思在舱内在一起的时候也无需过多的忧虑有可能带来不好的影响。
这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沿江航行了,不过在张海的印象里上一次超过千里比较远距离的出海已是新朝三年最后一次征战时候的事儿了。
船队起航的最初,大船在江面航行的十分平稳,张海却抓紧时间与杨思主动攀谈起来。从孩子们童年的往事聊到张海前世今生的记忆,还有天帝传说中的诸多“见闻”。这使得本来做好了忍受寂寞打算的杨思有些受宠若惊。
“像海船一样重的大铁家伙真能飞起来?这是有神力,还是有什么道理?”闲聊中杨思有些疑惑的问道。
张海前世虽然是个对物理有些兴趣的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东西都已经忘却或模糊化了。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当然是张海并不十分清楚的一个领域。只能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是否正确的瞎蒙道:“重物的上弧面更长,前进时气流的速度就会更快,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上方的压力。大气压力你做为航空队当时的一名战士应该是有些了解的吧?升力大致就是这样产生了。当然,这些理论我也是隐隐约约的记得,并不一定完全准确,这些都是后人需要探索的。“
“那最大的飞机能有多大?有现在最大的海船大么?“杨思又好奇的问道。
“比不了头号的福船,但同一般的三四千料福船相比,重量可能差不多吧。专门用于载重的大型飞机可以装载两千五百石重的货物。要求比较灵活的军用轰炸机也可以携带上千石的炸弹。“
着闲聊的时候,船队在经过顺溜不到一昼夜的时间后就已经开始转弯了向南了。很显然,船已过了松江真正的进入到了大海上。虽然船在距离海面并不算遥远的地方航行,船也不再向之前那般似乎如和陆地没有多少区别一般的平稳了。
“再过一天的时间,就要过了舟山一带的海域了。在早春,舟山以南的海域虽然少见大的暴风雨,但海面上并不平静,如果你实在撑不下来,船不会离岸太远,可以随时上岸休息,并由陆路返回。”张海提醒道。
“圣主又小瞧思儿了。当年行军作战的时候,如果说那时我们还都是孩子,香儿姐姐不是一样跟着队伍转战南北么?也没有听说过有什么事情。”
杨思无意中的话却让张海多少有些不快,在张海的印象里,杨思等人还是小女孩儿,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而柳香却是自己的伴侣,怎么也轮不到身边的孩子们对柳香姐弟相称。
见到张海有些阴沉起来,杨思也慌忙的低下了头,吞吞吐吐的低声说道:“是。是我错了,我没有资格。”
张海在思索片刻之后才最终释然起来:“算了,以姐妹相称也无妨。现在你和李千兰等人都已经不在是过去的小女孩儿了。在年龄上,香儿确实与你大不了一辈的。”
船队过了舟山继续南行之后海上的风浪也大了起来,似乎是在陆地上的时间太久了,张海与随行的战士们也有些不太适应。不过好在船只要比一般的海船大些,中午风浪最大的时候还是能够忍受下来。这样继续向南航行了两天之后,所有人也就都适应了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新朝六年遇到了太多的事情,张海感觉这一次出行恐怕不会一路太平,那些潜伏在西南边地的余孽,真的会甘于沉寂么?
第852章 钓鱼执法()
冬春集结东南海域的复杂海况并没有影响到船队的航行,全国大规模战事平定这些日子以来由东南等地到两广的海上运输变的比过去频繁多了。海上巨寇的消除使得海上贸易的成本大大的降低,而人力螺旋桨的广泛应用也极大的强化了水运海运网的效率。
西南之行,张海终究还是没有取道越南境内或者像当年远征时走的那些进攻路线。毕竟战争中的突袭与正常的运输大为不同。
从效益与速度上说,由江东自海路入广东,再走主要的水路干道至广西腹地,再经安龙所,永宁、普安一带入滇虽然也会走不短距离的难行陆路,但还是比较快捷的一条道路。
为了最大限度的做好准备,张海在船队抵达广州之前就召集各船上这次出行的亲卫连及近卫部队头目在旗船上开了一个临时动员会。
“我们这次出行大家来说说,任务是什么?“张海询问道。
宋子悦等人当然想到的是外出押运官银锻炼锻炼,但又觉得答案不会这么简单,就没有发言。
不过,这些新军精锐中可并不全是头脑简单之辈,特别是那些经过战争锻炼的军官骨干。
“我们这一次根本就没有携带多少官银,除了重量并不算大的金币与纸票以外,几乎是按照出战的标准全副武装起来了,我们这近千人的实力就算不考虑人员恐怕比一个新军主力旅也不差了,自然是要去征讨打仗嘛。“亲卫连的唐轩回答道。
张海欣慰的说道:“不错,我们这一次就是要外出征战。我们不能像旧时的那些皇宫大内一样,整天里在宫中锦衣玉食最后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最后连政权都保证不了,成为边军们都可以嘲笑的对象。”
“如果是远征,那我们应该继续往南啊,又或者我军打算出奇不意的攻打缅甸?”曾经是第三旅的一名老兵有些不解的问道。
张海也思索了片刻后回道:“国库暂时还算充裕,周边那一圈曾经的跳梁小丑我们暂时也无需去理它们。数年后新朝大军会一揽子解决国外的问题。我们这次出征,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震慑西南。西南那些少数民族困难的,我们会给予帮助,不讲理的,我们会让他们更深刻的明白新朝与旧朝的不同。还有通过外情部的资料可以得知:前明的那些余孽恐怕是早已隐藏在了什么地方正在积蓄实力呢。我们这次出行目的之一就在于引蛇出洞。所以我希望前来的回去之后能告诉各排的官兵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表现的霸气一点儿,只要不把我们的底牌全都露出来就行。“
船开进珠江口之后就靠近了岸边的一处官岗。战士们在珠江口分分换乘小船。
这次船队出行带的东西可不少,除了自身的装备与后勤物资外。近千名战士还携带了百余艘专门制作的铁制小船,每一艘小船上除了十个人以外还能携带至少三辆携带货物的精制的人力车。这些舟车物资的装卸还是花了不少的工夫。冬春时节的珠江口附近的港口依然时常有过往的商户民船。见到这么大的阵仗,不少的人也不由的为之侧目。
这次跟随张海出行的官兵体力力量都远非寻常人可比,在换乘了小船之后仅仅依靠十个人往往就能让小船利用人力螺旋桨飞快的逆江而上。在每个人的人力至少相当于两个人的情况下像是二十余人驾御着不算太小的内河舟空载货物比赛前行一般似的。
旧时,地方官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是审案理政,而是在驿站至府城迎来送往。不过新朝却有规定并不实行这一套。不要说是押运官银的队伍,就是张海亲自率领的钦差往往也是“自备干粮“,只有在调动大军的时候,地方上才会按照必要的通知准备马匹食宿。
为了避免奏报中给上面以“形式主义“的现役,广州府的地方官并没有出来迎接,只是差人送来了广州府乃至两广当地的不少交通与民情指南。
广州府乃至广东核心地带的繁华虽说逊色于新朝的南京苏湖一带,但也是全国少见的富裕地区,并不是官银调入的地方。
当张海所在的船队逆江而上由水路抵达肇庆德庆等地的时候,才有了派遣小队交接官银的需求。这次队伍所携带的通货主要是银元券与金币等重量小价值就很能很高的东西。因此价值几万两到数万两的财务几个人就能负责。为了安全起见,通常还是出动二十人左右的分队担任向各县的派遣任务。一个加强连规模的兵力基本上就能完成在一府之地的官银遣送任务,不过在一般的情况下,队伍很少派遣小队去那